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主要的社会矛盾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美好生活既是指物质生活的丰富,也是指精神生活的不断提升。
植根于当下的中国现实,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变革,社会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面貌发生了极大的改善,如今人民已经从短缺经济时代对物质需求的高度依赖转向了对精神领域的需求和提高上。
这也就意味着现代社会中精神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已经是美好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换言之,物质需求是我们实现美好生活的先决条件,而精神文化决定了我们能不能走得更远。
培养每个人高尚的理想信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对单纯感官上娱乐的一种摒弃。
个人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也是受益者,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感受既来自于社会现实发展现状,也来自于主体自身的解读。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相对于“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来讲的。
就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境遇而言,社会发展呈现出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生产不充分的客观状况,这种境遇和状况是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也是我国社会矛盾发生的内在根源。
一方面,我国社会整体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升,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富足;另一方面,人们对高品质、高智能、高领域的追求得不到满足。
从短期来看,我们在某些领域的成果稳居世界第一,但也有些领域远远落后,造成了严重的供求失衡。
从长期来看,人们的需求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被更新和超越,而供给端无法持续有效地为需求端提供保障,导致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存在一个长期性。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几个领域。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巨大的提高,但其它领域的发展无法快速跟上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联动效应,导致一定程度上人们只注重金钱、利益。
社会要保持平衡性,首先要实现这五个领域的动态平衡,这是我们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
近现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理解

近现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以前的社会阶级矛盾为主导,到现在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对这一变化应有深刻的理解。
在近现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看待。
第一个阶段是从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到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要矛盾主要表现为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之间的矛盾。
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体现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以及人民的幸福与外来侵略势力的斗争。
正是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新中国的胜利。
第二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改革开放的进程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社会矛盾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然而,与此同时,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逐渐凸显,一些社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例如贫富差距的加大、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加等。
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的核心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实现之间的差距。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人们对教育、就业、医疗、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充分性,一些地区和人群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存在着贫困、失业、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这与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之间形成了矛盾。
对于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来看。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矛盾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推动着社会不断前进和进步。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既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加大对发展滞后地区和人群的支持力度,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分析:2017年10月18日,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名词解释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名词解释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指当前中国社会中最为突出、最为关键的矛盾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民需求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在过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更加关注生态环境、良好的医疗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的存在,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反映,也是当前社会问题和矛盾的集中体现。
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创新能力,提高质量效益。
同时,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
此外,还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并且要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加强社会治理,提高社会公平正义,增加人民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机会。
总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名词解释,指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完善各个方面的制度和政策,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
浅析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浅析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持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
然而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攻坚阶段,同以往相比,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也是社会矛盾尖锐、最容易出现社会不稳定的时期。
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利益关系的调整、新旧观念的冲突、社会阶层的变化和结构的重组、改革与发展的不平衡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大量产生,有时甚至集中暴露出来。
一、我国的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大体而言,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新旧制度、新旧体制的矛盾。
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有的人利用双(多)轨制投机钻营——既享受市场经济的好处又同时继续享受计划经济的权益,因而大发不义之财。
既得利益集团(群体)与深化改革的矛盾比较突出,因而前者极力反对不利于己的深化改革。
权(力)与法(律)的矛盾。
在社会主义社会,为官者应是“权为民所用”,依法行使权力。
但现实生活里却常常出现权大于法、有法不依、以权谋私的现象,权力尚未得到应有的监督和约束。
贫富悬殊的矛盾。
由于分配制度有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度低,以致社会上“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垄断与经贸自由的矛盾。
政出多门、壁垒森严、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造成各地区各行各业发展极不平衡。
改革与成本的矛盾。
改革是要成本的。
如国有企业改革实行职工“下岗、分流、增效”的方针政策,但对职工的安置费、社保费、医保费以及经济补偿等费用巨大,成本由企业背负不可能,由地方财政承担也力不从心。
不少已转制的企业对原来国企职工的经济补偿至今仍拖欠着,拖欠的时间越久,成本就越高。
如此这般,就会潜伏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
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矛盾。
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民主政治是市场经济的依托,为市场经济服务,市场经济亟需民主政治的支撑和保护。
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就没有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和谐统一,社会才能够飞速进步。
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于198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仟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具体体现。
1.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
3.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4.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5.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6.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
7.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

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以下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
①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③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当前我国主要矛盾是什么

当前我国主要矛盾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
1956年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79年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
”191年党的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之后、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沿用了这个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
做出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是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逻辑起点,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升华。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矛盾的一方面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大幅跃升和提高。
今天的中国,不仅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而且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制造大国地位,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但发展当中依然存在不协调、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
矛盾的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民生活需要也同样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硬需求”,而是更加强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软需求”。
如此矛盾两方面对立统一,社会主要矛盾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必然演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进一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新要求,还必须看到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中蕴含的“不变”,那就是在报告中强调的,“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前主要的社会矛盾——官民矛盾
什么阶级斗争,什么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农民与地主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在中国并没有真正的意义。
有意义只是一种矛盾,那就是延绵中国千年不绝的官与民的矛盾。
庞大的官僚集团与芸芸众生之间的利益之争,一直主导着中国的历史。
案例1
河南省安阳市原劳动局局长、党组书记孙秀奇因犯贪污罪、受贿罪,今天被滑县人民法院一审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3万元,对其受贿、贪污的赃款259200元予以追缴,上交国库。
另据纪检部门查明,孙秀奇还长期包养情妇。
1994年12月至2001年4月,他婚外与一社会无业女青年先后在安阳、郑州、林州等地长期姘居,并于1999年2月在郑州生下一男孩,2000年12月又在安阳生下一女孩。
经公安部门DNA鉴定,这两个孩子均属孙秀奇的亲子。
孙秀奇案在进入司法程序期间,有关部门已分别开除其党籍和公职。
中共安阳市委曾就孙秀奇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向全市发出通报,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从中吸取教训,经得起权力、金钱、女色的考验,自觉抵制消极腐败现象的侵蚀。
案例2
李某某,现年42岁,大专学历,多年前就在郑州烟草
系统工作,为一位领导开车。
后来被提拔为郑州市烟草局机关服务中心司机班班长,负责单位内车辆维修以及更换车上装具。
据知情人透露,李某案发,源于一次“偶然”。
2011年,侦查部门在调查另外一宗腐败案时,审计牵出了郑州市一家汽车修理厂,发现了烟草局车辆的非正常维修款。
侦查部门深挖之下,李某罪行败露。
2011年10月24日,李某被郑州市二七区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人员控制。
在反贪局,李某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侦查人员统计,自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仅李某贪污的款项就多达100余万元,同时,还受贿9万余元。
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一审结案,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5年半。
案例3某超市工作人员金某、某旅店工作人员刘某到某市工商局开发区分局办理食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等业务。
在申办超市营业执照过程中,申办人刘某对工商业务不太熟悉,李某在受理中对申办人爱理不理,很不耐烦。
之后,由于刘某在登记书上填写项目不全,李某爆出了“你填的什么东西”、“不要把公务员当成受气包”等不当言论,引起当事人的争辩和反感。
事情发生后,市工商局和开发区分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成专班,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在明确事实及相关责任的基础上,市工商局开发区分局对当事人李某作出严肃
处理:写出书面检讨,并向当事人赔礼道歉;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待岗一个月并扣除当月绩效奖金;调离窗口单位;在全市工商系统予以通报批评。
案例4
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