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参考文献DOC

合集下载

公司内控管理手册

公司内控管理手册

公司内控管理手册Internal Control Management ManualChapter One General nsArticle 1: In order to strengthen and standardize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the company。

improve the company's management level and risk n ability。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system is XXX such as the Compan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Accounting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ns on Internal Control of Companies.Article 2: This system applies to all departments of the company。

Branches and subsidiaries can refer to this system to XXX.Article 3: The internal control referred to in this system refers to a series of control XXX by the company's board of directors (orthe manager or XXX)。

management。

and all employees。

XXX of the company's basic objectives.The goal of internal control is to reasonably ensure that the company's management is legal and compliant。

内部控制参考文献15个

内部控制参考文献15个

内部控制参考文献15个以下是 15 个关于内部控制的参考文献:1. Chen, Y., & Wang, Y. (2018). Internal control in Chinese corporate environments: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udies, 44(3), 327-346.2. Dong, H., & Zhou, X. (2017). The role of internal control in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1(6), 869-876.3. Gao, J. (2016). Internal contro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A review of empirical research.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0(1), 133-143.4. Guo, L., & Zhang, Y. (2019). The impact of internal control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Commerce and Management, 2(3), 12-22.5. Hu, S., & Yang, Y. (2018). The role of internal control in improv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empirical study in China.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2(5), 764-772.6. Jiang, H., & Liu, H. (2018). The impact of internal control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udies, 44(3), 309-325.7. Li, M., & Zhou, X. (201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internal contro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mpirical research.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0(7), 964-973.8. Li, Y., & Zhang, Y. (2019). The impact of internal control on firm value: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Commerce and Management, 2(4), 1-10.9. Lu, D., & Zhou, X. (2016). The impact of internal control on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0(4), 584-592.10. Wang, H., & Zhang, Y. (2018). Internal contro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udies, 44(3), 291-307.11. Zhang, Y., & Guo, L. (2019). The impact of internal control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Commerce and Management, 2(2), 5-15.12. Zhang, Y., & Wang, Y. (2017). The impact of internal control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0(9),1098-1106.13. Zhao, Y., & Zhou, X. (201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internal contro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private firm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udies, 44(3), 275-290.14. Zhu, M., & Zhou, X. (2017). The impact of internal control on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1(4), 644-652.15. Zhang, X., & Zhou, X. (2019). The impact of internal control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Chinese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Commerce and Management, 2(1), 11-22.。

内部控制管理手册(doc 33页)

内部控制管理手册(doc 33页)

内部控制管理手册(doc 33页)内控工作组内控治理委员会单位负责人目录1.前言 (3)1.1概述 (3)1.1.1手册编制的意义和目的 (3)1.1.2内部操纵目标 (3)1.1.3遵循的差不多原那么 (4)1.1.4内部操纵依据的标准 (4)1.1.5手册的结构组成 (4)1.1.6手册的适用范畴和治理 (5)1.2内部操纵体系的组织架构、职责及权限 (6)1.2.1目的 (6)1.2.3职责与权限 (7)2单位层面的内部操纵 (10)2.1 决策议事机机制 (10)2.1.1内部机构设置 (11)2.1.2内部机构的运行 (11)2.1.3职责与权限 (11)2.2岗位责任制 (11)2.3人力资源政策 (12)2.4单位文化 (12)2.5财务体系 (12)2.6信息技术的运用 (13)3业务层面的内部操纵 (13)3.1预算业务操纵 (15)3.1.1预算编制环节操纵 (15)3.1.2预算批复环节操纵 (15)3.1.3预算执行环节操纵 (15)3.1.4预算决算与评判环节操纵 (15)3.2收支业务操纵 (15)3.2.1收入业务操纵 (15)3.2.2支出业务操纵 (15)3.2.3债务业务操纵 (15)3.4资产操纵 (15)3.4.1货币资金操纵 (15)3.4.2实务资产和无形资产操纵 (15)3.4.3对外投资操纵 (15)3.5建设项目操纵 (16)3.5.1立项、设计与概预算操纵建设项目操纵 (16)3.5.2招标操纵 (16)3.5.3工程价款支付操纵 (16)3.5.4工程变更操纵 (16)3.5.5项目记录操纵 (16)3.5.6竣工验收操纵 (16)3.6合同操纵 (16)3.6.1合同订立操纵 (16)3.6.2合同履行操纵 (16)3.6.3合同登记操纵 (16)3.6.4合同纠纷操纵 (16)4 评判和监督 (16)4.1 内控自我评判 (17)4.1.1 定义 (17)4.1.2实施主体 (17)4.1.3内容 (17)4.1.4评判报告 (17)4.2内部监督 (17)4.2.1定义 (17)4.2.2实施主体 (17)4.2.3内容和要求 (17)4.3外部监督 (17)4.3.1财政部门的内部监督 (17)4.3.2审计部门的外部监督 (17)5附件 (17)1.前言1.1概述1.1.1手册编制的意义和目的Xx单位,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位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操纵,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形成常态的规范化治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全面贯彻财政部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操纵规范〔试行〕»,特编制«内部操纵治理手册»。

