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听说领先与听读领先教学法之比较
小学英语教学的听说领先原则(Aural---Oral First)

小学英语教学的听说领先原则(Aural---Oral First)整理伴你一程(一)听、说、读、写的关系听、说、读、写是英语的四项功能,也是四项技能,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在学习过程中,它们又各有难、易两个方面。
心理学、语言学和教学法对它们也各有不同的说法。
从学习语言的过程来看,听和读是吸收性的,是为了获取信息,是领会和吸收的过程,是基础;说和写是表达性的,是为了传递信息,是表达和复用的过程,是提高。
没有领会和吸收,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复用和表达,语言实践能力就得不到巩固和发展。
从整个教学的目的、任务来说,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应包括会听、会说、会读、会写四个方面。
小学英语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即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
因此,听、说、读、写不仅是学生应具备的言语能力,也是英语教学的手段,四者缺一不可,但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有所侧重。
中小学英语教学相对来说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小学、初中和高中。
每个阶段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的学习进程以及他们的年龄、心理发展情况,又可分为不同的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四种关系相互转化,这正反映了人们在学习语言中的客观规律性,从而掌握教学的主动权,防止盲目性,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提倡“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首先,它符合学习语言的自然顺序和规律。
听、说是口语,学习口语有助于学习书面语,是学习读和写的开路先锋。
其次,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
从口语入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再次,它符合语言教学规律。
先从口语训练,可使课堂教学自然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习惯。
第四,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不仅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减轻学生的疲劳。
因为在听、说、读、写的交替训练中,学生除了用脑外,还要调动多种感官,听、说要用耳、动口,读、写要用眼、动手,从而提高训练的效果。
英语教学注重教学过程创新

英语教学注重教学过程创新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并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在启迪学生思维,激发情感,调动其积极性主动地参与认识,学习新知识上下功夫。
就要使教学过程成为指导学生科学的认识过程,成为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发展过程。
一、英语敩学过程的创新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首先是优化课堂教学。
国家教育总部督学柳斌认为素质教育应“以面向21世纪中国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为依据,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按照学习者自身发展的规律构建教育体系,安排教学内容。
教育方法则主张因材施教,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可见,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
起始阶段的英语课堂活动中,应用多种教育形式,应在唱中学,在学中练,在情景中说,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教师应多用英语组织教学,配以图片、动作、实物、电化教学等手段,加强趣味性和灵活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一定基础这后,教师应积极带动学生通过高密度,大容量的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这样的课堂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兴趣盎然的临战状态。
在交际活动中获得的自然习得必然诱发学生的成功感。
优化课堂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喜欢英语,简言之教学内容目标化,课堂教学交际化、结构教学情景化,语法教学语感化、难点教学小步子化、组织教学多样化,语言实践多量化。
其次.注重常规的语音教学: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落实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核心环节。
在教学中要突出语言要点、词汇、日常交际用语和语法的核心地位,并努力使教学过程体现:感知材料-分析材料-得出语言要点和语法-应用语言的完整的符合认识规律的科学认识法则。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故学习英语,语音是第一关,语音是语义的物质媒介,是语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既然语言是有声的,任何一项语言活动都离不开掌握语言这一前提。
学生不会发音,没有独立拼读能力;听、说、读、写训练根本无法进行。
四年级英语pep下册教案(8篇)

四年级英语pep下册教案(8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听、说、认读4~6单元的单词和词组,并能在实际情景中加以运用。
2.培育学生温故知新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把握4~6单元的重点单词和词组。
教学难点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的单词和词组。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与本课时相关的单词卡片和图片,与本课时相关的录音和课件。
学生预备:自己旅游时的照片。
教学方法1.听说领先教学法教师播放听力内容,同学依据听力完成对应的习题,在听力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2.嬉戏教学法教师和同学一起玩嬉戏,在嬉戏中把握形容词和物主代词及特别疑问词whose的用法。
教学过程Step 1: Warm-up1.教师播放英文歌曲活泼课堂气氛,学生跟唱。
2.教师展现学生们野餐的图片,学生围绕这张图片,用英语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东西,以小组为单位进展抢答。
看看哪组抢答的最多(教师给提示)。
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写板书,为新知作铺垫。
Step 2: PresentationRead aloud1.找学生描述一下这四幅图Where are they?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然后听录音,找学生画知名词的复数形式和物主代词。
2.学生找出任意三个问句并说出汉语意思,然后,依据问句仿写一个,并说出答案。
3.教师设计几个习题稳固句型。
I’d like five (apple) and two (pear), please.4.分角色表演学生依据上面的四段文字,分角色朗读并表演。
Listen and tick, Read, write and say1.教师引导学生描述图片。
2.听录音,选出正确的`图片。
3.学生大声读出单词并补全所缺的单词。
(按发音规章)Step 3: Practice1.模拟情景,即兴表演教师利用图片(例如:课本67页中任意两个图片)为素材,教师用英语创设肯定的情景,让学生到前面表演小对话。
看哪一组的对话最合情合理。
英语“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教学改革的尝试

