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突破:常见的漂白性物质

合集下载

漂白剂的种类及使用范围

漂白剂的种类及使用范围

漂白剂的种类及使用范围
漂白剂是一种常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其种类和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常见的漂白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次氯酸钠:也称为漂白粉,是一种氯氧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氧化还原性。

可以用于清洁和漂白衣物、毛巾、床单、厨房用具等家庭用品,还可以用于消毒病房、厕所、厨房等公共场所。

2. 漂白水:也称为氯水,是一种氯化合物,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

可以用于消毒水龙头、马桶、地面、墙壁等,但需要注意稀释比例,以避免对材料造成损害。

3. 双氧水: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性,可以用于漂白牙齿、清洁创口、消毒口腔等。

4. 漂白氧:是一种过氧化合物,可以用于漂白和清洁衣物、毛巾、床单、厨房用具等家庭用品。

漂白剂的使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家庭、医院、餐厅、学校等场所。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漂白剂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同时,在使用漂白剂时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物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漂白剂和适当的浓度和使用方法。

- 1 -。

高中化学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归纳

高中化学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归纳

高中化学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归纳玉林高中罗小凡常用的漂白剂有活性炭、氯水、Na2O2、O3、H2O2、SO2、HClO、NaClO、Ca(ClO)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等。

吸附型漂白:活性炭、Al(OH)3胶体、Fe(OH)3胶体吸附有色物质,起到漂白作用,是物理变化。

强氧化性漂白:氯水、漂白粉Ca(ClO)2、Na2O2、O3、H2O2、NaClO,具有漂白性是因为它们有强氧化性,能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

一旦氧化后就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了,因此它们的漂白作用(1)SO2(1)、(5?SO2(3SO2三.SO2时,完一、如:AgNO3、浓HNO3、氯水、双氧水、KMnO4、浓氨水、次氯酸、卤化银(氟化银除外)、HI。

要放在棕色瓶中。

二、化学药品存放问题硝酸固碘硝酸银,低温避光棕色瓶。

液溴氨水易挥发,阴凉保存要密封。

白磷存放需冷水,钾钠钙钡煤油中。

碱瓶需用橡皮塞,塑铅存放氟化氢。

易变质药放时短,易燃易爆避火源。

实验室中干燥剂,蜡封保存心坦然。

解释:精心整理1、硝酸固碘硝酸银,低温避光棕色瓶:意思是说硝酸、固体碘和硝酸银都属于受热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所以必须存放在棕色瓶里,并放在阴凉处。

2、碱瓶需用橡皮塞:意思是说盛放碱液的试剂瓶要用橡皮塞。

3、塑铅存放氟化氢:意思是说氟化氢(氢氟酸)易腐蚀玻璃,因而必须存放在塑料或铅制器皿中。

4、易变质药放时短:意思是说易变质的药品存放时间较短,即不能长久贮存,最好现用现配制[联想:常见易变质的药品有:①氢硫酸放久了,则大部分将挥发,部分被空气氧化;②氯水长期存放将因慢慢分解而失效;③亚铁盐长期存放,则易被氧化为铁盐;④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长期存放则慢慢退色]。

