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浑南新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发展战略-沈阳浑南发展规划

浑南区域发展情况介绍一、浑南新区介绍(一)历史发展沈阳市浑南新区前身为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始建于 1988年5月,1991年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科技部重点支持的众多开发区之一。
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初创起步、发展提高和新区建设三个阶段。
(二)自然地理1、区位状况>>z新区主体部分为东起沈抚高速公路东陵大桥、西至长大铁路的浑河南岸与南三环之间区域,东西长约 21公里,南北宽3-5公里,呈带状隔浑河与母城相望。
z新区区位条件优越。
向南,距离沈阳空港—桃仙机场仅 7公里 ;向北 ,通过已建成的浑河东陵桥、长青桥、富民桥、浑河桥、胜利桥与母城相连;沈营、沈丹、沈抚高速公路及机场路、沈祝路、沈苏快速干道和长大铁路等贯穿新区。
2、气候>>z浑南新区属于北温带受季风影响的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在8.9°C左右,历史最高气温为38.3°C,发生在7月份;最低气温为-30.6°C,发生在 1 月份 。
年平均降水量为727.4毫米,7-8月降水量占 50% 左右 。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554小时,最多在5月,266小时/月;最少在12月,156小时/月。
3、环境保护>>z环境质量优于国家城市功能区标准,绿化覆盖率达到 40 % 以上。
z规划目标:绿化覆盖率50%以上,绿地率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35平方米,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三)总体规划z浑南新区是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是老城区延伸的新城区,是向“大浑南”辐射的桥头堡,即“现代服务业的中心、研发创新的基地、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和展示形象的窗口”z新区主体部分为东起沈抚高速公路东陵大桥、西至长大铁路的浑河与南三环之间区域,东西长约 21公里,南北宽3-5公里,呈带状隔浑河与母城相望,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多万人。
z浑南新区空间上是在金廊、银带骨架基础上的一轴两带格局。
浑南区关于促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九条政策

浑南区关于促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九条政策标题:浑南区关于促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九条政策导语: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健康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促进浑南区生命健康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区政府出台了九条政策,旨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激励措施。
本文将深度探讨这九条政策所涵盖的多个方面,从而增进对浑南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全面理解。
一、建设创新科研平台在促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是关键。
浑南区将投资建设创新科研平台,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激励,吸引优秀人才和高端科研项目,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二、推动生物医药研发为加强浑南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能力,九条政策鼓励发展生物医药研发,支持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提供创新项目资金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快新药研发进程。
三、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健康产业离不开优质的医疗服务。
浑南区将加大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设力度,提升医疗机构的设施和技术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下沉,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就医服务。
四、优化健康产业生态政府将优化健康产业生态环境,建立利于企业发展和创新的政策环境。
支持企业合理获取资源、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对生命健康产业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
五、推进技术转移与人才培养九条政策鼓励技术转移与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人才的培训和支持力度,为生命健康产业培养专业人才,推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产业发展。
六、促进医养结合浑南区将积极推进医养结合,鼓励并支持生命健康产业企业与养老机构合作,提供多样化的医疗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为生命健康产业注入更多发展动力。
七、拓宽金融支持渠道九条政策提倡金融支持,鼓励生命健康产业企业融资,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深度,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八、构建税收激励政策为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浑南区将制定税收激励政策,逐步减少税收负担,降低生命健康产业企业成本,促进经济增长,助力产业升级。
沈阳浑南新区整体调研分析报告

沈阳浑南新区整体调研报告————————————————————————————————作者:————————————————————————————————日期:2沈阳浑南新区整体调研报告沈阳市浑南新区前身为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始建于1988年5月,1991年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科技部重点支持的众多开发区之一。