企业内控手册(DOC76页)

企业内控手册(DOC76页)

MOTOROLA内部控制标准1.0一般控制要求2.0收人周期3.0采购周期4.0工资周期5.0制造周期6.0融资周期8.0计算机系统控制一、序言自1979年,摩托罗拉就已正式阐明一项公司完善经营和财务控制制度的政策。

内部控制标准的产生,以文件的形式证明哈托罗拉始终不渝地遵守适用的法律和规定,实行可靠的经营和财务报告制度,以及保证本公司业务活动和记录的完整。

“摩托罗拉内部控制制度”及与之相关的外部环境的概述如下。

此版标准的颁布,旨在保证控制标准符合自上一版以来由于不断变化的全球商业环境,新制定的法律规定以及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进步使之成为必需的控制要求。

此版亦加强了手册向使用者传达内部控制标准和准则的有效性。

对风险和标准信息进行了修正,以保证在全公司内得以适当地解释和应用。

对上一版未包括的业务活动增设了标准。

对1989版的重大更改的概要见附录C。

二、目标正如总裁和财务总监在引言中所述,良好的内部控制是实现我们的主要创意和目标之根本。

例如,要达到和超过六个西格玛质量和不断地缩短循环作业周期,不仅在我们的工厂,而且在维修中心,销售中心,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整个组织,都需要良好的程序管理。

运用本文件所述的控制标准可以有助于消除瓶颈,冗余和不必要的步骤。

内部可以防止资源损失,其中包括固定资产,库存,专有资讯及现金。

内部控制可以有助于确保遵守适用的法律和内部规定。

按照内部控制准则定期进行审计,可以确保一个控制过程始终是受到控制的。

此文件的目标旨在确保全公司具备基本的和一致的内部控制。

摩托罗拉内部控制标准第三版是全公司各职能部门众多摩托罗拉同事不懈努力的成果。

其中的控制标准,是以达到我们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标的方式撰写的。

这一制度认识到,必需符合我们的客户、股东的期望,遵循我们的法律规定,例如1977年国外反腐败法案(见附录B)和证券交易委员会条例。

遵循这些控制是义不容辞的。

摩托罗拉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公司审计部,以及我们各事业总部,集团和分部的财务部门将监察我们对这些标准的遵守。

内部控制管理手册(DOC 223页)

内部控制管理手册(DOC 223页)

内部控制管理手册(DOC 223页)内部控制管理手册控制活动手册(评审稿)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二零零五年十一月1.2 控制活动的实施1.2.1 内控关注要点1)针对公司的每一项业务活动都有必要和恰当的政策和程序。

2)已确定的控制行为得到恰当执行。

1.2.2 措施公司制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现管理暂行规定》(送审稿),对风险管理机构及职责分工、控制方法、控制设计程序、关键控制的确认、控制实施与监督、控制措施的更新与维护等进行明确规定。

1.2.2.1 开展财务分析活动公司制定了《财务分析管理规定》(送审稿),明确了财务分析的职责、内容、具体方法和程序。

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损益类指标分析、资产负债类指标分析、现金流量指标分析。

在财务分析的方法上,采用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重点对财务报表中影响利润指标的价格因素、销量因素、成本因素及其他费用的变化进行分析;同时通过财务分析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核实。

1.2.2.2 建立财务会计报告流程公司建立并不断完善财务会计报告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期工作;2)地区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流程;3)股份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流程;4)财务会计报告批复及归档;5)财务会计报告考评及内部审计。

1.2.2.3 建立风险控制文档,补充修订现有制度公司针对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制定采购、生成、销售、服务等业务活动方面的管理规程;针对各项管理活动,制定财务、人事、行政、质量安全环保、监察、审计、法律事务、资本运营等管理活动方面的管理规程。

