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斯维尔三维算量图文教程
斯维尔算量教程

目录1. 概述 (9)1.1本书的使用 (10)1.1.1 本书内容 (10)1.1.2 术语解释 (11)1.2入门知识 (12)1.2.1 必备知识 (12)1.2.2 软硬件环境 (12)1.2.3 安装和启动 (13)1.2.4 TH-3DM工作流程 (13)1.3用户界面 (14)1.3.1菜单 (15)1.3.2 右键菜单 (16)1.3.3 命令栏按钮 (16)1.3.4 导航器 (16)1.3.5 布置选择及修改快捷按钮(简称“快捷按钮”) (18)1.3.6 模型视口 (18)1.3.7 工程设置 (19)1.4图档组织 (23)1.4.1 图形元素 (23)1.4.2 图形编辑 (23)1.4.3 视图表现 (24)1.5定义编号 (24)1.5.1界面工具 (24)1.5.2属性页面 (30)1.5.3做法页面 (32)2. 建筑 (39)2.1轴网的创建和编辑 (40)2.1.1 绘制轴网 (40)2.1.2 移动轴网 (44)2.1.3 修改轴网 (45)2.1.4 合并轴网 (46)2.1.5 隐显轴网 (46)2.1.6 上锁轴网 (47)2.1.7 选排轴号 (47)2.1.8 自排轴号 (49)2.1.9轴号变位 (50)2.1.10 轴号刷新 (51)2.1.11 删除轴号 (52)2.1.12 删除尺寸标注 (53)2.1.13绘制辅轴 (53)2.1.14 弧形辅轴 (54)2.1.15 平行辅轴 (56)2.1.18 线性标注 (59)2.1.19 角度标注 (59)2.1.20 对齐标注 (60)2.1.21 识别轴网 (60)2.2柱子的创建和编辑 (62)2.2.1 柱体布置 (62)2.2.2 识别柱、暗柱 (64)2.3墙体的创建和编辑 (67)2.3.1 墙体布置 (67)2.3.2 识别砼墙 (77)2.3.3 识别砌体墙 (78)2.4梁体的创建和编辑 (80)2.4.1 梁体布置 (80)2.4.2 识别梁体 (85)2.5板体的创建和编辑 (87)2.5.1 板体布置 (87)2.5.2 识别板筋 (88)2.6门窗的创建和编辑 (88)2.6.1 门窗布置 (88)2.6.2 识别门窗 (94)2.7板洞的创建和编辑 (95)2.7.1 板洞布置 (95)2.8梯段的创建和编辑 (96)2.8.1 梯段布置 (96)3. 管线 (98)3.1管道的创建和编辑 (99)3.1.1 创建管道 (99)3.1.2 编辑管道 (104)3.1.3 识别管道 (106)3.1.4 识别立管系统图 (111)3.1.5 轴测图转换 (113)3.2风管的创建和编辑 (116)3.2.1 创建风管 (116)3.2.2 编辑风管 (117)3.2.3 识别风管 (118)3.3地热盘管的创建和编辑 (119)3.2.1 创建地热盘管 (119)3.3.2 编辑地热盘管 (119)3.4柔性软风管创建和编辑 (120)3.4.1 创建柔性软风管 (120)3.5电线创建和编辑 (120)3.5.1 创建电线 (120)3.5.2 编辑电线 (121)3.5.3 识别电线 (121)3.6.2 编辑配管 (121)3.6.3 识别配管 (121)3.7电缆创建和编辑 (122)3.7.1 创建电缆 (122)3.7.2 编辑电缆 (123)3.7.3 识别电缆 (123)3.8管线编号创建和编辑 (123)3.8.1 创建管线编号 (123)3.8.2 编辑电线配管 (125)3.8.3 识别管线编号 (125)3.9系统编号创建和编辑 (126)3.9.1创建系统编号 (126)3.9.2 编辑系统编号 (126)3.9.3 识别系统编号 (127)CAD系统图1 (127)CAD系统图2 (130)3.9.4 识别编号 (132)3.10线槽创建和编辑 (132)3.10.1 创建线槽 (132)3.10.2 编辑线槽 (132)3.10.3 识别线槽 (133)3.11桥架创建和编辑 (133)3.11.1 创建桥架 (133)3.11.2 编辑桥架 (133)3.11.3 识别桥架 (133)3.12母线创建和编辑 (133)3.12.1 创建母线 (133)3.12.2 编辑母线 (134)3.12.3 识别母线 (134)3.13防雷线创建和编辑 (134)3.13.1 创建防雷线 (134)3.13.2 编辑防雷线 (134)3.13.3 识别防雷线 (134)3.14多管绘制 (134)3.15跨层桥架 (136)3.16管沟土方 (137)3.16.1 创建管沟 (137)3.16.2 编辑管沟 (137)3.17电缆沟土方 (137)3.17.1 创建电缆沟 (137)3.17.2 编辑电缆沟 (138)3.18灯带 (138)3.18.1 创建灯带 (138)3.19.1 创建剔槽 (138)3.19.2 编辑剔槽 (139)3.20冷媒管 (139)3.20.1 创建冷媒管 (139)3.20.2 编辑冷媒管 (141)4. 