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病例的诊断
犬瘟热的诊断与防治

犬瘟热的诊断与防治
犬瘟热是犬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粘膜发生粘液性炎,并有神经症状和皮肤发疹为特征。
一、病因及症状
病原体为犬瘟热病毒,存在于患犬的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及各组织中,并在肺、脾、胰、脑等细胞质内形成包涵体。
除犬易感染外,大多数肉食性毛皮动物也易感染。
传染源为病犬及患病的毛皮动物,主要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10月至翌年2月的寒冷期为多发。
犬感染后经3~6日潜伏期突然发热,出现倦怠感、食欲停止、呕吐、下痢等症状。
眼及鼻的水样性分泌物渐变为粘稠脓性,二次合并感染时多为卡他性肺炎。
皮肤症状主要为下腹部和内股部有米粒大的红斑、水肿、化脓性疹疱及破溃后形成的结痂。
跖部肿胀,脚软垫部发炎和变硬,因而有硬跖病之称。
背、颈部皮肤形成粗糙的皱褶,被毛内有糠麸样鳞片。
生殖器和肛门肿胀,肛门外翻。
约10%~30%的病犬呈现神经症状,即痉挛、癫痫、抽搐等,发作时便称为犬瘟热脑炎。
二、防治
1.健康犬接种犬用五联疫苗,初次使用时间隔3~4周接连皮下注射2次,每次2毫升,以后每半年注射一次,每次2毫升。
2.平时搞好环境卫生和定期消毒。
养犬场和犬舍出入口
应设消毒槽。
犬圈每月用20%石灰乳或2%火碱液或3%来苏儿消毒一次。
3.从外地引进新犬须隔离观察一个月,确认无恙后方可入场饲养。
4.病初使用大剂量犬瘟热免疫血清注射。
5.因无直接作用于犬瘟热病的化学制剂,对2次感染并发症可用磺胺类和各种抗生素药物与免疫血清治疗。
6.补给维生素、葡萄糖和水分也是必要的治疗措施。
犬瘟热诊断技术标准

犬瘟热诊断技术标准犬瘟热,又称犬疫,是一种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病死率极高。
因其传播速度快、致命性强,严重威胁着犬类动物的生命安全。
为了准确诊断犬瘟热病毒感染,制定一份犬瘟热诊断技术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这份标准将确保犬瘟热的及时诊断及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有利于保护犬类动物健康。
一、术语和定义1.1 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犬瘟热的病毒。
1.2 犬瘟热感染:指犬瘟热病毒侵入犬体并引起临床表现的感染状态。
1.3 犬瘟热诊断技术:指用于检测犬瘟热病毒的诊断工具和技术。
1.4 犬瘟热诊断标准:制定用于诊断犬瘟热的标准工序和技术规范。
二、犬瘟热诊断技术标准2.1 临床症状检测临床症状检测是犬瘟热诊断的重要步骤,包括高热、呼吸道症状、虹膜炎、呕吐、腹泻等。
诊断者应当具备对犬瘟热的临床症状有清晰的认识和辨别能力。
2.2 实验室检测2.2.1 血清学检测采集犬患者血清样本,采用ELISA、免疫荧光等技术检测犬瘟热抗体,确认其阳性。
2.2.2 分子生物学检测采集患犬的口腔、鼻孔、眼部分泌物或腹泻样本,利用PCR、RT-PCR等技术检测犬瘟热病毒的核酸,确定其感染情况。
2.3 病理学检测在犬患者死亡后,进行尸检,采集组织或器官样本,通过组织切片、染色等方法,观察病变情况,确认犬瘟热的病理改变。
2.4 联合检测为了提高诊断准确度,可以采用不同检测技术的联合,如临床症状检测结合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检测等综合分析。
三、检测结果判读与报告3.1 判读结果根据临床症状、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及病理学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判断犬是否感染了犬瘟热病毒。
3.2 报告要求做出诊断判定后,将检测结果及诊断意见书面报告给犬主人或执业兽医,尽快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和防控措施。
四、实验室和设备要求4.1 实验室环境犬瘟热诊断实验室应具备符合生物安全三级标准的环境,保证检测操作的安全和可靠性。
4.2 设备要求实验室应配备符合标准的ELISA、PCR、RT-PCR等设备,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实验报告犬瘟热诊断技术