此外,公司还对某些业务活动制定操作规程,如财务部制定的《中国石油会计手册》,明确规定会计政策、会计科目、主要业务会计核算、内部购销往来核对及结账、财务会计报告等与会计核算有关的政策和程序以及会计政策。

地区公司普遍建立QHSE管理体系,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针对管理上的漏洞和死角,及时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各项管理工作。

内部控制管理手册.doc

内部控制管理手册.doc

内部控制管理手册控制活动手册(评审稿)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二零零五年^一月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内容1.1 概述1.1.1 概述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到贯彻执行的必要措施,存在于整个机构内所有级别和职能部门。

包括批准、授权、查证、核对、经营业绩评价、资产保全措施和职责分工等活动。

1.1.2 控制活动的分类控制活动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1.2.1 按控制活动的目标分类按控制活动的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战略目标控制活动:指能够满足战略目标实现的控制活动。

2)经营控制活动:指能够满足经营活动效率与效果目标的控制活动。

3)财务报告控制活动:指能够满足财务报告目标的控制活动。

4)合规性控制活动:指能够满足合规性目标的控制活动。

1.1.2.2 按控制活动的内容分类按控制活动的内容划分,控制活动可分为公司层面控制和业务活动层面控制。

1)公司层面控制。

公司层面控制是管理层确保在公司内部各个领域获得适当、有效控制的重要机制。

主要包括:(1)控制环境范围内的内部控制,包括道德准则的建立与推行、高层管理者基调、检举揭发机制、权限和职责分工、审计委员会、IT 环境与组织以及人力资源政策等;(2)反舞弊程序与控制;(3) 风险评估流程;(4)集中化的处理和程序;(5)监督,包括持续监督、独立评估和缺陷报告;(6)经营活动分析、审核;(7)期末财务报告流程;(8)统一的规章制度。

2)业务活动层面控制。

业务活动层面控制是指直接作用于公司经营业务活动的具体控制,亦称业务控制,如业务处理程序中的批准与授权、审核与复核,以及为保证资产安全而采用的限制接近等控制。

1.1.2.3 按控制活动的作用分类按控制活动的作用划分,控制活动可分为预防性控制和发现性控制。

1)预防性控制。

预防性控制是指为防止错误和非法行为的发生,或尽量减少其发生机会所进行的一种控制。

2)发现性控制。

发现性控制是指为及时查明已发生的错误和非法行为,或增强发现错误和非法行为机会的能力进行的各项控制。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参考文献DOC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参考文献DOC

XXXX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手册2014年8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概述第二条内部控制手册适用范围第三条内部控制目标第四条内部控制原则第二章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及职责权限第五条内部控制组织架构第六条内部控制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三章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流程控制第七条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五要素第八条流程控制要点第九条流程控制关键控制点第四章内部控制评估工作程序第十条内部控制要素第十一条评估范围的设定第十二条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评估第十三条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评估第十四条内部控制缺陷评价及整改跟进第十五条内部控制描述方法第十六条内部控制测试方法第十七条内部控制流程文档签署确认第十八条出具内部控制评估报告第十九条内部控制流程文档的更新第五章内部控制管理考核与激励第二十条内部控制管理考核责任主体第二十一条内部控制管理考核原则第二十二条内部控制管理考核方法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三条内部控制手册维护第二十四条解释与生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概述为了加强和规范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集团公司实现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与相关配套指引的要求,并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手册。

第二条内部控制管理手册适用范围(一)本管理手册是集团建设并实施内部控制体系的纲领性文件,集团公司及其独资、控股、托管企业、事业部和直属单位(以下简称投资企业)要认真组织实施,严格遵照执行。

集团公司参股企业可参照执行。

(二)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各投资企业要充分认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把建立和有效运行内部控制体系作为本部门/企业的重要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指定专职管理岗位或专职管理部门,履行内部控制职能,切实做到实施有力。

(三)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各投资企业要按照本管理手册编制规范(见附件1)的要求,制定、完善和细化本部门/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细则。

近五年企业内部控制的参考文献

近五年企业内部控制的参考文献

近五年企业内部控制的参考文献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种重要制度,旨在保障企业利益、规范企业行为、提升企业风险管控水平。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企业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和研究。

以下是近五年内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参考文献:1.《企业内部控制基础与实践》该书由刘林编著,主要介绍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方法论及应用实践。