设备 (142)4.1水泵 (143)4.1.1创建水泵 (143)4.1.2编辑水泵 (145)4.1.3识别水泵 (145)4.2喷淋头 (146)4.2.1创建喷淋头 (146)4.2.2编辑喷淋头 (148)4.2.3识别喷淋头 (148)4.3散热器 (148)4.3.1创建散热器 (148)4.3.2编辑散热器 (148)4.3.3识别散热器 (148)4.4识别材料表 (148)4.5设备布置命令一览表 (152)5. 附件 (154)5.1管道阀门 (155)5.1.1管道阀门的创建 (155)5.1.2 管道阀门的编辑 (155)5.1.3 识别管道阀门 (155)5.2管道法兰 (155)5.2.1 管道法兰的创建 (155)5.2.2 管道法兰的编辑 (158)5.2.3 识别管道法兰 (158)5.3管道仪表 (158)5.3.1 管道仪表的创建 (158)5.3.2 管道仪表的编辑 (159)5.3.3 识别管道仪表 (159)5.4套管 (159)5.4.1 套管的创建 (159)5.4.2 套管的编辑 (160)5.4.3 识别套管 (160)5.5管道支架 (160)5.5.1 管道支架的创建 (160)5.5.2 管道支架的编辑 (161)5.5.3 识别管道支架 (161)5.6其它附件 (161)5.6.1 其它附件的创建 (161)5.7风管阀门 (162)5.7.1 风管阀门的创建 (162)5.7.2 风管阀门的编辑 (162)5.7.3 识别风管阀门 (162)5.8风管法兰 (162)5.8.1 风管法兰的创建 (162)5.8.2 风管法兰的编辑 (162)5.8.3 识别风管法兰 (163)5.9风管支吊架 (163)5.9.1 风管支吊架创建 (163)5.9.2风管支吊架的编辑 (163)5.9.3识别风管支吊架 (163)5.10线槽支吊架 (163)5.10.1 线槽支吊架创建 (163)5.10.2 线槽支吊架的编辑 (164)5.10.3 识别线槽支吊架 (164)5.11桥架支吊架 (164)5.11.1 桥架支吊架创建 (164)5.11.2 桥架支吊架的编辑 (164)5.11.3 识别桥架支吊架 (164)5.12接线盒 (165)5.12.1 接线盒创建 (165)5.12.2接线盒的编辑 (166)5.12.3识别接线盒 (166)5.13穿刺线夹 (166)5.13.1 穿刺线夹创建 (166)5.13.2穿刺线夹的编辑 (169)5.13.3识别穿刺线夹 (169)6. 其它 (170)6.1点 (171)6.2线 (171)6.3面 (171)6.4路径曲面 (172)7. 图纸 (173)7.1导入图纸 (174)7.2图片导入 (175)7.3管理图纸 (175)7.4分解图纸 (176)7.5缩放图纸 (176)7.6清空图纸 (177)7.7图层控制 (177)7.8图层管理 (178)7.9全开图层 (179)7.12底图褪色 (180)7.13恢复褪色 (181)7.14过滤选择 (181)7.15查找替换 (182)7.16相同替换 (183)7.17文字合并 (183)7.18文字炸开 (185)8. 辅助功能 (187)8.1设备连管道 (189)8.2设备连风管 (190)8.3设备连管线 (192)8.4绕梁调整 (195)8.5交叉立管 (196)8.6交线断开 (196)8.7喷淋管径 (196)8.8转换上下喷 (198)8.9管坡修改 (199)8.10风管连接 (200)8.11管连风口 (202)8.12管线互配 (203)8.13桥架配线 (206)8.15散连立管 (209)8.16散连管线 (210)8.17立连干管 (210)8.18选跨越管 (210)8.19系统类型 (211)8.20回路编号 (212)8.21分组编号 (212)8.22材质库 (213)8.23图库管理 (214)8.24增加接口 (217)8.25沟槽卡箍设置 (218)8.26风管设置 (222)8.27敷设方式设置 (222)8.28电气合管 (223)8.29管线合并 (224)8.30消连立管 (225)8.31消连管道 (229)8.32虚拟桥架 (231)8.33高度调整框 (233)8.34管线连灯带 (234)8.35设备高度调整 (235)8.36放坡系数设置 (235)8.36管沟宽度设置 (236)9. CAD操作 (238)9.1撤销 (240)9.2恢复 (240)9.3复制 (240)9.4属性匹配 (240)9.5删除 (242)9.6移动 (243)9.7镜像 (243)9.8旋转 (243)9.9偏移 (243)9.10延伸 (244)9.11修剪 (244)9.12打断 (244)9.13倒角 (245)9.14圆角 (245)9.15合并 (245)9.16对齐 (246)10. 构件管理 (247)10.1定义编号 (248)10.2构件管理 (248)10.2.1 图形管理 (248)10.2.2 零星管理 (249)10.3拷贝楼层 (253)10.4构件查询 (256)10.5构件筛选 (256)10.6编号修改 (258)10.7复制做法 (259)10.8删除做法 (260)10.9做法维护 (260)10.10清单维护 (262)10.11定额维护 (263)11. 