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运行原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运行原理

Assay processing for One step 25 (i System)
1. At position 1 the sample pipettor dispenses the sample into the RV (reaction vessel). 2. At position 2 the R1 pipettor dispenses the microparticles and acridinium-labeled conjugate. NOTE: For a delayed one-step assay the R2 pipettor adds the acridinium-labeled conjugate at position 71 and the vortexer mixes the reaction mixture at position 72. 3. At position 3 the vortexer mixes the sample, microparticles, and conjugate. 4. At positions 4 - 86 the reaction mixture incubates for 25 minutes.
化学发光现象的发现
最早发现的化学发光现象发生在生物体内,即荧火虫,现在 称之为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 到了十九世纪后期人们发现简单的非生物有机化合物也能产 生化学发光. 1877年,发现洛汾碱(2,4,5-三苯基咪唑)在碱性介质中被 过氧化氢等试剂氧化时发出绿色的光. 1928年,观察到鲁米诺(3-氨基苯二甲酰肼)在碱性介质中的 化学发光行为. 1935年,第一个报告了光泽精(N,N-二甲基二吖啶硝酸盐)与 过氧化氢反应产生化学发光. 到现在的吖啶酯、三联吡啶钌等发光标记物应用技术的成熟。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运行原理ppt课件

39
谢谢!
40
• 在位置87 - 90清洗站2#清洗RV杯混合物吸走没结合物质.
23
二步法 (i System) 5
• 在位置94加入预激发液(Pre-trigger), 然后振动混合. • 在位置98 CMIA光学系统读空白值, 然后加入激发液(Trigger), 再测CMIA
光学系统速率读数. • 在位置100液体从RV杯中废液吸走. • 在位置109退出RV杯装置(UL)推出RV杯道废物盒.
28
快速反应一步法 (i System) 1
• 在位置47快速反应针加样品到RV杯中. • 在位置48试剂R2针加微粒子和吖啶酯标记的连接物试剂. • 在位置49振动混合样品和试剂. • 在位置50-86孵育11分钟.
29
快速反应一步法 (i System)2
• 在位置87 - 90清洗站2#清洗RV杯混合物吸走没结合物质.
即:磁性微粒子包被的捕捉分子(抗原,抗体或病毒颗粒) 特异的与被分析物中抗原、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再与吖啶酯标记的连接物反应形成双抗体夹心抗原抗体复合 物。吖啶酯在过氧化氢的稀碱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10-甲基吖啶酮,当它恢复到基态时发光,根据发光强度可 计算出分析物的浓度 。
6
A + B = C + D*(激发态分子) D*→D + hv(激发态分子D*的光辐射)
2
化学发光的反应条件
(1)能快速地释放出足够的能量 (化学 发光反应多为氧化还原反应,激发能与反 应能相当,DE=170~300 kJ/mol);发光 位于可见光区;
(2)化学反应的能量至少能被一种物质 所接受并使之生成激发态;
7
CMIA分析成份
谢谢!
40
• 在位置87 - 90清洗站2#清洗RV杯混合物吸走没结合物质.
23
二步法 (i System) 5
• 在位置94加入预激发液(Pre-trigger), 然后振动混合. • 在位置98 CMIA光学系统读空白值, 然后加入激发液(Trigger), 再测CMIA
光学系统速率读数. • 在位置100液体从RV杯中废液吸走. • 在位置109退出RV杯装置(UL)推出RV杯道废物盒.
28
快速反应一步法 (i System) 1
• 在位置47快速反应针加样品到RV杯中. • 在位置48试剂R2针加微粒子和吖啶酯标记的连接物试剂. • 在位置49振动混合样品和试剂. • 在位置50-86孵育11分钟.
29
快速反应一步法 (i System)2
• 在位置87 - 90清洗站2#清洗RV杯混合物吸走没结合物质.
