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电业局农电体制改革的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电力局事迹材料

电力局事迹材料

电力局事迹材料这是一支活跃在绥中广大农村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队伍。

她肩负着全县个乡(镇)个果树农场个客户的供用电任务。

这是一支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善打硬仗、善吃大苦耐大劳、具有非凡斗志的队伍。

这支队伍在局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依靠集体的智慧、心血和汗水,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实施“两改一同价”工程,让农民得到实惠。

一度电省角钱,全县农民一年可减轻负担多万元。

县农电局积极履行农村经济建设先行官的神圣职责,把农村电网改造作为一件事关全局,事关百姓生产生活,事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件大事来抓。

局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科学管理,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做到了各营业所为客户服务,各科室为基层服务,局领导为全局服务,上下联动,确保了施工进度和质量。

到××年底,该局改造低压线路公里,低压台区个,用户户,改造高耗能变压器台,总容量,改造线路公里,改造变电所座,改造线路公里。

顺利通过了有关部门的审计和验收,并被省公司评为农网改造先进单位。

今年,他们在认真总结一期网改经验的基础上实行建设与管理并重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加大了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物资验收、财物核算、竣工结算、农民出资款管理工作的力度。

日前,线路改造条公里,高耗能变压器改造台,高压延伸处公里,低压工程个村,个台区,户,电压测仪工程项台,变电所改造座基本竣工。

数字是枯燥的,又是鲜活的,是干部职工用心血堆砌的。

秋子沟供电营业所在潭杖子村三岔子村民组改造时,在附近的山头上需立基电线杆。

这坑是请石匠天铳个;这来斤的水泥杆是个人起大早贪大黑从山底到山顶一寸一寸拽上去的。

他们自带午饭裹着风沙在山坡一口口咽下,就这样整整连续干了天,线路通了,一算账倒赔了多元。

村民们看着自家的灯比以前亮了,电视图像比以前清晰了,水泵、电磨转动了,人们喜上眉梢自发凑钱给营业所送来锦旗“一线穿真情,照亮千万家”。

看着百姓的笑脸,他们忘却了往日的疲劳。

最新-县电业局农电体制改革的事迹材料2 精品

最新-县电业局农电体制改革的事迹材料2 精品

县电业局农电体制改革的事迹材料1县电业局农电体制改革的事迹材料“农电体改”是一种单独的行为,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作为单独行为,“农电体改”只须从个体面临的困境和谋求出路的层面上来理解。

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需要更广阔的视野,局限于个别行为将会导致认识上的迷误。

社会现象自有其社会原因,自有其历史根源。

原野在呼唤--××电业局农电体制改革走笔年减少收入3000多万,富余了13的人员,历史和现实的撞击呼唤着改革历史常常留给人们以困惑。

6年前,勤劳善良的益电人为改善农村用电质量、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农村电网的改造之中。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耗费自己无数金钱和心血的工程在造福于民的同时,也给自己背上了收入骤减和成本剧增的沉重包袱,××农电举步维艰。

[本文转载自公元2019年8月,摆在××电业局局长青志文面前的是这样一组数据:根据测算,实施“城乡照明用电同价”后,全局农电直接经费收入每年将减少3000多万元(含照明、动力、农排电价下调及表损等),经补贴后仍将减收1000多万元;为降低成本,维持运转,需减少约三分之一的农电工。

有着“洞庭明珠”美誉的××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122个乡镇3543个行政村114万农户34975万农业人口,从西南向东北依次分部在延绵的高山、丘陵和冲击平原上。

××农电占全市90%的地域,80%的业务,14的电量。

于是,山区的灌溉、丘陵的抗旱、湖区的防汛,无不将××农电人的身影定格在乡村茫茫的原野上。

据统计,近5年来,××农排平均每年排出渍水321亿立方米,灌溉打水109亿立方米,使320多万亩农田免于干旱水淹,为农民增收近3亿元。

同时“村村通”工程、“网改”工程等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用电质量,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农电局先进事迹材料

农电局先进事迹材料

农电局先进事迹材料农电局先进事迹材料xx农电局行风建设工作在xx供电公司行风办和市农电局的正确领导和监督下,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四个服务宗旨,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从内练素质和外塑形象入手,以创建一流县级农电企业为载体,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三个十条,履行供电服务承诺,切实贯彻落实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服务方针,建立健全了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201X年各项指标完成较好。

没有发生特大、重大事故;没有发生人身生产死亡、重伤事故;没有发生恶性误操作事故;没有发生重大火灾及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没有发生主变烧损和人为造成有社会影响的大面积停电责任事故;没有发生农村人身触电死亡责任事故;没有发生送、变电事故。

