[传播学的经验学派]芝加哥学派传播学

合集下载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原标题:一文读懂传播学派①丨芝加哥学派“四巨头”你都认识了吗?在传播学中,以学派为核心来记忆相关理论概念,既能够了解并熟识整个传播学史,在后期的答题中例如碰到“以新闻传播学理论分析”题型时,也可以以学派的顺序来搜寻相关概念以作答,对于新传考研学子来说,学习传播学派知识是传播学入门的关键一步。

在学习学派前,先了解一下相关的传播学渊源:传播学发轫于欧洲,有三大思想渊源: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克思的批判学说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学说均关注社会的宏观层面,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在个体层面寻求对人类行为的理解。

具体而言,达尔文的进化论启发了斯宾塞,后者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主张用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与自然选择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这一思想影响了芝加哥学派。

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大众媒介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大众媒介的内容由社会关系所统治,这一思想影响了批判学派。

今天给大家更新的是背景:代左右,希特勒上台,欧洲的知识分子大批迁移至美国。

芝加哥学派开始兴起,它成为欧洲思想在美国的登陆点,带来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大繁荣。

芝加哥学派是改良的、进步的、经验性的,试图研究这个世界的问题,从而对其进行改造。

在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者看来,传播于人类社会的形成至关重要,甚至认为没有传播,就没有社会。

也正因如此,他们以芝加哥社区为研究对象,试图理解大众媒介的社会作用,认为大众传播是美国民主社会得以生存下去可能的手段。

在这里,传播研究既是诠释性的,又是经验性的,采取的主要是参与式观察等定性研究方法,为后来的以媒介效果为重点的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内容:美国芝加哥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这里成就了一大批名闻遐迩的社会学家:斯莫尔、米德、托马斯、帕克、伯吉斯等,他们因具有相对一致的学术旨趣、长期的制度支持、占主流地位的出版物和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经验论方法。

“芝加哥学派”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其主要成员之间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还是呈现出一些相似的整体特征。

传播学名词解释必背

传播学名词解释必背

传播学名词解释必背经验学派经验学派主要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

经验学派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在方向上坚持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在指导思想上则坚持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主要代表学者有拉斯维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克拉帕,施拉姆等。

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有:传播过程模式研究、说服与态度改变研究、"传播流"研究、先有倾向理论、选择性接触理论,补强理论、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理论等。

由于该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有限性,又被称为"有限效果理论"。

70年代以后该学派受到了批判学派的激烈批评,研究视角有所改变,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等较为强调传媒影响力的理论。

记忆思路:总述内容+代表人物+研究理论批判学派批判学派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兴盛,80年代成为传播学研究中的主流之一。

起源于欧洲,是对欧、美等国持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

主要组成部分是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社会文化研究、语义批评和当代女性主义批评。

其核心是在社会和文化的境遇里分析与理解传媒的内容、运行机制及其效果。

这一学术传统反对功能主义和自由多元的意识形态,强调现代社会的矛盾对抗性,批判现代社会的霸权统治,揭露传媒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大众商业文化之骗人虚幻的实质,鼓吹激烈的反叛行为,在计划对抗冲突中解决社会矛盾。

记忆思路:时间+总括+组成部分+核心+内容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于美国的社会学学派,其学术活动的开展以芝加哥大学为中心,代表着社会学在美国的一次繁荣。

在美国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芝加哥学派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从而使这个学派总体上具有重视经验研究和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特别是城市问题)为主的应用研究的特征。

14 传播学研究的两大流派(终稿)

14  传播学研究的两大流派(终稿)

2.1芝加哥大学的建立

强盗资本家与大学 芝加哥大学:哈珀与洛克菲勒
2.2芝加哥学派(社会学)

斯莫尔与社会学系:齐美尔的观点在美国 齐美尔重视通过对社会的深刻思考来进行社会 分析,而涂尔干通过经验研究获得统计资料来 进行,马克斯.韦伯则通过特殊概念来进行。 后来的美国社会学抛弃了齐美尔,追随后两者。 这是造成后来经验学派主流地位的源头。
第三章 传播学研究的两大流派
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 V.S 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
本章结构