即:磁性微粒子包被的捕捉分子(抗原,抗体或病毒颗粒) 特异的与被分析物中抗原、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再与吖啶酯标记的连接物反应形成双抗体夹心抗原抗体复合 物。吖啶酯在过氧化氢的稀碱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10-甲基吖啶酮,当它恢复到基态时发光,根据发光强度可 计算出分析物的浓度 。
6
A + B = C + D*(激发态分子) D*→D + hv(激发态分子D*的光辐射)
2
化学发光的反应条件
(1)能快速地释放出足够的能量 (化学 发光反应多为氧化还原反应,激发能与反 应能相当,DE=170~300 kJ/mol);发光 位于可见光区;
(2)化学反应的能量至少能被一种物质 所接受并使之生成激发态;
7
CMIA分析成份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PPT幻灯片课件

1.4 4-MUP
AP H3PO4 +
4-MU
360nm
激发光
荧 光
11
2.直接化学发光剂
特点:不需催化剂,只需改变溶液的pH等条件 就能发光的物质。反应迅速、背景低、 信比高,发光量与AE浓度呈线性关系。
常用试剂:吖啶酯(acridinium,AE)
CH 3
N+
- HO 2
CO
O
CH 3 N
O CO O
2.分离技术 在电磁场中进行2-3次洗涤后,很快 地将未结合的多余Ag和标记Ab洗去。
3.化学发光反应 经洗涤的磁珠中,加入H2O2和 pH纠正液NaOH,这时AE不需要催化剂即分解并 发光,由集光器接收,经光电倍增管放大,记 录1S内所产生的光子能,其积分与被测物含量
成正比,按标准曲线,仪器可计算出被测物含21 量。
2.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CLIA)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3.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ECLI)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 按分离方法不同分
1.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2.磁颗粒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3
第一节 发光与化学发光剂
2.分离技术 将复合物转移到玻璃纤维上,用缓 冲液洗涤,没结合的抗原被洗脱,酶标抗体-抗 原-胶乳微粒抗体复合物则被保留在纤维膜上。
3.酶促发光反应 加入4-MUP,酶标抗体上AP将 4-MUP分解,形成4-MU,它在360nm激发光的照 射下,发出448nm的荧光,经荧光仪记录,放大, 根据标准曲线由电脑计算出所测物质的含量18
E
E 洗涤
E
E弃上清
AP H3PO4 +
4-MU
360nm
激发光
荧 光
11
2.直接化学发光剂
特点:不需催化剂,只需改变溶液的pH等条件 就能发光的物质。反应迅速、背景低、 信比高,发光量与AE浓度呈线性关系。
常用试剂:吖啶酯(acridinium,AE)
CH 3
N+
- HO 2
CO
O
CH 3 N
O CO O
2.分离技术 在电磁场中进行2-3次洗涤后,很快 地将未结合的多余Ag和标记Ab洗去。
3.化学发光反应 经洗涤的磁珠中,加入H2O2和 pH纠正液NaOH,这时AE不需要催化剂即分解并 发光,由集光器接收,经光电倍增管放大,记 录1S内所产生的光子能,其积分与被测物含量
成正比,按标准曲线,仪器可计算出被测物含21 量。
2.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CLIA)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3.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ECLI)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 按分离方法不同分
1.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2.磁颗粒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3
第一节 发光与化学发光剂
2.分离技术 将复合物转移到玻璃纤维上,用缓 冲液洗涤,没结合的抗原被洗脱,酶标抗体-抗 原-胶乳微粒抗体复合物则被保留在纤维膜上。
3.酶促发光反应 加入4-MUP,酶标抗体上AP将 4-MUP分解,形成4-MU,它在360nm激发光的照 射下,发出448nm的荧光,经荧光仪记录,放大, 根据标准曲线由电脑计算出所测物质的含量18
E
E 洗涤
E
E弃上清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课件

内分泌疾病诊断
在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可用于检测激素、维生素 D等,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内分泌功能状态。
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药效学研究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可用于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和效果, 为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的药效学数据。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可以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为新药研发提供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
04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优缺 点
优点
高灵敏度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目标物质,如肿