5存。

78、NaOH910、盖紧,减轻了危险.精心整理。

【创新设计】高考一轮复习高三化学考点课件:热点突破常见的漂白性物质

【创新设计】高考一轮复习高三化学考点课件:热点突破常见的漂白性物质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 二氧化硫,浊液变澄清
D.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变红色;继续通 入二氧化硫,溶液变无色
解析 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加热,无色溶液又变红色,A
错误;向硫化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生成硫,继续通入二氧化硫,
硫不溶解,仍然是浑浊液,B 错误;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
次氯酸
次氯酸
利用次氯酸的 强氧化性 强氧化性漂白
化学 变化
氧化还原 可以漂白 漂白,不 所有有机 可逆 色质
过氧化钠 过氧化氢过氧 来自氢过氧化氢的强 氧化性
化学 氧化还原 可以漂白 变化 漂白,不 所有有机
可逆 色质
二氧化硫
二氧 化硫
二氧化硫与有 色成化物不合质稳型化定漂合的白生无 色物质
化学 变化
非氧化还 原漂白, 可逆
具有选择 性,如品 红、棉、 麻、草等
➢2. 典例剖析
【典例】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C ) A.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紫红色消失 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 C.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 D.溴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橙色消失 要将SO2的还原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漂白性区分开; SO2的漂白具有选择性,仅能将品红、棉,麻、草漂白。
解析 A 项中 SO2 表现还原性。B 项中 SO2 表现酸性 氧化物的性质。D 项中 SO2 表现还原性。
解析显/隐
➢3.变式训练
【变式】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C )。 A.向品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红色褪去;加热该无色溶
液,无颜色变化
B.向饱和硫化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变浑浊;继续 通入二氧化硫,浊液变澄清

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1热点突破:常见的漂白性物质

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1热点突破:常见的漂白性物质
常见的漂白性物质
热点突破: 常见的漂白性物质
➢ 1.热点透析 ➢ 2.典例剖析 ➢ 3.变式训练
常见的漂白性物质
热点透析
用于漂白 的物质
实际参 与漂白 的物质
漂白原理
变化 类别
漂白特点
能漂白的 物质
活性炭
活性炭
吸吸附附型漂漂白白
物理 物理漂白 一般用于 变化 不可逆 溶液漂白
氯气 次氯酸盐 次氯酸
次氯酸
利用次氯酸的 强氧化性
强氧化性漂白
化学 变化
氧化还原 可以漂白 漂白,不 所有有机 可逆 色质
过化钠 过氧化氢
过氧 化氢
过氧化氢的强 氧化性
化学 变化
氧化还原 可以漂白 漂白,不 所有有机 可逆 色质
二氧化硫
二氧 化硫
二氧化硫与有 色 成化物不合质稳型化定漂合的白生无 色物质
化学 变化
非氧化还 原漂白, 可逆
解析 A 项中 SO2 表现还原性。B 项中 SO2 表现酸性氧化 物的性质。D 项中 SO2 表现还原性。
变式训练
【变式】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C )。 A.向品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红色褪去;加热该无
色溶液,无颜色变化
B.向饱和硫化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变浑浊;
继续通入二氧化硫,浊液变澄清
具有选择 性,如品 红、棉、 麻、草等
典例剖析
【典例】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C )
A.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紫红色消失
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
C.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
D.溴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橙色消失
解析显/隐
要将SO2的还原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漂白性区分开; SO2的漂白具有选择性,仅能将品红、棉,麻、草漂白。

漂白物质及原理

漂白物质及原理

漂白物质及原理
漂白物质是一类广泛应用于漂白和去除污渍的化学物质,常见的包括氯漂白剂、氧漂白剂和还原漂白剂等。

1. 氯漂白剂:
氯漂白剂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清洁中。

其原理是通过释放氯离子来氧化并分解有色物质,进而去除污渍。

氯漂白剂一般包含次氯酸钠(NaClO)或过氧化氢(H2O2)等化学物质。


离子与有色物质中的双键或结构中的可还原基团发生反应,使其发生裂解或氧化,从而达到漂白的效果。

2. 氧漂白剂:
氧漂白剂常用于漂白纸张、纺织品和食品加工过程中。

最常见的氧漂白剂是过氧化氢(H2O2),其分解产生氧气和水,通
过氧气的氧化作用来去除污渍。

氧漂白剂对于不同类型的污渍具有不同的漂白效果,能够有效降解染料分子的结构,实现漂白的效果。

3. 还原漂白剂:
还原漂白剂主要包括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钠等化学物质。

还原漂白剂通过具有强还原性的亚硫酸根离子(S2O3^2-)来还原
着色物质,使其失去着色性。

还原漂白剂常用于去除有机污渍,如茶渍、咖啡渍和汗渍等。

其作用原理是还原漂白剂中的亚硫酸根离子与污渍中的色素分子进行化学反应,将其还原为无色物质。

食品漂白剂

食品漂白剂

食品漂白剂食品漂白剂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化学物质,旨在改变食品的外观和品质。