1、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 2、芝加哥学派与传播学 3、经验学派 4、批判学派
1、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


一个直观的比较,1840年:英国和中国
希腊的酒神和日神 科学主义:科学---进步---发展 物欲幸福 人本主义:精神---价值---人性 自由尊严 中国的人本主义传统:儒、道、佛


1、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续)



人本主义作为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内驱力;科学 主义是一种手段。 自然的奴仆----神的奴仆---- (存在主义、精 神分析)科学技术的奴仆(马克思主义) 科学主义重视“如何”实现幸福 人本主义关注“为何”如此结果
2、芝加哥学派与传播学

2.1 芝加哥大学的建立 2.2 芝加哥学派(社会学) 2.3 R.E帕克和李普曼 2.4 芝加哥学派的没落

三种研究取向:



政治经济学: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分析和揭示传媒 的所有制结构及其与权势集团的利益关系,意在拆穿西方传媒 诸多流行的神话,如客观、公正、多元化、新闻自由等等。 文化研究:包罗广泛,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卢卡奇的“物 化”思想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 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从法国结构主义的传媒符号分析 到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中心”的传媒文化解剖,从 D· 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到詹明信的“资本主义文化逻 辑”,从吉登斯(A. Giddens)的“现代性”分析到耶鲁的“四 人帮” (保罗· 德曼、希利斯· 米勒、杰弗里· 哈特曼和哈罗德· 布 罗姆)……这方面的学术资源异常丰富,浩如汪洋。 文化帝国主义(或曰媒介帝国主义):从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 视野上,探究西方(特别是美国)传媒运作及其产品对世界格局 和人类命运的影响。

传播学学派整理

传播学学派整理

哥伦比亚学派:拉扎斯菲尔德、莫顿、赫佐格、斯诺耶鲁学派:霍夫兰芝加哥学派(单独说)语用学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本雅明、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弗洛姆政治经济学派:默多克、斯密赛、文森特、史麦兹、阿芒·马特拉、赫尔曼、乔姆斯基、麦克切斯尼文化研究学派:霍尔、莫利、费斯克意识形态学派:葛兰西、阿尔都塞女权主义学派:伍尔夫英尼斯:传播偏向论麦克卢汉:媒介的延伸论、媒介讯息论尼尔波兹曼:媒介即隐喻保罗莱文森:媒介进化论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经验学派注:哥伦比亚学派:主要人物:拉扎斯菲尔德(美)、《人民的选择》主要贡献:主持伊里调查(美总统大选)、提出“二级传播理论”、“意见领袖”、“选择性接触”、倡导并确立“实地调查法”。

否定“子弹论”,开创“有限效果论”的传统;他认为绝大多数广播电视节目及书刊都以消遣为目的,对大众鉴赏能力造成了影响,受众的平均审美水平下降,对精英文化而言是一种堕落。

默顿(美)亦作“莫顿”与拉扎斯菲尔德共同提出功能观(结构功能主义)。

内容: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耶鲁学派:主要人物:霍夫兰(美):传播学耶鲁学派的核心人物,致力于态度的形成和转变的研究,他的“劝服理论”对于劝服艺术和传播技巧的研究推动了传播学的发展。

主要贡献:一是吧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芝加哥学派:重要人物:库利:初级群体、镜中我米德:主我与客我;符号互动论(象征互动论)帕克:社会互动理论杜威:实用主义哲学芝加哥学派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的本质,远远超出单纯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传播创造和维持社会,探讨大众媒体在一个健全的民主制中的作用。

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1.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繁荣,就那些重要的欧洲理论来说,特别是德国社会学家西梅尔的理论来说,它起到了思想登陆点的作用。

《传播学史》笔记(修改版)

《传播学史》笔记(修改版)

第五章芝加哥学派(1915-1935)一,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1.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重大的繁荣,对重要的欧洲理论(特别是西美尔)起着思想登陆点的作用。

