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参比实验室试剂比对试验操作规程
检验科ABO及RH血型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科ABO及RH血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确保红细胞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的准确性,防止误定型,特制定本规程。
2.【职责】2.1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2.2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3.【样本类型及实验前准备】3.1样本类型:EDTA -K2抗凝管采集血液2ml (标本应新鲜,注意避免污染)3.2患者准备:患者处于安静状态精神、体力、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较小。
3.3容器添加剂类型:EDTA -K2抗凝管3.4实验试剂:1.ABO: 1. 1抗A、抗B和抗AB血型定型试剂。
1.25%A、B及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
1.3受检者血清。
1.4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
2.RH 2.1IgG型抗D标准血清。
2.25%D阳性红细胞生理悬液。
2.3 5%D阴性红细胞生理悬液。
4.【测定原理】ABO血型鉴定:生理盐水凝集法一试管法常用盐水凝集法检测红细胞上存在的血型抗原,以及血清中存在的血型抗体,依据抗原抗体存在的情况判定血型。
常用的方法有:①正向定型:用已知抗体的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上未知的抗原。
②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的未知抗体。
结果判定:凡红细胞出现凝集者为阳性,呈散在游离状态为阴性。
RH鉴定:红细胞RH表型可用特殊的具有抗D、C、c、E和e抗血清来鉴定。
虽然Rh血型系不能在盐水介不能在盐水介质中与红统中有许多种抗原,但常规只用抗D血清检查有无D抗原。
Rh(D)抗体属于IgG类,细胞发生凝集,因此必须采用低离子强度盐水试验或酶介质法。
5.【操作步骤】ABO鉴定步骤:1.试管架每一竖排准备2只试管,分别为抗A,抗B试管。
2.标本接收后进行标号,对应相应的试管标号。
3.分别加入A,B型标准血清和受试者的红细胞悬液各两滴,混匀后离心2分钟。
4.取出试管后用手指轻弹试管底,若沉淀物成团漂起,表示发生凝聚现象;若试管内沉淀物恢复悬液状态,表示无凝集现象。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血型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用于确定一个人的血型类型。
在医学和生物学中,血型鉴定对于输血、配型、疾病诊断和遗传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血型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下面是一份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实验准备:1.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包括试剂盒、试管、离心管、离心机等。
2.保证实验室工作台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3.检查试剂盒和试剂的有效期,确保使用的试剂没有过期。
4.按照实验操作流程规划各个步骤,确保整个实验的顺利进行。
实验操作流程:1.洗手并戴上实验手套,以避免交叉污染。
2.根据需要,准备待检血液样本。
血液样本可以来自采血针和采血管,也可以是已被提前采集的血液样本。
3.将待检样本和试剂同时取出并放在一个平稳的工作台上。
4.将待检血液样本分别滴入试管中,一般每个试管滴入样本约10μL。
5.使用试剂盒中的试剂,根据说明书的指导,将试剂滴入相应的试管中。
6.轻轻摇晃试管,使血液样本和试剂充分混合。
7.置于常温下反应一段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8.准备离心管,将试管中的液体小心地转入离心管中。
9.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适当的转速离心,分离血型表现物质。
10.离心结束后,使离心管保持水平,仔细观察血型表现物质的沉积情况。
11.根据沉积情况,确定待检样本的血型类型。
常见的血型有A型、B 型、AB型和O型,有时还会有RH阴性或阳性的判断。
12.将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结果校对。
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需佩戴手套,以避免污染和感染。
2.确保待检血液样本干净、无异物和杂质。
3.操作前要仔细阅读试剂盒的说明书,了解试剂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4.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操作,避免试剂的交叉污染。
5.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试剂的保存和保养,确保试剂的有效性。
6.避免强烈震荡试管和离心管,以避免溅出和破损。
