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知识点资料分析【精编】.pdf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资料分析知识点一、知识点1.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百分比):表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例如:比过去增加了40%,设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00×(1+40%)=140比过去降低了40%,设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00×(1-40%)=60降低到原来的40%,若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100×40%=40注意:占、超、为、增的区别。
“占计划的百分之几”用完成数除以计划数乘100%,比如计划为100,完成60,占计划就是60%;“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比如计划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用(120-100)÷100×100%=20%计算;“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比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用256÷100×100%=256%计算;“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比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繁荣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20%,去年增长速度为15%,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涨了5%,去年物价上涨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涨幅度下降了5个百分点。
2.倍数与翻番倍数: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了15平方米,为1978年5平方米的3倍(15÷5=3)翻番:指数量加倍。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就是指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2000年的4倍。
翻N番应为原来数。
3.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发展速度: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发展速度的相对的指标,它是表明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用来说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即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快慢,一般用百分数(以基数水平为100)表示。
行测常识题库及答案2023pdf

行测常识题库及答案2023.pdf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2年5月15日凌晨1时26分,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300米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凌晨4时40分达到(),超过珠峰8848.86米的高度,创造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A.9032米B.8992米C.10032米D.9548米【答案】:A2.2022年4月14日,我国成功研制105亿年偏差不到1秒的()光频标,成为国际上第五种不确定度指标达到10-18量级的光频标。
A.铁离子B.钠离子C.钙离子D.锌离子【答案】:C3.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
A.决定B.办法C.规定D.条例【答案】:B4.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会议总结了红军创立以来的经验,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决议的中心思想是()。
A.中国共产党必须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B.在农村根据地更广泛开展土地革命C.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1/ 21D.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答案】:D5.甲因遭丈夫乙的虐待而被迫离家独居。
某日其女儿丙(13岁)来看望甲,甲叫丙把家中的老鼠药放到乙喝的酒中。
丙按甲的吩咐行事,致乙死亡。