2.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

芝加哥学派是改良的,进步的和实证的。

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

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强调符号互动论。

4.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

二,乔治.西梅尔和芝加哥学派德国人,受达尔文和斯宾塞影响,围绕社会进化,城市社会生活,城市生态学等问题从事教学和写作。

西梅尔认为,社会学的中心问题是对社会化的理解,此观点由C.H.库利,G.H.米德和J.杜威推向前进,并将之系统地阐述为符号互动论。

西梅尔有关传播的理论观点:(1)社会由个体之间的传播所构成;(2)所有的人类传播代表着某种交流,具有交互的效果;(3)传播在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不断改变的个体之间发生;(4)人类传播满足某些基本需要,诸如追求收入、教育或其他渴望达到的目标;(5)某些种类的传播随时间的发展成为稳定的或固定的,因而代表着文化和社会结构。

三,库利,杜威,米德和帕克1.共同的特征(1)改良派,通过更准确地理解社会问题而对抨击社会问题发生了兴趣;乐观主义者,主张为了美国民主制能在城市共同体中繁盛,社会进步是需要的。

(2)库利和米德创建了互动社会心理学,反对以直觉构成人类个性的基础,认为人际传播是个性构成的中心。

(3)强调人类传播的主观主义,即信息的接受者以某种为其所特有的方式解释信息的内容,而不是完全如同信源所意图的那样。

2.库利(1)发展了两个主要的概念:“镜中我”,“初级群体”(2)三本主要著作:《人性和社会秩序》,《社会组织》,《社会过程》3.杜威和实证哲学(2)被称作“民主制度的哲学家”,认为传播是使人民成为社会的完美的参与性的成员的手段。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诞生于1910年左右的美国,被认为是美国传播学的源头。

当时,芝加哥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哈珀致力于将该校办成美国主要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并对探索新知和面向社会十分推崇,于是为芝加哥学派的诞生提供了自由的土壤。

芝加哥学派为何衰落?1.结构功能主义与定量研究的结盟力量巨大,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出现,并更加适应当时美国社会的需要。

而芝加哥学派排斥定量方法,这无疑显得有些落后。

2.二战后,美国急于发展经济和政治,对社会加强了意识形态的控制,而芝加哥学派提倡的自由观念和理想主义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压制,这让他们得不到资金和社会资源的支持,日渐式微。

3.芝加哥学派内部近亲繁殖,以及其关注的议题逐渐淡出人们视野,成果不受重视。

总的来说,是芝加哥学派本身的研究重点与美国当时的国情不符,再加上研究视野狭窄,方法有局限性,最终导致了衰落。

一、芝加哥学派: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的。

芝加哥派的主要学术成就:1.芝加哥学派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2.芝加哥学派形成了人文区城市理论3.芝加哥学派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完善4.芝加哥学派创建了符号互动论二、结构功能论: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即世界经济危机时期,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

结构功能论的关注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在结构功能论看来,社会首先是一个整体。

1.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若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维持系统所必须的一般条件:①适应:;②达鹄;③整合;④维模2.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提供了一种更具弹性的功能分析方法。

三、冲突理论: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透彻的冲突论。

1.刘易斯・A・科塞:功能冲突论。

《冲突的社会功能》社会冲突不只是具有破坏的反功能,也具有正功能。

2.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达伦多夫认为,“我们称作社会分层的不平等体系,只不过是社会权力结构的派生物”这属于社会分层理论的冲突论。

芝加哥学派的传播思想及其影响

芝加哥学派的传播思想及其影响

芝加哥学派的传播思想及其影响作者:姚丹来源:《科技传播》2019年第10期摘要芝加哥学派作为美国传播研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建立了有关人类传播的思想框架,涌现出许多伟大的传播学者并提出众多影响深远的传播学思想,因而成为探究和学习传播学的基本学派之一。

文章从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思想、符号互动传播思想和控制与效果传播思想三大基本角度阐述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传播思想,并延伸探索互联网时代芝加哥学派理论对网络出版的意义,对芝加哥学派思想的持久影响力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芝加哥学派;媒介技术研究;符号互动;控制与效果传播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5-0180-03早在20世纪初,美国传播学的研究题目还是与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携手共进的,而芝加哥学派就是这场运动的第一个中心[1]。

对于志在研究媒介与传播的学者来说,芝加哥学派可谓是他们心中的“麦加”,它对于传播研究的广阔领域与视角以及厚重的人文精神和思辨性都对后世的传播学研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是传播学形成的奠基学派之一。

