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医学
运动医学

简介
运动医学
sports medicine是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一门边缘科学,是医学的一个学科。研究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 学问题,运用医学的技术和知识,对运动训练进行监督和指导,防治运动伤病,并研究医疗和预防性体育运动, 以达到增强人民体质、保障运动员身体健康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作为一门完整的、有理论基础的独立学科,运动医学只是在1930年代才正式建立起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恢 复、医学和运动生理学等的进步,促进了运动医学的发展,1928年成立了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20世纪50年代以 来,运动医学发展较快,欧美一些国家建立了许多运动医学中心和运动医学研究所,不少大学也开展了运动医学 的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个别大学还开展了教学工作。
书籍介绍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目录
骨科学系外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目的在于保全、恢复、改善和重建人体运动系统功能,但该学科 涵盖范围很广,除了骨科学本身外,还涉及生物力学、材料学等诸多方面内容。《骨科必备丛书-运动医学》由知 名运动医学专家编写而成,集中介绍了住院医师及运动医学专科医师在运动医学专科轮转或临床实践中必备的全 部信息。
由于舞蹈的形态不同,训练时的部位也不同。民族舞当中常常会有劈叉的动作,大腿的肌肉用力牵拉,从而 引起坐骨结节的损伤,而芭蕾舞往往引起耻骨联合损伤。
运动损伤的特殊性在于潜在的进行性重复性损伤、从小训练影响发育特别是椎体发育(椎体骨骺骨软骨炎)、 损伤基础上再损伤。
“分析专业运动损伤,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大众的运动。”屈辉列举了一系列在专项竞技运动中导致的损伤。
运动医学
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科 学
01 简介
03 发展
目录
02 主要内容 04 医疗特色
运动医学

名词解释1、运动医学:是医学与体育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主要研究与体育有关的医学问题。
2、体格检查:对身体进行一系列医学检查。
3、运动性疾病:指机体对运动应激因子不适应或训练安排不当而造成体内紊乱所出现的一类疾病、综合症或机能异常。
4、医务监督:运动医学的内容和方法,指导人们合理地进行体育教学、训练、比赛。
5、运动员心脏:由运动训练引起的心脏增大。
6、异位心律:是指除窦性以外的心律。
7、胸中点:左右第四胸肋关节上缘水平和前正中线交点。
填空1、(1978)年中国运动医学学会成立。
2、运动医学包括(体格检查)、(体育卫生)、(运动性疾病)、(医务监督)、(营养卫生)、(按摩)、(运动性损伤)、(医疗体育)。
3、体格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身体的发育程度)、(健康状况)、(机能水平)等基本情况。
4、背的形状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分别为(正常背)、(驼背)、(平背)、(鞍背)。
5、脊柱侧弯的类型分为(C形)、(S形)。
6、弯曲程度的类型:不足1㎝,不诊断为侧弯;偏离1.1——2㎝为1°侧弯;偏离2——5㎝为2°侧弯;偏离5㎝以上为3°侧弯,为不可逆性。
判断1、运动医学既属于体育科学范畴,也属于医学科学范畴。
(√)2、体格检查的目的就是为了运动选材。
(×)3、运动性心脏增大是心肌生理性肥厚,是心脏机能增强的表现。
(√)4、心脏的生理性杂音常出现在舒张期。
(×)5、正常颈曲为3——4㎝,腰曲为2——2.5㎝。
(√)6、平背的形态是胸曲、腰曲均减小,背部平直。
(√)7、弯曲程度的类型:不足1㎝,不诊断为侧弯;偏离1.1——2㎝为1°侧弯;偏离2——5㎝为2°侧弯;偏离5㎝以上为3°侧弯,为不可逆性。
(√)简答1、运动医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体格检查、体育卫生、运动性疾病、医务监督、营养卫生、按摩、运动性损伤、医疗体育。
2、运动医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不重要)答:⑴研究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与机能水平,为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的依据;⑵研究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的组织与方法是否符合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特点,进行医学指导与服务;⑶研究影响体育运动参加者健康和机能的各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卫生措施;⑷研究运动性疾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与康复措施。
运动医学课件

运动医学课件引言:运动医学是一门研究运动与医学之间关系的学科,旨在探讨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运动表现。
