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爱情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爱情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爱情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爱情

许欢41009017 统计一班

亲情友情爱情一直是我们人类感情生活的三大主题,而爱情是其中最微妙的也是最错综复杂的感情。古往今来歌颂爱情的诗句层出不穷,早在《诗经.邶风》里就有“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诗句,被彼此写在心里的爱,被彼此写在眼里的情,心里的苦就算都不记得,也会化成目光吟唱成一首歌。爱情的美妙之处在于走过的路只记得美好的回忆,尽管经历酸甜苦辣还能回眸凝望笑靥如花。

马克思主义认为爱情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男女双方基于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彼此相互爱慕,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一种高尚的情感。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爱情物质说,我想现代人对此的看法褒贬不一。一部《蜗居》使人们看清物质基础对于爱情的毁灭,而近期的《裸婚时代》又表达了相对于物质人们对于爱情的追求与渴望。我国一档可以算是家喻户晓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里就曾因物质问题引起了舆论的哗然,一位爱好骑自行车且无业的男嘉宾问马诺:“你喜欢和我一起骑自行车逛街么?”马诺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还是坐在宝马里边哭吧……”其因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中对大胆、犀利的言论而迅速在网络上蹿红,被网友们称作“拜金女”。针对艳照事件,北京东城法院一审认定马诺肖像权受侵,但名誉权未受到侵害。法官表示,“刻薄拜金女”说法没有捏造,属客观评价。法官这样的评价可以看出一切物质的夸大在人们的心中是认为可耻而不懈的,莎士比亚有一句诅咒金钱的名言:“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要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而马克思主义里关于物质的定义是朴素而不奢华、纯洁而不矫揉造作的。不是金钱堆砌的感情,不是

这种扭曲的爱情观。其实,爱情也好婚姻也好,都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结合,而且物质生活和爱情也是一对矛盾,当物质适应爱情时,则促进爱情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爱情的发展。物质生活必须是爱情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爱情对物质生活又具有反作用,在双方快乐时爱情指引物质生活不断地向前发展,在双方不快乐时又会阻碍物质生活的发展。否认物质生活是爱情存在的基础就会陷入唯心主义,否认爱情对物质生活具有能动作用则会陷入形而上学,因此对于爱情与物质之间的联系我们也要用一种辩证的方法来看待,用静止和非矛盾的观点来看待爱情与物质只会使爱情埋葬在物质的坟墓里。

马克思主义认为爱情是不可强求的,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若是有缘,时间空间都不是距离。若是无缘,终日相聚也无法会意。《梁祝》里面对马文才的逼婚,祝英台选择化蝶和梁山伯双宿双飞。据非官方统计世界上两个人相爱的概率为0.000049,因此你不知我心里的悲与喜,又怎能知晓我内心夹岸群花胜放。列宁在1903年7月20日《关于崩得在俄国社会明主共党内的地位问题》的发言中说:“爱情是不可强求的”。恩格斯也说过:“现代的性爱,统单纯的性欲,同古代的爱,是根本不同的。”“愿得一人心,白头不想离。”“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这样耳鬓厮磨的爱恋又怎能强求得来?古代的妇女极少的自由恋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决定了一个女人悲喜的一生。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下的爱情不可强求使得男女双方有了互爱,不是一个女人将自己的丈夫奉之为天,而是相互尊重、相互扶持、相互爱恋。

“诚然,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副容颜,它的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的生命中的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甚至我的无限的悲痛,我的无可挽回的损失,我都能从你的可爱的容颜中看出,而当我遍吻你那亲爱的面庞的时候,我也能克制这种悲痛。“在她的拥抱中埋葬,因她的亲吻而复活。”这正是你的拥抱和亲吻。”

这是马克思写给燕妮的情书中的节选片段。马克思对燕妮的爱炙热而久长,就像陈年的佳酿,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沉淀越香醇。他曾说:“如果你的爱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对你的爱,如果你作为爱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现没有使自己成为被爱者,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而这种爱就是不幸。”由此可见马克思的爱是全力以赴的,是彻底而义无反顾的。就像流进诗里的嘈嘈水声,滋养了干涸,忧伤也会被调味的像一颗糖。这种指向未来的爱情,仿佛能看到未来两串脚印的走廊。

马克思主义认为男女双方基于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共同的生活理想才有可能相知相爱,而我对此也有一些略有不同的看法。相爱的双方不一定一开始就有共同的世界观共同的理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略有一丝理想化。当两个思想并不是高度一致的男女走到一起时,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联为一体,让对立面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共同发展。矛盾的同一性还使得矛盾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来发展自己。因此即使是矛盾的双方也能通过时间的融合相互了解相互吸引,爱情就是人们找寻自己的缺失,正因为自己的不完美我们才在茫茫人海中寻觅属于自己的那一根肋骨。所以即使是世界观和理想观不相同的男女之间也会有真正的爱情,当然一致的思想会使爱情来得相对容易,爱情的道路不是那么曲折。

