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研究综述
马铃薯矿质营养生理及养分管理

马铃薯矿质营养生理及养分管理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其矿质营养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矿质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包括钙、镁、钾、磷、铁、锌等。
它们在人体内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支持骨骼发育、维持心脏和神经系统健康等。
本文章将探讨马铃薯中的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养分管理的重要性。
1. 马铃薯的矿质营养含量马铃薯含有多种矿质元素,其含量与品种、栽培环境、收获时间等因素有关。
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的矿质元素含量和建议的摄入量:营养素 | 摄入量及作用-|-钾 | 4000-5000 mg/天,对心脏和肾脏功能有益磷 | 700-1250 mg/天,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和能量转换镁 | 350-400 mg/天,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健康钙 | 1000-1300 mg/天,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铁 | 8-18 mg/天,有助于血红蛋白合成和氧气输送锌 | 8-11 mg/天,有助于免疫系统功能和维持皮肤健康从表中可以看出,马铃薯中的钾含量较高,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心脏病风险。
此外,马铃薯中也含有较多的磷、镁和铁,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日常营养摄入量。
2. 马铃薯的养分管理要最大化马铃薯的矿质元素含量,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2.1 种植合适的品种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含有不同的矿质元素含量,例如一些研究表明,一些紫色马铃薯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质和铁比普通马铃薯多。
因此,我们应根据我们所需的营养素来选择适合的品种。
2.2 适宜的施肥土壤中的营养素对马铃薯的生长和矿质元素含量有重要影响。
适宜的施肥是保证马铃薯富含矿质元素的关键。
马铃薯喜欢冷却、湿润的土地,并且需要大量肥料。
我们需要在种植前测试土壤,了解土壤中营养素的含量。
如果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含量不足,则需要适当添加肥料。
2.3 正确的收获收获后的马铃薯需要适当储存。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矿质元素含量。
建议储存在1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避免对马铃薯进行过度处理,这样会破坏矿质元素。
马铃薯蛋白组成、性质及其改性应用研究进展

孙莹,周斌,王龙,等. 马铃薯蛋白组成、性质及其改性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24,45(9):36−44.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60277SUN Ying, ZHOU Bin, WANG Long,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Composition, Croperties and Modification Application of Potato Protein[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4, 45(9): 36−4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60277· 未来食品 ·马铃薯蛋白组成、性质及其改性应用研究进展孙 莹1,周 斌1,王 龙1,刘 申1,朱秀清2,*(1.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2.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摘 要: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归因于马铃薯主食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马铃薯蛋白以其高营养价值和功能而闻名,具有特殊的溶解度,并含有大量在其他植物蛋白中缺乏的酪氨酸。
因此,马铃薯蛋白在各种市场应用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对马铃薯蛋白的组成、功能性质、改性方法和改性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马铃薯蛋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发泡化和乳化特性、凝胶性和抗氧化活性。
目前,酶法和微生物发酵是马铃薯蛋白改性研究的重点。
此外,本文还概述了马铃薯蛋白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未来,应深入研究马铃薯蛋白分子结构与其功能活性的联系;马铃薯蛋白与其他植物蛋白的综合利用;酶法和微生物发酵可作为未来改性方向,利用微生物资源降低改性成本。
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报告基础生物化学实验论文——马铃薯的成分分析课程名称: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班级:学号:姓名:摘要根据在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的六堂课上,根据介绍相关的技术与方法对土豆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主要研究其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与VC含量,运用相应的数据统计方法,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对马铃薯进行初步的品质分析,作为本文的基础数据基础。