对此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单独构成故意杀人罪B.甲是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C.甲丙构成共同犯罪D.甲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答案】:A6.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与我国的特别行政区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A.都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并享有自治权B.都是根据民族分布的复杂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设置的C.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D.都实行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享有特殊的政策【答案】:A7.2020 年 9 月,云南省L镇境内出现了一群来自邻国的野生亚洲象,共计24头,为有监测数据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次。
监测人员介绍,从2017年以来,随着当地植被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不断提高、群众动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野象群频频造访,呈现出入境频次高、数量越来越多、迁徙范围越来越广等特点。
(完整word版)公务员考试行测笔记

行测笔记一、资料分析 (一)基本知识1、增长量、增加值、增加额、增长额 ✧ 增长量、增加值=终值 — 初值✧ 现值为B ,增长率为r,则增长量= B - B / (1+r )✧柱形图中两个柱长短的差值所代表的统计数值,若具体指标数值的曲线成线性,则在相邻时间段内,增加量相等,但增长率不同,即便是该曲线的斜率逐段增加也不能够判断增长率增加了,因为这跟基值大小有关。
【此时可能能用到直尺,量“柱”的长短和“点”的高低】 ✧若表示某一数值的实际指标(一定是数值,不能是百分比之类的)呈线性增长,那么相同时间段的增长量相同,但在曲线上升时它的增长率降低了,在曲线下降时它的增长率的绝对值增大了================================================================================================= 2、增长率、增长了多少(用%表示) ✧ 增长率终值/初值 — 1 ……………………终值大于初值<问增长了百分之多少>1 — 初值/终值 ……………………终值小于初值<问降低了百分之多少>✧ 两年混合增长率: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 r1 + r2 + r1 * r2 ✧平均增长率:如果n 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r3……rn,则平均增长率≈ A (1+r|)n = B ,中的r 就是n 的平均增长率,r= 1-,累计增长率在数值上等于平均增长率。
当n<0.05即5%时,(1+r|)n ≈1+nx 。
✧ “从2004年到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不包括2004年的,即共有3年 “2004、2005、2006、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包括2004年的,即共有4年✧等速率增长:中间一项的平方等于两边项的乘积;如果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量分别为a,b,c ,第二年、第三年的增长率都为r ,则:2bc a=✧ 同增同减或者同减同增,最后降低✧ 前后两期对比时,前一期叫“基期”,后一期叫“现期”这两期的量作对比后得到的“变化率”是属于“现期”的。
(完整版)部分行测知识点的整理

行政能力测试语言理解与表达逻辑填空阅读理解语句表达数量关系资料解析数学运算判断推理知识判断图像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语言理解与表达逻辑填空:五种关系:1;讲解关系:语段中的某些词句对空缺处词语的含义进行认识释说明;判断的信息表同义互换:也就是说、也许说、即表概括概括总结说明的词:可见、所以、所以、所以表论证的词:也是这样、即是例证、比方表讲解说明的符号:冒号、破折号含有代指的词:这、那、这些、这样2;反对关系:语段中的某些词对空缺处的词语的含义进行反面提示;转折词:诚然 ...但是、却、反而、但是、其实等否定词:是 ...不是、不是 ...而是、其实不是、不能够、不回判断关系选择词:是 ...还是、与其 ...不如、或变化词:从 ...到、过去 ...现在、直到 ...3;并列关系:语段中的某些词句和空缺地方填词语为并列关系。
二者存在语义周边、构造相当的关系;表并列的关系词:和、与、既...又 ...判断关系表并列打断符号:顿号、分好相同也许相似的句式;4;递进关系:语段中的某些词句与空缺地方填词语存在范围或程度上的阶梯差别;判断关系:常有词语,如:甚至、更、还、以致、不但、不仅等5;顺承关系:在描述一个连续的动作或事情时,常依照必然的时间、空间也许逻辑序次。
成语骗局:望文生义,对象误用,轻重失衡,社彩不符,语义重复。
阅读理解:主旨见解题:1:注意首尾句,首尾句常是文段的总论句,一般能够从首尾句得出答案。
2:经过文段中的要点词下手,关系词,重申词,高频词等。
文段中关系词要点提示作用:转折关系出现诚然 ...但是 / 却 ...应该要点关注转折后的内容;因果关系中出现所以、因为...所以...等关系词时要点关注结果,若出现之所以....是因为时则关注原因;条件关系中出现只有 ...才 ...。
除非、只要等关系词时要点关注条件,若出现无论...都...时则关注后边的内容;假设关系中出现若是...那么...需要关注若是后边的假设内容;重申词:应该、应该、务必、必然、必定、迫切需要、就是要、事实上、本质上、其实、真切、要点、重要的是、那就是、可见、总而言之、照此看来、这也就意味着、科学家相信、专家认为;判断细节题:招惹是非:命题人依照资料中的某一信息凭空捏造出相似的信息作为选项以迷惑考生;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可否能再原文中找到相应的一句也许依照原文推断出来,审读原文的每一个词和句前后的内在联系。
