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故乡教案

鲁迅小说故乡教案
鲁迅小说故乡教案

鲁迅小说故乡教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故乡》教案

流渡中学严庄坤

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运用重复、对比来刻画人物、展现主题的写法。

2、掌握从细节、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理解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并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2、理解小说的思想内涵,思考社会人生。

教学难点:对小说主题思想和篇末议论语句的理解。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如果说漂泊是人生,那么旅途中人挥之不去的便是对温暖家园的情感记忆。“月是故乡明”,乡情已积淀为生命中的血肉、精魂。饱经沧桑的鲁迅先生对故乡的体验又何尝不是如此透过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层,景色优美、人情淳厚的平桥乐土,我们能触摸到的是先生流露其间的对故乡的喜爱、思念。1919年先生返回故里,卖掉老屋,接母亲及家眷举家北上。这次诀别故乡给了他怎样的体验呢今天,我们就—起走进小说《故乡》,去触摸先生的喜怒情感。(板书文题、作者)

二、了解小说的一般常识: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1、一篇小说必须具备哪三个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因此,人物是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2、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

肖像、心理、行动、语言、神态描写,以及正面、侧面描写。

3、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尾声。

4、环境: A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B自然环境;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

二、资料助读

1、《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成集于1923年。集里收有《孔乙己》《狂人日记》《药》《故乡》《阿Q正传》等着名小说。这部小说集为革命现实主义新小说奠定了基础。《呐喊》写于五四高潮时期,着重揭露宗法社会的残酷统治,及其在精神上毒害人民的罪恶,对农民的革命力量则在怀疑中进行坚毅的探索,它的战斗声像号角一样震醒了封建“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密切地配合了五四时期思想革命的进行。鲁迅小说的深刻性正是从农民角度来提出反封建的要求,以革命民主主义观点来观察和解剖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重大问题。

2、写作背景:小说写于1921年1月。当时辛亥革命虽然过去十余年了,但军阀各霸一方。在帝国主义操纵下,混战不已。各地军阀自设关卡,自立税局,自订税额,对老百姓横征暴敛,层层盘剥,生活在这种社会现实中的广大劳动人民,身受双重压迫,在饥寒交迫中痛苦挣扎,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经济衰败。《故乡》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破产的图景,写出了中国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层层逼迫下的深重灾难。

三、学生快速阅读全文:

1、解决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整体感知文意,思考:

(1)诵读《故乡》,你认为笼罩全文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2)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3)作者千里迢迢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体会到的不是激动、喜悦。而是悲哀,究其缘由是故乡景、故乡人的变化。那么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在这些人物中,哪些又着墨较多

明确:(1)整个《故乡》的色调,是昏暗、阴冷、低沉的。其中唯一欢快的语调出现在对儿时回忆的描写中,但无论就谋篇布局,还是就语言特色而言,笼罩着的是一种忧郁和感伤。

(3)文中塑造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我”、“我”母亲、水生、宏儿;其中闰土、杨二嫂、“我”着墨较多,刻画得比较详细,人物形象丰满。

四、分析景物描写,深层理解对比手法。

1、人物的塑造,不但要通过故事情节的安排,还要通过环境描写,那么文中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几处它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明确:文中对故乡景物的描写有三处:(1)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

(2)记忆中的“神异的图画”;(3)“朦胧中”想象到的图景。

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故乡的不同,反映了故乡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在对比中,揭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衰败的悲惨现实,以及农民生活的贫困。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故乡的眷恋和怀念正反映了“我”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朦胧憧憬。

3、学生仔细研读文中三处景物描写,互相质疑问难,小组内交流研讨。思考:

(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句中“萧索的荒村”前用了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横”,请体会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好“活气”改为“生气”可以吗

(2)“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句中“瓦楞上”的枯草的断茎怎么能成为“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3)“月下西瓜地”一节的绘景奇异在何处

明确:(1)“横着”是不整齐、不规则地放着的意思,有一种“被遗弃”的动感,“萧索”是形容词,突出了悲凉的气氛,“荒”字描绘出村落的凋敝和沉寂,这里都是写“我”看到家乡的感觉。动静结合,写得具体而形象,这样的荒村,自然没有活泼的生活气息,有的只是死气沉沉,“生气”指旺盛的生命力,用在这里不确切。

(2)句中的“枯草”“断茎”“寒风”“老屋”渲染的凄凉景象突出的是一种气氛、一种心情,“我”要永离故乡,永离老屋,此时故乡的颓败、荒芜、冷落更增加了惆怅、悲凉的情绪。这与上文“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是协调一致的。

(3)明丽的色彩: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颇为神奇的传说:项带银圈的英俊少年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4、齐读三处有关景物描写的部分。

5、作品对景物的描写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又以写谁为主(一)闰土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作者运用前后对比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写他的变化。那么,作品是从哪几方面来进行对比的通过对比突出了什么