本课件将介绍运动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康复学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运动医学的基本概念1.1运动医学的定义运动医学是研究运动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以及运动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应用的学科。
它旨在提高人们对运动的认识,促进运动与健康之间的科学联系。
1.2运动医学的研究内容运动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康复学、运动心理学等方面。
运动生理学研究运动对人体的生理影响,运动营养学研究运动与营养的关系,运动康复学研究运动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运动心理学研究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2.1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运动生理学是研究运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运动对心肺功能、肌肉功能、能量代谢等方面的影响。
2.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
实验室研究通常使用运动测试设备,如跑步机、自行车测力计等,来测量运动时的生理参数。
现场研究则通过观察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的表现来研究运动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第三部分:运动营养学3.1运动营养学的基本概念运动营养学是研究运动与营养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运动对营养需求的影响,以及营养对运动表现和恢复的作用。
3.2运动营养学的应用运动营养学的应用包括运动员的饮食安排、运动饮料的开发、营养补充剂的选用等方面。
运动员的饮食安排应根据其运动项目和训练强度来制定,以确保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
运动饮料的开发应考虑运动时身体的需求,提供适当的糖分和电解质。
营养补充剂的选用应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选择,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第四部分:运动康复学4.1运动康复学的基本概念运动康复学是研究运动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的学科。
它关注运动对康复过程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运动来恢复和改善身体功能。
全球运动医学简介介绍

康复医学主要通过康复手段帮 助患者恢复功能,运动医学则 注重通过科学运动预防伤病, 两者在康复阶段有紧密的合作 。
骨科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 疾病,而运动医学则涉及运动 伤病的防治,两者在诊断和治 疗上有许多交集。
运动医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医学 分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 越多的关注。随着科技的进步 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运 动医学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 的作用。
借助现代工程技术手段 ,为运动损伤患者提供 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运用先进材料和技术, 研发高性能运动装备, 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 同时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
全球运动医学在国际组 织合作、国家政策投入 以及前沿技术方法的推 动下,不断发展进步, 为全人类健康事业做出 重要贡献。
04
运用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物 理治疗等)和手术治疗等方法, 结合运动员的个体化需求,制定
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运动营养与生理生化
运动营养策略
研究运动员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和营养素需求,提 供合理的膳食和补充剂建议,优化运动员的营养摄入。
生理生化指标监测
通过定期监测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如血红蛋白、乳酸等 ),评估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训练效果,为教练和运动员提 供科学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全球运动医学现状与趋势
国际组织与合作
世界卫生组织(WHO)
推动全球运动医学的发展与健康促进,通过制定国际标准和指南,为各国提供 技术支持与合作。
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FIMS)
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定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推动运动医学研究和 应用的进步。
各国政策与投入
美国
运动医学-课件