行测资料分析(打印版)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全攻略+题型分析第一节文字资料分析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考试内容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因为它不像统计图像那样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等特点,其数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众多数据都隐藏包容在一段陈述中,需要应试者从中将需要的数据逐一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
这就要求应试者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
通常要小心的是文字中的细节、伏笔,有些文字陷阱会误导应试者做出错误的选择。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在所有的资料分析题中,文字资料题是最不易处理的一种。
在遇到这类题时,切忌一上来就找数据。
因为这种题是一种叙述,叙述就有语意,有语意就可能让人误解。
如果一上来就直奔数据,而对材料陈述的内容不屑一顾的话,很可能背离材料的本意和要求,造成失误。
做文字资料分析题,在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将题目通读一遍,用大脑分析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仔细看一下后面的问题,与自己原先想的印证一下,接下来再有针对性的认真读一遍材料,最后,开始答题。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材料;另一方面,对材料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各自的作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做那些统计表的问题,面对大堆的数据觉得无从下手,而以为文字资料非常容易,这种想法常会导致在文字资料题上丢分。
前面就已经说过,在资料分析中,最难的一类就是综合性的判断,统计表分析题只涉及对数字的比较和处理,虽说复杂点,却相对比较容易得分;而文字资料题却加上了对语意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比统计表又多了一个环节。
这对那些急躁而又轻视文字资料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一、文字型资料:1.孤立段落:例1: 2009年前三个季度,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扭转了上半年下滑的势头,但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10个百分点以上,重点产品增长面逐步扩大.9月,重点监测的27个产品中,14个产品产量出现正增长,比上半年多了3个产品,其中计算机、显示器、彩电、数码相机绩效保持增长,手机,集成电路扭转上个月下降的势头,分别增长2.4%、4.7%.1~8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习主营业务收入29618亿元,同比下降4.8%,实现利润892亿元,同比下降21.5%,二者降幅分别比1~5月缩小了3.7,19.5个百分点,电子信息11个行业中实现利润增长的行业扩大为4个,其中通信设备、视听产品行业分别增长28.1%、6.4%,计算机、电子元件行业分别下降35.5%、29.4%,电子器件行业扭亏为益,实现利润35亿元.2009年1~9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20329亿元,同比下降10.6%.1~9月全行业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得为57.6%,比去年同期回落5.7个百分点,1~9月,电子信息产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8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2.1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国制造业增速11.5个百分点.1.2008年1~9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约为:A. 20329亿元B. 22061亿元C. 22739亿元D. 31223亿元2.2009年1-8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约为:A.2%B. 3%C. 4%D. 5%3.2009年1~9月,电子信息产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约为:A. 2396亿元B. 2502亿元C. 2618亿元D. 2808亿元4.2009年1~9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全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约为:A.51.9%B. 57.5%C. 63.3%D. 72.8%5.根据以上资料,无法推出的是:A.2009年上半年,在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监测的27个产品中有11个产品量出现正增长B. 2009年1~9月,电子信息产业500万元以上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超过10%,但增速低于去年同期C. 2009年1~8月,电子器件行业的利润超过30亿元D. 2009年前三季度,在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监测的产品中仅计算机、显示器和彩电保持增长2. 多段语段:例1:以下是反映我国人才资源现状的一些数据:在高层次人才方面,两院院士由刚建院的233人和96人,发展到2003年的688人和 663人.