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微创课程

合集下载

【骨科 微创 课件】脊柱微创手术回顾与展望

【骨科 微创 课件】脊柱微创手术回顾与展望
Deramond等将此技术用于椎体肿瘤及骨 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
Theodo rou 等采用经皮穿刺气囊椎体成 形矫正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畸形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Hijikata 于1975 年首创了经皮穿 刺髓核摘除术
1985年Onik 设计的经皮髓核切吸术 Choy于1987 年报道的经皮穿刺激光
核心
手术技术和技能的训练 解剖结构的认识 保护和手术目的无关结构 减少手术时间和并发症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保护软组织:在创伤骨科微创具体内涵
AO原则发展到 直接解剖复位到 骨折块间加压固定到 机械稳定固定转为 微创技术操作
BO原则的骨折治疗 间接功能复位 弹性固定 稳定性的生物学固定 无痛功能练习
组织轻柔操作
手术野清晰
避免大块组织结扎
最佳缝合
3手术切口 最轻的全身炎症反应 最少的瘢痕愈合 更好的医疗效果 更短的医疗时间 更好的心理效应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目标
手术的微创 心理的“微创”
经济的“微创”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MIS的范畴
减少创伤 缩短疗程 恢复功能 节约费用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微创的基本概念
不仅涉及对解剖结构包括皮肤、各 层软组织、血供、神经支配等的保 护,从而维护局部和全身的生物学环 境不再受到进一步干扰,还涉及对体 内力学环境的维护。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微创的内涵
解剖间隙自然分离
正确止血
脊柱微创手术回顾与展望
三零六医院 骨科 邹德威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微创之源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医学家hippocrates就 告诫医生”不要做的太多”,自然是疾病的康复者, 医生的责任只在于促进疾病的康复过程, 而非 阻拦这个过程。

脊柱微创常识

脊柱微创常识

脊柱微创的基本知识1、脊柱微创手术脊柱微创手术是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手术疗效的一种外科手术,相对常规外科手术而言,它的最主要特征是对人体的的创伤微小化。

意外创伤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性,而又难以避免,外科手术作为有计划的创伤,术者应力求将手术的创伤降到最低限度,即达到微创的目的。

脊柱微创外科技术是指经非传统手术途径并借助特殊手术器械、仪器或其他手段进行脊柱疾病诊治操作的微创技术和方法,它几乎涉及了脊柱外科的所有疾病。

脊柱微创外科技术是相当于开放脊柱外科手术而言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微创的手段来治疗脊柱疾病,在达到与开放脊柱手术相同或者更好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手术后遗症。

2、常规开放脊柱手术常规开放脊柱手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手术方式,它通过较大的手术切口来达到对手术部位的清楚显露以完成对病变部位的操作和处理。

腰椎后路的融合手术切口往往要达到10~15cm甚至更长,腰椎前路手术往往要做斜行的15~20cm 长的切口,腰椎前路手术需要打开胸腔,切口长达15~20cm,颈椎后路手术的切口在20cm左右,脊柱侧弯矫形的切口长达30~40cm.这些常规的脊柱开放手术不仅在手术部位的体表留下巨大的瘢痕,影响外观,而且在完成手术显露的过程中需要对正常的组织进行广泛的剥离,打开胸腔和腹腔,对人体的创伤和正常生理功能干扰很大,因此,这些常规开放脊柱手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医源性伤害。

微创技术的本意是通过尽可能小的损伤来安全有效的达到治疗目的。

它贯穿于所有的外科手术当中,美观医生在进行脊柱手术时都必须时刻具有微创的意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患者的损伤。

但是,脊柱微创技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脊柱外科手术,开展脊柱微创技术的外科医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开放手术的经验,由于脊柱微创手术要求医生对脊柱的精细解剖有更深入的掌握和理解,因此,只有具备丰富开放手术经验的脊柱外科医生才能更好地保证脊柱微创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脊柱外科微创技术——椎间孔镜手术全面解析,

脊柱外科微创技术——椎间孔镜手术全面解析,

脊柱外科微创技术——椎间孔镜手术全面解析,椎间孔镜技术介绍微创手术是外科手术发展趋势,脊柱外科目前已经开展的微创技术有:经皮椎间盘切除术、经皮椎间盘镜直视下椎间盘切除术、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后外侧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等,其中椎间孔镜手术是脊柱外科目前最先进的微创靶点治疗技术。

