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琼 大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2014)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摘要:课堂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主渠道。
一节课只有35分钟,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好这35分钟的时间,提高一节课的效率,我认为课堂上至少要做到两个关注。
关键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话题。
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现在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每一位教师研究的问题。
教师通过亲身实践来探讨这一问题,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张扬个性,使课堂真正实现生命同生命的交流,使课堂效率在最大程度上得以提升。
一、关注教材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根据学生的接受的能力而进行,一般由易到难,逐步深入。
所以教师在课前应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不仅弄懂教材的内容和表达形式。
而且要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并且根据教材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境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
二、关注学生1.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备课。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关系到教师怎样上好一堂课。
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从而认真思考,教学的哪些内容和方法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知道的,哪些知识是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可以明白的,那些知识需要教师引导点拨才能弄明白的,哪些问题是学生目前无法解决的。
这些在备课时要尽可能考虑的周全些,在上课时乃至课后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吸收反馈2得到充分地有效率的运用。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通过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入、展开、延伸的,通常就是“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授课。
这样就不能显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成学习的局外人,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发展学生独立质疑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的积极性。
我在教学一年级《小溪生病了》这篇课文时,就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合理地备课。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首先要掌握的是课文中的字词,随后是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01401-16汪琼教授:《翻转课堂教学法的三个关键设计》

上交大2邢2 磊PPT
Peer Instruction
2013/7/1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汪琼 教授
23
自我导向的教学策略:阶段化的自我导向学习模型(Grow)
• 最佳匹配策略 • 接近匹配策略 • 避免不匹配策略
总结
影响翻转课堂成功的因素很多……
• 允许学生犯错, 老师提供有针对性地反馈 • 培养学生成为有学习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代表性学习活动
讲授/教材
教师所知
提问
调节 形成
回答
学生所知
调节 形成
讨论
同伴所知
调节 形成
学习环境
动手实践
学生所行
交流分享
同伴所行
教师应该为学生设计所有类型的学习活动!
BoDokLesib,prlaelrcioetusyr,ejison,uprgnaapllsearning
ers, w, reebpsoitseitso,rvieidse, odsat , ARa,bpaosdecsa, sWtse…b…
产出
同伴所行
来源:Laurillard, D. (2012). Teaching as a Design Science: Building Pedagogical Patterns for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上海交大教师发展中心邢磊
coTmumtPouerneiiacrla…tion Faccyecbleook
Peer concepts
Essay…
Modulate Model
Modulate
Generning environment
有效教学及其设计2009-7.13

有限的教学时间向无限的学习时间.实践时 间转化;
有限的教学时间把有限的教材内容向无 限的学习内容.教学内容的转化.
“化”时间,”化”内容.”化”需要理顺关系, 才能课内.课外延伸.拓展.生成.
问题:就教学活动而言,有那些对应关系 的”化”现象?
思考:怎么才能凸现教学的转化? 语文类课怎么化? 数学类课怎么化? 化的思路是什么? “化’点何在?
有效教学的传递问题主要解决知识 教育与目标教育的问题. 知识教学: 关于知识的传递.拓展.延伸.增值.生成问题. 教材主编的知识,教师教学的知识,学生学习 的知识,学习内化的知识.
目标教学:关于预约预设的达成问题.
预约的关于知识的问题.能力的问题.情意的 问题.
历史题该怎么考?
高二考了一道历史题:成吉思汗的继 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 哪里? 同样这道题,在美国世界史的题目不 是这样考的。它的题目是这样的:成吉 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 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 社会三方面分析。
有效行为特征:积极的师生互动 创造更适宜的教学模式 维持学生的专注行为
影响教师有效行为的因素分析: 教师职业知识/教学观念/心理品质/工作动 机/教学能力/心理健康状况
三.有效教学是基于一定理论视角的教 学评价活动 生理的视角 教学的视角 物理的视角 心理的视角 数理的视角 哲理的视角
规模效应阶段 有效教学的 三个阶段 教学模式阶段
2.基于生成的内化教学原则 以学定教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突变与生成. “在不同场合中对生成概念存在泛化.浅化. 偏化.窄化”现象. --张广君.论生成教学.中国教育学刊 反思:课堂激活突变生成的条件?
