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核心考点清单

第五单元核心考点清单16麻雀读准字音嗅(xiù)觉拯(zhěnɡ)救庞(pánɡ)大嘶哑(sīyǎ)挓挲(zhāshā) 无可奈(nài)何写对字形(写一写,并组词)多音字qiǎo(悄然无声)悄qiāo(悄悄)形近字躯(躯体) 掩(掩护) 搏(搏斗)驱(驱赶) 淹(淹没) 博(博学)幼(幼儿) 庞(庞大) 护(保护)幻(幻想) 宠(宠爱) 妒(妒忌)词语搭配(锋利)的牙齿(嘶哑)的声音(庞大)的怪物(强大)的力量(猛烈)地摇撼(绝望)地尖叫重点句段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1)第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麻雀比作石头,形象地表现出了老麻雀飞落时用力之猛、动作之快,充分反映了老麻雀着急、紧张的心情,也显示出它的勇敢、无畏。
(2)“挓挲起全身的羽毛”说明老麻雀的紧张、害怕,但更是在勇敢地向猎狗挑战,从中可以体会到老麻雀对小麻雀伟大的母爱。
2.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强大的力量”指的是母爱的力量,这句话是作者发表的议论,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感知课文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猎狗攻击小麻雀,经过是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幼儿,结果是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退缩。
2.《麻雀》这篇课文讲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抒发了作者对老麻雀的敬佩之情,赞扬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课外拓展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7爬天都峰读准字音铁链(liàn) 颤(chàn)抖攀(pān)登假(jià)期似(sì)乎石级(jí)写对字形(写一写,并组词)多音字形近字级(阶级) 颤(发颤)极(积极) 擅(擅长)猴(猴子) 辫(辫子)侯(王侯将相) 辩(辩论)词语解释似乎:仿佛;好像。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部编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第五单元复习试题一、选择题1.“推敲”的典故源于唐代诗人()痴迷于吟诗炼字的故事。
A.孟郊B.贾岛C.韦庄D.刘长卿2.《麻雀》中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体现了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
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这种爱,拯救了小麻雀。
B.这种爱,吓住了猎狗。
C.这种爱,感动了“我”。
D.这种爱,吓到了猎人。
3.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招徕(lái)偏僻(bì)奇葩(pā)B.婀娜(nà)缰绳(jiāng)蜜饯(jiàn)C.毛驴(lǘ)吞噬(shì)玩耍(suǎ)D.嘶哑(sī)土馕(náng)深邃(suì)4.古代对“六十岁”的称呼是()A.而立B.不惑C.知天命D.花甲二、填空题5.看拼音,写词语。
tiě liàn fā chàn pān dēng biàn zi jì yú jí bi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课文《麻雀》结构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无可(____)何英勇无(____)富丽(____)(____)无(____)无(____)日月如(____)白发(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
最佳路径①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经过三年的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路该怎样联结还没有具体的方案。
施工部打电话给正在法国参加庆典的设计师格罗培斯大师,请他赶快定稿,以便按计划(峻竣)工和开放。
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章节复习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含答案)

章节复习讲义(人教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章节复习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互联知识导航知识点一:平行与垂直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与b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a与b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知识点二:平行与垂直的画法过直线上(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1.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2. 沿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顶点(或边)与已知直线重合;3. 过已知点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4. 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
5.点到直线的距离与平行线间的距离(1)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平行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6.运用平行和垂直画长方形先画出一条线段,然后过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画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线段,最后连接这两条垂直线段的另外的端点。
知识点三:平行四边形与梯形1.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4)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对边之间的高长度相等;对边之间的高互相平行。
(5)平行四边形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
2. 梯形的认识(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4)梯形只有一类高,为无数条。
(5)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是特殊的梯形。
夯实基础一、精挑细选(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云南通海·四年级期末)下面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是()。
2023-2024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含解析)