关键词:马铃薯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VC含量前言、洋山芋,属茄科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是全球第三大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
与小麦、玉米、稻谷、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人工栽培历史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年的秘年到5000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 鲁南部地区。
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美国等。
克兰、家。
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2015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玉米外的又一主粮。
铃薯将成稻米、小麦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112005年月秘鲁常驻代表提出一项寻求将世界关注重重,上点转移到马铃薯对粮食安全以及增强发展中国此提议在家对于马铃薯种植的重要性的提议,年为国际2008,当年获得通过联合国宣布认定年,马铃薯的世界产量已经2010马铃薯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吨,188924183达到了亿万万吨。
中国马铃7500世界第一产量大国,将近.内蒙古和东北地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约占全国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区。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马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薯种植基地。
一、实验过程及各自分析1.1实验一马铃薯的VC含量分析以及分析结果一、实验过程(1)取新鲜的黄瓜约2g加入少量2%草酸溶液少许研碎,注入50ml容量瓶中,加2%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线,取滤液十毫升于三角瓶中,用已标定过得2,6-二氯酚靛酚钠盐溶液滴定至出现桃红色,15秒不褪色,再吸收2%草酸溶液10ml,用染料作空白滴定,记下用量。
马铃薯营养价值探讨

马铃薯营养价值探讨作者:文丽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04期摘要阐述了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并介绍了马铃薯与小麦面粉相比其具有的营养价值优点,总结了马铃薯的加工进展,以期指导马铃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马铃薯;小麦面粉;营养价值中图分类号 TS2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293-02马铃薯是我国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谷类一起被划分为“谷薯类”。
马铃薯被作为主食在很多国家食用的历史非常悠久。
研究表明,马铃薯对预防当代频发的“富贵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联合国粮农组织为了推广食用马铃薯,将2008年确定为“国际马铃薯年”。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万宝瑞介绍,马铃薯中膳食纤维、脂肪的含量较低,能够起到控制体重增长、预防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等的作用。
与食用相同重量的馒头相比,马铃薯饱腹感更强、脂肪含量更低,用马铃薯来代替部分粮食,有利于减肥。
而马铃薯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的吸收速度缓慢,有利于控制人体血糖上升的速度,是糖尿病患者的良好代餐食品。
在国际社会中,马铃薯的营养价值被广泛承认,如马铃薯在德国和美国被普遍食用。
1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马铃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着“营养之王”的美誉。
蛋白质在马铃薯块茎中的含量高达2%左右,与鸡蛋中蛋白质的含量相差不大。
马铃薯还富含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全部氨基酸。
膳食纤维含量0.6%~0.8%,比大米、小米和小麦粉含量高2~12倍,约含有0.2%的脂肪,属于低脂肪食品。
100 g鲜马铃薯中约含有钾342 mg、钙8 mg、铁0.8 mg、磷40 mg。
与其他蔬果相比,马铃薯中VC的含量是苹果的6倍,约为27 mg,这在多数谷物中是不含有的。
一个成年人每天吃500 g马铃薯即可满足体人体对VC的全部需要量。
胡萝卜素含量也较高,约为30 mg。
此外,马铃薯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
2 马铃薯与小麦面粉营养比较2.1 马铃薯中蛋白质利用价值比小麦面粉高小麦中富含丰富的氨基酸,但是每种氨基酸的含量却各不相同,其中赖氨酸的含量最少[1-2]。
马铃薯营养综述

马铃薯块茎的详细化学组成见曾凡逵和周添红[1]以前发表过的论文。马铃薯干物质含量大约为20%,主要为淀粉,图1为真空冷冻干燥马铃薯的扫描电镜图片。马铃薯和木薯、玉米、高粱、小麦、大米、黑麦、燕麦、大麦等一样,是生产商品淀粉的重要原料。
