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制浆造纸工艺流程的各个工段及其作用

合集下载

造纸工艺流程

造纸工艺流程

1.5~2.5mm2
交货水分
单位 g/m2 mm S % 次 g/cm3
mN.m (g.cm)
个/ m2
%
规 A等
定 B等
C等
200,220,250,270,300,350,400,450
0.5 14 80.0 10 0.60-0.80 3.5(36.0) 4.0(40.8) 4.5(46.4) 4.5(46.4) 4.5(46.4) 6.5(67.0) 6.5(67.0) 10.0(103) 20 4 不许有 不许有 5.0-9.0
42
4、干燥:把湿纸烘干到标准 水份,并使全幅水份均一, 纵向水份连续稳定。 作用:提高纸的强度、平滑 度
43
5、施胶:在纸浆或纸页表面添加抗水性物质,使纸页 具有延迟流体的渗透性能 影响参数:吸水
44
6、压光:通过上下辊 的加压使达到需要的紧 度,并对纸面起到一定 的修饰作用。 影响参数:平滑度、光 泽度、厚度和纸幅的均 匀性
35
5、供浆系统
6)热分散:经过加热、搓揉、挤压使胶粘物细化,, 变成40um以下,看不见的细小颗粒。(胶粘物危害) 胶粘物危害:影响外观(与原纸颜色不协调)、容易导 致纸病(降低原纸强度)
热分散后
浆料
7)泵入流浆箱
36
三、造纸段工序介绍
37
38
工艺流程:
面浆
造 衬浆 纸 段 芯浆
底浆
复合 压榨
要求(可塑性、耐热、导电等),节省纤维原料降低 成本;滑石粉、白土、钛白粉、石膏 • 染色与调色:增白、加黄、调灰等 • 湿强剂:增加湿纸强度;完全浸水后的纸张强度; 相片纸、胶片纸 • 干强剂:增加干纸的强度,一般打浆实现,但打 浆高成本也高,同时其他撕裂、透气、稳定性会降低, 故而使用干强剂增加纸张强度。 • 助留、助滤和分散剂:助留——提高填料和细小 纤维的留着;助滤——改善滤水性能,提高脱水速率; 分散:使纤维在浆液中不絮聚。 • 除气剂、消泡剂、防腐剂、树脂控制剂、柔软剂、 抗静电剂、阻燃剂、防水剂、絮凝剂 4)贮浆池:纸浆浓度4-5%

简述现代制浆造纸工艺流程

简述现代制浆造纸工艺流程

简述现代制浆造纸工艺流程现代制浆造纸工艺是指利用现代高科技装备和技术手段,对木材、废纸等原料进行制浆以及制浆后的造纸生产过程。

现代制浆造纸工艺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还可以生产出优质的纸张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附加值。

本文将对现代制浆造纸工艺进行一一介绍。

制浆工艺制浆是造纸的第一道工序,它是将木材、废纸或其他纤维素原料加工成纸浆的过程。

现代制浆工艺主要包括化学制浆和机械制浆两种方法。

化学制浆是通过木材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化学分解来获得纸浆的过程。

通常采用硫酸盐法、磷酸盐法和氧化法等化学方法。

硫酸盐法是应用硫酸对木材进行腐蚀,使其分解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形成纸浆的方法。