五.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是教学 系统的有效
于收放间探索有效教学策略——以国家一流课程《发现·记录大美新疆社会实践》为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教学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中尤为重要,各地新闻院系积极探索实施路径,其中,把课堂搬到社会中去,让学生以准记者的身份进行新闻采访是主要方式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方式在实际教学中不易把握,存在师生关系失衡、平等对话意识缺乏、理论实践融合不到位、教学目标偏离、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协同不佳等问题,亟需从理念、过程、细节入手,归纳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本文以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实践类课程《发现·记录大美新疆社会实践》为例,阐释笔者开展的探索和实践。
一、理性省思——处理好三个关系为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所需,推动新闻学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2017年3月,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已有的课程实践、院级媒体实践、校级媒体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地域特点及新闻学专业特质,开设《发现·记录大美新疆社会实践》课程,使得新闻学教育从书本走向实践,由学校“小课堂”连接社会“大课堂”。
老师带领学生深入新疆地州县基层农村以及大型企业生产一线实地采风探访,践行新闻“四力”,讲述新疆故事。
笔者作为带队教师之一,不断思考、总结,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技能与思想的关系,提升教学的互动性、感染力,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当今社会,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怎么样?有学者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教育领域,提出师生应是一种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互为主体性的关系[1]。
相较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双主体”更适合实践类课程。
这是因为,一方面,教师是主体,明确“教”的边界,变“主导”为“引导”,承担组织者、激励者、推动者、合作者等角色,既不越俎代庖又不放任自流,同时在教学中汲取利于自身成长的养分;另一方面,学生是主体,变“学会”为“会学”,承担探索者、参与者、创新者等角色,最大限度地激发自身潜能,达成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有效融合。
课堂有效学习的经验与策略浙江海洋学院教师教育中心宋秋前

2、任何知识——无论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区分的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还是策略性知识——其知识深层都是这三类知识 的有机组合。 3、这三类知识的有机组合,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结果。不 同的教学,其生成的结果是不同的。有的教学既使传授策略性 知识,也只能生成“陈述性”的知识;有的教学虽然传授的是 “陈述性”知识,也能生成三类知识的有机组合——整体性知 识结构。 2014-10-6 27
2014-10-6
32
1、第三名与第三十名
2、没有语文老师的语文课
2014-10-6
33
杜朗口中学一堂好课的标准
1、课堂气氛:微笑授课;学生积极主动、情
绪高涨、勇于自我表现。 2、活动形式:…… 3、学生活动量:学生活动35分钟以上 (优),30分钟以上(良),29分钟以下 (一般)。 4、教师基本功:……
2014-10-6 12
教学的等待策略
一堂数学课。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只有寥
寥无几的学生提出了解答的思路。有的同 学仍直直地盯着黑板,好像还没有回过神 来,还在寻找答案。多数同学的脸上仍写 着迷茫与困惑。
2014-10-6
13
老师微笑着说:“她说的是什么意思?我怎
么有点不明白呢?谁愿意来帮帮我?”有几 位等不及的孩子“忽”地举起了手,他们陆 续用自己的话来重述了小女孩的解题思路和 他们自己的理解。随着他们的解释,有的孩 子恍然大悟、情不自禁地“哦”出了声;也 有些孩子倾着身子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老 师,我听明白了,我来说!”老师一一点名, 耐心地听着孩子们的回答。然后,老师停下 来,微笑着说:“我现在听懂了!请和我一 样听明白的同学举手!”几乎所有的小手都 高高地举了起来。老师请同学们把小手放下, 接着,又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
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浙江海洋学院教师教育中心宋秋前

三个不同的教学处理: 第一个是苏霍姆林斯基:以草稿本代替黑板
检查学生的学习。 第二个是特级教师钱梦龙经常这样提问: 对这个问题,一点想法也没有的请举手! 然后,他会耐心地把这个同学教明白为止。 第三个是:一个老师在让学生做课堂练习 时,不是急于让学生抢着回答,而是说 “等你们小组所有成员都会了,才能举手 回答。”
23
“ 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
用5—7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育出 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去 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天赋 才能,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帕夫 雷什中学》。
2014-9-21
24
名义时间 分配时间
实用时间
学术学习时间
2014-9-21
25
能力 (五)重视建立课与课间的反馈矫正 机制
2014-9-21 39
六、改进作业布置和批改, 提高作业实效性
2014-9-21
40
作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1、确立作业规范,实行制度化管理
2、做好作业档案,总结教学经验 3、重视对学生作业过程的指导和管理
学习过程指导 从错误中学习 优化一天的生活 4、改进批改方式,提高反馈矫正效率
班级小组讨论
2014-9-21
12
2014-9-21
13
2014-9-21
14
画、评翠鸟各6分钟
2014-9-21
15
2014-9-21
1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4-9-21
17
(三)坚持整体性知识结构观,优 化教学内向结构
整体性知识结构观的三个假定:
1、任何知识——无论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区分的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还是策略性知识——其知识表层都是陈述性的;
优化教学方式 构建高效课堂