学生合作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

(1)外貌对照;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经济生活的艰难和精神负担的沉重)。

(2)动作、对话对照: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月夜刺猹,“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聪明勇敢、活泼开朗;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一凄凉一恭敬”;他说了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还是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迅哥儿”改称“老爷”,写出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

“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

(3)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对我: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人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炉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悲

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二)另一人物杨二嫂又是怎么描写的

(1)对于二十多年前的杨二嫂,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肖像)杨二嫂年轻时候脸上擦着白粉,人称“豆腐西施”,是一个美女。

(2)对于今天的杨二嫂,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语言、肖像、动作)

肖像:50岁时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极瘦。

语言:语言尖刻(“贵人眼高”),怪声怪气(“阿呀呀”“阿呀阿呀”),见解庸俗(“你阔了”,“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实际根本不是这样。)跟“我”说话时愤愤不平,“显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动作:顺手牵羊(“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行为卑劣(栽脏闰土在灰堆里藏碗碟并借此发现以为功,拿走“狗气杀”),跑得快(“飞也似的跑了”)。

(3)杨二嫂的变化的说明了什么

小市民阶层的日益贫困。

(三)作品对闰土、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揭示了什么问题

这充分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是使旧中国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广大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总根源。闰土和杨二嫂肖像的巨大变化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破产和贫穷。他们都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身体被摧残、心理被扭曲的人物,都是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这是她和他的共同点。不同点是:闰土愚昧麻木,杨二嫂庸俗卑劣。

(四)“我”对闰土和杨二嫂的态度:

厌恶和讽刺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同情闰土的疾苦并批判他的愚昧和麻木;

(五)作品对闰土、杨二嫂的描写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人物描写,特别是肖像描写,一定要抓住人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给人以深刻印象,并能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

二、个性化阅读,评价人物。

请学生用一两句生动的话评价文中出现的人物。对交流过程中闪耀着创新光芒的见解,要予以鼓励。

归纳总结:闰土: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时间这块砺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个木偶人。

杨二嫂: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不仅表现在从当年的“豆腐西施”变成了今天的“圆规”,而且还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我”: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我”母亲:慈祥、宽容、厚道地对待所有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给她以公平:变卖农产,告别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水生:一个20年前的闰土,20年后,他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对他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

宏儿: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

第三课时

一、研讨探究,深层理解文意

1、教师有感情范读小说结尾三段,请学生小组内交流研讨:

(1)如何理解“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因为还没有找到实现新生活的道路,所以“我”以为自己对新生活的希望仿佛和闰土对神灵的祈求一样,是对偶像的崇拜,只不过闰土的希望在眼前,“切近”,“我”的希望在未来,但对这个未来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因而显得“茫远”。

(2)“隔膜”与“一气”的对比意义是什么

通过“我”和中年闰土的隔膜与宏儿和水生的“一气”之对比,表达了“我”的希望:希望新一代不再象老一代那样又彼此隔膜起来,也不希望他们象老一代那样过着辛苦辗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的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3)文中三个“辛苦”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4)“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因为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但社会的黑暗,困难重重,害怕希望不能实现。

(5)“手制的偶像”的意思是:①亲手用木头或泥土做成的神像;②比喻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主义远景;③比喻让后代过上新生活的主观愿望。④比喻用来自我安慰的一种幻想。

“我的愿望茫远”的原因是:①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②当时大多数人还不想去实现这种愿望;③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也不知何时才能实现;④不如求神拜佛那样能给人带来好处。

(6)作者最后说:“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如何理解

(2)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7)作者离开故乡时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使作者气闷,闰土的变化使作者悲哀

(8)文中“我”的形象具有什么意义

小说以“我”为叙述者,叙述中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我”飘泊在外,过着辛苦展转的生活,在自己的“故乡”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失去了精神落脚地。记忆中的美好精神家园被衰败、冷漠的现实撕毁,面对精神各个分离,丧失了生命活力,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幸福的情感关系的现实故乡,“我”在精神上是孤独的,但内心深处,还有着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作者的影子,可以说由成年人构成的“现实的故乡”是鲁迅极度失望苦闷心情的告白,但又不等同于作者。

二、主题: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三、写作特点:

1、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安排情节。按“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把所见、所闻、所感、所忆的各种材料组织起来。

2、通过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

⑴“我”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开头(现在)

⑵“我”回忆起的“神异的图画”;——中间(过去)

⑶“我”“在朦胧中”想象到的图景。——结尾(未来)

3、通过肖像、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

闰土:政治上受迫害、经济上受剥削、精神上受毒害的贫苦农民的形象

杨二嫂:既被侮辱、被损害,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市民的形象

“我”: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4、语言准确、生动,富有个性化;

5、通过对比突出主题思想:

一景物对比

(一)现实的故乡从“我冒了严寒……”到“……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二)记忆中的故乡 1.从“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到“……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从“我在朦胧中……”到“……也便成了路”。