这年头,在谈恋爱这件事面前,谁都不是善男信女。在这件事面前,你我最阴暗的一面都会显现出来。功利,算计,欺骗,对比——谁都不会再傻到在一开始就一颗心丢过去。恋爱需要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物质的投入,还要考虑回报率。马克思主义爱情观使我们对于自己的爱情有了理性的判断,你为什么爱你认为你爱上的人?是出于什么因素使你爱上了他或她?是时间太久自然而然?是抵挡不住炙热的追求?还是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感情?爱情不是无时无刻的相伴,不是放弃自己的理想,爱情不是你迷失的理由。经营爱情如掘井,需要足够时间去探索,去挖掘,去守候,去等待,去流泪,去坚持,去相信。爱情是一种动力,一种鼓励。爱情是漫漫人生路上时刻相伴的美妙旋律,爱情是困顿时一个简陋朴素的屋檐,爱情是海浪尽

头静静守候的港湾。马克思告诉我们“真爱情的道路不是平坦的,真爱情要经过长期的考验。”当你在爱情里感到迷茫时,当你被爱情的幸福冲昏头脑时,请坚持这得来不易的爱情同时也要看清自己的感情。

浅谈马克思的爱情观与职业选择观

浅谈马克思的爱情观与职业选择观 ——读《马克思写给燕妮的情书》和《青年在职业选择时的考虑》 丛娟在《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中的一段话:?后现代时期的爱情观凸现出了其自身特有的基本特征:两性生活不再以生育或爱情为前提条件而以自身为惟一目的,在解构永恒的语境中追求短暂瞬时的强烈体验。‘意识形态的终结’和道德约束弱化是使两性生活自主化和自足性的动因,这种爱情观虽然有着反叛传统禁欲主义道德和政治极权主义对个人生活的僭越的积极意义,但也蕴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和危机。?不可否认,如今的爱情观确实蕴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和危机,因为很多爱情都不是建立在真爱至上的,或许是金钱,或许是纯粹的?娱乐?,或许是其他利益,总之现在的爱情变得不单纯。社会中闪婚闪离的现象越来越多,大学中闪恋闪分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恋爱的潮流,这些都是后现代时期的爱情观的表现。像马克思这样额伟人,他的爱情观究竟又是怎样的呢? 马克思的情感世界也是举世无双的,如果进行?千年情爱家?网上评选,也非马克思莫属。马克思的爱情充满了诗情和浪漫。她对燕妮的爱是炽热的,忠贞不渝的。不管灾难有多大,不管他们相隔的距离有多远,马克思始终执着地爱着燕妮。不舍弃,不放弃。从情窦初开到人生的黄昏,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之火一燃烧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爱就要爱得热烈,爱得忠贞,爱得执着,爱得有智慧,马克思的爱情观,在后现代时期显得如此高尚以及珍贵。下面选举马克思给燕妮写得一封情书谈谈马克思的爱情观。 距离,是滋润爱情的阳光雨露——马克思的爱情观 爱情,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美丽充满奇迹,同时又短暂脆弱。自古以来,就有着许许多多关于爱情的故事与佳话,同时也有着由爱情带来的悲剧。为什么同样是爱情,却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因为,爱情也需要智慧。 马克思认为,距离是爱情的阳光雨露。他给燕妮的信中写到:?暂时的别离是有益的,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从而使事物间的差别消失。?〃〃〃?深挚的热情,由于它的对象的亲近会表现为日常的习惯,而在别离的魔术般的影响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我的爱情就是如此。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联系实际,想到一个个或喜或悲的爱情故事,这一见解是何其卓绝。 我们常常说,距离产生美。对于爱情来说,距离确实产生美。有现代婚姻爱情中,有着这么一种说法,就是婚姻与爱情都有着?七年之痒?,难以跨过七年这一个关卡。确实有不少例子支撑着这一种观点。那么,这种说法被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道理,什么?哲学??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很多人都会认为,爱情只存在于恋爱时期,结婚之后爱情就不再是爱情了,因为她会褪去爱情的外衣,变得面目全非。相恋的两人,一旦步入婚姻,就成为了对方的彼此,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从前的恋人现在天天在自己身边,为自己所拥有,慢慢了解,最后完全熟悉对方的一切,渐渐地,所有的新鲜感与好奇感都会消失不见。有时候,还会感到厌倦,这就是爱情出现矛盾或者是裂痕的根本原因。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日常的习惯由于亲近会完全吸引住一个人而表现为热情,只要它的直接对象在视野中消失,它也就不再存在。?这是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从而使事物间的差别消失。恋人甚至是夫妻

一、为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讲解

一、为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的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2、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回答为什么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只能是一元的,而不能搞多元化。实际上,古今中外,任何国家和社会,不管社会形态多么不同,不管社会思想多么复杂,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或者说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 3、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影响思想文化的繁荣。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妨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影响我们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影响我们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思想文化成果。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⑤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在总结我们党执政55年来的历史经验时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我们党几十年来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和强国富民之路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的科学真理,也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夺取政权、代表人民执掌政权过程中树立的坚定信念。 1.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一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二是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促使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三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 2.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繁荣发展中国。30多年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给我国带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但得到了中国人民的高度认同,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3.中国为什么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