下面将从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思想、符号互动传播思想和控制与效果传播思想三大基本角度阐述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传播思想,并延伸探索互联网时代芝加哥学派理论对于网络出版的重要意义,体会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的深远影响力。

1 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研究综述芝加哥学派曾经对传播学的产生做出了巨大贡献,它有关传播的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杜威、库利、米德和帕克的著作中。

杜威从经验自然主义哲学观出发,形成了自己对于传播的理解:活动参与和经验共享。

他认为传播能改变活动参与的双方,使经验共享,使行动合作,传播是人们共同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包括有机体与自然和有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有助于人的社会化;他还认为大众传播是社会变迁的工具,并以此影响了其学生库利和帕克,从而衍生出传播学研究的技术与社会变迁角度。

传播学理论与历史-人物篇

传播学理论与历史-人物篇

早期人物篇一、源流:①欧洲源流:达尔文、弗洛伊德、马克思;△斯宾塞;△孔德、△涂尔干、西梅尔、塔尔德;②美国源流:芝加哥学派——杜威、库利、米德、帕克;二、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卡尔·霍夫兰;李普曼;威尔伯·施拉姆三、三大流派:①经验学派:美国现代当代的效果研究几乎都是经验学派范畴,除此之外还有:1)芝加哥学派:严格说来是社会学,因使用经验研究方法并对传播学贡献巨大而纳入2)解释学派②批判学派1)两大开端:(1)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哈贝马斯(2)帕洛阿尔托学派:贝特森、△巴弗拉斯、△沃茨拉维克2)宏观视角:(1)传播政治经济学北美:达拉斯·斯密塞、赫伯特·席勒、文森·莫斯可、△乔姆斯基欧洲:尼古拉斯·加汉姆、阿芒·马特拉、△格雷厄姆·默多克、△戈尔丁(2)意识形态理论:葛兰西;阿尔都塞3)微观视角:(1)文化研究学派: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霍尔、大卫·莫利、约翰·费斯克伊恩·昂、珍妮丝·拉德韦政治经济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的分歧与沟通(2)结构主义符号学:索绪尔、皮尔士、卡西尔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阿尔都塞(3)女性主义(4)文化帝国主义:阿芒·马特拉、达拉斯·斯密塞、赫伯特·席勒、萨米尔·阿明4)其他:(1)后现代主义:福柯、鲍德里亚(2)△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雅克·德里达、福柯、罗兰·巴特③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区别比较注:“△”为不必背记,仅为了知识体系完整而作补充。

如果同学都学完了并且觉得该深化一下,那不妨查阅他们的理论。

在这里就不提供了。

一、源流欧洲源流1、达尔文①达尔文受到斯宾塞的影响,运用了“适者生存”的概念,完成了巨作《物种起源》,直接促成了“进化论”的诞生;②达尔文对传播学的贡献在于其著作《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的经验学派]芝加哥学派传播学传播学经验学派主要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

经验学派研究的特点是:对现行社会体制是否合理并不关心,而是维护与改进现存社会体制及其功能。

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推荐传播学的经验学派的范文,欢迎阅读。

传播学的经验学派简介大众传媒的兴起,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标志。

自大众化报纸产生以来,特别是20 世纪初广播产生以来,大众传播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想敏锐的学者们的注意。

在美国,一批学者特别是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和霍夫兰等,应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需要,运用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对大众传播开展研究,产生了一批开拓性的理论成果,初步确立了传播学经验学派的研究方法,开创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传播研究的经验学派传统。

一、经验学派的概念及特征传播学的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也是传播学中的传统学派,在广义上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它与主要以思辨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不同,而是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

经验学派最大的特点是其研究方法,即以实用主义为目的,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经验性方法论与社会科学中的实证立场是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意味着,当一种传播理论提出后必然紧接着一个不断验证的过程,通过验证必定使某一理论抑或因缺乏效度而受到摒弃或修正,抑或是受新材料、新方法的支持而得以确立或完善。

