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二首(其一)

合集下载

绝句古诗大意三年级下册

绝句古诗大意三年级下册

绝句古诗大意三年级下册原文:《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一、衍生注释:“迟日”指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指泥土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开头的“迟日江山丽”,展现出春天阳光明媚,山河秀丽的美景。

“春风花草香”,春风送来阵阵花草的芳香,让人仿佛能闻到那清新的味道。

“泥融飞燕子”,泥土湿润,燕子欢快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沙暖睡鸳鸯”,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温馨而宁静。

整首诗色彩明丽,动静结合,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和谐。

三、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疾苦,被誉为“诗史”。

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有的沉郁顿挫,有的清新自然。

四、运用片段:在一次春游中,我看到了美丽的景色,不禁想起了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眼前的青山绿水,微风中摇曳的花朵,那阵阵花香,不正是诗中的景象吗?原文:《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一、衍生注释:“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

“蒌蒿”一种草,可食用。

“芦芽”芦苇的嫩芽。

二、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初春的景象。

“竹外桃花三两枝”,从翠竹外伸出的几枝桃花,点明了春天的到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通过鸭子在水中嬉戏,感知到水温的变化,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蒌蒿满地芦芽短”,蒌蒿长满了地面,芦苇也发出了短芽。

“正是河豚欲上时”,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河豚将要逆流而上,充满了趣味和想象。

三、作者介绍:苏轼,号东坡居士,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

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四、运用片段:我和小伙伴们在河边玩耍,看到河里的鸭子欢快地游着,我马上就想到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真是太应景啦!原文:《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绝句二首其一翻译

绝句二首其一翻译

绝句二首其一翻译:
绝句二首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翻译:
江山沐浴在春光下显得格外秀丽,暖暖的春风送来花草的芬芳。

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慢慢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今年春天马上就要过去,什么时候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杜甫——《绝句》]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绝句》]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注释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

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

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

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诗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

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

“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唐代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注释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花欲燃花红似火。

赏析其一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注音版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注音版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注音版
《绝句》(其一)带拼音古诗如下:
《jué,jù,èr,shǒu(qí,yī)》,
《绝句二首(其一)》,
táng,dù,fǔ,
唐.杜甫
【chí,rì,jiāng,shān,lì,chūn,fēng,huā,c ǎo,xiāng】。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ní,róng,fēi,yàn,zǐ,shā,nuǎn,shuì,yuān,yāng】。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赏析: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注音版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注音版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注音版【一、杜甫简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人称他为“诗圣”。

杜甫的诗作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以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脍炙人口。

【二、绝句二首(其一)原文及注音】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原文如下: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音版:chūn wàngguó pò shān hé zài,chéng chūn cǎo mù shēn。

gǎn shí huā jiàn lèi,hèn bié niǎo jīng xīn。

fēng huǒ lián sān yuè,jiā shū dǐng wàn jīn。

bái tóu shāo yǐng yǒu,hún yù bù shèng zān。

【三、诗句赏析】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初,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反映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战乱后的景象,spring in the city is still vibrant,but the country has fallen,形象地展现了国家的沦陷与百姓的苦难。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悲痛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则通过战事之久和家人音信的珍贵,突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以自己的衰老之态,寓意着国家的动荡和百姓的疾苦。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与担忧。

【四、结语】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以独特的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战乱时期百姓的生活境遇,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绝句二首·其一》鉴赏

《绝句二首·其一》鉴赏

《绝句·其一》鉴赏《绝句二首·其一》鉴赏《绝句二首·其一》写于成都草堂,诗一开始,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绝句二首·其一》鉴赏。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绝句二首·其一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原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注释⑴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⑵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⑶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⑷花欲燃:花红似火。

赏析其一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绝句二首(其一)[唐代]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赏析】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其一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古诗杜甫绝句二首及大意

古诗杜甫绝句二首及大意

绝句二首其一(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大意】春天阳光普照山河多么秀丽,春风吹过,到处飘散着花草的芳香。

冰雪融化了,泥土开始松软,小燕子飞回来了;鸳鸯也在温暖的沙滩上安静地睡着了。

绝句二首其二(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大意】江水碧绿,显露出水鸟的羽毛像雪一样白;满山青翠,红艳艳的鲜花就像将要燃烧起来的火团一样。

今年的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了,哪一天才是我回归家乡的时间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