在欧美发达国家,椎间孔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脊柱疾病的主导手术方式,国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早已经开展。

椎间孔镜手术过程根据椎间盘突出大小、部位不同,从背部侧方或后放入路,进入椎间孔,在安全三角区、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实施手术。

在内窥镜直视下清楚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彻底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质,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治疗椎管狭窄、修补破损的纤维环等。

椎间孔镜手术适应证1、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发作的腰痛、腰腿疼,行走受限,间歇性跛行等。

2、椎间盘源性疼痛:椎间盘突出不明显,但是疼痛明显,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

3、颈椎病:慢性头晕恶心,颈肩部沉重、疼痛,上肢根性酸胀、灼痛等症状。

4、腰椎椎间孔狭窄:腰腿痛,椎间孔骨质增生或韧带肥厚等原因,形成椎间孔狭窄。

5、椎管狭窄:疼痛、麻木、感觉运动障碍。

椎间孔镜手术禁忌症椎间孔镜适用于大多数脊柱疾病的治疗,对于不同的病理阶段,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法。

椎间孔镜手术优势1、微创:通过侧方或后方入路到达病变区域,避免对椎管和神经的干扰,不咬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对脊柱稳定性无影响。

2、直接:靶点穿刺直达病灶,能够可视下直接摘除突出的椎间盘。

3、并发症低:创伤很小,形成血栓和感染的几率降低;避免在后方重要结构处留下瘢痕,造成椎管和神经的粘连。

4、安全性高:整个手术在局麻下进行,书中医生能与病人互动,不伤及神经,基本不出血,手术视野清晰放大,大大降低误操作的风险。

5、康复快:由于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次日即可下地活动,平均3-6周恢复正常工作和体育锻炼。

椎间孔镜ppt课件完整版x(2024)

椎间孔镜ppt课件完整版x(2024)
2024/1/29
暴露方法
通过逐层切开皮肤、皮下 组织、肌肉等,充分暴露 病变部位,为手术操作提 供良好视野。
止血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必要 的止血措施,如电凝、填 塞等,减少术中出血。
9
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
关键步骤
准确定位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如椎间孔镜、刮匙、射频 电极等。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周围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
复发处理
根据复发原因和患者具体情况制 定再次手术或保守治疗方案。
14
04
术后康复与随访管理
Chapter
2024/1/29
15
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指导
术后第一天
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翻身、坐起等 动作,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压疮
、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2024/1/29
术后第二天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进行简单的步 行训练,逐渐增加活动量,促进身 体机能的恢复。
智能化发展
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应 用将推动椎间孔镜手术向智能 化发展,提高手术精准度和效 率。
普及与推广
随着椎间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 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
者将接受并应用该技术。
22
06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Chapter
2024/1/29
23
成功案例展示
患者基本情况
年龄、性别、病史等
手术过程及技巧
定义
椎间孔镜是一种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先进内窥镜设 备,通过小切口将镜头和手术器械引入椎间孔内, 实现对病变部位的可视化操作。
作用
椎间孔镜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 管狭窄症等脊柱退行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
2024/1/29

脊柱课程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脊柱课程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摘要:近期,我有幸参加了脊柱课程培训,通过这次系统的学习,我对脊柱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深刻体会到了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此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正文:近日,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脊柱课程培训。

在这次培训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通过临床案例分析,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在此次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脊柱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脊柱健康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脊柱是人体的重要支柱,支撑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并参与多种生理活动。

脊柱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体的生活质量,还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因此,关注脊柱健康,预防和治疗脊柱疾病,是每个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脊柱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在培训过程中,专家们详细讲解了脊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我了解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脊柱疾病的诊断方法越来越精准,治疗手段也更加多样化。

例如,脊柱微创手术、椎体成形术等新型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些新技术的掌握,使我更加坚定了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信念。

三、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培训期间,我们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案例分析,这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分析案例,我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准确判断疾病类型,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四、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脊柱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团队协作至关重要。