恩格斯的爱情观

恩格斯的爱情观 摘要:本文通过对恩格斯婚恋实践和有关著述的研究,总结了恩格斯对爱情本质的科学概括,提出了爱情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恩格斯对健康爱情的追求和对资产阶级爱情观的抨击,从而提出了无产阶级爱情观的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恩格斯;爱情观;研究 爱情是人类最美丽的字眼之一。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不吝泼墨,用动人心弦的笔调写下了爱情的颂歌。然而无论是从伦理学角度,还是社会学领域,撰文称颂马克思与燕妮的伟大爱情,从而描述马克思的爱情观者不乏其人,但对恩格斯与白恩士姐妹感人的爱情故事及其爱情观详加叙及者则为数寥寥。本文试就恩格斯的爱情观作以粗疏的探讨,谨以此献给玛丽和莉希这两位伟大的爱尔兰女性。 一、恩格斯对爱情本质的科学概括 早在恩格斯之前,包括英国的哲学家休谟和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在内的许多思想家,都曾对爱情的本质有过阐述,却没有一个人揭示出爱情的社会属性。恩格斯吸取前人研究成果中的科学成份,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爱情的本质和发展做了科学的概括。 恩格斯把爱情定义为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一种关系。他认为,现代的性爱,同单纯的性欲,同古代的爱,有着根本的不同。那么,爱情有哪些基本特征呢?恩格斯把它归结为三点: 第一,互爱是爱情的基础,爱情必须以互爱作为前提,不能有丝毫的勉强,尤其是要尊重妇女的意志。翻开历史,人们不难看出,整个中世纪以前,婚姻的缔结完全出于父母包办,无论是男子或女子,都必须顺从“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有的甚至是“指腹为婚”。这在中国古代表现得尤为突出。女子“在家从父”被列为“三从四德”之首,否则就是大不孝,就是伤风败俗。马克思主义者为打碎那个社会而奋斗,恩格斯则把爱情和婚姻的自由视为妇女地位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二,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两性的结合应该建立在纯洁而真挚的爱情基础之上,否则就是不道德的。因为,只有这样的婚姻关系,才能保证夫妻间真正自由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报告 未来规划之我想处个好对象 2014070912027 王嘉豪 现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而儿童,青少年,青年的生活也从艰苦的劳动和效率低下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变得更加自由,更加烂漫,更加丰富多彩。爱情,这个从古至今一直为人所惦念,称道,歌颂的伟大名词,也越来越早,越来越常见地出现在我们学生的生活中,给我们的青春岁月增色不少。 然而爱情正如很多好东西一样,它是美丽的,神秘的,也是来之不易的。如今男女比例天平失衡,每一代中国男子都将有千万人注定单身,夫妻年龄有差距也越发平常,而理工科院校则更甚,我校成电个别班级出现10比1甚至30比1的局面,为大学恋爱平添了不少压力。而当今大学生爱情观也是各种各样,让人难以应对,不少男生同学都在慨叹:想拿奖学金难,想耍个好对象更难!而我,作为广大成电单身男性的一员,也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我觉得我的大学生活需要爱情,所以特此针对此问题做出规划。 还记得,新生刚入学的校园里大家还都是形单影只的,而今漫步在校园里,常常能看到青青的草坪上和泛黄的树荫下,一对对大学生情侣背靠背地窃窃私语;校园的小路上,也有一对对的情侣手拉手走在一起,更有亲密的则搂在一起;食堂里,也有共餐的一对对情侣,他们边吃边聊,相谈甚欢。总之,校园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他们相爱的影子,作为旁观者的我也嗅到了浪漫,幸福的气息。 这浪漫的身影和多情的足迹是发展得如此迅速,然而我知道,当今年的冬风真正刮过之时,这不少的浪漫果实都将随风枯萎,凋零。我看到很多QQ好友的状态都与爱情分不开,结束单身获得幸福的人越来越多了,可是,依照往年的经验来看,分手伤感的人也将要,越来越多了。 是情窦初开的我们真的需要爱情的滋润,还是因为寂寞无聊而盲目跟风呢?无论我们恋爱与否,现在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的 行为,整理下头绪,为我们的爱情观把把脉。 一、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 先来看看这样一则报道,据都市快报报道: 2004 年 5 月,成都市九医院急救了一名服 下剧毒砒霜的男子, 该男子一年里 5 次服毒自杀被送进医院, 原来是因为在感情上受到巨大 打击,令他万念俱灰。所以有了要自杀了念头。 美丽凄美的爱情广为流传, 可是因为受到爱情的的伤害而变得不理智, 那么再美的真爱