磷酸盐法是用磷酸盐溶液对木材进行腐蚀,氧化法是通过氧化剂对木材进行处理。

机械制浆是将木材经过机械打碎和分离,去除直链素,得到纤维和半纤维的方法。

造纸工艺造纸工艺是将制浆生产成纸张的过程。

主要包括浆料的调理、成型、压榨、干燥、涂布、压光、切割等环节。

浆料的调理是指将制得的纸浆进行混合和处理,控制浆料的比例、质量等参数,以获得制纸所需的性能。

成型是将调理好的浆料均匀地、牢固地放置于成型网上,使水分透过成型网排除,纤维在成型网上形成纸张的过程。

压榨是将成型的纸张通过压力使水分排出,使纸张更加牢固。

干燥是将压榨后的纸张通过热风或热辊等方式使其脱水,达到一定的含水率。

涂布是将干燥后的纸张通过涂布机进行涂布,以改变纸张的吸墨性、光泽度、平整度等性能。

压光是通过传统的压光机或者光电子压光机对纸张进行处理,使其表面更加光滑。

切割是将加工好的纸张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切割,成为最终的纸张产品。

制浆造纸设备现代制浆造纸工艺需要用到大量的设备和机械。

其中,常见的制浆设备主要有浸渍法蒸煮设备、腐蚀蒸煮设备、蒸煮碎解设备、废纸分级处理设备、顶卧压布蒸煮设备、连续蒸煮设备等。

常见的造纸设备主要有纸浆搅拌机、纸张成型机、纸张加压机、纸张干燥机、涂布机、压光机、纸张切割机等。

最新制浆造纸工艺流程的各个工段及其作用

最新制浆造纸工艺流程的各个工段及其作用

最新制浆造纸⼯艺流程的各个⼯段及其作⽤制浆造纸⼯艺流程的各个⼯段及其作⽤制浆段:原料选择→蒸煮分离纤维→洗涤→漂⽩→洗涤筛选→浓缩或抄成浆⽚→储存备⽤抄纸段:散浆→除杂质→精浆→打浆→配制各种添加剂→纸料的混合→纸料的流送→头箱→⽹部→压榨部→⼲燥部→表⾯施胶→⼲燥→压光→卷取成纸涂布段:涂布原纸→涂布机涂布→⼲燥→卷取→再卷→超级压光加⼯段:复卷→裁切平板(或卷筒)→分选包装→⼊库结束现代的造纸程序可分为制浆、调制、抄造、加⼯等主要步骤1.制浆的过程制浆为造纸的第⼀步,⼀般将⽊材转变成纸浆的⽅法有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法和半化学制浆法等三种。

2.调制过程纸料的调制为造纸的另⼀重点,纸张完成后的强度、⾊调、印刷性的优劣、纸张保存期限的长短直接与它有关。

⼀般常见的调制过程⼤致可分为以下三步骤:a. 散浆 b.打浆 c.加胶与充填3.抄造过程抄纸部门的主要⼯作为将稀的纸料,使其均匀的交织和脱⽔,再经⼲燥、压光、卷纸、裁切、选别、包装,故⼀般常见之流程如下:a.纸料的筛选将调制过的纸料再稀释成较低的浓度,并借着筛选设备,再次的筛除杂物及未解离纤维束,以保持品质及保护设备。

b.⽹部使纸料从头箱流出在循环的铜丝⽹或塑料⽹上并均匀的分布和交织。

c.压榨部将⽹⾯移开的湿纸引到⼀附有⽑布的⼆个滚辘间,藉滚辘的压挤和⽑布的吸⽔作⽤,将湿纸作进⼀步的脱⽔,并使纸质较紧密,以改善纸⾯,增加强度。

d.压光由于经过压榨后的湿纸,其含⽔量仍⾼达52-70%,此时已⽆法再利⽤机械⼒来压除⽔分,故改让湿纸经过许多个内通热蒸⽓的圆筒表⾯使纸⼲燥。

e.卷纸由于经过压榨后的湿纸,其含⽔量仍⾼达52-70%,此时已⽆法再利⽤机械⼒来压除⽔分,故改让湿纸经过许多个内通热蒸⽓的圆筒表⾯使纸⼲燥。

g.裁切、选别包装:取前⾯已卷成筒状的纸卷多⽀,⽤裁纸机裁成⼀张张的纸,再经⼈⼯或机械的选别,剔除有破损或污点的纸张,最后将每五百张包成⼀包(通常叫做⼀令)。

纸浆造纸加工的生产流程

纸浆造纸加工的生产流程

纸浆造纸加工的生产流程纸浆造纸加工是将纤维素材料加工成纸张的过程,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下面将详细介绍纸浆造纸加工的生产流程。

