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 七大手法(柏拉图)

合集下载

柏拉图QC七大手法

柏拉图QC七大手法

柏拉图QC七大手法Quality Control(QC)作为在企业中确保生产环节质量的关键环节,柏拉图QC 七大手法是被广泛应用的质量管理工具。

本文将介绍柏拉图QC七大手法的含义、使用方法和优缺点。

1. 什么是柏拉图QC七大手法柏拉图QC七大手法,是柏拉图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用于提高质量的工具。

它将问题的原因、后果、因素、流程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和改进,从而达到优化质量的目的。

2. 七大手法介绍2.1 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展示数据频数分布的图形。

通过将数据划分成若干组,统计每组内数据的数量,绘制成一个长方形的图形,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2.2 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通过将两个变量的数值在坐标轴上表示,并以点的形式进行展示,可以直观地展示它们之间的正相关、负相关或不相关关系。

2.3 饼图饼图是一种将数据按比例分为若干部分,每个部分按照百分比在一个圆形图形内表示的图形。

它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各部分的比例,适用于数据整体分布情况的展示。

2.4 柱状图柱状图是一种将数据按类别分组,在坐标轴上绘制成柱状图的图形。

它可以直接比较各类别数据之间差异,更适合于对各类别数据的详细分析和评估。

2.5 箱线图箱线图是一种描述数据分布情况的图形。

它可以反映数据的中位数、四分位点、最大值、最小值和异常值等信息,适用于数据分布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2.6 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用符号和箭头表示过程、流程等信息,便于展示过程的各个环节,了解每个环节的关系和作用,便于对流程进行改进。

2.7 因果图因果图是一种将问题的原因进行系统分类和分析的图形。

通过将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绘制,可以更直观地分析影响问题产生的因素,并确定优先改进的因素。

3. 如何使用柏拉图QC七大手法使用柏拉图QC七大手法需要先确定需要分析改进的问题,根据问题性质选择相应的手法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需要分析改进的问题;2.利用饼状图、柱状图或直方图对数据进行展示;3.使用散点图展示变量之间的关系;4.利用箱线图分析数据的分布情况;5.使用流程图描述流程的各个环节;6.使用因果图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7.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改进方案。

QC七大手法详细介绍

QC七大手法详细介绍

目的
01
记录数据
查检表法通过表格的形式,将数 据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分析和 处理。
找出问题
02
03
制定解决方案
通过对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可以 发现异常、偏差和问题,进而找 出问题的原因。
根据问题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 的解决方案,并采取措施进行改 进和优化。
使用步骤
1. 确定目标
明确查检的目的和范围,确定需要记录和分 析的数据项。
3. 数据分析
对各层数据进行分别分析,可以 使用统计分析、图表等方法来揭
示各层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02
2. 数据整理
将原始数据按照分层标准进行整 理,将相同类别的数据归为一层

04
4. 结果呈现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 呈现出来,以便于决策者和其他
利益相关者理解和使用。
05
散布图法
定义
散布图法是一种通过绘制散布图来分析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 方法。
对整个查检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总结经验教训,优化 查检表和方法。
04
层别法
定义
层别法是指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分类标 准进行分层,以便于对各层数据进行 分别分析和处理的方法。
层别法是一种数据整理技巧,通过对 数据的分层,能够将复杂的数据结构 化,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
目的
识别不同类别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通过将数据分层,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别数据的分布和特征,进 而发现其内在规律和趋势。
便于数据分析和比较
分层后的数据更易于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助于发现不同类别数据之 间的差异和关联。
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效率
通过分层处理,可以减少数据处理的工作量,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 的效率。

QC七大手法-柏拉图

QC七大手法-柏拉图

94.59%
97.68%
100.00% 100.00% 80.00%
69.40%
60.00%
500
162
0
不良数 不良率 累计不良率
隔音垫 898
69.40% 69.40%
顶蓬 162 12.52% 81.92%
40.00%
83
后搁板 83
6.41% 88.33%
81
备胎盖板 81
6.26% 94.59%
40
地毯 40
3.09% 97.68%
20.00%
30
其它 30
2.32% 100.00%
0.00%
OHP- 9
举例
无锡吉兴2007年度制程报废不良统计--按因素别分
1200 1000
800
82.92%
798
61.67%
600
400 200
275
0


