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怖障碍患者酒精依赖共病机制研究
双相情感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研究进展

双相情感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研究进展摘要:双相情感障碍可共病多种精神疾病,共病使得症状加重,同时也使得症状多样化的呈现,也很容易漏诊以及误诊。
本项研究进行分析双相情感障碍常见的几种共病疾病,以最新研究进展的角度进行探究,辅助临床尽早的对于共病疾病识别,并减少或者避免误诊,对患者落实早期的规范化的治疗。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共病;精神疾病;进展双相情感障碍为临床上的一类心境障碍,一方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另一方面又有抑郁发作,在精神科属于多发的以及常见疾病,而且此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复发率、病死率特点,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命质量。
相较于单一疾病而言,共病患者的病程更长,临床症状较重,同时具有较重的社会功能损害性特征,由于预后效果较差,所以会相应的产生自杀风险[1-2]。
所以,积极的研究共病,对维护患者治疗安全可靠性、有效的评估治疗难度、疾病的预后等等,可产生重要的依据。
一、焦虑症有相关的共病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概具有74.9%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终生共病焦虑障碍的情况,双相Ⅰ型终生共病率是86%,双相Ⅱ型终生共病率是89%,阈下双相终生共病率是63%。
国外的学者分析52个基于观察的精神病人群研究,结果表明,双相情感障碍中具有43%的焦虑障碍的终生流行率,最为常见的就是惊恐障碍,具有近17%的共病率,之后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共病率14%)、社交焦虑障碍(共病率13%)[3-5]。
其他的包括了双相情感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广场恐怖症、强迫症以及单一恐惧症。
针对共病的机制的研究,有一种分期模式,即焦虑障碍表现是高危青少年的精神病理的早期表现,能够向着双相情感障碍的方向发展。
双相情感障碍共病焦虑症者,发病的年龄是相对较早的,会降低恢复的可能性,而且缓解时间短暂,往往伴随较高的自杀率。
治疗焦虑症的主要举措就是抗抑郁药物,但是会影响到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程。
所以,双相情感障碍跟焦虑障碍的共病率是较高的,双相情感障碍早期临床症状中,焦虑症状就是重要的一种[6-7]。
社交恐怖症研究综述

社交恐怖症研究综述摘要:社交恐怖症又叫社交焦虑障碍,其已经影响到患者的学习和社会生活。
文章主要介绍其定义,测量,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其治疗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社交恐怖症;影响因素,测量;治疗一、社交恐怖症影响因素社交恐怖症也被称为社交焦虑障碍,是指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存在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
影响社交恐怖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主要从心理、生理、家庭、社会和性格方面进行分析。
心理原因。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恐怖症又称之为“焦虑性歇斯底里”,是由于儿童早期的恋母情绪冲突所致。
到了成人阶段,由于性驱力继续表现出强有力的恋母或恋父色彩,从而激起了一种关于被阉割的恐怖和焦虑,恐惧来自于自我对危险的反应,反应水平的差异是由于最初的归因所致。
而行为主义者则认为恐怖情绪的出现是由于形成了不良条件反射或行为学习的结果。
具体说来,该理论认为恐怖症是由于某些物体和情境与令人恐怖的刺激多次联合出现而形成了条件反射,因而获得了引起恐惧的性质,使这些物体和情景成为恐怖的对象。
社交恐惧症患者害怕被人拒绝,或者自尊心比较强,害怕被人拒绝,从而影响他们在社交场合的行为。
管新丽,华洁,马银枝对社交恐怖症患者进行的MMPI结果分析社交恐怖症的发生具有个性基础。
与许又新的“决定社交恐怖的另一面是人格特征,如果特别爱面子,或是完美主义倾向强烈,这种人更容易患社交恐怖症”的观点一致。
Clark与W ells提出的认知加工模式作为SP产生和维持的认知阐释,得到了较为全面的验证。
SP和高社交焦虑个体,其认知偏差对其症状的产生与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少数实验通过调控认知偏差确认了其对社交焦虑产生与维持的作用,却尚未见用于社交恐怖症被试。
生理原因。
戴维·西汉认为人体内“5-羟色胺”的失调导致社交恐惧症,信息通过这种物质向大脑细胞传递信息,该物质太多或太少都会引起恐惧情绪。
有研究表明:假使父母中有一人曾患恐惧症,则子女可能也有患此症的倾向。
酒精依赖和其共病

酒精依赖及其共病研究综述摘要:酒精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滥用的一种物质,酒精依赖是指反复饮酒导致躯体或心理方面对酒精的强烈渴求与耐受性,酒依赖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从酒精依赖的涵义,病因,危害,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入手,对酒精依赖的共病进行了综述。