首先,纸浆的原材料可以是常见的木材、废纸、稻草等纤维素材料。

这些原材料首先被送入预处理工段,进行除杂、切碎和浸泡处理。

除杂是指将原材料中的杂质、石头、金属等异物去除,以确保纸浆的纯度。

切碎工序将原材料切成较小的纤维片段,增加纤维素的表面积,有利于浸泡处理。

浸泡处理是将原材料浸泡在化学液中,以便分解木质素和去除不溶性物质。

第二步是纸浆的制浆工序。

制浆包括机械制浆和化学制浆两种方式。

机械制浆是通过高速搅拌或研磨纤维素材料,使其纤维分离并形成悬浮液。

这种方式适用于废纸等纤维较短的原材料。

化学制浆则是利用化学方法去除纤维素材料中的木质素和非纤维素物质,并将纤维素材料转化为纸浆状。

这种方式适用于木材等纤维较长的原材料。

第三步是纸浆处理工序。

纸浆处理包括漂白、除杂和调整纸浆质量等过程。

漂白是将纸浆中的色素等杂质去除,使纸张具有良好的白度。

除杂是指将纸浆中的杂质、残留物等不纤维素物质去除,以提高纸张的纯度和质量。

调整纸浆质量则是通过添加各种化学药剂来调整纸浆的pH值、黏度、湿度等参数,以适应不同类型纸张的生产要求。

第四步是纸张的成型工序。

成型是通过纸张制浆机将纸浆均匀地分布在滤网上,并利用真空或压力将水分从纸浆中抽除,使纸浆固化成纸张的过程。

这一工序决定了纸张的形状、质量和厚度。

最后,是纸张的压光、烘干和涂布工序。

压光是为了去除纸张表面的凹凸不平,使纸张表面更加光滑。

烘干是利用热风或红外线等热源将纸张中的水分蒸发掉,使纸张变得干燥。

涂布是将纸张的表面涂上一层涂料,以增加纸张的光泽度、耐水性和抗折性。

综上所述,纸浆造纸加工的生产流程包括纸浆的预处理、制浆、纸浆处理、纸张的成型以及纸张的压光、烘干和涂布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和监控,以确保纸张的质量和性能符合使用要求。

纸浆造纸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提高纸张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们对纸张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简述现代制浆造纸工艺流程

简述现代制浆造纸工艺流程

简述现代制浆造纸工艺流程一、制浆工艺流程1. 木材采集:制造纸张的第一步是收集木材。

木材是目前最常用的原料,通常来自于木材工厂或森林。

这些木材经过去皮、处理等步骤后,可以用于制浆。

2. 剥离纤维:将木材放入蒸煮罐中,经过高温高压的蒸煮处理,使木材中的纤维部分变软,并与木质素分离。

3. 切碎:经过蒸煮后的木材会被送入切割机中进行切碎,将木材颗粒变成纤维丝。

4. 磨浆:将切碎后的木材颗粒通过研磨机进行磨浆处理,使其成为细小的纤维。

5. 浸泡:将磨浆后的纤维颗粒放入大型浸泡池中进行浸泡,去除木材中的杂质和化学成分。

6. 脱水:通过离心机等设备对浸泡后的纤维进行脱水处理,去除多余的水分。

7. 漂洗:将脱水后的纤维放入漂白机中进行漂白处理,使其颜色变得更白。

8. 制浆:将漂白后的纤维颗粒通过搅拌、过滤等操作形成液体状的纤维浆液。

9. 成纸:将制好的纤维浆液倒入纸张制造机中,经过压延、烘干等步骤,最终形成纸张。

二、造纸工艺流程1. 纸浆制备:将制浆好的纤维浆液送入纸浆池中,加入水和其他助剂,进行搅拌、稀释等操作,形成适合生产纸张的纸浆。

2. 浆料处理:将纸浆经过过滤、搅拌等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

3. 造纸:将处理好的纸浆注入纸张制造机中,通过压延、挤压、烘干等步骤,使纸张的纤维结构变得紧密,形成平整的纸张。

4. 印刷:对制成的纸张进行印刷处理,添加图案、文字等设计。

5. 涂布:将特殊涂料涂抹在纸张表面,提高其光泽度和防水性能。

6. 压光:对印刷好的纸张进行压光处理,使其表面更加平滑。

7. 切割:将制成的纸张按照所需尺寸进行切割,形成成品纸张。

8. 包装:将切割好的成品纸张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以上就是现代制浆造纸工艺流程的整体概述,从木材采集到成品纸张的制造,经历了多个环节和步骤。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现代制浆造纸工艺已经变得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为纸张生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希望本文对读者了解现代制浆造纸工艺流程有所帮助。

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各工序及其作用

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各工序及其作用

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各工序及其作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各工序及其作用【摘要】经过一学期选修的学习,虽然时间短,课时少,内容多,但在老师与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如期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课程结束之后,老师带领按我们个人的意向参观了制浆造纸实验室,我在参观实验室后,对造纸工序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在此写下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各工序及其作用的论文。