期末知识大串讲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01:用列表法解决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问题列表法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1.步骤: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列表整理相关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写答。
2.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可以从条件入手,通过列表等进行分析;也可以从所求问题入手,通过列表分析数量关系知识点02:多种策略解决归一(总)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问题的已知条件比较多,在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关系不够清楚的情况下,用列表的方式收集整理信息,并根据表格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考点01:归一问题1.农具厂15天生产农具1500件,照这样计算,一年(365天)共生产农具()A.100件B.3650件C.365件D.36500件【答案】D【完整解答】1500÷15×365=100×365=36500(件)故答案为:D.【思路引导】此题属于归一应用题,先求出每天生产的农具数量,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然后用每天生产的数量×一年的时间=一年生产的农具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2.做蛋糕的王师傅5分钟能做15个双层小蛋糕,照这样的速度,他1小时能做个双层小蛋糕。
【答案】180【完整解答】解:1小时=60分钟15÷5×60=3×60=180(个)故答案为:180。
【思路引导】用15除以5求出每分钟做的个数,然后用每分钟做的个数乘60即可求出1小时能做的个数。
3.(2022四上·柯桥期末)明明用电脑打一篇文章,他12分钟能打360个字。
(1)照这样的打字速度,明明打一篇150个字的文章需要多少分钟?(只列式不解答)(2)如果用算式“360÷12×25”解决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是:。
【答案】(1)解:150÷(360÷12)(2)25分钟可以打多少字?【思路引导】此题主要考查了归一应用题,每分钟的打字速度是不变的,据此列式解答。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文知识点归纳(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文知识点归纳(苏教版)第五单元复习姓名一、生字词。
警枕习惯稍微基础社会远渡重洋滚瓜烂熟药材徒弟端详煮饭晓行夜宿飞鸟归林危险适量秘密尸体物质浑身路程邮递蜘蛛信封跨步资料无所不有付款悉尼查阅丰富多彩息息相关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学贯中西寺庙博古通今功成名就著作等身温文尔雅文质彬彬释放消耗详细万水千山驱动有所作为贡献饥餐渴饮察访长年累月储存源源不断名列前茅隐隐约约电缆急起直追断垣残壁若有所悟解暑消热察访民情蓬头垢面乘风破浪不治而愈不知不觉树丛起死回生浑身无力又惊又喜前程似锦转危为安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二、易错的语音。
勤奋远渡重洋剥离华罗庚生嚼涏滑胭脂长年累月露出轮廓青蛙卵三、组词。
坚(坚持)威(威严)托(托付)资(资本)跨(跨步)捷(敏捷)题(题目)艰(艰苦)危(危险)拖(拖拉)姿(姿态)垮(垮台)睫(睫毛)提(提问)剥(剥离)宿(宿舍)蒙(蒙骗)便(方便)(剥皮)(一宿)(星宿)(迷蒙)(内蒙古)(便宜)四、词语搭配。
美好的理想改进方法消耗电源写文字查资料显现形象祖国强大得意洋洋地说美丽的花园改善条件补充能量读新闻撒大网传递信息体魄强壮不服气地质问美满的生活改正错误态度强硬听音乐看电影包住地球阳光强烈急匆匆地反驳五、按要求写词句。
1.描写勤学苦练的成语:悬梁刺股闻鸡起舞手不释卷起早贪黑2.有关学习的成语:学而不厌不耻下问废寝忘食学以致用3.关于勤奋的名言:①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
-----鲁迅②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陈毅③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六、一字多义。
直1.理直气壮(公正的、正义的)2.急起直追(一个劲儿,不断地)3.心直口快(直爽、爽快)七、成语的意思。
奋勇向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毫不气馁:一点儿都没失去勇气。
文质彬彬:文雅有礼貌。
长年累月:一天天,一月月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息息相关:关系极为密切。
八、反义词。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大数的认识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都是计数单位。
4、按照我国的计数_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数位顺序表数级…… 亿级万级个级数位…… 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 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7、写数时,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
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或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
1.把多位数改写成“万”、“亿”。
中间要用“=”连接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方法是:看尾数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在数的末尾添上一个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舍去,添上计数单位“万”或者“亿”。
得出的是近似数,中间要用“≈”连接。
9、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我国在十四世纪发明的至今仍在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
算盘上方一个珠子代表5,下方一个珠子表示1。
11、在计算器上,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CE键是清除键,AC键是归0键。
+、-、×、÷键是角的度量1、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精心整理含语文园地)

( 手脚并用 )
选一个词语造句:
面对这样的结局,所有人都无可奈何。
三、选词填空
猛烈 剧烈 强烈
1.风(猛烈 )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2.夏天午后的太阳光很( 强烈 ),照得人睁不开眼。 3.饭后不能做(剧烈 )运动,这是常识。
外貌描写,写出了小麻雀是刚刚出生不久的。
外貌描写的句子
2.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 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 (《爬天都 峰》)
外貌描写,写出了老爷爷的年纪大,为下文做铺垫。
动作描写的句子