视图 (264)11.1多层组合 (265)11.2构件显示 (266)11.3构件辨色 (267)11.4隐藏构件 (269)11.5图形刷新 (270)11.6属性图示 (270)11.7属性浮示 (271)11.8CAD视图转屏 (272)11.9CAD界面 (273)11.12标注标高 (275)12. 工具 (276)12.1查询面积 (278)12.2查询距离 (278)12.3计算工具 (278)12.4捕捉设置 (278)12.5系统选项 (278)12.6算量选项 (281)12.6.1 工程量输出 (281)12.6.2 计算规则 (283)12.6.3 构件颜色 (284)12.6.4 属性显示 (286)12.6.5 构件选项 (287)12.6.6构件关联 (287)13. 报表 (289)13.1图形检查 (290)13.2回路核查 (292)13.3快速核量 (295)13.4漏项检查 (296)13.5三箱设置 (296)13.6分析、统计 (297)13.7预览统计 (299)13.7.1预览统计 (299)13.7.2 浏览统计内挂做法 (303)13.8报表 (305)13.8.1 报表设计 (305)13.9自动套做法 (311)13.9.1 做法模板编制 (312)13.9.2 编辑自动判断条件 (313)13.10手工算量 (314)13.10.1 项目列表区 (315)13.10.2 创建工程区 (317)14. 图量对比 (324)14.1图纸对比 (325)14.2工程对比 (325)15. 碰撞检查 (329)1. 概述本章内容包括⏹本书的使用⏹入门知识⏹用户界面⏹图档组织⏹定义编号本章详尽阐述安装算量软件TH-3DM(简称3DM)的相关理念和软件约定,这些知识对于您学习和掌握3DM是不可缺少的,请仔细阅读。
斯维尔三维算量绘图步骤

1、配置软件斯维尔三维算量并配置相应CAD的版本
2、双击软件斯维尔三维算量
3、点击新建工程
4、设置工程名称及存放位置
5、对工程项目依次进行设置
6、楼层以两层小楼为例
7、若对工程信息进行修正点击页面左上角工程设置。
8,绘制轴网
9,完成轴网绘制后,点击柱体。
10,对柱体进行设置。
并根据图纸信息,将柱子底标高设置为同基础顶标高。
11,根据图纸,将柱布置在相应位置。
(若柱位置不在图纸所示位置,选中需要偏心编辑的柱子,点击偏心编辑或使用鼠标右键)
12,单击鼠标右键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钢筋布置。
13,完成柱配筋页面。
14,拷贝楼层。
15,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轴网、柱子位置一样时进行,若不同信息不一样时,则根据图纸信息依次进行修改。
)
16,完成拷贝后,将页面转至基础层。
17,绘制基础。
(以独立基础为例)
18、单击独基承台。
19、对基础进行数据修正。
20、数据修正完成后,根据图纸布置基础。
21、基础布置完成后,进行基础钢筋布置。
22、完成基础、钢筋布置后,进行梁体布置。
23、布置梁体钢筋。
24、梁体钢筋布置完成后页面。
25、若基础层、首层及第2层的梁体及梁体配筋情况基本相同,可拷贝楼层。
26、查看以画工程的工程量。
27.当柱子底标高与基础顶标高不一致,就行修正。
暂时写到这┄┄。
[新手必备]建筑、钢筋工程斯维尔三维算量入门教程(含实例)图文236页
![[新手必备]建筑、钢筋工程斯维尔三维算量入门教程(含实例)图文236页](https://img.taocdn.com/s3/m/a1abb9ff01f69e314232943f.png)
对于前面所讲的墙体积工程量,当墙的模型建立好后,墙长、墙厚等值会转变为软件中的变量。墙上的门窗洞口、过梁等模型建立好后,也会生成相应的属性变量,例如洞宽、洞高、洞厚,过梁长、宽、高等。这些变量自动按照软件内置的计算规则组合成工程量计算式,最终得出墙的体积工程量。在软件中,计算规则是完全开放的,算量过程有据可查,规则变更随时调整,真正满足用户多样的算量要求。例如墙体积扣减洞口、过梁体积等的计算规则,结合洞口面积大于0.3㎡时才扣减的参数规则,就能满足墙体积工程量的计算要求。如果软件提供的工程量仍无法满足您的要求,您还可以利用软件提供的构件属性变量自行组合成工程量计算式,软件还提供了构件与构件之间的各种中间变量,以满足各种扣减需要。利用软件算量,不仅可以将烦琐的数据提取工作交给软件去完成,还可以依据软件内详细的计算规则快速计算出构件的工程量,且计算过程公开、可改,与手工算量追求精、准、细的目标达成一致。
综上所述,三维算量软件的整体算量思路就是利用三维算量软件的“虚拟施工”可视化技术建立构件模型,在生成模型的同时提供构件的各种属性变量与变量值,并按计算规则自动计算出构件工程量。