【关键词】纸浆造纸工序作用对于目前现代的业大致有以下几个大的工序:制浆段、涂布段、加工段。

而具体各工段的流程如下;制浆段:原料选择→备料→蒸煮分离纤维→洗涤→漂白→洗涤筛选→浓缩或抄成浆片→储存备用涂布段:涂布原纸→涂布机涂布→干燥→卷取→再卷→超级压光加工段:复卷→裁切平板(或卷筒)→分选包装→入库结束以及率制浆主要方法的基本流程:备木→磨浆→筛选→净化→浓缩→漂白→送抄纸现对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各工序及其作用阐述如下:一、备料工序该工序主要设备有剥皮机、除节机、削片机(或切草机、切苇机、切竹机等)、筛选净化设备和输送机等将木材、竹材制成合格的木片、竹片,禾草制成合格的草段,并筛选去杂质。

二、纤维解离工序该工序运用热磨机械制浆、化学热磨机械制浆和半化学制浆完成,一般采用连续式设备,化学制浆可以用连续式的设备也可以用间歇式设备,以除去原料中不含纤维或少含纤维的有害的杂质部分,以提高浆的质量。

该工序的技术指标有硬度、残碱、纤维聚合度、纤维长度、纤维束含量、尘埃度或灰份等,具体数值由制浆方法和产品而定。

三、黑液提取、碱回收和综合利用工序黑液提取工序规程要达到以尽量高的浓度和温度把黑液提取出来,获得较高的黑液提取率和碱回收率。

碱回收工序要达到碱、热能和石灰三种资源的循环使用,回收时应能实现能源基本自给,硫酸盐法木浆碱回收应争取实现碱自给(只补充少量芒硝)。

四、洗涤、筛选、净化、漂白和漂后洗涤浓缩工序该工段使用逆流洗涤工艺,以利节水减排。

脱墨废纸浆的洗涤、筛选、净化,在脱水机旁就近安装废水脱墨机,以脱墨废水中的油墨脱除后,就地回用废水。

制浆造纸工艺流程

制浆造纸工艺流程

制浆造纸工艺流程制浆造纸是一项古老而又重要的工艺,它将木材、废纸等原料转化为纸张,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书写、印刷、包装等材料。

其工艺流程包括制浆和造纸两个主要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一工艺的流程。

一、制浆工艺流程1. 原料准备制浆的原料主要包括木材、废纸、竹子等。

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分类、清洗和除杂,确保原料的纯净和质量。

2. 切割和磨碎原料经过清洗后,需要进行切割和磨碎的处理。

木材需要经过切割成小块,而废纸则需要经过磨碎成纤维。

3. 煮解煮解是制浆的关键步骤,通过高温高压的蒸煮过程,木材和纤维被破坏并释放出纤维素。

在这一过程中,通常会加入化学药剂来帮助分离纤维素。

4. 漂洗煮解后的原料需要进行漂洗,以去除残留的化学药剂和杂质。

漂洗后的纤维素质量更加纯净。

5. 脱水漂洗后的纤维素需要进行脱水处理,通常采用离心机或压榨机进行脱水,以减少纤维素的含水量。

6. 制浆最后一步是将脱水后的纤维素进行制浆处理,使其成为适合造纸的纸浆。

制浆的方法包括机械制浆和化学制浆两种,机械制浆是通过机械力将纤维素分离,而化学制浆则是通过化学药剂进行处理。

二、造纸工艺流程1. 纸浆调理制浆完成后,需要对纸浆进行调理,包括掺配、筛选、研磨等过程,以使纸浆的质量符合造纸的要求。

2. 造纸造纸是将纸浆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最终形成纸张的过程。

首先是纸浆的输送和均布,然后经过成型、压榨、干燥等步骤,最终形成成品纸张。

3. 加工造纸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裁切、印刷、包装等加工步骤,使成品纸张符合市场需求。

以上就是制浆造纸的工艺流程,通过这一系列步骤,原料最终被转化为高质量的纸张产品。

这一工艺不仅在纸张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对制浆造纸工艺流程的了解,能够更加重视纸张的生产过程,推动绿色、可持续的纸张生产方式。

造纸工段

造纸工段

造纸工段
造纸工段包括流送、网部、成型、压榨、前烘干、表面施胶、后烘干、压光、初卷及打包运输、贮存等工序。

生产流程简述
一、流送系统及纸机流程
UKP浆和长纤维浆送到面层混合浆池,经配浆、浓度调节、高位箱计量后与面层的网下白水混合稀释,冲浆后进入除砂系统,良浆泵送到网前筛,精选后的良浆送到面层流浆箱,并经面层成型器大量脱水。