这也是我们看美国主流传播学理论,凡重要的理论学说都会经历一个嬗变的过程的原因。

如对于议程设置理论,随着时代发展,美国学者在不断对其进行发展和修正,美国学者沃纳赛佛林认为:议程设置研究的新动向表明,‘新闻媒介不能告诉我们该怎样想,却可以告诉我们该想些什么’这一旧的表述有必要作出修改,新的说法应该是:‘新闻不仅告诉我们该想些什么,而且告诉我们改怎样想’。

1从这一点来说,这一方法论有利于促进学术的发展与进步。

但是使用经验性研究方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用于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为其他学者提供验证的手段;2.社会科学家的首要目标,是收集和提供关于理论假设的无可争议的科学数据和材料;3.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建构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式或定理。

但是,虽然经验性研究方法强调切实可靠得经验材料或客观数据,希望排除从观念到观念地对社会现象做纯主观抽象的说明,但它并不是研究社会现象万能的方法,它的优点也决定了其存在的局限性。

首先,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无限复杂,而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是有限的,单靠这些材料无法加以说明和解释。

其次,其所依赖的程序或技术主要是问卷调查或控制实验。

就前者而言,仅仅具有概率论意义上的科学性,并不具备自然科学的精神和严谨;就后者而言,虽然一部分变量或条件在实验环境中得到操作、分析和处理,但在有限的实验控制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往往说明不了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现实。

再次,经验性方法决定了其研究的层面主要是个体或小群体上的材料,在研究社会现实的微观现象方面具有一定的效用,但在考察社会历史过程以及宏观的社会结构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

另外,每个人的思想都会对自身有所影响,以纯客观的态度来进行研究也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

美国的经验学派学者是经验学派中最具代表性,除具有以上所讲的方法论的特点外,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二是多元主义社会观。

实用主义是西方社会广为流行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哲学流派,产生于18世纪、19世纪的美国,早期代表人物有富兰克林、杰弗逊、爱默生等。

它坚持真理就是效用这一信念,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实用主义哲学通过杜威、米德等人的学术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传播学研究。

传播学经验学派的主要学者拉斯韦尔和他的宣传技巧、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传播流、霍夫兰等人的说服研究等都带着明显的实用目的。

在经验学派里,传播效果的研究一直是关注的核心和焦点。

多元主义的社会观,就是说经验学派并不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某个阶级支配其他阶级的社会,而认为它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社会,因此,传播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并非变革现有的社会基本制度,而是要以传播机制的改进来实现更好的社会管理,为现存的社会制度服务。

这就是说,经验学派的研究体制采取的是一种行政导向,因而它也被称为管理学派。

二、经验学派的历史渊源传播学经验学派的思想发轫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且作为一个学术流派成熟于20世纪的40-50年代,形成后它就主宰西方学术将近三十年。

经验学派根植发芽于美国,是与当时美国的政治、经济、学术环境息息相关的。

政治方面:美国现代传播学的研究最初是从战时宣传开始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休战后, 宣传分析开始活跃,那时一个纠缠于效果研究的年代。

拉斯韦尔发现, 有意图的宣传能影响受众的观念。

他认为宣传是以含有心机的符号、新闻、谣言、报道、图片和其他形式的社会传播,来控制民意。

机构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传播媒介如何运作、如何影响受众上。

李普曼在民意研究中也发现了媒介在受众感知真实世界方面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 他提出拟态环境这个术语来描述这种现象。

战时宣传效果的调查成果出来后, 美国传播学界掀起了一股用科学的、量化的、可测量的实证方法来验证传媒效果的风潮。

美国政府渴望研究、破解或利用宣传机制,它要求政治学、实验心理学等科研机构展开相关研究。

在二战期间,哈德罗拉斯韦尔、卡尔霍夫兰等曾都在政府的宣传研究部门工作。

社会政治的需要也成为促成了经验学派形成的一个因素。

经济方面:在上个世纪20 年代, 随着商业社会的兴起, 消费主义开始盛行, 市场研究成为新宠。

各类广告商、制造商和广告公司试图通过社会调查确定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以量化研究为核心方法的传播研究于是成为了一种商业工具。