不论是手工计算还是用软件计算工程量,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算量流程。首先是房屋的概念。而任何建筑物都由楼层单元构成,算量时也是按照不同的楼层分别计算,例如本工程分为地下室或底层、标准层、顶层等。其次是构件。每一楼层都由各种类型的构件组成,建筑物的构件类型基本上分为以下几大块:基础构件、主体构件、装饰构件和其它构件,它们之间的工程量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
清华斯维尔算量软件使用说明

前言:《三维算量》是用“虚拟施工”的方式,将建筑工程中的工程量信息抽象为柱、梁、板、墙、形体、轮廓、钢筋等构件,在AutoCAD R2002平台上,通过导入设计施工图的电子文档,利用AutoCAD强大的图形支撑,帮助造价编制人员在计算机的虚拟三维空间中将真实建筑物象搭积木般“搭建”起来。
而将构件的非几何属性(定额信息)存放于数据库中,通过多对多的键接将构件与定额信息进行关联。
在分析了构件与构件的几何拓扑关系之后,产生工程造价所需的工程量。
其特点是:1、计算精确,速度快。
2、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施工图的电子文档(DWG/DXF文件)。
3、系统根据“量价分离”的原则设计,可按全国各地不同计价规则计算工程量。
4、一个虚拟建筑可同时套用任意多个地方定额。
5、可对用户任选的楼层、任选的构件进行工程量/钢筋的统计。
方便工程进度管理。
《三维算量》能够让用户在AutoCAD-R2002平台上完成建筑工程土建工程量计算,通过真正基于AutoCAD平台的图形化计算方法,使预算人员摆脱了繁琐的手工计算,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是您投标、预算、结算、进度控制管理的理想工具。
非常感谢你选择我们的软件,希望您指出我们的缺点与不足,我们真诚期望您能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我们将对软件改进,使它更能满足您的需求。
谨此,深表感谢!内容索引:本书按照软件的功能模块结合工程算量的具体情况进行叙述,和软件屏幕菜单的组织基本一致。
本书力图系统性全面讲解三维算量3DA软件的操作方法,让用户在最短时间内用好软件,把软件的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这就要求不仅要讲解单个的菜单命令,还要讲解一些操作命令之间的联系,因为有些时候需要多个命令配合才能完成一项任务。
本书的附录按操作命令名称给出了书中的索引位置。
本书的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介绍三维算量3DA软件的图形符号约定和使用本软件的必备知识,为用户必读的内容,同时介绍一些其它对本软件有帮助的资料资源。
第2章介绍软件的工作原理和软件的特点。
斯维尔-安装算量操作步骤[优秀范文五篇]
![斯维尔-安装算量操作步骤[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93092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2.png)
斯维尔-安装算量操作步骤[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斯维尔-安装算量操作步骤安装操作步骤流程:一、新建工程双击软件图标—>新建工程—>否—>输入xx办公楼安装算量—>在查找范围选工程文件保存路径—>选择定额名称—>选择输出模式:清单模式,实物量按定额规则计算—>选择清单名称—>下一步—>根据工程需要,设置楼层属性—>下一步—>工程特征属性,可以不作修改—>完成!二、导入图纸图纸——>导入设计图——>查找范围:找到电子图位置——>选中图纸——>打开——>输入:0,0(定位图纸在坐标最近点)——>框选图纸——>分解设计图!三、喷淋识别识别——>识别设备——>选中工程相应的喷淋头——>设置喷淋头安装高度——>点击提取——>在图纸上选中单个喷淋头——>鼠标右键确认——>输入块的插入点——>右键确认——>框选整个图纸——>点击右键确认——>喷淋头已经识别!识别喷淋管识别——>识别管道——>在弹出来的菜单栏下部选择“喷淋”系统,回路编号为PL-1——>点选管道图层后面的——> 图纸上选择管道图层(此时管道图层隐藏)——>鼠标右键确认——>设置标注图层格式为“DN”——>设置合并间距600,安装高度按工程实际输入——>点击快捷菜单的“喷淋管径”——>选择管径的危险级别和确认管径配喷淋头的个数——>确认——>框选整个图形——鼠标右键确认——检查识别出来的管径和图纸是否一致。
如果不一致——>选择不一致的管径右键“构建查询”进行修改(识别管径也可以修改)。
识别附件识别——>识别附件——>在弹出图库管理里选择需要识别的附件设备——>在识别菜单下部选择识别过的系统类型为“消防-喷淋”系统,回路编号:PL-1——>设置安装高度——>点击“提取”——>选择图纸中的附件设备——>鼠标右键确认——>确定插入点——>右键确认——>框选图纸,把所有同类型的附件选中——>右键确认。
【精品】斯维尔安装算量快速入门.

