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吉林省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计算技巧知识点储备
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答题高分技巧.doc

2019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答题高分技巧在行测备考中,你是否因为资料分析的阅读量太大而烦恼?你是否因为计算量太大而头疼?其实大可不必,只要找到技巧,资料分析就可轻松拿高分,接下来华图教育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系列解题、计算技巧,教你巧解,带你飞。
华图教育老师教大家乘法速算技巧。
一、技巧精讲1、A 9例1.3579 9=A.32211B.31211C.32111D.33211【解答】A对于任意数字乘以9的乘法列式,我们采用拆分法快速计算,即把乘数9拆分成(10-1),因为任意数字乘以10或乘以1的计算都非常简单,所以最终乘法列式就变成了一个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减法运算。
如:3579 9=3579 (10-1)=35790-3579,即32211,选择A选项。
观察竖式,数据计算为错一位相减,即A 9列式计算时,可以列竖式为错一位相减。
2、A 11例2.3456 11=A.32026B.36066C.38016D.40006【解答】C对于任意数字乘以11的乘法计算,相信各位考生都已经有了思路,我们同样采用拆分法,把11拆分成(10+1)的形式,最终乘法列式就变成简单加法运算。
如:3456 11=3456 (10+1)=34560+3456,即38016,选择C选项。
观察竖式,数据计算为错一位相加,即A 11列式计算时,可以列竖式为错一位相加。
3、A X5例3.56 25=A.1250B.1320C.1400D.1500【解答】C对于任何偶数乘以X5的运算,我们同样采用拆分法,但拆分的不是X5,而是前面的偶数。
如:56 25=28 2 25=28 50=1400,即A X5列式计算时,可以把前面数字拆分出因数2乘到后数,把X5变成整十的数据,计算就可以口算得出了。
华图教育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多加练习,把各种技巧熟练于心,轻松应对资料分析问题。
最后,华图教育老师衷心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充分备考,一举成公!。
资料分析速算技巧:资料分析历年考点汇总

资料分析速算技巧:资料分析历年考点汇总考点1:首数法【基本知识点】首数法指的是一种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两、三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常用于加、减、除法中,尤其在除法中最常用。
【适用范围】1.计算某一数值时,如果选项中首位数字或者前几位数字各不相同,可以通过首数判断正确答案。
2.比较几个分数大小时,如果各个分数的分子位数相同、分母位数也相同,可以根据化为小数时首数最大、最小的分别找出数值最大和最小的分数。
【使用原则】1.加法运算①两个数相加,如果两个加数的位数相同且无进位时,和的首数是由一个加数的首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首数得到的;②如果两个加数的位数相同,且首位后面的数相加后,有进位时,和的首位是由两个加数的和再加上1得到的;③如果两个加数的位数不同,和的首数与较大加数一致或者为较大加数的首数加1。
2.减法运算①如果两个减数的位数相同且无借位时,差的首数是由被减数的首数减去减数的首数得到的;②如果两个减数位数相同,且有借位时,差的首数是由被减数的首数减去减数的首数再减1得到的;③两个减数的位数不同时,差的首数与较大的数一致或者是较大的数的首数减1(借位时)。
3.除法运算被除数除以除数时,先得到商的高位数,除法进行到结合选项可以判断出正确选项为止。
考点2:尾数法【基本知识点】尾数法指的是一种通过运算结果的末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在资料分析中常用于和、差的计算,偶尔用于乘法运算。
【适用范围】计算某一具体数值时,如果选项末尾一位或几位各不相同,可以通过尾数判断正确答案。
【使用原则】1.加法运算两个数相加,和的尾数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得到的。
2.减法运算两个数相减,差的尾数是由被减数的尾数减去减数的尾数得到的,当不够减时,要先借位,再相减。
3.乘法运算两个整数相乘,如果把积的所有有效数字都保留,那么积的尾数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得到的。
考点3:取整法【基本知识点】在计算多位有效数字的数据时,可将其个位、十位或百位等的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舍位,得到相对简单的数据,再进行计算,这种方法就是取整法。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基础方法与速算技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基础方法与速算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快速地完成资料分析题目,掌握基础方法和速算技巧是关键。
一、基础方法(一)读题读题是资料分析的第一步,要准确理解题目所问,明确需要从给定的资料中提取哪些信息。
在阅读题目时,要注意关键词,如时间、主体、数据类型等,以便快速定位所需数据。
(二)查找数据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和要求,在给定的资料中查找相应的数据。
资料通常包括图表、文字等形式,要熟悉各种资料的结构和特点,提高查找数据的效率。
(三)列式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关系,列出正确的算式。
常见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百分数、平均数、增长率等的计算。
(四)计算计算是资料分析的核心环节之一,但在行测考试中,并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快速估算出结果。
二、速算技巧(一)尾数法当选项尾数不同时,可以通过计算算式的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计算 1234 + 5678,只需要计算 4 + 8 的尾数即可判断答案的尾数。
(二)首数法适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计算商的首位数字来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比如计算 12345÷234,先计算 123÷23 得到首位数字。