材中的知识点,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掌握。 识。独立思考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
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习 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就可能是囫
惯以及学习方法,按照教材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模 囵吞枣,一知半解。所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当教师提出问题之后,一定
式,让学生有效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在这一过程 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体会、揣摩、感
Optimizing Teaching Methods to Construct Efficient Classroom
Zhang Yanhai
(Wuwei No. 7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6, China) Abstract: Teachers should come out of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ptimize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struct efficient classroo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y of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mode and construct efficient classroom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strengthening learning, changing ideas, respecting students, highlighting the main body, scientific design,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and diversified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modes.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 further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lassroom, and explore a new way for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teaching method; efficient classroom; optimization; structure
浅谈高等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高等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作者:梁琼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57期【摘要】高等数学是大多数大学专业的必修课,因其抽象性而使学生学习具有一定难度。
因此必须改进教学策略,更新教学方法,创新评估系统,提高教学时效,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能得以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大学;高等数学;教学策略学生在大学里学习,通常在第一年就接触到高等数学的课程。
而高等数学的教学往往从公式的基本概念开始,然后以基本公式结束,与其他学科相比,其具有更强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因此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让许多学生有了“恐惧”心理,觉得最艰难的课程在大学初始就开设了,这实际上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素质的更好教育。
虽然教师在讲授高等数学时是与学生有互动的,但他如果没有详细解释那些抽象的知识点就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数学教师,有必要结合课程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改进教学策略,更新教学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分层教学,并改进学习成绩的测评方式,从而努力提高教学的时效性,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一、采取分层教学策略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能力以及学生的自身兴趣和对数学的要求,确定学习目标、课程内容的发展、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的开展,并根据其能力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例如,新生在入学之初可进行一次数学“学习”测试,具有高数教学经验的教师会提供“最终”测试题。
而且其中大多数是一般难度问题,当然也会有一些难度更高的问题,因此学生成绩越高,表明学生的数学基础越好。
同时,分层的主观基础是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和要求的程度。
例如,尽管有些学生成绩不高,但是对数学非常感兴趣,或者打算在专业领域中进行研究,教师可以考虑将学生分为A级。
相反,有些学生的考试成绩很高,但对数学却不太感兴趣,学生只是将其视为必修的通识课程。
然后,教师可以征询学生的意见并将学生分为B级。
同时,考虑到班级数量和教学的影响,教师可采用对“自然班级”重组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教”与“学”协同活动的意义上使用和 界定—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双边或统 一活动
❖ 在“教学生学”的意义上使用——教学过程 同时存在教与学两种不同层次的活动
关于“教学”的认识(二)
❖ 认识说——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 发展说——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过程 ❖ 统一说——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的活动。 ❖ 交往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 认识-实践说 ——教学是认识和实践统一的过程
大学生的思维特点 (一)
❖ 作为抽象逻辑思维的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得 到完善的发展,并在思维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 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主要表现: 对概念、推理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
