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振动习题含问题详解-大学物理简谐振动问题详解

大学物理振动习题含问题详解-大学物理简谐振动问题详解
大学物理振动习题含问题详解-大学物理简谐振动问题详解

一、选择题: 1.3001:把单摆摆球从平衡位置向位移正方向拉开,使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微小角度 ,然后由静止放手任其振动,从放手时开始计时。若用余弦函数表示其运动方程,则该单摆振动的初相为

(A) (B) /2 (C) 0 (D) [ ] 2.3002: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相同、周期相同。第一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x 1 = A cos(t + )。当第一个质点从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正在最大正位移处。则第二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A)

)π21cos(2++=αωt A x (B) )π21cos(2-+=αωt A x (C)

)π23cos(2-+=αωt A x (D) )cos(2π++=αωt A x [ ]

3.3007:一质量为m 的物体挂在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下面,振动角频率为。若把此弹簧分割成二等份,将物体m 挂在分割后的一根弹簧上,则振动角频率是

(A) 2 (B) ω2 (C) 2/ω (D) /2 [ ]

4.3396: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运动速度与时间的曲线如图所示。若质点的振动规律用余弦函数描述,则其初相应为 (A) /6 (B) 5/6 (C) -5/6 (D) -/6 (E) -2/3 [ ]

5.3552:一个弹簧振子和一个单摆(只考虑小幅度摆动),在地面上的固有振动周期分别为T 1和T 2。将它们拿到月球上去,相应的周期分别为1T '和2T '

。则有 (A) 11T T >'且22T T >' (B) 11T T <'且22T T <'

(C) 11T T ='且22T T =' (D) 11T T ='且22T T >'

[ ]

6.5178: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

)312cos(1042π+π?=-t x (SI)。从t = 0时刻起,到质点位置在x = -2 cm 处,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

(A) s 81 (B) s 61 (C) s 41 (D) s 31 (E) s 21

[ ]

7.5179:一弹簧振子,重物的质量为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该振子作振幅为A 的简谐振动。当重物通过平衡位置且向规定的正方向运动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方程为:

(A)

)21/(cos π+=t m k A x (B) )21/cos(π-=t m k A x (C)

)π21/(cos +=t k m A x (D) )21/cos(π-=t k m A x (E) t m /k A x cos = [ ]

8.5312:一质点在x 轴上作简谐振动,振辐A = 4 cm ,周期T = 2 s ,其平衡位置取作坐标原点。若t = 0时刻质点第一次通过x = -2 cm 处,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x = -2 cm 处的时刻为

v (m/s) t (s) O m m v 21

x t O x 1 x 2 3030图

(A) 1 s (B) (2/3) s (C) (4/3) s (D) 2 s [ ]

9.5501:一物体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

)41cos(π+=t A x ω。在 t = T /4(T 为周期)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

(A) 2221ωA - (B) 2221ωA (C) 2321ωA - (D) 2

321ωA [ ] 10.5502: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cos(

φω+=t A x ,当时间t = T /2(T 为周期)时,质点的速度为

(A) φωsin A - (B) φωsin A (C) φωcos A -φωcos A [ ] 11.3030:两个同周期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x 1的相位比x 2的相位

(A) 落后/2 (B) 超前 (C) 落后

(D) 超前 [ ] 12.3042:一个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幅为A ,在起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A 21,且向x 轴的正方向运动,代表此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图为 [ ]

13.3254: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 。质点由平衡位置向x 轴正方向运动时,由平

衡位置到二分之一最大位移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 (A) T /4 (B) T /6 (C) T /8 (D) T /12 [ ] 14.3270:一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振动周期是

(A) 2.62 s (B) 2.40 s

(C) 2.20 s (D) 2.00 s [ ]

15.5186:已知某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位移的单位为厘米,时间单位为秒。则此简谐振动的振动方程为: (A) )3232cos(2π+π=t x (B) )3232cos(2π-π=t x (C) )3234cos(2π+π=t x (D) )3234cos(2π-π=t x (E)

)4134cos(2π-π=t x [ ]