培训中,我认识到了与其他科室密切合作的重要性。

例如,与影像科、康复科、营养科等科室的紧密配合,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五、终身学习的理念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深知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在此次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总结:此次脊柱课程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知识水平,还增强了我为患者服务的信心。

微创脊柱外科——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

微创脊柱外科——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

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脊柱融合术用于治疗比如感染、创伤、畸形、退变以及脊柱肿瘤切除后等各类疾病,已有近一个世纪了。

典型的融合术是后路、后外侧及前路椎间融合。

传统观念认为,此类手术要获得足够的显露需要开放的手术入路,然而,伴随外科解剖学理解的增强的新技术的到来,使得微创技术得以发展。

一些常用于的腰椎间融合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被提出。

后路主要包括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TLIF),而前路主要是腹膜后及经腹膜的椎间融合(ALIF)术;其它还有近来被提出的极外侧椎间融合术(XLIF)及轴向腰椎间融合术(AxiaLIF)。

接下来讨论每种手术的历史回顾、手术适应证、简要概述及手术技术。

历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Capener及其同事首次描述了腰椎间融合术。

最初是用前路方法来治疗腰椎滑脱,即ALIF,行椎间盘完全切除、峡部复位,并用尸体骨及辅助自体骨移植。

后来到来五十年代,Cloward描述了一种经后路椎板切除的椎间融合术,即PLIF。

最初PLIF程序设计是保留腰椎小关节、神经根需后拉以允许有充分空间行椎间盘切除及椎间植骨或安装cage。

为降低神经根损伤及刺激的危险,并提高椎间盘的可视化,TLIF方法出现了。

随后的几年中,极外侧/经腰大肌入路的XLIF方法被报导了,这一技术是经腹膜后脂肪及腰大肌的外侧入路抵及腰椎。

从理论上说,该方法避免了前路腹膜后及经腹膜入路的潜在并发症,因而避开了传统ALIF入路可能会遇到的大血管。

最近,通过骶前间隙的经皮至腰骶椎前的入路已被描述。

手术适应证腰椎间融合微创手术的适应证与开放手术相似。

尽管适应证在不同医生及不同患者间有轻微变化,但是大多情况下,决定行椎间融合术需明确有术前节段性不稳、畸形引起的椎管狭窄在减压后可致畸形进行性加重、可致医源性失稳的广泛减压以及有可能椎间盘突出复发的患者。

手术技巧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概述及优缺点TLIF技术最开始是由Blume及Rojas提出,然后由Harms等推广,它是对Cloward最先描述的PLIF技术的改进。

脊柱内镜培训计划

脊柱内镜培训计划

脊柱内镜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1. 掌握脊柱内镜手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2. 提高脊柱内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 对脊柱内镜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有深入了解;4. 培养脊柱内镜手术的综合诊疗能力;5. 提升脊柱外科医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二、培训目标1. 能熟练掌握脊柱内镜手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2. 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3. 能够独立完成一定难度的脊柱内镜手术;4. 能够在术后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和跟踪观察;5. 能够熟练运用影像学技术进行手术术前评估和术后疗效评估。

三、培训内容1. 脊柱内镜手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2. 脊柱内镜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 脊柱内镜手术的手术规划和术前准备;4. 脊柱内镜手术的手术步骤和注意事项;5. 脊柱内镜手术的术后管理和康复治疗。

四、培训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专业课程学习,掌握脊柱内镜手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2.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手术和实际操作,提高脊柱外科医生的实际操作技能;3. 临床实习:在指导专家的指导下,参与临床手术实践,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4. 学术交流:参加脊柱内镜手术学术会议和讲座,了解最新的技术进展和临床研究成果。

五、培训计划1. 第一个月:医生进行脊柱内镜手术的基础理论学习和模拟操作训练,掌握手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2. 第二个月:医生进行脊柱内镜手术的实际操作训练,包括观摩手术和参与手术操作;3. 第三个月:医生进行脊柱内镜手术的临床实习,参与临床手术和独立完成一定难度的手术;4. 第四个月:医生进行脊柱内镜手术的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座,与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六、培训师资1. 我院邀请了国内知名的脊柱内镜手术专家担任培训导师,为医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2. 我院的脊柱外科医生也将参与培训,共同掌握脊柱内镜手术的最新技术和临床经验。