瘤标志物、激素等。
稳定性好
化学发光标记物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不易降解,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
宽线性范围
该方法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能够检 测到目标物质在较大浓度范围内的变 化。
自动化程度高
特点
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低背景干扰、 操作简便、可实现自动化检测等。
历史与发展
1 2 3
起源
20世纪70年代,随着酶标记技术的发展,研究 者开始探索利用化学发光反应进行免疫分析。
发展历程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 术不断完善,成为一种成熟且应用广泛的免疫分 析方法。
最新进展
新型的化学发光标记物和检测系统不断涌现,提 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拓展了应用范围。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标志物检测
基因表达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可用于检测生物体 中的各种生物标志物,如激素、细胞 因子、生长因子等,有助于研究生物 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结合其他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可 以用于基因表达分析,检测基因表达 产物的蛋白质水平,从而研究基因功 能和调控机制。
在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可用于检测激素、维生素 D等,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内分泌功能状态。
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药效学研究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可用于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和效果, 为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的药效学数据。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可以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为新药研发提供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
04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优缺 点
优点
高灵敏度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目标物质,如肿
瘤标志物、激素等。
稳定性好
化学发光标记物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不易降解,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
宽线性范围
该方法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能够检 测到目标物质在较大浓度范围内的变 化。
自动化程度高
特点
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低背景干扰、 操作简便、可实现自动化检测等。
历史与发展
1 2 3
起源
20世纪70年代,随着酶标记技术的发展,研究 者开始探索利用化学发光反应进行免疫分析。
发展历程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 术不断完善,成为一种成熟且应用广泛的免疫分 析方法。
最新进展
新型的化学发光标记物和检测系统不断涌现,提 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拓展了应用范围。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标志物检测
基因表达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可用于检测生物体 中的各种生物标志物,如激素、细胞 因子、生长因子等,有助于研究生物 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结合其他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可 以用于基因表达分析,检测基因表达 产物的蛋白质水平,从而研究基因功 能和调控机制。
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PPT(共95页)【95页】

Iθ= I0[4π2(dn/dc) 2 Mc(1+cosθ)] Nγ2λ4
定时散射比浊法是在保证抗体过量的情况下,加入待测抗原,此时反应立即开始,在反应的第一阶段,溶液中产生的散射光信号波动较大,所获取的信号计算出的结果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定时散射比浊法是避开抗原抗体反应的不稳定阶段,即散射光信号在开始反应7.5s~2min内的第一次读数,专门在抗原抗体反应的最佳时段进行读数,将检测误差降到最低。
速率散射比浊法是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动力学测定法。所谓速率是指抗原抗体反应在单位时间内形成免疫复合物的量(不是免疫复合物累积的量),连续测定各时间复合物形成的速率与其产生的散射光信号联系在一起,形成动态的速率散射比浊法,每项检测仅1~2min即可完成。
(三)速率散射比浊法(rate nephelometry)
(二)定时散射比浊法(fixed time nephelometry)
1. 仪器测定技术要点