16.3023:一弹簧振子,当把它水平放置时,它可以作简谐振动。若把它竖直放置或放 x (cm)

t (s) O 4

2

1 3270图

x (cm)

t (s) O 1 2

1 x O A A 21 ω (B) A A 21- ω x (D) O A A 21 ω x (A) O x A A 21- ω (C) O

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试判断下面哪种情况是正确的:

(A) 竖直放置可作简谐振动,放在光滑斜面上不能作简谐振动

(B) 竖直放置不能作简谐振动,放在光滑斜面上可作简谐振动

(C) 两种情况都可作简谐振动

(D) 两种情况都不能作简谐振动 [ ]

17.3028: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总能量为E 1,如果简谐振动振幅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重物的质量增为原来的四倍,则它的总能量E 2变为

(A) E 1/4 (B) E 1/2 (C) 2E 1 (D) 4 E 1 [ ]

18.3393:当质点以频率作简谐振动时,它的动能的变化频率为

(A) 4 (B) 2 (C)

(D) ν21

[ ]

19。3560: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时,弹性力在半个周期所作的功为 (A) kA 2 (B) 221kA (C) (1/4)kA 2 (D) 0

[ ] 20.5182: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位移为振幅的一半时,其动能为总能量的

(A) 1/4 (B) 1/2 (C) 2/1 (D) 3/4 (E) 2/3 [ ]

21.5504:一物体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

)21cos(π+=t A x ω。则该物体在t = 0

时刻的动能与t = T /8(T 为振动周期)时刻的动能之比为:

(A) 1:4 (B) 1:2 (C) 1:1 (D) 2:1 (E) 4:1 [ ] 22.5505: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振动方程为)cos(

φω+=t A x 。在求质点的振动动能时,得出下面5个表达式: (1) )(sin 21222φωω+t A m (2)

)(cos 21222φωω+t A m

(3) )sin(212φω+t kA (4) )(cos 2122φω+t kA (5) )(sin 22222φω+πt mA T

其中m 是质点的质量,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T 是振动的周期。这些表达式中

(A) (1),(4)是对的 (B) (2),(4)是对的 (C) (1),(5)是对的

(D) (3),(5)是对的 (E) (2),(5)是对的 [ ]

23.3008:一长度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均匀轻弹簧分割成长度分别为l 1和l 2的两部分,且l 1 = n l 2,n 为整数. 则相应的劲度系数k 1和k 2为

(A) 11+=

n kn k , )1(2+=n k k (B) n n k k )1(1+=,

12+=n k k (C) n n k k )1(1+=, )1(2+=n k k (D) 11+=n kn k , 12+=n k k [ ]

24.3562:图中所画的是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若这两个简谐振动可叠加,则合成的余弦振动的初相为

(A) π23

(B) π

(C) π21

(D) 0 [ ]

二、填空题:

1.3009: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振幅为A ,周期为T ,其运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若0=t 时,(1) 振子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初相为______________;(2) 振子在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则初相为__________;(3) 振子在位移为A /2处,且向负方向运动,则初相为______。

2.3390:一质点作简谐振动,速度最大值v m = 5 cm/s ,振幅A = 2 cm 。若令速度具有正最大值的那一时刻为t = 0,则振动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557: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围的中心点为x 轴的原点。已知周期为T ,振幅为A 。(1)若t = 0时质点过x = 0处且朝x 轴正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 x =____________。

(2)若t = 0时质点处于

A x 21=处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 x

=_______________。

4.3816:一质点沿x 轴以 x = 0 为平衡位置作简谐振动,频率为 0.25 Hz 。t = 0时,x = -0.37 cm 而速度等于零,则振幅是___________,振动的数值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5.3817:一简谐振动的表达式为)3cos(φ+=t A x ,已知 t = 0时的初位移为0.04 m ,初速度为0.09 m/s ,则振幅A =_____________ ,初相 =________________。

6.3818:两个弹簧振子的周期都是0.4 s ,设开始时第一个振子从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经过0.5 s 后,第二个振子才从正方向的端点开始运动,则这两振动的相位差为____________。

7.3819:两质点沿水平x 轴线作相同频率和相同振幅的简谐振动,平衡位置都在坐标原点。它们总是沿相反方向经过同一个点,其位移x 的绝对值为振幅的一半,则它们之间的相位差为___________。