这种商业性使得美国传播学自诞生那天就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

可以说经验学派就是建立在实用主义的基础上的,为了满足具体的政治、经济、社会的需求而生的。

哈洛伦认为,在美国, 从整体上看, 科学研究就是为了提高媒介的效果, 媒介经常被直接看作是研究的客体或者作为‘ 中立工具’实现规定的( 通常本质上是商业性的) 目标与目的。

这是行政或者服务研究的本质。

但是, 这种以满足商业需求为目的、受制于资本结构的研究取向被学者批评为意识形态上与资本主义的同化, 无法脱离资本主义利益共同体而寻求独立、有价值的分析。

学术环境:从整个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上世纪2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自然科学的强大影响,社会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一个显著的趋势由传统的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大量的数学定量分析方法被采用。

在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对实证主义的追求已成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时髦和潮流。

当然,这股风潮也刮进了传播媒介的研究。

20世纪4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发起的经验主义思潮,其直接源头是在芝加哥展开的城市研究,间接的根基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长期浸润。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一贯主张从实际出发,研究关于人类活动的现象学。

此外,了解公众,在美国是一项根本的运动,无论是研?a href=“H://www.xuexila/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薄⑿帷⒄⒐ひ到缁故谴奖旧矶加姓飧鲂枨蟆H?ldquo;佩恩基金研究资助的研究电影及所谓电影放映对儿童的恶劣影响,首次以事实为基础,论证了电影对观众心理是无害的,对阅读行为也不构成直接竞争。

这种重视实证主义的学术氛围,也是形成经验学派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思想源流:杜威的实用哲学、库利的自我发展理论、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帕克的实证分析,他们四人形成了以进步主义、实证主义和改良为特征的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使美国社会学偏离斯宾塞和宏观层次的进化论,转向一种更为细微的、微观层次的社会心理学,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研究带上了强烈的经验主义倾向。

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构筑了后来以媒介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

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传播学经验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拉扎斯菲尔德、拉斯韦尔、霍夫兰、卢因被称为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而施拉姆则被认为是现代传播学的集大成者,他们高举经验实证主义大旗,在上世纪20年代及随后几十年的时间里牢牢地占据着传播学研究领域的正统学术地位,使经验学派成为传播学的主流学派。

传播的经验学派对传播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倡导逻辑实证主义的思想,鼓吹用自然科学的模式来研究社会传播现象。

20世纪上半叶逐渐兴起的大众传媒如广播、报纸、电视、电影等都成了他们关注的对象。

通过一系列带有实证主义色彩的研究,他们提出了一系列传播学经典理论, 如社会责任理论、把关人理论、议程设置理论、二级传播理论等等。

这些理论使传播学作为20 世纪的一门新兴学科迅速站稳了脚跟,并迅速发展起来。

美国学者罗维利和德弗勒曾经归纳了传播效果研究的14座里程碑:1.20世纪20年代佩恩基金会关于电影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研究。

这项研究开创了以经验调查方式考察大众传播效果的先河。

2.对1983年著名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引起的社会恐慌的研究。

改研究的侧重点不是为了提出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一般理论,而是在于探讨受传者自身与社会条件等因素对传播的影响,开启了日后研究选择性影响的方向。

3.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进行著名的伊利县调查(1944年出版调查报告《人民的选择》)。

这项调查采用精心设计的程序进行实地调查,是经验性研究的一个典范。

改调查还肯定了媒介效果的有限性,提出了选择性接触、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等概念,对后来的传播效果研究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这个调查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邀请学者投身于人的发现或人民的发现,把社会网络重新引入传媒分析。

5我们都生活在团体中,团体中的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s),被置于人际影响理论的中心,也是人际传播的中心,他们的影响大于媒介传播的影响。

他们在信息传递和决策的过程中扮演了中介或二传得角色,所以传播流不是只面向接收者的单项、直接过程,而是由意见领袖二传,再由跟随者跟随的间接的二级传播过程。

此外,研究也恢复了个体在传播流中认知判断的分析能力,他们会用自己的认知过滤系统,对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感知和记忆。

对于媒介效果理论,在今天仍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如今天的广告宣传多选择目标受众进行宣传,传播过程中也会利用意见领袖的二级传播功效进行宣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