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生产指标、生产计划与生产流程

合集下载

猪场经营管理岗位技能—猪场生产计划的制定

猪场经营管理岗位技能—猪场生产计划的制定
猪场生产计划的制定
一、配种分娩计划的编制
Ø 本计划是阐明计划年内全场所有繁殖母猪各月交配的头数、分娩胎数和产仔数。 Ø 它是各项生产计划的基础,是猪群周转与生产指标考核的依据。
Ø 对这一计划的要求是:应能保证充分合理地利用全部公母猪,提高产仔数和育成 率;对饲料、劳力、猪舍与设备等,也都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七、劳力使用计划
根据平均饲养头数及其他作业项目和劳动 定额,确定计划期内所需用的人力,并预算劳 动工资,编制工资表。
八、财务计划
用货币反映猪场全年生产成果和各项消 耗的计划,其内容包括:各项收入计划,各项 生产费用和管理费用计划,年度财务收支盈亏 计划和按猪群或生产单位核算的全年收支盈亏 计划等。
猪群周转一般应遵守的原则:
Ø后备猪成熟以后(8~10月龄),经配种或妊娠转为检定猪群。检
定母猪分娩产仔后,根据其生产性能,确定转入繁殖母猪群或基础母 猪群,或作核心群母猪,或淘汰作肉猪;检定公猪生产性能优良者转 入基础公猪群,不合格者淘汰去势作肥猪。
Ø初产母猪经鉴定符合基础母猪要求者,可转入基础母猪群,不符合
(头.年)(哺乳母猪料)。
Ø哺乳母猪:4.5Kg/(头.天),315Kg/(头.年)。 Ø非生产期母猪:2Kg/(头.天),134Kg/(头.年)。 Ø乳猪:3Kg/(头.期)。 Ø保育猪:30Kg/(头.期)。 Ø生长肥育猪:280Kg/(头.期)。
四、产品生产计划
Ø是以猪群周转计划为基础,按照猪的单产水平来制定的。主
要求者淘汰作商品肉猪。
Ø基础母猪5岁以上者、生产性能下降者淘汰育肥。种公猪在利用3~
4年后也做同样处
Hale Waihona Puke 三、饲料供需计划Ø成年种公猪:3~4Kg/(头.天),1000~1200Kg/(头.年)。 Ø待配及查情母猪:2~2.5Kg/(头.天),120~150Kg/(头.年)。 Ø妊娠母猪:妊娠前期320~480Kg/(头.年)(妊娠料),妊娠后期170~240Kg/

猪场生产计划

猪场生产计划

猪场生产计划为了有效管理猪场的生产,提高生产效益,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猪场生产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猪场生产计划的制定原则、内容要点、执行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猪场生产计划的制定原则。

1.科学性原则,猪场生产计划应当基于科学的数据分析和生产规律,科学确定生产目标和计划内容。

2.可行性原则,猪场生产计划应当结合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性。

3.灵活性原则,猪场生产计划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随时根据市场需求和猪场生产情况进行调整和变更。

二、猪场生产计划的内容要点。

1.生产目标,明确猪场生产的总体目标,包括生猪存栏数量、出栏数量、出栏体重、销售收入等方面的指标。

2.生产计划,根据生产目标,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包括猪舍建设、饲料配给、疫病防控、生猪养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市场营销,结合市场需求,制定销售计划,包括销售渠道、销售价格、销售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4.成本控制,制定成本控制计划,包括饲料成本、劳动成本、疫苗药品成本等方面的控制措施。

5.风险防范,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预防,制定风险应对计划,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三、猪场生产计划的执行措施。

1.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2.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人员培训,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4.信息化管理,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数据分析。

5.市场开发,积极开拓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总结。

猪场生产计划的制定是猪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生产计划,并严格执行,才能保证猪场生产的稳定和高效。

希望猪场管理人员能够根据本文提出的原则和要点,制定出一份符合猪场实际情况的生产计划,为猪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猪场工作计划与目标范文