英语“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教学改革的尝试导读:本文是关于英语“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教学改革的尝试,希望能帮助到您!1990年8月东北师大和抚松三中共同开展关于“优化农村初中外语教学的改革实验”研究。
经过近四年的实践,在课题组和实验校领导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改革实验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势头,并且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这次改革实验的具体作法如下:一、转变教学观念,确定教改方向建国以来,中学英语教学发展坎坷,特别是十年动乱,更使英语教学降低了质量。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一直走“语法翻译教学法”的路子。
课堂上教师采用“讲解?翻译?朗读?作题”的教学模式。
语法知识被视为教学核心,教学以讲解词汇、语法和分析课文中语言点为主,把语言作为理论知识来教;课堂上学生的听说机会很少,教师以汉语为教学语言;师生之间的交流基本上是用汉语进行的。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能背出一系列语法条条,但却连最简单的常用语也听不懂和说不出。
初中三年花费数百学时,学得的却是“聋哑式”英语。
究其原因,主要有:(1)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观念陈旧落后。
部分教师英语语言素质较低,不具备最基本的听说能力,难以胜任听说教学。
(2)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
中考和高考试题比较重视语法和书面知识,不设听说内容。
在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下,教师不得不采用“讲解?翻译?朗读?作题”的模式,“肢解”课文,做句子的分析和翻译,大搞“生词开花”和“题海战术”;重视语言知识、却忽视了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3)教材的限制。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从指导思想和编写体系都受到结构主义语法教学理论的影响,对语言的功能重视不够,课本中脱离语境的句型操练较多,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练习较少;阅读量有限,生词率较高,语言材料的复现率较低,给听说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4)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因素。
教师在课堂上就知识讲知识,学生被动地机械背诵模仿。
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兴趣索然。
外语教学方法之语法翻译法、直接发、听说法、交际法

几种外语教学方法比较(一)一、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翻译法,也有称它为语法翻译法,它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它的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母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
例如:老师说“apple”,学生马上说出“苹果”。
2、主张讲授语法知识,重视理性,注意磨练学生的智慧,强调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3、主张通过阅读外语名著学习外语,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外语的能力。
翻译法所遵循的教学基础原则:1、语音、语法、词汇教学相结合。
2、阅读领先,着重培养阅读与翻译能力,兼顾听说训练。
3、以语法为主,在语法理论指导下读译课文。
4、依靠母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手段,又当作教学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翻译法教学的教师,不必有流畅的外语口语,一般只要按照课文,逐词逐句地进行翻译讲解,用母语解释清楚所学语言的准确意思即可。
课堂教学过程比较好控制,选择对学生的测试方法也比较容易。
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弱点是: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弱,语音语调较差。
虽学了大量的语法规则,一旦用于实践,如写作,口头交谈,便会频频出现错误。
不难看出翻译法的缺点是:1、未能恰当地发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语法、词汇与课文的阅读教学脱节。
2、过分强调用翻译法进行教学,容易养成学生在使用外语时依靠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翻译法的优点是:1、在外语教学里利用文法,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
2、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学生智慧的磨炼。
3、使用方便。
只要教师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拿着外语课本教外语。
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
4、在外语教学里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对建立外语教学法体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随着科学的进步,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翻译法吸取了其他教学法的一些优点,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在以阅读为主的情况下,兼顾听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英语人教PEP版三年级上精品教案-Recycle 1-教案(含反思)