全年完成购电量22,87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2.64%;售电量完成23,49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2.10%;趸售收入完成3,760万元,同比增长26.96%;购售损失率-2.70%。

电费实现对上对下双结零。

连续5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未发生领导班子成员违反廉洁自律有关问题;未发生有重大影响的行风曝光事件,连续5年在地方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中站排头。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按照上级部门行风工作的有关要求,首先成立局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局长任组长,设立办事机构,加强对行风建设的领导,实行党委领导,局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实施,各科室负责人分工负责,工、团组织紧密配合。

为了把行风工作落到实处,行风领导小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狠抓行风工作的落实,并收到了实效。

一是在对供电营业所行风建设情况坚持月抽查、季检查和年考核的同时,还采取了局领导到基层所参加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和明查暗访等方式检查指导监督基层的行风建设工作。

对评比时名次靠后和滑坡的供电营业所实行一票否决,除取消年终综合奖外,还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并作为对所长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电力服务乡村振兴案例

电力服务乡村振兴案例

电力服务乡村振兴案例电力服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以下是一则关于电力服务乡村振兴的案例:某省某县位于山区,地势险峻,山高水深。

过去,由于该县基础设施不完善,电力供应条件差,电力服务严重不足,给乡村农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该县决定改善电力服务。

首先,县政府与电力公司合作,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电力设施建设和升级。

他们投资建设了一座新的火力发电厂,引进先进的发电设备和技术,以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

同时,他们修建了一批电力输送线路,将电力送到了偏远的乡村地区。

其次,为了提高电力服务质量,县政府还组织电力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维修和维护工作。

他们培训了一批专业的电工人员,负责检修设备和解决电力故障。

此外,他们还建立了电力服务热线,方便乡村居民随时报修和咨询。

通过这些措施,电力服务得到了大幅改善,农民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最后,为了提高乡村电力利用效率,该县还积极推广新能源利用。

他们鼓励农民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和小型风力发电机,实现家庭自给自足。

此外,他们还组织了一些农村电力利用培训班,向农民传授节能知识和技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县的电力服务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农民们不再为电力供应不足而发愁,他们可以通过电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农业产出。

电力设备的普及也促进了乡村的其他产业发展,比如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等。

此外,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他们可以使用电器设备提高生活水平。

电力服务乡村振兴案例的成功经验值得称赞和借鉴。

电力服务的改善为乡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加速了乡村振兴进程。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地方能够效仿该案例,积极改善电力服务,促进乡村振兴。

赤 诚 之 心 献 农 电

赤 诚 之 心 献 农 电

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记张溪供电所所长祝卫东连续被评为“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的东至县张溪镇供电所,狠抓农网改造不放松,赢得了广大用电农户的赞誉。

祝卫东是一名农电工,自1982年参加农电工作至今二十余年,长期的农电一线工作培养了他的业务技能,也树立了他的爱岗敬业形象。

张溪供电区域内,面积273平方公里,共有用电户19166户,246个台区,64台变压器,用电管理点多、面广、线长,基础十分薄弱。

面对这种状况,近2年来,所长祝卫东没有怨天忧人,而是理清思路,寻找症结。

心里怀揣着一颗诚实的心,马不停蹄挨乡挨村走访用电客户,虚心听取他们对电力服务工作想法和建议,回来就和所里的同志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很快制订完善一整套用电管理服务体系和规章制度。

正人先正已,祝卫东每天早早的来到办公室,简洁地召开工作前分工会议,就和任务重的班组一道参加台区工作。

临近下班前赶到办公室听取其他班组的工作汇报,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场所。

为强化劳动纪律,他主持制定了考核奖惩办法,使之同职工经济收入挂起钩来。

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张溪供电所起了很大变化,过去的散漫现象不见了,行业作风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过去客户反映表快、表慢无人问津,线路坏了上门请,动不动就停电现象不见了。

实行“五统一、四到户、三公开、一上墙”,该张贴的张贴,该上墙的上墙,让群众一看就心明眼亮,老百姓用上了明白电、放心电。

如何开拓农村电力市场,提高供电可靠率、保证率又是一个摆在案头的大事。

“两改一同阶”政策的出台后,给农村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给他带来了施展技术专长的用武之地。

市、县公司一布臵,他马上带领技术骨干与镇、村组负责同志联系,取得支持、改户集资尚存在一些难度,他就组织宣传队走进每个村落宣传网改将给农村特别是农户带来的哪些好处。

通过强化宣传和农民群众座谈,农民的心灵终被打动,群众的积极性也因此被调动了起来。

为了把这项德政工程做实、做好,他白天同技术人员到后台区现场勘察,合理布局;夜间制定方案,精心设计。

电业公司供电所农电工事迹材料

电业公司供电所农电工事迹材料

电业公司供电所农电工事迹材料电业公司供电所农电工是一支非常重要的队伍,他们的工作涉及到了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农业生产等各个方面的电力保障,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下面我将通过一些材料来描述一下他们的优秀事迹。