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2003年中国科技人员总数达320多万人,比1993年增长近1/3.从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学历来看,从1999年到2003年本科人才的比例由18.1%上升到24.2%.从全国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变动来看,1990年国有企事业单位总人数为9443万人,到2003年降到5575万人,但是,专业技术人员总数却由1080.9万人增长到2174万人.以平均每万名职工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来看,1990年为1144.7人,到了2004年增为3899.5人.在全国29个专业技术系列中,高级职称以上的高层次人才总计为157.3万人,仅占人才总量的5.5%.目前,我国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偏低,仅占35%,远低于美、英德80.8%和61.4%.我国高级技工占职工总数的比重仅占5%,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超过35%.6. 到2003年,我国两院院士人数已经相当于建院初期的A.4.1倍B.3.9倍C.3.7倍D.3.5倍7. 我国 1993年科技人员总数约为A.185万人B.218万人C.232 万人D.240万人8. 我国平均每个专业技术系列中拥有的高级职称以上的高层次人才约为A.4.66 万人B.5.42万人C.5.71万人D.6.13万人9. 2003年与1990年相比,国有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总数的比例上升了A.22.6%B.25.3%C.27.5%D.28.8%10. 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A.每万名职工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10多年间增长了2倍多B.我国本科学历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一C.我国高级技工占职工总数的比重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七分之一D.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变化趋势与职工总数变化成正相关例3:2008年1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宣布,初步核算,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150万吨,比上年增产350万吨,增长0.7%,成为历史上第四个高产年,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4年增产.——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加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增速加快8.4个百分点.——消费价格上涨较快,房屋销售价格上涨较多.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6.5%),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5.4%.——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国民收入快速增长,就业增加较多.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增速加快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加快2.1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4万人,比上年多增加2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回落0.1个百分点.11.下列关于我国2003年粮食产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增产约210万吨B.增产约0.7%C.增产量高于2004年D.没有增产12.我国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A.快5.4个百分点B.快2.1个百分点C.慢5.4个百分点D.慢2.1个百分点13.我国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与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比值是()A.1.6 B.3.2 C.4.5 D.5.614.我国2007年的进口总额是()A.6878亿美元B.8126亿美元C.9558亿美元D.12180亿美元15.我国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是()A.9646元B.8259元C.8035元D.7674元例4:2010年5月1日到10月31日,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自开幕以来,世博会的消费拉动效应初步显现.世博园区共有浦东和浦西两个片区,5月份的销售总额为4.13亿元,其中浦东片区的销售额占89.4%.园区5月份日均入园25.91万人,园区内就餐人数约占入园总人数的64.5%.午餐比晚餐就餐多197.46万人次.世博园开园首日客流为20.69万人,5月29日入园人数为当月最多,比首日客流增加144.08%,是当月入园人数最低日5月5日的5.7倍.开园首日人均消费为5月份最高值,比5月份人均日消费高56.7%.5月29日实现销售额2313.04万元,是5月5日的4.7倍.