斯维尔安装算量2010快速入门.识别建模操作流程操作原则把握以识别为主,手动布置为辅,灵活运用软件。
在无法识别的时候,利用手动布置,迅速建模。
斯维尔三维算量软件能够高效的完成识别框架柱、暗柱及梁体梁钢筋。
操作步骤1、导入设计图方法一:点击图纸菜单导入设计图,把楼层框架柱及配筋图导入算量界面,任意指定一点即可。
适用范围:施工图纸是分散开,一张一张的独立CAD图形文件方法二:将施工图利用CAD打开,在CAD里面将所需图纸选中执行一道爆破命令(x),再复制(ctrl+c),切换到算量界面,粘贴图纸(ctrl+v)适用范围:施工图纸为整体图纸,即一个CAD 图形文件里面有很多张图纸完成上述步骤后,若导进的CAD图纸在算量软件里面无法完全显示,例如没有标注没有钢筋信息文字等等。
则执行菜单图纸---全开图层命令,将隐藏的CAD图层显示出来。
2、对齐设计图将导进图纸,与复制的轴网进行对齐,利用CAD命令m对齐即可 3、识别设计图框架柱:执行菜单“识别-识别柱体”,第一步“提取”,根据软件命令栏提示“选择柱边线”,选择柱边线,检查是否全部选择完毕(是不是全部消失了),右键确定。
第二步提取:在提取柱边线下面还有一个提取,点击此“提取”,根据软件命令栏提示“选择集中标注线”,则点击框架柱延伸出来的那根标注线,选择完之后,右键确定即可。
可观察到标注线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则标注线识别成功完成上两步提取之后方可进行柱体识别。
方法一:第二种点选识别,将鼠标移至柱体内部左键点击一下,则识别成功,此方法适用于较为复杂的柱体;方法二:第三种框选识别,直接从右边一次性框选多个柱体进行识别,适用于较为规范的框架柱进行多个柱体识别。
方法三:手选边线识别,根据命令栏提示,一一选中该柱体的各条边线右键确定识别。
该方法适用于前2种无法解决的异性框架柱体。
识别框架柱时需注意:若设计图纸里面有钢筋大样图,最好不予识别,在提取的时候也忽略这些独立的大样图图层,在识别完除去大样图的所有柱体之后,利用手动布置完成这类大样图的建模。
BIM—三维算量ForRevit-清华斯维尔

BIM—三维算量For Revit快速入门手册V1.0版本2015年3月发行深圳市斯维尔科技有限公司第一章软件安装指南一、配置环境软件在运行过程中,有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
特别是在进行分析统计时如果您的计算机硬件配置过低,则会用上很长的时间,甚至会出现计算机停止运行现象。
推荐配置如下:系统环境:采用win7以上系统软件环境:推荐使用Revit2014、Revit Architecture2014、Revit 2015、Revit Architecture2015版本。
CPU:推荐使用Intel Core i3以上内存:推荐使用2.0GB内存以上说明:Revit升级至最新版本,推荐更新至update2。
Revit升级补丁包步骤,升级前请先查看Revit关于对话框版本号:Revit信息Revit2014更新包下载地址:/support/revit-products/dow 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revit-2014-update-release-2.ht mlRevit Architecture2014更新包下载地址:/support/revit-products/dow 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revit-architecture-2014-update-release-2.htmlRevit2015(包含Revit Architecture2015)Update Release5升级步骤:1、安装UR3或UR4(如果已经安装,请跳过该步骤)UR3适用于:原始版本(Build:20140223_1515)Update Release1(Build:20140322_1515)Update Release2(Build:20140323_1530)Revit/support/revit-products/dow 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autodesk-revit-2015-update-rel ease-3.htmlArchitecture/support/revit-products/dow 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autodesk-revit-architecture-201 5-update-release-3.htmlUR4适用于:原始版本(Build:20140223_1515)Update Release3(Build:20140606_1530)Revit/support/revit-products/dow 