爱情观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它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对爱情的认识、观点至今仍引发人们去争论和思索。冲过硝烟弥漫的高三,跨进了大学这一环绕着神圣和浪漫光环的象牙塔,成为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天之骄子。然而,荣耀感和新鲜感退去之后,随之而来的大学生活却让我们无所适从:宽松的管理给了我们广阔的发挥空间,大量空余的时间却让我们倍感迷茫;远离父母家人的生活给了我们独立自主的自由,经验和知识的局限性却让我们不断受挫,欲行又止;大群聚居在一起的同龄人给了我们人际交往的无限机会,客气拘礼但缺少真诚热情的交往方式却让我们有了弦断无人听的感慨;校园里双双对对的恋人身影给了我们生动的启发,真正适合的人生伴侣却不可轻易求得……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终身伴侣,如何找到真正的爱情,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爱情观。我认为爱情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感情问题上的具体体现,一个正确的爱情观会引导人走向健康、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先看看爱情的涵义。电子词典里对爱情的解释是:男女间爱恋的感情。这没什么好说的,倒是后面的英文:personal affection有点意思,私人的爱情或说私人的疾病。大约爱情是西方传来的产物,到底是人家说的触其本质,处理好了是爱情,处理不好便是疾病! 我们公认爱情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情绪。感觉和情绪本身就一种很玄妙的东西,作为这里面最复杂的一种,爱情就更是说不清道不明是个什么滋味了。不过,我们可以研究一下爱情的作用或曰任务。 爱情大约有四大作用:其一让男女双方愉悦,可以快乐的生活;其二进一步升华到婚姻,繁衍后代;其三激发灵感,生出新的艺术;其四解除人生的孤独寂寞。由笔者看来,爱情的每一个作用很伟大,每一个作用都是对人生的最大慰藉!然而,并不是每一场爱情都可以把四种作用全发挥出来,或者说不是每一份爱情都含有这四种作用。所以,我们亟需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以把握爱情的内在规律,从而使我们有一个健康的爱情史! 首先,端正恋爱态度。对大学生加强爱的教育,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爱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封建婚姻只强调婚姻的封建义务,无视人有爱的权利,具体表现为包办婚姻“三从四德”等,那是对人性的奴役,必须予以否定。但是,如果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不承担爱的责任,就陷入了非理性主义的泥潭,这种只图享受、不负责任的轻率行为理应受到指责。一位教育家曾教导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惜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想借爱情寻欢作乐的人,是贪淫好色之徒,是堕落者。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她缔造幸福。”这种爱的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爱,是感情,只能用感情去爱,而不能用道理去爱。”爱,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情感,当然也只能用感情去爱,这并没有错,但人作为人,既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人之爱其所爱,除开感情因素,也应当讲究理性,应当符合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无理性的爱是盲目的,很危险的,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一场悲剧。 其次,要正确对待爱情的有与无的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切高层建筑要有经济的基础,任何事要在吃饱饭前提下开展。作为人类最高级的感情,爱情绝对是一种奢侈品。既然是奢侈品,就必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有部分人可以享用,而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所以,如果我们终其一生也没爱情的话,要坦然面对,不要感伤。其实这就是老祖

浅谈哲学在恋爱中的应用

浅谈哲学在恋爱中的应用 哲学是什么?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一种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哲学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我们学习哲学的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用它来指导生活。当今大学校园里最流行的话题之一就是爱情,而恋爱也成为了每个大学生,每个青年的必修课。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我们要把它运用到生活中去,为这门“必修课”加分,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恋爱也是这样,不是说如何战胜恋人,如何成功恋爱,而是知道恋爱的哲学,以更正确地看待恋爱(包括失恋),更有效地经营两性关系。下面笔者从恋爱的过程这一角度谈谈恋爱中的哲学。 一,在谈恋爱之前先谈谈哲学。—我是谁,我的爱情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与什么样的人谈,怎么谈 爱情拥有着文学作品里面的朦胧美,因此有很多男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有的甚至做出自杀或残害他人的极端行为,还有的同学长期在恋爱关系中长期得不到心灵满足(比如长期处在恋爱中的弱势地位,一味地讨好)而患心理疾病,于是在恋爱前先谈谈哲学就十分必要。在早期的哲学研究上,哲学家们都会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他们这样想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是在认识自我,认识环境(世界),我该怎么做。这一点就十分值得被人们借鉴,尤其是在恋爱前,先清楚的了解自我,我是谁,我有什么优缺点,我要在爱情中作谁,是简爱还是还珠格格里为爱情死去活来的夏紫薇,我的爱情从哪里来,我如何去开始,去经营一段感情,身边都有怎样的人,我应该选择哪样的人。这些问题想清楚,你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择偶观的一半就出来的,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到:“认识可以指导实践”,当你把你的“三观”列出来,你的选择也就出来了,你选择了夏紫薇,那就是“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选择了简爱,那就是“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当清楚的认识自我和周边的环境后,就能对日后恋爱中要发生事情有所准备。 二、恋爱的起点。 恋爱的开始都是始于日久生情或者一方追求另一方。日久生情,就是典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讲的量的积累的问题。在最一开始,男女双方可能是普通朋友,但后来随着认识的加深,慢慢相互了解,通过生活上和学习上的相互帮助,每天进步一点点,后来友情上升为爱情,每天的那点进步就是“量的积累”,友情到爱情的升华就是“质的飞跃”。当今社会,有很多剩男剩女,多半都是因为太过宅,太过封闭,太少与异性接触,忽略了联系的观点,走出去才能“引进来”,那么如何引进来呢?首先与异性有了联系,要想升华爱情,就要牢记“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促成质的飞跃”,一方面制造日久生情,另一方面要懂得追求,追求时,切记坚持二字。但不能光注重量的积累,还要注重在一定条件下关键性的局部对整体的决定作用,抓主要矛盾,对症下药。但是有时候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这时你要明白,客观