90.80%
97.99%
100.00%100.00% 80.00%
柏拉图(六)
• 效果确认的柏拉图制作要决
1. 必须两个柏拉图并排,分为改善前与改 善后。
2. 收集数据的期间和对象必须一致。 3. 季节性的变化应列入考虑。 4. 对於改善项目以外的要因也要加以注意。
OHP- 8
举例
无锡吉兴2007年度制程报废不良统计---
按产品别分
1000
898
81.92%
88.33%
60.00%
40.00%
102

93

26

20.00% 0.00%
OHP- 10
数据。 3.记入图表纸。 4.计算累计比率。 5.标记代表意义。 6.记上累计值,并用线连接。 7.机入柏拉图的主题及相关资料。

QC七大手法-柏拉图

QC七大手法-柏拉图

PAGE 15
柏拉图(Pareto Diagram)
• 三、柏拉图的应用
–作为降低不合格的依据:想降低不合格率, 先绘柏拉图看看。
–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 –确认改善效果(改善前、后的比较)。
PAGE 16
柏拉图(Pareto Diagram)
• 四、练习题
–20xx年XX省因车祸死亡的人数达到12000人,
PAGE 14
柏拉图(Pareto Diagram)
170
153
不 136
合 格

119 102
85
68
51
34
17
0
不合格项目 收敛 他
不良
100%
90%
80%
累 计
70% 影
60% 响
50% 度
40%
(% )
30%
20%
几何 白平衡 敲闪 无书面 书面 其 10%
失真 不良
倾斜
工 程:电气检查 总检查数:1450 总不合格数:170 期 间:82年8月5日 ~9日 检 验 者:王胜利 绘 图 者:李四
PAGE 6
柏拉图(Pareto Diagram)
• 一、柏拉图的定义
–柏拉图是为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 即在影响产品质量的诸多问题中确定关键的 少数的一种方法。
–柏拉图是美国品管大师朱兰博士(Joseph Juran)运用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 的统计图加以延伸所创造出来的。
–所有数据不可只考虑平均,须根据数据的来 龙去脉,考虑适当分类——分层法 (Stratification)。
PAGE 4
QC七大手法浅说-3
–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措施,而是先从影响较 大的2~3项采取措施,即所谓管理重点—— 柏拉图(Pareto Dragram)。

QC七大手法 (排列图)

QC七大手法 (排列图)
看分布
做解析
检查表
●:1号機 ▲:2号機 7月14日 7月15日 7月16日 7月17日 7月18日 7月19日 1号機 2号機 合計
●▲●● ●●
●●
●●▲ ●●
●●●
縫製
14 2
16
●●▲● ▲
仕上がり
●●

●●
●●●
11 2
13
●●▲●●●●● ●●● ●▲● ●●●●●●●●●●
汚れ
25 2
27
●●

●●●▲●▲●● ●▲
●●
●●
●▲●●●
キズ
19 6
25
●▲●
●▲●
▲●● ●●
●●
▲●
●●
▲●●
その他
11 3
14
合計
26
11
11
11
13
23 80 15 95
集数据
控制图
133.0 132.0 131.0 130.0 129.0 128.0 127.0 12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并合计。
(8)在每个直方柱右侧上方,标出累计值(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百分数),描点,用实线连接,
画累计频数折线(巴雷特曲线)。
(9)在图上记入有关必要事项,如排列名称、数据、单位、作图人姓名以及采集数据时间、主
题、数据合计等等。
频数
200
180
140
● ● ●

N=200
100% 75%
80

40
50% 25%

qc七大手法中的柏拉图的应用原理

qc七大手法中的柏拉图的应用原理

QC七大手法中的柏拉图的应用原理1. 什么是QC七大手法?QC七大手法是质量控制中的七种主要方法,用于解决问题、改进流程和提高质量。

这些方法涵盖了统计学、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技巧等方面。

其中之一就是柏拉图图表法。

2. 柏拉图图表法的基本介绍柏拉图图表法(Pareto Chart)是一种按重要性排序的柱状图,用于显示一组数据中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

它基于柏拉图法则,即二八定律,也称为“少数原则”,即少数因素决定了大部分结果。

柏拉图图表法常用于辨识并解决问题中的关键因素,它可用于:•识别主要问题和根本原因•优化资源分配和优先级制定•制定改进策略和行动计划柏拉图图表法的应用原理是基于数据收集、分类和排序,而且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更容易传达复杂的信息。

