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室管理制度
集体备课管理制度

集体备课管理制度集体备课管理制度1集体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师群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专业化成长呼唤着备课形式的更新。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贯彻和落实这些理念的重要途径。
加强集体备课是实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开发潜能,生成智慧,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有效教学)。
所以制定我校集体备课制度如下:1、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备课组长组织实施的集体活动。
每周一次、每次两课时,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活动期间教师不得迟到、缺席,有特殊情况须向年级主任请假。
年级主任负责统计年级活动情况,汇总报教科处、教务处。
2、备课组长在活动中负责组织、指导、督促、检查的作用,做好每次集体备课情况记录:包括备课时间、参加人员、备课内容、讨论意见等。
活动结束后将备课记录上交年级主任汇总,一并交教务处备案,并在每次备课结束时,确定下一次集体备课的主讲教师和主讲内容。
3、主讲教师应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认真书写教案(提前两天交每位组员),宣讲时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系统规范。
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应提前认真分析、研究主讲教师所陈述的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做出评价。
每位教师都应在集体备课前充分准备,备课时积极发言,集思广益,以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4、集体备课要有超前性(要求隔周备课)。
应通过讨论明确本周或下周的教学计划和内容、突出重点的手段、突破难点的办法、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典型习题的设置和解法优劣的比较等。
集体备课要有发展性,教师要研究如何展示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发现并掌握规律。
集体备课要有创新性,在研究教法的同时,要研究学生的学法,要研究学生学习本内容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困难和障碍;要研究以往学生学习本内容时常犯的错误;还要研究本学习内容在高考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这点意义上说,书写教案的同时,也是在书写学案。
二中集体备课实施管理制度(4篇)

二中集体备课实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学校集体备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明确集体备课的目标、步骤和责任,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集体备课是学校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集体形式进行备课活动,旨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交流与研讨,提高团队协作和教学质量。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二中全体教师的集体备课工作。
第二章集体备课的目标第四条集体备课的目标是:通过教师间的交流研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教学目标的完成。
第五条集体备课的具体目标包括:(一)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二)改进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利用;(三)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四)形成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机制,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章集体备课的步骤第六条集体备课分为准备、研讨和总结三个步骤。
第七条准备阶段包括以下内容:(一)制定集体备课计划,明确备课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二)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准备备课资料,并提前分发给参与备课的教师;(三)教师阅读备课资料,做好备课准备工作,有备课问题的教师可以提出并交流讨论。
第八条研讨阶段包括以下内容:(一)教师按照备课计划参加研讨会,共同商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二)教师结合备课资料和教学实践经验,互相交流、研究和讨论,共同解决备课中遇到的问题;(三)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结果,制定个人备课计划,准备教学课件和教案。
第九条总结阶段包括以下内容:(一)集体备课结束后,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对备课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二)总结备课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提出改进意见,为下一次备课工作做好准备;(三)教师个人根据备课结果进行教学实施,并记录反馈教学效果。
第四章集体备课的责任第十条学校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全校的集体备课工作,负责备课计划的制定和评估。
第十一条各学科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和领导本学科的集体备课工作,负责备课资料的准备和研讨结果的总结。
第十二条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应按时参加备课活动,认真做好备课准备工作,并积极参与研讨和讨论。
小学集体备课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小学集体备课室的管理,提高教师备课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教师及集体备课室的使用者。
第三条集体备课室是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讨、交流的重要场所,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二章规则与要求第四条集体备课室的使用原则:1. 公用性:集体备课室是全校教师共同使用的场所,任何教师均有权使用。
2. 先到先得:教师在使用集体备课室时,应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
3. 合理使用:教师在使用集体备课室时,应合理规划时间,避免占用他人备课时间。
4. 互相尊重:教师在使用集体备课室时,应尊重他人,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备课。
第五条集体备课室的使用规定:1. 教师进入备课室前,应主动关闭手机或其他通讯设备,以免干扰他人。
2. 教师在使用备课室时,应爱护公物,不得随意损坏、拆卸或擅自移动设备。
3. 教师在使用备课室时,应保持室内整洁,不得随意堆放物品,不得在墙壁、桌椅等处乱涂乱画。
4. 教师在使用备课室时,应遵守作息时间,不得擅自改变备课室的使用时间。
5. 教师在使用备课室时,应遵守学校的安全规定,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六条集体备课室的管理要求:1. 备课室管理员负责备课室的日常管理,确保备课室的正常使用。
2. 管理员应定期检查备课室设备,发现损坏及时报修,确保备课室设备完好。
3. 管理员应定期清理备课室,保持室内整洁。
4. 管理员应负责备课室钥匙的管理,确保备课室钥匙的安全。
第三章使用与登记第七条教师使用集体备课室时,应提前向管理员登记,说明使用时间、人数和用途。
第八条教师使用集体备课室时,应填写《集体备课室使用登记表》,内容包括使用时间、人数、用途等。