一、支援贫困地区农村电力建设在某省电业公司下辖的一个农村小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电力设施落后,经常出现电力故障或者停电。

这给居民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电业公司供电所的农电工们接到了这个小区的求助,他们迅速组织了安全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进行了勘查,发现了该小区的主干线路和分支线路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造。

农电工们为此积极前往该小区,与当地村委会、居民代表进行沟通,听取他们的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维修改造方案。

在该小区的主干线路和分支线路加装了新型导线、新杆等设备,并在该小区的变电站投资了一批新设备,使该小区原来不稳定的电力供应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居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也得以提高。

二、现场抢修保障民生电力农电工作作为一项特殊的职业,经常需要在现场抢修电力设备,确保电力供应畅通。

近期,某市一家农村小区出现了因雷击引起的停电现象,导致该小区居民和农民的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农电工们接到后,迅速驱车前往现场进行修护。

由于此次故障较为严重,需要在电线高空进行作业。

于是,农电工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高空作业的同时,还要考虑电线的稳定和保障安全,辛勤地工作了数小时,最终修好了故障部位,保障了该小区居民和农民的正常供电。

三、技术支持执行农村电力改造工程在电力公司为某贫困地区农村进行改造工程的过程中,农电工们无私奉献,忠于岗位,全力支持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

他们深入当地的贫困村庄,与村民代表进行沟通,了解村民的需求和困难,明确了改造设计方案,并制定出较为详细的实施计划。

他们认真负责、忠实履行职责,为改造工程的执行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总之,电业公司供电所农电工奉献自己的青春、付出自己的劳动,是为了为社会做出贡献。

农电局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农电局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农电局先进集体事迹材料table>坚持以人为本打造xx农电品牌xx农电局现有职工366人,电管员53人,农电工282人,行政机构设置16个科、室、23个供电营业所。

供电设备有66千伏送电线路21条232千米;66千伏变电所21座,主变45台,总容量481兆伏安;10千伏配电线路110条2210千米,千伏线路4106千米;配电变压器6631台,总容量586兆伏安。

担负着铁西新区和xx县21个乡(镇)52万人口的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供电任务。

近年来,我们在行风建设中,以省公司开展的优质服务管理示范县为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地坚持从社会需求入手,诚实守信求生存,优质服务谋发展,形成了xx 农电局“善待客户、诚信经营、文明规范、优质高效”的企业作风和“政府放心、客户满意、社会赞誉”的企业品牌,实现了社会效益、企业效益双赢。

先后被辽宁省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被省电力公司授予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沈阳供电公司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四好”领导班子、优秀党员工程、文明单位、行风先进单位,被xx县委县政府授予行风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以人为本,教育员工提高对行风建设的新认识。

行风建设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它永远贯穿企业发展之中。

而衡量其标准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为了深层次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打造xx农电服务品牌,党政一班人坚持对职工进行:“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领导要求服务向员工自觉服务转变,从卖方市场意识向买方市场意识转变”的教育和讨论。

为了使三个转变讨论落到实处,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人人讲诚信系列教育活动,着力抓了四个方面教育。

首先,抓了干部、党员培训教育。

局长姜志军讲了开展人人讲诚信与树立企业品牌是什么关系。

党委书记孟庆彬讲了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打造xx农电品牌中干部、党员应尽的责任。

其次,对各专业班长、机关管理人员、所长、科长进行在行风建设中如何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的教育。

县供电公司先进事迹材料

县供电公司先进事迹材料

县供电公司先进事迹材料一、县供电公司成立背景和发展历程我县供电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我县电力系统的骨干企业之一。

成立初期,公司只有不到100名员工,供电网络覆盖范围有限,电力设施老化严重,供电质量低下。

然而,通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我县供电公司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二、县供电公司的先进事迹1. 提升供电质量为了提升供电质量,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网络升级和设备改造。

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维护团队,负责对供电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

此外,公司还加强了对供电线路的监测和管理,减少电力故障和停电现象的发生。

这一系列的举措提升了供电质量,保证了市民的用电需求。

2. 发展新能源我县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政策,将发展新能源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公司充分利用附近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建设了多个光伏和风电发电站。

这不仅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了保障,还为环保绿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3. 推动电力智能化为了提高供电效率和管理水平,我县供电公司推动电力智能化建设。

