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

合集下载

[整理]两弹一星功勋谱

[整理]两弹一星功勋谱

两弹一星功勋谱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11时),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

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

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并从事火箭研究。

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因此钱学森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外交上的不断努力,钱学森冲破种种阻力回国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现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钱学森与胡锦涛总书记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

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

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2009年10月31日早上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

郭永怀,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中国空气动力学家。

两弹一星的意义及精神

两弹一星的意义及精神

两弹一星的意义及精神两弹一星”是指中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的历史事件。

这一成就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民族自豪感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果没有这些成就,中国将难以成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卫星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成为了国家安全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

1999年,中国政府在人民大会堂为23名科技专家颁发了“两弹一星”功勋章,这些科技专家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们在困难的时期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近大家关注到朝鲜和韩国的局势,虽然之前有很多猜测,但现在已经揭开了谜底。

在1953年7月27日,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时未使用原子弹,但在战场和谈判桌上,美国多次挥舞核大棒,进行赤裸裸的讹诈和威胁,试图推动世界走向核战争的边缘。

这是当时的历史背景。

曾回答:“美国的原子讹诈,吓不倒中国人民。

”当年说“美帝国主义也是纸老虎”。

在当时的情况下,领导下的党中央决定发展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因为原子能事业既可以用于和平事业,也可以用于制造原子弹。

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在咱们的大亚湾有核电站,现在有好几个核电站了。

最新消息,准备新建一个新的核研究所,主要是致力于和平利用,正在筹建。

这就追溯了当时造原子弹的高层决策。

是决策者,1954年秋,广西发现了铀矿石,说:“这是决定命运的,具体的事情都是周恩来在亲自过问。

”1955年1月14日,周恩来主持会议,参会者包括副总理,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副院长李四光,物理研究所所长钱三强,地质部副部长刘杰。

1月15日,中央召开书记处扩大会议,专门研究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

中央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彭德怀、彭真、、李富春、等参加了会议,他们当时都是中央举足轻重的领导者,他们来专门研究我国的原子能事业。

1959年,周光召在莫斯科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

在中苏关系还不错的时候,还有一批中国的留学生以及一批中国的学者,当时周光召是中国的一个学者。

钱三强在使馆人员陪同下来此,向中国人员通报苏联撕毁合同、再不帮助我国造原子弹的消息。

两弹一星三位科学家的事迹

两弹一星三位科学家的事迹

两弹一星三位科学家的事迹“两弹一星”是指中国成功研制核武器、导弹和人造卫星的三大科技成就。

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离不开三位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

钱学森,号“钱教授”,生于1911年,是一位研究航空航天技术的著名科学家。

他师从著名科学家沈括,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并曾参加过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航天学科奠基人中的佼佼者。

1955年回国后,他主持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并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批导弹。

1985年,他为祖国献生,享年74岁。

邓稼先,号“老邓”,是中国宇航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生于1923年,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航空科学家。

他自幼喜爱科学,到了美国后就开始了长达15年的科研生涯。

他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领导了中国成功研制长征一号火箭。

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他奠定了自己的身体,1986年离世,享年63岁。

朱光亚,号“祖父”,是中国航天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生于1922年,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留学生”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个研究气流动力学的科学家之一。

他成功研制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并成功发射升空。

1986年,他因病去世,享年64岁。

这三位科学家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和启迪着众多的科技人员。

他们的工作和贡献为我国的强国梦增添了新的色彩和力量。

从那时起,世界各国开始拥有了一种新的发展标准——拥有自己的核武器、导弹、卫星系统等高科技产品。

在今天的世界,钱教授、老邓、祖父的科技精神已成为了时代的潮流,是事业成功的重要要素之一。

在这个世界上,科技的力量越来越巨大。

科技精神和科技革新成为了我国强国梦的实现关键之一。

钱教授、老邓、祖父的事迹,彰显了一代人的辉煌和灿烂,也为我们今天的科技工作者们树立了榜样和目标,让我们深深地感到自己肩负着怎样一个历史性的使命,而这个使命就是要让科技这把利剑为我们自己的祖国注入更强大的力量。

两弹一星的故事

两弹一星的故事

两弹一星的故事在中国现代史上,两弹一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篇章。

它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辛勤劳动,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成就。

两弹一星的故事,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国人民勇敢拼搏、不断进取的生动写照。

两弹一星,指的是中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三大成就。

这一伟大成就的背后,是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

1955年,中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随后展开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科研攻关工作。

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终于在1964年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随后,中国又在1967年成功研制出了氢弹,这标志着中国在核武器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而在1970年,中国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这一成就让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两弹一星的成功,不仅仅是中国科技实力的体现,更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成就。