二肖像对比

(一)闰土肖像的巨大变化

1.闰土30年前的肖像从“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到“……我们便熟识了”。

2.闰土30年后的肖像

从“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到“……象是松树皮了”。

(二)杨二嫂肖像的巨大变化

从“哈!这模样了!……”到“……所以竟完全忘却了”。

三闰土言、行、神、心变化之对比

(一)闰土少年时的言、行、神、心以及他和“我”的关系

从“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到“……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二)闰土中年时的言、行、神、心以及他和“我”的关系

从“我这时很兴奋……”到“……他用船来载去”。

四杨二嫂的言、行、神与闰土之对比

1.从“然而圆规很不平……”到“……出去了”。

2.从“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到“……竟跑得这样快”。

五“我”和中年闰土的“隔膜”与宏儿和水生的“一气”之对比

1.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痴痴的想”。

2.从“老屋离我愈远了……”到“……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以上五种对比,把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神情、性格等等刻画得栩栩如生,并且对比得十分鲜明。为了加深体会,要充分发挥朗读对于理解课文的作用。

六、布置作业:课文中的水生和宏儿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发挥想象,为他们写一个故事。

板书设计故乡

鲁迅

二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后

景:神异图画萧索荒村

人:闰土小英雄木偶人

杨二嫂豆腐西施圆规

故乡教案鲁迅

故乡教案 教学目的 1 通过小说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2.把握文章对比的写法。3.理解小说的细节描写。4.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1)通过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2)把握文章对比的写法。 2.难点: (1)理解小说的细节描写。(2)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互.查字典,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秕谷(bi3)鹁鸪(bo2 gu1)颧骨(quan2)折本(she2) 潺潺(chan2)伶仃(ling2ding1 )恣睢(zi4 sui1)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如许:如此;这样。鄙夷:轻视;看不起。展转: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恣睢:放纵,凶暴。景况:光景、情况。本课指生活状况。伶仃:孤独、没有依靠。愕然:吃惊的样子。愕:惊讶,发愣。寒哗:因受凉或受惊而身体颤动。松松爽爽:形容轻松爽快。 3.通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二、导入 1.作者简介:本文选自《呐喊》,作者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小说集有〈呐喊〉、〈仿惶〉、〈故事新编〉等。 2时代背景: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三、正课1.速读全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从“第二日清晨”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第一层(从‘第二日清晨” 到“只是收不起钱来”)写老屋的寂寥,更使“我”沉浸在深深的悲凉之中;还写与母亲商定搬家的事情。 第二层(从“你休息一两天”到“我得去看看”)“我”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第三层(从‘母亲站起身”到“出去了”)导‘我”见到了圆规杨二嫂。第四层(从“此后又有近处的本家和亲戚来访问我”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见到了中年闰土。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完)写“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消沉、悲观,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和下一代。 2.提问:课文第1段写了什么?讨论并归纳:开篇点题回故乡。“严寒”写回故乡的季节;“二千余里”写“我”与故乡相隔之远;“二十余年”写“我”与故乡分别之久,故乡到底变成什么样呢?第1段写出我回故乡急切心情。3.提问: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写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4.提问: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第3段只有一句话,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5提问:怎样理解“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讨论并归

《念故乡》公开课教案

《念故乡》公开课教案 教材 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7册第5单元 课时 课时 教学 内容 歌曲教唱课《念故乡》教 学 目 标 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念故乡》,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知识目标: 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科学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聆听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感受古典作曲家音乐创作魅力。 教学

重点 重点:科学的有情感的演唱 教学 难点 学生对歌唱时声音的处理与理解乐曲《第九交响曲》 教学 方法 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听唱法、模唱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交响乐《自新大陆交响曲》钢琴 教 法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接的了解学习歌曲,帮助学生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使他们更好的掌握和感受音乐作用。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视觉图想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都知道德沃夏克这个音乐家,除此之外对他的了解却不多,而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德沃夏克创作的杰出乐曲之一,为了让学生对这样的古典艺术歌曲产生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对作曲家和歌曲的含义初步了解,从而又想学习歌曲的兴趣。我播放图片《乡愁》

并演唱艺术歌曲《月之故乡》,把学生引入思想的意境。向学生展示德沃夏克的资料让学生对德沃夏克有初步的印象,接着将他的平生简介,在引入新课。、 情感教学法 实施程序 情感唤起——情感深入——情感升华 在本节课我从艺术歌曲《月之故乡》引发学生对《乡愁》的理解,从作曲家平生和他的交响乐入手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在探索发现中深化情感体验,最后探求延伸到音乐审美体验升华。 视听结合法: 学生一般在以前都多少接触过《念故乡》这首歌曲,但对作品主旨歌曲演唱技巧未必理解到位。为了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和学习兴趣,我利用电脑在月去欣赏的同时配以视频演示和音响欣赏,视听结合避免枯燥教学。教 学 过 程教 学 过 程教 学