8.3820:将质量为 0.2 kg 的物体,系于劲度系数k = 19 N/m 的竖直悬挂的弹簧的下端。假定在弹簧不变形的位置将物体由静止释放,然后物体作简谐振动,则振动频率为__________,振幅为____________。

9.3033:一简谐振动用余弦函数表示,其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此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为A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0.3041:一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确定在t = 2s 时刻质点的位移为____________,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11.3046:一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图如图所示,振幅矢量长2cm ,则该简谐振动的初相为__________。振动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398: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振动曲线如图所示。根据此图,它的周期T

=___________,用余弦函数描述时初相 =_________________。

x (cm) t (s) 10 5 -10 1 4 7 10 13 O 3033图 x (cm) t (s) O 1 2 3 4 6 6 ω ω πt x O t =0 t = t π/4 3046图 -3

13.3399:已知两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简谐振动方程(余弦形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567:图中用旋转矢量法表示了一个简谐振动。旋转矢量的长度为0.04 m ,旋转角速度 = 4 rad/s 。此简谐振动以余弦函数表示的振动方程为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I)。

15.3029:一物块悬挂在弹簧下方作简谐振动,当这物块的位移等于振幅的一半时,其动能是总能量的______________。(设平衡位置处势能为零)。当这物块在平衡位置时,弹簧的长度比原长长l ,这一振动系统的周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268一系统作简谐振动, 周期为T ,以余弦函数表达振动时,初相为零。在0≤t ≤T 21围,系统在t =________________时刻动能和势能相等。

17.3561:质量为m 物体和一个轻弹簧组成弹簧振子,其固有振动周期为T. 当它作振幅为A 自由简谐振动时,其振动能量E = ____________。

18.3821:一弹簧振子系统具有1.0 J 的振动能量,0.10 m 的振幅和1.0 m/s 的最大速率,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振子的振动频率为_________。

19.3401: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振动表达式分别为:

)215cos(10621π+?=-t x (SI) , )5cos(10222t x -π?=- (SI)

它们的合振动的振辐为_____________,初相为____________。

20.3839: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周期相同,振幅分别为A 1 = 0.05 m 和A 2 = 0.07 m ,它们合成为一个振幅为A = 0.09 m 的简谐振动。则这两个分振动的相位差___________rad 。

21.5314:一质点同时参与了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为

)41cos(05.01π+=t x ω (SI), )129cos(05.02π+=t x ω (SI)

其合成运动的运动方程为x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315: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合振动的振幅为20 cm ,与第一个简谐振动的相位差为 –1 = /6。若第一个简谐振动的振幅为310cm = 17.3 cm ,则第二个简谐振动的振幅为___________________ cm ,第一、二两个简谐振动的相位差1 2为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3017: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其角频率 = 10 rad/s 。试分别写出以下两种初始状态下的振动方程:(1) 其初始位移x 0 = 7.5 cm ,初始速度v 0 = 75.0 cm/s ;(2) 其初始位移x 0 =7.5 cm ,初始速度v 0 =-75.0 cm/s 。

2.3018:一轻弹簧在60 N 的拉力下伸长30 cm 。现把质量为4 kg 的物体悬挂在该弹簧的下端并使之静止,再把物体向下拉10 cm ,然 后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求:(1) 物体的振动方程;(2) 物体在平衡位置上方5 cm 时弹簧对物体的拉力;(3) 物体从第一次越过平衡位置时刻起到它运动到上方5 cm 处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3.5191:一物体作简谐振动,其速度最大值v m = 3×10-2 m/s ,其振幅A = 2×10-2 m 。

若t = 0时,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x 轴的负方向运动。求:(1) 振动周期T ;(2) 加速度的最大值a m ;(3) 振动方程的数值式。

4.3391:在一竖直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小球,弹簧被拉长l 0 = 1.2 cm 而平衡。再经拉动后,该小球在竖直方向作振幅为A = 2 cm 的振动,试证此振动为简谐振动;选小球在正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写出此振动的数值表达式。

5.3835在竖直悬挂的轻弹簧下端系一质量为 100 g 的物体,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

再对物体加一拉力使弹簧伸长,然后从静止状态将物体释放。已知物体在32 s 完成48次振动,振幅为5 cm 。(1) 上述的外加拉力是多大?(2) 当物体在平衡位置以下1 cm 处时,此振动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各是多少?

