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登封市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合集下载

登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登封市土地储备相关项目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登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登封市土地储备相关项目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登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登封市土地储备相关项目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登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9.01•【字号】登政〔2016〕23号•【施行日期】2016.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登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登封市土地储备相关项目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登政〔2016〕22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现将《登封市土地储备相关项目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9月1日登封市土地储备相关项目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方案(试行)为进一步盘活和最大效率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土地效益,加快推进我市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步伐。

依据国家、省、郑州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有关要求,现制定本方案。

一、政府购买服务的依据和内容根据《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7〕277号)、《关于规范土地收储和资金管理等相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6〕4号)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人民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郑政办〔2015〕58号)等有关规定,对我市土地储备相关项目由市政府面向社会购买服务。

购买服务项目的内容包括项目区域内土地征收、收购、收回涉及的拆迁安置补偿服务和储备土地的前期开发。

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范围。

全市拟划分四个区域,土地面积约90.8平方公里,具体项目涉及土地面积以实际需要测量结果为准。

第一区域位于登封市西城区,涉及少林办和嵩阳办2个行政区,少林办辖区范围环山旅游公路以东、嵩山风景区以南、嵩阳办以西、耿庄村以北,涉及西十里、马庄、王庄、耿庄等4个行政村、区域面积约18.37平方公里;嵩阳办辖区范围涉及北旨村、守敬路居委会、颍河路居委会、民族路居委会、双溪园居委会、长春园居委会、嵩溪园居委会(1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区域面积约1.05平方公里。

登封市区河道及水资源基本情况

登封市区河道及水资源基本情况

登封市区河道及水资源基本情况【大中小】作者:管理员来源:时间:2011-07-15 16:44:19 浏览 56 人次一、基本情况1.区域位置登封市位于中原腹地,地处河南省北中部,距省会郑州70公里,属郑州市辖“五市一县”之一。

登封东邻新密,西接伊川,南邻禹州和汝州,北靠巩义和偃师,处在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四地区的交界处。

目前登封市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包括东城区、中城区及西城区。

其中东城区规模约15平方公里(包括东片区10平方公里和产业集聚区)、中城区规模约15平方公里,西城区规模约10平方公里。

2.自然地理(1)地质地貌登封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构造地貌、侵蚀地貌、气候地貌等。

区域分为北部山地丘陵区、登封宽谷区和南部山地丘陵区三部分。

其中深山区占总面积的16.6%,浅山区占30.6%,丘陵占35.7%,平原占17.1%。

(2)气候登封地处豫西山区,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

春、秋季历时较短,夏冬季历时较长。

春季始于3月下旬至5月下旬,历时60天左右,3月份平均气温7.9℃,5月份平均气温20.8℃,其特点是温度日差大,历年平均气温在10℃~15℃之间。

该季节环流不稳定,以致引起温度的非周期性变化。

夏季始于5月下旬至9月下旬长达三个多月。

这时大陆极地寒冷气团减弱,热带海洋暖湿气团北上,降雨量加大。

夏季多年平均气温25.9℃,极端最高气温达40.5℃。

秋季始于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历时2个月之久。

该季节晴朗天气居多,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大,秋季多年平均气温为14.4℃。

冬季始于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下旬,历时4个多月。

在蒙古冷高压的控制下,冷气团一次次南下,气温逐渐下降,冬季多年平均气温为1.5℃,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1℃。

(3)降水根据区域内水文站多年实测资料显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28.8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103.2毫米,最小年降水量387.1毫米。

一般情况下,冬季各月降水稀少,其中元月份最少,多年平均仅10毫米左右。

郑州市总体规划.pdf

郑州市总体规划.pdf

《郑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主要内容(一)指导思想、期限与城市规划区界定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和《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突出郑州在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和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带动作用;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健康、区域统筹、城乡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注重以人为本,强化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本次规划划分为两个规划层次,即市域和中心城区。

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二)城市发展目标1、总体发展目标到2020年,把郑州建成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富有中原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的、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有较强经济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2、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左右。