(1) 抗原抗体预反应阶段 (2) 反应阶段(3) 信号检测
2. 抗原过量检测
(1) 抗体适当过量 (2) 对抗原过量进行阈值限定
定时散射比浊法测定原理示意图
BN ProSpec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
二、免疫胶乳比浊法
(一)原理:
(二)方法评价
本法敏感度大大高于普通比浊法,可达ng/L水平,操作简便,易自动化;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RF)可与IgG Fc段结合,使IgG致敏胶乳颗粒出现非特异性凝集,用F(ab′)2片段代替IgG既可消除此干扰,又可克服IgG致敏胶乳的自凝现象;免疫胶乳轻度自凝或抗体活性降低会严重影响结果。
第一节 自动化免疫浊度分析系统
免疫浊度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抗原、抗体在特定的电解质溶液中反应,形成小分子免疫复合物(<19S),在增浊剂(如PEG、NaF等)的作用下,迅速形成免疫复合物微粒(>19S),使反应液出现浊度。在抗体稍微过量且固定的情况下,形成的免疫复合物量随抗原量的增加而增加,反应液的浊度亦随之增大,即待测抗原量与反应溶液的浊度呈正相关。
定时散射比浊法是在保证抗体过量的情况下,加入待测抗原,此时反应立即开始,在反应的第一阶段,溶液中产生的散射光信号波动较大,所获取的信号计算出的结果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定时散射比浊法是避开抗原抗体反应的不稳定阶段,即散射光信号在开始反应7.5s~2min内的第一次读数,专门在抗原抗体反应的最佳时段进行读数,将检测误差降到最低。
速率散射比浊法是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动力学测定法。所谓速率是指抗原抗体反应在单位时间内形成免疫复合物的量(不是免疫复合物累积的量),连续测定各时间复合物形成的速率与其产生的散射光信号联系在一起,形成动态的速率散射比浊法,每项检测仅1~2min即可完成。
(三)速率散射比浊法(rate nephelometry)
(二)定时散射比浊法(fixed time nephelometry)
1. 仪器测定技术要点
(1) 抗原抗体预反应阶段 (2) 反应阶段(3) 信号检测
2. 抗原过量检测
(1) 抗体适当过量 (2) 对抗原过量进行阈值限定
定时散射比浊法测定原理示意图
BN ProSpec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
二、免疫胶乳比浊法
(一)原理:
(二)方法评价
本法敏感度大大高于普通比浊法,可达ng/L水平,操作简便,易自动化;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RF)可与IgG Fc段结合,使IgG致敏胶乳颗粒出现非特异性凝集,用F(ab′)2片段代替IgG既可消除此干扰,又可克服IgG致敏胶乳的自凝现象;免疫胶乳轻度自凝或抗体活性降低会严重影响结果。
第一节 自动化免疫浊度分析系统
免疫浊度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抗原、抗体在特定的电解质溶液中反应,形成小分子免疫复合物(<19S),在增浊剂(如PEG、NaF等)的作用下,迅速形成免疫复合物微粒(>19S),使反应液出现浊度。在抗体稍微过量且固定的情况下,形成的免疫复合物量随抗原量的增加而增加,反应液的浊度亦随之增大,即待测抗原量与反应溶液的浊度呈正相关。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PPT幻灯片课件

HRP
+N2 + H2O +光
8
对-羟基苯乙酸(HPA)
• HPA在H2O2存在下被HRP氧化成氧化二聚体(荧光 物质),在350nm激发光作用下,发出450nm波长 的荧光,可用荧光光度计测量。
1.2 HPA
H2O2 HRP
HO
CH2 COOH +荧
光
HO
CH 2 COOH
氧化二聚体
9
AMPPD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第一节 发光与化学发光剂 第二节 发光酶免疫测定(CLEIA) (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oasssay) 第三节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CLIA)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第四节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ECLI)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一、原理 属于酶免疫测定的一种。只是最后一
步酶反应所用底物为发光剂,通过发光反应
发出的光在特定的仪器上进行测定。
二、技术类型 根据酶促反应底物不同可分为: 1.荧光酶免疫测定技术 2.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技术
根据免疫学反应模式分
1.双抗体夹心法和双抗原夹心法
3.固相抗原竞争法:
14
荧光酶免疫测定技术反应原理图
R R
CH 3 N
O CO O
+ CO2+ 光
12
3.电化学发光剂
• 是指通过在电极表面进行电化学反应而发出 光的物质。
特点:①反应在电极进行; ②电子供体为:三丙胺(TPA) ③化学发光剂:三联毗啶钌
三联毗啶钌 分子结构图
N
N
N
+N2 + H2O +光
8
对-羟基苯乙酸(HPA)
• HPA在H2O2存在下被HRP氧化成氧化二聚体(荧光 物质),在350nm激发光作用下,发出450nm波长 的荧光,可用荧光光度计测量。
1.2 HPA
H2O2 HRP
HO
CH2 COOH +荧
光
HO
CH 2 COOH
氧化二聚体
9
AMPPD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第一节 发光与化学发光剂 第二节 发光酶免疫测定(CLEIA) (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oasssay) 第三节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CLIA)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第四节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ECLI)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一、原理 属于酶免疫测定的一种。只是最后一