马铃薯淀粉的颗粒结构和直链/支链淀粉含量与谷物淀粉不同,从而理化性质也不一样[2-4]。天然淀粉颗粒有三种主要的X-射线衍射图谱:A-型大部分是谷类淀粉;B-型包括马铃薯淀粉[5](图2)、其他块根和块茎类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和回生的淀粉;C-型是光粒种青豌豆和其他豆类淀粉。
马铃薯的GI测定结果让其在食物中处于不利地位,与面包一起被列为高GI食品,甚至有不少西方营养学家建议降低马铃薯的消费量,用低GI的食物来代替,如面食和粗粮。其实,食用马铃薯引起肥胖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马铃薯淀粉,与马铃薯的加工方式关系很大。马铃薯几乎不含油脂,而油脂和食物的口感关系非常大,法式炸薯条、油炸薯片都属马铃薯加工产品,脂肪含量大大增加,尤其是油炸薯片。
2.1.2 淀粉颗粒结构
天然马铃薯淀粉颗粒高度有序和紧密排列的结构赋予了他们对淀粉酶的高度抗性。生马铃薯淀粉实质上是抗酶活性的,但只要糊化后就能迅速被消化。在天然马铃薯淀粉未糊化的状态下,对血糖含量几乎没有影响[10],然而只要糊化以后就具有很高的GI值。抗性淀粉也被归为膳食纤维的一种形式,未糊化的马铃薯淀粉可用于增加产品中膳食纤维的含量。
2.2.3 食物组合
即使马铃薯具有很高的GI值,但马铃薯通常只是作为食物的一部分,与其他食物一起被消耗,其GI会受到其他食物影响。因此,马铃薯淀粉的血糖效应可能远低于人们所预期的即马铃薯有很高的GI值。不同食物对降低碳水化合物食品血糖效力的作用已被多次证明,并且有研究结果表明其他食物对降低马铃薯淀粉血糖效力效果是明显的。有研究结果表明,在淀粉类食物中添加有机酸可有效抑制血糖反应。有一项研究将醋加入到煮熟的马铃薯后,对其餐后血糖进行测定[13],结果显示,马铃薯的GI值降低了31%。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使马铃薯具有很高的GI值,但他不太可能威胁到健康,马铃薯在混合饮食中是一种健康平衡的营养物质。
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分析

(1)待测样品制备:a.称取新鲜马铃薯1g放入研钵中,加入2ml蒸馏水研磨成匀浆,转移到离心管中,再用6ml蒸馏水分次洗涤研钵,洗涤液收集于同一离心管中。b.放置大约20分钟。c.弃去沉淀,上清液转入10ml容量瓶,定容即可。(2)测定 吸取提取液0.1ml,加入5ml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试剂,放置2分钟,在595nm下比色。(以水作空白试验)
1实验题目: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1.1实验原理:
考马斯亮蓝G-250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最大吸光值在488nm,当它和蛋白质结合后变为青色,其结合物在595nm波长下有最大光吸收。其光吸收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于蛋白质的测定。
1.2实验材料:
马铃薯
1.3仪器和试剂:
分析天平、台式天平、离心机、刻度试管、研钵、分光光度计,蛋白试剂考马斯亮蓝G-250、乙醇、磷酸(85%)。
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分析
摘 要:本试验对市售马铃薯的糖,蛋白质以及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同时综述了马铃薯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马铃薯;营养分析;适宜人群;资源利用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有芽眼,皮红、黄、白或紫色。地上茎呈菱形,有毛。奇数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花白、红或紫色。浆果球形,绿色或紫褐色。种子肾形,黄色。多用块茎繁殖。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出了粮菜兼用外,还可加工制成各种产品,广泛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化工、纺织、涂料等工业中,是一种产量高、营养丰富、用途广、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宜粮、宜菜、宜饲、宜原料的好作物。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为2000万hm2,总产量3亿t;我国种植面积500万hm2,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马铃薯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和蔬菜作物之一,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马铃薯的实验报告

马铃薯的实验报告马铃薯的实验报告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蔬菜,被广泛种植和食用。
它富含淀粉、纤维素和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具有丰富的能量和保健功效。
为了更好地了解马铃薯的特性和应用价值,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实验一: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分析我们首先对马铃薯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
通过化学检测和仪器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马铃薯中含有丰富的淀粉,约占总重量的15%至20%。
此外,马铃薯还富含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另外,马铃薯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实验二:马铃薯的烹饪方法比较为了探究不同烹饪方法对马铃薯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组实验。