3D生物打印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3D生物打印
3D生物打印是一种利用生物材料、细胞和生长因子等,通过 3D打印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组织或器官的技术 。
应用
在运动医学中,3D生物打印可以用于制造出人工关节、韧带 和肌腱等组织,以治疗严重的关节病变、韧带撕裂和肌肉损 伤等。此外,3D生物打印还可以用于制造出个性化的假肢和 矫形器,提高运动员的康复效果。
20世纪中期以后,运动医学开始快速发展,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从 运动员身体机能检测、运动营养补充剂到运动伤害预防与治疗等。
运动医学的重要性
运动医学对于提高运动员竞技 水平和保护运动员健康具有重
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运动训练和营养补 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
质和运动表现。
运动医学还可以帮助大众更好 地理解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促进大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03
运动医学诊疗技术
运动伤病的诊断与评估
临床诊断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确定运动伤病的部位和 程度。
功能评估
对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柔韧性等运动功能进行评估,以制定针对 性的治疗方案。
运动伤病的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利用冷疗、热疗、电疗、按摩、牵引等物理方法,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02
运动医学基础知识
运动器官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运动系统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分别具有支撑、保护和运动等功能。
骨骼与关节的解剖结构
骨骼分为长骨、短骨和扁骨,关节由骨端、关节面和关节囊组成。
肌肉的解剖结构
肌肉分为头肌、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具有收缩和放松的功能。
运动医学科

运动医学科运动医学是运动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运动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运动能力、预防和治疗运动相关的损伤和疾病。
运动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涉及到生物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运动的机理和效果,还可以指导人们进行科学、安全的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运动医学科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运动与身体各个系统的关系,运动对身体的影响,运动损伤与康复等方面。
其中,运动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备受关注。
运动可以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提高心脏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运动还可以改善代谢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运动还对呼吸系统有益,可以提高肺活量,增强肺功能,预防和改善呼吸道疾病。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运动在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运动医学科研究发现,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感冒、流感等传染病。
运动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增强骨骼密度,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此外,运动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影响,可以预防和治疗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运动医学科还研究了运动对特定人群的影响,如老年人、残疾人等。
运动可以延缓老年人的衰老进程,提高生活质量,预防老年痴呆等老年疾病。
对于残疾人来说,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身体功能,增强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医学科对运动安全也有一定的研究。
它研究了不同运动对身体的负荷和影响,提出合理的运动建议和规划,指导人们进行安全的运动。
此外,运动医学科还研究了运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保护。
运动医学科的研究成果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如运动康复、运动训练等。