论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影响因素

论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影响因素 对外汉语1班许雅琪12579132爱情在人类历史、文学、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是一个永恒的的话题,从中诞生了多少形形色色的故事,或凄美哀婉,或温馨动人。而当历经高三涌荡着满腔激情的我们来到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之后,我们的爱情观又是什么样的呢? 爱情观是人们对爱情问题的根本和态度,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爱情,爱情的本质,及爱情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位置,择偶标准,如何对待失恋等。爱情观是的反映。爱情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受不同的经济条件,社会制度,及思想文化状态的影响和制约,有着不同的内容,并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在我们的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明确的提出了:现代的爱情观是以恋爱双方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为前提,以自由恋爱为基础,以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和为己任的。因此,它具有如下四大特征:其一,自愿互爱,爱情是不可强求的,恋爱双方首先要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爱慕,从而促使爱情关系建立和发展;其二,忠贞专一,爱情具有排他性,恋爱方应相互信任和保持依恋感,决不能三心二意,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其三,相容互补,无论爱情双方存在什么样的个性差异,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应该,并在实际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满足需要,共同发展;其四,强烈持久,恋爱双方应保持强烈深厚的感情,从而保证爱情关系的和持久性。而大学生本身的恋爱有具有以下缺点:1 恋爱过程简单化、片面化、理想化、浪漫

化;2 恋爱动机大多不纯,或因空虚,或因好奇;3爱妻与学业定位不当。这些多多少少是为因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作家或作品的影响。比如王朔,痞子蔡,王晶,金庸,三毛,张爱玲,琼瑶等人,她们的爱情观影响渗透了几代人的爱情观,直至现在依然对我们的爱情观造成了影响。比如痞子蔡,《》这个故事很普通,但给了这个现代爱情很多有意思的嚼头,比如:“……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来,也浇不灭我对你的爱情的火焰。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都倒得出吗?不行。所以我并不爱你。”借了E时代的时髦,《》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认同的依据。美眉+爱情+网络语言+煽情,读起来有滋有味,但千万别把这爱当回事,就像你无法知道电脑那边的美眉是不是妹妹一样。他的爱情观让我们发现原来爱情可以这么看,甚至让我们发现爱情可能不在严肃。 二韩流的影响。韩流,是指韩国音乐、电视剧大举登陆中国后人们的一种形象说法。由韩国流行音乐、偶像剧、服饰打扮所聚集起来的韩国文化风潮席卷我国。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使得“韩流”一词应运而生,并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体中频频出现。曾经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大多都是通过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介接触韩国影视剧、韩国流行音乐的[5]。可见,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介,对于韩国文化的流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韩流让我们重新看到了灰姑娘的故事,以及其中真善美的存在,但大多数韩剧直白幼稚肤浅,让大多数思想还不想成熟的人以为哪怕不奋斗不努力,只要白马王子出现一切OK..

正确认识中学生的友谊与爱情观

正确认识中学生的友谊与爱情观 一、主题与构思 通过主题活动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友谊与爱情,使中学生明确友谊与爱情的关系。当友谊与爱情来临时,应采取什么态度和方法。同时也修正中学生以前对这两者的错误的探秘心里。 二、组织形式: 诗朗诵、讲故事、讨论等形式。 三、班会步骤及内容: 师:同学们,大家有一点东西是老师最羡慕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现在老师送给你们一首诗,相信大家就能找到答案。你们想不想听? 师朗诵: 妙龄时光(汪国真) 不要轻易去爱你是快乐的让友情成为草原上的牧歌 更不要轻易去恨因为你很单纯让敌意有如过眼烟云 让自己活得轻松些你是迷人的伸出彼此的手让青春多留下些潇洒的印痕因为你有一颗宽容的心握紧令人歆羡的韶华与纯真 生:是青春时光。 师:对。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把握好自己的青春就等于给自己的人生掌好了舵。可是有些人却不懂得珍惜这样的青春时光,把它用于传纸条谈情说爱上了。这使老师感觉很可惜。其实,爱,是纯洁的、伟大的。爱本身没有错误,但不能在错误的时间去爱,也不能搞错爱的对象。青苹果或强扭的瓜都是不甜的。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一起来领略爱的真谛,区分友谊与爱的界限。 师:首先请大家谈谈对友谊的理解?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名人、伟人是如何看待友谊的。 1、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 3、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春秋)孟子 4、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 5、患难识朋友。——(苏)列宁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 7、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清)曹雪芹 8、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明)冯梦龙 9、有些人对你恭维不离口,可全都不是患难朋友-(英)莎士比亚 10、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11、找一个赞美你的朋友,不如找一个挑你刺的朋友。-《当代青年谈人生》 1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战国)庄子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马克思说:“爱情的本质是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内心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成为终身伴侣的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