3、社会发展目标加强城市公共安全,促进城市人口的适度稳定,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保障基本居住需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障社会民生。

到202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万元;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达到50个;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数量达到1300所;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达到0.8—1平方米/人。

4、环境友好目标形成以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良好为标准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地区性可利用水资源27.9亿立方米;万元GDP耗水量较2006年减少40%;单位GDP 能耗水平控制为0.84吨标煤/万元GDP;基本农田控制为28.29万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小于等于100平方米/人;森林覆盖率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等于14平方米/人;污水处理率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大气SO2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5%。

关于登封文化之都的调查报告

关于登封文化之都的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关于登封文化之都的调查报告篇一:登封东城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调研报告1.登封市域概况1.1地理位置登封市位于郑州的西南部,河南省中西部,地跨东经112°42′——113°19′,北纬34°15′——34°35′,市境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35.5千米,总面积1220平方千米。

其位于郑州市以西、洛阳市以东,连接两大古城,此外,登封北接偃师市、巩义市,南连汝州市、禹州市,区位优势很明显。

1.2历史沿革登封城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周公就在嵩山测量天文,安放日晷。

登封为古京师洛阳的东部屏障之一,西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正式设立崇高县,隋大业初年(605年)改为嵩阳县。

公元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以示大功告成,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

金代将两县合并为登封县。

1994年5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登封县撤县设市。

1997年,登封市面积1220平方千米,人口58.8万。

辖6镇8乡:城关镇、大冶镇、大金店镇、告成镇、卢店镇、颍阳镇、徐庄乡、君召乡、石道乡、唐庄乡、东金店乡、送表乡、白坪乡、王村乡。

市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登封市辖3个街道、6个镇、7个乡。

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609085人,其中:嵩阳街道61424人、少林街道26550人、中岳街道21353人、大金店镇54424人、颍阳镇45484人、卢店镇25260人、告成镇60509人、大冶镇75749人、宣化镇22576人、送表乡13635人、东金店乡53239人、白坪乡14468人、君召乡35877人、石道乡35868人、唐庄乡36351人、徐庄乡26318人。

20XX年,登封市乡镇区划调整,撤销送表乡,并入白坪乡。

截至20XX年12月31日,登封市辖3个街道、6个镇、6个乡:嵩阳街道、少林街道、中岳街道,卢店镇、颍阳镇、大冶镇、大金店镇、告成镇、宣化镇,徐庄乡、石道乡、君召乡、东金店乡、白坪乡、唐庄乡。

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讨论稿>第一编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保障城乡规划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规划区,是指本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含风景名胜区规划)。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市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本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指城乡规划包括城市规划、镇规划、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为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在总体战略、专题规划研究等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编制法定规划。

第四条在本市规划区内制定、修改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守本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村庄规划执行;详细规划、村庄规划未作出规定或者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的,应当按照上层次城乡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本规定执行。

第五条在本市规划区内制定城乡规划和实施规划管理应当采用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的济源市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并且同市国土等部门测量坐标系统相兼容。

第六条城乡规划编制应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并有利于发挥规划的引导、统筹、调控等公共政策作用。

第七条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城乡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编制城乡规划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标准。

第二编规划编制第一章一般规定第八条城乡规划编制应当注重和加强对土地使用现状及已经作出的规划审批和许可行为的调查,应当具备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和城乡规划测量、环境等必要的基础资料。

城乡规划勘察和测量应当满足城乡规划编制和实规划管理的需要。

第九条编制城乡规划应当符合上层次法定规划和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书、委托合同的有关要求及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遵守国家和省、市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登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登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登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登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一、规划修编的目的和依据(一)规划修编目的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合理确定土地利用发展战略,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解决耕地保护、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矛盾,努力促进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进一步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二)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7.《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8.《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9.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33号);10.《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11.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中“四查清、四对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82号);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13.河南省人民政府《转批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豫政[2009]11号);14.《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2009]51号);15.《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6.《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7. 登封市其他有关部门与行业的发展规划。

