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信息保密管理条例
艾滋病治疗保密工作制度

是雄鹰,就会翱翔四海;
TCL,全球化浪潮中崛起的新兴中国力量!
五万五千多名员工遍及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十多个研发中心中国美国法国新加坡??近二十个制造加工基地中国墨西哥波兰泰国越南??还有遍及全球的销售网络不断创造出优质产品畅销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旁白
字幕
万千历练,只为创见更高一片天!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
中国、墨西哥、波兰、泰国、越南……
还有遍及全球的销售网络,不断创造出优质产品,畅销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TCL、Thomson、RCA品牌彩电;TCL、Alcatel品牌手机
目前,TCL集团海外营业收入超过本土市场,成为真正意义上运用全球资源,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跨国公司。
旁白
字幕
重生篇
鹰之重生,再战征程
激情岁月,荣耀于心
TCL集团创立于1981年,前身是中国最早的合资企业之一——TTK磁带公司。
改革开放,外商带来的企业管理理念,为TCL未来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养了整个管理团队主动适应市场竞争、高效率运作、靠企业自身力量解决问题的习惯。
这些习惯,也深刻影响着TCL未来发展,成为TCL企业文化的精髓。
2004年,TCL通过一系列跨国并购、重组,实现了由本土经营向全球经营的飞跃。
跨国并购、重组汤姆逊彩电业务、阿尔卡特手机业务
伴随全球业务的扩张,TCL迅速建立起覆盖全球的业务架构和运营系统。
五万五千多名员工,
遍及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
十多个研发中心,
中国、美国、法国、新加坡……
近二十个制造加工基地,
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
艾滋病保密程序制度

艾滋病保密程序制度艾滋病保密程序制度是为了确保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隐私权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防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因隐私泄露而受到歧视和伤害。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涉及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单位。
一、保密原则1. 尊重隐私: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涉及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单位,应充分尊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隐私权,不得泄露其个人信息。
2. 严格保密:涉及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个人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3. 内部管理: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涉及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单位,应加强内部管理,对涉及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场所、资料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保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4. 法律责任:违反保密制度,泄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个人信息的单位或个人,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保密程序1. 咨询门诊(室)的环境布臵符合保密要求:艾滋病自愿咨询室设在单独的场所,咨询室环境安静舒适,一对一咨询,提供保密性咨询。
2. 咨询过程保密: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记录与求询者个人识别特征有关的信息;不得接受对有关求询者感染情况的调查。
非咨询人员不得进入咨询室,咨询过程中不得有任何无关人员在场。
3. 检测报告过程保密:对初筛疑似阳性感染者不能告诉受检者本人,更不能到处乱讲。
工作人员不得向无关人员提供检验结果,要妥善保存各种实验记录。
初筛实验室的有关检验资料,档案、结果记录其他人不得翻录查阅,修改和销毁。
实验室工作人员,不能在非正式场合对外提供任何结果、数据。
不能将HIV抗体检验单(无论结果如何)随意放在化验室由求询者自取。
阳性检测结果不应通过电话告知。
4. 未经本人同意,任何科室及个人不得将咨询者5. 未经本人同意,任何科室及个人不得将咨询者6. 未经本人同意,任何科室及个人不得将咨询者7. 未经本人同意,任何科室及个人不得将咨询者8. 未经本人同意,任何科室及个人不得将咨询者9. 未经本人同意,任何科室及个人不得将咨询者10. 未经本人同意,任何科室及个人不得将咨询者三、保密制度实施与监督1. 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涉及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单位,应加强对保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保密制度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和艾滋病病人的保密制度
(一)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认报告属个人隐私,医务人员在医疗保健工作中,对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除按规定报告外,应按照医德规范保守秘密,不得对外泄漏。
(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试验室、采供血机构或其它进行艾滋病检验的机构,检测中发现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阳性的应尽快送确证实验室确认。
在确认之前,不得通知受检者。
(三)在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中,凡是涉及到艾滋病疫情的报道,数字要准确,发稿前应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核实。
凡涉及感染者和病人个人情况的,未经本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公开和泄漏。
(四)在不剥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社会福利的前提下,规定其义务和责任。
全体公民都应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认真履行社会义务和责任,坚决反对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岐视。
艾滋病保密工作制度等