1.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麻雀》)
动作描写,写出了老麻雀的绝望。
动作描写的句子
2.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 露出锋利的牙齿。
●重点句解析: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 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表明我们克服重重困难爬上了天都峰顶, 体现了我们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巩固练习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句话中
“强大的力量”指的是( A )。
A.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 B.老麻雀比猎狗强大 C.老麻雀胆子很大
鱼儿在水中悠闲地散步。
5.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 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仿写夸张句)
妈妈做的菜可真香,我在十里外都闻得见。
二、解析句子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
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这句话是把 老麻雀
比作
石头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麻
雀飞下来时 快疾 的样子,说明了它 救子心切 ,
第五单元(复习课件)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统编版)

四年级 上册
目录
CONTENTS
考
基
课
交
点
础
文
流
梳
知
主
平
理
识
题
台
0
1 考点提示
0
2 基础知识
易读错的字音
嗅觉(xiù√ chòu )
无奈(nài√ lài)
拯救(zhěng√ chéng) 嘶哑(sī√ shī)
庞大(páng√ lóng) 铁链(liàn√ niàn)
鲫鱼(jí jì√)
纪念(liàn niàn√)
猴子(hóu√ hòu)
笑呵呵(hē√ kě)
巢穴(cáo cháo√) 掩护(yān yǎn√) 颤抖(chàn√ zhàn) 攀登(pān√ fán)
易写错的字
齿:下半部分里面是“人”,不是“人”。 搏: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有两点。 庞:里面是“龙”,不要少写撇。 颤:左下角“旦”的最后一笔横变提。 攀:上半部分两个“木”的捺都变为点。 念:上边是“今”,下边是“心”。 辫:中间是“纟”,注意不要写错。
重点句子赏析
4.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这几句话是对老麻雀保护幼儿的描写。第一句话表明老麻雀虽然身小力单,但还是用 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第二句话说明老麻雀由于紧张而全身发抖,声音也嘶哑了 。第三句是写它准备着一场搏斗,充分地表明了老麻雀拯救自己的孩子的决心和勇气 。第四句话写在老麻雀的眼中,猎狗无异于一个庞大的怪物。从侧面表现出了麻雀与 猎狗之间力量的悬殊,突出了老麻雀的勇敢、无畏精神。最后一句话写了老麻雀飞下 来救自己孩子的原因,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老麻雀身上的爱护弱小者的力量,母 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我国的悠久历史,古迹众多,像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它们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走进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去感受中华文化的伟大与神奇的魅力吧。
生字聚宝盆一、生字读得准。
崇chónɡ峻jùn嘉jiā峪yù瞭liào屯tún垒lěi魄pò颐yí耸sǒnɡ阁gé舫fǎnɡ眺tiào堤tī态tài 誉yù瞰kàn统tǒnɡ率shuài征zhēnɡ靡mǐ魁kuí搏bó二、多音字不可轻。
供应(ɡōnɡ)──口供(ɡònɡ)重量(zhònɡ)──重复(chónɡ)数不清(shǔ)──数字(shù)应该(yīnɡ)──答应(yìnɡ)中间(jiān)──间隙(jiàn)几个(jǐ)──几乎(jī)匀称(chèn)──称呼(chēnɡ)身着短甲(zhuó)──棋高一着(zhāo)撒(sā)开四蹄──撒播(sǎ)千乘之国(shènɡ)──乘胜追击(chénɡ)三、难字用心写。
“崇”字的上部分是“山”,下部分是“宗”;“砖”字的第八画是竖折撇,最后是点;“栽”的最后三画是斜钩、撇、点。
四、形近字细分辨。
崇(崇高)──踪(行踪)棕(棕色)慧(智慧)──彗(彗星)堤(堤岸)──提(提议)阁(楼阁)──搁(搁置)筑(建筑)──巩(巩固)恐(恐怕)廊(走廊)──郎(新郎)螂(螳螂)瞰(鸟瞰)──憨(憨厚)靡(风靡)──糜(糜烂)魁(魁梧)──魄(魄力)魂(魂魄、灵魂)砖(砖头)──传(传递)转(转动)栽(栽树)──裁(裁剪)载(三年五载zǎi、载重zài)词语万花筒一、词语会读写。
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宫殿、葱郁、掩映、朱红、堤岸、雕刻、狮子、长廊、柱子、建筑、佛香阁、神清气爽、气魄雄伟、金碧辉煌、隐隐约约、姿态不一南征北战所向披靡久经沙场神态自若、跃跃欲试、殊死拼搏、绝无仅有二、词语会理解。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
凝结: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
本课指聚集在一起。
奇迹:意想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宏大:巨大、宏伟。
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
蜿蜒盘旋:弯弯曲曲地延伸。
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各地,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风吹到的地方;“披靡”,草木随风倒伏。
在文中指秦军力量强大,征战所到之处,十分顺利,战绩辉煌。
久经沙场:“沙场”,战场。
形容经历了许多战斗,作战经验丰富。
神态自若:神态安详、镇定,充满必胜的信心。
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一试,在文中是形容战马准备出征的样子。
殊死拼搏:打仗时拼着性命,竭尽全力。
绝无仅有:世界罕见,在全世界没有第二处。
三、区分近义词。
瞭望:一是登高远望,二是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
远眺:向远处看。
端详:仔细地看。
鸟瞰:从高处往下看。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这几个词语都表示看的意思,但它们却有差别,要注意弄清楚。
表示“看”的词语:向上面看:瞻仰、仰视、仰望、瞻望;向下面看:俯视、鸟瞰、俯瞰;向周围看:张望、环视、环顾;向远处看:望、眺、眺望、了望、展望、极目;粗略地看:瞟、瞥、浏览;仔细地看:观察、察看、审察、打量、端详;气愤地看:瞪、瞠、嗔、怒视;偷偷地看:偷窃、窥测、窥视、窥探、侦察;集中注意力看:盯、瞄、注视、监视、凝视、逼视;成语:左顾右盼、瞠目结舌、面面相觑、坐井观天、走马观花、袖手旁观、察颜观色、望眼欲穿、东张西望、瞻前顾后、极目远眺、望穿秋水带“观”的:参观、旁观、围观、观察、观测、观望、观光、观览、观摩观赏带“望”的:观望、看望凝望探望张望仰望远望、眺望希望了望带“视”的:环视仰视检视瞰视审视斜视、巡视、注视察视窥视凝视俯视扫视带“览”的:阅览、游览、浏览、展览四、近义词。