步酶反应所用底物为发光剂,通过发光反应
发出的光在特定的仪器上进行测定。
二、技术类型 根据酶促反应底物不同可分为: 1.荧光酶免疫测定技术 2.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技术
根据免疫学反应模式分
1.双抗体夹心法和双抗原夹心法
3.固相抗原竞争法:
14
荧光酶免疫测定技术反应原理图
R R
CH 3 N
O CO O
+ CO2+ 光
12
3.电化学发光剂
• 是指通过在电极表面进行电化学反应而发出 光的物质。
特点:①反应在电极进行; ②电子供体为:三丙胺(TPA) ③化学发光剂:三联毗啶钌
三联毗啶钌 分子结构图
N
N
N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运行原理

通过技术革新和仪器改进,提高灵敏度,能够检测更低浓度的分析物。
2 更快的分析速度
优化反应步骤和数据处理算法,缩短分析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 多参数检测
实现同时检测多个指标,解决多因素综合分析的需求。
应用和优势介绍
1
临床诊断
广泛应用于肿瘤标志物、心肌酶谱等多个临床检测领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2
血清学研究
在血清学研究中,分析免疫相关的蛋白质、抗体等,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宝贵的数 据。
3
药物研发
在药物研发中,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药物代谢产物和药物相互作用,加快研发进 程。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1 更高的灵敏度
洗涤
通过特定的洗涤步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减少误差。
2
显色反应
添加显色剂,使标记物形成明显的信号,方便后续的检测及信号分析。
3
反应停止
通过添加特定的反应停止剂或改变反应环境,终止反应过程,保证信号稳定性。
荧光信号检测
高灵敏度检测器
使用高灵敏度的光学检测器采集荧光信号,确增强技术,提升信号强度和稳定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实时监测
直接在样本和试剂反应过程中进行信号监测,实时分析结果,节省时间和资源。
数据分析和结果输出
数据分析
使用先进的算法对荧光信号进行定量和质量分析, 得出可靠的结果。
结果输出
通过电子屏幕或打印机等方式将结果直观地显示出 来,方便医务人员查阅和分析。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仪运行原理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一种先进的医学检测设备,它通过独特的运行 原理实现了高效、精确的检测结果。
运行原理概述
1 光源激发
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激活标记物,发射特定光 谱信号。
2 更快的分析速度
优化反应步骤和数据处理算法,缩短分析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 多参数检测
实现同时检测多个指标,解决多因素综合分析的需求。
应用和优势介绍
1
临床诊断
广泛应用于肿瘤标志物、心肌酶谱等多个临床检测领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2
血清学研究
在血清学研究中,分析免疫相关的蛋白质、抗体等,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宝贵的数 据。
3
药物研发
在药物研发中,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药物代谢产物和药物相互作用,加快研发进 程。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1 更高的灵敏度
洗涤
通过特定的洗涤步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减少误差。
2
显色反应
添加显色剂,使标记物形成明显的信号,方便后续的检测及信号分析。
3
反应停止
通过添加特定的反应停止剂或改变反应环境,终止反应过程,保证信号稳定性。
荧光信号检测
高灵敏度检测器
使用高灵敏度的光学检测器采集荧光信号,确增强技术,提升信号强度和稳定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实时监测
直接在样本和试剂反应过程中进行信号监测,实时分析结果,节省时间和资源。
数据分析和结果输出
数据分析
使用先进的算法对荧光信号进行定量和质量分析, 得出可靠的结果。
结果输出
通过电子屏幕或打印机等方式将结果直观地显示出 来,方便医务人员查阅和分析。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仪运行原理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一种先进的医学检测设备,它通过独特的运行 原理实现了高效、精确的检测结果。
运行原理概述
1 光源激发
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激活标记物,发射特定光 谱信号。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ppt课件

ppt课件 44
思考题
1.什么是发光免疫分析?什么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2.化学发光与荧光的区别?化学发光反应的条件? 3.什么叫化学发光剂?化学发光剂必须具备那些条件? 4.吖啶酯化学发光的原理和特点是什么? 5.酶促反应的发光剂有哪些?其发光原理和特点是?