人教版课文鲁迅故乡教学设计

人教版课文鲁迅《故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这篇小说,深刻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生活,所以学习这篇文章要从历史和社会演变方面入手,进而加强对主题的 理解。 【学生分析】学生对时代背景不了解,应该对学生加强对背景的讲解,理解主题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整体感知小说故事情节,理清小说中的人物及 关系。 2、能力目标:品味文中景物描写及作用。 3、思想目标:感悟闰土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运用对比及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2、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媒体手段】 挂图、投影、录音。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辛亥革命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没有翻身、解放,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幸是由什么造成的,鲁迅先生以他的思想敏锐

的感觉进行认真分析,写下了《故乡》这篇小说。 二、课前预习 1、给字注音。 三、合作探究 四、整体感知 小说以“我”回故乡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一一离故乡”的顺序安排情节,着重描写了杨二嫂及闺土的巨大变化,从而反映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与剥削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象,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五、合作交流 1、交流1: 这篇小说行文线索、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是什么?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为线索、主要人物有“我”、 闰土、杨二嫂 情节:回故乡 --- 在故乡---- 离故乡。 2、交流2: 1?5节写“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的故乡的景象如何? 这时“我”的心情怎样,这样写的作用?景象“萧条”心情“悲

鲁迅作品有哪些

鲁迅- 鲁迅作品鲁迅作品 短篇名章 《而已集》文选《鲁迅传略》《伪自由书》文选《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二心集》文选《阿Q正传》《白光》 《端午节》 《风波》 《故乡》 《孔乙己》 《狂人日记》《明天》 《社戏》 《头发的故事》《兔和猫》 《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 《彷徨》文集《祝福》 《兄弟》 《在酒楼上》《伤逝》 《离婚》 《孤独者》 《高老夫子》《示众》 《长明灯》 《肥皂》 《幸福的家庭》《坟》文集 《题记》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论照相之类》 《看镜有感》 《灯下漫笔》 《春末闲谈》 《论“*的!”》 《杂忆》 《从胡须说到牙齿》 《寡妇主义》 《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结集出版: 鲁迅作品集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瞿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吴元坎辑,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鲁迅的作品深受喜爱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佚文集》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鲁迅全集卷一(坟热风呐喊)

鲁迅的《故乡》教案

故乡鲁迅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揣摩语言,背诵积累精妙的描写段落; (2)了解运用对比﹑议论的方法来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朗诵。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分角色朗读等。通过读,品味言外之意;通过读,了解作者的感情。 (2)比较。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其外貌及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变化了解人物性格变化及其变化的根源;将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在的故乡作比较,分析其变化的深层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旧时代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感悟作者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教学设想 1.小说思想容量很大,距离学生生活又较远,因此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 2.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的对比关系,采取列表法分析小说内容,以加深印象和理解。 3.对于小说的主题,可在对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不可越俎代庖。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2.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难点: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故乡”这一题目,不仅交待了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题目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俗话说:“亲不亲,故乡人”。对于一般人来说,故乡总是美好的,亲切的,值得怀念的。故乡总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依靠、最甜美的回忆。故乡的变化总是牵动着我们的情思,但是在“我”眼中“故乡”却是如此衰败、萧条,让我感到悲凉、生疏,特别是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襟。显然,表达“我”的一种悲凉的思想感情,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2、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 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景物描写,前者多么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萧条、令人悲凉。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二十余年过去,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作品中的“我”怀的是什么感情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认真地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也起到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3、介绍写作背景:

《故乡》教案

《故乡》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掌握文中生字词。 2、从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三方面分析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4、品味文章语言,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及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预习 1、了解文章的作者及写作背景:(友情提示:①整理鲁迅的相关资料;②结合历史知识——辛亥革命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或上网查询或查阅手头资料。) 2、初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友情提示:①标出自然段序号②边读边画出文中生字词,读完后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读一读,写一写,从音、形、义三方面掌握生字词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3、再读课文,整体把握:(友情提示:结合小说的三要素解读课文,准确把握文章内容: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然后进行整理,以知识提纲或结构提纲的形式呈现出来) ①人物(主要人物、陪衬人物、线索人物) ②情节(文章的情节结构及段意的概括) ③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其作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友情提示:朗读时要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通过声调、语气、表情、动作等展现人物性格) 5、学生写初读感受。(将学生所写经典语段整理到多媒体课件中)

