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衙楹联

合集下载

河南省内乡县衙对联

河南省内乡县衙对联

内乡县衙对联的政治地位图:习近平26日所念的对联,出自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衙的楹联资料图片习近平总书记26日在山东菏泽召开座谈会,习近平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

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习近平提到的这副对联出自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衙,恐怕是当今中国政坛受到高层关注最多的一副对联。

2004年秋,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考察内乡时,也曾在内乡县衙看过此联。

1999年5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南阳火车站短暂停留时,听取汇报得知此联,很感兴趣,当即指示中办随行人员查找此联“出自何人之手”。

1995年6月8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到内乡县衙三堂看到这副对联时,高度评价了其中阐述的官民辩证关系。

贾庆林、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中央领导人亦曾实地参观过此联。

据考证,这副对联乃清代康熙年间内乡知县高以永所撰。

内乡县衙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县级官署衙门。

该县衙最大的特色当推遍及各院各房的匾额楹联,对为官之道、从政之道有?精闢独到的阐释,号称“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此番引用对联,也意在以古喻今,告诫各级领导干部亲民为民,以民为本,问政于民。

除了他所引用的三堂对联外,内乡县衙大堂对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以及二堂对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均在告诫为官者当遵纪守法、恪守政德、勤政爱民、赏罚分明,这在今天仍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再如,县丞衙大门对联“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主簿衙大门对联“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刑名钱粮夫子院对联“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亦均鞭闢入里,发人深省。

古代廉政楹联

古代廉政楹联

古代廉政楹联古代廉政楹联作汾阳一行吏,春温秋肃;受暮夜半文钱,地灭天诛。

说明:此联为明代山西汾阳知县汤信在大堂内自题,这种语言在今天看来,就是向民众以赌咒的方式表态了。

仕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说明:明代弘治年间,官场行贿求官之风盛行,百姓怨声载道,对其深恶痛绝。

吏部尚书王恕为告诫内外官吏,并警示自己,曾在官署大门挂此联。

“苞苴”《荀子·大略》:“苞苴行与(欤)?谗夫兴与(欤)?”杨京注:“货贿必以物苞裹,故总谓之苞苴。

”引申指贿赂。

当时,官场上馈送金钱礼品之风盛行,此即是痛斥京官登门送礼及外任官携礼进京行贿之丑行。

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

说明:明代户部右侍郎张津任南安知府时,曾为所属浙江海宁县谯楼写此联;上联提倡对民实行惠政,卞联戒勉属官务守清廉。

为正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为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说明:清代在桂林做官的赵慎珍,在升迁时为正己身,亲手出警联自诫。

上联是说,为官从政不在乎你如何夸夸其谈,表白自己,重要的是必须时时反省自身,廉洁奉公,以实际行动来体现自己勤政爱民;下联是说,作为地方官一定要有大局意识,你所想所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考虑到老百姓的需要,国家利益。

铁面无私,几涉科场,亲戚朋友皆谅我;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仄浓淡不冤笔。

说明:清代,原籍浙江的朱圭任督学(主考官),一次回乡临考,家乡有不少官宦准备礼物以贿赂,孰料他一临考舍,便题此联悬挂,行贿者看到此联,只得收起礼品悄悄溜走。

受一文分外钱,远报儿孙近报身;做半点亏心事,幽有鬼神明有天。

说明:清光绪癸卯进士仵墉:在河北乐亭当知县时,在大堂上题此联,虽带有自我惩罚性的字眼,却不失令公众监督的信誓之言。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说明:清进士武承漠在无锡任知县时,在大堂上题此联。