6.3836在一竖直轻弹簧下端悬挂质量m = 5 g 的小球,弹簧伸长l = 1 cm 而平衡。经推动后,该小球在竖直方向作振幅为A = 4 cm 的振动,求:(1) 小球的振动周期;(2) 振动能量。

7.5506一物体质量m = 2 kg ,受到的作用力为F = -8x (SI)。若该物体偏离坐标原点O 的最大位移为A = 0.10 m ,则物体动能的最大值为多少?

8.5511 如图,有一水平弹簧振子,弹簧的劲度系数k = 24 N/m ,重物的质量m = 6 kg ,重物静止在平衡位置上。设以一水平恒力F = 10 N 向左作用于物体(不计摩擦),使之由平衡位置向左运动了0.05 m 时撤去力F 。当重物运动到左方最远位置时开始计时,求物体的运动方程。

一、选择题: 1.3001:C ;2.3002:B ;3.3007:B ;4.3396:C ;5.3552:D ;6.5178:E ;

7.5179:B ;8.5312:B ;9.5501:B ;10.5502:B ;11.3030:B ;12.3042:B ; 13.3254:D ;14.3270:B ;15.5186:C ;16.3023:C ;17.3028:D ;18.3393:B ; 19.3560:D ;20.5182:D ;21.5504:D ;22.5505:C ;23.3008:C ;24.3562:B ;

二、填空题:

1.3009: ; - /2;

2.3390:

)212/5cos(1022π-?=-t x 3.3557:

)212cos(π-πT t A ; )312cos(π+πT t A 4.3816: 0.37 cm ; )21cos(1037.02π±π?=-t x

5.3817: 0.05 m ; -0.205p (或-36.9°)

6.3818:

7.3819: 32π±

8.3820: 1.55 Hz ; 0.103 m

9.3033: 10 cm (/6) rad/s ; /3

10.3041: 0; 3 cm/s

11.3046: /4; )4/cos(10

22π+π?=-t x (SI) 12.3398: 3.43 s ; -2/3

13.3399: )cos(1063π+π?=-t x a (SI);

)2121cos(1063π+π?=-t x b (SI) 14.3567:

)214cos(04.0π-πt 15.3029: 3/4;

g l /2?π 16.3268: T /8; 3T /8

x F m 5506图 F x m 5511图

大学物理-机械振动习题-含答案

大学物理-机械振动习题-含答案

t (s ) v (m.s -1) 12m v m v o 1.3题图 第三章 机械振动 一、选择题 1. 质点作简谐振动,距平衡位置2。0cm 时, 加速度a=4.0cm 2 /s ,则该质点从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时间为( C ) A:1.2s B: 2.4s C:2.2s D:4.4s 解: s T t T x a x a 2.2422,2 222,22===∴== ===ππ ω πωω 2.一个弹簧振子振幅为2 210m -?, 当0t =时振子在2 1.010m x -=?处,且向 正方向运动,则振子的振动方 程是:[ A ] A :2 210cos()m 3 x t πω-=?-; B :2 210cos()m 6x t π ω-=?-; C :2 210cos()m 3 x t π ω-=?+ ; D : 2210cos()m 6 x t π ω-=?+; 解:由旋转矢量可以得出振动的出现初相为:3 π- 3.用余弦函数描述一简 谐振动,若其速度与时间(v —t )关系曲线 如图示,则振动的初相位为:[ A ] 1.2题图 x y o

A :6π; B :3π; C :2 π ; D :23π; E :56π 解:振动速度为:max sin()v v t ω?=-+ 0t =时,01sin 2?=,所以06π?=或0 56 π ?= 由知1.3图,0t =时,速度的大小 是在增加,由旋转矢量图知,旋转矢量在第一象限内,对应质点的运动是由正最大位移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是逐渐增加的,旋转矢量在第二象限内,对应质点的运动是由平衡位置向负最大位移运动,速度是逐渐减小的,所以只有0 6 π?=是符合条件的。 4.某人欲测钟摆摆长,将钟摆摆锤上移1毫米,测得此钟每分快0。1秒,则此钟摆的摆长为( B ) A:15cm B:30cm C:45cm D:60cm 解:单摆周期 ,2g l T π=两侧分别对T , 和l 求导,有: cm mm T dT dl l l dl T dT 3060) 1.0(21 21,21=-?-==∴= 二、填空题 1.有一放置在水平面上的弹簧振子。振幅 A = 2.0×10-2m 周期 T = 0.50s , 3 4 6 5 2 1 x /1 2题图 x y