Recycle 1第1 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1—3 单元所学的日常用语。
2.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Hello.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This is… What’s your name? How are you? 等用语。
【教学重难点】1.根据情境掌握Read aloud.部分的故事。
2.复习有关打招呼、问候、介绍、道别的英语会话。
3.能根据所给图片用颜色名词和身体部位名词说简单的英语短语。
【教学方法】1.角色表演教学法:教师利用课本中的对话,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在角色表演中巩固单词和句型。
2.听说领先教学法:教师播放录音,学生根据听力内容选出所听到的短语。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Step 1:Warm-up1.Greeting:T:Hi/Hello.How are you?Ss:I’m fine,thank you!2.教师播放英文歌曲ABC song和Hello!师生共唱。
然后学习新歌曲How are you?Step 2:Presentation1.总结所学问候语等,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
(1)当我们想同对方打招呼或问候时(为学生出示此情景图)可以说:Hello./Hi.(什么时间都可以)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不同时间,不同选择)How are you? Fine,thank you./Very well,thanks.(用于熟人之间有一段时间未见面,或是对方身体欠佳,或是较正式地向别人打招呼等场合)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too.(初次见面表示很高兴见到对方)(2)当我们想了解对方姓名或介绍自己时(为学生出示此情景图)可以说:What’s your name?Your name,please?My name is…/I’m…(3)当我们为别人介绍伙伴时(为学生出示此情景图)可以说:This is…(4)当我们建议别人做某事时(为学生出示此情景图)可以说: Let’s…!2.你是谁讲台上的学生面朝黑板问:Who are you? 下面的学生回答:My name is…/I’m…可以说假名也可以说真名,由发问者自己判断Yes 或No。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

第八章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要对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某个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和特点、基本的教学过程等。
要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某个教学法的优缺点作出适当的评论。
1. 语法一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语法一翻译法又称" 传统法", 它是使用学生的母语来教授第二语言/ 外语,并以系统地教授语法知识为教学基础的一种第二语言/ 外语教学法。
语法一翻译法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并用, 通过翻译和系统的语法知识的讲授学习第二语言。
语法一翻译法是最古老的教学法, 最初用来学习古希腊文和拉丁文这类死的语言, 帮助人们学习古代" 经典", 增长知识和智慧。
后来用它来学习活的语言,经过理论的总结和阐释, 成为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
它盛行于18世纪末,代表人物是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H.G.OllendOrff )。
语法一翻译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机械语言或历史比较语言学, 认为所有语言同出一源, 语言和思维也是同一的。
既然人类有共同的思维规律, 其语言规律( 语法) 也是共同的, 词所表达的概念、意义和词的搭配也是一样的。
各种语言词汇的差别只是发音和书写形式的不同而己, 这就是翻译的基础所在。
因为人类的思维规律相同, 所以不同语言之间都可以进行一一对应的翻译。
另外, 传统语言学重视语言规范, 注重定出各种语言规则, 并要求人们按照这些规则来使用语言, 这也为语法一翻译法系统地讲授语法知识奠定了基础。
语法一翻译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联想心理学。
联想心理学把一切心理活动都看成是各种感觉或观念的集合, 而这种集合则主要是依靠联想的力量来实现的。
比如, 记识一个外语单词就是把它跟母语的单词联系起来。
语法一翻译法的基本原则和特点:(1) 语法是教授第二语言/ 外语的基础。
语法一翻译法主张, 学习第二语言首先要背熟语法规则和例句, 然后通过翻译练习巩固语法规则, 只有在理解语法的基础上才能阅读、翻译目的语原文。
初中英语听读领先教学法的课例分析

初中英语听读领先教学法的课例分析发表时间:2020-08-18T17:24:16.98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作者:徐菁玲邢惠萍凌玲[导读] 科学高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努立将新课程理念中听说技能的培养转化为有效的课堂行为,将听读领先教学法尝试融入到初中英语课堂,因此,听读领先教学法是一种既符合普通学习规律:懂—会—熟—用;也符合语言学习规律:输入—吸收—内化—输出的一种教学法,取得显著教学成效。
徐菁玲邢惠萍凌玲亭自庄学校;小汤山中学;马池口中学【摘要】科学高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努立将新课程理念中听说技能的培养转化为有效的课堂行为,将听读领先教学法尝试融入到初中英语课堂,因此,听读领先教学法是一种既符合普通学习规律:懂—会—熟—用;也符合语言学习规律:输入—吸收—内化—输出的一种教学法,取得显著教学成效。
【关键词】听读领先;课堂实践;课例分析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22-01以学生输出为导向设计教学,采用听读领先,不要求学生早开口或动笔,只要求先专心听、仔细读,保证足够的输入机会和输入量,充分内化以后,再以说或写的形式进行输出。
一、教学背景以北师大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3 Food and Drink Lesson 8 At a restaurant第一和第二课时为例,这是一篇以“在外就餐”为话题的对话文本,学生主要学习并尝试综合运用在外就餐的点餐用语。
在本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的听读领先教学方法,设置了一系列听读环节,大体分为三个听读环节,分别为听前活动环节、听中活动环节、听后活动环节。
二、教学实施(一)听前活动主要目的是想学生输入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菜单图片进行导入,让学生直观的看图片猜出“Menu”的意思,并试着说出菜单中的食物名称;利用教材中的范例让学生练习上节课所学的价格询问和表达方法,目的是通过问答让学生复习与巩固对食物名称和价格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