(三)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接近的分数,如 25% = 1/4,125% = 1/8 等,从而简化计算。
(四)有效数字法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据进行取舍,保留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五)同位比较法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通过比较分子与分母的变化速度来判断大小。
三、实战应用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看看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
【例题】2019 年,某地区的 GDP 为 12345 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5%。
2018 年该地区的 GDP 是多少亿元?首先,读题明确要求计算 2018 年的 GDP,即基期量。
其次,查找数据找到 2019 年的 GDP 为 12345 亿元,增长率为 15%。
2019最新公考资料分析重点难点解题公式及技巧

公考资料分析重点难点解题公式及技巧李浩颖2019.5.10一、熟记公式1、年均增量=n基期—本期(n 表示年度);2、年均增长率:基期本期=+)1(r n(r 代表增长率)3、拉动增长=整体前期部分增量4、贡献率=整体增量部分增量5、间隔增长率=R1+R2+R1R26、比重比=部分比值部分比值—总体比值+1(关键词:平均值、同比增长率)例如:全国2019年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共计220868项,同比增长7%;总成交金额2226亿元,同比增长22.44%;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100.78万元。
则2019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同比增长率为多少:A 、8.15%B 、14.43%C、25.05%D、35.25%解析:根据公式得0000071744.22+-=10744.15,答案为B。
7、前期比重=11++⨯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本期比重(本期比重乘于增长率反过来)例如:2010年末,某地区民用车辆拥有量309.7万辆,同比增长8.7%。
其中进口车辆拥有量12.54万辆,增长43.2%。
问:2009年末,该地区进口车辆拥有量占民用车辆的比重约为多少?A、2%B、3%C、4%D、5%解析:根据公式得出,43.109.131054.122.1437.1087.30954.120000⨯=⨯31054.12≈4%,又因为43.109.1<1,故答案为B。
8、比重差=本期整体整体增长率)—前期部分(部分增长率(比重差要小于增长率之差)例如:2019年某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903.3亿元,增长12.6%。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539.6亿元、21753.9亿元、16609.8亿元,分别增长4.3%、13%、13.1%。
问:该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总值的比重比上一年()。
A 、降低了0.49个百分点B 、降低了0.89个百分点C 、降低了1.25个百分点D 、降低了0.21个百分点解析:因为4.3%可基本忽略不计,根据公式得出40903250040903)3.8(25003.40903)6.123.4(6.2539,000000-⨯-⨯=比5%大,比10%小,所以答案必须在0.4—0.8之间,答案为A二、技巧思路1、比重变化趋势:①部分增速>整体,则比重变大;②部分增速<整体,则比重变小。
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技巧点拨

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技巧点拨资料分析:资料分析计算技巧点拨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除个别题目不涉及计算外,其他大部分题目,均需计算才能得到最终结果,这就要求考生要掌握一些简便的计算方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部分的题目,大部分可以运用计算技巧。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为大家介绍几种计算方法。
一、分子分母比较法分子分母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两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分子分母比较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基本比较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如果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
同理,两个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
(二)化成分子相同比较两个分数,如果它们的分子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子较小的分数乘以一个适当的整数,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化成相同或相近的数字,再比较两个分数分母的大小,此时分母小的分数大;同理,分母大的分数小。
都保留,那么积的尾数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得到的。
尾数法应用条件:尾数法一般应用于计算某一具体数值的题目。
当题干中所给的选项尾数各不相同时,可以使用尾数法快速选出正确选项。
四、首数法首数法,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两、三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一种方法。
首数法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最常用。
首数位数规则:加法——两个数相加,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和的首数是由一个加数的首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首数得到的,但还要考虑首位后面的数相加后是否能进位;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和的首数与较大的加数一致或者为较大的加数的首数加1。