目录前言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与面临的形势第一节登封市概况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任务和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二节战略定位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第三节土地利用目标第三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第一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第二节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第四章中心城区及乡镇用地布局调控第一节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及规模控制第二节乡镇土地利用调控第三节产业集聚区用地调控第四节保障重点独立建设项目用地第五章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第一节巩固粮食生产的耕地基础第二节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第三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及项目安排第六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第二节集约利用城镇工矿用地第三节规范整合农村居民点用地第七章重点工程建设安排第八章土地用途管制分区与管制规则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第九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构建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基础第二节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第三节合理规划生态用地第十章近期规划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第一节行政措施第二节经济措施第三节技术措施第四节公众参与前言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更好地落实土地宏观调控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要求,结合登封市实际,登封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登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 0年)》(以下简称《规划》)。

郑州市郑东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郑州市郑东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第二章 城市概况及现状绿地分析 ...................................................................................................................................................................5
张忠民(规划所副所长)
倪凯旋(主任工程师)
郑州市郑东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与工作方法 ...........................................................................................................................................................................4
第三章 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14
一、城市概况..................................................................................................................................................................................................5 (一)区位及自然条件概述.................................................................................................................................................................................................... 5 (二)人文景观资源概述........................................................................................................................................................................................................ 6 (三)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8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1+7”法务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1+7”法务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1+7”法务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3.14•【字号】郑政办〔2024〕14号•【施行日期】2024.03.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1+7”法务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政办〔2024〕14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郑州市“1+7”法务区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3月14日郑州市“1+7”法务区建设实施方案为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现代化河南建设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贡献法治力量,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2.0版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23〕12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的通知》(郑政〔2017〕48号)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郑政〔2021〕12号)等相关文件,推动建设法律服务产业集聚高地,结合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背景当前,郑州市正处于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质进位、迈上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肩负着“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职责使命,面临国家实施“十四五”规划、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国家战略等重要机遇期。

“法治强”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近年来,上海、厦门、深圳、成都、重庆等城市积极探索中央法务区建设,搭建高端平台载体,有序引导法律服务相关产业和资源汇聚,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重大战略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显著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登封市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年08月01日●项目名称:河南省登封市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委托单位: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政府河南省登封市规划管理局●规划编制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甲级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21029)院长:周俭教授常务副院长:夏南凯教授●项目负责人:周俭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注册规划师,教授,院长周玉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注册规划师,副院长张力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注册规划师,讲师,在职博士●项目主要参编人员:张力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注册规划师,讲师,在职博士黄宏智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博士生李兵郭生智杨然张嵩崴丁宁陈方明黄开开陈江涛等八、竖向工程规划1、现状情况2、竖向规划原则3、竖向规划 九、市政公用设施规划1、规划原则2、给水工程规划3、排水工程规划4、电力工程规划5、通信工程规划6、燃气工程规划7、供热工程规划8、环卫设施规划第三部分 规划控制一、规划控制目的 二、强制性规划内容 三、地块控制指标1、规定性指标2、指导性指标第四部分 规划实施一、开发模式建议 二、建设时序与近期建设1、东城区建设时序建议2、近期(2010年)主要建设内容3、东城区近期建设(2010年)投资估算 三、动迁安置1、居民动迁与分期安置2、公共服务设施动迁安置 四、规划实施政策建议第五部分 城市设计引导一、重点地段城市形态控制1、龙腾大道中心区2、典型普通居住及商住社区3、典型生态居住社区 二、道路设计准则1、主干道路设计准则2、街道环境设计准则 三、滨河绿带设计准则1、自然生态型2、游憩园林型第一部分 背景研究一、城市概况1、区域位置2、自然资源3、历史文化资源4、社会经济发展5、城市建设状况二、登封东城区建设的SWOT 分析1、SWOT 的概念及应用的意义2、登封市东城区建设的SWOT 分析3、登封市东城区建设的政策建议第二部分 登封市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一、项目概况1、位置与现状2、规划编制依据 二、规划理念与规划目标1、规划理念2、规划目标 三、功能定位与人口容量1、功能定位2、人口容量 四、土地使用规划1、总体布局原则2、可建设用地分析3、多方案比较4、规划结构5、规划布局 五、道路交通系统规划1、对外交通2、道路网结构3、道路等级4、道路横断面及转弯半径5、交通设施 六、绿地景观系统规划1、绿地系统2、水体系统3、景观系统 七、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环境功能区划分2、各功能区环境目标3、环境保护措施4、环境保护政策河南省登封市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目 录第一部分背景研究一、城市概况1、区域位置登封市处于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5′至113°15′,北纬34°30′至34°20′。