废纸工段的短纤维浆和由多盘白水回收机过滤机来的回收浆,送到芯层混合浆池,经配浆满足浓度条件,由高位箱计量后与芯层的网下白水混合,再经过上浆泵送至网前筛,精选后的良浆送至芯层流浆箱,再经过芯层成型器大量脱水。

废纸工段的长纤维浆和短纤维浆送到芯底层混合浆池,经配浆、调节浓度,高位箱计量后与底层的网下白水混合稀释,再经上浆泵送至网前筛,精选后的良浆送到低层流浆箱,再经底层成型器大量脱水。

三层纸页在网部复合后经真空伏辊脱水,后经压榨处理,前烘干、表面施胶、后烘干、初卷、复卷、完成入库贮存。

工艺流程图
二、纸机配套系统流程图。

(1)损纸处理系统
损纸分干损纸和湿损纸。

伏辊损纸和压榨损纸属于湿损纸,他们被泵送到湿损纸浆塔中,贮存到一定液位后,进行进一步搅拌散浆处理。

干损纸包括施胶损纸、卷纸损纸、压光损纸和复卷损纸,他们都被输送到干损纸浆池,然后用纤维疏解机进行疏解作用,然后再送至湿损纸浆塔,混合后的损纸浆最后泵送到废纸处理工段回用处理。

(2)白水回收系统
白水回收机分离出超清水、清白水和浊白水三部分。

作用:运送白水、控制流速的作用。

抄纸产生的大量白水,需要利用真空系统来处理。

白水回收系统也是真空系统重要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浆造纸工艺流程的各个工段及其作用
制浆段:原料选择→蒸煮分离纤维→洗涤→漂白→洗涤筛
选→浓缩或抄成浆片→储存备用
抄纸段:散浆→除杂质→精浆→打浆→配制各种添加剂→纸料的混合→纸料的流送→头箱→网部→压榨部→干燥部
→表面施胶→干燥→压光→卷取成纸
涂布段:涂布原纸→涂布机涂布→干燥→卷取→再卷→超
级压光
加工段:复卷→裁切平板(或卷筒)→分选包装→入库结束
现代的造纸程序可分为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主要步

1.制浆的过程制浆为造纸的第一步,一般将木材转变成纸浆的方法有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法和半化学制浆法
等三种。

2.调制过程纸料的调制为造纸的另一重点,纸张完成后的强度、色调、印刷性的优劣、纸张保存期限的长短
直接与它有关。

一般常见的调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步骤:a. 散
浆 b.打浆 c.加胶与充填
3.抄造过程抄纸部门的主要工作为将稀的纸料,使其均匀的交织和脱水,再经干燥、压光、卷纸、裁切、选别
、包装,故一般常见之流程如下:
a.纸料的筛选将调制过的纸料再稀释成较低的浓度,并借着筛选设备,再次的筛除杂物及未解离纤维束,以保
持品质及保护设备。

b.网部使纸料从头箱流出在循环的铜丝网或塑料
网上并均匀的分布和交织。

c.压榨部将网面移开的湿纸引到一附有毛布的二个滚
辘间,藉滚辘的压挤和毛布的吸水作用,将湿纸作进一步
的脱水,并使纸质较紧密,以改善纸面,增加强度。

d.压光由于经过压榨后的湿纸,其含水量仍高达52
-70%,此时已无法再利用机械力来压除水分,故改让湿
纸经过许多个内通热蒸气的圆筒表面使纸干燥。

e.卷纸由于经过压榨后的湿纸,其含水量仍高达52
-70%,此时已无法再利用机械力来压除水分,故改让湿
纸经过许多个内通热蒸气的圆筒表面使纸干燥。

g.裁切、选别包装:取前面已卷成筒状的纸卷多
支,用裁纸机裁成一张张的纸,再经人工或机械的选别,
剔除有破损或污点的纸张,最后将每五百张包成一包(通
常叫做一令)。

传热学试题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

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

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

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

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

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

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流量是指,单位是。

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是。

(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W,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W/m2)
3.总传热过程是指,它的强烈程度用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4.总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是。

(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W/(m2·K))5.导热系数的单位是;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是;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

(W/(m·K),W/(m2·K),W/(m2·K))
6.复合传热是指,复合传热系数等于之和,单位是。

(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之和,对流传热系数与辐射传热系数之和,W/(m2·K))
7.单位面积热阻r
t 的单位是;总面积热阻R
t
的单位
是。

(m2·K/W,K/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