6.三联吡啶钌发光的原理和特点是什么?
ppt课件
3
发光免疫分析:是将发光分析和免疫反 应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检测
微量抗原或抗体的新型标记免疫分析
技术。
ppt课件
4
第一节 概 述
ppt课件
5
三大经典标记技术
放 射 免 疫 技 术 酶 免 疫 技 术 发 光 免 疫 技 术
ppt课件
6
发光:是指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由基态
34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示意图
ppt课件 35
㈡ 碱性磷酸酶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该分析系统以碱性磷酸酶 标记抗体(或抗原),
在与反应体系中的待测标本和固相载体发生
免疫反应后,形成固相包被抗体-待测抗原-酶
标记抗体复合物,这时加入AMPPD发光剂,
碱性磷酸酶使AMPPD脱去磷酸根基团而发光。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ppt课件
1
第十章 化学发光免疫 分析技术
第一节 慨 述
一、化学发光
二、化学发光效率 第二节 化学发光剂和标记技术 一、化学发光剂 二、发光剂的标记技术
ppt课件 2
第三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 一、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三、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四、临床应用 思考题 小结
ppt课件
46
ECLIA)是以电化学发光剂三联吡啶钌标记
思考题
1.什么是发光免疫分析?什么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2.化学发光与荧光的区别?化学发光反应的条件? 3.什么叫化学发光剂?化学发光剂必须具备那些条件? 4.吖啶酯化学发光的原理和特点是什么? 5.酶促反应的发光剂有哪些?其发光原理和特点是?
6.三联吡啶钌发光的原理和特点是什么?
ppt课件
3
发光免疫分析:是将发光分析和免疫反 应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检测
微量抗原或抗体的新型标记免疫分析
技术。
ppt课件
4
第一节 概 述
ppt课件
5
三大经典标记技术
放 射 免 疫 技 术 酶 免 疫 技 术 发 光 免 疫 技 术
ppt课件
6
发光:是指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由基态
34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示意图
ppt课件 35
㈡ 碱性磷酸酶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该分析系统以碱性磷酸酶 标记抗体(或抗原),
在与反应体系中的待测标本和固相载体发生
免疫反应后,形成固相包被抗体-待测抗原-酶
标记抗体复合物,这时加入AMPPD发光剂,
碱性磷酸酶使AMPPD脱去磷酸根基团而发光。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ppt课件
1
第十章 化学发光免疫 分析技术
第一节 慨 述
一、化学发光
二、化学发光效率 第二节 化学发光剂和标记技术 一、化学发光剂 二、发光剂的标记技术
ppt课件 2
第三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 一、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三、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四、临床应用 思考题 小结
ppt课件
46
ECLIA)是以电化学发光剂三联吡啶钌标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CMIA分析成份
磁性微粒子包被的捕捉分子(抗原,抗体或 病毒颗粒)用于特异性的检测被分析物。
吖啶酯标记的连接物 预激发液和激发液
8
ABBOTT i 2000SR试剂组成
R1试剂
R2试剂
试剂组成 中圈(RI):包被有
抗体的顺磁性微粒子 内圈(R2):吖啶
酯包被的抗体 外圈:样本稀释液 预激发液:1.32%的
光学系统速率读数. • 在位置100液体从RV杯中废液吸走. • 在位置109退出RV杯装置(UL)推出RV杯道废物盒.
19
二步法 (i System) 1
共112个RV杯空位,每18秒 转一个空位,200T/h。常规 28Mபைடு நூலகம்n/TEST
• 在位置1加样品到RV杯中. • 在位置2试剂针R1加微粒子试剂. • 在位置3振动混合样品和试剂. • 在位置4 - 63孵育18分钟.