论马克思主义爱情观

论马克思主义爱情观 论马克思主义爱情观 摘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用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说,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爱情观; 劳动观; 矛盾; 自由平等 说到马克思主义,很多人一下子就想到政治经济学,因为在我们的思维里,马克思主义与政治经济早已成了定向连接。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有搞政治的人才有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直到听了杨老师的课,才明白原来不是那么回事,才明白原来马克思与我们的生活如何密切相关。 首先,爱情这个字眼在我们现在这个年龄阶段来说是很流行的,拍拖也是正常行为,可以说现在我们唯一挂心的就是学位与爱情了,而我们明显更加关注后者,关注我与某个人的爱情是否可以开花结果。试问我们连学位都不那么关注,还能关注马克思主义文论吗, 所以,马克思主义文论要进步,要贴近生活。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要帮助我们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不单单只是服务于领导阶层,马克思固然死了,但他的思想却是活的,我们不断为他注入新鲜血液,使之能继续为我们服务。这不仅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当代青年人的要求。所以马克思主义爱情观应运而生,受到众多青年人的关注。 一、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爱情观相结合。 杨老师说:要从劳动、特别是异化劳动作为平台去寻求肉体和精神理解的突破。何为“异化”,即创造的价值不同。肉体的突破则是人从劳动过程中得到的所需要的肉体存活的必需品;精神理解的突破层面上,是人能从劳动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杨老师说:“劳动创造美,人的劳动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任

何美的事物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即劳动产生美,美必须符合人的本性。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因为在劳动过程中男女这种搭配制度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同样,在劳动产生美的同时,这种美也随之升华为一种能使双方互相倾慕的美,爱情应运而生。从劳动中酿造出来的爱情也时时刻刻在翻新。双方随着劳动的内容不同,爱情也被注入新的内涵。同时,劳动间接性地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劳动是最直观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双方又可在劳动中增强对对方的深入了解。所以劳动与爱情是紧密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明确指导我们如何谈恋爱,但却间接性地给了我们方法论:把劳动观与爱情观紧密结合。 二、具体解决恋爱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误会。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其自身的独立性。所经历过的事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恋爱是两个人达到某种心理上的共鸣从而互相走向双方心里进行探险的旅途。在此过程中肯定会有些小摩擦,甚至出现难以跨越的鸿沟。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双方的心里距离特别远,都是毫无疑问想要挽救的。所以我们不断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取经学习。或许你们的经历跟他们过去的某段记忆相像,所以他们就用当年的套路供你学习参考,这当然没有什么不为之。但世上不可能找出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你们所产生的矛盾也不可能与其他人的一模一样,至少时间上还是有差距的。而时间上的差距进一引发到空间上的差距。这时要是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可能得到的效果就没那么理想了。而且对象不同,说不定还会反感。借鉴别人的经验可以,但总得自己整理出一套解决的实际可行的方 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给人智慧,也给人纠结。”杨老师说,针对这一问题,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矛盾观点来分析,要抓住主要矛盾,重点击破主要矛盾。但有时我们很难辨认清主要矛盾。由于两个人是独立的,或许很难认清终究是谁对谁错,也或许人都有那么一点自尊,即使是自己错了,也非要对方认错才作罢。所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教育,现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等。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比较稳定的,针对我国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的道德实际的特点来安排的内容,主要内容的基础是道德教育,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重点。 二、理想信念教育,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目标下,积极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使我国高校学生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确立自己的社会责任。 三、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国爱国主义的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中国历史教育、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深入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 四、我国在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时候,要求必须是建立在公民道德规范基础上,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综合素质教育 一、知识点在内容上包括了有世界历史、德国历史、经济理论模式、国内外政治等 二、中学阶段,其内容主要是通过与历史课、政治课相融合从何进行渗透。历史课主要用来传授德意志民族历史,使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纳粹统治和国家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学说;政治课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政治兴趣,使他们在政治分析、判断上能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提高其社会政治参与的能力,以此达到使其政治社会化的目的。与中学阶段那种重点在于基本的政治知识与技能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大学阶段的内容则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体验生化大学生的政治品格。在大学阶段,德国没有专门的政治教育学科内容,而是“显性教育”并不明显,其学校政治教育而是倾向于政治素养的“自我养成”,在实践中更加注重和依托哲学社会科学的“隐性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哲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学科在一定程度上都承载起了政治教育的功能 三、首先,德国高校强调个性的发展,每个人都有尊严,有获得自由的权利,有平等的权利等等,而德国高校德育教育具体是指学生在尊严、自由、平等、健全人格的基础上,重点培养高校学生的道德理性和批判能力。其次,德国高校学生崇尚社会公平和利他价值。根据张可创对中德大学生理论、经济、审美、政治、社会、宗教等六种价值的比较,可以看出德国大学生在六种价值取向上的强弱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社会、审美、理论、宗教、经济和政治取向。将这六种取向按强弱分为四个层次:社会取向最强,为第一层次审美和理论取向为第二层次宗教取向为第三层次;政治与经济取向最弱,为第四层次。也就是说,德国高校学生对社会公平和与人为善最感兴趣。他们崇尚慈爱和利他价值,其次追求自我独立和科学理论,再次认同宗教价值,对于政治经济价值则缺乏兴趣。德国大学生更关注社会公平和别人的幸福,关注宗教价值,重视实证、推理和科学价值。以上内容就是得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研究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德国高校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面,虽然没有明确的课程设置,可是覆盖范围确实在高校所有专业科目中。 一、统治阶级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主导性的影响,换句话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国家服务的。要完成这样的目的,首先这就需要让公民对本国现行的主导政治思想和价值观体系产生认同感并坚决维护,从而使本国公民对自己的国家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浙师大)