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但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没有被外部环境所动摇,他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最终取得了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

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勇敢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也彰显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品质和能力。

两弹一星的故事,不仅仅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更是中国人民勇敢拼搏、不断进取的生动写照。

这一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属于自己的伟大成就。

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谱写着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两弹一星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书写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辉煌篇章。

两弹一星的意义及精神

两弹一星的意义及精神

两弹一星的意义及精神★精品文档★两弹一星的意义及精神“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合称核弹;另一弹是指;“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两弹一星的意义及精神,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两弹一星的意义一XXX这句话说得很简单,XXX说:“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人造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大家可以去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两弹,两弹可能大家觉得遥远一点,一星,如果没有卫星,还有我们现在的卫星导航,还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卫视,XXX、XXX等等,如果没有卫星,还有我们今天的手机吗?卫星跟广大的老百姓的生活就更切近了,如果中国没有自己的卫星将会是怎样,说句不该说的话,我们就跟朝鲜一样。

两弹或许离我们遥远一点,因为那是外交的,是军事的,是国防的,但是,如果没有我们的军事实力,我们如果在人家核威慑的核炸的前提下,中国还有我们的外交地位吗?还有我们的政治地位吗?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XXX在人2016★XXX文档★民大会堂举行大会,XXX发表重要讲话,隆重表彰为“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授予和追授23名科技专家“两弹一星”功勋章。

这23名科技专家毫无例外的,都是院士,而且都是大牌院士。

这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在一个月之前XXX 上发表的XXX所写的整整两个版的长篇文章《共和国不会忘记——对“两弹一星”的回顾》。

中中“决定”指出:“这23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榜样。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讲23位其中的几位就可以了。

XXX讲:“我们要感谢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和博得的荣誉。

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XXX、XXX、XXX 那一批老科学家,在那末艰巨的前提下,把两弹一星和好多高科技搞起来。

关于两弹一星的意义及精神

关于两弹一星的意义及精神

关于两弹一星的意义及精神两弹一星,是指中国成功研制了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

这一壮举被视为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不仅让中国成为五大核武国之一,也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

两弹一星的意义首先,两弹一星的成功为中国确立了国际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国际上,中国因为两弹一星的成功而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不再是一个受人轻视或者忽视的国家。

它已经被作为独立的和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来对待。

同时,在卫星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能够向世界提供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卫星技术。

其次,两弹一星的成功推动了中国的国防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

中国研制出的核武器使中国在战略平衡中有了足够的实力保障,有效地保护了国家的安全和领土完整。

同时,中国也具有了一定的反制能力,使敌国在考虑是否要向中国发动核攻击时望而惧退。

在宇航领域,中国的天宫、嫦娥、北斗等系列项目也让外界更加了解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

最后,两弹一星的成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启示和经验。

在原子弹、氢弹、卫星等领域内进行研究和开发,需要极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科研人员的精湛技能,以及坚韧的精神品质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中国的两弹一星项目得以成功,除了最坚强的科学技术和杰出的科学家之外,还依靠了全体研发人员日夜奋战、排除万难的精神和感人至深的责任感。

可以说,两弹一星的成功不仅是科技进步的显示,也是精神文化的展示。

两弹一星的精神两弹一星的精神是勇敢和坚韧不拔。

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空前艰难,技术装备落后。

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科技工作者依然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坚韧和勇气,研制出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核武器和卫星技术。

这既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精神力量,也是中国人民勇敢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展现。

两弹一星的精神是创造和创新。

中国的核武器和卫星技术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和代表,它已经打破了原来国际上盛行的科技军备格局,并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国防事业提供了坚实支持。

这不仅是中国创新能力的展现,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步骤。

中国两弹一星知识点总结

中国两弹一星知识点总结

中国两弹一星知识点总结一、中国的两弹一星是如何诞生的?1.1 原子弹的诞生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小男孩”,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也让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备受考验。

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急需发展自己的核武器来维护国家的安全。

因此,中国领导人意识到了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性,开始了中国的核武器研发工作。

1955年,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提出了“两个比较加之一项差别”的口号,其中一项差别就是要发展核武器。

同年,中国成立了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展开了核武器的研发工作。

1958年,中国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发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是中国军事科技史上的一大事件,也是中国两弹一星的第一步。

1.2 氢弹的诞生在研制出原子弹后,中国的科研人员开始了氢弹的研发工作。

氢弹是一种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核武器,它的威力是原子弹的数百倍。

因此,中国需要大量的科研人员和技术支持来完成氢弹的研发。

1967年,中国成功研制出了氢弹,成为了世界上拥有核武器和氢弹的第五个国家。

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也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中国的两弹一星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也为中国的国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 人造地球卫星的诞生除了核武器,航天事业也是中国的重要领域。