正气清风拂面来——内乡县衙楹联鉴赏

正气清风拂面来——内乡县衙楹联鉴赏

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家安邮箱:452311946@ 微信:W|a1987()3
COUPLETS
传/承/民/族/文/化
习说联语
则从与,梁国大悦。”“狱疑则从去”即“疑罪从 无”;“赏疑则从与”即“疑赏从(给)与”。这就是儒 家一贯主张的“施仁政”,也即是“厚德载物”。做 每一件事物都可以让人感到德政 (仁政),这样的仁 者是无敌的。“疑罪从无”原则又称“有利被告原 则”,也是现代刑事司法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 一而首先提出的还是中国儒家 。
志》记载,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作为古典
建筑,内乡县衙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县衙。 县、州(府)、省和中央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四级政
权机构。值得庆幸的是,这四级政权机构都有保存 完好的历史遗迹存在。内乡县衙和山西霍州署、保 定直隶总督署、北京故宫一起并称为中国(古代)四 大官衙。
然而内乡县衙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县衙内各个 堂院的联匾。据内乡县衙博物馆馆长王晓杰讲,内乡 县衙的对联,计有35副。其中以大堂、二堂、三堂的楹 联最为有名。大堂楹联是:
正气清风拂面来
——内乡县衙楹联鉴赏 文丨刘锋
刘锋 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 天津市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
要理解这副名联,先要对内乡县衙整体楹联文化 有个基本认知。
从秦代实行郡县制以来,县作为一个中央管理的 基本政权单位,历经二千多年的兴衰更迭,一直维持 到现在。县政府所在地称为县衙,一直延续至清。
内乡县衙位于河Biblioteka 省南阳市内乡县。据《内乡县三堂楹联是: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 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 靠一官 下联前两句是说当官要有正确的得失观,正确的 荣辱观,即“得一官不荣”;当官就要有责任,要做事, 敢负责,不要保官,不怕罢官,即“失一官不辱”。后两 句是说:县官虽小.但也能做大事,“勿说一官无用” “无用”是指微不足道,亦或指无用武之地。其实,古 时一县辖地约百里,兼且刑事民事都要管,知县集财 政、司法大权于一身,堪比一方诸侯。因此县令也被 戏称为“百里侯”如果能将一个县治理得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也称得上是大有作 为’这就是“地方全靠一官”。 L:联其实是用孟昶《颁令箴》的故事而加以变 化五代十国时期,孟知祥建立后蜀,然而官贪吏 虐层出。孟昶继位后,为整饬吏治,于广政四年(公 元941年)亲撰《颁令箴》24句:“朕念赤子,昕食宵 衣,言之令长,抚养惠绥.政存三异,道在七丝,驱 鸡为理,留犊为规.宽猛得所,风俗可移,无令侵 削,无使疮痍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切,军 国是资。朕之爵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 脂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尔为戒,体朕深思”宋 灭蜀后.鉴于前代亡国的历史教训,将《颁令箴》缩 写为4句16字:并铭刻于石:“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就是《戒石铭》.于太平兴

内乡县衙与八警县令

内乡县衙与八警县令

走 过 仪 门 穿 过 碑 坊 ,拾 级 而 上 来 到 雄 伟 、 高
大 、 森 严 的 县 衙 大 堂 。 中 央 设 置 暖 阁和 知 县 公 堂 , 屏风上 的 “ 海 水朝 日图” 意 寓 清似 海 水 , 明似 日月。 公 堂 前 边 的 地 上 铺 着 两块 青 石 板 ,是 原 、被 告 下 跪 的地 方 。 看 着 这 两 块 已被 深 深 磨损 的 跪 石 ,会 仿 佛
这 是 县 衙 的 礼 仪 之 门 , 凡新 官 到任 , 同 级 或 者 上 级
官 员到 此 ,文 官 下轿 ,武 官 下 马 ,衙 内僚 属 迎 至 仪
门 。仪 门 两 边 也 有 对 联 ,这 是 县 衙 的 中轴 线上 第二 副 对联 。 上联 是 “ 东襟 白 水 西 带丹 江商 圣 故 里 ” ,下
做 的 。 当官 不 容 易 , 当个 好 官 更 不 容 易 。从 八 个 方
联是 “ 北 接 秦 晋 南 瞩 荆 襄 郦 邑菊 源 ” 。 这 里 是 古 代
商 圣 范 蠢 的 故 里 , 东 边 对 着 白 钟 在 此 , 请 尔谨 慎 。
县 令 发 布政 令 、 处理 政 务 、 举 行 庆 典 、 审理 重 大案
件 的地 方 。 大 堂 两 边 的 对 联 是 “ 欺人 如 欺 天 毋 自欺 也 , 负 民即 负 国何 忍 负之 ” 。这 副 对联 ,把 人 与 天 、
也 要 对 黎 民 百姓 负责 。
的 可 悲 下 场 。 来 此 做 官 的 县 令 在 没 走 进 县 衙 之 前
首 先 看 到 这 幅 画 ,可 谓 当 头 第一 警 戒 ,警 告 县 令 要
廉 洁 从 政 , 切 勿贪 污 腐 败 ,千 万 不 能 当贪 官哪 !你 如果 “ 廉 ” 字 做 不 到 ,像 那 个 “彳贪 ” 一 样 ,那 么 你 的 下场也 同样是 可 悲 的 。 县 衙 的 大 门是 朝 南 开 的 , 上 写 “ 内 乡县 署 ” 四 个 大字 的匾额挂 在上 边 , 两边的墙 呈 “ 八 ” 字形 。