减法——两个数相减,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差的首数是被减数的首数减去减数的首数得到的,但还要考虑被减数首位后面的数是否需要借位。
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差的首数与较大的数一致或者是较大的数的首数减1(借位时)。
除法——被除数除以除数时,先得到商的高位数,除法进行到可以判断正确选项为止。
首数法应用条件:首数法在计算具体数值或若干个数值的大小比较时都可使用。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

资料分析必备术语_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1、基期量与现期量我们常见到这种描述:一个时期的量与另一个时期的量相比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基期:被用作参照物的时期称为基期,描述基期的量即为基期量。
现期:相对于基期的称为现期,描述现期的量即为现期量。
2、增量、增速、增长率与增幅增量:增长的绝对量=末期量-基期量增速: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增量与基期量之比。
增幅:即增长的幅度,也可理解为增量。
3、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n%,即n/100。
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或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4、同比与环比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
资料分析中首数法的应用_本文总结了首数法在资料分析中的应用,帮助大家迅速解题。
一、首数法定义首数法主要指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或者首两位数字来确定选项,因此假设选项中首位或者两位各不一样,可以通过首数法判断答案。
二、尾数法应用环境在资料分析中常用于一步除法的计算。
比方求基期值的公式:现期值÷(1+增长率)。
这个公式就包含了除法运算。
还有倍数,比重,平均数都是除法运算。
也就是说在一步除法中,特别适合用首数法来解决问题。
三、为什么可以用尾数法在除法运算中,比方54321÷12,考生都会从前往后一次进展除法运算,小学时候我们就学过商的首位先上4,这样我们的结果第一位就是4也就是首数为4。
四、首数法的应用分子不变,分母保存前三位有效数字。
例1、54321÷13=( )A.4178B.5178C.6458D.7118例2、54321÷121=( )A .448.9 B.416.9 C.437.9 D.478.9例3、54321÷(1+14.3%)=( )A.47524B.43780C.44390D.48394解析:此三道例题中第一道例题可以发现四个选项首数均不一样,所以只需要计算结果的第一位数字即可。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与计算技巧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与计算技巧在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具有题量大、分值高的特点。
掌握好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和计算技巧,对于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至关重要。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
一、知识点(一)统计术语要读懂资料分析中的各种数据和表述,首先得熟悉常见的统计术语,比如:1、增长率(增幅、增速):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增加比例。
2、百分点:用于表示两个百分数之间的差值。
3、同比:与上年同期相比。
4、环比:与相邻的上一个时期相比。
(二)资料类型常见的资料类型包括文字资料、表格资料、图形资料(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不同类型的资料有不同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三)计算公式1、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2、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3、现期量=基期量×(1 +增长率)4、基期量=现期量÷(1 +增长率)二、计算技巧(一)尾数法当选项的尾数各不相同,可以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计算 3456 + 5678 的结果,只需要计算尾数 6 + 8 = 14 的尾数 4,再对比选项的尾数即可。
(二)首数法在除法运算中,如果选项的首位数字不同,可以通过计算首位数字来确定答案。
比如:计算4567÷123,商的首位数字为3,对比选项首位数字即可。
(三)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接近的分数,从而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 25%×48,可以将 25%转化为 1/4,那么式子就变成48÷4 = 12。
(四)有效数字法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五)同位比较法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可以通过分子、分母的变化幅度来判断大小。
三、解题步骤(一)阅读材料快速浏览材料,了解材料的主题、结构和主要数据类型。
(二)分析题目明确题目要求,确定所涉及的统计术语和数据。
(三)查找数据根据题目要求,在材料中准确找到所需数据。
(四)计算求解运用合适的计算技巧进行计算,得出答案。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资料分析的重要概念:包括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
2、常用统计术语:如同比、环比、百分数、百分点等。
3、数据处理技巧:如有效数字法、尾数法、特征数字法等。
4、图表分析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的解读。
5、题型分类:如简单计算、比较大小、综合分析等。
11 资料分析的重要概念111 增长率增长率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