一、区域概况沈阳浑南新区位于沈阳是南部,即浑河以南,三环以北。
总规划面积120.6平方公里。
新区主体部分为东起沈抚高速公路东陵大桥、西至长大铁路的浑河与南三环之间区域,东西长约21公里,南北宽3-5公里,呈带状隔浑河与母城相望,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常住人口20多万人。
二、历史沿革1988年以前,未改造的浑南新区属于东陵区,是沈阳的郊区。
它始建于1988年5月,1991年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部重点支持的是个开发区之一。
它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创起步阶段(1988年-1992年)、发展提高阶段(1992年-2000年)和新区建设阶段(2000年-至今)。
⏹初创起步阶段1988年5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智力最密集的南湖地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是以三好科技街为载体,沿街两侧新建和改建科技门点,为入区企业科研成果开发、转化及营销提供场所。
二是对入区企业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以及技工贸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将企业推向市场。
三是初步形成“纵向垂直领导,横向相互协调”,减少管理层次,初具市场经济雏形的综合管理服务体系。
四是以政策驱动为主,起到了对科技人员走出大院、下海创业,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推动作用。
⏹发展提高阶段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之后,市委、市政府作出把南湖科技开发区建设成“北方深圳”的重大决策,提出了“放开胆子,用足政策,跳跃发展,辐射全市”的十六字方针,高新区驶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15922222_沈阳浑南现代建筑产业园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79
一、沈阳浑南现代建筑产业园建设现状 沈阳浑南现代建筑产业园园区规划面积 !""万平 方米,共分为五个板块,目前已建成厂房 #万平方米; 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 $"亿元投资,可实现产值 %""亿 元以上,现已完成 &$亿元总投资。园区生产产品主要 为建筑用 '(构件、市政管片、整体厨卫等,其中 '(构 件年生产能力可达 &""万平方米以上,新型建材产品 年生产能力可达 &!"万平方米。作为“国家住宅产业 化基地”,浑南现代建筑产业园目前计划将园区整体上 市,为打造成为北方现代建筑产业区域中心创造有利 条件。 二、沈阳浑南现代建筑产业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园区企业方面 目前,沈阳现代建筑产业的龙头企业仅有万融集团 一家,该企业经营范围涵盖房建、市政等多个专业,是浑 南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但是,进驻园区的企 业数量较少,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因此,吸引专业性强、 具有规模生产的流水线、有足够工作负荷的中小型生产 企业入驻园区显得尤为重要。 (二)产品生产方面 &)产品专业化水平不高。目前,浑南现代建筑产业 园拥有较为完备的工厂化生产线,生产主要以市政产
78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走进辽宁
(四)政策方面 沈阳市政府和市建委在企业税收、用地规划、预售 许可、资金扶持等方面陆续出台优惠政策,明确提出在 三环内及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浑南新城、沈抚新城等 区域范围内,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开发房地产 项目的单体工程装配率要达到 以上。这些政策在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建筑产业的发展,但在具体执行 过程中多数政策不能有效落地,尤其是房地产企业配合 度不高,不利于园区的发展。 三、沈阳浑南现代建筑产业园发展建议 (一)园区企业方面 积极推动优势企业发展。积极推动现代建筑产业 与沈阳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发挥各自优势,支持先进装 备企业为现代建筑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和设备,助力现代 建筑产业的发展。引入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 加强合资合作,为沈阳现代建筑产业提供配套支持。以 继续扩大产能为目标,积极推动优势企业全面发展。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提升核心竞争力。以信息化加速工业化,以创新性增加 品牌力量,打造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浑南产业园特色 的企业。鼓励企业加大引进中高端人才,增加科研经费 投入,建立内部研发部门;或与高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 转化,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军建筑业高端市场。 (二)产品生产方面 提升产品专业化水平。现代建筑产业园不是一 个封闭的区域,应当从贯穿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主 体、环节和阶段出发,提升园区产品的质量和水平。一 是原材料的采购和使用应严格按照规范规定,不得使用 不符合等级要求的材料。二是在构件成型后,要保证充 足的养护时间。三是运输至现场过程中,注意产品的摆 放,避免受损。四是与施工单位做好对接和交底,在保 证构件制作精准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的施工。 加强新技术研究和推广。加强对现代建筑产业新 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学习和应用,如绿色建材应用、模 板支撑技术、减物质化技术、建筑垃圾处理与回收等。一 是引进中高端管理人才,加强技术工人和施工队伍专业 素质的培养。二是通过宣传和推广加快技术应用,从根 本上优化现代建筑产业,合理降低成本,增加产值。 有效降低综合成本。一是设计要严格符合相关