(二)合作探究 小组内交流预习收获,并整理到预习笔记上。 (三)展示反馈 1、听写生字词和文学常识:各组后四号同学到黑板上听写,其余同学写在本子上,写完后对抗组互批,及时评价出学习效果。 2、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可借助多媒体展示,也可口头表达。一个小组介绍,其余小组可补充。 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各小组将自己整理的结构图展示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展示,选择最好的一个小组为大家讲解他们的成果。 4、朗读展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选读自己最喜欢的语段,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 5、教师点拨、评价小组。 (四)作业布置: 根据文中人物描写的语句,结合你的理解,为记忆中的闰土和记忆中的杨二嫂各画一幅素描像,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征,及对“我”、对生活的态度。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媒体运用:课前播放《故乡的云》MTV。 故乡作为每个人一生割舍不了的情感寄托,她会在每个人心底留下独特的印记。从家喻户晓的伟人到普通百姓,从文学巨匠到艺术大师,无不如此。刚才我们领略了客居他乡的歌手费翔的《故乡的云》,我们也初步与文学巨匠鲁迅一起神游了他心底的那个《故乡》。今天我们将就你的体验和视角再来审视鲁迅心中的故乡。 二、晒晒“老照片” 预习任务:根据文中人物描写的语句,结合你的理解,为记忆中的闰土和记忆中的杨二嫂各画一幅素描像,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征,及对“我”、对生活的态度。 1、组内“晒”照片,并从本组内找出最好的一份,作为样本用实物展台出示,讲解的过程中要结合文本。 2、其余各组同学质疑补充,必须依托文本。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分析、交流可以看出,记忆中的闰土是一个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纯真质朴的小英雄;记忆中的杨二嫂是个年轻美丽、安分守己的商人;那么时隔20余年后,闰土和杨二嫂有了怎样的变化呢?上节课同学们也对此进行了预习、准备,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预习成果。 三、晾晾新收获 展示形式:情景剧、分角色朗读、人物访谈(做客直播间)、对联、诗歌、吟唱等。 展示要求:表演者要恰当运用道具及多媒体增强展示效果;要注意语言、动作的规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中学语文教材选用过《社戏》、《故乡》、《孔乙已》、《药》、《祝福》、《阿Q 正传》和《狂人口记》等。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本文试从题材、人物、结构、思辩、讽刺和语言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如《药》、《阿Q正传》、《风波》等,是以辛亥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此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孔乙已》、《祝福》、《伤逝》、《孤独者》、《明天》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此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二、以典型化手法塑造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鲁迅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采取许多内在的神貌相同或近似的人物,突出其性格的本质的、主要的方面,塑造成为一个新的典型人物形象。 鲁迅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来。例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娟生……等,还有《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顽固派人物,成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上第一流的艺术形象。请看《阿Q正传》中的阿Q,头戴破毡帽,拖着黄辫子,长着癞疮疤,他遭打后不敢反抗,贴上酒钱后骂:“儿子打老子。”这就把一个落后的农民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偷书被打,申辩说:“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揭示了一个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的性格。 二、以显示个性为准则的小说结构形式 鲁迅小说不以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是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个性著称。他的小说结构以显示人物个性为准则,结构形式丰富多彩。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1、单一线索结构。以一个中心线索贯串整个故事情节。如《一件小事》分撞车前和撞车后来写,结构分明。《社戏》从看戏前写到看戏后,按时间顺序组织结构。《肥皂》围绕着“肥皂”与孝女的关系展开故事情节,巧妙地揭穿了四铭的假道学而目。 2、两条线索结构。可以主线和副线出现,也可以明线和暗线出现。《故乡》主线写“我”,副线写闰土。《药》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被反革命者残杀,两条线索通过人血馒头

初中语文《故乡》公开课教案

初中语文公开课教案《故乡》 一、教材说明、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篇课文为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节课的讲授内容是第二课时的内容,着重讲授“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该篇作为鲁迅的短篇小说名篇,具备了写作赋形思维训练中“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作为短篇小说的典范之作,该课书首先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及对小说的简单鉴赏分析,学会并力求掌握从人物分析推知小说主题的鉴赏原则,再通过后面几课的学习,构建小说鉴赏的基本框架,具备小说鉴赏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学习、鉴赏,乃至创作小说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该篇小说中多次用到“重复”和“对比”的手法,熟练掌握这两种手法对于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势必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教学内容、地位和作用可作以下图示: 2、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明确作者是如何运用“重复”、“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和展现主题的能力目标:掌握从细节、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推知文章主题的鉴赏方法。 情感目标: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感情。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物形象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分析。 难点:从分析人物到提升主题的思维训练。“重复”、“对比”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 二、教法说明: 在这节课中我将努力为学生展示较为详细的“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分析,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模拟片段操作、改进几个步骤来掌握这两种手法的运用。第一课时简单回忆作者,重点完成课文内容分析和人物分析;第二课时简单回忆第一课时所讲要点,重点完成写法分析和写作片段训练。在教学步骤中坚持以学生实际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思维操作为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灵感诱发法、直观教学法和操作训练法,并注重教师示范。 三、学法说明:

鲁迅简介及作品详细分类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十七岁之前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体,可谓知言小说集: 《呐喊》(共14篇) 包括《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 正传》《兔和猫》《戏》《风波》《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 《彷徨》(共11篇) 包括《在酒楼上》《肥皂》《示众》《高老夫子》《长明灯》《伤逝》 《幸福的家庭》《离婚》《兄弟》《祝福》《孤独者》 《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共8篇) 包括《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功》《起死》 散文诗及散文集: 《野草》(散文诗集) 《朝花夕拾》(散文集)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杂文集:

故乡 鲁迅 优秀教案

故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了解对比手法;体会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中心。 2.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建设自己的家乡。 3.过程与方法:采用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对比的写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学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少年闰土》,它是节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二、初读课文。 三、新授: 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又以写谁为主? 2.课文中几次写到闰土? 3.对于少年闰土,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的?(肖像、语言) 讨论: ①少年闰土的外貌是怎样的? ②少年闰土的动作语态是怎样的? ③少年闰土对“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④少年闰土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⑤少年闰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4.对于中年闰土,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的?(肖像、语言、神情) 讨论:

①闰土的外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②闰土的动作语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③闰土对“我”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④闰土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⑤中年闰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5.什么原因使闰土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从“小英雄”变成了“木偶人”呢?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6.另一人物杨二嫂又是怎么描写的? 讨论: ①对于二十多年前的杨二嫂,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肖像) ②对于今天的杨二嫂,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语言、肖像、动作) 7.杨二嫂的变化的说明了什么? 小市民阶层的日益贫困。 8.“我”这一人物在文章中又是怎样变化的? 9.作品对闰土、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揭示了什么问题? 这就充分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是使旧中国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广大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总根源。这就是鲁迅描写闰土、杨二嫂形象变化所揭示出来的深刻社会意义。 10.作品对闰土、杨二嫂的描写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人物描写,特别是肖像描写,一定要抓住人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给人以深刻印象,并能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又以写谁为主? 2.作品通过闰土、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揭示了什么问题? 二、新授: 1.鲁迅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哪几次? (1)“我”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开头(现在) (2)“我”回忆起的“神异的图画”;——中间(过去) (3)“我”“在朦胧中”想象到的图景。——结尾(未来)

鲁迅小说的细节描写 (1)

内容摘要 细节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性格、丰富故事情节、渲染主题思想和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措施。一个精彩的艺术细节,往往会使作品形象生动,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细节描写是否真实、生动、典型,是否思想容量丰富,是衡量一部小说价值大小的重要因素。鲁迅小说中的素材全部来自自己深厚的生活积累,精心选材,深入挖掘,以极其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情节反映生活的本质。鲁迅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匠心独运,一直为读者所称道,本文试图对鲁迅小说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细节描写形象特点

目录 一、精雕细琢的人物动作细节描写 (1) 二、形象逼真的人物外貌细节描写 (1) 三、烘托情感的外部环境细节描写 (2) 四、表露心迹的语言细节描写 (4) 参考文献 (5)

也谈鲁迅小说的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小说中那些对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如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环境场面等)的细致入微的描绘。它是作者刻画人物性格、丰富故事情节、渲染主题思想和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措施。一个精彩的艺术细节,往往会使作品形象生动,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细节描写是否真实、生动、典型,是否思想容量丰富,是衡量一部小说价值大小的重要因素。鲁迅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一直为读者所称道。本文试图对鲁迅小说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 一、精雕细琢的人物动作细节描写 “诗人在安排情节,用言词把它写出来的时候,应竭力把剧情中情景摆在眼前,唯有这样,看得清清楚楚——仿佛置身于发生事件的现场中。”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性格都是靠准确的动作细节描写来塑造的。如《药》中描写围观的人们,“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一“伸”一“提”把人们的神态和体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把人们愚昧无知,麻木不仁的病态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真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 又如《社戏》中的“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地摸了一回,直起腰来说道,‘偷我们家的罢,我们家的大得多呢。’”一个“摸”字太精彩了。“摸”什么呢?“摸”的是豆,在“黑暗只是浓”的深夜,判断豆的大小,豆的饱满与否,只能靠“摸”,摸来摸去,捏来攥去,精心的挑选判断后决定“偷我们家的罢,我们家的大得多呢。”一个朴实的动作,一句简短的话语,阿发的无私大方,仗义厚道,热情好客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大凡伟大的作家,对用词是非常重视的。法国作家莫泊桑说过:“不论人家所要的事情是什么,只有一个字可以表现它,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我们再看看《孔乙己》中的一段“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的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此处的“摸”与站着喝酒时的“排”形成鲜明的对比:“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带着爽快炫耀,带着自赏自傲;而“摸出四文大钱”的“摸”字则显得缓慢猥琐,显得沮丧悲苦,穷愁潦倒。这两个动作细节围绕一个“钱”字,不仅写出了孔乙己经济地位日渐低落,而且突出了他的穷酸迂腐,好逸恶劳,麻木不仁的个性形象。《孔乙己》中写孔乙己吃茴香豆的一段,先写他把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一人一颗”。孩子们吃完后,眼睛还望着他的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他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一段动态细节描写既写了孔乙己的动作,又写了他的语言和心理,非常生动形象。 二、形象逼真的人物外貌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也常在外貌描写中使用。在进行细节描写时,只需要抓住人物身上的某一特征,并对其加以描绘就能达到“借一斑观全貌”的目的。《藤野先生》中写藤野先生时,鲁迅写道:“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地,......”。这些外貌描写中,作者重点抓住了服饰的描写,一方面