随着入园人数的不断增加,世博园区的销售记录不断刷新,5月份第2到5周的销售总额(包括餐饮消费和特许商品销售)依次为5801.2万元、8108.57万元、10331.87万元和12239.75.其中,餐饮消费的营业额依次为3022.86万元、4325.52万元、5467.6万元和6232.2万元.16. 5月份世博会浦西片区的销售额约为多少亿元?A.0.28B.0.44C.0.97D.1.2517. 5月份世博园区人均消费均为:A.46元B.51元C.138元D.153元18. 5月5世博园区的入园人数约为:A.3.6万人B.4.5万人C.5.2万人D.8.9万人19. 第2~5周的特许商品销售额由高到低依次是:A.第5周、第4周、第3周、第2周B.第4周、第5周、第2周、第3周C.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D.第3周、第2周、向4周、第5周20. 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有几个?(1)5月份世博区每日午餐就餐人次总高于晚餐就餐人次(2)5月5日销售额不到当月第2周销售总额的1/10(3)5月第2~5周中,餐饮消费的营业额与特许商品销售额之差最大的是第3周A.0B.1C.2D.3二:表格型资料:例1:2006年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指标1.表中所列城市2006年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的比重最高是()A.93.7% B.99.5% C.99.7% D.100% 2.2006年南京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比上海高()A.24.9% B.26.7% C.30.5% D.32.6% 3.下列关于表中所列城市2006年空气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总体上说,太原的空气质量比乌鲁木齐好B.总体上说,海口的空气质量最好C.南京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仅少于海口、昆明、拉萨、广州和上海D.南京空气中二氧化氮含量是拉萨的2倍4.按从高到低排序,2006年南京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在表内所列城市中的排名是()A.第三B.第四C.第五D.第六5.表中所列城市2006年空气中二氧化氮含量最低的三个依次是()A.海口、济南、太原B.太原、济南、海口C.海口、济南、拉萨D.海口、太原、拉萨例2:2000~2008每年××省进出口总额6.由以上表估算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均为:A. 6.6450B. 6.9450C. 6.9740D. 6.99207.以2000年为基准,该省2008年的出口总额均增加A. 1244亿元B. 2000亿元C. 2890亿元D. 4134亿元8.2006~2008年,该省平均每年进出口总额约为;A. 650亿元B. 800亿元C. 5000亿元D. 5500亿元9.2000~2008年,该省年贸易顺差达到最大的年份是:A. 2005年B. 2006年C. 2007年D. 2008年10.根据以上资料,能够推出的是:A. 2001~2008年,该省每年出口总额相对上年增幅最小的年份是2001年B. 2001~2008年,该省每年出口总额相对上年增幅最小的年份是2001年C. 2001~2008年,该省出口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D. 2001~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三:图形资料1.柱状图例1:1.2007年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力需求人数比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多()A.75%B.133%C.176%D.198%2.2007年劳动力需求最少的五个行业的劳动力总需求占我国劳动力总需求的比重是()A.2.8% B.3.0% C.3.5% D.3.7%3.下列关于2007年我国劳动力需求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需求最多的三个行业的劳动力总需求超过了我国劳动力总需求的50%B.农、林、牧、渔业劳动力需求占我国劳动力总需求的比重为2.7%C.建筑业的劳动力需求人数是采矿业的4.3倍D.房地产业的劳动力需求人数比金融业多1.5%4.将2007年我国各行业的劳动力需求按从多到少排序,排在第一、第二位的两个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差距与排在第二、第三位的两个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差距的比值是()A.1.9 B.2.1 C.2.3 D.2.55.2007年我国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劳动力需求占劳动力总需求的比重之差是()A.33.6% B.36.2% C.38.9% D.39.2%例2:6.2003年~2007年,乙国的年碳排放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为:A.7亿吨B. 8亿吨C. 9亿吨D. 10亿吨7.2007年两国碳排放量之和比2006年两国碳排放量之和约增加了:A. 1%B. 2%C. 5%D. 7%8.2003年~2007年,甲国平均每年必乙国少排放的碳总量为:A. 30亿吨B. 48亿吨C. 55亿吨D. 60亿吨9.2004~2007年,甲国的年碳排放量与上年相比增长幅度最大的年份是:A. 2004年B. 2005年C. 2006年D. 2007年10.根据以上资料,能够推出的是:A. 碳排放量总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反之,发达国家的碳排放量总是呈逐年下降B. 2003~2006年,乙国的年碳排放量稳中有升C. 