辽宁产业集群现象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辽宁产业集群现象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分析了辽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导企业合作、深化国企改组改制、正确发挥政府职能等若干发展辽宁产业集群的相应对策。
标签:产业集群区域产业一、辽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辽宁是一个自然资源禀赋比较丰裕的地区,同时又是一个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基地。
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 辽宁存在许多企业集群, 主要有: 以抚顺石油为中心的石油开采加工企业集群, 以沈阳金杯为核心的汽车企业集群,以沈阳机床为中心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鞍钢和本钢为中心的钢铁产业集群等。
改革开放以来, 在发展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的过程中, 辽宁又新出现了一些企业集聚区或产业集聚区。
如宽甸县硼海镇聚集了四、五十家以硼矿开采和生产硼、硼砂的企业;在大石桥市聚集了一批生产镁制品的企业; 在佟二堡聚集了一批生产皮装、皮具的企业; 在法库县聚集了一批生产瓷砖的企业,等等。
二、辽宁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1.在原有的产业集群中,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辽宁原有的企业聚集群落,到目前为止仍然主要是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资本绝对控股企业,例如鞍钢、石化、造船、铁路运输设备制造等领域, 其企业都隶属于中央企业集团。
2001年底,辽宁的国有经济比重为78.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3个百分点;据2002年初步统计,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最高的黑龙江为89.3%,最低的辽宁为62.7%,均远高于全国52.8%的平均水平。
2.新兴的产业集群中,民营资本占主导地位例如宽甸硼海镇的硼矿开采企业,大石桥的生产镁制品的企业,佟二堡的生产皮装和皮具的企业,西柳的服装生产和批发企业等,从企业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是业主制企业和家族制企业。
3.产业集群仍处于低级的发展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产品的档次不高、技术含量比较低、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低价竞争时有发生,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尚未占到主导地位; 企业集群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不够,市场化程度不高,数据表明,2000年辽宁省市场化指数在内地31个省份中排名第十位;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市场化指数方面,辽宁排在第十五位。
浑南区三三工程实施方案

浑南区三三工程实施方案一、引言浑南区作为沈阳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为了推动浑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浑南区制定了“三三工程”实施方案,旨在以三年为期,以三大工程为主线,全面提升浑南区的城市品质和综合实力。
本方案将从“三大工程”规划的背景、总体目标与任务、重点工作内容和实施保障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三大工程”规划的背景浑南区地处辽宁省沈阳市东南部,是沈阳市的重要增长极和现代服务业高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浑南区已经成为沈阳市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工业化浪潮和城市化进程,浑南区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瓶颈和不足。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浑南区的城市品质和综合实力,推动浑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浑南区制定了“三大工程”规划,以全面提高浑南区的城市品质,增强其对外开放和服务功能,加速现代产业聚集区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三、总体目标与任务1. 总体目标:以改善城市环境为重点,以提升城市品质为核心,以加速产业转型为动力,实施“三大工程”,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形成浑南区城市品质提升的新格局。
2. 任务目标:(1)城市环境提升:加快推进城市绿化和清洁能源利用,改善空气质量和水环境,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
(2)城市功能完善:深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
(3)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现代产业聚集区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四、重点工作内容1. 城市环境提升(1)加快推进城市绿化:落实“绿化千村万园”计划,实施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等工程,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2)推动清洁能源利用: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力度,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改善空气质量和水环境:加大对环保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强空气质量监测与治理,推动废水处理和水体修复工程,改善城市的空气环境和水环境。
论沈阳浑南新区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和措施