季节色彩中的内乡县衙

季节色彩中的内乡县衙
窭 四季游内乡县衙,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i:,
蟑 I IN uLGE DScAPE
赶堂 。 二堂 。 =堂屏 门 。 舌花 园一 角 。 走堂前 。
代桂 花 树 。 等兽 。 晏衙后 花 园 。
- — 毫
、 【 Jj —一
’ ‘一
前 ,都 悬挂 着一 副 立意 深刻 的楹 联 。县 衙共 有38 ̄1j楹 联
息息 从 省 身克 己 而 出 ;当官 务持 大 体 ,思 事事 皆民生 国
所关 ” 。这些 楹 联在 当今 的社 会 中有 特 别 的意 义 ,受到 各 界高 度 关 注和 高 度评 价 。尤其 是 三省 堂 楹 联 : “吃百 姓 之 饭 ,穿 百 姓之 衣 ,莫道 百 姓可 欺 ,自 己也 是百 姓 ;得 一 官 不荣 失一 官不 辱 ,勿 说 一 官无 用 ,地 方 全靠 一 官 ” ,更 是一 副 在 现今 都 流传 广 泛 的名 联 。据 考 证 ,这 是 清朝 康 熙 十九 年 (1 680年 )内乡知 县高 以永 撰 写的 。此 联词 藻并 不 华丽 因 其 语言 质 朴 寓意 深 刻 ,阐 述 了宫 与 民 、荣 与辱 、 得 与 失 的 辩 证 关 系 而 受 到 社 会 各 届 和 广 大 游 人 的 高 度 评 价 。它是 充 满哲 理 而感 人 肺腑 的 。上联 的 核心 是 告 诫官 者 要正 确 地 对 待百 姓 ,尊 崇 “民 为贵 ” ,以 百姓 为 天 ,爱 民 如爱 自身 ,自觉 与 百姓 一 等 ,时时 想 着为 百姓 谋 利 益 。这 种 民 本思 想 ,不仅 在 封建 社 会 ,就 是 在今 天 也 是非 常难 能 可 贵 的 。下 联 的核 心 是讲 官 员要 正 确 对待 自己 ,淡 化 “官 本 位 ”思 想 ,要 以勤 政 为 己任 ,升 罚 荣辱 都 不重 要 ,重 要 的是 造 福一 方 。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2013-11-11 第09版:中外历史作者:戈松雪来源:学习时报字数:2112河南省内乡县有一座全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县级官署衙门,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人称“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

县衙内的主要建筑物门前都挂有楹联。

这些楹联对仗工整,笔法遒劲,大多数是为官从政、为人处事的自勉警世之言,含义深远,发人深省,字里行间折射出官员的品德修养,即使今天读来,仍然不失启迪、警示、教训的作用。

挂在正堂门前的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正堂是知县公开审理案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这副对联表达的意思是百姓为天,欺压百姓就如同欺压上天,千万不能做伤天害理、败坏名声的事;辜负了百姓就是辜负了国家,怎么能忍心这样做呢。

挂在二堂门前的是:“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

”二堂是知县审理一般民事案件的地方,也是对一些大案要案预审的地方。

这副对联表达的意思是在执行法律和政令的时候没有亲戚朋友关系,人人平等;在证据有疑问的时候,该赏的可以重些,该罚的可以轻些,在处理时留有余地。

挂在三省堂门前的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三省堂是知县正常办公议政的地方。

这副对联表达的意思是说,为官者吃的穿的全是老百姓供给的,老百姓是官员的衣食父母,当官的不能倚仗权势欺压百姓,要记住自己也是百姓的一员;得到一任的官职,不能自视高贵荣耀,为国为民即使丢了乌纱帽,也算不得是什么耻辱事,不要说地方官没多大作用,要知道地方治理的好坏,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全靠地方父母官。