7.注意对试剂和废弃物的正确处理,以保护环境和安全。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的目的在于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得出准确的血型结果。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ABO血型鉴定是一种常见的血液学检验方法,用于确定个体的血型类型。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是指在进行ABO血型鉴定时应该遵循的步骤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份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供参考。
一、实验室准备2.确保实验室环境清洁整洁,工作台面干净无异物。
3.检查试剂盒和试剂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确保试剂的质量良好。
4.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二、标本采集与处理1.根据要求收集患者的血样,确保标本采集过程无菌无误。
2.将标本装在标本采集管中并进行标注,确保标本不被混淆。
3.采用标本离心的方法分离血浆和红细胞,准备好把血浆和红细胞分开的离心管。
三、试剂的稀释与标记1.根据试剂盒的说明书和标准操作规程对试剂进行稀释和标记。
2.确保试剂的标记清晰明确,不混淆。
3.标记好试剂的试管,准备好用于分析的试管。
四、ABO血型鉴定实验过程1.将患者的血浆和稀释后的抗体试剂混合均匀。
2.通过凝集试验和沉淀试验等方法对混合后的血浆进行判断,确定患者的血型类型。
3.记录检验结果并进行复核,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五、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存储1.记录实验的时间、地点、操作人员等基本信息。
2.记录检验结果和分析过程,确保数据的完整和准确。
3.存储检验数据和样本,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保密性。
六、结果解读与报告1.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血型鉴定,判断患者的血型类型。
2.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并发放血型鉴定报告,包括患者姓名、血型类型、检验日期等信息。
以上就是一份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ABO血型鉴定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输血科红细胞血型抗体筛查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科红细胞血型抗体筛查标准操作规程红细胞血型抗体筛查标准操作程序红细胞血型抗体检查适用于下列情况:1.ABO血型鉴定发现受检者血清中有ABO血型以外的抗体时;2.供血者血清抗体筛检;3.输血前受血者血清抗体检查;4.输血后溶血性输血反应疑为由同种抗体引起时;5.孕妇血清的抗体检查;6.新生儿溶血病婴儿血液中抗体检查;7.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红细胞上抗体检查。
筛查方法一、盐水介质法:【方法原理】有些抗体能凝集盐水混悬的红细胞。
这些抗体通常是IgM类抗体,其中许多在22℃下反应最好。
在室温下有活性而在37℃无活性的抗体是没有什么临床意义的。
对患者或供血者的血样不需要用这种方法。
在37℃下也有活性的样本(如抗Kell,抗D)是有临床意义的,而这些抗体通常可用抗人球蛋白试验和酶技术来检查。
【试剂】1.试剂红细胞:由血型参比实验室或血液中心提供,或由各血库从供血者或工作人员中进行普查得到。
筛查红细胞以2个或3个人抗原互补的不同的红细胞为1套,单独分开分装,因为单一的筛查红细胞较混红细胞提供较高的敏感性。
因为许多抗体同双倍量抗原(纯合子)的红细胞反应比同单倍量抗原(杂合子)的红细胞反应要强得多,而不可能得到的都是纯合子红细胞,因此,筛查红细胞的抗原组成必须是互补,经提供尽可能多的必要的抗原。
筛查红细胞大多不包括低频率抗原,所以不可能检出低频率抗体。
这种抗体只有在抗体鉴定时被测到,或在交叉配血时被发现,或在新生儿出生后出现黄疽时被发现。
每一组筛查红细胞中至少有常见的抗原,而且是互补的。
如果某种抗体只能与一种特定抗原的纯合子细胞起反应,而筛查红细胞上这种特定抗原是杂合子,则该抗体可能被漏检。
合适的纯合子表现型的供血者是很少的,为了提供有重要抗原的纯合子细胞,需要使用来自3个供血者的红细胞。
2.血清标本:虽然血清和血浆中存在相同的红细胞抗体,但一般都采用血清进行抗体检查。
因为:①如果血浆中的凝血系统发生部分激活,就可产生纤维蛋白,干扰对凝集的解释;②只有通过激活补体的作用才能证实的抗体,不能在血浆中检出;③常用的抗凝剂是结合Ca2+来防止凝固,而Ca2+对于补体的激活是必不可少的。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的实验内容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的实验内容引言血液类型是由红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决定的,常见的四种血型是A型、B型、AB型和O型。
血型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实验,通过测定一个人的血型可以为他人提供输血、器官移植等医疗服务的基础信息。