论沈阳浑南新区产业集群开展对策和措施摘要:文章介绍了沈阳浑南新区产业集群开展的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厚集效应、共生效应、协同效应和区位效应,对下一步的产业集群开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浑南新区;产化集群;战略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
它是指大量产业联络亲密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是在竞争和合作中共同获得竞争优势的特定领域的产业群体。
产业集群一旦形成,便会带来很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主要包括聚集效应、共生效应、协同效应、区位效应、构造效应等。
上述几个作用的组合又可集群产生诸多的衍生效应。
沈阳浑南新区在十多年的开展进程中,面对国际国内的大背景和大趋势,注重选准自己的特色产业,构建产业集群,靠集群以势来吸引相关产业的企业进区,充分发挥集群内企业的互补机制、联盟互动机制、互相依赖机制,从而提升了新区产业开展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了新区的大开展和快开展,探究出了一条通过产业集群开展形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稳步、安康和可持续开展的道路。
一、沈阳浑南新区产业集群开展现状沈阳浑南新区的前身是1988年创立的沈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1年,沈阳市委、市政府从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城市了开展空间,加速产业构造调整,提升沈阳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和优势着眼,做出了全面开发建立浑南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浑南新区以良好的产业开展环境和日趋完善的投资开展环境,吸引了包括美国通用、康柏、E,加拿大北人电讯,比利时贝尔,日本东芝、NE,韩国L电子、三宝、SR集团,香港长江集团,新世界集团等600多家海外跨国公司米新区投资兴业,呈现出良好的开展态势,浑南新区作为实行新体制,兴办新产业,开展新经济的先导区和实验区,经过十余年开发建立,已成为拉动沈阳经济开展的新的增长极,目前,建成了10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初步形成厂以电子信息为优势,汽车,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相应开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努力实现沈阳浑南新区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 黄凯
作者机构: 中共沈阳市浑南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出版物刊名: 辽宁经济
页码: 6-7页
主题词: 沈阳 新区建设 新城区 现代化 机遇期 黄金
摘要:今后五年,是浑南新区建设现代化科技新城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期。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把握新区发展的新任务和全区人民的新期待,把浑南的发展放在全市发展的大框架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认真思考和谋划,进一步明确目标和定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浑南新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文章介绍了沈阳浑南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厚集效应、共生效应、协同效应和区位效应对下一步的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浑南新区;产化集群;战略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
它是指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是在竞争和合作中共同获得竞争优势的特定领域的产业群体。
产业集群一旦形成便会带来很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主要包括聚集效应、共生效应、协同效应、区位效应、结构效应等。
上述几个作用的组合又可集群产生诸多的衍生效应。
沈阳浑南新区在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面对国际国内的大背景和大趋势注重选准自己的特色产业构建产业集群靠集群以势来吸引相关产业的企业进区充分发挥集群内企业的互补机制、联盟互动机制、相互依赖机制从而提升了新区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了新区的大发展和快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通过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稳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沈阳浑南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沈阳浑南新区的前身是1988年创建的沈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__年沈阳市委、市政府从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城市了发展空间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沈阳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和优势着眼做出了全面开发建设浑南新区的重大战
略决策、浑南新区以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日趋完善的投资发展环境吸引了包括美国通用、康柏、CE加拿大北人电讯比利时贝尔日本东芝、NEC韩国LC 电子、三宝、SR集团香港长江集团新世界集团等600多家海外跨国公司米新区投资兴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浑南新区作为实行新体制兴办新产业发展新经济的先导区和实验区经过十余年开发建设已成为拉动沈阳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目前建成了10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初步形成厂以电子信息为优势汽车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相应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1.电子信息产业。