中岳嵩山横贯市境北部,嵩山属秦岭东段的伏牛山脉,入河南省境后分为三个支脉,即嵩山支脉,箕山支脉和熊耳山脉,嵩山支脉东西长120公里,南北宽40公里,主体在登封境内,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由大禹的两位夫人命名),太室山屹立于市北,环山36峰,最高峰峻极峰海拔1492米,少室山屏立于市西,环山也有36峰,最高峰连天峰海拔1512米,颍河为境内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至安徽注入淮河,在登封境内全长57公里。

登封市位于中原腹地,位于河南省的中西部,省会郑州市区的西南方,属郑州市辖“五市一县”之一。

登封东邻新密,南邻禹州和汝州,西接伊川,北靠巩义和偃师,处在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四地区的交界处。

交通便捷,四通八达,东距省会郑州76公里,西距洛阳98公里。

是连接郑州、洛阳、许昌三市的交通枢纽。

登封东部距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56公里,西部距焦枝铁路27公里,横贯登封全境的宋大铁路与陇海线和焦枝线相连,与陇海、焦枝线接轨的登封准轨矿区铁路即将铺通。

207国道、省道豫03、豫31三干线公路贯穿全境,距新郑国际机场约30公里,距洛阳民航机场60公里。

郑少高速于2003年12月建成通车,洛少高速也已于2005年8月建成通车,少许高速正在建设之中,巩少高速也开工建设。

这几条高速公路建成使用后,将进一步缩短登封与区域的通行时间。

2、自然资源登封市处于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区,境内土地面积为122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68.8%,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31.2%,形成南部矿产资源和北部风景名胜资源相对集中分布的基本格局。

登封市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每年平均量为58000万立方米,地表径流量为17812.9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约40127万立方米。

全市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51座,总库容约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5亿立方米。

登封市矿产资源丰富,域内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约30余种,其中最主要的矿产资源是煤炭和铝钒土,煤炭储量约30亿吨,铝钒土储量约2.4亿吨,分布在市域南部。

登封市区地处闻名于世的中岳嵩山脚下,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

三面环抱城市的嵩山风景区总面积151.38平方公里,是全国首批公布的44个国家级风景区之一;城市及周围地区文保单位众多,现存重点文物142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3处,省级8处,市级13处,素有“抬脚踢到夏文化,伸手摸到汉砖瓦”和“文物之名”、“名胜甲天下”之说。

3、历史文化资源:六大文化特色(1)少林文化我国禅宗的发源地,称为“禅宗祖庭”。

同时也是少林派武术的发源地,号称“天下第一名刹”。

少林寺历代僧人创造了以言传身教为传承方式的少林功夫,在1500年的历史中,少林功夫逐步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禅武文化体系,不仅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分,而且也是我国宝贵的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的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

少林武术集南北派别之大成,融内外拳家之精华,历经千锤百炼,功法繁多,博大精深。

武术搭台,经贸唱戏,成为振兴登封的新举措。

(2)古塔文化嵩山古塔共有数百座,仅少林寺塔林就保存有唐、宋、元、明、清各代僧塔二百余座,共有各朝代的砖石塔2000多座,为我国现存最大的塔林,被称为中国“古塔博物馆”。