本实验旨在通过血型抗体酶对血液样本进行测定,找出被测人的血型。
实验材料和仪器- A、B、AB和O血型的血清- 玻璃试管- 血液采集针和注射器- 血液采集管- 高速离心机- 0.9% 生理盐水- 滴定管或乳胶棒- 医用酒精棉球实验步骤1. 清洁实验区域,洗手并戴上手套。
2. 将玻璃试管编号,分别标注为A、B、AB和O。
3. 使用一根血液采集针和注射器,从被测者的指尖或手臂内侧采集约2毫升的静脉血。
4. 将采集到的血液转移到相应的试管中。
5. 将试管分别标注为A、B、AB和O的血清倒入相应的试管中。
每管中加入一滴血清。
6.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0.9% 生理盐水,使血液和血清的体积比例约为1:2。
轻轻旋转或摇动试管使其均匀混合。
7. 使用合适的乳胶棒或滴定管,将每个混合试管中的溶液滴到相应的血型抗体酶滴定板的孔中。
8. 使用高速离心机以1000转每分钟的速度离心一分钟,以确保血液和血清彻底混合并沉积到孔底。
9. 观察血型抗体酶滴定板上每个孔的反应情况。
根据反应结果确定被测人的血型。
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血型抗体酶滴定板上各孔的反应结果,我们可以判断被测者的血型。
当被测者的血型在酶抗体滴定板上的孔中出现凝集现象时,说明其血液中存在相应的血型抗原,我们可以判断其血型为A、B、AB或O。
如果没有出现凝集现象,说明被测者的血型中不含相应的抗原。
实验注意事项1. 需要使用无菌的血液采集针和注射器,以确保采集到的血液样本的纯净度。
2.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确保实验区域的清洁,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以减少可能的交叉污染。
3.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血液,以避免可能的传染病风险。
4. 使用血型抗体酶滴定板和滴定管时,要确保操作准确,避免跨孔污染。
ABO血型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保证原料血浆的质量,规范实验操作,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1.2.适用于本公司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术语:无。
3.职责:3.1.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工作程序4.1.操作说明4.1.1.实验原理:ABO系统中的血型是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或B抗原及血清中有无抗A或抗B抗体来决定。
用抗A、抗B定型血清分别加入被测红细胞,以观察其抗原、抗体反应结果。
4.1.2.实验所需设备和材料:血型反应板、竹签、微量振荡器、被检测标本、抗A定型血清(效价1:128以上),抗B定型血清(效价1:64以上)亲和力应在15秒钟以内出现凝集现象,并在3分钟时凝集块的大小应不小于1mm4.2.实验操作步骤:4.2.1.方法:正定型法4.2.2.受检者全血和血型试剂在纸片上按1:1比例混合,摇匀,按照有无凝集判定结果。
4.3.结果判读:4.3.1.受检者红细胞与抗A血型试剂发生凝集反应而不和抗B血型试剂发生凝集反应为A型。
4.3.2.受检者红细胞与抗A血型试剂不发生凝集反应而和抗B血型试剂发生凝集反应为B型。
4.3.3.受检者红细胞与抗A、抗B血型试剂都不发生凝集反应0型。
注:“+”=凝集;“-”=不凝集4.4.注意事项:4.4.1.如果由于受检者的红细胞抗原弱,或抗A、抗B血清凝集力低,需要充分时间方能判定结果,则要加做反定型。
4.4.2.A型及B型定型红细胞悬液,不能互相掺杂。
4.4.3.ABO血型测定必须两人交替核对报告单,确认无误,方可发出报告。
4.4.4.要严防搞错标本、加错标本或者加错定型血清。
5.记录表式:5.1.《血型测定记录表》(记录编号:PAFC-BXJY-SOP-LM04-07-R01A)6.相关文件:无7.相关记录:无8.附件:无9.文件履历血型测定记录表记录编号:PAFC-BXJY-SOP-LM04-07-R01A本记录保存至供浆期满后10年。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血型鉴定操作规程》一、目的血型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验技术,用于确定个体的血型,并在输血、器官移植等临床应用中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血型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进行血型鉴定操作时,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
二、操作规程1.样本采集:采集新鲜的全血样本,保持样本的完整性,并避免造成血样污染。
2.标本登记:在标本上进行详细的登记,包括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等信息,并核对标本的编号和病人信息的一致性。
3.检测准备:准备好所需的试剂、药品、设备和工具,确保检测环境的清洁和消毒,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4.试剂配制:根据所用试剂的说明书进行试剂的配制,遵守正确的比例和方法进行操作。
5.血型鉴定:按照标本的编号对照进行血型鉴定,确保标本不被混淆,避免造成错误的结果。