第七章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基础和现实前提 1、历唯在“马哲”中的地位: 国内外三种主要观点: 一、推广应用说(斯大林体系); 二、基础与核心说(大多数人赞同);[马克思生前的两大发现]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俞吾金)。 第一节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基础 历唯建构的三个原则:实践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人民性原则。 一、社会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形式(把握社会的实践性原则) 对社会本质的看法:唯心史观—英雄史观、神学史观、人道主义历史观; 唯物史观——实践史观、群众史观。 2社会、人、实践活动三者的“同构性”关系,体现为以下三个命题: 1、人与实践的同构性——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人与社会的同构性——“剧中人”、“剧作者”; 3、社会与实践同构性—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展开形式(对象性存在) 总之,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发源地,它以浓缩的形式包含了全部社会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 二、从人类主体地位来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体性原则) 什么是主体?人是怎样成为主体的?人是在实践活动中确立为主体的。 实践概念的结构分析: 1、双重属性——物质性和精神性、形上和形下,肉与灵; 2、双重维度——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 3、双重旨趣——科学取向和价值取向、自在性和自由性; 4、双向运动——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 主体客体化——对象化、外化、物态化。也即主体的目的、愿望通过实践活动物化、凝聚在产品当中。 客体主体化——人化、内在化,人态化。也即人创造的产品通过占有消费重新成为人类自身的一部分。 结论:社会是人的社会[剧中人],人是社会中的人[剧作者]。 三、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人民性原则) 实践性——主体性——人民性三者的一致性(抽象到具体)。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

摘要: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充分重视理论经济学的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意识形态在中国理论经济学中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理论创新,建设真正繁荣昌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经济 学。 关键词:经济学;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 科学工作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意见》为繁荣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理论经济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 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工作者提出了光荣的历史任务。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繁荣与发展哲学与社会科学,必须充分重视理论经济学的作用 党中央的《意见》中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 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繁荣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努力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 哲学和社会科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我国的哲学与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由我国国体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宪法规定了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或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它在我国全部哲学与社会科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理论经济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某些领域中,却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重科技和应用,轻视理论经济学、尤其是轻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学”的倾向。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党中央从“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的高度,发出了“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号召,是非常正确的和及时的。在当今世界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的兴旺和发达,离不开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离不开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作为自己的民族精神,作为自己民族的精神支柱。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下,同样也离不开高度繁荣、昌盛和发达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学。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和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一个不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学不仅承担着对全社会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而且也承担着为我国各门具体的经济科学提供理论基础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繁荣和发展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努力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 二、繁荣与发展我国的理论经济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大学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观

大学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观 大学生时代是我们人生的重要时期,是我们人生的转折点之一,是我们提高自身修养、增长学识、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更是我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阶段。通过近半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武装头脑的必备武器,是培养人理性思维的绿色通道,同时,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生活问题,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坚信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信仰,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它指导我们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对我们人生观、价值观的修正以及信仰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虽然马克思逝世100多年,马克思主义主义论不但没有过时,相反更是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大学生活也是影响颇深。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作为一名大学生,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的基本方法。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学习,走好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步,踏踏实实地学习每门专业学科。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阐述的“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统一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并且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因此在课上认真学习把握好自己,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该学习时就应该认真学习,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背离该阶段的学习要求:同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要灵活,举一反三,学会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对于书本知识我们不能照本宣科、简单地、机械地套用“本本”和字句,也不能停留在文章的表面意思,要深入文章内涵,真正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大学是我们中学理想终结的地方,我们在大学生活学习中偶尔会觉得迷茫,偶尔也会有挫败感、孤独、崇拜和缺乏激情,因此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新的奋斗目标,人不可以不立志,我们应该在激情中实现我们的目标。 正确的积极地价值观对我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在面对新的阶段,我们因该开始新的挑战。在学习方面我们应该有目标,在培养能力方面我们也应该有目标。比如:做班委可以从小班班委做起,当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那么你就可以继续往更高处攀岩,慢慢达到你想要的位置。世界是发展变化的,对能力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要适应社会这个大环境,对能力的培养也是无止境的,能力的培养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一步一步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工作能力方面才能达到质的飞跃。也许在这通往成功的路上会历经困难与曲折,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坚定信心,知难而上,才能开辟新的道路。这就是所谓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大学时代是人生美好的时代,在大学里有很多可以自己安排利用的时间,因此,恋爱这个话题是大学生们所关注的焦点话题。 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才能处理好复杂的感情和各种关系。恋爱观是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指对恋爱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由于受到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制约,正处于恋爱观形成、展现和充分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的爱情观对我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在大学期间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是至关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的内涵主要有三个要点:一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上的,二是男女双方有共同的生活理想,三是对彼此强烈忠诚的感情。马克思主义坚持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爱情的质量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或者是一定的社会地位之上的,同时,要想有高质量的爱情,男女双方应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生活目标,这样彼此才能产生合力,有利于双方感情的稳固。在生活中彼此应该坚持“忠诚”的原则,不允许第三人介入,这是履行恋爱中特定的感情义务,男女一旦建立恋爱关系,就应该经得起考验。同时,大学生应该正确处理好感情的位置关系。首先要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爱情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不是主要部分,事业才是我们人生的主旋律,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以学习为重,积极锻炼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其次,