实验报告犬瘟热诊断技术
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犬科动物。
犬瘟热通常通过暴露于感染的犬只、尿液和粪便、淋巴节点以及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眼泪、鼻涕流等,而后期则可能导致呕吐、腹泻、疲劳和免疫系统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因此,及早诊断犬瘟热对保护犬只的健康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于犬瘟热诊断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病理学检查:通过对病死犬只进行尸检,观察病变组织的特征,可以确定犬瘟热的诊断。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确诊的结果,但需要牺牲动物,且耗时较长。
2.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犬只的血清中犬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来诊断犬瘟热。
常用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补体结合试验(CFT)和微量凝集试验(MAT)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犬瘟病毒抗体,但无法区分活性感染和被免疫动物。
3. 分子生物学检测: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可以直接检测犬瘟病毒的核酸,从而诊断犬瘟热。
PCR具有高度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在感染早期就能够检测到病毒,且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此外,还可以通过PCR技术检测犬瘟病毒在咽拭子、呼吸道分泌物、尿液等样本中的存在。
综上所述,病理学检查、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是目前常用于犬瘟热诊断的技术。
血清学检测可以用于筛查大规模的犬群,而分子生物学检测则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结果,尤其在早期感染的诊断上更加敏感。
此外,对于犬瘟热的诊断还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和其他实验结果,以确保准确性。
诊断犬瘟热的及早和准确对于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隔离病毒传播和治疗感染动物非常重要。
犬瘟热诊断标准

犬瘟热诊断标准
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
为了准确诊断犬瘟热,以下是四个方面的诊断标准:
1. 病原学诊断
病原学诊断是直接检测病毒抗原,适用于感染早期和抗体的出现。
通过荧光抗体技术或直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可以在感染细胞的胞质或核内检测到CDV抗原。
此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也可用于检测CDV核酸。
2. 临床症状诊断
犬瘟热的临床症状包括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发热、咳嗽、流脓性鼻涕和眼睛分泌物增多等。
在感染后期,可能会出现神经症状,如癫痫、震颤和共济失调等。
根据这些症状的出现和严重程度,可以对犬瘟热进行初步诊断。
3. 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是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来进行诊断。
感染犬瘟热病毒的犬只会在短时间内产生高滴度的IgM和IgG抗体。
通过检测这些抗体,可以确定犬只是否感染过犬瘟热病毒。
此外,血清学诊断还可以用于评估疫苗接种的效果。
4. 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通过观察感染组织中的病毒颗粒和炎症反应来进行诊断。
在犬瘟热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中,可以看到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脑炎的病理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肺泡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
泡间隔增厚和脑组织中出现神经元变性等。
通过观察这些病理变化,可以确诊犬瘟热。
综上所述,犬瘟热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原学、临床症状、血清学和组织病理学等多个方面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建议兽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犬瘟热的诊断与治疗

犬瘟热的诊断与治疗犬瘟热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犬瘟热,俗称狗瘟,或狗麻疹,在病毒入侵的前3天,会出现流鼻水、发烧、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和感冒非常相似。
如果误以为是感冒的而采取了退烧的治疗措施,体温是能控制住;但3天以后,则会再次出现高烧,同时可能还会出现红疹子,此时情况就十分危急了,恐怕会引起全面性的感染,甚至是病毒血症等。
传播途径:主要经由空气传染。
临床所见:犬瘟热是全身性的疾病,外观上常见黏液性及化脓性的眼鼻分泌物,结膜炎、厌食、发烧、呕吐、下痢、抽筋等症状不一。
神经症状常在发病1~3周后产生或是数周后,也有可能一开始就只有神经症状而已。
所以变化很大,也无法预测是否会产生神经症状。
犬瘟热的神经症状要看病毒伤害那一部份神经,症状有共济失调、震颤、抽筋、肌阵挛、颈部僵直。
另外有一些较特殊的症状如:硬趾症(脚垫变硬变厚,会脱皮,常在发病二周后产生)、牙关紧闭、咀嚼动作(Chewinggum,像嚼口香糖)都是犬瘟热的特殊症状。
在幼犬依免疫力强弱、犬瘟热病毒株的强弱,可以有高达75%~90%的死亡率;在成犬也有50%以上的死亡率。
诊断:犬瘟热的实际诊断方法主要是依赖临床上的怀疑。
意思是说一些可能的犬瘟热症状,就是实际上用来诊断犬瘟热的方法。
目前并没有更实际的方法可应用在临床上做诊断用。
治疗:犬瘟热的治疗没有特效药。
治疗方面可分为症状疗法,支持疗法,和刺激免疫疗法。
症状疗法、和支持疗法都可使死亡率降低。
预防:犬瘟热有预防针可预防。
可在幼犬6周大时,开始施打含犬瘟热疫苗的幼犬第一剂预防针。
犬瘟热的传播途径是主要经由空气传染,如同人的感冒病毒一样。
犬瘟热发生在12~16周大且没有打过预防针的幼犬。
初期临床状症和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类似,犬瘟热的所有症状并不一定会完全产生,特别是在小型犬幼犬。
所以初期诊断要追踪病程,兽医师才能下诊断。
幼犬第一剂预防针,因为有初乳抗体的干扰,所以效力往往不高,需要再补强二剂,这时建议还不要带出门。
病例分析犬瘟热