艾滋病保密工作制度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及其家属。
2.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保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及其家属的隐私权。
3.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及其家属姓名、住址等个人信息向外界公布或传播。
4.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及其家属所有病案资料由专人、专室、专柜保管,任何无关人员不得查阅资料。
5.涉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及其家属的电子信息必须加密保存,不得在网上随意传送相关电子文件。
6.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及其家属在咨询与诊疗时,任何无关人员不得在场。
7.当感染者个人的利益和公众利益出现矛盾,保密工作必须与医学道德准则和有关的法律条文一致。
8.如果违反保密制度,导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及其家属信息泄露,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艾滋病防治工作保密协议书有效期限:自协议签订之日起至本协议约定的权利义务终止后,乙方在本协议下的保密义务并不随之终止。
协议内容:一、乙方的权利及义务(一)不得歧视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
(二)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三)不经患者同意不得将患者姓名、住址、检测结果和有关个人、家庭、工作、治疗、求助、转介等信息情况向外界或无关人员公布、传播。
(四)所有患者资料由专人、专室、专柜保管,任何无关人员不得查阅资料。
(五)按要求随访、免疫功能检测及提供结核病筛查转介服务。
(六)提供转介时与患者签订信息披露同意书。
二、甲方的权利及义务(一)为乙方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二)定期对乙方工作进行技术督导三、违约责任若一方违反本协议规定,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甲方:乙方:甲方代表人签字:乙方代表人签字:医疗机构开展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医疗服务工作保密承诺书县(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为确保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的信息安全,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卫生部《关于印发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意见的通知》(卫疾控发[1999]第164号)和四川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川卫办发[2013]245号)等相关规定,我单位做出如下承诺。
艾滋病保密工作制度流程

精心整理
艾滋病保密工作制度
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
2、从事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病人诊断、治疗及管理工作的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未经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
对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将其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告知本人;本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应当告知其监护人。
3、?咨询者在咨询时任何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咨询室,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保护咨询者的隐私权。
艾滋病管理保密协议

一、协议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保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个人隐私以及艾滋病疫情信息安全,确保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保密协议。
二、协议内容1. 信息保密范围(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姓名、身份、住址、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2)艾滋病疫情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病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治疗情况等;(3)其他涉及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秘密信息。
2. 信息保密义务(1)保密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不得泄露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秘密信息;(2)保密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秘密信息告知他人,包括但不限于口头、书面、网络等方式;(3)保密人员应妥善保管涉及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不得随意暴露于公共和公开区域;(4)保密人员应定期接受保密教育,提高保密意识,增强保密能力。
3. 信息保密措施(1)保密人员应使用加密软件、防火墙等技术手段,确保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秘密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2)保密人员应使用专用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等设备,处理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秘密信息,不得使用个人设备处理相关数据;(3)保密人员应定期对工作电脑、移动存储介质等设备进行病毒查杀,确保设备安全;(4)保密人员应定期开展保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4. 违约责任(1)保密人员违反本协议,泄露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秘密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2)保密人员违反本协议,泄露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秘密信息,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三、协议期限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五年。
协议期满后,如双方无异议,本协议自动续期。
四、协议解除(1)保密人员因工作调动、退休等原因离开原单位,本协议自动解除;(2)因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调整,本协议失效。
五、其他(1)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2)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艾滋病保密工作制度等