书中深入探讨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评价模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等内容,为企业开展内部控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的方法。

2.《从制度设计到执行落地:内部控制实践指南》该书由国际知名管理咨询机构毕马威所撰写,内容涵盖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内部控制实施及内部审计等全过程。

书中强调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紧密联系,提醒企业需要注重制度建设和执行落实的全过程,以保证内部控制能够发挥实际作用。

3.《财务管理季刊:内部控制专辑》该期刊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和应用。

刊载了大量内部控制方面的案例和应用实例,包括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风险管理、变革管理等。

该期刊具有实践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适合财务管理人员和企业内部控制从业人员参考阅读。

4.《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IFAC)》该组织是一个国际性的审计组织,由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和审计机关共同组成。

IFAC颁布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实施指南》,为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带来了国际标准和指南。

IFAC的这些指南也得到了国内外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认可,并被广泛运用于企业内部控制领域。

通过对以上参考文献的研究和阅读,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制度,其目的在于规范企业行为、保障企业利益、提升风险管控等方面的能力。

其次,内部控制的设计需要注重制度的全过程和落实执行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最后,企业内部控制的应用和实践需要结合具体业务环境和行业特点,因地制宜,切实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手册2014年8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概述第二条内部控制手册适用范围第三条内部控制目标第四条内部控制原则第二章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及职责权限第五条内部控制组织架构第六条内部控制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三章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流程控制第七条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五要素第八条流程控制要点第九条流程控制关键控制点第四章内部控制评估工作程序第十条内部控制要素第十一条评估范围的设定第十二条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评估第十三条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评估第十四条内部控制缺陷评价及整改跟进第十五条内部控制描述方法第十六条内部控制测试方法第十七条内部控制流程文档签署确认第十八条出具内部控制评估报告第十九条内部控制流程文档的更新第五章内部控制管理考核与激励第二十条内部控制管理考核责任主体第二十一条内部控制管理考核原则第二十二条内部控制管理考核方法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三条内部控制手册维护第二十四条解释与生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概述为了加强和规范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集团公司实现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与相关配套指引的要求,并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手册。

第二条内部控制管理手册适用范围(一)本管理手册是集团建设并实施内部控制体系的纲领性文件,集团公司及其独资、控股、托管企业、事业部和直属单位(以下简称投资企业)要认真组织实施,严格遵照执行。

集团公司参股企业可参照执行。

(二)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各投资企业要充分认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把建立和有效运行内部控制体系作为本部门/企业的重要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指定专职管理岗位或专职管理部门,履行内部控制职能,切实做到实施有力。

(三)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各投资企业要按照本管理手册编制规范(见附件1)的要求,制定、完善和细化本部门/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细则。

第三条内部控制目标根据《基本规范》要求,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要完成如下目标:(一)合理确保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确保集团公司上下从思想上、认识上对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保持高度统一,并进一步实现行为上的统一。

(二)建立一套内容涵盖集团公司经营管理各个领域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集团公司各项工作统一、规范、有序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规避风险,保证集团公司协调、持续、快速发展,促进集团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三)促进集团公司完善和规范管理行为,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及会计资料的真实、准确,以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

(四)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法和规范,为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运行和评价提供指引,并作为建立、执行、评价及验证内部控制的依据。

以建立统一、规范、有效运行的内部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增强集团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

第四条内部控制原则集团公司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应遵循以下工作原则:(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集团公司及其投资企业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集团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第二章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及职责权限第五条内部控制组织架构(一)集团公司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因此,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不仅是集团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而且是集团公司上下全体员工都需要参与的一项工作。

(二)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工作,在董事会领导下形成决策、管理、执行、监督四个层次的管理架构。

第六条内部控制组织机构及职责(一)董事会董事会是内部控制的决策机构,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具体职责包括:1.审批内控体系建设组织机构设置方案。

2.审批内控体系建设的有关发展规划、工作方案等。

3.审批内部控制管理手册等内控体系建设成果文件。

4.审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5.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具体职责包括:1.指导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2.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

3.协调内部控制审计。

4.董事会授予的其他权限等。

(二)监事会监事会是内部控制的监督机构,负责对同级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三)管理层管理层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实施的直接领导和执行机构,包括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两个层面,具体组成及职责如下:1.内控建设工作领导小组(1)组成组长:集团公司总经理副组长:分管集团公司计划财务部、规划发展部、资产运营部和纪检监察部的集团公司领导成员: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人(2)具体职责①组织领导内控体系建设工作。