第二种是以发光剂作为抗体或抗原的标记物,直接 通过发光反应检测标本中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如:化学发光标记免疫测定亦称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CLIA)、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
5
ABBOTT i 2000SR检测原理
Architect I系统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 (Chemilumines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 CMIA)检 测样品中的抗原,抗体和分析物。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1
化学发光基本原理
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物质的分子(反应物、产物、中间体或 荧光物质) 吸收了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而由基态跃迁至激发 态,然后再从激发态返回基态,同时将能量以光辐射的形 式释放出来,产生化学发光。将化学发光反应应用于分析 化学,根据某一时刻的发光强度或反应的发光总量来确定 体系的相应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叫化学发光分析法。
然后系统在反应复合物中加入激发液(NaOH),吖啶酯在过氧化物和碱 性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在碱性H2O2 溶液中,分子受到过氧化氢离子进 攻时,生成不稳定的二氧乙烷,此二氧乙烷分解为CO2 和电子激发态的N - 甲基吖啶酮,当其回到基态时发出最大发射波长为430nm 的光子。
13
5. 检测被分析物存在的量 要检测被分析物存在的量,CMIA光路系统通过
A + B = C + D*(激发态分子) D*→D + hv(激发态分子D*的光辐射)
2
化学发光的反应条件
(1)能快速地释放出足够的能量 (化学 发光反应多为氧化还原反应,激发能与反 应能相当,DE=170~300 kJ/mol);发光 位于可见光区;
(2)化学反应的能量至少能被一种物质 所接受并使之生成激发态;
(3)激发态分子能够以辐射跃迁的方式 返回基态。
3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特点
由于化学发光分析不使用任何光源,避免了背景光和杂散光 的干扰,降低了噪声,大大提高了信噪比,因而,化学发光 分析法一般都有很高的灵敏度,通常可测定纳克级或皮克级 的化学成分。——高灵敏度
测量化学发光强度,多采用光电转换装置,用函数记录仪或 数显装置,记录化学发光的相对强度。以最大发光强度(曲 线的峰高)定量被测组分的浓度。——光电转换
配备微机系统,自动进样,储存记录,打印结果,使化学发 光分析的速度更快。——全自动
4
化学发光的分类
化学发光反应参与的免疫测定分为二种类型: 第一种是以发光剂作为酶免疫测定的底物,通过发
光反应增强测定的敏感性。
如: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CLEIA,与酶标ELISA法类似, 即最后一步酶反应所用底物为发光剂 )
析物)吸附在反应杯的管壁上,反应复合物 被清洗去除未结合的物质,然后继续进行测 定。
11
3.加吖啶酯标记的连接物 反应复合物在反应杯中与吖啶酯标记的连接物
反应结合,反应结束后,反应复合物被清洗 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12
4. 预激发液(H2O2)被加入进行本底读数
预激发液具有以下功能: ①建立一个酸性环境,防止能量的过早释放(光发射) ②防止微粒子的凝集 ③将吖啶酯从反应复合物中脱离下来,为吖啶酯的下步反应做准备
17
一步法 (i System) 2
• 在位置87 - 90 清洗站2#清洗RV杯混合物吸走没结合物质.
18
一步法 (i System) 3
• 在位置94加入预激发液(Pre-trigger), 然后振动混合. • 在位置98 CMIA光学系统读空白值, 然后加入激发液(Trigger), 再测CMIA
预先确定好的时间读取化学发光发射的量 (活动读数),可计算分析物的浓度,或根 据Index(截断值)来定性进行判断。
14
15
项目运行方法类型
一步法
一步法分析需要29分钟处理时间,其中包括25分钟孵育
二步法
二步法分析需要29分钟处理时间,其中包括22分钟孵育
预先处理法
预先处理法需要对样品自动预先处理再按一步法和二步法分析样品
过氧化氢 激发液:
0.35mol./L的氢氧 化钠 清洗缓冲液:磷酸盐 缓冲液
9
CMIA分析步骤
1.样品与微粒子结合
在样品检测过程中,微粒子(磁性微粒子包被的捕捉 分子)与样品在反应杯中混合,在孵育过程中,样 品中的被分析物与微粒子上的捕捉抗原相互反应结 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10
2.磁石将磁性微粒子吸附 孵育后,磁石将磁性微粒子(包括特异性的分
快速反应一步法
快速反应一步法需要18分钟处理时间,其中包括11分钟孵育
快速反应二步法
快速反应二步法需要18分钟处理时间,其中包括8分钟孵育
16
一步法 (i System) 1
• 在位置1加样品到RV杯中. • 在位置2试剂针R1加微粒子试剂和吖啶酯标记的连接物试
剂. • 在位置3振动混合样品和试剂. • 在位置4-86孵育25分钟.
即:磁性微粒子包被的捕捉分子(抗原,抗体或病毒颗粒) 特异的与被分析物中抗原、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再与吖啶酯标记的连接物反应形成双抗体夹心抗原抗体复合 物。吖啶酯在过氧化氢的稀碱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10-甲基吖啶酮,当它恢复到基态时发光,根据发光强度可 计算出分析物的浓度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