❖ 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主要表现: 理论性的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得到发展
大学生的思维特点 (二)
❖ 思维的组织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进 一步发展
(2)能将某一学科或几个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 合起来;
(3)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 关系;
(4)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 (5)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6)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
题; (7)项目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
识和技能,解 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8)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即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
原理中心讲授的组织结构
问题中心讲授的组织结构
讲授中需注意的问题
❖ 讲稿与教材之间应保持一种“不即不离、若 即若离”的关系。
❖ 实际讲授时的临场发挥可能与讲稿不完全相 同
讨论法
❖ 课堂讨论的基本特点:将教师指导、学生个 人独立钻研、集体学习与交流三者结合在一 起
❖ 课堂讨论的类型 : 1. 以理解和应用为主要目的的知识性讨论 2. 以弄清某难题为目的的讨论 3. 以揭示问题矛盾为主旨的争论
❖ 讲授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如何运用自己的理解以达到 学生的理解
讲授法的运用(一)
❖ 坚持有意义学习原则
讲授法的运用 (二)
❖ 正确处理讲授内容 第一,讲授内容应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它是专业培养目标逐层分解的结果。 第二,讲授内容应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互统
一基础上求得科学性。 第三,讲授内容要有思想性 第四,讲授内容应是以教材系统为依据的重点
讲授及难点突破
讲授法的运用 (三)
❖ 具体运用多种讲授方式 第一,问题法(或叫矛盾分析法) 第二,逻辑方法(原理中心法)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及直观的方法 第四,有效利用教学语言 第五,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 第六,学生听课方法的指导
教授法的运用(四)
❖ 依据讲授内容有效讲授 1、原理中心 2、问题中心
案例教学法
❖ 案例教学:教师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 宗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针对教学内容, 选择恰当案例,并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 习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 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 等对话和研讨,促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之复 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一)
❖ 大学生的需要内容很丰富,层次较高,而且 更加现实化。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他们已 经逐渐把社会的需要与自己的需要结合起来, 调整自己的需要向着更适应社会的方向发展。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1、专业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对所学专业的浓厚兴趣, 求知进取,希望能够发挥白己的才能,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 神世界,实现自己远大理想; 2、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学习是为了服务社会、报效国家, 做一个有用的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寻找高薪工作:为了将来能够找到一个报酬高的职业,追 求更多的物质财富,得到较好的物质生活待遇; 4、出人头地:追求个人成就是为了将来自己能够成名成家, 出人头地,光耀门媚,光宗耀祖; 5、改变生活状态; 6、成就感:有的学生不甘“人后,想超过别人,使自己在同 龄人中保持强者的地位和形象,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
❖ 案例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 一种手段,举例则是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
项目教学法
❖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 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 项目: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 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
项目教学法的条件
(1) 项目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涵盖一定的教学内 容;
1、案例选编 根舍因的“范例教学”中“范例”的选择原则可供参考: ❖ 基本性(一门学科的基本要求: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结构、
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 ❖ 基础性(切合学生生活经验,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
水平并能促进智力发展) ❖ 范例性(能反映某一阶段教学的全部材料,使学生能窥一斑
见全豹) 通常围绕一个问题来写。要列举主要情节,提供必要的数据 2、组织案例讨论 3、案例评价
项目选取的原则
❖ 该项目可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 定的应用价值;
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二)
根舍因“范例教学”的过程: ❖ 范例性地阐明“个”(某事物的本质特征) ❖ 范例性掌握“类”的特征 ❖ 范例性地掌握本质关系(规律) ❖ 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的经验(抽象或总结
性的规律)
案例教学法与课堂教学实例引用的差 别
❖ 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占据中心地位.运用知识、 培养能力、进行品德教育等教育任务,都是 借助案例来展开的,而举例则在一般教学活 动中处于次要地位。
大学课堂教学的 策略与方法
四川师范大学 张建琼
引例
❖ 1、一个英语老师的课堂 ❖ 2、一个高职老师的遭遇
引例中的问题
❖ 大学教学要教学什么? ❖ 怎样进行大学课堂教学?