猪场工作计划与目标范文

猪场工作计划与目标范文一、前言猪场是养猪的专业场所,主要用于生产猪肉和其他猪产品。

在猪场中,工作计划和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猪场管理员和工作人员明确目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加强与市场之间的联系,从而保证猪场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本文将针对猪场工作计划与目标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猪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一些参考和帮助。

二、猪场工作计划1. 猪场规划在猪场工作计划中,首先要有明确的规划。

猪场规划包括猪场位置、猪场规模、猪场设施、猪场布局等方面。

规划是猪场建设和管理的基础,只有有了合理的规划,才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实施和发展。

2. 猪场生产计划猪场的生产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猪的养殖、饲养、疾病防控等方面。

在生产计划中,要明确生产目标,确定产量、品质等指标;要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保障猪的健康和生长,提高生产效率;要进行科学防疫,预防和控制猪源性疾病,确保猪的安全和健康。

3. 猪场供应计划猪场的供应计划是与生产计划密切相关的。

供应计划主要包括饲料供应、疫苗药品供应、猪苗供应等方面。

在供应计划中,要做好供应商的考察和选择,保障供应的质量和价格;要合理安排供应计划,避免因供应不足而影响生产计划的实施;要做好供应商的供货跟踪和后期服务,保证供应的稳定和可靠。

4. 猪场销售计划猪场的销售计划直接影响着猪场的收入和利润。

在销售计划中,要确定销售目标,发展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效率;要做好产品的推广和宣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5. 猪场管理计划猪场的管理计划是猪场管理的框架和蓝图。

在管理计划中,要确定猪场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规范猪场管理行为;要加强对猪场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出现事故和意外。

三、猪场工作目标1. 提高生产效率猪场的工作目标之一是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是衡量猪场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只有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猪场各项生产指标

猪场各项生产指标

猪场各项生产指标猪场的生产指标是评估猪场生产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以下是一些猪场的常见生产指标。

1.猪场规模:猪场规模是指猪场的年养殖头数。

通常表达为年出栏头数,例如年出栏10万头。

猪场规模与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2.存栏情况:存栏是指猪场在其中一时间点上的存栏头数。

存栏情况反映了猪场的猪只管理能力和养殖环境。

3.平均日增重:平均日增重是指猪只在生长期内的每日平均增重。

平均日增重是评价猪只生长水平和饲养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4.饲料转化率:饲料转化率是指单位饲料能量或蛋白质转化为猪肉重量所需的饲料量。

饲料转化率越低,表示猪只的饲料利用效率越高,经济效益越好。

5.育肥周期:育肥周期是指猪只从出生到出栏的时间间隔。

较短的育肥周期意味着猪只的生长速度较快,能更快地投入市场。

6.健康指标:猪场的健康情况是评估猪场疾病控制能力和生产效益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健康指标包括死亡率、疫苗接种率、疾病发生率等。

7.繁殖指标:繁殖指标是评估母猪繁殖效果和生产力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繁殖指标包括配种率、妊娠率、分娩率、窝均断奶仔猪数等。

8.环境控制:猪场的环境控制能力直接影响猪只的生长和生产水平。

环境指标包括温度、湿度、气流等的控制情况。

9.用药情况:猪场的用药情况是评估猪只养殖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

用药指标包括使用抗生素的种类、使用频率、剂量等。

10.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力投入所能创造的产值或产量。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猪场生产指标,不同猪场类型和管理目标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猪场能够及时调整养殖管理策略,提高生产效益和经营水平。

猪场母猪生产计划

猪场母猪生产计划

猪场母猪生产计划
母猪生产计划是猪场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猪只的繁殖、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等方面。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母猪生产计划示例,供您参考:
一、计划目标
1. 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增加产仔数。

2. 保证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3. 合理安排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二、计划内容
1. 母猪选育:选择健康、繁殖性能优良的母猪,定期进行繁殖性能评估,及时淘汰低产母猪。

2. 配种计划:根据母猪的发情期,合理安排配种时间,确保母猪在最佳状态下受孕。

同时,对发情期不明显的母猪进行人工授精。

3. 怀孕母猪管理:保证怀孕母猪的营养需求,加强饲养管理,预防疾病发生。

在怀孕后期,适当增加饲料营养,提高胎儿的生长速度。

4. 分娩与护理:母猪分娩前,准备好产房和接生工具,保持产房卫生。

母猪分娩后,及时给母猪补充营养,做好新生仔猪的护理工作。

5. 仔猪培育:定期给仔猪接种疫苗,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保证仔猪的健康成长。