七、培训条件1. 培训设施:我院拥有先进的脊柱内镜手术设备和设施,为医生提供良好的培训条件;2. 培训环境:我院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和科研条件,为医生提供丰富的临床实习和科研机会;3. 培训费用:我院将为参与培训的医生提供相应的培训费用和补贴,保障医生的培训权益。

关于脊柱方面的课程设计

关于脊柱方面的课程设计

关于脊柱方面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脊柱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掌握脊柱各段的特点及其在身体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描述正常脊柱的生理弯曲,并解释其对人体运动和健康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识别和了解几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及其成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模型和图示,正确标出脊柱的主要结构和各段名称。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姿势和动作对脊柱健康的影响。

3. 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简单的脊柱保护措施,如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运动锻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2. 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其认识到良好脊柱健康对整体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理解尊重他人观点。

本课程设计针对中学生,结合其年龄段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脊柱相关知识。

课程旨在通过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脊柱健康知识体系,提升生活技能和健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脊柱的解剖结构:介绍脊柱的组成部分,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以及椎间盘、韧带等辅助结构。

- 教材章节:第二章 人体骨骼与肌肉系统2. 脊柱的功能与生理弯曲:讲解脊柱的支撑、保护脊髓、运动功能,以及颈椎、胸椎、腰椎的生理弯曲特点。

- 教材章节:第二章 人体骨骼与肌肉系统3. 常见脊柱疾病:分析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等疾病的原因、症状及预防措施。

- 教材章节:第八章 常见疾病与人体健康4. 脊柱保护与锻炼:教授正确的坐姿、站姿、睡姿,以及适合学生的脊柱锻炼方法,如瑜伽、拉伸运动等。

- 教材章节:第十章 人体运动与健康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脊柱的解剖结构第二课时:脊柱的功能与生理弯曲第三课时:常见脊柱疾病第四课时:脊柱保护与锻炼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组织,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脊柱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3-309B
MAY-25日上午
手术视频演示1
主持人: 戎利民 李长青 王冰
时间
题目
讲者
08:00-08:20
ZELIF经皮内镜辅助腰椎间融合技术
周跃团队(李长青)
08:20-08:40
腰椎前路微创融合技术
吕国华团队(王冰)
08:40-09:00
MED辅助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
戎利民团队(董健文)
14:55-15:00
小结
15:00-15:15
茶 歇
专题五 脊柱内镜技术(15:15-16:25)
主持人:徐宝山 朱卉敏 曾建成
时间
题目
15:15-15:21
ZELIF经皮内镜辅助腰椎间融合技术
15:21-15:27 经皮内镜远外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优缺点分析
15:27-15:33 经皮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入路选择
16:31-16:37
颈椎后路内镜临床价值之所在
16:37-16:43
腰椎内镜手术中出血及止血方法选择
讲者 李长青 杨群 常峰 贺石生 朱卉敏 徐宝山 曾建成 倪文飞 杨晋才 郑文杰
讲者 李振宙 陈博来
武汉
16:43-16:49
3D打印模版导向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
16:49-16:55
脊髓型颈椎病经皮内镜手术治疗策略
脊柱微创课程
F3-309B
课程主席:周跃
MAY-24日全天
08:00-08:05 时间
开幕辞 专题一 数字化导航技术(8:05-9:05)
主持人:叶晓健 孟志斌 钱济先 题目
周跃 讲者
08:05-08:14
导航在OLIF手术中的应用
叶晓健
08:14-08:23 脊柱侧弯手术计算机导航术中实时校准的意义
15:33-15:39
多通道脊柱内镜系统下椎间孔成形术
15:39-15:45
高龄腰椎退变性疾病,内镜治疗可行吗
15:45-15:51 可动式椎间盘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15:51-15:57
侧前路内镜减压结合O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 术策略
15:57-16:03
0:15
茶 歇
海涌团队(杨晋才)
手术视频演示3
主持人: 刘晓光 陈博来 徐峰
时间
题目
讲者
10:15-10:35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内镜手术
陈博来团队(李永津)
10:35-10:55
16:03-16:09
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减压融合技术分享
16:09-16:15
zelif内镜下腰椎融合术和通道下mistlif的早期疗效对 比
16:15-16:25
讨 论
专题六 脊柱内镜技术(16:25-17:30)
主持人: 李振宙 陈博来 武汉
时间
题目
16:25-16:31
全内镜下腰椎间融合术的关键技术及改进
手术视频演示2
主持人: 叶晓健 钱济先 杨晋才
时间
题目
讲者
09:00-09:20
导航下单一体位OLIF与后路Voyager经皮椎弓根螺 钉在腰椎疾病中的应用
叶晓健团队(席焱海)
09:20-09:40
计算机导航技术在腰椎OLIF中的应用
钱济先团队(周程沛)
09:40-10:00
腰椎内镜辅助下减压融合(PE-TLIF)的关键手术步 骤视频解读
11:00-11:09
3D鹰眼显微镜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11:09-11:18
3D打印在复杂脊柱畸形手术中的应用
11:18-11:30
讨 论
11:30-13:00
午餐&卫星会
专题三 微创融合技术(13:00-14:00)
主持人: 殷国勇 杨群 芮钢
时间
题目
13:00-13:10
XLIF与OLIF之比较与循证医学
嘉宾:
王冰、吴增晖、何清义
、芮钢、朱卉敏、武
汉、
黎庆初、付强、张智
14:30-14:55
侧方/侧前方融合技术在退行性腰椎侧凸疾病中的应 用:适应症、融合节段、手术时机
、 反方:不是
嘉宾:
王建、谭军、杨群