病例分析:犬瘟热1.概念犬瘟热病毒(CDV)在分类上属副粘病毒科,是单股的RNA病毒,外面有一脂蛋白囊膜。
犬瘟热病毒的自然宿主是犬科动物和鼬科动物。
感染犬临床表现为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也常见神经症状。
犬瘟热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与有无继发感染相关。
大部分犬在感染3—4周出现神经症状死亡。
2.犬瘟热的流行特征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均可感染。
1岁以内的幼犬最为易感。
纯种犬较土种犬易感性高。
犬瘟热的潜伏期为3--6天。
一般感染4天左右体温升高,似普通感冒,持续1—2天好转,随后体温再次升高至40℃左右。
同时,表现沉郁、食量减少以及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少数犬出现神经症状。
3.犬瘟热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病犬是主要的传染源。
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犬鼻涕、唾液、泪液、血液、脑脊液、淋巴结、肝、脾、心包液、胸水、腹水中,并可通过尿液长期排毒。
犬瘟热主要的感染途径有两种。
一是病犬和健康犬直接接触。
二是通过间接途径感染,如飞沫经呼吸道感染或通过污染后的食物经消化道感染。
4.犬瘟热的多发季节犬瘟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寒冷季节多发。
二.犬瘟热的临床症状犬瘟热在临床上表现各异,但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
1.呼吸道症状呼吸道症状是主要症状,眼鼻排脓性粘液、喷嚏、咳嗽,严重时出现肺炎,以腹式呼吸为主。
2.消化道症状消化机能减退,呕吐,便秘,后期出现恶性下痢,粪便中混有黏液或血液。
3.神经症状由于中枢神经受损部位不同表现各异。
大脑受损表现癫痫、好动、转圈和精神异常;中脑、小脑、前庭和延髓受损表现为运动或站立姿势异常;脊髓受损表现为共济失调、反射异常。
咀嚼肌群反复出现阵发性颤动抽搐是犬瘟热的常见表现。
三.犬瘟热的常规诊断目前,犬瘟热尚无简便实用的诊断方法;结合流行病学、临床典型症状分析和血液常规检测进行诊断是常用的方法。
1.流行病学分析及免疫情况分析由于犬瘟热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流行病,拥挤的养殖场和卫生条件恶劣的交易场所很容易导致该病爆发和流行。
犬瘟热诊断与治疗病例分析

C D V) 引起犬 科 动物 的一种 急性 、 高 度接触 性 传染
病, 临床 表 现 多样 化 。病 犬 早 期 表 现双 相 热 型 、 急 性卡 他性 鼻炎 , 随后 以支 气 管炎 、 卡他 性肺 炎 、 严 重
1 病犬基本情况
2 0 1 2年 1 0月 , 玉林 市 某宠 物 诊 所接 诊 了 5只
球蛋白, 单 独饲 养 1 5天 之 后 无 异样 再 进 行 免 疫 注
死 。发 热 : 皮 下 注射柴 胡 或者 复方 氨基 比林 等退烧
药。 4 . 4 症 状缓解 后 的治疗
经 治疗 后病 犬有 食 欲 , 且 试探 性进 食后 没有 呕
吐、 腹泻 等不 适症 状 时 , 可适 当给 予食物 , 将 药物 注
明显 的神 经 症状 , 则愈后不 良, 可 以考 虑 给 予 安乐
毒, 因此 推测 可能 是 由于机 体抵 抗力 降低 导致犬 瘟
热的感染率及致病率升高 ; 另一种推断感 冒可能是 该病 最初 的表 现 形式 。
6 . 2 治 疗时 机 越 早 越好 。越 早 接受 治 疗 , 治愈 率
愈; 4号 犬和 5号犬 治疗 3天后好 转 , 治愈 。
万~ 5 0 万单位/ k g 体重 ) 使用 , 有一定 的治疗效果。
4 . 3 对 症 治疗
6 小 结 与 讨 论
6 . 1 按 时预 防接 种 。在这 5例 病 犬 中 , 3例 未 接 种疫 苗 , 说 明未 接 种 疫 苗 的犬 更 易 感 染 C D V。其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2— 5 2 3 5 ( 2 0 1 5 ) 0 1 — 0 0 5 0— 0 2
犬瘟热的诊断