2003~2006年,甲国的每年碳排放量总低于乙国的每年碳排放量总量D. 甲国的年碳排放量的增速远大于乙国2.趋势图:例1:1.2007年我国城市、县镇、农村居民安全感得分最接近的生活领域是()A.食品B.药品C.家装费用D.儿童玩具2.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的餐饮卫生安全感得分比城市居民高()A.15.3% B.12.1% C.10.2% D.9.7%3.下列关于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各种生活领域安全感得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城乡居民的药品安全感平均得分为2.38分B.城乡居民在图中各生活领域的安全感得分大多低于3.0分C.除药品外,农村居民在图中各生活领域的安全感得分均高于城市、县镇居民D.总体上说,县镇居民的安全感得分与农村较接近,与城市差别较大4.2007年我国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安全感得分差距最大的生活领域及其得分差距分别是()A.家装费用、0.36分B.家装安全、0.38分C.药品、0.09分D.餐饮卫生、0.37分5.2007年我国县镇居民在图中各生活领域的安全感平均得分是()A.2.42分B.2.51分C.2.61分D.2.70分3.饼状(扇形)图例1:1.从1998年到2004年,美洲地区啤酒消费量占世界啤酒消费总量的比重:A.下降了3个百分点 B.下降了2个百分点C.下降了1个百分点 D.上升了1个百分点2.1998年至2004年啤酒消费量增长最快的两个地区,其啤酒消费量2004年占世界啤酒消费量的比重约是: A.20.8% B.35.0% C.42.0% D.62.4%3.与亚洲相比,整个欧洲的啤酒消费量:A.绝对量多于亚洲,2004年相对于1998年的增长快于亚洲B.绝对量多于亚洲,2004年相对于1998年的增长慢于亚洲C.绝对量少于亚洲,2004年相对于1998年的增长快于亚洲D.绝对量少于亚洲,2004年相对于1998年的增长慢于亚洲4.关于啤酒消费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六年来世界啤酒消费总量的增长超过了10%B.北美洲和西欧啤酒消费量的差距在六年间缩小了C.亚洲的啤酒消费量始终占到了世界啤酒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一强D.无论是啤酒消费绝对量还是占世界啤酒消费总量的比重,北美都有所增长4.混合图:例1:1. 以下年份中,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与上年相比增长量最少的是: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2. 2003~2007年,SCI平均每年约收录多少篇中国科技论文?A.5.9万B.6.3万C.6.7万D.7.1万3. 图中SCI收录论文总数最少的年份是:A.2003年B.2004年C.2005年D.2006年4. 2003~2007年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的年均增长率约为:A.6%B.10%C.16%D.25%5. 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A.2004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的同比增长率是2004~2007这四年中最高的B.2005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占其收录论文总数比例的增量是2004~2007这四年中最大的C.2003~2007年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占其收录论文总数的比重逐年上升D.若保持2007年的增长速度,2008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将超过10万篇例2:近几年来,我国开始对国内20个制造业行业中820家企业的采购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加工汇总他们对所在行业的采购和供应等问题的判断结果,得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行测知识点数量关系汇总【精编】.pdf

数量关系一、数量思维1.选项关联:不是填空题注意观察选项之间的倍数关系。
2.代入排除:应用范围:多位数范围、不定方程问题、同余问题、年龄问题、周期问题、复杂行程问题和差倍比问题,优先代入整数选项。
3.整除思想:必须将题目式子转化成 A =B ×C 两两相乘的形式整除判定法则:①拆分法517=470+47;②因式分解 6=2×3 ;③常用的 2、3、5、7、11和13 整除判定法则。
4.特值思想:数字特值:题目没具体数字,只有相互比例关系等,常用于计算题、浓度问题、工程问题或行程问题。
数字特值计算题优先考虑-1,0,1,工程与行程等问题优先考虑最小公倍。
图形特值:比如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
5.奇偶特性:题目中出现平均、总和、差,尤其是不定方程的时候 奇偶判定:①加减运算:同奇同偶比得偶,一奇一偶只能奇;②乘除运算:一偶就是偶,双奇才是奇。