1、酒精依赖含义酒精依赖综合征(alcohol dependence syndrome,ADS)俗称酒依赖、酒精成瘾、酒精滥用、酒精中毒等,指反复大量饮酒引起的特殊心理状态,表现为对酒精的渴求和经常需要饮酒的强迫性体验,可连续或间断出现,停止饮酒常出现戒断症状,是饮酒导致对酒精的精神和躯体依赖(高丽波, 钟树荣, 包建军, 2010)。
酒依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并受遗传因素影响的复杂疾病,也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WHO的统计,全球估计有20亿饮酒者,13亿吸烟者,1.85亿非法物质使用者(Wong & Schumann, 2008)。
因而酒精是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成瘾性物质。
酒精依赖还表现出对酒精的生理耐受性,花很多时间进入酒精中毒状态或者戒酒,生活围绕着饮酒,与大家通常说的酗酒差不多。
酒依赖患者较多出现不成熟及中间防御方式,其防御方式的选择与其人格特点有关,酒依赖患者的精神质、神经质个性特征较正常人更为显著。
神经质分高者常表现为焦虑、紧张、易怒和抑郁;精神质分高者个性特征为孤僻、冷漠、控制力差,这些人在遇到日常心理社会问题时较正常人更难以解脱、无力自拔,部分人会借酒浇愁,久而久之便产生酒依赖。
2、病因酒依赖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酒依赖是多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胡红星, 郝伟, 2010)。
主要包括影响酒精代谢及其在体内吸收的生理因素,心理压力或创伤、抑郁倾向、焦虑等心理因素,以及家庭、酒文化、职业、气候、经济水平等社会环境因素。
目前的研究表明,酒精依赖综合征是一种多因子控制的复杂疾病,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并且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以一种极其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下的产物。
不同酒精依赖程度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

因此 , 了解 本 地 区 酒 精 所 致 精 神 障 碍 患 者 社 会 支
持与酒 精依赖程度 的相关 性 , 对 于 有 效 地 开 展 酒
赖程 度酒 精 所 致 精 神 障 碍 患 者 社 会 支 持 差 异 性 研
1 . 2 方 法 ( 1 ) 一般 状况 调查 自制表 : 包括 年龄 、 文
化、 职业 、 物 质滥 用史 等。( 2 ) 社 会 支 持 评 定 量 表 ( S S R S ) L 1 ] : 共有 1 O个条 目, 用 于测量个 体 在社 会 中
注: 本课 题 获 贵 阳 市科 技 局科 技 计 划 项 目基 金 资 助 [ 筑科合同( 2 0 1 3 1 0 3 ) ]
所 获得 的支 持及 与 社会 联 系 的密 切 程 度 和质 量 , 包 括 总分 和客 观支 持 ( 3条 )、 主观 支 持 ( 4条 )及 对社
心理 效应及避免不饮 酒所 致 的不适感 , 这 种 渴 望 很 强 烈 。据 统 计 , 我 国 酒 精 依 赖 的 时 点 患 病 率 约
男性 正 常人 群 5 5名 为 对 照 组 , 均无精神病史 , 无 酗 酒 史 。两 组 年 龄 、 文化 、 婚姻 、 职业 经 检 验 差 异无 统
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2 . 2 不 同依 赖程 度酒 精 所致 精 神 障 碍 患 者社 会 支
持评 分 比较 结果 见表 2 。重度 酒精 依 赖 组 的 客观 支持 分及 支持 利用 度 得 分 低 于 中度酒 精依 赖 组 , 而 中度 酒精 依赖 组客 观支 持分 及支 持利 用度 得分 低于 轻度 酒精依 赖 组 , 差 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 P <O . 0 0 1 ) 。
心理学干预对酒精依赖的研究

心理学干预对酒精依赖的研究引言:酒精依赖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个体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心理学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在酒精依赖的研究和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干预对酒精依赖的研究,包括其原理、方法和效果。
一、心理学干预的原理心理学干预是基于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干预手段,旨在帮助个体改变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在酒精依赖的干预中,心理学干预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 认知重构:通过帮助酒精依赖者重新认识和理解酒精的危害性,调整其对酒精的认知和态度,从而减少对酒精的渴求和消除不健康的饮酒行为。
2. 行为疗法:通过建立健康的替代行为,如运动、社交活动等,来替代酒精依赖者原有的不健康的饮酒行为,帮助其逐渐摆脱对酒精的依赖。
3. 情绪管理:酒精依赖者常常伴随有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
