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机理

合集下载

丙泊酚脑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丙泊酚脑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1 ] E n g e l h a r d 等[ 通过颈动脉合并出血性低血压
制作了大鼠脑缺血 4 5m i n模型, 于缺血后 1 , 3 , 7 , 2 8d 观察。芬太尼复合一氧化二氮对照组凋亡相关
图1 丙泊酚的化学结构式
蛋白远高于丙泊酚组, 而细胞凋亡抑制基因低于丙 泊酚 组, 显 示 丙 泊 酚 具 有 持 久 的 神 经 保 护 作 用。
摘要:研究显示, 丙泊酚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丙泊酚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特性、 抑制 氨基丁酸受体、 抑制细胞凋亡等机制有关。本文就近年丙泊酚脑保护作用 细胞内钙超载、 调节 γ 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丙泊酚;脑损伤;神经保护药;抗氧化剂 中图分类号:R 9 7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6 7 4 0 4 4 0 ( 2 0 0 8 ) 0 2 0 0 9 2 0 5
1 1 ] 化作用。陈冀衡等 [ 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明显增强
比较丙泊酚与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 结果显示 1 0和 1 0 0μ m o l ·L 的丙泊酚对缺血极易受损的海马 C A 1和 C A 3区神经元均无保护作用。 1 3 临床研究 王宁等
[ 8 ] - 1
将4 8例老年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丙
N e u r o p r o t e c t i v ee f f e c t o f p r o p o f o l :as t u d yp r o g r e s s
M AJ i e ,D O N GZ h i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h a r m a c o l o g y ,C h o n g q i n g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o n g q i n g4 0 0 0 1 6 ,C h i n a )

丙泊酚脑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丙泊酚脑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丙泊酚脑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周婷;李雅兰【期刊名称】《临床心身疾病杂志》【年(卷),期】2016(22)4【摘要】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acute craniocerebral injury and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tc .could lead to different degrees of brain tissue damage ,its mechanism mainly con‐sists of oxidative stress ,energy metabolism abnormality ,Ca2+ overload ,action of inflammation cells and inflammatory factor ,vasomotor factor imbalances ,abnormal expression of proteins and enzymes .Propofol is currently the most widely used intravenous anestheti c ,has a certain brain protection ,its possible mecha‐nisms consists of lowering brain metabolism ,improving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resisting free radicals , and inhibiting lipidperoxidation ,intracellular calcium overload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cell apoptosis and so on .%脑缺血再灌注、急性颅脑损伤、体外循环等可导致脑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其机制主要包括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异常、钙离子超载、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的作用、血管舒缩因子失衡、蛋白和酶表达异常等。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对颅脑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对颅脑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康 颖 颖 【 摘要 】 目的 观 察低 浓度七 氟醚复合 小剂量 丙泊酚对颅 脑手术 患者的脑保护 作 用。方法 选择 脑胶质 瘤
切除术 患者 6 0例 , 随机 分为 : 组 ( 氟醚复合丙泊酚组 ,0例 ) l组 ( I 七 3 ;I 单纯 丙泊酚组 ,0例 ) 3 。检 测两组 患者切 开
g t,0 7 8 8 :5 —5 . es2 0 ,Fra bibliotek( )9 299
l kn2 o u nmooye[ ] Imu o g ,0 3 1 0 9) 3 9 e i- nhma n et J .m nl y 2 0 , 1 ( :2 — u s o
3 4. 3
[ 秦文敬. 4] 糖尿病肾病患者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 放射 免 J.
硬 膜 即刻 ( 1 、 开硬 膜 1h后 ( 2 及 关硬 膜 即刻 ( 3 时 的 动 脉 和 颈 内静 脉 血 氧 饱 和 度 ( a , s o ) 动 脉 和 颈 T )切 T) T) SO 、j , 、 v 内静 脉 血 氧 分 压 ( a PV 。 结 果 I 患者 脑 氧 合 状 况 与 术 前 相 比 , Ⅱ组 改善 明显 ( < 0 0 ) 结 论 P O 、j O ) 组 较 P .5 。
病 的病理 生 理过程 中重 要 的炎 性 介 质 , 们 在 2型糖 它 尿病 肾病 的发 生及 发 展过 程 中可能 起重 要作 用 。检测
死 的 相关 性 分析 [ ] 卒 中与 神 经 疾 病 ,0 9 1 1 :14 . J. 2 0 ,6( ) 4 -2
[ 金鹏 , 6] 苏红波 , 李琳 . 同型半胱氨酸与 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 的I 临床 价值 [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0 9 2 ( ):8 —8 . J. 2 0 ,3 2 1112