畜牧兽医Xumushouyi犬瘟热是养犬行业常见的一种常见性病症,直接影响到犬的正常生长。
极易对养殖专业户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本文试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加以分析和探讨。
犬瘟病主要由病毒引起,属于接触传染性传染疾病。
实现这种病的及时诊断和科学防治,需要了解其特征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1犬瘟病的流行病学犬瘟病对于犬来说,是较容易感染的疾病种类。
无论犬的年龄大小、性别如何、什么品种,都可能感染该病。
幼犬在处于哺乳期时,会得到母源抗体的保护发生此病的情况较少,但在断奶至1岁时段,最容易感染此病。
此后,易感性会有一定下降。
妊娠期母犬患此病之后,会较容易导致各类不良反应,如常见的有:弱胎、流产以及死胎等。
患病犬在获得康复之后,可以得到长期性的免疫力。
对该病来说,它是以患病犬和康复带毒犬为主要传染源的。
这些作为传染源的犬,主要是在各类分泌物(如:眼或鼻的分泌物以及唾液、体液和尿液中)包括内脏器官内,都含有大量的传染性病毒,可直接对其周边的环境(如狗窝以及狗曾经到过的地方)造成污染。
从传播方式来说,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
它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交配;眼结膜;胎盘传染。
它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灰尘;飞沫。
从传染的范围来看,可以包括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性别和不同品种。
但是,由于母源抗体保护的原因,2月龄之内的仔犬绝大部分(可达80%左右)不会受到感染,易感性最高的为3-12月龄的幼犬。
当犬的年龄达到2岁以上之后,会逐渐降低发病率。
犬在患上犬瘟热并康复之后,所获得的免疫力是终身的,该病多发于冬季(当年10月至次年2月),常年都可能会发生,疑似具有周期性,频率一般为2~3年流行一次,但部分地区该病的周期性并不十分明显。
2犬瘟病的发病机理及症状和病理变化2.1主要发病机理犬感染后,病毒主要从病犬的鼻咽和呼吸道散布到它的支气管淋巴结以及扁桃体部位,展开原发性增殖,并会引发病毒血症。
这些病毒会随着血液流动,逐步向全身的淋巴器官以及骨骼及上皮结构上附的固有膜蔓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犬瘟热病例的诊断
崔健明 12动物医学3班 2012424328 前言:犬瘟热是犬的急性传染病之一,本病由犬瘟热病毒引起,一年四季发病,冬春季多发,该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等,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精神沉郁,流脓性鼻涕,眼睛分泌
物增加,咳嗽,听诊肺部有杂音,体温呈双相热型,鼻镜和足垫角质化
过度,部分患犬出现肌肉痉挛和后肢瘫痪等神经症状[1]。
该病毒主要侵害3~6月龄的幼犬,偶见于成年犬,但成年犬多可耐过,在临床上老龄犬发生该病的较少。
病例基本情况:杂交犬,雌性,2岁,体重约10 kg。
临床症状诊断:双相热,流浆液性脓性鼻汁,鼻镜干燥,化脓性结膜炎,出现神经症状。
体温升高,结膜潮红不结,脚底皮肤发生角质变化,从细沙状,粗沙状,干裂状,干硬状。
实验室诊断:包涵体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可见外周外周血循环,淋巴细胞中可见包涵体。
血沉棕黄层抹片检查可发现包涵体。
结论:该犬患瘟热病。
治疗方法:1.用旺旺五联抗内含有高效价同源精制血清抗体,能有
效地治疗,肌肉注射:0.1ml/kg体重,1次/天,连用2天。
预防剂量减半。
2.中药治疗:可使用清瘟败毒饮。
金银花6克,大青叶6克,生石膏6克,黄芩6克,黄连3克,水牛角9克,柴胡6克,升麻3克,升地黄6克,连翘6克,生甘草6克,水煎灌服,每天一剂,连用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