3. 柏拉图图表法的步骤使用柏拉图图表法的一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步骤1:选择问题的范围确定你要解决的问题或改进的范围,例如某个产品的质量问题,或一个流程中的延迟。

步骤2:收集数据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可能需要利用统计工具或直接观察和记录数据。

步骤3:分类和排序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因素进行分类,并计算每个因素的频次或数量。

然后,将因素按照重要性排序,以确定最重要的因素。

步骤4:绘制柏拉图图表使用柏拉图图表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因素和频次(或数量),绘制柱状图。

柱状图的高度代表因素的重要性,因此柏拉图图表的柱状图呈递减的趋势。

步骤5:分析结果并制定行动计划根据柏拉图图表的结果,分析最重要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

优先处理其中能带来最大影响的因素,以提高质量和效率。

4. 柏拉图图表法的例子下面以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为例,来演示柏拉图图表法的应用:步骤1:选择问题的范围选定购物问题,例如购物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步骤2:收集数据收集购物过程中的问题数据,包括商品质量问题、客户服务问题、价格问题等。

步骤3:分类和排序将收集到的问题数据按照不同因素进行分类,例如将商品质量问题、客户服务问题和价格问题分别列为不同的因素。

培 训 资 料(QC七大

培 训 资 料(QC七大

培训资料(QC七大手法)柏拉图一、柏拉图:最早是由意大利学家帕累托图用来分析社会财富的分布状况而用的,后来美国质量学家朱兰把这个原理应用于质量活动,成为常用方法之一,在1978年我国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时同时被引进的。

二、定义:根据所搜集之数据,按不良原因、状况、发生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以寻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状况成位置的一种图形。

三、意义:主要用来分析各种不良原因或缺点项目中的重点部分,以便于在品质方面要注意和改善的重点。

四、操作方法:①将数据进行分类;②把分类好的数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的排列,并计算出类别所占百分比;③计算各类之总和;④以总数和为左纵轴,以总数的十分之一为一单位格,各个类别为横轴,以每一个类别为一单位格,以100%的比例来做右边的纵轴,之间幅度为10%为一单位格,在80%处画一条横虚线;⑤在横轴上,按多到少的顺序将各类别进行填写,再根据各类别数量画出相应的高度方格,最后从左边第一个方格右上角开始描点,然后对应相应的类别及不良率逐个进行描点,以此类推,描到最后一点为100%例题:某产品共生产414PCS 不良,其中破损:195PCS 变形:90PCS ,刮痕:65PCS ,尺寸不良:45PCS ,其它:19PCS 。

序号不良项目不良数不良率累积不良率1破损19547.1%47.1%2变形9021.7% 68.8% 3刮痕6515.8%84.6% 4尺寸不良4510.9%95.5%5其它19 4.5%100% 合计414100%41.482.8124.2165.6207248.4289.8331.2372.6414破损变形刮痕尺寸不良其它0%20%40%60%80%100%不良项目不良率六、注意事项:①当缺点项目或类别超过9~15项时,可用其它概括,但最好是不要使用,以示区别;②柏拉图上的折线点不需要标识具体数据,不仅无谓复杂且无实际意义;③如在柏拉图做出之后,发现有标识成其它的类别高度最多不能超过每4项或第3项,如超过则表示类别划分不明确。

QC_七大手法_柏拉图

QC_七大手法_柏拉图

3.柏拉图(PARETO DIAGRAM)3-1何谓柏拉图法(1) 柏拉图是一位意大利经济学家的名字,在他从事研究社会经济结构时发现,国民所得之分配,其金额被少数人所控制,即80%的金额被20%的人拥有,后来这一法则被应用在其它事物的调查上,也是发现多数的事都集中在少数某些项目上,故又称80-20法则或ABC分析图。

