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校长的演讲课文原文

合集下载

【文档】陶行知经典教育故事《陶校长的演讲》(语文苏教五上)

【文档】陶行知经典教育故事《陶校长的演讲》(语文苏教五上)

《陶校长的演讲》拓展阅读陶行知教育故事12则1 稿费的故事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

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他非常重视国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因此,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来。

1923年,他组织了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奔波于全国十几个省市,致力于平民教育。

他把《平民千字课》作为教材,送到平民百姓家里,劝家家户户都要识字读书。

他活动的经费多数都是自己写书得的稿费。

一次,他得到了1万多元稿费,拿回家锁在柜子里,承担着所有家务的妹妹看见了,问他:“家里有老有小,钱也不多,能不能留1/4给家里用?”陶行知想了想,温和地说:“我要去南京劳山脚下办晓庄师范,这钱要作为办学的经费。

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

中国34000万农民非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

用这钱去办学校,是为农民烧心香,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

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去办大事吧!”妹妹理解了他,默默地点了点头。

1927年,陶行知办起了晓庄师范学校,开展乡村教育活动。

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武力封闭了这所学校,还通缉陶行知。

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团”、“劳工幼儿园”,继续推行中华普及教育运动。

2 拜人民为老师早在办晓庄师范学校的时候,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教导师生们与劳动人民相结合,“教人民进步者,拜人民为老师”。

山海工学团刚成立的时候,农民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地方,烧香拜佛的红庙成了教室,可是没有孩子们用的桌椅。

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带来自己的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一。

一星期以后,学校请来了木匠师傅,他闷着头做凳子,一天能做好几个。

陶行知走过来,看见木匠师傅满身是汗,就递给他一杯水,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

”木匠疑惑地望着陶行知:“那叫我来做什么?”“我们是请你来做‘先生’的。

苏教版语文五上第二课《陶校长演讲》

苏教版语文五上第二课《陶校长演讲》

读读记记
陶行知的名言警句: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4)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5)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对陶行知的评价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 毛泽东

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读读记记
否则 锻炼 堡垒 道德 需要 激励 鞭策
读读记记
源泉 彼岸 造福 长足 坚韧不拔 专心致志 生命之本
指导写字
•陶、演、炼、彼、稳都是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堡、垒上下结构,上大下小。 •陶里面是缸的左半不是“凶”。 •炼右边是“”不能写成“东”
填一填:
陶校长的演讲,开头开门见山,告诉同学们和大家谈 ,
找一找: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 换一换:“否则”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用一个句子代替“否则”? 比一比: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 的区别呢?
第一问“健康” 为什么把“身体有没有进步”作为第一问?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
1.自由阅读课文第二部分。 2.比较一下,每一问的内容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
1.自由阅读课文第二部分。 2.比较一下,每一问的内容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 (先提出“问什么”;回答“为什么问”;最后“怎么做”)
第一问“健康” 为什么把“身体有没有进步”作为第一问?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 都将是空的。
• 1921年任该杂志主编,并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

2021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陶校长的演讲》(苏教)教学课件

2021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陶校长的演讲》(苏教)教学课件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2〕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3〕议一议: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了
的作用
309教育网
学习第六自然段
课文讲解
〔1〕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2〕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3〕品一品:坚持“每天四问〞,有怎样的 好处?
〔4〕议一议:第六自然段在文中起了 309教育网
课文讲解
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问题?
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 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09教育网
作者简介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创办了著名中外的南京晓庄师范, 并亲自担任校长。在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 劳动、同生活,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自勉 勉人。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 教育探寻新路。他学识丰富,人格高尚,堪称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 “一代巨人〞,是人民教师的楷模。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一、〔〔3〕1〕概开括门段见意山。提出了〔 〕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 〕、〔 〕、〔 〕、〔 〕 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 〕,〔 〕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
的〔 〕。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 〕的好习惯,争取在 〔 〕取得〔 〕。
309教育网
课文讲解
309教育网
课文导入
“疑,思之始,学之端”,看到题 目,你首先产生那些疑问?
309教育网
字词积累
否那么 锻炼 堡垒 道德 需要 鼓励 鞭策 源泉 此岸 造福 长足
坚韧不拔 专心致志 生命之本
309教育网

《陶校长的演讲》精品课件

《陶校长的演讲》精品课件
正反两方面来说清你对某一 问题的看法。 参考话题: (1)水是生命之源。 (2)我们离不开和别人的 合作。
2.陶校长的演讲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 ( “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 (“科学的健康堡)垒,”学习上认准 (目标 ),刻苦钻研;工作上要 培养(我们的责任)心,认真负责地 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要事学情习 (做“真)人。” 这样就可以有 ( 长足的进)步。他的演讲使我们感受 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 关怀和)爱护。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 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 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 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 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本:草木的根。
问什么 么做
持久的锻炼 + 科学合理的生
2.陶校长的演讲
陶校长:名叫陶行知,中国近代 著名的教育家,积极从事教育 活动,最早关注乡村教育,先 后创办了“晓庄”、“育才” 等一批著名学校,培养了一代 代人才,留下了一部部教育著 作,为中国教育事业作出了不 朽的贡献。
陶行知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小小演讲家
第五问,自己的眼睛有没有保护 好?有,哪些做法进步了?为什么 要这样问呢?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 户,如果没有眼睛,你就不能看清 世界上的好恶美丑了。你看到的世 界也只是黑乎乎的一片。所以,我 们要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读书写 作业的时候要有正确的姿势,这样,
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眼睛。
小练笔: 请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也
同学们,你们在学校求学,可 不能光想要得到老师和书本传给你 们的现成知识,必须要学会寻找知 识的途径和方法。这样,你们自己 就可以一辈子毫无止境地探求知识, 就能超过老师,我们的国家就能一 代更比一代强。否则,一批批的学 生都比老师差,我们的国家就会一 代不如一代。