部编版初中语文《故乡》优质课教案

故乡》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析典型人物闰土、杨二嫂的形象,探究故乡人的变化及变化原因,把握文中对比手法的作用。 2.以“故”为主线,分析故乡不同时期给“我”的不同感受,并由此引出小说主题探讨,进一步理解主旨。 教学重点:分析典型人物闰土、杨二嫂的形象,探究故乡人的变化及变化原因,把握文中对比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 以“故”为主线,分析故乡不同时期给“我”的不同感受,并由此引出小说主题探讨,进一步理解主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我考考大家,故乡是什么意思? (原本的家乡。也就是说“故”的意思是:原来的,本来的,以

前的。)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看看“迅哥儿”本来的 家乡是什么样的。(强调一下,在看大家的预习作业时,我发现有很 多同学提问时,说的都是“鲁迅”如何如何。这是一篇小说,所以只能说迅哥儿或者“我”怎样,却不能说鲁迅先生如何。) 二.课文分析: 1. “我”原本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有景有人,你能说说它们 留给“迅哥儿”的印象吗?(连第一部分,一共5 分钟) 景物 故乡 伙伴 人物 邻居 ①景色美丽: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 黄的圆月。 ②伙伴平等、融洽、和睦:“迅哥儿”,小英雄 ③邻居恬静、美丽、端庄:擦着白粉,终日坐着,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女神形象) 大家概括得很精准,的确,这样一个故乡,让人怀恋。不过,当“迅哥

儿” 阔别故乡二十多年重返故乡时,情况似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看到5 号同学是这样写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家乡的人、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物非人也非。” 2. 再读课文,说说“我”的故乡现在是什么样的?哪些人物及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7)①景色萧索: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2) ②伙伴隔膜:“老爷”——木偶人为什么长大后,我和闰土之间“隔了 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32 号同学等13 人请找出能全面概括闰土的变化的一个词?——木偶人(木讷,拨一拨,动一动,没有自己的思想) 请大家找出文中最能体现这种变化的语段。鲁迅先生的笔法非常精妙,我们一起来揣摩下面的语段。 (一)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 老爷!??" (10) (1)为什么在59段,闰土开始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34 号同学等3 人

鲁迅故乡教案设计

鲁迅故乡教案设计 篇一:9故乡教案鲁迅 1、反复诵读课文,学习本文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课文在前后对比中展示人物性格变化,通过小说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 3、通过小组讨论,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是造成农村和乡镇经济衰败、农民破产、人民生活艰辛的根源,而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隔膜,更加重了这种痛苦和悲哀。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 (1)学习本文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2)学习课文在前后对比中展示人物性格变化。 2.难点: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是造成农村和乡镇经济衰败、农民破产、人民生活艰辛的根源。 目标评价: 1、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完成目标1、2 2、通过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完成目标3 学习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学习时间:三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1、互查字典,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秕谷(bǐ)鹁鸪(bógū)颧骨(quán)折本(shé) 潺潺(chán)伶仃(língdīng1)恣睢(zìsuī)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如许:如此;这样。 鄙夷:轻视;看不起。 展转: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 恣睢:放纵,凶暴。 景况:光景、情况。本课指生活状况。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愕然:吃惊的样子。愕:惊讶,发愣。 寒哗:因受凉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松松爽爽:形容轻松爽快。 3、通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呐喊》,作者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

二十年后回故乡公开课教案及反思表格

课题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共1 课时 第1 课时 教学内容《二十年后回故乡》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或关键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意家乡现状,以“二十 年后回故乡”为内容写一篇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热 爱家乡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充分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拓展学 生的思维; 3、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到自 己的习作当中。 1、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 合理想象。 2、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 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 法,适当运用在自己的习 作当中。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执教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积淀思乡情感 1、生诵读思乡怀乡的古诗。 (1)生齐背日积月累。(2)问:读了这些古诗句你有什么想法? 2、有人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有人说,乡愁是春蚕,啃着绿绿的桑叶,吐着不尽的细丝,结着层层的厚茧……是啊,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今天,我们来写二十年后的故乡。二十年后,我们和周围的一切会怎么样,家乡会发生变化? 板书:二十年后回故乡 3、提出习作要求,明确想象重点和习作重点。 4、过渡: 今天,我们要写二十年后的故乡。二十年后,我们和周围的一切会怎么样?下面我们来看一组相片。 二、开拓思路,指导学生选材 1、出示一组照片,让学生感受二十年的变化之大。 问:看了这组照片,你有什么想法? 2、提示思路,让学生自主想象,建构文源。 提问:大家对二十年后的什么最感兴趣?请你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独立展开丰富的想象,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来写?看谁是最准确的“预言家”,20年后的事我们可都看得到,看谁的设想二十年后能实现。 从学生学过的古诗句入手,既巩固了学过的古诗句,又为习作的导入打下良好铺垫。 从图入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感受二十年的巨大变化,再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展开丰