县衙里有一间衙神庙,门前挂的是:“不求当官称能吏,愿共斯民做好人。

”这副对联表达的意思是不求当官能在官场上声名远扬,但愿能为百姓办些实事,和百姓一样做个好人就可以了。

在主簿衙的门前挂的是:“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主簿是主要分管户籍、缉捕、文书等事宜的官职。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_抒情作文1100字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_抒情作文1100字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_抒情作文1100字妈妈今天带我到内乡县衙游玩,妈妈告诉我:中国有四大保存最完整的官衙,分别是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内乡县衙。

内乡县衙之所以赫赫有名,除了它保存较完整外,最主要的就是它的对联很有特色,很多东西现代人看来都觉得受益匪浅。

内乡县衙共分为三堂,一进门是仪门。

一幅简短的对联就把内乡县的地理位置介绍的非常清楚了。

上联“东襟白水西带丹江商圣故里”,下联“北接嵩邙南通襄楚襄郦邑菊源”。

仪门右侧是监狱,我们进入了普牢,里面竟然介绍了27种刑法,每种都让我看的胆战心惊。

我心想,古代的刑法是多么残酷啊!有一种刑法叫做车裂,把人的四肢和头分别绑到五个马车上,向不同的方向拉,直到把人体撕成五块,这就是成语“五马分尸”的由来。

第一个是大堂,两侧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门上都有对联,其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礼部大门上的对联“倡礼兴学崇孔孟;制章定典尚萧曹”和兵部大门上的对联“厉兵秣马备不懈;枕戈待旦防未然。

”大堂就是县官平日里升堂审案的地方。

大堂对联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背书“明镜高悬”四大大字。

警示人们要自律、勤勉、公正、廉洁(讲解员阿姨语)。

大堂东西分别是县丞衙和主簿衙,都是辅助县官的。

县丞衙大门对联: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主簿衙大门对联: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穿过大堂来到了二堂。

要想进入二堂,需要经过一个门房,讲解员阿姨还开玩笑说现在的“走后门”在古代就有了。

二堂有一棵七百多年的老桂树,它是内乡县衙历史悠久的证明。

普通的桂花只在八月开花,但这棵桂树在九月份还会再开一次,且花的颜色是橘红色,俗称“丹桂”。

旁边还有一颗南天竹,二者合在一起,起到“主贵”的寓意。

二堂的对联是“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

二堂旁边还放着两套刑具,一个是夹棍,主要夹男人的小腿;二是拶子,主要夹妇女的手指,这两种刑具都能使人的腿骨和指骨折断,丧失劳动能力,所以使用这两种刑具,需要上级审批。

内乡县衙楹联赏析

内乡县衙楹联赏析

内乡县衙楹联赏析内乡县衙楹联赏析不少人都知道这样一幅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它就悬挂在内乡县衙的三省堂门口,我们不妨认真看一看内乡县衙的楹联。

河南省内乡县县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社会县署衙门。

县衙布局主要有:照壁、宣化坊、大门、仪门、戒石坊、宅门等屏仪建筑;大堂、二堂、三堂等县令坐堂、审案等办公衙门;六房(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夫子(钱粮、刑名师爷)院、三班(皂班、壮班、快班)院、监狱、典吏衙等办事机构;县丞衙;主薄衙;衙神庙、土地祠等神衙;东西账房等银局税库;东西花厅、吏舍等知县、眷属、县吏住所;阁架库、承发房等档案库、公文收发房;后花园,寅宾馆、膳馆等县官、县吏观赏、避事,以及待客、招待之处等。

县衙有2000多年的历史,县令、县丞等主要官吏中,大都是进士、举人、拔贡等科举入仕,县吏也多是科举落第的士人充当,官吏的文化素质颇高。

历史记载,金、元、明、清等朝内乡180多名县令中,贤官能吏也不乏其人。

如金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以及明清不少进士、举人出身的县令等,勤劳行政,政绩卓著,口碑良好。