它为人们提供科学依据,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总之,运动医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促进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运动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在康复训练中应用前景分析
01
02
03
沉浸式康复训练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运 动员提供沉浸式的康复训 练环境,提高其训练的积 极性和参与度。
运动功能评估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对运 动员的运动功能进行客观 、准确的评估,为康复训 练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远程康复训练指导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实现 对运动员远程康复训练指 导,打破地域限制,提高 康复训练的便捷性。
运动医学的基本原理 和技术
汇报人:XX
2024-01-22
目录
• 运动医学概述 • 运动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基础 • 运动损伤预防、诊断与治疗技术 • 运动营养学在健康促进中应用 • 运动处方制定与执行过程剖析 • 现代科技在运动医学中应用前景展
望
01
运动医学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运动医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影响及防治运动性 疾病和损伤的医学分支。
跨学科合作推动运动医学创新发展
医学与体育科学融合
加强医学与体育科学的跨学科合作,共同研究运动医学领域的前 沿问题,推动学科创新发展。
多学科团队协作
组建包含医学、生物学、工程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团队 ,共同攻克运动医学领域的难题。
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产品和技术, 推动运动医学产业的快速发展。
治疗。
运动营养学在健康促进中应
04
用
营养素需求评估方法论述
膳食调查法
01
通过记录个体一段时间内的膳食摄入情况,评估其营养素摄入
量是否满足需求。
生物化学指标法
02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中营养素的含量,评估个体的
运动医学科执业范围

运动医学科执业范围
《运动医学科执业范围》
运动医学科是一门专门研究和治疗运动相关伤害和疾病的医学科学。
运动医学科的执业范围涉
及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育损伤治疗:运动医学科医生对运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损伤进行诊断和治疗,包括肌肉拉伤、韧带撕裂、关节脱位等。
他们会利用各种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避免复发。
2. 运动损伤预防:运动医学科医生对运动员进行身体检查和评估,帮助他们了解自身体质特点,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并提供相关的营养建议,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3. 运动相关疾病管理:除了损伤之外,运动医学科医生还对运动中常见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如运动性哮喘、运动性头痛、过度训练综合征等。
4. 运动生理研究:运动医学科医生还研究运动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例如心血管血压、代谢率、
肌肉功能等,以帮助运动员优化训练计划并提高运动表现。
5. 运动装备调整:运动医学科医生还会为运动员调整其运动装备,包括鞋子、护具、器材等,
以减少损伤风险并提高运动效果。
总的来说,运动医学科医生在运动相关的损伤、疾病和生理问题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发挥
着重要作用,帮助运动员更好地保持健康并提高运动表现。
因此,运动医学科的执业范围非常
广泛,并且在体育界和医疗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20
3、推法: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进行 单方向的直线移动。
指推法
小儿推拿主要手法
掌推法 掌根
腰背骶、腿部
肘推法 肘尖
腰背部
编辑版ppt
21
4、抹法:用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紧贴皮肤, 作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
常用于头面、颈项部
编辑版ppt
22
(五)揉搓类手法
1、滚法:
1)预备姿势:①沉肩 ②虚腋 ③垂肘 ④立臂 ⑤竖掌
3、呼吸系统:使氧的需要量增加10~11%,同时增加 了二氧化碳的排出量。
编辑版ppt
4
4、消化系统:改变和提高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捏脊疗法(小儿疳积)
腹部 足三里
5、运动系统:加速肌肉中乳酸的消除,利于疲劳 的消除,提高肌肉的工作能力和防止肌肉萎缩。 另外,还可增强韧带的柔韧性和大关节的活动范 围。
式。
有力
手法具有一定的刺激量(据患者的年龄、性别、
体质、耐受性调节)使达到一定的刺激阈值,激发人体的应
答机能。
均匀
手法有节奏性,频率不要忽快忽慢,用力不要时
轻时重。
柔和
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要生硬粗暴,
动作变化舒畅自然。
深透