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autodesk-revit-2015-update-rel ease-4.htmlArchitecture:/support/revit-products/dow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autodesk-revit-arc hitecture-2015-update-release-4.html2、安装UR5UR5适用于:Update Release3(Build:20140606_1530)Update Release4(Build:20140903_1530)Revit:/support/revit-product s/dow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autodesk-revit-2015-upda te-release-5.htmlArchitecture:/support/revit-products/dow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autodesk-revit-arc hitecture-2015-update-release-5.htmlUR5For Revit2015R2(Build:20140905_0730):Revit:/support/revit-product s/dow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autodesk-revit-2015-upda te-release-5-for-revit-2015-r2.htmlArchitecture:/support/revit-products/downloads/caas/downloads/content/autodesk-revit-arc hitecture-2015-update-release-5-for-revit-architecture-2015-r2.h tml二、软件的安装启动安装程序,软件将为用户提供安装向导,按照提示操作即可(如需修改安装路径,按照提示选取放置位置)。
清华斯维尔三维算量工程实例高级教程

目录第一部分概述第1章算量思路1.1建筑工程量计算思路1.2钢筋工程量计算思路1.3算量流程第2章实例工程概况第二部分建筑工程量第1章建筑工程量概述1.1 建筑工程量计算思路1.2 实例工程分析1.3操作约定第2章新建工程项目2.1 新建工程项目2.2工程设置第3章地下室工程量计算3.1建立轴网3.2 地下室独立基础3.3 地下室柱3.4 地下室基础梁3.5 地下室梁3.6 地下室墙3.7 地下室门窗3.8 地下室过梁3.9 地下室楼梯3.10 散水3.11 地下室内装饰3.12 地下室外装饰3.13 地下室脚手架3.14 其他项目第4章首层工程量计算4.1 拷贝楼层4.10雨篷拦板第5章二三层构件工程量第6章出屋顶楼层工程量6.5 女儿墙6.6女儿墙压顶6.7 坡屋顶6.8 老虎窗6.9挑粱天沟6.10平屋面装饰第7章分析统计工程量7.1楼层组合7.2图形检查7.3构件编辑7.4工程量计算规则7.5分析统计工程量第8章报表输出第9章识别建模9.1识别建模与手工建模的关系9.2识别建模工作流程9.3识别首层轴网与柱子9.4识别首层梁9.5识别门窗表9.6识别首层墙与门窗9.7识别其它构件9.8其它楼层处理第三部分第1章钢筋工程量概述1.1钢筋工程量概述1.2钢筋选项1.3实例工程分析第2章首层钢筋工程量2.1首层独基钢筋2.2首层基础梁钢筋2.3首层柱筋2.4首层插座布置2.5首层梁筋2.6首层砌体墙拉结筋2.7首层混凝土墙柱筋2.8首层板筋2.9首层楼梯钢筋2.10首层飘窗板钢筋2.11首层过梁钢筋第6章分析统计钢筋量6.1核对钢筋6.2图形管理6.3修改钢筋公式6.4分析统计钢筋量第7章识别钢筋7.1 识别钢筋工作流程7.2 识别柱筋7.3 识别梁筋7.4识别板筋报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维尔三维算量图文教程二、实际应用注意事项:1.转角的柱如何布置?转角的构造柱?答:可以采用轴线偏移和修剪来定义转角柱(或构造柱)的截面形状,然后用识别菜单下面的封闭曲线功能将柱截面封闭成一个块图形,然后在柱布置对话画框中定义异型柱,选择定义好的截面图形即可。
2.构造柱截面不同墙宽时如何布置?答:先按柱布置上去,再用编辑菜单下面的构造住转换功能转换成构造柱。
构造柱不同墙宽时直接用柱布置,马牙槎的体积、面积在“属性查询”对话框的指定调整内指定调整,之后套构造柱的定额。
3.如何定义(编辑)不规则柱?答:先在平面上画出柱截面图,再用识别菜单下面的封闭曲线功能将柱截面封闭成一个块图形,然后定义异型柱,选择截面图形即可。