1955年,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发展航天事业的战略目标,这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奠定了基础。

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了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拥有自己的航天能力的国家。

这一事件让中国的科技实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也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

二、两弹一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1 国防实力的提升中国的两弹一星的诞生,让中国成为了继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和氢弹的国家。

这一事件不仅震惊了世界,也让中国的国防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中国的两弹一星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也让中国的国家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上课 两弹一星

上课 两弹一星

导弹技术的发展
• 研制导弹的时间:在研制原子弹的同时, 我国也在进行导弹的研制工作。 • 研制成果:(1)1960年,我国设计的第一枚 近程地对地导弹试验成功。 • (2)1966年,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从此, 中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武器。 • 意义:从此,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一 个新的阶段。
两弹一星的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 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 的活生生体现,其核心为科技创新 精神,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 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我 们要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伟大精神, 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 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再见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 中,邓稼先领导开展 了爆轰物理、流体力 学、状态方程、中子 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 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 方案,并参与指导核 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 邓稼先又组织力量, 探索氢弹设计原理, 选定技术途径。领导 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 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 制和实验工作。
氢弹:又称热核聚变武器,它是利用氢的同 位素氘、氚等轻原子核的裂变反应,产生强 烈爆炸的核武器。其杀伤机理与原子弹基本 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大几十甚至上千倍。
原子弹爆炸成功
• 时间:1964年10月16日 • 爆炸地点:我国的新疆罗布泊 • 事件:新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成功 • 意义:从此,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一 个新的阶段。 • 我国的核政策:我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 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研制原子弹的原因:打破帝国主义 的核垄断,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 加强中国的国防力量,保卫社会主 义祖国,让人民过上安宁的生活。
•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 一颗原子弹成功爆 炸。原子弹的试爆 成功,打破了超级 大国的核垄断和核 讹诈,使我国进入 世界核先进国家行 列,也是对保卫世 界和平事业的重大 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创“两弹一星”事业的那段历史,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至今,这座事业的丰碑仍然高耸在共和国的发展史上,开创者的动人事迹仍然不断被人们传颂,他们创造的崇高的价值观日益显现出其深刻性和重要性。

而由两弹一星这个称号所表达出的一种精神,一种对中国国人的期望,却是与那三块纯金的勋章一起永远地留存下去……
从刚才三位同学对三钱的介绍中,我们十分容易便可以理解两弹一星精神的大致内容,而更具体地来说,两弹一星精神,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技创新的精神,以及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团结协作,攻克一道又一道在前进道路中阻碍着我们的难关的那一种信念。

正是因为这一种精神,而让三钱肯放弃自己在国外的优厚条件,回到当时饱受战争创伤的中国,用那些简陋而又破旧的仪器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而在苏联专家背信弃义后,在经历着美国不断地压迫和阻碍中,为中国研制出了威力巨大的原子弹。

而这一项伟大的工程,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

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能力。

而这种精神,也传承到了我们现代科研人员的心中,虽然现在中国的研究设施与技术水平与他们那个年代相比,已经是十分先进了,但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略显逊色。

而中国现代很多科学家也与他们的先辈们一样,没有被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险阻所威喝到,而且更是将国家的事情放在自己的家庭之上。

嫦娥二号的几位80后的工程师,便可称之为其中的典范。

陈翔,这个出生在80年代的年轻人,是嫦娥二号研制过程中的一位关键人物。

作为上行控制岗位负责人,陈翔在嫦娥二号任务中第一次独立担纲,为了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确保在实施方案中各参试单位各类重要控制事件的协调一致,陈翔白天终日奔波在各协同单位之间,沟通技术状态。

晚上,研究每一个飞控要点,推敲方案。

陈翔和妻子结婚一年多了,婚礼至今还没来得及办。

新婚夫妇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他却为了嫦娥几次与自己的爱人爽约。

辛勤的耕耘换回了累累硕果。

他独立完成了飞控实施方案及五份定制文件,覆盖任务全部的二千余条指令及七百余帧数据,在联调中无一差错。

他还创造性的设计了重要飞控时间生成会签等流程,为任务的顺利执行提供了强力保障。

可见,两弹一星精神随着我们每个中国科学家的血脉流淌着,而这种精神,也让国民们可以为自己民族感到无比的骄傲。

而在现今这个国际关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们更需要秉承这种精神,从小立下大志,要成为祖国的科研人才,并且沿着先辈们曾经开拓过的道路上不惧困难,不断前进,不断超越,与祖国一起提高,为祖国的科研技术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