县衙众多的门、堂、衙、坊、房、祠等,有众多的楹联。

这些楹联多是封建官吏题联明志、告诫部属、戒约自勉之作,其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体现了有远见卓识的封建官吏抱负、理财、治安、修身等重要为政思想,至今还闪烁着它的思想光芒。

特择要分组介绍于后:一、以民为天的为政思想(一)正门联: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根牢。

这幅联是县衙的最后扩建者,清代五品知县章炳涛所撰。

菊潭、郦,旧指内乡。

上联讲的是,治理菊潭像独柱顶天,责任重大。

下联的意思是,如果爱菊潭的百姓,就不要有“镀金”之想,要在基层脚踏实地干上十年。

历代地方官任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任满后卓异者升,平庸者平调,有过者革或降,应升迁而百姓请留者可以连任。

章炳涛说到做到,在县令任上干了九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乡县衙悬挂的匾额,楹联大多语言精炼,含义深刻,令人赞不绝口。

如大堂楹联: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这是县衙大堂(正堂)上的楹联。

古人认为上天最具神威,能洞察一切。

这副对联的意思是,欺负百姓如同欺负上苍,不循天理也侮辱了自己的人格。

所以,不要做伤天害理、坑民害己的事。

辜负了百姓就是失信于民,也就辜负了国家的重托。

二堂屏门“天理、国法、人情”匾额。

法行无亲,令行无故;
赏疑唯重,罚疑唯轻。

这是县衙二堂(琴治堂)的楹联。

上联道出了对县官执法的基本要求,阐明法只认法,不认亲故,为官者要公正执法,不能区分亲疏远近。

下联真实地反映了为政当官者的执法思想,封建社会在审案时讲的是“疑罚从轻”,这副对联的意思是告诫知县对有疑问的案件要慎重处理,从轻发落,以免造成冤假错案。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这是丞衙对联,意思是说当官施政要宽厚一点,减轻百姓负担,使黎民得到恩泽,老百姓就能多得到一点实惠。

如果非法索取钱财,收受贿赂,那就丧失了人格,自己也变得一文不值了。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这是二堂宅门前对联。

为官者常常自居人上,爱夸夸其谈,上联直触病端,以省身克己治之,意思是说为官从政,要少说空话,多办实事,时时躬身反省,做到克己奉公。

下联谕示为官者要识大体,一定要有全局观念,每做一件事,都要从民众的需要和国家的利益出发,既举其“纲”,又不遗其“目”。

三堂楹联是康熙十九年知县高以永撰写的: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也就是说,官员在其位就应该尽力谋其政,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但是在做官的时候,要时刻记住自己也是百姓中的一员,不要欺负老百姓。

楹联以朴素的语言揭示了官与民、荣与辱、得与失的辨证关系,是为官从政、为人处事的自勉警世之言。

河南南阳内乡县为古宛名邑,汉代为郦邑,隋唐时称为菊潭县。

与邓州接壤,内乡县衙与邓州的百花洲书院、宝天曼景区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为南阳旅游必往之所。

内乡县衙现位于河南省南阳内乡县城东大街。

始建于元代,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也是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北有故宫,南有县衙”、“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的美誉。

内乡县衙与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被誉为中国四大古代官衙国际旅游专线,是中国封建社会县级政权衙门的实物标本和历史见证,是一座十分珍贵的文史资料库,更是镶嵌在中州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中华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

内乡县衙大门前为巨型牌坊正面书:“菊潭古治”四字,为河南南阳内乡县衙的标志性建筑。

其背面书“宣化”二字,是知县在此宣讲圣谕、教化百姓的地方。

内乡县衙的楹联较多,可读性很强,读之发人深思。

县衙大门联题:
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
爱郦民,十年踏地脚根牢。

以“一柱擎天”喻为官一方,当自知头上的乌纱,其分量的轻重与自己肩上的责任成正比。

当然头顶还有上天在时刻注视着你的行为;要立足本职,爱戴黎民百姓,真正为百姓办实事,才是立稳脚跟的根本。

衙内仪门联:
依宛镇,连丹郧,商圣故里;
接秦晋,瞻荆襄,郦邑菊潭。

仪门为通向大堂的通道之门。

此副楹联大处着眼,写出了古邑的独特地理位置:东依古宛城南阳市,南连丹江郧县,西接陕西、山西、西南与荆襄接壤,实为五省通衢之锁钥,交通要塞。

其地还连春秋时越国名臣、后为陶朱之商的商圣范蠡的故乡淅川,当可瞻人文胜迹。

上下联交错将内乡胜概与人文景观概括殆尽,气势非凡。

县衙大堂联: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此联以父母官的口吻写出,并用虚词入对,语重心长。