大学物理实验简谐振动与阻尼振动的实验报告

湖北文理学院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 验 报 告 学院 专业 班 学号: 姓名: 实验名称 简谐振动与阻尼振动的研究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实验室: N1-103 [实验目的]: 1. 验证在弹性恢复力作用下,物体作简谐振动的有关规律;测定弹簧的弹性系数K 和有效质量m. 2. 测定阻尼振动系统的半衰期和品质因数,作出品质因数Q 与质量M 的关系曲线。 [仪器用具]:仪器、用具名称及主要规格(包括量程、分度值、精度等) 气垫导轨、滑块、附加质量(2)、弹簧(4)、光电门(2)、数字毫秒计. [实验原理]: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包括简单原理图、相关公式等) 1.简谐振动 在水平气垫导轨上的滑块m 的两端连接两根弹性系数1k 、2k 近乎相等的弹簧,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气轨的两端点。滑块的运动是简谐振动。其周期为: 2 122k k M T +== π ω π 由于弹簧不仅是产生运动的原因,而且参 加运动。因此式中M 不仅包含滑块(振子)的质量m ,还有弹簧的有效质量0m 。M 称为弹簧振子系统的有效质量。经验 证:0m m M += 其中 s m m 31 0=,s m 为弹簧质量。假设:k k k ==21则有周期: 22T πω= = 若改变滑块的质量m ?,则周期2T 与m ?成正比。222 4422M m T k k ππ?=+。以2T 为纵坐标,以m ?为横坐标,作2T -m ?曲线。则为一条斜率为242k π的直线。由斜率可以求出弹簧的弹性系数k 。求出弹性系数后再根据式22 42M T k π=求出弹簧的 有效质量。 2.阻尼振动 简谐振动是一种振幅相等的振动,它是忽略阻尼振动的理想情况。事实上,阻尼力不可避免,而抵抗阻力做功的结果,使振动系统的能量逐渐减小。因此,实验中发生的一切自由振动,振幅总是逐渐减小以至等于零的。这种振动称为阻尼振动。用品质因数(即Q 值),来反映阻尼振动衰减的特性。其定义为:振动系统的总能量E 与在一个周期中所损耗能 量E ?之比的π2倍,即 2E Q E π =?;通过简单推导也有: 12 ln 2 T Q T π= 2 1T 是 阻尼振动的振幅从 0A 衰减为 2 0A 所用时 间,叫做半衰期。测出半衰期就可以计算出品质因数Q 。在实验中,改变滑块的质量。作质量与品质因数的关系曲线。 [实验内容]: 简述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1. 打开气泵观察气泵工作是否正常,气轨出气孔出气大小是否均匀。 2. 放上滑块,调节气轨底座,使气轨处于水平状态。 3. 把滑块拉离平衡位置,记录下滑块通过光电门10次所用的时间。 4. 改变滑块质量5次,重复第3步操作。 5. 画出m T -2 关系曲线,.据m T -2关系曲线,求出斜率K ,并求出弹性系数k 。 6. 用天平测量滑块(附挡光片)、每个附加物的质量后;求出弹簧的有效质量。 7. 用秒表测量滑块儿的振幅从A 0衰减到A 0/2所用的时间2 1T ;求出系统的品质因数Q 8. 滑块上增至4个附加物,重复步骤7作出Q-m ?的关系曲线;