4.为什么同一编号的梁有不同断面时如何处理?答:用构件编辑器修改单跨梁截面尺寸。
(点击“构件成组”开关,将整梁分开,图面选取要修改的梁段进行修改。
)5.一条多跨梁布置后自动断成多段,这时如何偏移整条梁?答:点击“构件成组”开关,即命令行显示值等于1后将多段梁连为整梁,在进行偏移。
6.转角布置的墙,会自动离开,不交在同一点,影响工程量?答:A方法:有细微的误差,可以选择墙的夹点(蓝点)来拉伸至闭合,重叠部分系统会自动扣减。
B方法:用“图形检查”功能用“尚需连接构件”功能对构件进行检查,之后用里面的“应用”功能进行连接。
7.为什么布置构件(梁、墙)有时出现仅有支座处有,其余该有的地方画不上去的现象?答:那是因为系统会自动判断支座来布置,梁可以先画支座梁,再画单边柱、墙支座的梁。
墙可以手动画墙的功能将其布上。
8.为什么布置半截构柱(不到层高)墙却按整条柱全部扣减?答:能够按任意高度扣减,一般这种情况是用柱布置构造柱导致的,只是把编号写成GZ1之类的,这样系统认为这个构件还是柱,而不是构造柱。
而正确的做法是用构造柱布置按钮将构造柱定义和布置上去。
或者用柱布置时将墙隐藏掉,再布置柱,完了之后再将墙显示出来,墙就不会断开了。
9.为什么有半截柱(窗台下)处窗布置不上去,取消柱后将墙联上还是不能布置?答:墙长小于窗宽不能布窗。
10.已布置的构件如何偏移?答:A方法:可以用编辑菜单下面的构件对齐功能是构件对齐,如:柱边与梁边对齐、柱边与墙边对齐。
B方法:直接用移动命令,在命令行输入M—〉回车—〉选择需要移动的构件—〉选择构件的一个参照点—〉(选择目标点即可)或指定一个方向并在命令行输入偏移值—〉回车即可。
11.柱主筋(竖向钢筋)搭接头是在“工程设置”里设置?答:是的。
也可以在柱主筋公式里自定义增加搭接长度。
12.一条梁钢筋布好后发现梁跨数排序颠倒,梁段重组后原布置的钢筋还可用(不重输入)?答:不需要重新输入,只要跨号修改过来重组和分析即可。
13.鸭筋、吊筋长度计算式中‘梁高—80’,在预算中多减,使用时需调整。
答:(此条已改“梁高—2* Llbhc”。
)14.建议:手工建模时布筋对画梁顺序有要求,即软件默认开始画的一端为第一跨,这样就经常需要重组梁,增加工作量。
最好软件能默认垂直方向:以下方为梁起始端;水平方向以左边为起始端。
这样与正常的施工图刚好相符。
答:(这样还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的钢筋是同编号原则。
如果是镜像的构件,第一个构件的终端将是另一个构件的起端,在终端和起端不一样长的情况下会有问题。
我们曾考虑过您所建议的方法,这样做对用识别功能的梁跨的排序是好,但对镜像构件就不好了。
考虑再三还是用起头为一跨的方式,这个方法对镜像构件还是很好的。
)15.钢筋变量中‘LNB 梁、墙全长’全长是什么概念,即指净长?答:(这个净长并非计算墙、梁构件工程量的“净长”。
它是构件的“通净长”,即只扣减了构件通长两端的支座长,中间支座全部包括在长度中。
)16.柱定位信息中的转角在‘窗选布置’和‘网格布置’时是相对于所在轴线而言。
‘定位布置’是相对坐标系而言。
答:可以简单理解为‘窗选布置’和‘网格布置’时系统会将柱自动向心,“定位布置”需要手动输入旋转角度。
17.柱编号在同一层中不可重复(柱与构造柱信息统一),系统只认前一个,后设无效。
答:您如果用柱子作构造柱,最好用这样的编号形式“z-gz1、z-gz2、.....”以区别在构造柱内的编号“gz1、gz2......”。
暂时情况下只能这样做,待改进。
18.墙体碰到独立柱时软件默认断在柱两侧,半截柱会按整柱扣墙体,答:使用中半截柱处理有两种办法:一、在构造柱中处理;二、强制拉伸至(柱、墙)支座处。
19.墙体拉伸过度重叠工程量计算有误(墙上有梁)。
误差量为重叠长度范围内的梁工程量,系重复扣减所致。
答:可以利用图形检查功能将其检查出来并处理,注意检查构件重复位置时需要加以人工判断是否“应用或往下”,即“应用”系统会自动删除前面布置的构件保留后面布置的构件,“往下”即忽略不处理,但有颜色区别提示,需要认为处理。
20.异型梁截面中‘图面点取’如何使用?答:先用cad的绘图功能,在界面中绘制一个异型梁的截面,再打开梁布置对话框,选取梁截面内的“异形”,之后按照命令栏的提示操作,将梁的编号定义好后,布置方式同正常梁的布置方式一样。
21.板计算工程量有误,布置板时已决定板面积计算基数(已扣梁、柱面积),因此计算规则中扣不扣梁、柱已无意义(只对布置好板后,修改大和后布置的这部分梁、柱有用)。
半截柱也同样扣板面积。
(天棚、搂地面同样)如何解决?答:布置板时,最好用单块小板进行布置,这样算出来的板底面积是很准确的,程序中的扣减梁、柱面积是针对布大板而言,布大板对布板钢筋会产生不准确。
天棚、搂地面可直接在一个房间范围内形成,中间的梁侧边会自动加入天棚内。