二、基础代数公式和方法1.基础代数公式:完全平方:(a ±b)2=a 2±2ab +b 2平方差: a 2-b 2=(a +b )×(a -b ) 完全立方:(a ±b)3=a 3±3a 2b +3ab 2±b3立方和差: a 3±b 3=(a ±b)(a 2ab +b 2)阶乘: a m×a n=am +na m ÷a n =a m -n (a m )n =a mn (ab)n =a n ×b n2.常用方法:公式法(记住常用的公式) 因子法(整除特性结合)放缩法(用于判定计算的整数部分)n1-n 32=1n!)(⨯⋯⨯⨯⨯构造法 特值法三、等差数列1.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d 为公差,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通项公式:a n =a 1+(n -1)d求和公式:s n = =na 1+ n(n-1)d项数公式:n = +1等差中项:2A =a +b (若a 、A 、b 成等差数列) 2.若m+n =k+i ,则:a m +a n =a k +a i3.前n 个奇数:1,3,5,7,9,…(2n —1)之和为n 2四、等比数列1.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q 为公比,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通项公式:a n =a 1qn -1求和公式:s n = (q ≠1)等比公式:G 2=ab (若a 、G 、b 成等比数列)2.若m+n =p+q ,则:a m ×a n =a p ×a q3.a m -a n =(m-n)d =q(m-n)五、周期问题一周7天,5个工作日。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资料分析基础知识)

资料分析基础知识目录一、资料分析计算概念 (4)(一)同比和环比 (4)(二)百分数与百分点 (6)(三)比重 (8)(四)倍数和翻番 (10)(五)平均数与中位数 (11)(六)年均增长率 (13)(七)进出口总额 (14)(八)汇率 (16)(九)、利率 (16)(十)、人口自然增长率 (17)二、资料分析理解概念 (18)(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18)(二)总产值和增加值 (19)(三)用水量问题 (20)(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0)(五)三大产业 (21)(六)工业企业类型 (22)(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22)(八)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23)(九)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24)(十)景气指数 (24)(十一)基尼系数 (25)(十二)恩格尔系数 (26)(十三)固定资产投资 (27)(十四)财政收支 (28)(十五)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 (29)(十六)货币供应量 (30)(十七)港口吞吐量 (31)(十八)运输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 (31)(十九)城镇登记失业率 (32)(二十)专利 (33)(二十一)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 (34)(二十二)股票基础知识 (34)(二十三)五年计划 (35)三、资料分析计算技巧 (35)(一)关系选择法 (35)(二)同项相消法 (37)(三)侧面计算法 (38)(四)乘除法转化法 (41)(五)分子分母比较法 (43)(六)分子分母差额法 (45)(七)尾数法 (47)(八)首数法 (48)(九)范围限定法 (50)(十)运算拆分法 (52)(十一)中间值法 (54)四、易错点点津 (56)(一)时间点混淆 (56)(二)时间间隔计算 (57)(三)增长率和增长量的区别 (58)(四)百分数和百分点的区别 (60)(五)年均增长速度和同比增长 (61)(六)盈利与亏损 (62)(七)原煤和标准煤的区别 (63)(八)相对数、绝对数解读 (64)(九)表格解读 (66)(十)题干要求 (68)(十一)单位 (69)(十二)语言细节 (71)一、资料分析计算概念(一)同比和环比例题12000—2006年全国股票交易情况2006年全国A股成交金额比2005年增长?[解题分析]例题2:全社会客运运输量(2008年9月)2008年1—8月,公路客运量比上年同期增长?【解题分析】2008年1一8月;例题3:部分上市银行年报数据表(单位:百万元)与上年相比,2006年四个银行中.“利润总额”的增长率最大的银行是?【解题分析】中国银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华夏银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民生银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招商银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分析
一、统计术语
1.增长类
①基期量与现期量: a.跟谁比谁就是基期
b.题型识别:给一年求另一年
c.方法:前除后乘 基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1+r )
②增长量与增长率: a.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基期量×(1+r )-基期量=基期量×r =
×r b.增长率= =
= 心竺提醒:增长率(r )、增速、增幅或者增长幅度都是一个概念(下降=负增长) ③年均增长率:
现期量=基期量×(1+年均增长率)n
(n 为相隔年数)
年均增长量= ④同比和环比的概念:
a.同比:指和同一时期相比较的情况(如和去年同一时期);
⑤百分数和百分点:
a.百分数:A 占B 的百分比例A ÷B ×100%
b.百分点:n%(不带百分号多表示增长率或比例的比较) ⑥成数和翻番:
a.成数:几成=十分之几,与折扣类似;
b.翻番: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 翻n 番=2n 。
2.比重类 ①比重:
r 1+现期量r 1+现期量
基期量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现期量增长量
-n 增长量
现期量-基期量
增长量
a.题型判定:占、比重、贡献率,“占”字一出现,前面除以后面
b.利润率= 产销率= 心竺提醒:求利润率,在资料分析中除以收入,数学运算中除以成本 ②拉动增长率:
a.指总体中某部分的增加值带动总体增长的比例