大学物理A第九章 简谐振动

第九章 简谐振动 填空题(每空3分) 质点作简谐振动,当位移等于振幅一半时,动能与势能的比值为 ,位移等于 时,动能与势能相等。(3:1,2A ) 9-2两个谐振动方程为()120.03cos (),0.04cos 2()x t m x t m ωωπ==+则它们的合振幅为 。(0.05m ) 9-3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表达式分别为X 1=×10-2cos(T π2t+4 π ) (SI) , X 2=×10-2cos(T π2t -43π) (SI) ,则其合振动的表达式为______(SI).( X=×10-2cos(T π2t+4 π ) (SI)) 9-4一质点作周期为T 、振幅为A 的简谐振动,质点由平衡位置运动到2 A 处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_。( 12 T ) 9-5 有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表达式分别为 )4 cos(1π ω+ =t A x m 、 )4 3 cos(32πω+=t A x m ,则合振动的振幅为 。(2 A) 9-6 已知一质点作周期为T 、振幅为A 的简谐振动,质点由正向最大位移处运动到2 A 处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_。 ( 6 T ) 9-7有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表达式分别为 )75.010cos(03.01π+=t x m 、)25.010cos(04.02π-=t x m ,则合振动的振幅为 。 (0.01m ) 质量0.10m kg =的物体,以振幅21.010m -?作简谐振动,其最大加速度为2 4.0m s -?,通过平衡 位置时的动能为 ;振动周期是 。(-3 2.010,10s J π?) 9-9一物体作简谐振动,当它处于正向位移一半处,且向平衡位置运动,则在该位置时的相位为 ;在该位置,势能和动能的比值为 。(3π) 9-10质量为0.1kg 的物体,以振幅21.010m -?作谐振动,其最大加速度为14.0m s -?,则通过最大位移处的势能为 。(3210J -?) 9-11一质点做谐振动,其振动方程为6cos(4)x t ππ=+(SI ),则其周期为 。

大学物理 机械振动习题 含答案

题图 第三章 机械振动 一、选择题 1. 质点作简谐振动,距平衡位置2。0cm 时,加速度a=4.0cm 2 /s ,则该质点从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时间为( C ) A: B: C: D: 解: s T t T x a x a 2.242 2,2 222,22===∴==== =ππ ωπ ωω 2.一个弹簧振子振幅为2210m -?,当0t =时振子在21.010m x -=?处,且向正方向运 动,则振子的振动方程是:[ A ] A :2210cos()m 3 x t π ω-=?-; B :2 210cos()m 6 x t π ω-=?-; C :2210cos()m 3 x t π ω-=?+ ; D :2210cos()m 6 x t π ω-=?+ ; 解:由旋转矢量可以得出振动的出现初相为:3 π- 3.用余弦函数描述一简谐振动,若其速度与时间(v —t )关系曲线如图示,则振动的初相位为:[ A ] A :6π; B :3π; C :2 π ; D :23π; E :56 π 解:振动速度为:max 0sin()v v t ω?=-+ 0t =时,01sin 2?= ,所以06π?=或056 π?= 由知图,0t =时,速度的大小是在增加,由旋转矢量图知, 旋转矢量在第一象限内,对应质点的运动是由正最大位移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是逐渐增加的,旋转矢量在第二象限内,对 应质点的运动是由平衡位置向负最大位移运动,速度是逐渐减小的,所以只有06 π ?= 是符 合条件的。 4.某人欲测钟摆摆长,将钟摆摆锤上移1毫米,测得此钟每分快0。1秒,则此钟摆的摆长为( B ) A:15cm B:30cm C:45cm D:60cm 解:单摆周期 ,2g l T π =两侧分别对T ,和l 求导,有: cm mm T dT dl l l dl T dT 3060) 1.0(21 21,21=-?-= =∴=

大学物理习题_机械振动机械波

机械振动机械波 一、选择题 1.对一个作简谐振动的物体,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物体处在运动正方向的端点时,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最大值; (B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负方向运动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正方向运动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D )物体处在负方向的端点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2.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cos(φω+=t A x ,当时间2/T t =(T 为周期)时,质点的速度为 (A )φωsin A v -=; (B )φωsin A v =; (C )φωcos A v -=; (D )φωcos A v =。 3.一物体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 ? ? +=4cos πωt A x 。在4T t =(T 为周期)时刻,物 体的加速度为 (A )2221ωA - ; (B )2221 ωA ; (C )232 1 ωA - ; (D )2321ωA 。 4.已知两个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1x 的位相比2x 的位相 (A )落后2π; (B )超前2π ; (C )落后π; (D )超前π。 5.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 ? ?? +?=-ππ312cos 10 42 t x (SI )。从0=t 时刻 起,到质点位置在cm x 2-=处,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 第题图