②审核内控体系建设的有关发展规划、工作方案等。

③审核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内控流程文件汇编、权限指引等内控体系建设成果文件。

④审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⑤协调处理内控体系建设中的其他重大事项。

2.内控建设工作小组(1)组成组长:纪检监察部负责人副组长:计划财务部、资产运营部、规划发展部、人力资源部、党群工作部负责人成员: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内控建设工作小组的办事机构设在纪检监察部(风控室)。

(2)具体职责①拟订内控体系建设的有关发展规划、工作方案等。

②组织开展内控体系建设的相关培训。

③编制内控体系建设相关文件的模板。

④审查内控体系建设的有关成果文件。

⑤督促、指导各部门、各投资企业相关工作。

⑥通报内控体系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⑦办理内控体系建设的其他事项。

(四)评价部门集团公司纪检监察部(审计室)是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价部门,负责组织评价工作,其具体职责包括:1.组织制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2.拟订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方案。

3.组织各职能部门与各投资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测试工作。

4.对于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与相关管理层沟通,认定内部控制缺陷,拟定整改方案,并对整改情况出具审核意见。

5.汇总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底稿和报告、内部控制工作小组测试评价工作底稿和评价报告。

6.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时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管理层报告。

7.督促落实内部控制缺陷整改。

8.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相关记录或者资料的归档工作。

9.办理内部控制评价相关的其他事项。

(五)各职能部门和各投资企业各职能部门和各投资企业是内部控制的执行主体。

各职能部门和各投资企业应设立内控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内控建设职能岗位/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业务领域)和本企业的内控体系建设与实施工作,其具体职责包括:1.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其职能或业务领域内的各类与风险和内部控制相关的风险信息,进行风险评估,研究风险应对策略,编制风险数据库。

2.梳理业务流程,设置风险控制点,明确关键控制措施,按照模板编制流程文件(内控实施细则)。

3.对业务流程的实际操作进行日常控制监测,以公司内控目标为准则,识别偏离目标的原因或现行体系与其环境适应性方面的差距,找出改进的机会,制定行动方案付诸实施。

4.对照内控相关规范、指引,制订、修订本部门/企业职责范围内的规章制度。

5.对认定的内部控制缺陷,拟定整改方案。

6.配合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每年至少一次的检查与测试工作。

7.组织本部门(相关业务领域)/企业员工学习内控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要求,必要时将相关要求转化到管理文件中。

8.梳理部门(相关业务领域)/企业岗位的职责权限,编制岗位说明书。

9.组织本部门(相关业务领域)/企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

10.与本部门(相关业务领域)/企业有关的内控体系建设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和流程控制第七条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五要素按照《基本规范》及相关配套指引中的要求,并结合国际公认的COSO内部控制评估整合框架,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包含以下五大要素:(一)内部环境——是集团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价——是集团公司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是集团公司根据风险评价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是集团公司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集团内部、集团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五)内部监督——是集团公司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第八条流程控制要点流程控制主要是指对业务流程及关键控制点的风险描述、操作程序描述以及控制活动。

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各投资企业要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的具体规定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工作。

重点要把握业务流程及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活动的几个要点:(一)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通过岗位职责分工,在业务流程中涉及到的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等五个步骤中,确保每一步都有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实施或执行。

(二)授权审批。

业务活动的权限,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不同的岗位以及业务活动的重要性程度,按不同层次进行审批。

(三)记录的完整性。

对控制活动中的行为要进行记录,确保原始材料真实可查。

(四)监督和改进。

要定期和不定期对各业务流程和关键控制点进行梳理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缺陷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九条流程控制关键控制点以《基本规范》五要素为指引,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参照国内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的做法,集团公司确定了基本的业务流程及关键控制点,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各投资企业要围绕(但不限于)此业务流程及关键控制点,建立本部门/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细则。

流程控制关键控制点及责任部门第四章内部控制评估工作程序第十条内部控制要素集团公司内部控制是由集团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其包括每个重要及子流程的交易发起、审批授权、记录、处理和报告的过程。

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要素包括:(一)发起——因一项交易的发生而产生的应承担的权力或义务、增加的资产或负债,即交易记录的起点。

(二)审批授权——在交易执行或记录之前,有独立的审批授权,对业务的执行进行授权批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