李振宙、孔清泉、徐宝山
、易伟宏、钟远鸣、吴文
坚、尹东
13:10-13:20 腰椎侧前方融合的技术改良与临床应用价值
周跃 吕国华
讲者 谭海涛
张超 林海滨 马学晓 于淼 毛克亚 郑国权
讲者 戎利民 范顺武
13:20-13:30 13:30-13:40
OLIF手术是与非之浅见 经腰椎侧路椎间融合LLIF/OLIF与腰椎翻修
王建 梁裕
13:40-13:50 新型椎间撑开通道下腰椎ALLIF-A技术临床初探
讨 论 创新技术主题讲座(9:05-10:05)
主持人: 周跃 吕国华 刘晓光 题目
脊柱外科新技术及进展
讲者 王岩
09:25-09:45
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09:45-10:05
脊柱侧凸微创手术--理想与现实的反差
10:00-10:15
茶 歇
时间
专题二 数字化导航技术 (10:15-11:30) 主持人: 徐峰 张超 毛克亚 题目
10:15-10:24 3d打印技术和计算机导航在上颈椎手术的应用
10:24-10:33
导航辅助经皮内镜下腰椎融合术临床应用
10:33-10:42
交流电磁脊柱手术导航系统辅助下经皮椎间孔镜髓核 摘除术技术
10:42-10:51 机器人辅助技术在脊柱微创领域中的创新性应用
10:51-11:00 独立机械臂术中腰椎置钉和徒手置钉的对照研究
王冰
13:50-14:00 神经卫士+椎间孔减压钳在MISTLIF中的应用研究
银和平
专题四 微创融合热点讨论(14:00-15:00)
主持人:戎利民 范顺武 杨操
时间
题目
讲者
14:00-14:10
病例汇报1
吴增晖
14:10-14:20
病例汇报2
何清义
14:20-14:30
病例汇报3
董健文
正方:是
16:55-17:01
经椎弓根入路技术细节
17:01-17:07
混合虚拟现实结合力反馈在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教学中 的初步应用探索
17:07-17:13
长克氏针在脊柱内镜成形中的应用
17:13-17:19 混合现实技术在微创脊柱外科的初步探索与应用
17:19-17:30
讨 论
张春霖 邓忠良 蒋毅 余可谊 陈远明 刘寰
孟志斌
08:23-08:32 术中实时导航技术在复杂脊柱畸形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朱泽章
08:32-08:41 导航辅助下的微创技术在腰椎退变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方忠
08:41-08:50
Orm导航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
丁文元
08:50-08:59
导航结合可视化技术提高脊柱微创精准性
钱济先
08:59-09:05
时间 09:05-09: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