(A )s 8/1; (B )s 4/1; (C )s 2/1; (D )s 3/1。 6.一个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幅为 A ,在起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2/A ,且向x 轴的正方向运 动,代表此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图为 7.一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此振动的周期为 (A )s 12; (B )s 10; (C )s 14; (D )s 11。 8.一简谐振动在某一瞬时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机械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9.一个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已知此振子势能的最大值为1600J 。当振子处于最大位移的1/4时,此时的动能大小为 (A )250J ; (B )750J ; (C )1500J ; (D ) 1000J 。 10.当质点以频率ν作简谐振动时,它的动能的变化频率为 (A )ν; (B )ν2 ; (C )ν4; (D ) 2 ν。 11.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已知振动周期为T ,则其振动动能变化的周期是 (A )T /4; (B )T/2; (C )T ; (D )2T 。 x (A ) (B )(C ) (D ) )s 2 1 -

气垫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实验报告

××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 系:物理系专业:×× 年级:××级 姓名:×× 学号:×× 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 实验四:气垫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考察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与振动系统参量的关系。 2. 学习用图解法求出等效弹簧的倔强系数和有效质量。 3. 学会气垫调整与试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弹簧的倔强系数 弹簧的伸长量x 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F=kx k= X F 2.弹簧振子的简谐运动方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滑块m 1 的运动方程为 -k 1(x+x 01)-k 2(x-x 02)=m 22dt x d ,即-(k 1+k 2)x=m 22dt x d 式中,m=m 1+m 0(系统有效质量),m 0是弹簧有效质量,m 1是滑块质量。令k=k 1+k 2,则 -kx= m 22dt x d 解为x=A sin (ω0t+ψ ),ω0= m k = m k k 2 1

而系统振动周期 T 0= 2ωπ =2πk m 当m 0《 m 1时,m 0=3 s m ,m s 是弹簧的实际质量(m 0与m s 的关系可简单写成m 0=3 m s )。 本实验通过改变m 1测出相应的T ,以资考察T 和m 的关系,从而求出m 0和k 。 三.主要仪器设备: 气垫导轨、滑块(包括挡光刀片)、光电门、测时器、弹簧。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 1.气垫导轨水平的调节 使用开孔挡光片,智能测时器选在2pr 功能档。让光电门A 、B 相距约60cm(取导轨中央位置),给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Δt 1和Δt 2控制在20-30ms 内),让它在导轨上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若在同一方向上运动的Δt 1和Δt 2的相对误差小于3%,则认为导轨已调到水平.否则重新调整水平调节旋钮。 2.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与振幅的关系 先将测时器设置于6pd (测周期)功能档。按动选择钮,屏幕显示6pd 时,按动执行键,显示为0。每按一次选择键,显示加1;当达到预定值(如预置数为n =6,则表示测3个周期的时间)后,将滑块拉离平衡点6.00厘米(即选定某一振幅),再按执行键,放手让其运动,进入测周期操作。当屏幕上显示预置数减为0后,

大学物理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大学物理单元测试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选择题 (25分) 1 一质点作周期为T 的简谐运动,质点由平衡位置正方向运动到最大位移一半处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D ) (A )T/2 (B )T/4 (C)T/8 (D )T/12 2 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为振幅的1/4时,其动能为振动总能量的( E ) (A )7/16 (B )9/16 (C )11/16 (D )13/16 (E )15/16 3 一质点作简谐运动,其振动方程为 )3 2cos( 24.0π π + =t x m, 试用旋转矢量法求出质点由初始状态运动到 x =-0.12 m,v <0的状态所经过的最短时间。 (C ) (A )0.24s (B ) 3 1 (C )3 2 (D )2 1 4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2cos λνπx t A y - =,在ν 1 = t 时刻,4 31λ= x 与 4 2λ = x 两处质点速度之比:( B ) (A )1 (B )-1 (C )3 (D )1/3 5 一平面简谐机械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下述各结论哪个正确?( D ) (A)介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增大时,其弹性势能减小,总机械能守恒. (B)介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能都作周期性变化,但两者相位不相同 (C)介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位在任一时刻都相同,但两者数值不同. (D)介质质元在其平衡位置处弹性势能最大. 二、填空题(25分) 1 一弹簧振子,弹簧的劲度系数为0.3 2 N/m ,重物的质量为0.02 kg ,则这个系统的固有频率为____0.64 Hz ____,相应的振动周期为___0.5π s______. 2 两个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两个简谐振动的频率之比 ν1:ν2 = _2:1__ __,加速度最大值之比a 1m :a 2m = __4:1____,初始速率之比 v 10 :v 20 = _2:1__ ___.