它常见于面包、面条、米饭、糕点和其他许多食品中。

食品漂白剂能够使食品变得更白、更亮,提高视觉吸引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食品安全和营养方面的问题。

常见的食品漂白剂常见的食品漂白剂包括以下几种:1.漂白氯化物:如氯气、氯酸和漂白粉。

2.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又称为氧化水)和漂白片中的过氧化钠。

3.二氧化氯:一种强氧化剂。

食品漂白剂的作用原理食品漂白剂主要通过氧化作用去除食品中的色素,使其变白。

漂白过程中,漂白剂会与色素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改变其结构,导致色素失去吸收光线的能力,从而使食品变得白色。

食品漂白剂的正面效应食品漂白剂使用广泛,其主要正面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外观:食品漂白剂能够使食品看起来更加白亮,增加食欲,提高产品竞争力。

2.延长保质期:食品漂白剂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和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3.便于储存和运输:白色的食品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并且更便于储存和运输。

食品漂白剂的负面效应尽管食品漂白剂具有一定的正面效应,但它也存在一些负面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营养价值下降:食品漂白剂会破坏部分食物中的维生素和蛋白质,降低了食品的营养价值。

2.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漂白剂中的化学物质有可能残留在食品中,在食品被食用时对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3.引发过敏反应:食品漂白剂中的化学物质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特别是对于敏感人群。

食品漂白剂的法规限制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和卫生,许多国家对食品中的食品漂白剂的使用进行了法规限制。

在欧洲,食品漂白剂被认为是一种食品添加剂,需要符合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制定的规定。

在美国,食品漂白剂的使用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监管。

这些法规限制包括对食品漂白剂使用的最大限量、使用范围、标签声明等。

安全使用和选择替代品尽管食品漂白剂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仍然是必需的。

高中常见漂白性的物质

高中常见漂白性的物质

高中常见漂白性的物质:包括物理性漂白和化学性漂白。

物理性漂白:主要是活性炭(吸附作用)氢氧化铝胶体化学性漂白:1、暂时性漂白:SO2是将有色物质化合成无色的物质,同理该物质分解可以返回原色,如书本摆放的时间长,会变黄,就是这个原因。

注:SO2不能与氧化性的漂白剂混用,SO2中+4价硫有还原性,与氧化性的漂白剂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都失去漂白性质。

如:SO2与CL22、永久性漂白:一般指一些强氧化剂。

常见的有:(1)次氯酸、氯水、氯气、次氯酸的强碱盐如NaClO等(2)Na2O2、O3、H2O2、一般的过氧化物或者超氧化物。

(3)HNO3、KMnO4等强氧化剂。

常见电解质:电解质的前提有2个条件:1是化合物;2能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缺一则是非电解质(非电解质也必须满足这种物质是化合物这个前提)强电解质: 强酸强碱(全部),和绝大部分的盐(除醋酸铅外)强酸:HCl,HBr,HI,H2SO4,HNO3,HClO3,HClO4等.强碱:NaOH,KOH,Ba(OH)2,Ca(OH)2等.绝大多数盐:如NaCl,(NH4)2SO4,Fe(NO3)3,BaSO4等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全部)和醋酸铅,水.弱酸:HF,HClO,H2S,H2SO3,H3PO4,H2CO3,弱碱:NH3·H2O,Fe(OH)3,Al(OH)3,Cu(OH)2等.少数盐:HgCl2,醋酸铅等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注意:①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与其溶解性无关.某些难溶或微溶于水的盐,由于其溶解度很小,如果测其溶液的导电能力,往往很弱的,但是其溶于水的部分,却是完全电离的,所以它们仍然属于强电解质,例如:CaCO3,BaSO4等.相反,能溶于水的盐,也不全是强电解质,少数盐尽管能溶于水,但只有部分电离,仍属于弱电质.②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与有无外电场无关.高中实验室制气体装置:氢气Zn+H2SO4==ZnSO4+H2↑ 启普发生器(启普发生器是一种制取气体的方便装置,其特点是可以随时停止。