论马克思主义爱情观

论马克思主义爱情观 摘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用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说,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爱情观;劳动观;矛盾;自由平等 说到马克思主义,很多人一下子就想到政治经济学,因为在我们的思维里,马克思主义与政治经济早已成了定向连接。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有搞政治的人才有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直到听了杨老师的课,才明白原来不是那么回事,才明白原来马克思与我们的生活如何密切相关。 首先,爱情这个字眼在我们现在这个年龄阶段来说是很流行的,拍拖也是正常行为,可以说现在我们唯一挂心的就是学位与爱情了,而我们明显更加关注后者,关注我与某个人的爱情是否可以开花结果。试问我们连学位都不那么关注,还能关注马克思主义文论吗? 所以,马克思主义文论要进步,要贴近生活。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要帮助我们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不单单只是服务于领导阶层,马克思固然死了,但他的思想却是活的,我们不断为他注入新鲜血液,使之能继续为我们服务。这不仅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当代青年人的要求。所以马克思主义爱情观应运而生,受到众多青年人的关注。 一、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爱情观相结合。 杨老师说:要从劳动、特别是异化劳动作为平台去寻求肉体和精神理解的突破。何为“异化”?即创造的价值不同。肉体的突破则是人从劳动过程中得到的所需要的肉体存活的必需品;精神理解的突破层面上,是人能从劳动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杨老师说:“劳动创造美,人的劳动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任何美的事物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即劳动产生美,美必须符合人的本性。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因为在劳动过程中男女这种搭配制度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同样,在劳动产生美的同时,这种美也随之升华为一种能使双方互相倾慕的美,爱情应运而生。从劳动中酿造出来的爱情也时时刻刻在翻新。双方随着劳动的内容不同,爱情也被注入新的内涵。同时,劳动间接性地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劳动是最直观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双方又可在劳动中增强对对方的深入了解。所以劳动与爱情是紧密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明确指导我们如何谈恋爱,但却间接性地给了我们方法论:把劳动观与爱情观紧密结合。 二、具体解决恋爱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误会。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其自身的独立性。所经历过的事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恋爱是两个人达到某种心理上的共鸣从而互相走向双方心里进行探险的旅途。在此过程中肯定会有些小摩擦,甚至出现难以跨越的鸿沟。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双方的心里距离特别远,都是毫无疑问想要挽救的。所以我们不断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取经学习。或许你们的经历跟他们过去的某段记忆相像,所以他们就用当年的套路供你学习参考,这当然没有什么不为之。但世上不可能找出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你们所产生的矛盾也不可能与其他人的一模一样,至少时间上还是有差距的。而时间上的差距进一引发到空间上的差距。这时要是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可能得到的效果就没那么理想了。而且对象不同,说不定还会反感。借鉴别人的经验可以,但总得自己整理出一套解决的实际可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辩

为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为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的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回答为什么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只能是一元的,而不能搞多元化。实际上,古今中外,任何国家和社会,不管社会形态多么不同,不管社会思想多么复杂,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或者说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 我们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与各个历史时代统治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思想武器,不仅仅因为它反映了我国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且它来自于实践,同时是为实践检验所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客观真理是一元的。就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可以不同,但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当今世界的理论虽然有许多种,但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中国实际,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科学真理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有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必然把谬误同真理混为一谈,其结果,绝不是为当代中国发展寻找什么新的理论支持,而是否定、消解真理的指导作用。这种思潮的泛滥,必然动摇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进而动摇我们的整个事业。 .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影响思想文化的繁荣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能搞资本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2.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繁荣发展中国 3.中国为什么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 4.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资本主义 5.一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从19世 纪下半期开始萌芽,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始终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力量。 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未完全断绝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系,在政治上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所具有的软弱性、动摇性,决定了没有彻底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能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来寻求生存和发展。中国没能发展成独立的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状况并没有因国民党的执政而改变。国民党取得政权后,既没有兑现它所许诺的“平均地权”,也没实现它所声称的“发展民族工商业”,倒是依附于帝国主义、具有封建性的官僚资本和“四大家族” 聚敛了大量财富,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对国民党政权的完全失望,使中国的普通民众和知识界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共产党一边。民主党派纷纷明确表态支持中国共产党改造旧中国、开辟新道路的政治、经济主张。甚至连主张第三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也不反对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