心理学干预可以通过教授情绪管理技巧,帮助酒精依赖者学会有效地应对负面情绪,减少饮酒作为逃避机制的使用。
二、心理学干预的方法心理学干预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干预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学干预方法:1. 个体心理治疗:个体心理治疗是一种一对一的治疗形式,通过与治疗师的对话和互动,酒精依赖者可以深入地探索其饮酒问题的根源,并获得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2. 家庭治疗:酒精依赖问题常常与家庭关系密切相关。
家庭治疗通过整合家庭资源,帮助家庭成员理解酒精依赖者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以促进整个家庭的康复。
3. 康复小组:康复小组是一种集体心理治疗形式,通过与其他酒精依赖者的分享和互动,酒精依赖者可以获得来自同伴的支持和理解,共同面对挑战,增强康复的信心和动力。
三、心理学干预的效果心理学干预对酒精依赖的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验证。
一些研究表明,心理学干预可以显著降低酒精依赖者的饮酒频率和数量,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心理学干预还可以减少酒精依赖者的复发率,帮助他们保持长期的戒酒状态。
酒精依赖的研究进展

超敏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与监测中的意义嵇建华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钵池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淮安 223001【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试验,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总结,探究选择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的科学方法来提高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阳性率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方法 分析我们社区卫生中心从2015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疑似感染性疾病的门诊患者,为他们同时做血常规检测和超敏CRP检测。
结果 感染患者采用超敏CRP检测显示阳性率74%,血常规检测显示阳性率56%,采用两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达到86%,阳性率大大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血常规联合超敏CRP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显著提高阳性检出率,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血常规;超敏CRP;联合检测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6)02-0388-01 C反应蛋白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在感染发生后6-8h开始升高,24-48h达到高峰,在疾病治愈后含量急剧下降,一周内可恢复正常。
病毒感染时CRP不增高(除了一些严重侵袭导致组织损伤的病毒,如腺病毒,疱疹病毒等)临床上CRP一般作为细菌与病毒的首选指标,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感染的诊断和监测以及疗效观察。
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方法更加敏感,灵敏度高,检测底限为0.005-0.10mg/L,在低浓度CRP时测定范围内有很高的准确度,用这些方法测得CRP称为超敏C反应蛋白[1]。
为提高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率,对社区卫生中心从2015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疑似感染性疾病的门诊患者,为他们同时做血常规检测和超敏CRP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们社区卫生中心从2015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疑似感染性疾病的门诊患者,以发烧为主要症状,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71岁,平均年龄(35.26±4.25)为他们同时做血常规检测和超敏CRP检测。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精神及躯体的共病相关因素分析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精神及躯体的共病相关因素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与许多躯体疾病存在共病现象。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充分了解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躯体疾病,以便做出更好的治疗决策。