大学是什么?
❖ 大学是做什么的? ❖ 什么是大学 ?
大学是做什么的——大学的责任
❖ 教育责任——以文化育人 ❖ 学术责任 ❖ 社会服务责任
么? 3、学生需要获得怎样的信息才能学好课程?怎样获
得这些信息? 4、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5、教师如何创造一个让学生尝试、探索的学习环境?
大学教学策略
1、创造学习的问题情境 2、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 3、兼顾学生本身和学科发展 4、确定责任(学习的责任心) 5、帮助学生进行课外学习 6、激励学生从专业的角度思考问题 7、创造多元的学习体验
看法四:
❖ 大学教学活动应使学生学习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并感到满意。 当学生拥有了先前的积极体验,他们会更倾向于进行这些活 动。
❖ 无论什么时候,课程都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当课 程教授的是学生想要知道和学习的内容时,他们就更有可能 集中注意力听讲。作为教师,鼓励或激励学生集中注意力的 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感觉通道 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并能保持更 长的时间。
教学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实 践活动,是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 务而展开的师生的双边统一活动
看法一:
❖ 大学教学是传授高深知识的过程,其目的是 使学生清楚地掌握概念、原理、和方法等, 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看法二:
❖ 大学教学应该具有全面性——全面地关照人 的成长与发展。大学教学不仅重视学生学到 了多少,而且关注教学能在多大程度上调动 起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尽其所能 努力学习课程,并且取得进步——这种进步 常常是一种人格的进步,远远超过了课程的 学习。
大学教学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一)
1、学生的学习以兴趣为基础 2、学生的学习以获得多种成功为契机 3、学生的学习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条件 4、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问题解决的过程过程 5、学生的学习以有意义学习为关键
大学教学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二)
教师的教学准备需要不断的回答如下问题: 1、课程将帮助学生培养哪些技巧、能力和素质? 2、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他们渴望从课程中获得什
大学教学方法的关键
❖ 激励自学 ❖ 问题教学
教师如何驾驭课堂
❖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发现法 案例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讲授法
❖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 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 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主要形式。
❖ 讲授的实质则是以教师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但不 能代替学生的理解。讲授的作用一方面在于以教师 对教材的理解帮助学生克服理解上的困难,另一方 面在于教师以自己理解问题的方法去指导学生学会 理解
讨论法的运用
❖ 确定论题 ❖ 做好讨论前的准备:时间、活动方式、参考资料、
对学生的要求、学生准备的检查、总结的准备等 ❖ 讨论的组织和引导 (1)讨论的开始 (2)过程中主题的维持 (3)学生注意的保持 (4)时间的控制 ❖ 总结(归纳和评价、补充、方法总结)
发现法
❖ 发现法:是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再发现,以掌握知 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通过 发现过程进行学习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发现方法的双重含义。
❖ 看法五:
❖ 大学教学是教师通过将学术新进展引入教学 而使讲课具有吸引力,他直接致力于学术最 深层本质的探索,致力于其知识的内在组织 性
贺麟:“教”,我认为是抒发心得于人的意思。前辈 把自己所思所学所经验的心得讲授给后辈学生,便 是我所了解的“教”;后辈学生将他所思所学所经 验的心得呈现给前辈或教师,请示指正,便叫做 “请教”。
❖ 教与学的矛盾 解决思路: 第一,承认矛盾的层次性 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主动自 学 第三,变化过程由 “教师主导”向“学生自主”发 展
❖ 学习和发现的矛盾 ❖ 知识与能力的矛盾 ❖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大学教学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 正确处理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我活动之间的 关系,教学方法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如何思维”、“如何研究”,保证学生有 机会独立学习,形成“自激”机制,鼓励学 生自己去思索和解决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