第九条教师使用集体备课室后,应立即清理现场,将备课室恢复原状。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第十条学校对教师使用集体备课室的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使用频率、使用时间、使用效果等。
第十一条对在集体备课室使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学校集体备课运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教师参与集体备课活动。
三、组织机构1. 集体备课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及优秀教师组成,负责制定集体备课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实施。
2. 集体备课小组:由同一学科或相近学科的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组成,负责具体备课活动。
四、集体备课内容1. 教学大纲、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
2. 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资源等。
3.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五、集体备课流程1. 准备阶段:备课小组成员共同研究教材、分析学情,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
2. 交流讨论阶段:备课小组成员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充分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3. 整合优化阶段:根据讨论结果,整合备课资源,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设计方案。
4. 实施阶段:教师根据备课方案进行教学,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反思。
5. 反馈评价阶段:备课小组成员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备课提供参考。
六、管理制度1. 集体备课时间:每周至少安排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2. 集体备课地点:学校指定会议室或教师办公室。
3. 集体备课形式:采取集中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
4. 集体备课记录:备课小组成员应做好备课记录,包括备课内容、讨论过程、教学反思等。
5. 教师参与度:教师应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认真备课、讨论,不得无故缺席。
6. 教学成果分享:备课小组成员应将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成果在教研组内进行分享。
七、监督检查1. 学校教务处负责对集体备课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活动正常开展。
2. 教研组长负责对本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备课质量。
3. 教师应自觉遵守集体备课制度,如有违反,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二中集体备课实施管理制度范文

二中集体备课实施管理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为了提高教师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促进集体备课的有效实施,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制度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二中全体教职工的集体备课活动。
三、制度内容1. 集体备课的组织与安排(1)集体备课的组织由备课组长负责,备课组长由教务处安排产生。
(2)备课组长应根据教学计划确定备课时间,会同教务处安排备课地点。
(3)备课组长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师特长,合理安排备课成员。
2. 集体备课的准备工作(1)备课组长应提前将备课参考资料发放给备课成员,并鼓励备课成员提前研读。
(2)备课成员应在备课前自主准备,了解备课内容,并将备课思路和疑惑提前交流。
3. 集体备课的具体流程(1)备课组长在备课开始前宣布备课目标和流程,明确参与备课的教师职责。
(2)备课组长根据备课内容进行引导和对话,鼓励备课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备课成员应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4)备课组长应及时总结讨论的成果,并向备课成员明确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4. 集体备课的记录和反馈(1)备课组长应对集体备课的讨论内容进行记录,并整理成备课笔记。
(2)备课组长应将备课笔记和相关资料及时上报教务处,以备下一次集体备课参考。
(3)备课组长应及时向备课成员反馈集体备课的效果和改进的建议。
5. 集体备课的考核与奖惩(1)备课组长应对备课成员的参与程度、贡献度和备课效果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及时上报教务处。
(2)备课组长应根据备课成员的表现,提出奖励或处罚的建议,由教务处最终决定。
6. 集体备课的效果评估(1)备课组长应组织备课成员对集体备课的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2)备课成员可以向备课组长或教务处提出对集体备课的意见和建议。
四、制度执行1. 实施监督教务处应定期对集体备课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重要事件应及时报告。
2. 违纪处理对违反集体备课制度的行为,教务处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幼儿园集体备课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师团队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资源共享,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形式1. 成立幼儿园集体备课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副园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担任成员。
2. 教研组长为各备课小组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组集体备课活动。
3. 各备课小组由本组教师组成,共同参与集体备课活动。
三、备课内容1. 集体备课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目标、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
2. 集体备课应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设计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活动。
3. 集体备课应关注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备课要求1. 集体备课应坚持“四定”、“五备”、“五点”、“两法”的原则。
(1)“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发言人。
(2)“五备”:备目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互动。
(3)“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4)“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2. 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共同探讨,确保备课质量。
3. 集体备课应注重资源共享,将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在备课组内进行分享。