6.结果确认:对血型鉴定的结果进行仔细的确认和核对,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结果报告:将血型鉴定的结果进行清晰的记录和报告,确保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8.标本保存:对已完成血型鉴定的标本进行合适的保存,避免标本的变质和丢失。
三、操作要求1.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必须仔细阅读和理解所用试剂和设备的说明书,遵守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避免操作过程中发生事故和污染。
4.操作人员必须加强个人卫生管理,保持手部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5.操作环境必须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污染的产生和传播。
以上就是《血型鉴定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在进行血型鉴定操作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教学文案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血型鉴定操作规程一.玻片法(仅适用于正定型)1 .原理:1.1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和)B抗原,可以将红细胞血型分为A 型、B型、AB型和O型。
根据抗-A和抗-B抗体与对应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可以鉴定ABO血型。
1.2根据抗-D抗体与对应红细胞抗原的凝集反应,区分RhD阳性和RhD 阳性。
2 .标本采集:用EDTA抗凝管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充分混匀,确保抗凝充分。
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抗凝动脉血。
婴幼儿及其他不便于真空管采血的患者,如不进行反定型试验可采集末梢血。
3. 标本运送与储存:采集好的标本与申请单同期尽快(一般2小时内)送往输血科。
标本采集后和检测后,应置于2~8℃环境下。
检测后的标本应至少保存7天,以备结果查对。
4 .仪器与材料:抗-A/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RhD(IgM)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载玻片、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
5. 操作步骤:5.1用标记笔在载玻片上划分成A、B、D三个区域;5.2在标记好的玻片上分别加1滴抗-A、抗-B和抗-D血型定型试剂;5.3再各加1滴10%患者红细胞悬液(该红细胞悬液可以是盐水悬液,也可以是悬浮于自身血浆或血清中的红细胞);5.4用干净的搅拌棒将红细胞悬液和试剂充分混合,并把混合物均匀涂开,使其覆盖大约直径20mm的面积;5.5缓慢连倾斜摇动玻片1-2min,观察结果并记录。
6. 结果判定:6.1凝集或发生溶血为阳性结果;6.2细胞混匀2min后仍呈悬液状态的为阴性结果;6.3对结果有怀疑,应用试管法或微柱凝胶法重复实验。
二、纸板法1 .原理:1.1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和)B抗原,可以将红细胞血型分为A 型、B型、AB型和O型。
根据抗-A和抗-B抗体与对应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可以鉴定ABO血型正定型。
A1细胞上含有A和A1抗原,B细胞上含有B抗原。
用已知的A、B细胞检测被检者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抗体,即反定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型参比实验室试剂比对试验操作规程 SXYJ-GZ-0223
1目的规范参比实验室试剂比对试验的操作,保证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2适用范围血型血清学检测用试剂,包括抗人球蛋白、抗D(IgG/ IgM+IgG)、抗C、抗c、抗E、抗e、抗A1、抗H、抗AB、聚凝胺配血试剂等。
3职责检测者负责依据此程序进行试剂比对试验操作。
4材料与设备根据试剂说明书准备相应的血清及红细胞;实验室常规检测试剂、耗材、仪器设备等。
5操作方法
5.1观察试剂的外观、规格、包装等是否符合出厂标准;
5.2特异性检测及效价测定根据购进试剂说明书要求,选择相应的抗原抗体反应介质及检
测方法;
5.2.1抗血清类试剂检测,采用已知抗原的红细胞做定性实验;
5.2.2IgG抗体检测试剂,采用CPC致敏细胞做特异性测定;
5.2.3盐水法(方法参见SXYJ-GZ-0216:4.2.1);
5.2.4聚凝胺试验(方法参见SXYJ-GZ-0212);
5.2.5木瓜酶试验(方法参见SXYJ-GZ-0215);
5.2.6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方法参见SXYJ-GZ-0211);
5.2.7抗体效价测定(方法参见SXYJ-GZ-0217)。
6结果判定
6.1试剂的外观、规格、包装等符合出厂标准;
6.2试剂特异性、效价及亲和力等符合血清学试验检测用。
7结论符合规定要求的试剂可以正常使用。
8依据试剂说明书及《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