手法操作还应遵循一定的方向,使作用力深入到
患者体内发挥治疗作用。
编辑版ppt
2)动作过程:
外摆阶段——肱三头肌,肘稍伸直,屈腕,前臂旋后
内摆阶段——肱二头肌,肘稍屈曲,伸腕,前臂旋前
3)动作要领
①手背着力面要紧贴治疗部位的皮肤,不要拖擦和滑移。
②节律与力度均匀,不要忽快忽慢,时轻时重或用重力硬顶。
③在摆动周期之间,术手不要离开治疗面,防止造成上下敲击。
④手的掌指和指间关节自然屈曲,无任何主动摆拨或伸展的动作
编辑版ppt
12
2、点法:
“重按为点”
拇指点
屈指点
编辑版ppt
13
3、掐法
用拇指指端或指甲缘着力,切取一定的部位 或穴位,用持续间断的向下用力,称之。
人中、十宣、指间隙、耳部
编辑版ppt
14
4、捻法 仅适用于四肢末端小关节
5、坩法
编辑版ppt
15
(三)提拿类手法
1、捏法 常结合使用 颈项、肩井部、四肢
《内经》
痹症、痿症、口眼歪斜、胃痛
《金匮要略》中有关于“膏摩”的记载
②隋唐时期
推拿第一盛世
③明代
推拿第二盛世
《小儿按摩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按摩专著
编辑版ppt
3
(三)推拿的作用机理
1、神经系统:
用力大、频率快、持续时间短的手法
兴奋
用力小、频率慢、持续时间长的手法
抑制
2、循环系统:可使周围血管扩张,降低循环阻力, 同时加速静脉血的回流,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心 脏的工作。
编辑版ppt
26
4、搓法:用双手掌面挟住一定的部位,相对用力方 向相反作快速搓揉,同时上下往返移动。
动作要领:用力要对称,动作柔和而均匀,来回 搓动要快,上下移动要慢。
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以上肢部,肩膝关 节最常用。
编辑版ppt
27
(六)动摇关节类手法
抖四肢:上肢常用 1、抖法
抖肌肉:腓肠肌 作用:调和、整理、放松 要领:幅度要小,频率要快
按压类手法
叩击类手法
动摇关节类手法
编辑版ppt
10
(一)叩击类手法
1.拍法:用虚掌拍打体表
适用于肩背、腰臀(肾区除外)、下肢Biblioteka 2.击法:拳击拳背
腰背部
掌击
掌根
头顶、腰臀、四肢
侧击
小鱼际 腰背、四肢
指尖击 指端
头面、胸腹
编辑版ppt
11
(二)按压类手法
1、按法:用拇指掌按压体表,并停留一段时间 指按 穴位 掌按 合掌按 腰臀、四肢僵硬部 分掌按 脊柱两侧
3、介质的种类:
①药膏:冬青油、红花油
②葱、姜、薄荷水、水
③药酒:正骨水、虎骨木瓜酒
④滑石粉,爽身粉
⑤其它:按摩乳等
编辑版ppt
9
二、推拿手法及分类
1、推拿手法:以医疗为目的,术者通过手或肢体的 其他部分在受术者身体特定部位进行的各种具有 规范化动作结构的操作技术。
揉搓类手法
摩擦类手法
2、 据手法的动作形态 提拿类手法
⑤腕关节的屈伸交替自然,不要跳动。
4)适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
编辑版ppt
23
编辑版ppt
24
2.揉法: 掌揉 指揉 大鱼际揉 肘揉
掌根 指腹 大鱼际 肘尖
背腰骶、腿部 穴位 头面部
编辑版ppt
25
3、揉捏
拇指与食指及中指相对或拇指与其它四指相对, 在某一部位同时做揉捏。
四指并拢,虎口张开,全手指均匀地紧紧地接 触皮肤,用力将肌肉钳住上提,着力点在虎口附 近。
2、拿法 “捏而提起谓之拿”
编辑版ppt
16
3、捏脊法
编辑版ppt
17
(四)摩擦类手法
1、 掌摩——用力大 摩法 指摩——用力小 顺摩——泻 逆摩——补 不宜急,不宜缓,不宜轻,不宜重,以中和之意施之 120次/分 适用于胸腹、胁肋部
编辑版ppt
18
2、擦法
1)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或掌根部着力,紧贴在皮肤 上,作来回直线形的摩擦。
7
(五)推拿注意事项
1、指甲、饰物 2、按摩的体位 3、按摩的方向 4、用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 5、推拿禁忌症:
编辑版ppt
8
(六)推拿介质
1、推拿介质是指在手法操作前,先涂擦在治疗局部的 一种药物制剂。
2、介质的作用:
①发挥利用介质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②增强润滑作用,以保护皮肤防止造成破损。
编辑版ppt
19
2)
掌擦法————躯干(胸腹、胁肋)
作用部位 大鱼际擦法——沿四肢长轴直擦
小鱼际擦法——沿夹脊穴连线、腰骶关节
3)力度:小鱼际〉大鱼际〉全掌 100~200次
4)注意:①治疗部位要暴露
②不宜久擦,以局部皮肤充血潮红为度
5)作用: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提高皮 温,增强韧带关节的柔韧性,活血祛瘀的作用更强。
运动医学
编辑版ppt
1
一、概述
(一)推拿,古称“按摩”“按跷”等,是术者在 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进行的多种手法操作或一定 的肢体运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中医疗法。
推拿这一名称首见于我国明代,可以说由按
摩改称推拿,标志着推拿发展史上一个很大的飞
跃。
编辑版ppt
2
(二)推拿发展史:
①先秦两汉时期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 我国最早的一部按摩专著
6、对皮肤的作用: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 皮肤温度升高(1.5~5度)
编辑版ppt
5
(四)推拿要求
1、位置: 2、身法步法:下肢 弓箭步或丁字步调整高低,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 3、手法:沉肩垂肘,虚掌指实,腕部放松。
编辑版ppt
6
4、功法
持久
手法能够按照要求持续运用一段时间,即在一定
的时间内手法和动作结构持续不变,并具有稳定的动力学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