我们选择了煮、炸和烤三种常见的烹饪方法,并对比了它们对马铃薯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煮马铃薯能够保持其大部分的营养成分,但会使马铃薯的口感变得柔软。
炸马铃薯则会使马铃薯表面变得金黄酥脆,但热量和油脂含量也会增加。
而烤马铃薯则能够保持马铃薯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同时还能增加一种独特的香气。
实验三:马铃薯的保存方法研究马铃薯是一种易于保存的食材,但不当的保存方法会导致马铃薯腐烂和变质。
我们进行了一组实验,研究了不同保存方法对马铃薯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将马铃薯存放在阴凉、通风和干燥的地方可以延长其保鲜期。
此外,将马铃薯存放在纸袋中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进一步延长其保鲜期。
然而,马铃薯不宜与其他蔬菜或水果存放在一起,因为它们会相互影响并加速腐烂。
实验四:马铃薯的用途探索除了作为主食和蔬菜外,马铃薯还有许多其他的用途。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索了马铃薯在食品加工、医药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实验结果显示,马铃薯可以制作成马铃薯粉、马铃薯片、马铃薯酒等多种食品。
此外,马铃薯还可以提取淀粉,用于制作胶粘剂、纸张和纺织品等工业产品。
在医药领域,马铃薯还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保健功效。
结论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马铃薯的特性和应用价值。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马铃薯(学名:solanumtuberosum,英文:potato),多年生草本,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洋山芋、山药蛋、馍馍蛋、薯仔(香港、广州人的惯称)等。
虽然个别地区有叫土豆为“山药蛋”的,其实有真正叫山药蛋的东西。
因此需要分清楚,不要误会。
意大利人叫地豆,法国人叫地苹果,德国人叫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叫荷兰薯。
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地理分布马铃薯传入我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
主要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华北和云贵等气候较凉的地区种植,现在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
世界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前苏联、波兰、中国、美国。
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
营养成分:马铃薯[土豆,洋芋]的营养成分列表(每100克所含量)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马铃薯可作为蔬菜制作佳肴,亦可作为主粮。
每人天吃0.25公斤的新鲜马铃薯,就能产生100多千卡的热量,而且食用后有很好的饱腹感,所以马铃薯十分耐饿,加上马铃薯没有异常味道,所以完全可作为主食。
而它却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马铃薯蛋白质含量高,且拥有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特别是富含谷类缺少的赖氨酸,因而马铃薯与谷类混合食用可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马铃薯也是所有粮食作物中维生素含量最全的,其含量相当于胡萝卜的2倍、大白菜的3倍、番茄的4倍,b族维生素更是苹果的4倍。
特别是马铃薯中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其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且耐加热。
有营养学家做过实验:0.25公斤的新鲜马铃薯便够一个人一昼夜消耗所需要的维生素。
马铃薯还是一个矿物质宝库,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500克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大约相当于1750克的苹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研究综述
136340148 陈苏13食安
摘要:马铃薯资源丰富,我国年产量约6000万吨,居世界前列。
现已有报道马铃薯蛋白粉的能量和蛋白质营养价值明显优于豆粕,是优质价廉的氮源,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植物性蛋白资源在世界蛋白质资源供应量中占主要地位,达71%,其产量占世界蛋白总产量的80%,如何充分开发利用植物性蛋白质资源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马铃薯植物蛋白是一种优质植物蛋白质资源,可以进行综合研究和开发。
当今世界已对此有颇多研究,本文对此进行研究综述。
关键词:马铃薯;蛋白质;营养价值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茄科茄属的一个重要栽培品质,原产于秘鲁安迪斯山区,由于其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广、营养丰富、粮菜兼用和加工用途广等特性,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马铃薯蛋白作为马铃薯淀粉加工的副产品,其氨基酸组成合理、营养价值高、价格低廉。
目前,植物性蛋白质资源在世界蛋白质资源供应量中占主要地位,达71%,其产量占世界蛋白总产量的80%,如何充分开发利用植物性蛋白资源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1.马铃薯蛋白的组成【1】