艾滋病保密工作制度等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艾滋病保密工作制度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及其家属。
2.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保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及其家属的隐私权。
3.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及其家属姓名、住址等个人信息向外界公布或传播。
4.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及其家属所有病案资料由专人、专室、专柜保管,任何无关人员不得查阅资料。
5.涉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及其家属的电子信息必须加密保存,不得在网上随意传送相关电子文件。
6.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及其家属在咨询与诊疗时,任何无关人员不得在场。
7.当感染者个人的利益和公众利益出现矛盾,保密工作必须与医学道德准则和有关的法律条文一致。
8.如果违反保密制度,导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及其家属信息泄露,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艾滋病防治工作保密有效期限:自协议签订之日起至本协议约定的权利义务终止后,乙方在本协议下的保密义务并不随之终止。
协议内容:一、乙方的权利及义务(一)不得歧视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
(二)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保护患者的。
(三)不经患者同意不得将患者姓名、住址、检测结果和有关个人、家庭、工作、治疗、求助、转介等信息情况向外界或无关人员公布、传播。
(四)所有患者资料由专人、专室、专柜保管,任何无关人员不得查阅资料。
(五)按要求随访、免疫功能检测及提供结核病筛查转介服务。
(六)提供转介时与患者签订信息披露同意书。
二、甲方的权利及义务(一)为乙方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二)定期对乙方工作进行技术督导三、若一方违反本协议规定,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甲方:乙方:甲方代表人签字:乙方代表人签字:医疗机构开展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医疗服务工作保密承诺书县(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为确保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的信息安全,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卫生部《关于印发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意见的通知》(卫疾控发[1999]第164号)和四川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川卫办发[2013]245号)等相关规定,我单位做出如下承诺。
艾滋病患者保密协议

一、协议目的为保护艾滋病患者个人隐私,防止患者信息泄露,维护患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保密协议。
二、保密范围1. 患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住址等个人信息;2. 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检查结果等医疗信息;3. 患者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等个人隐私;4. 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治疗感受等敏感信息。
三、保密责任1.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本协议中约定的保密内容承担保密责任,未经患者同意,不得向任何单位或个人泄露;2.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患者信息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3.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因工作需要了解患者信息时,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得擅自泄露;4.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定期对保密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保密期限本协议约定的保密期限为患者死亡之日起计算,至患者隐私信息消失为止。
五、违约责任1.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协议,泄露患者信息,给患者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泄露患者信息,给患者造成名誉损害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3.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泄露患者信息,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争议解决本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七、其他1.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2. 本协议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另行协商补充;3. 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至终止前,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甲方(医疗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患者):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注:本协议未尽事宜,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信息保密管理条例
本文是关于艾滋病信息保密管理条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每个人的病情都是受法律的保护的,那么对于艾滋病的保密管理,你知道多少呢?下文就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最新的艾滋病管理相关条例。
仅供参考。
20xx年艾滋病保密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艾滋病防治条例》以及《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加强艾滋病疫情报告质量管理的规定》等相关规定,为保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个人隐私以及艾滋病疫情信息安全,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应遵循保密原则,严格遵守以下保密制度:
1、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要求,不随意向任何单位或个人提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姓名、身份、住址和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
2、除卫生行政部门已公布的疫情信息外,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未公布的艾滋病疫情信息向外泄露(包括发表论文、申报成果、培训教学等),更不得擅自向媒体公布。
3、妥善保管涉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不随意暴露于公共和公开区域。
4、对所使用或保管的工作电脑安装杀毒软件,并经常更新杀毒,不随意安装有安全隐患的软件。
使用各类移动储存介质(U盘、移动硬盘)前,先查杀病毒。
不用自带电脑处理艾滋病防治的工作数据。
5、开展经常性保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一旦发生泄密事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汇报本单位领导,不迟报、谎报或瞒报。
6、单位和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上述规定,如不当行为造成的泄密后果由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20xx年艾滋病工作制度
1、明确职责、确定任务、细化指标、团结协作,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秩序和氛围。
2、抓好工作的协调运转,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规范。
3、制订年度防控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月有工作安排,阶段工作和专项工作有总结,半年、全年各总结一次,并按时上报。
4、做好艾滋病防治物品的管理工作,做到发放物品有登记、账物相符。
5、做好自查和辖区督导工作,了解本辖区内艾滋病防控工作的进展情况,深入各村屯(社区)开展各项防控工作,根据不同情况分类指导。
6、定期对村医开展培训,指导村级做好艾防知识宣教工作。
7、与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艾滋病防控工作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
8、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9、有效干预措施覆盖当地主要高危人群。
完成本辖区内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的随访、干预、建档、配偶HIV抗体检测工作,动员孕产妇接受HIV咨询检测。
10、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开展并完成各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