它表示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增长幅度。
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
在计算增长率时,需要准确确定基期量和现期量。
112 增长量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绝对差值。
其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113 比重比重指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比重=部分量÷总体量× 100%。
114 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
12 常用统计术语121 同比同比是指与上年同期相比。
例如,今年 5 月与去年 5 月的比较。
122 环比环比是指与相邻的上一个时期相比。
比如,今年 5 月与今年 4 月的比较。
123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124 百分点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13 数据处理技巧131 有效数字法在计算过程中,根据选项的精度要求,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132 尾数法通过计算数字的尾数来快速判断答案。
133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从而简化计算。
14 图表分析方法141 柱状图观察柱子的高低来比较数据的大小。
142 折线图关注折线的走势,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143 饼状图通过扇形的大小判断各部分所占比例。
15 题型分类151 简单计算直接进行数据的加减乘除运算。
152 比较大小对多个数据的大小进行比较。
153 综合分析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对给定的材料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的资料分析部分,掌握以上知识点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吉林省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计算技巧知识点
储备
2019年吉林公务员招录工作暂未开始。
本文为广大考生提供2019省考行测备考资料。
更多2019年省考行测备考资料请关注:延边公务员考试网。
上一期主要介绍了资料分析数据计算技巧中的尾数法、首数法、取整法、范围限定法和特征数字法,以上五种方法属于行测考试资料分析计算过程中常用并较为简单的化简方法。
此次我们将学习八种计算技巧中的属于重难点的乘除法转化法、分数比较法和运算拆分法。
一、乘除法转化法
1.乘除法转化法公式
2.乘除法转化法适用情形
计算某一分式的具体数值时,如果除数的形式为(1+x),其中|x|<10%,且选项间的差距大于绝对误差时,那么可以使用乘除法转化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降低计算难度。
【例题1】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18.3元。
其中,工资性收入9830.6元,增长10.66%;转移性收入4674.2元,增长18.4%。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50元,增长7.4%。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分别比上年下降1.1和2.5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1.9平方米,分别增长1.5%和4.0%。
2008年H省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约比农民人均居住面积( )。
A.少1.62平方米
B.少1.17平方米
C.多0.23平方米
D.多0.85平方米
二、分数比较法
分数比较法是指通过分别比较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大小,从而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分数比较法一般只应用于对若干个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或者进行排序的题型中,通常按照数据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大小的比较。
(1)两个分数比较大小,若分母相同,则分子大的分数大;若分子相同,则分母大的分数小。
(2)两个分数,如果前者的分子大于后者且分母小于后者,那么前者大;同理,如果前者分子小于后者且分母大于后者,那么前者小。
1.化成分子相同比较
当两个分数的分子存在倍数关系时,可以将分子化同或近似化同,再比较两个分母的大小,此时分母大的分数小于分母小的分数。
三、运算拆分法
运算拆分法即将计算式中数据拆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便于计算的数的和或差的形式,再分别进行相应计算的方法,类似于分配律。
运算拆分法常用在比较复杂的乘法、除法运算中。
【例题2】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比上年增加436万人。
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
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比上年增加107万人。
从性别看,男性外出农民工占65.1%,女性占34.9%。
从年龄看,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
其中,16-25岁占41.6%,26-30岁占20%,31-40岁占22.3%,41-50岁占11.9%,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4.2%。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外出农民工占56%,未婚的占41.5%,其他占2.5%。
2009年,全国“31-50岁”的外出农民工约为( )。
A.8000万人
B.5000万人
C.3000万人
D.1000万人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B。
全国“31-50岁”外出的农民工占比为22.3%+11.9%=34.2%,则该年龄段的外出农民工人数为14533×34.2%≈15000×(30%+4%)=4500+600=5100万人,最接近的是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