精神共病因素1. 焦虑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经常同时存在。
焦虑障碍特征包括恐惧、紧张和不安感。
这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到不舒服和担心,影响其工作和个人生活。
2. 酒精和药物滥用。
滥用酒精和药物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最常见的共病疾病之一。
酒精和药物的滥用可能是为了缓解情感波动和情感低谷,从而给患者带来短暂的愉悦感觉。
然而,这种滥用更加剧了其情感波动和低谷,同时还会损害身体的健康。
3. 人格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伴随着人格障碍,如边缘性人格障碍或自我毁坏性人格障碍等。
这些人格障碍会影响患者的社交和人际交往能力,导致情感痛苦和心理健康上的困难。
4. 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亚类型,因为情感波动中的低谷阶段经常较长,而且更加深重。
抑郁障碍也会导致患者出现某些躯体症状,如头痛、乏力、失眠等。
1. 心血管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经常出现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
这些疾病可能与心情波动和精神压力有关,或者可能是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所需的药物有关。
2. 代谢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不全,与双相情感障碍也有密切的关系。
这些疾病可能是由于药物治疗所引起的,例如锂盐治疗常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
3. 呼吸系统疾病。
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经常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和肺部感染等。
情绪变化和压力都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的不适感。
4. 广泛疼痛。
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常伴随着疼痛症状,包括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等。
这些疼痛可能是神经性疼痛,与抑郁症状和药物治疗有关。
5. 消化系统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常伴随着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和肠炎等。
这些疾病可能是由于药物治疗所引起的,或者是与情绪变化和压力有关。
酒精依赖与双相情感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活质量调查

酒精依赖与双相情感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活质量调查吕园园; 陈宝嫦; 许律琴【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9(030)008【总页数】3页(P1076-1078)【关键词】酒精依赖; 双相情感障碍; 共病; 生活质量; 临床特征【作者】吕园园; 陈宝嫦; 许律琴【作者单位】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广东江门 52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6+2酒精依赖是指一种由于对酒产生强烈渴求欲望而需要经常饮酒的强迫性体验,为了避免不饮酒所引起的不适感而需要反复大量饮酒[1]。
目前酒精依赖在我国已经逐渐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医学问题、社会-心理问题,严重危害患者的心身健康、家庭关系及其社会功能[2]。
近年来,随着共病概念的被提出,精神疾病共病的情况在临床上也愈加常见,而酒精依赖与双相情感障碍共病表现为患者同时具有酒精依赖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共同特征,是一种常见的共病表现[3]。
国外已经有较多关于酒精依赖与双相情感障碍共病相关的研究[4],但是国内目前相对少见,尤其缺少关于该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情感状况的报道。
本研究调查了酒精依赖与双相情感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7年3月到2018年12月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30例酒精依赖与双相情感障碍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
纳入标准:①年龄19~60 岁;②同时符合DSM-IV 中的酒精依赖的诊断标准及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③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上;④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或>60岁的患者;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后遗症、颅内肿瘤等)、精神疾病患者;③躯体残疾的患者;④吸毒及药物滥用者。