丙泊酚在急性脑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田蜜

丙泊酚在急性脑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田蜜

减少急性神经元损伤药物实验结果的成功, 使 得人们对一些分子的神经 保 护 作 用 产 生 了 很 大 兴 [13 ] 趣, 一些研究 观察到全身麻醉增加了对缺氧和对 代谢底物传递紊乱的耐受性。 后来人们知道, 急性 脑损伤是神经元在缺血或创伤性损伤之后长时间持 [4 ] 续死亡的动态过程 。 这为急性脑损伤的药物治疗 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麻醉剂在降低脑损伤的可 能性以及为其他神经保护措施 ( 多模式神经保护 ) 争 [5 ] 取时间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现对急性脑 损伤中静脉注射麻醉剂丙泊酚的神经复苏或神经保 护作用予以综述。 1 丙泊酚的神经保护作用 1 . 1 在动物实验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第一次丙泊 酚应用在新鲜海马切片的体外研究表明, 通过尽可 ( aminobutyrate , 能使突触前和突触后 γ 氨基丁酸 γ GABA) 受体介导抑制传输, 并在机械性切断其树突 之前或者同时应用丙泊酚, 可以促进急性粒细胞的 [6 ] 存活 。在一个脊髓损伤的小鼠模型中, 在腹膜腔 内一定剂量的丙泊酚 ( 15 或 40 mg / kg ) 可明显地引 起脂质过氧化作用的衰减, 但是在创伤 1 h 后就没有 [7 ] 在鼠的闭合性脑损伤 超微结构的改善了 。 同样, 后 24 h, 丙泊酚 ( 100 mg / kg, 静脉注射 ) 能防止血清 在这个剂量 内丙醛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增加。 但是, 上不能保持脑电图的爆发抑制率在 1% ~ 5% 和 30%
保护作用 关于神经外科中最好麻醉剂的讨论一直 都很热烈。 一方面, 已经证明了丙泊酚是进行脑肿 瘤切除患者的最佳麻醉剂, 因为它比异氟烷和七氟 烷更好地维持了脑灌注压; 另一方面, 研究表明在神 经外科采用丙泊酚麻醉期间, 颈静脉血氧饱和度低 [910 ] , 于临界阈值 50% 的偶然事件会发生 尽管从来 没有报道过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预后有所改变, 还 是引起了对其安全性的关注。 近期, 一项研究直接 阐述了这个问题, 表明丙泊酚麻醉可能与颈静脉球 部血氧饱和度低于缺血阈值有关, 但是通过磁共振 检测没有证据证明与脑缺血有关。 因此, 考虑到其 对脑生理的积极影响, 丙泊酚不仅仅在神经外科手 术期间是安全的, 而且可能是许多情况下最好的麻醉剂有降低脑氧代谢率的能力, 而 这种能力会对脑能量提供与破坏之间起到良性影响, 而且可以增加对缺血、 缺氧损伤的神经耐受性, 所以大 丙泊酚没有直接 多数麻醉剂有神经保护作用。然而, 的处理效果, 并且脑代谢被抑制不能完全按在实验中 的效果考虑, 表明也许有其他的机制在丙泊酚介导的 神经保护作用中起关键作用。 D丙泊酚已经被提出具有通过减少 N甲基天 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 NMDA ) 冬氨酸受体 ( N-

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当代医药2019年1月第26卷第2期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6No.2January 2019·麻醉与疼痛·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危急且存在神经阳性体征[1],创伤后会出现脑部循环受阻、脑水肿等,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血管破裂。

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可改善预后效果[2]。

而术中选用哪种麻醉药物的麻醉效果更好是临床一直在探究的问题,有效的麻醉药物有助于脑组织功能的恢复,临床相关研究表明[3],丙泊酚静脉麻醉能保护脑组织,促进脑组织功能恢复,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丙泊酚静脉麻醉该病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59例)与观察组(59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21例;年龄为21~64岁,平均(46.58±2.24)岁;致伤原因:摔伤6例,重物击打伤12例,交通事故伤41例;其中脑肿胀10例,颅内血肿形成1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