新区电子信息业依托东软、LC、三宝等骨干企业带动民营中小科技企业重点发展具有关联性、牵动性、能形成产业链的项目实施集约化、集团化经营初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雏形。
现有电于信息企业2025户。
占研发和生产企业总数的47.4%其中软件企业387户。
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年产值价格亿元的重点企业现有13家龙头企业主要有:三宝电脑有限公司、LG电子(沈阳)有限公司、东软集团、东大新业等都集中在浑南产业区。
其中的韩国三宝电脑有限公司和LG电子(沈阳)有限公司与其带来的生产配套的韩国独资或合资企业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和亲缘关系相互之间的认同感和合作欲望强烈因此分工协作关系明显具备一定的聚集效应。
2.汽车产业。
浑南新区汽车及相关零部件产业开始于1995年与香港华晨控股有限公司的合作。
华晨公司先后在新区投资注册了3个整车制造企业8个零部件企业。
同时带动了其它/家从事汽车零
部件生产企业进区建设生产。
目前在新区注册的有沈阳华晨汽车有限公司、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金杯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等3个整车企业和10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
其中包括华晨公司投资建投、为其配合的兴远东、华晨新光、华晨东兴、华晨东润、华晨安泰和兴晨座椅等6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及给其它车型配套的沈阳五享车桥有限公司、沈阳双福冲压件有限公司、沈阳福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和沈阳华丽汽车空调有限公司等4家。
经过七年的发展和建设新区基本形成了汽车整车制造与零部件配套生产相对完备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汽车产业发展格局。
3.先进制造产业。
新区先进制造业以新松机器人、东芝电梯为骨干生产企业。
现有装备制造企业488家占企业总效的11.5%。
由于这些企业分布较广、不集中所以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
但随着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为主开发建设的产值将突破l00亿元的先进制造技术(AMT)产业园项目的启动将会形成较有规模的先进制造产业群 4.新材料产业。
新区现有以沈阳金昌普新材料科金新材料阿斯创矿业合金股份中辽三普为代表的新材料企业125家占企业总数的3%未来将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为依托沈阳金晶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园为主体重点培育材料产业群。
5.生物制药产业新区现有以协和集团津昌制药、东宇药业为核心的生物与医药企业157家占企业总数的3.7%尽管这些企业多数规模小但关联性较强且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因此可以成为潜在的生物制药产业链二、沈阳浑南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
在的主要问题浑南新区在发展过程中初期阶段与全同其它高新区类似主要是依靠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区而形成企业的空间集聚的。
从目前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状况来看还存在产业特色和产业分工不明显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企业之间的产业和技术关联度不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现状。
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会阻碍产业集群的长足发展。
具体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
新区现在一些产业发展领域?;只有企业没有产业"企业更多的是单兵作战末形成产业的整体力量达不到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新区内的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与区内或相近企业的后向联系少尤其是跨国企业所需的零配件特别是关键性的配件现大多都是从国外进口还没有形成本土化经营。
许多企业进人新区的动因是来享受国家给予高新区的优惠政策而不是高新区本身产业聚集效应的吸引。
此外新区内企业之间在业务上的关联并不多中小企业在某些产业环节向大企业提供专业化供应配套的也少没有真正形成专业化产业网络使得区内公司企业的供应商和市场在新区外部与本地联系较少。
2.产学研合作机制尚未建立。
国外的高新区或科技园86%都临近大学等科研机构。
如硅谷临近斯坦福大学、128公路地区近靠麻省理工学院等。
新区虽临近东北大学、沈阳建工学院、沈阳上业学院等大学和沈阳金属研究所、自动化所、生态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也都有相当的研究能力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这些大学或科研机构并没有充分地成为新区创新之重要外溢来源。
此
外新区内大郎分以有竞争力的项目都不是来自邻近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并且仅有的少部分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很低。
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大有关系另一方面则足合作机制中的各方之间的互动模式尚未建立。
3.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没有风险投资机构进人。
高科技风险投资具有很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特征。
能为而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初期没有建立起产权交易市场、没有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缺少风险投资发展相配套的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
因此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还不成熟新区内的高科技企业参与风险投资则更寥寥无几投资者也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