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无酗酒的健康人30例纳入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调查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情况、婚姻状况、职业状况等一般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担沉 重 。 P T研 究 中发 现酒 精依 赖 家族 史 阳性 而没 有 发 牛酒 E
国每 年约 有 一千亿 美 元用 于支 付酒 精 滥 用 以及 依 赖
多 巴胺 D 受体 的可 利 用 性 是酒 精依 赖 发 生 以 及 复 ,
引起 的相 关疾 病 的 医疗 费 用 ; 而在 早 期 对 社 交 恐 怖 发 的神 经 生 物 学 基 础 ; 受 体 水 平 高 , 精 依 赖 发 D 酒 障碍进 行 酒精 使 用 的干 预 , 够 阻断 社 交 恐 怖 与酒 生 的几 率低 , 受 体 的 可 利 用 水 平 低 , 精 依 赖 发 能 D 酒 精 依赖 的共病 , 减轻 酒 精依 赖 对 患 者 躯 体 以及 家庭 病 几率 高 。 的危 害 , 有 极 大 的 经 济 意 义 以及 社 会 意 义 。社 交 具 社交 恐 怖 障 碍 患 者 的 神 经 影 像 学 研 究 结 果 不
碍 , 一种 对 任何 社 交 或公 开场 合 感 到 强 烈恐 惧 或 路 功 能异 常有 关 , 是 中脑 边 缘 系 统 奖 赏 环 路 起 源 于 中
忧 虑 的 精 神 行 为 障 碍 。 西 方 国 家 的 年 患 病 率 在 脑腹 侧 被盖 区 ( A ) 多 巴胺 神 经 元 细胞 , V T的 由伏 隔
。综 合 上 述 研 调 查报 道 普通 人群 中同时 患有 社交 恐 怖 障碍 和 酒精 精 依赖 者 戒 断 后 复 饮 的 主 要 因素 … 依 赖 的人 数 达 2 4 , . % 每个 会影 响周 围 1 0个人 , 美 究 结 果可 以设 立 一 假 说 : 在 一种 中脑 边 缘 系统 奖 赏环 路
一
恐怖 障碍 是酒 精依 赖 发 病 的高 危 因 素 , 比值 比 为 2 . 8 在 共 病 患 者 中 8 % 的人 在 出现 酒 精 依 赖 之前 患 , 0
年 的 时间 内复 发 , 精 依 赖 所 造 成 的残 疾 以及 经 济 精 依赖 的个 体 中 D 酒 受 体 水 平 较 高 , 受 体 水 平 高 D 是 一个 保 护 因素 。另 有 多个 P T研 究 发 现 , E 在酒
酒 精 依赖 是 一项 经 济 及 社 会 负 担 很 大 的疾 病 ,
, 饮 酒 的强 迫性 体验 , 止饮 酒 后常 感 心 中难 受 、 停 坐立 证 实低 表 达多 巴胺 D 受 体 的 大 鼠呈 现 出酒 精 依 赖 而 , 不 安 , 出 现 肢 体 震 颤 、 心 、 吐 、 汗 等 戒 断 症 的高度 敏 感性 , 高表 达多 巴胺 D 受 体 的 大 鼠则 呈 或 恶 呕 出
精 依赖 者 中 , 内纹 状 体 多 巴胺 释 放 功 能 以 及 多 巴 脑
NA A流 行病 学调 查 显 示 , 个 酒 精 依 赖 的患 者社 胺 D 受 体 的可 利用 性下 降 , 且在较 长 时 间 内难 以 IA 一 , 并 交 恐怖 障碍 与酒 精 依 赖 的共 病 率 较 高 , 美 国 一 项 恢 复 , 据 并且 与酒 精依 赖 的渴 求有 关 , 渴 求是 导 致酒 而
示 高 中学 生社 交恐 怖 障碍 患 病率 1 . % , 家估 计 下 降 。但 是研 究 中 的一 个缺 憾 就是究 竟 是 酒 精使 27 专
我 国青 少 年此 类 障碍罹 患 率与 西方 国家 接 近 。 统 发生 适 应性 改 变 , 现 为对 酒 的渴 求 和经 常需 要 表 用 造成 了 D 受 体 的 可利 用 性 下 降 , 是 先 天 D 还 受 的限制 , 问关 系 目前 尚不 清 楚 。但 动 物 实 验 已经 此 酒 精 依赖 是指 长 期过 量饮 酒 引起 的中枢 神 经 系 体 的可利 用性 下 降 者 易 发 酒 精 依 赖 , 于研 究 方 法 限
中图分类号 : R 4 .2 7 9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7 0 6 (0 2 0 0 7 0 6 2— 3 9 2 1 )5— 5 4— 3
社 交 恐怖 障碍 (oil hba , sc o i) 又名 社 交 焦 虑 障 ap
酒 精依 赖 的形 成及 复发 与 中脑 边缘 系统 奖 赏环
述】
社 交 恐 怖 障 碍 患 者 酒 精 依 赖 共 病 机 制 研 究
李 志文 , 禚传 君
( 津 安 宁 院 , 津 天 天 3o 0 ) 0 3o
d i 1 . 9 9 ji n 1 7 0 6 . 0 2 0 . 2 o : 0 3 6 / .s . 6 2— 3 9 2 1 . 5 0 9 s
前额 叶 皮质 和 纹 状 体 投 射 的 多 巴胺 神 经 元 通 路 7 1 ~1 . % 之 问 , 高 达 1 % , 生 患 病 率 核 , .% 21 最 6 终 。酒 精依 赖患 者 中枢奖 赏 环路 的神 经 递 质失 4 ~ % , 中 5 % 多 在童 年期 发病 J % 5 其 0 。我们 国家 组 成 J 表现 为 多 巴胺 D ,受 体 的 可 利 用 性 ( v i bly aal it) a i 虽 然 缺乏 此类 疾 病 的 流 行 病 学 资 料 , 部 分 调查 显 调 , 但
21 0 2年 3月
中 民康 学
Me ia o r a fCh n s e p e at d c lJ u n l i e e P o lg He l o h
Ma . r 201 2
第2 4卷 卜半月 第 5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o . 4 FHM No. 12 5
【 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