观察组中,男35例,女24例;年龄为22~65岁,平均(46.72±2.35)岁;致伤原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潘明贾衍杰大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辽宁大连116000[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59例)与观察组(59例),对照组采用依托咪酯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

比较两组的颅内压(ICP)、脑氧分压(PbrO 2)、细胞炎性因子水平、苏醒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者T 4、T 5时的ICP 低于对照组,PbrO 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丙泊酚对行重症颅脑损伤术患者神经功能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丙泊酚对行重症颅脑损伤术患者神经功能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65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21年第5卷第6期丙泊酚对行重症颅脑损伤术患者神经功能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张俊伟,王越月,龚 敏(北京北亚骨科医院麻醉科,北京 102445)摘要:目的 探究丙泊酚对行重症颅脑损伤术患者神经功能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北亚骨科医院收治的行重症颅脑损伤术患者共92例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6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芬太尼+异氟烷麻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丙泊酚麻醉。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术中、术后1 h 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8、12 h 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 AS )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与麻醉前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1 h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及血浆D- 二聚体(D-D )水平均逐渐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麻醉前比,两组患者麻醉后颈动脉血流速度(Vmean )、颈动脉血流量(Qmean )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麻醉后搏动指数(PI )、阻力指数(RI )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1~12 h V AS 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 <0.05)。

结论 丙泊酚可减轻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损害,同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 ; 丙泊酚 ; 神经功能 ; 血流动力学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1.06.0065.03作者简介:张俊伟,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医学麻醉和管理。

重症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症疾病,具有发病迅速且病情进展快速等特点,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

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

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

丙泊酚脑保护机制
3.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活性 NO与超氧阴离子(O2)的反应产物是过氧亚 硝酸阴离子( ONOO- ), 为强氧化剂,可裂解 神经细胞DNA,导致细胞能量迅速耗竭而死亡。 实验表明,临床麻醉剂量丙泊酚能显著抑制脑 瘤手术患者血浆NOS和NO水平,提示丙泊酚具 有非选择性 NOS抑制剂效应,与多途径、多位 点的脑保护特性有关。
脑缺血性损伤级联反应

凋亡—半暗带细胞的自杀?
脑细胞过量的谷氨酸受体激活、钙超载、活性氧、 线粒体和DNA损伤均以坏死或凋亡的形式死亡。死亡的 类型决定于刺激的性质和强度、细胞的类型和细胞在生 命周期中的阶段。坏死是急性、持续性血管阻塞的后果; 而轻度损伤使缺血半暗带的细胞以一主动性、程序化的 过程自杀—凋亡。
1.
丙泊酚脑保护机制
丙泊酚抑制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是其主要 的抗氧化机制。自由基通过与膜磷脂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 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膜结构破坏,膜流动性和通透性改 变,膜上有关酶蛋白如 Na+-K+-ATP 酶、 Ca2+-Mg2+ATP 酶失 活,最终导致组织细胞损害。由于丙泊酚的脂溶性相当好, 可进入膜脂和胞内疏水区,所以认为丙泊酚可替代内源性 α-生育酚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丙泊酚脑保护机制
(5) 丙泊酚对脑电活动的影响: 动物实验表明,丙泊酚可引起脑电图 抑制性改变,并随着剂量的增加脑电图 抑制逐渐加强,由清醒时的变频低幅逐 渐转变为中间慢波直至变为 2.5Hz 的慢波 及经常出现的尖锐波。
丙泊酚脑保护机制
(6) 丙泊酚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有人观察了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在丙泊酚和 硫喷妥钠短时麻醉后神经运动功能(包括反应 能力、注意力、身体支配、协调能力、动作判 断能力及数字符号替换能力)的变化,发现两 组病人麻醉后神经运动功能明显受损,硫喷妥 钠麻醉组受损更为严重,7h后才完全恢复,而 丙泊酚组1 h后即恢复正常

丙泊酚对缺血性脑损伤脑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丙泊酚对缺血性脑损伤脑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丙泊酚对缺血性脑损伤脑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黄蕊刘志刚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北武汉430060[摘要]缺血性脑损伤(IBI冤是成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IBI引起神经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及细胞凋亡等使神经元受损,且IBI目前治疗手段有限。