根据生长情况,适时断奶和转栏。

6. 生产记录:建立完善的生产记录体系,包括配种记录、产仔记录、饲料消耗记录等,以便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三、计划实施
1.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2.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饲养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3. 定期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

4. 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生产计划的实施。

通过以上示例,您可以根据自己猪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生产计划。

同时,建议您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资料,以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养猪场生产工作计划范文

养猪场生产工作计划范文

养猪场生产工作计划范文一、总体概述养猪场生产工作计划是根据养猪场的实际情况和生产目标制定的,主要是为了规划、组织和指导养猪场的生产活动,以确保养猪场的生产目标能够顺利完成。

养猪场生产工作计划包括猪只养殖、饲料配制、疫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必须合理安排时间、人力和物力资源,达到科学、经济地利用资源的目的。

二、生产目标1. 猪只养殖:根据养猪场的规模和实际情况,确定生产的猪只数量和品种。

2. 饲料配制:根据猪只的生长发育和需要,合理配置饲料,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和体重。

3. 疫病防控:制定疫病防控方案,确保猪只健康生长,减少损失。

三、生产计划1. 猪只养殖计划(1)生猪规模:养猪场生产规模为2000头生猪,并按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精准管理。

(2)繁殖计划:确定养殖猪只的婚配计划,保证每年产仔量并且有一定的增长率。

(3)生长发育计划:合理安排生猪的饲养、生长和育肥的时间,利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2. 饲料配制计划(1)原料采购:采购优质的原料,配合专业的配方,确保饲料的各项指标符合生猪成长的需要。

(2)饲料配制: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方,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只需要,合理配置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

(3)饲料供应:确保饲料的供应充足,及时储备,保证猪只各阶段的饲养需求。

3. 疫病防控计划(1)疫苗接种:按照疫苗接种计划,对生猪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免疫力。

(2)病原体防控:对猪圈、饲料、饮水和工作人员进行卫生消毒,减少疫病传播的可能性。

(3)疫病监测:定期对生猪进行疫病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疫病,防止疫病流行。

四、生产计划实施1. 安排生产人员(1)制定生产人员的工作计划,明确职责分工,确保生产人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完成任务。

(2)培训生产人员,提高技能,增强工作积极性,保证生产效率。

2. 确保物资供应(1)定期采购饲料原料,确保饲料供应充足。

(2)购买疫苗、药品和检测设备,对养猪的防疫工作提供保障。

100头母猪场计划

100头母猪场计划

参数
114d 21d 14d 90% 85% 10头 95% 42d 96%
149d 2.4胎 240窝
项目
参数
育成期、育肥期 70d、42d
育成、育肥成活率 97%、98%
空栏消毒期
7d
公母比例
1:50
公、母猪年更新率 33%、30%
繁殖节律
7d
提前进产房天数 7d
确定妊娠天数
21d
后备母猪饲养日 90d
c 哺乳母猪:19 (28+7)/28= 24
24个产床
d 后备母猪:8 (7+90)/90 = 9
9/5=2个圈
B 公猪
种公猪加后备公猪共3头,3 个单体栏
C 保育、生长、育肥猪
a 保育猪:264 (42+7)/42 = 308
b 生长猪:422 (70+7) /70 = 465
c 育肥猪:246 (42+7)/42 = 287
1-3周
2.5-6
0.5
4-5周
6-10
4.2
6-7周
10-17
12.6
8-9周
17-25
17.2
10-11周 25-34
19.6
12-18周 34-70
97.4
19-24周 70-100
100.5
196
204
料肉 比
1.1 1.8 2.15 2.18 2.71 3.35
日增 重 0.23 0.29 0.5 0.57 0.64 0.75 0.77
C 仔猪群组成
计算方式:日产仔头数成活率饲养日 哺乳仔猪: 0.6610 21 = 139 头 保育仔猪: 0.66 10 0.95 42 =264 头