(2) 美国品管大师Dr. Juran将柏拉图法应用在品管上。

(3) 品管圈之创使人---日本的石川馨博士将之引用到品管圈活动中,为QC七大工具之一。

3-2柏拉图的做法(1) 柏拉图的定义将数据收集之结果依项目别、原因别或时间大小,金额多寡,按其大小顺序列出的图形。

(2) 作法1.决定数据分类之项目:a.原因的分类:材料、设备、作业者、方法、工具。

b.结果的分类:不良项目、缺点、位置。

2.决定收集数据的期间,以查检表收集数据。

3.依分类之项目统计数据,作统计表。

4.作图表,横轴取记项目,纵轴左侧取记发生频数,右侧取记累计影响度。

5.依数据出现之大小由左到右绘成柏拉图。

6.数据累计数以折线记入,右侧终点为100%,左侧终点为发生频数(或数据特性值之累计数值)7.记入必要事项。

总检查数:2106片不良率%=﹝各项不良数/总检查数﹞*100影响度%=﹝各项缺点数/总缺点数﹞*100*各项目按出现数据的大小顺序排列,并求其累计数。

*求各项目的数据数及累计数的影响度。

*其它项排在最后,其它项若太大时,要检讨是否尚有其它重要要因须提出。

3-3柏拉图的功用(1)掌握影响问题点的主要项目:柏拉图法一但列出很容易可以看出重点,一般而言前三项的影响度之和几乎占了全部的七八成。

(2)可作改善成果的比较:改善前的柏拉图与改善后的柏拉图并列对比,马上可以看出改善效果的确认。

(2)报告或记录用:作报告或记录时,只有数据,比较不容易了解,若能整理成柏拉图则很容易一目了然。

(3)对发生现象与发生原因的反复调查可发掘现场存在的各种问题,明确指引快速的解决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 七大手法(柏拉图)
品质部 黄丹
2013/12/13
提纲
一、柏拉图基本概念 1.柏拉图的来源及含义 2.柏拉图的定义 3.柏拉图的主要用途 4.柏拉图的制作步骤 二、手绘柏拉图各步骤讲解 三、在Excel中绘制柏拉图实例讲解
2
一、柏拉图基本概念
3
柏拉图基本概念
柏拉图的来源及涵义
• 来源:1897年,意大利学者帕累托分析社会经济结构,发 现绝大多数财富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称为“帕累托法则 (20/80法则)”。 后来美国质量专家朱兰博士将其应用 到品管上,创出了“Vital Few, Trivial Many”(重要的少数 ,琐细的多数)的名词,称为“柏拉图原理”。
4刮 伤
10
113
7.9%
89.1%
5突 起
8
121
6.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5.3%
6其 他
6
127
4.7%
100%
各项积累数
累计比率 =
×100
总数
10
手绘柏拉图步骤讲解
• 步骤三:绘柱状图表
11
手绘柏拉图步骤讲解
步骤四: 绘积累曲线
12
手绘柏拉图步骤讲解
步骤五: 记入必要事项(完成)
13
三、在Excel中绘制柏拉图实例讲解
• 含义: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但这些因素中有的起
关键作用,有的只起次要作用,如何从众多因素中找出起
关键作用的因素?通过绘制柏拉图,将这些影响因素并用
一个图来表达,就能够找到这种关键因素,然后再分别运
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加以解决。柏拉图法是质量管理最常用
的工具之一。
4
柏拉图基本概念
• 柏拉图的定义: 柏拉图是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经确定的项目 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计比例的图形。又称排 列图、ABC图。
步骤一:项目分类收集数据
日期
项目
4月11日 4月12日 4月13日 4月14日 4月15日 合计
粗 糙 //// //// //// //// //// //// //// //// //// ////
48
凹 凸 //// // //// //// //// /
////
//// ////
38
刮 伤 //// / ////
///
//
//
17
突 起 ///
/
//
///
/
10
脏 污 //
// /
/
/
/
8
其 他 //
/
//
/
6
9
手绘柏拉图步骤讲解
步骤二:整理数据,计算积累数及比例
No. 不良项目 不良数 积累数 比例 累计比例
1粗 糙
48
48
37.8% 37.8%
2凹 凸
38
86
30%
67.8%
3 颜色不均
17
103 13.4% 81.2%
5
柏拉图基本概念
柏拉图的主要用途 作为决定降低不良的依据 作为决定改善目标的依据 确定主要因素,找出改进着手点
6
柏拉图基本概念
柏拉图的制作步骤(手绘和Excel绘制)
一.项目分类和数据收集 二.数据整理 三.柱状图表绘制 四. 积累曲线绘制 五.记入必要事项
7
二、手绘柏拉图步骤讲解
8
手绘柏拉图步骤讲解
14
谢谢大家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