漂白性

漂白性

常见具有漂白剂有SO2、HClO、Ca(ClO)2、Na2O2、H2O2、臭氧、活性炭(或木炭)等。

其漂白性实质分别属于以下三类:一、与有机色素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在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溶液褪色。

加热,溶液又变为红色。

SO2漂白性的实质,是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跟有机色素结合成了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该化合物见光、遇热或长久放置又能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日久又渐渐变成黄色,就是这个缘故。

SO2漂白原理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性漂白:漂白剂具有氧化性,将有机色素氧化成稳定的无色物质。

(如何氧化)(1)氯水、Ca(ClO)2的漂白性:干燥的氯气不能使红布条褪色,而能使湿润的红布条褪色,证明起漂白作用的不是Cl2,而是HClO。

氯气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不能复原,其实质为氧化还原反应。

Ca(ClO)2在水中极易发生水解,或与CO2反应生成HClO,从而表现出漂白性: Ca(ClO)2+2H2O=Ca(OH)2+2HClO, Ca(ClO)2+H2O+CO2=CaCO3↓+2HClO。

利用它们的强氧化性,HClO常用作自来水消毒,Ca(ClO)2与CO2、水反应生成HClO而呈漂白性,常用于衣服、织物的漂白。

(2)H2O2、Na2O2的漂白性: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自动分解:2H2O2=2H2O+O2↑,因此它是一种强氧化剂,纺织工业常用它作漂白剂,就是利用它的氧化性。

Na2O2是一种淡黄色晶体,与水或者稀酸作用时,生成过氧化氢,并猛烈放热。

生成的H2O2在受热情况下立即分解放出氧气,表现出强氧化性:2Na2O2+2H2O=4NaOH+O2↑。

因此,Na2O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漂白剂。

(3)臭氧的漂白性:O3分子是不稳定的,氧化能力远比O2强,且在水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

所以,当有水存在时,O3是一种强力漂白剂,还用于水和空气的消毒。

三、吸附性漂白:木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形成较大的比表面积,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有选择 性,如品 红、棉、 麻、草等
典例剖析
【典例】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C )
A.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紫红色消失
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
C.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
D.溴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橙色消失
解析显/隐
要将SO2的还原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漂白性区分开; SO2的漂白具有选择性,仅能将品红、棉,麻、草漂白。
次氯酸
利用次氯酸的 强强氧氧化化性性漂白
化学 变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氧化还原 可以漂白 漂白,不 所有有机 可逆 色质
过氧化钠 过氧化氢
过氧 化氢
过氧化氢的强 氧化性
化学 变化
氧化还原 可以漂白 漂白,不 所有有机 可逆 色质
二氧化硫
二氧 化硫
二氧化硫与有 色化物合质型化漂合白生 成不稳定的无 色物质
化学 变化
非氧化还 原漂白, 可逆
转 解析
解析 A 项中 SO2 表现还原性。B 项中 SO2 表现酸性氧化 物的性质。D 项中 SO2 表现还原性。
变式训练
【变式】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C )。 A.向品红 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红色褪去;加热该无 色溶液, 无颜色变化 B.向饱和硫化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 溶液变浑浊; 继续通入二氧化硫,浊液变澄清 C.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变浑浊;继续 通 入二氧化硫,浊液变澄清 D.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 二氧化硫,溶液变红色;继 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变 无色
常见的漂白性物质
热点突破: 常见的漂白性物质
➢ 1.热点透析 ➢ 2.典例剖析 ➢ 3.变式训练
常见的漂白性物质
热点透析
用于漂白 的物质
实际参 与漂白 的物质
漂白原理
变化 类别
漂白特点
能漂白的 物质
活性炭
活性炭
吸吸附附型漂漂白白
物理 物理漂白 一般用于 变化 不可逆 溶液漂白
氯气 次氯酸盐
次氯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