b.= ③增长贡献率:
a.指总体中某部分的增加值占总体增加值的比重
b.= 3.其他相关术语 ①顺差和逆差:
a.顺差:出口商品额 > 进口商品额
b.逆差:出口商品额 < 进口商品额 ②GDP 和GNP : a.GDP :国内生产总值 b.GNP :国民生产总值 ③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
a.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
b.基尼系数:居民收入差距(0~1)越大越不平等。
④三大产业
a.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b.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c.第三产业:服务业。
4.材料阅读
①先图形表格,后文字综合;
②文字类:直接找关键字,不要从头到尾读; ③表格材料多陷阱:时间、单位、范围; ④图形类材料:
收入利润
产量销量%100⨯基期的总值现期某部分的增加值
%
100⨯总体的增量
部分的增量
a.柱状图:增长量比较:直尺量
增长率比较不能看斜率(那是增长量) 平均数:削峰填谷 b.饼状图:比重:用量角器 求比重:任意单位
读图顺序:从12点方向顺序针进行
二、速算技巧
1.计算类 ①一步除法
a.适用范围:少步除法
b.直除法:被除数不变,除数根据选项截位计算 若选项首位不同,将除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若选项首位相同次位不同:次位差>首位,则截两位;次位差≤首位,则截三位。
②二步除法
直除法、百化分
③三步除法
先倒再凑( 凑倍数,凑接近) 2.比较类
①分子分母分开看,一大一小直接判: a.分子大分母小,则分数值大 b.分子小分母大,则分数值小 ②同大同小看变化速度,谁变化大看谁: a.横向比
C B A ÷D
C B
A ÷C
D B A ⨯
b.纵向比
c.无明显倍数关系
d.倍数比相近时要精确 ③十分接近时,用差分法:
分子分母分别作差,将得出的分数代替 的另一个比 3.估算法
①适用范围:当选项相差较大时;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运算过程复杂时。
②方法:近似取整,一般选择保留前三位有效数字。
③除式估算:数据同变大同变小 乘式估算:数据一个变大另一个变小 4.插值法
①比较型:比较A 和B 的大小,若可以找到x ,使A >x ,而B <x ,则判定A >B ②计算型:在计算一个数f 时,选项给出2个较接近的数难以判断,找到中间x 若A <x <B : 如果f >x ,则f =B ;如果f <x ,则f =A 5.化同法
将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使两分数的分子或分母想接近或相同,再进行比较。
6.放缩法
若A >a >0,且B >b >0,则A ×B >a ×B >a ×b , > > 7.公式法
①增长率的展开式
(1+x%)n
(1+nx%) (x <5,比真实值小)
三、高频考点
1.增长类 ①一般增长率: a.计算
回落/回升了几个百分点——加减计算
分母大
分子大B
A b
a B
a
增长率r = = =
b.比较:直除、分数比较 ②特殊增长率: a.间隔增长率
R =R 1+R 2+R 1×R 2 ;
R 1、R 2均<10%时,R 1×R 2可忽略不计 ; 若有1个>10%时,百化分(只化一个)。
b.混合增长率
居中但不正中,偏向量大:A-a%、B-b%,则整体增长率介于a%~b%,偏向量大的一方;
线段法:量之比=增长率差的反比(基期
现期) 。
c.年均增长率
计算:初×(1+r )n =末 ,年均增长率的具体值计算采用代入法;
比较:(1+r )n =
,比较时间直接比 。
③基期量与现期量:
a.基期量= r ≤5%时,化除为乘, A ×(1-r ) ; r >5%时,直除。
间隔基期:先求间隔r 再除。
b.现期量=基期量×(1+r ) ④增长量:
a.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基期量×(1+r )-基期量=基期量×r =
×r b.速算:把r 百分数化为分数 增长量=现期量× = c.常用百化分
=50% 33.3% =25% =20% 16.6% 14.3%
=12.5% 11.1% =10% 9.1% 8.3% 66.7% 37.5%= 22% 基期量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现期量增长量
-基期量
增长量≈初末初末
r
1+现期量
r 1A
+≈
r 1+现期量
n 11n +现期量n
11n
1
+21
418
131619151≈101≈11
1≈
71≈≈
≈121328
392≈≈
⑤增长率的比较
a.看增长率的差距,若增长率变化不大(差距2倍以内)看现期量; 2.比重类 ①现期比重
a.A 占B 比重 贡献率
b.占字一出现,前面除后面 ,直除 ②基期比重
现期部分量A ,增长a%,现期总量B ,增长b%
基期比重= =
= a.判断 是否可以忽略(a 、b 差距两倍以内)
若可以忽略,直接计算
即可 b.若差距过大,不可忽略
×1+或1-,选略大或略小 c.若选项中比它略大/略小的多个,截几位看选项(截位计算) ③比重的比较
题型识别:给出两期时间,问比重上升/下降,上升/下降了多少?
- = × = × a.比较比重上升/下降:比较a-b 是否>0即可;a >0,升;a <b,降。
若部分增长率大于总体,则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若部分增长率小于总体,则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b.计算比重升了多少,降了多少? 根据a-b 判断上升/下降,排除选项;
× ×(a-b )< 即比重的差值<增长率的差值
B
A b
1B a 1A +÷+B
b 1a
1A +⨯+B
A a
1b 1++⨯
a 1b
1++B A
B A
B A a 1b 1B A ++⨯B A a 1b a +-)
a 1b
1A 1a 1(++-++B A B A
a 11+
b a -b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