此外还有著名的嵩岳寺塔、法王寺塔、会善寺净藏禅师塔、永泰寺塔等。

(3)汉阙文化嵩山一带原有五座石阙,即太室阕、少室阕、启母阕、灵星阕和许由庙阕。

今太室阕、少室阕、启母阕仅存。

汉三阙是汉代建筑的重要遗产,距今己有1870多年的历史,它反映了汉代文化,建筑艺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4)三教文化嵩山由于地处中原,自古以来即为名山。

自南北朝以后,经历代帝王倡导,广大民众的苦心经营,于是便逐渐成为国内著名的儒、佛、道三教荟萃之区。

中岳嵩山、儒、佛、道三教融融角逐,在竞分中求和平生存,在吸收中求发展,把儒家之礼道,道家之气,佛教之性融为一体,且一直保持着三教鼎立的格局,实属凤毛麟角。

(5)天文文化登封告成观星台,自周公为国都东迁而在登封告成修筑测景台,一直是天文观测中心点,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古老象征,又是“中华”、“中州”、“中国”、“中原”等名词里“中”字的由来和发源地。

周公测景台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台建筑,也是世界最古老的天文台遗迹之一。

告成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沿用最久,且保存得相当完整的古天文台。

(6)地质文化嵩山以其岩龄古老,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良好,虽经过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仍保留着形态各异的构造形迹而闻名海内外。

嵩山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记载了地壳发展的历史,最古老的“嵩阳运动”及以后的“中岳运动”、“少林运动”即是用嵩山地区的地名来命名的。

是神州大地沧桑巨变的历史见证,是理想的天然地质博物馆,是中外地质学憧憬和瞩目的地质考察的实验场。

4、社会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登封市人民奋发图强,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

目前登封已成功实现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工业产值已占GDP的2/3,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0%多。

年销售过亿元的企业已达16家。

登封的知名度正化作吸引力,项目带动卓有成效。

2004年,总投资98.2亿元的华润2×30万千瓦电厂、发祥铝业等28个重大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16家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超过亿元,其中,登电集团的销售收入近20亿元。

登封经济同时具备爆发力和耐久力两个特点。

具有共性和互补性的产业和企业向同一区域集中,一批资产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崭露头角,工业结构调整步入坦途,初步走出了一条“煤变电、电变铝、铝变制品、废渣变水泥”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2003年,登封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一举由全省县(市)的第十位跨入第四位,国内生产总值67.4亿元,同比增长17%,财政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43.4%,增幅居郑州市六县(市)第一位。

2004年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二位。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5.2亿元,同比增长15.8%;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500美元;财政收入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57.4%,稳居全省县(市)第二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33元,同比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40元,同比增长15.7%,老百姓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005年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4亿元,同比增长43.8%,财政收入完成2.6亿元,同比增长37.7%。

以上数据表明,经过20余年的艰苦努力,目前登封市的人均收入已基本摆脱贫困,达到小康水平,按照世界银行标准计算,则已接近于下中等国家的门槛。

同时,登封的产业结构也已基本上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即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已步入工业化时期。

因此,按照经济发展的阶段理论,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必将是登封市未来20年内经济发展的主导趋势和主要目标。

5、城市建设状况(1)建成区规模将1999年的建设用地现状和2004年底城市建设用地进行比较,在6年的时间里,登封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市区的嵩阳办事处、少林办事处和中岳办事处内,现有城市建设用地约13.5平方公里。

(2)城市空间特征根据2001年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价的结果,结合城市现有形态及布局结构特征综合考虑,城市重点发展方向是跨过中岳庙景区向东发展,结合郑少高速公路和太室山东麓风景区建设,规划城市东部的发展组团。

城市发展模式为东、中、西三个组团的分散组团式结构,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城市整体。

三个城市组团分别为:中部“老城组团”面积12平方公里,主要功能是旅游服务核心区、城市公共设施中心及生活居住用地,也是市域的政治文化中心。

西部“少室组团”面积3-4平方公里,主要功能是少林武术城、武术健身科研中心和休闲健身生活基地。

东部“中岳组团”,面积9平方公里,主要功能是现代旅游服务业基地和旅游度假村的综合区,也是发展风景区边缘经济的东城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