《第二课:陶校长的演讲》

《第二课:陶校长的演讲》

《第二课:陶校长的演讲》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2、学会使用关联词。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陶行知的名言。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孩儿们,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个渴望进步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呢。

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会详细地告诉你。

揭题:(撕掉26、陶校长的演讲演讲上的纸)介绍陶套行知: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创办了“晓庄”、“育才”等一批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创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贡献。

二、初读课文出示。

这是一篇演讲稿,那什么是演讲,演讲又有什么特点,文章中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呢。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子音、读通句子,作好记号,回答问题。

2、讨论理解演讲的特点。

(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

演讲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鼓动性。

演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讲的是真话。

演讲中带有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主要谈的是“每天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谈有没有进步这个问题。

)3、出示词语健康本钱寻求崇高理想否则持久锻炼合理作息树立筑起坚固堡垒造福专心致志坚忍不拔意志力彼岸担任影响承担值日值勤管理培养责任心基础稳定公德私德激励鞭策即使……也……既要……也要……三、指名读课文1、叫六位同学起来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并思考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

2、第一自然段提出演讲的内容是“每天四问”第2—5自然段让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理”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第六自然段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

[3、自由读课文4、逐段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苏教版语文五上《陶校长的演讲》第二课时

苏教版语文五上《陶校长的演讲》第二课时

《陶校长的演讲》
• 1、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 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 ( 身体健康 )、( 学问进修 )、 ( 工作效能 )、( 道德品格 )各 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 2、请你写一句陶行知的名言: •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做个真正的人,第一就要有思想。 • ……
第一问
为什么把“身体有没有进步”作为第一问?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 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否则”的意思。“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怎么理解? ( )身体不健康,我们( 幸福。 )没办法寻找
第一问
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应该怎么做呢?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 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陶校长希望我们今后打算怎么做呢? “垒”,查字典知道是指用于防守的坚固建筑物。堡 垒最显著的特点是坚固,不易摧毁。“健康堡垒” 指什么呢?联系上文,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词在文中 指有了“健康第一”的观点,再加强锻炼,身体就 会健康结实。
设 问
学问,是一切前进活 力的源泉。
源泉:在文中指产生前进活力的 来源或产生的原因。

)的源泉
第三问
问的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问?
应该怎么做?
说明方法:列举
第四问
问的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问?
应该怎么做?
理解词语:
公德:公共道德。
私德:个人的品德修养。
建筑人格长城:健全的人格。
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因为身体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 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 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有了……才有……”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如果 我们就 。 ,

2、陶校长的演讲

2、陶校长的演讲

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
• 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 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 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 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 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惊疑地接过糖果。随后陶 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 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 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更惊疑了。这时陶行知又掏出 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 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 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 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 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 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 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 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以上我谈的就是“每天四问”。如果 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 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 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 长足的进步。
26.陶校长的演讲
• • 每天四问 • •
身体有没有进步? 生命之本 学问有没有进步? 前进源泉 工作有没有进步? 打牢基础 道德有没有进步? 做人根本

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 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 学 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 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 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要想自己的学问 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 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总结全文
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问题?

五年级上册《陶校长的演讲》课文原文

五年级上册《陶校长的演讲》课文原文

五年级上册《陶校长的演讲》课文原文读陶校长的演讲有感篇一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陶校长的演讲》使我深受启发。

陶校长的演讲分别提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是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觉得学习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健康也是不可忽视的,只要你一不小心,病菌就会乘虚而入,让你得病……,所以大家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这样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学习。

第二问是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在班级里,在公园里,在家庭里,……都离不开学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在每个地方都要多问“为什么”?这样既可以增加知识面,又可以让别人更了解你是一个不懂就问的孩子。

第三问是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在我们办班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其中我就是我们班大名鼎鼎的“护花使者”,别看这时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就能测出一个人的责任心。

一件小事就能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

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

最后一问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道德是一个人的根本,每个人都要讲“公德”和“私德”这样才能做有利于社会的事,才能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长大一定要像陶校长说的那样,在所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陶校长的演讲篇二预习提示:1,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了解演讲的特点。

2,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

2,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并努力养成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

2,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理解"演讲".(1)板书"演",说说写"演"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用"演"组词,适时写上"讲".(2)说说演讲是怎么一会事,"演"什么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校长的演讲
各位同学: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找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希望你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

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

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学校和班集体中,你们多多少少都承担着一些工作,如值日、值勤、班级和学校的管理等等。

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

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和听课、读书、作业同样重要的学习。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

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以上我谈的就是“每天四问”。

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