凝结──凝聚瞭望──眺望气魄──气势牢固──坚固耸立──矗立葱郁──葱茏统率──率领魁梧──高大隐隐约约──模模糊糊姿态不一──形态各异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所向披靡──势不可当五、反义词是对手。
凝结──溶解陡峭──平坦伟大──渺小蜿蜒──笔直美丽──丑陋精美──粗糙坚固──松散庄重──轻浮隐隐约约──清清楚楚崇山峻岭──一马平川所向披靡──溃不成军句段品味吧一、佳句品其味。
1.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用词准确精当,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
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在崇山峻岭中修筑长城,怎能不流血流汗,怎能不付出大量的人力?而劳动人民顺着山势让长城蜿蜒盘旋,设计了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结构,这正是“智慧”的体现。
3.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因为长城之“长”、“高大坚固”而且“气魄雄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
当年修筑长城时条件极其落后,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啊!4.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画舫”是指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这句话运用动态描写,反衬出昆明湖水的静。
一个“滑”字,很有情味,与前面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
5.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这句话在文中单独成段,既是全文中心句,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这句的前一段是说兵马俑规模宏大,这句后面的6个自然段详细描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先是分别介绍了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等,表现出“类型众多”;然后用“有的……有的……”句式,描述与想象相结合,表现出兵马俑各异的神态。
文中讲到的每一个兵马俑都是那么的鲜活,那么的“个性鲜明”。
二、手法一点通。
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长城比作“长龙”,活灵活现地突出了长城的长,气魄雄伟壮观。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作者用“镜子”和“碧玉”来比喻昆明湖水的静和绿,2.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作者用生活中的实例加以对比,使读者对长城到底有多宽有了比较清楚具体的认识。
3.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用具体的数据突出了长廊之长,间数之多的特点。
4.已发掘的三个佣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50个篮球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佣近八千个。
在三个佣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佣也最多,有六千多个。
──作者采用列数据和作比较说明的方法展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令人惊讶。
5.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同一天下做殊死搏斗;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后号角,待命出征;有的……──作者用采用排比,把描述与想象相结合,表现出兵马俑各异的神态。
其实每个兵马俑都是那么鲜活,那么“个性鲜明”。
三、品味名人赞誉长城之词。
1.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2.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3.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4.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
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
(美国前总统里根)四、景点名联会背诵。
1.一径竹阴云满池,半帘花影月笼纱。
2.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3.四面荷花三面柳,一成山色半城湖。
4.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五、掌握句型的变换。
例: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反问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吗?改感叹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啊!篇章风味馆《长城》一课不但突出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而且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颐和园》一课按照游览的顺序来移步换景,展现了颐和园内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等美丽景观,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热爱、赞美之情。
《秦兵马俑》一课既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规模宏大,又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使我们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17.长城1.文章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来写的。
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第1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长)和(美),运用了(列数字)和(比喻)的说明方法。
第2自然段是围绕长城的(高大坚固)来写的,分别写出了(城墙)、(垛子)、(射口)、(瞭望口)、(堡垒)。
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3、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是过渡句,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②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
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18、颐和园1.这篇文章是按(参观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