马铃薯蛋白贮藏中约含25%的球蛋白(Tuberin)和40%的糖蛋白(Patatin),作为马铃薯贮藏蛋白之一的马铃薯球蛋白,主要分布在马铃薯块茎中,其含量占整个马铃薯贮藏蛋白的25%左右,Thomas通过Osborne法进行优化提取工艺后制备得到的马铃薯球蛋白存在3个等电点,分别为5.83、6.0和6.7。
马铃薯球蛋白易溶于盐,亮氨酸、赖氨酸,缬氨酸等氨基酸含量较高,其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FAO/WHO的必须氨基酸推荐值。
因此马铃薯球蛋白作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质原料来源,在食品加工业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采用
Sephade G-50和DEAE-Cellulose 52阴离子交换剂纯化技术对马铃薯粗球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可以得到相对分子量为22-KD的马铃薯球蛋白,经氨基酸成分分析、X-粉末晶体衍射、圆二色谱分析和红二光谱分析等结构分析表明,含硫氨基酸是22-KD马铃薯球蛋白的限制性氨基酸,其二级结构主要是无规则卷曲,占85%以上,β折叠和α螺旋含量接近,β转角含量最低。
目前,国外对马铃薯糖蛋白的研究比较深入。
通过对马铃薯的不同器官和不同部位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分析表明,马铃薯糖蛋白存在于马铃薯块茎中,具有相同的免疫
特性,其分子量为40KD。
马铃薯糖蛋白含量占马铃薯块茎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40%左右,与一般的贮藏蛋白不同,马铃薯糖蛋白还具有酶活性。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较高,便于进行分离纯化,易于进行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同时,有研究表明,马铃薯贮藏蛋白也可以分为酸性组分和碱性组分,通过采用透析和等电点沉淀相结合的工艺方法,对马铃薯块茎蛋白组分进行提取分离,并对其蛋白的组成进行检测,马铃薯块茎酸性蛋白组分和碱性蛋白组分的得率分别为0.535%和0.741%,纯度分别为92.5%和89.2%;酸性蛋白组分沉降系数为5S,分子质量为82KD,碱性蛋白组分沉降系数为8S,分子质量为140KD。
SDS-PAGE电泳图谱表明,5S蛋白组分有1条亚基带,8S蛋白组分有4条亚基带。
5S蛋白组分的表面疏水性、吸油能力和乳化性显著高于8S蛋白组分,而8S蛋白组分的总巯基含量以及起泡性高于5S蛋白组分。
因此,可以分别依据这两种蛋白组分的功能性质,作为蛋白添加原料添加在相应的功能食品中。
2.马铃薯蛋白的营养价值
2.1马铃薯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马铃薯蛋白质可明显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其食物利用率、生物价、蛋白质净利用率、蛋白质功效比值等评价指标,均与酪蛋白接近【2】。
以大豆蛋白为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和美国农业部采用的评价蛋白质方法和指标,即蛋白质消化率修正后的氨基酸得分(PDCAA S),得出大豆的值为满分(1.0),大豆蛋白为完全蛋白质,可满足2岁以上人体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需求,因此,马铃薯蛋白以大豆蛋白为对照,为评价马铃薯蛋白质的优劣做参考。
表1 待评食物的蛋白质相对于标准食物蛋白的贴进度
由1可以看出,马铃薯蛋白的贴进度(Close degree)高于大豆分离蛋白,
更接近1,。
因此,马铃薯蛋白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2.2马铃薯氨酸的营养价值
如表2所示,大豆分离蛋白的第一限制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氨基酸
评分为48.3而马铃薯蛋白(PP)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色氨酸,氨基酸评分为88.0。
但赖氨酸含量丰富,可与大豆蛋白和各种谷类蛋白互补。
因此将PP作为一种食物强化剂加入到各种食物中会大大提高其营养价值。
表2 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和必需氨基酸评分
如表3所示,马铃薯蛋白的必须氨基酸指数、生物价分别比大豆分离蛋白高40.9%、49.5%,但营养指数比大豆分离蛋白低38.5%。
这是因为马铃薯蛋白样品的蛋白含量较低为42.05%,而大豆分离蛋白的蛋白含量高达81.5%,因此,可通过提高马铃薯蛋白样品的纯度来提高其营养指数。
现代营养学更多的强调蛋白质的氨基酸营养平衡,氨基酸不足或过剩同样能严重影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采用各种必需氨基酸偏离氨基酸模式的离散度来评级氨基酸质量。
从表3可以看出,马铃薯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更接近于FAO/WHO的氨基酸模式,其氨基酸比值系数分比大豆分离蛋白越高,说明马铃薯蛋白的营养价值可与大豆蛋白相媲美【3】。
表3 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营养指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
3.结语
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具有丰富的马铃薯蛋白资源。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高,生产成本低,是健康食品和保健食品的不二选择。
参考文献:
【1】:潘牧,彭慧元,邓宽平,雷尊国,李怀奎,牟世峰.马铃薯蛋白的研究进展.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0):22~26
【2】:刘素稳,张泽生,杨海延,王浩.马铃薯蛋白的营养价值评论.天津科技大学.2008,02:14
【3】:张泽生,刘素稳,郭宝芹,王浩.马铃薯蛋白在的营养评价.天津科技大学.2007.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