4. 集体备课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对备课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五、实施与监督1. 集体备课活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2. 教研组长负责对本组集体备课活动进行监督,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园长定期检查各备课小组的备课情况,对备课活动进行指导。
4.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总结与评价1. 每学期末,各备课小组对集体备课活动进行总结,分析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园长对全园集体备课活动进行综合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备课小组和教师给予表彰。
3. 集体备课活动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作为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依据。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幼儿园集体备课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小学集体备课的相关管理制度

小学集体备课的相关管理制度一、引言小学集体备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了使小学集体备课更加高效、有序、规范,需要制定一些相关管理制度。
二、集体备课会议的组织与管理1.集体备课会议的组织•每个学期至少安排4次集体备课会议,时间和地点事先确定,并通知全体教师。
•会议由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主持,负责安排议程和组织备课内容。
2.集体备课会议的议程•会议开始前,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提前通知教师们需要备课的教材、课程和教学目标。
•会议从回顾上一次备课内容开始,总结教学效果,分享成功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案。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本次备课的内容,并分配任务给各位教师。
•全体教师集中备课,互相取长补短,在备课过程中进行讨论和互动,达到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的效果。
三、备课资料的管理1.教学参考资料•教师需要准备备课教材、教辅资料、试卷等教学参考资料,以便备课过程中查阅。
•教学参考资料应当按照学科分类整理,放置在公共存储空间中,方便教师查找和使用。
2.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可以将备课过程中整理的教学资源上传到教务系统或共享文件夹中,供其他教师参考和使用。
•教师要充分尊重知识产权,如有引用他人作品必须注明出处,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四、备课记录的管理1.备课记录的内容•教师要根据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讨论结果,做好备课记录。
•备课记录应当包括备课流程、备课讨论的重点和结果、安排的教学活动等内容。
2.备课记录的保存•备课记录应当保存在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指定的电子文档或纸质档案中。
•教师需要保证备课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备后续备课和教学评估使用。
五、集体备课效果的评估与反馈1.集体备课效果的评估•教师要根据备课内容和教学实施情况,评估集体备课的效果。
•教师可以使用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式对备课的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为改进备课工作提供依据。
2.集体备课效果的反馈•教师可以在集体备课会议后,主动向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反馈备课的效果和体会,提出改进建议。
学校集体备课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集体备课室的管理,提高备课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集体备课室是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讨、交流的重要场所,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确保备课室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教师及参与备课活动的相关人员。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教务处负责集体备课室的总体规划、设施配备、维护及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确保备课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第六条教师应遵守集体备课室的使用规定,积极参与备课活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第三章使用规定第七条集体备课室实行预约制度,教师需提前向教研组预约使用时间。
第八条预约成功的教师需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备课室,不得擅自更改或延长使用时间。
第九条使用备课室时,教师应爱护室内设施,不得随意损坏或丢弃物品。
第十条集体备课室内禁止吸烟、饮食、大声喧哗等行为,保持室内整洁、安静。
第十一条备课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关闭备课室内的电器设备,整理桌面,确保备课室整洁。
第四章备课活动第十二条集体备课活动应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
第十三条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备课活动,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第十四条教师应积极参与备课讨论,提出自己的教学观点,分享教学经验。
第十五条集体备课活动应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主义。
第五章监督与考核第十六条教务处定期对集体备课室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
第十七条教研组对备课活动的质量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第十八条教师应认真对待集体备课活动,积极参与备课讨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管理制度,我们旨在规范学校集体备课室的使用,提高备课效率,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备课室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管理和使用备课室,使备课室起到真正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望各位老师严格遵守。
1、学校备课室是为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查询教学信息,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备课的专用教室。
2、使用备课室设备的教师,应首先熟悉掌握设备的使用技能,熟练掌握设备的应用软件系统。
3、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爱护设备、正确使用设备,如发现故障及时申请维修,不得自行处理。
4、使用教师不得自行安装和卸载软件系统,确需安装软件系统需向教研组长提出申请,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由管理人员安装。
5、各位教师使用电脑时,只能用于上网查阅资料。
如论文、课件、教案、试题等。
严禁在备课室玩游戏或观看电影。
严禁在备课室上QQ聊天。
6、注意保持室内整洁,禁止在备课室内吸烟。
不得擅自将饮料、食物以及潮湿的雨具等可能对机器设备产生损害的物品带入备课室。
备课后,教师应将所有书籍、纸张等物品带离备课室。
7、电脑使用完后一定要正常关机,严禁用直接切断电源的方法关机。
8、备课室的管理由教研组长负责。
沈阳市新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