22.套取定额后局部从新布置构件可以直接运用已套定额的构件(减少套定额的工作量)?答:将第一次套挂的清单、定额保存为做法组,在清单、定额关联界面的底部有一个“组合保存”按钮,当您做好了一组清单、定额的关联时,点击这个按钮,在弹出的清单、定额组合界面内给这个组合一个名称“确定”保存下来,下一个构件套挂清单、定额时,直接在界面的底部“组合名称”选项栏内选您保存好的名称即可,很方便的。
23.布置房间时只能显示墙、柱(要隐藏梁,当梁宽大于墙时房间墙面会变小),实际操作时可全部不显示,进入房间布置系统自动显示墙、柱。
答:这是一个矛盾的,如果自动将梁隐藏掉,在无墙梁的情况下将梁隐藏了,房间将没有了边界,这个问题正在想办法解决。
为了减少隐藏梁的操作步骤,建议最好是在布置房间的前期,用“楼层/构件显示隐藏”的功能一次性将梁构件隐藏,对于没有墙的位置,用画辅助线的方式将缺口封闭,之后再布房间装饰。
24.侧壁抹灰中系统按墙高计算面积,且已扣板厚所占面积。
当墙高只到梁底时需注意使用‘加梁侧面积’选项。
答:应根据当地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而定,因为梁面抹灰是在混凝土表面抹灰,如果当地有砼面非砼面的抹灰规定,则应将梁侧面积另套定额,可能至少有刷107素水泥浆的要求。
25.计算规则——天棚装饰中:‘梁面积’原定选用为扣梁所占面积,实际选用为加梁侧面积,不选也不扣。
当‘梁面积’和‘梁侧面积’一起选用也仅加一次梁侧面积。
答:2005版本的计算规则是沿用的很早以前的内容,里面的条目是不很清楚,使用时要结合对话框下面的说明来看,您所提到的“梁面积”和“梁侧面积”是重复了,但不影响算量。
已改正。
26.基础布置中XY轴的偏移值方向相反。
‘选择轴网布置’不认转角功能。
从‘选择轴网布置’向‘手动布置’变换时关闭窗口。
转角90度X、Y轴偏移值互换位置。
答:应该是这样的,不能转了一个90度,就将宽改为高高改为宽,这是因为布置钢筋有同编号构件只布一次钢筋的需要。
27.基础梁布置时经常会出现‘挑梁’现象;缺少跨数现象(多跨少其中几跨);断头回缩现象(在斜梁布置中最明显)。
答:可用全部重画的功能或工具菜单下的初始化扑捉边线的功能再现缺少部分的图形。
28.在基础设置中选取‘满堂基础’和‘异型截面’时就会马上关闭设置窗口,无法继续。
答:是这样,在定义“满堂基础和异型截面”的基础时,要先定义一个平面范围,请按命令栏提示操作。
29.同一编号定额计算式修改后在同一特征构件中会同时修改(软件已有提示),对其他构件中使用的该条定额的计算式无关。
答:定额关联时如果您需要修改构件上已挂定额,会有提示“对原有定额的修改会影响关联本条定额的其他构件,是否继续”,在此提示下如果您不想本条定额的修改影响其他构件您应该点“否”,应该将此条定额删除后另外挂接一条新的定额。
如果点了“是”系统确实会将其它构件上的已挂定额都修改掉。
30.基础上用板覆盖:当板部分盖住基础时系统会扣减板占部位模板,当板正个覆盖板时反而不扣板占位置的模板。
答:如地下室底板用板和基础、基础梁组合时要注意31.板筋识别中提到‘钢筋描述转换命令’在那?答:在“识别”菜单下,有“钢筋描述转换”的命令选项。
32.没有搂层拷贝,怎么显示其他搂层时会有同样轴线存在?答:选择目标楼层,点选轴网显示/隐藏开关,界面中会显示轴网的,没有构件也会有轴网的,只要您设置了这个楼层。
———————————————————————33.单跨带挑梁的梁识读集中标注的通长腰筋时,只布置1跨腰筋,挑梁无腰筋(多跨梁不知有无,还没检查)。
答:用“0”通长跨布置构造腰筋是可以拉通的。
34.设置里,设置好钢筋规格和接头形式后没有显示,应该让它显示出来,以便检查。
答:此条不明白意思。
您设置好的钢筋规格和接头形式会在钢筋布置对话框内显示出来的,如梁钢筋布置对话框中的第七列就是。
35.对称布置的同号梁在布置一条梁后其对称部分的梁有时会无钢筋(或错误)。
挑梁最明显(100和-100跨),应该设置一个开关选择,是否相同。
答:是这样,当梁跨号不同时,那怕是一样编号的梁,其钢筋也是布置不上的。
36.轮廓、侧壁、地面天棚重复检查不出,很容易出错。
要改进能发现重复。
答:请将图形检查对话框内“检查构件”栏的“轮廓、侧壁、地面天棚”构件选项打勾后,再执行检查。
A-构件识别规范一、总则:1、别文字必须使用大写英文字母,编号和尺寸文字都只能是单独的一个Text(文字对象),不能组合,如下图:2、所有识别的实体标高必须为0。
3、所有构件和标注必须以独立图层形式进行分离,如梁和板不能在同一层4、识别一层后要清理图档。
5、不同楼层的电子文档应以独立形式输出不同Dwg文件。
二、柱识别规范:1、符合平法标准,编号和尺寸前端平齐,编号和尺寸在同一层,如下图:2、如果以引线标注,引线必须和编号在同一层,且距离必须在一个字高内,如下图:3、相同编号柱形状大小必须相同,一个柱只能有一个编号,如果旁边存在多个编号,系统选择最近的编号,编号和柱最好是一对一的关系,不要一个编号对多个柱4、对于异形截面柱可以先在布置对话框中定义编号和截面尺寸,否则需要按照实际尺寸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