读来令人对身为一县地方官的县令不免肃然起敬。

加之匾额上悬的“明镜高悬”,更引发游人的无限思古之情。

县衙二堂联:
法行无亲,令行无故;
赏疑唯重,罚疑唯轻。

该联是否在提醒知县,断案问刑时要法纪严明,凡对违法纪者,当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然而办理疑难案件时,对举报的证人应重赏,而对一时不能查清的案件则要留有余地,不可冤
枉好人。

此联今天读来犹可以为为官执法者鉴。

夫子院联: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此联以孔老夫子语气娓娓道出,由小及大,由近及远,言浅而意深。

想见当年县令见此语,则如晤先圣,不会不为之三省其身,为民为国深思。

县丞衙大门联: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县丞衙正厅联:
立定脚跟竖起背,
展开眼界放平心。

县丞为县令之辅弼,为县令谋策。

两副楹联都告诫县丞,要端庄为人,多为人民谋福。

宽待百姓,让下民多得官府的恩惠,不可目光短浅,心怀不轨,公饱私囊,贪婪民脂,为人不齿。

联句语言明快,斩截利落,意远而旨明,劝诫有力。

主簿衙大门联:
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
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此联似主薄大人自期之句,当政一方,自与斯地斯民有缘。

正因此,更当无愧于此地百姓。

县衙的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也各有楹联,皆切其职,或警戒,或勉旃,各具特色。

列举于下:
吏房:选官擢吏贤而举;考政核绩廉以衡。

户房:编户方田勤并慎;征赋敛财公亦平。

礼房:倡礼兴学崇孔孟;制章定典尚萧曹。

兵房:厉兵秣马备不懈;枕戈待旦防未然。

刑房:按律量刑昭天理;依法治罪摒私情。

工房:鸠工庀材精营造;通路开渠细耕耘。

西账房税库门联:
一丝一粟,我之名节;
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联语旨在提醒账房先生及库管人员,要以名节为重,莫去那贪图“一丝一粟”的公物,那些都是全县劳民们的血汗所得,乃其脂膏。

联句不避重字,平白而劲利,情真意切,另读者凛然。

县衙西花厅为政事之余,休憩之所,其门联为:
忙里有余闲,登山临水觞咏;
身外无长物,布衣蔬食琴书。

此上联益见古代知县的文人情结,发乎性情,忙里偷闲,诗书为娱;下联则见其风节,县令若果真能至此境界,当为循吏了。

我想在数百年间,能有一二如此,当为斯民之幸!
衙神庙:
别笑我竹骨泥身,许个愿试试;
莫管你锦衣玉食,烧柱香瞧瞧。

此联句语言别具情趣,虽以衙神口吻写出,诙谐幽默。

我想当是知县的夫子自道,言下之意即不要看我官微位卑,你若违反法纪,以身试法,我定然会要你伏法的。

不管你是皇亲国戚,锦衣玉食,只要在我的属地,欺虐黎民,我也要你身陷囹圄,不然你就试试!联以曲笔写来,更让人回味!
县衙膳馆联为:
以食为天,一日三餐谁能少;
因客而酒,七碟八碗我不多。

民以食为天,当然为官者也莫能例外,三餐难少。

但尚廉节俭,为之美德。

偶因来客,则借“宽以待人”来犒劳自己吧,但他们也会时刻牢记不能破坏了定制。

今日官员如能做到如此地步,庶几近乎古人廉吏之点滴!然而假令今日以公款吃喝的贪官们见此,不知会做何想?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不错,内乡县衙的楹联,多语言平实,哲理深刻,读之不能不令人三思。

这些楹联婉转而又精辟地再现了内乡县衙颇具丰厚底蕴的官署文化,更引发我们对当今官员廉政文化教化的不少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