公司引进了先进的智能电表和智能电网技术,建立了电能管理系统和智能巡检系统。

通过智能化手段,公司能够实时监测用电情况和设备运行状态,提高用电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4.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作为一家公共事业企业,我县供电公司始终秉持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公司成立了志愿者团队,定期组织员工参与社区清洁、义务劳动等活动。

此外,公司还积极开展公益捐赠,资助贫困学生和困境群体,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5. 弘扬企业文化为了凝聚员工的凝心聚力,我县供电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公司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员工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并定期举办员工培训和技能竞赛,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公司还建立了荣誉制度,对业绩突出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

三、县供电公司取得的成绩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县供电公司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供电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供电质量稳步提升,新能源发电能力显著增强,电力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电业局农电体制改革的事迹材料
县电业局农电体制改革的事迹材料“农电体改”是一种单独的行为,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作为单独行为,“农电体改”只须从个体面临的困境和谋求出路的层面上来理解。

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需要更广阔的视野,局限于个别行为将会导致认识上的迷误。

社会现象自有其社会原因,自有其历史根源。

原野在呼唤--**电业局农电体制改革走笔年减少收入3000多万,富余了1/3的人员,历史和现实的撞击呼唤着改革历史常常留给人们以困惑。

6年前,勤劳善良的益电人为改善农村用电质量、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农村电网的改造之中。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耗费自己无数金钱和心血的工程在造福于民的同时,也给自己背上了收入骤减和成本剧增的沉重包袱,**农电举步维艰。

公元2020年8月,摆在**电业局局长青志文面前的是这样一组数据:根据测算,实施“城乡照明用电同价”后,全局农电直接经费收入每年将减少3000多万元(含照明、动力、农排电价下调及表损等),经补贴后仍将减收1000多万元;为降低成本,维持运转,需减少约三分之一的农电工。

有着“洞庭明珠”美誉的**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122个乡镇3543个行政村114万农户 349.75万农业人口,从西南向东北依次分部在延绵的高山、丘陵和冲击平原上。

**农电占全市90%的地域,80%的业务,1/4的电量。

于是,山区的灌溉、丘陵的抗旱、湖区的防汛,无不将**农电人的身影定格在乡村茫茫的原野上。

据统计,近5年来,
**农排平均每年排出渍水321亿立方米,灌溉打水10.9亿立方米,使320多万亩农田免于干旱水淹,为农民增收近3亿元。

同时“村村通”工程、“网改”工程等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用电质量,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仅“同网同价”一项,每年为农民减轻负担3300万元左右。

这就是历史,就是不容置疑的历史!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对于**农电而言,随着农村电网改造的结束和农电工作的发展,原来占突显位置的农村供电质量问题、电价偏高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但同网同价给其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

为维护农电工作的正常开展,**农电人从加强管理入手,降损增效,创出了特色;使近年来农电在艰难条件下仍然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管理上的加强弥补不了体制上的缺陷,体制不顺引发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次浮出水面。

-----收入骤减和成本剧增的反差。

自2020年3月实施城乡照明同价以来,每千瓦时电量售电均价由以前的六、七毛,降至现在五毛四分八,仅此一项全市年减少收入1700多万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供电所设置偏多,农电员工队伍庞大。

全市现有农村供电所115个,农电员工2323人。

农电员工由于劳动关系不明确、待遇未落实,人心不稳、效率低下。

同时,巨额的维护和折旧费用没有来源,导致管理成本过高。

-----未网改村巨大的投入和收费困难的反差。

一、二期农村电网改造完成后,全市仍有635个村没有实行农网改造,这部分村要求进行网改,也同意集资进行户表改造,但由于已经没有农村电网改造的投资项目,
无法安排,于是,出现了拒交电费的现象。

同时,有的农户交费进行户表改造后虽然同价了,但因主线未改而电压质量不高,仍然拒交电费。

电力企业因此面临两难的境地。

-----安全责任范围加大和法律规定不明确的反差。

过去农电部门主要只负责到台区,而现在除用户表计以外的部分都由农电部门负责。

安全责任的范围明显增大。

虽然农村电网的安全水平提高了,但农民的安全用电思想仍然淡漠,各种非农电部门责任的触电伤亡事故时有发生,由于法律规定不明确,法院常常要求电力部门承担无过错赔偿责任。

电力部门迫于保稳定的压力而被迫赔偿。

-----用电秩序混乱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反差。

窃电现象严重,抗旱排渍任意挂钩用电、临时用电不进电表,更为严重的是存在农户损坏电表和绕接电表的窃电行为,造成大量电能流失。

此外,盗窃电力设施现象屡禁不止。

第一轮体制改革后,部分地方政府领导对电力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明显不如过去,监督的部门多了,理解的部门少了。

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搞地方保护主义,使电力部门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无法维持正常的供用电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