9故乡教案鲁迅

9故乡教案鲁迅 教学目的 1 通过小说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 2.把握文章对比的写法。 3.理解小说的细节描写。 4.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 (1)通过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 (2)把握文章对比的写法。 2.难点: (1)理解小说的细节描写。 (2)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互.查字典,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秕谷(bi3)鹁鸪(bo2 gu1)颧骨(quan2)折本(she2) 潺潺(chan2)伶仃(ling2ding1 )恣睢(zi4 sui1)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如许:如此;这样。 鄙夷:轻视;看不起。 展转: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 恣睢:放纵,凶暴。 景况:光景、情况。本课指生活状况。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愕然:吃惊的样子。愕:惊讶,发愣。 寒哗:因受凉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松松爽爽:形容轻松爽快。 3.通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呐喊》,作者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小说集有〈呐喊〉、〈仿惶〉、〈故事新编〉等。 2时代背景: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 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1921年1月 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三、正课 1.速读全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描写了故乡的萧 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从“第二日清晨”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回故乡的 见闻与感受。 第一层(从‘第二日清晨”到“只是收不起钱来”)写老屋的寂寥,更使“我”沉浸在深深的悲凉之中;还写与母亲商定搬家的事情。 第二层(从“你休息一两天”到“我得去看看”)“我”回忆与少年闰土 的友情。 第三层(从‘母亲站起身”到“出去了”)导‘我”见到了圆规杨二嫂。 第四层(从“此后又有近处的本家和亲戚来访问我”到“已经一扫而 空了”)写“我”见到了中年闰土。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完)写“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 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消沉、悲观,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和下 一代。 2.提问:课文第1段写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开篇点题回故乡。“严寒”写回故乡的季节;“二千余 里”写“我”与故乡相隔之远;“二十余年”写“我”与故乡分别之久,故乡到底变成什么样呢?第1段写出我回故乡急切心情。 3.提问: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写 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4.提问: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第3段只有一句话,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 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 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提问:怎样理解“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 了。”? 讨论并归纳:说明“我”对故乡还保持着少年时的美好记忆。 6.提问: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我 所感的悲凉”? 讨论并归纳: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造成很大的反 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7.提问:第5段写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交代了此次回故乡的目的。 四、小结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 “离故乡”的情节安排,写了“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五、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故乡 优秀教案

故乡 【教材分析】 这篇小说,深刻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生活,所以学习这篇文章要从历史和社会演变方面入手,进而加强对主题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结构层次,感悟作者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道路的强烈愿望。 2.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3.品味课文的抒情意味的语言,摘抄积累词语、句子和精彩语段。 4.在本文阅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习惯,教给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运用对比写法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的写法。 2.品味小说语言,领悟作者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教学难点】 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教师导入:同学们喜欢不喜欢读小说?能说说你们是怎样读小说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创作于1921年的一篇小说《故乡》,并通过这篇小说的阅读,探讨阅读小说的方法。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1.读各自圈划查注的生字词,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2.简介小说创作背景说说作者及《故乡》创作情况。 鲁迅1898年第一次离开老家绍兴,1919年12月又最后一次回故乡,接母亲来北京居住。《故乡》便是根据这一段生活经历创作出来的。小说中写的人和事是有事实依据的,但又经过了艺术加工,有虚构的成分。作品中的“我”身上有作者的影子,而“我”又不等于就是作者本人。 小说写的是1919年的事,它所反映的却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社会的情况。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但中国人民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会中,当时,帝国主

义加紧对我国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加上国内军阀混战不休、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使得广大农民陷入困境。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故乡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贫困生活,加之在这个风雨如磐的社会求索了30余年的生活经验,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想一想,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 2.根据你对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在原题目《故乡》前加上定语。 三、反馈展示,讨论交流 预设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交流: 1.讨论课文的叙述的线索和小说的结构层次。 (学生发言讨论后明确:小说按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小说,按时间先后为顺序,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我”的复杂心情,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闰土的变化;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我追求新生活的执着信念。) 2.学生展示各自在题目故乡前所加上的所加的定语,并引用文本信息阐释的理由。 四、合作探究,分析形象 1.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本文写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和“我”;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我”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2.小说是怎样来描写闰土这个人物的?从哪些方面去对比?请细读课文,搜集信息,完成下边的表格。 对比内容: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中年闰土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 动作、语态:少年闰土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神态说话前的是“欢喜──凄凉──恭敬”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