作为临床常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除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外,还具有减少脑血流、降低大脑新陈代谢的作用,其可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渊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渊AkL)通路及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NF)-k B通路发挥抗炎作用,减少氧自由基产生以及对抗细胞凋亡等作用在缺血脑组织及神经元中发挥保护作用。

丙泊酚的脑保护作用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IBI的新靶点。

[关键词]丙泊酚;缺血性脑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20)12(c)-0057-04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protective mechanism of Propofol on ischemic brain injuryHUANG Rui LIU Zhigang银DeparLmenL of AnesLhesiology,Renmin HospiLal of Wuhan UniversiLy,Hubei Province,Wuhan430060,China[Abstract]Ischemic brain injury(IBI)is one of Lhe main causes of adulL disabiliLy.IBI causes neuro-inflammaLion, oxidaLive sLress and cell apopLosis Lo damage neurons,and currenL LreaLmenLs for IBI are limiLed.As a commonly used inLravenous anesLheLic in clinical pracLice,in addiLion Lo iLs sedaLive and hypnoLic effecLs,Propofol also has Lhe effecLs of reducing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lowering brain meLabolism.I l can be passed Lhrough phosphoinosiLide3-kinase (PI3K)/serine-Lhreonine proLein kinase(AkL)paLhway and Toll-like recepLor4(TLR4)/nuclear facLor(NF)-k B paLhway play an anLi-inflammaLory effecL,reduce Lhe producLion of oxygen free radicals and resisL cell apopLosis,and play a pro-LecLive role in ischemic brain Lissue and neurons.The proLecLive effecL of Propofol may become a new LargeL for clinical LreaLmenL of IBI.[Key words]Propofol;Ischemic brain injury;InflammaLory response;OxidaLive sLress缺血性脑损伤(ischemic brain injury,IBI)是世界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其治疗方法有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泊酚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机理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及研究丙泊酚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机理。

方法将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按照仅麻醉中应用丙泊酚和脱机前继续应用丙泊酚剂量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低剂量丙泊酚),观察组50例(高剂量丙泊酚)。

对照两组患者入室前及术后48h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变化及两组患者致残率及死亡率。

结果两组患者入室前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白细胞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2、2.03、1.89,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术后48h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5.22、5.33、4.86,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静脉麻醉,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两组依次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2mg/kg)、瑞芬太尼(1μg/kg)与丙泊酚(4mg/kg)、顺式阿曲库铵(0.1mg/kg),肌松条件成熟后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

设定潮气量、吸呼比定为1∶2,呼吸频率12次/min。

维持期根据血压、心率和手术刺激强度调节麻醉药用量,每隔30~60min静脉追加顺式阿曲库铵。

对照组术后不再应用丙泊酚镇静止痛,观察组给予丙泊酚
(2mg/kg),继续镇静止痛直至患者脱机,对照两组患者入室前及
术后48h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变化及两组患者致残率及死亡率。

3讨论
急性脑损伤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发病环节较为复杂,各治疗步骤都极为重要,其损伤机制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继发性损伤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2],因此临床上如何进行干预治疗成为热点问题。

研究显示继发性损伤后脑组织缺血、缺氧及炎症反应急剧加重造成级联反应损伤逐级扩大,使脑组织水肿,细胞坏死。

作为麻醉医生对此类患者不仅要保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急救,还要合理地运用麻醉方法和药物来降低颅脑继发性的损伤。

国外研究显示丙泊酚具有一定脑组织保护性作用,本研究就此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入室前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t=2.12、2.03、1.89,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术后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5.22、5.33、4.86,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致残率及死亡率比较观察组分别为(1例,2%)、(2例,4%)均低于对照组(χ2=5.65、5.66,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通过结果可以看到丙泊酚的短效、苏醒迅速、降低颅内压及眼压,减少脑耗氧量和脑血流量的特点对急性颅脑损伤的继发性损伤干预效果明显,通过研究提示丙泊酚可能是通过抑制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白细胞介素(il-6)、
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而达到脑组织保护作用的,但详细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3]。

参考文献
[1]宋晓斌.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若干问题探讨.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10,26(12):227-230.
[2]morgantikossmannmc,rrrca/im,ottovi,
etal.roleofcerebralinflammationaftertraumaticbraininjury:arevisitedconcept.shock,2011,16(3):165-177.
[3]王亚平,王建斌,常业恬,等.异丙酚对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中华麻醉学杂志,2010,22(6):373-3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