猪场生产计划制定

猪场生产计划制定

猪场生产计划制定作为一名兽医专家,我拥有广泛的养殖技术知识,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专业培训,我了解到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对于猪场的成功非常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猪场生产计划的制定过程以及各种养殖技术在其中的作用。

首先,制定猪场生产计划需要对养殖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猪舍的布局、设施和通风系统的完善性,以及饲料和水源的可靠性等。

只有充分了解养殖环境的各项指标,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生产计划。

其次,合理的种猪选择是猪场生产计划制定的重要环节。

猪场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种猪品种,并确保种猪的健康和品质。

同时,种猪的饲养和管理也需要格外注意,以保证繁殖期间的高产和生产质量。

在猪场生产计划的制定过程中,营养配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供猪只所需的养分,同时节约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益。

养殖者应根据猪只的年龄、品种和生长阶段,以及市场需求和饲料成本等因素,制定适合的饲料配方。

除了饲料配方外,猪场还应关注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养殖环境的清洁和消毒、猪只的疫苗免疫和定期体检等都是有效预防疾病的措施。

此外,兽医专家还可以提供指导,帮助猪场制定合理的预防接种计划,并在疾病爆发时提供紧急处理措施。

与此同时,合理的养殖管理也是猪场生产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猪场应根据猪只的生长规律和需求,制定科学的养殖管理措施,包括饮水、喂养、定期清理和疾病监测等。

同时,猪场还应建立健全的记录系统,及时记录和分析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数据,以便进行反思和改进。

最后,猪场还应关注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应结合市场需求确定猪只的销售时间和规模,并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

与兽医专家合作,可以提供市场情报以及销售策略的建议,以便猪场能够顺利销售产品并获得更高的收益。

综上所述,猪场生产计划的制定是猪场成功的关键。

兽医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帮助猪场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并在养殖过程中提供指导和支持。

通过充分评估养殖环境、合理选择种猪、制订科学的饲料配方、预防疾病和合理养殖管理,猪场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母猪数
473



满负荷配种母猪数
24
104
1248
满负荷分娩胎数
20
87
1040
满负荷活产仔数
2008671来自400满负荷断奶仔猪数
190
823
9880
满负荷保育成活数
184
797
9568
满负荷上市肉猪数
182
789
9464-10000
注:1-3万头场以周为节律;一年按52周计算;按基础母猪470-500头计划。
1
(单位:%、头、公斤)
项目
指标
项目
指标
配种分娩率
85%
24周龄个体重
93.0公斤
胎均活产仔数
10
哺乳期成活率
95%
出生重
1.2~1.4公斤
保育期成活率
97%
胎均断奶活仔数
9.5
育成期成活率
99%
21日龄个体重
6.0公斤
全期成活率
91%
8周龄个体重
18.0公斤
全期全场料肉比
3.1
2. 生产计划一览表
肥猪饲养阶段。8周龄仔猪由保育舍转入肥猪舍饲养15周,预计饲养至23周龄左右,体重达90—100公斤出栏上市。
母猪产仔阶段。母猪按预产期进分娩舍产仔,在分娩舍内4周(临产一周,哺乳三周),仔猪平均21天断奶。母猪断奶当天转入配种舍(先在运动场饲养3天),仔猪原栏饲养7天后转入保育舍。如果有母猪产仔少、哺乳能力差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寄养过哺并窝,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可提前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仔猪保育阶段。断奶7天后强弱分群、仔猪平均两窝并一栏,转入仔猪保育舍培育至8周龄转群,仔猪在保育舍饲养4周。
猪场生产指标、生产计划与生产流程
我国目前先进的规模化猪场,生产线均实行均衡流水作业式的生产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一般选择为: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20.0头以上肉猪,母猪利用期平均为三年,年淘汰更新率30%左右。肉猪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1天左右(23周)。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
3. 生产流程
本方案以万头生产线为例,以“周”为生产节律,采用工厂化流水作业均衡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
待配母猪阶段。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每条万头生产线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24头,保证每周能有20头母猪分娩。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定位栏饲养,在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