《大学物理学》机械振动练习题

《大学物理学》机械振动自主学习材料 一、选择题 9-1.一个质点作简谐运动,振幅为A ,在起始时质点的位移为2 A - ,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 代表此简谐运动的旋转矢量为( ) 【旋转矢量转法判断初相位的方法必须掌握】 9-2.已知某简谐运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此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x 的单位为cm ,t 的单位为s )为( ) (A )22 2cos()3 3x t ππ=-; (B )2 22cos()33x t ππ=+ ; (C )4 22cos()33x t ππ=-; (D )4 22cos()33 x t ππ=+ 。 【考虑在1秒时间内旋转矢量转过 3 ππ+,有43 πω= 】 9-3.两个同周期简谐运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1x 的相位比2x 的相位( ) (A )落后 2 π ; (B )超前 2 π ; (C )落后π; (D )超前π。 【显然1x 的振动曲线在2x 曲线的前面,超前了1/4周期,即超前/2π】 9-4.当质点以频率ν作简谐运动时,它的动能变化的频率为( ) (A )2 ν ; (B )ν; (C )2ν; (D )4ν。 【考虑到动能的表达式为2 2 2 11sin () 2 2 k E m v kA t ω?= = +,出现平方项】 9-5.图中是两个简谐振动的曲线,若这两个简谐振动可 叠加,则合成的余弦振动的初相位为( ) (A )32 π; (B )2π ; (C )π; (D )0。 【由图可见,两个简谐振动同频率,相位相差π,所以,则合成的余弦振动的振幅应该是大减小,初相位是大的那一个】 9--1.一物体悬挂在一质量可忽略的弹簧下端,使物体略有位移, 测得其振动周期为T ,然后将弹簧分割为两半,并联地悬挂同 一物体,再使物体略有位移,测得其振动周期为'T ,则 '/T T 为( ) ()A ()B () C ()D ) s 1 -2 -

大学物理题库和振动与波动

振动与波动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当质点以频率ν 作简谐振动时,它的动能的变化频率为( ) (A ) 2v (B )v (C )v 2 (D )v 4 2、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幅为cm 12,周期为s 2。当0=t 时, 位移为cm 6,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则振动表达式为( ) (A) )(3 cos 12.0π π-=t x (B ) )(3 cos 12.0π π+=t x (C ) )(3 2cos 12.0π π-=t x (D ) ) (32cos 12.0π π+=t x 3、 有一弹簧振子,总能量为E ,如果简谐振动的振幅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重物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四倍,则它的总能量变为 ( ) (A )2E (B )4E (C )E /2 (D )E /4 4、机械波的表达式为()()m π06.0π6cos 05.0x t y +=,则 ( ) (A) 波长为100 m (B) 波速为10 m·s-1 (C) 周期为1/3 s (D)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5、两分振动方程分别为x 1=3cos (50πt+π/4) ㎝ 和x 2=4cos (50πt+3π/4)㎝,则它们的合振动的振幅为( ) (A) 1㎝ (B )3㎝ (C )5 ㎝ (D )7 ㎝ 6、一平面简谐波,波速为μ=5 cm/s ,设t= 3 s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x=0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 ) (A) y=2×10- 2cos (πt/2-π/2) (m) (B) y=2×10- 2cos (πt + π) (m) (C) y=2×10- 2cos(πt/2+π/2) (m) (D) y=2×10- 2cos (πt -3π/2) (m) 7、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 传播。x=0处的质点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若波函数用余弦函数表示,则该波的初位相为( ) (A )0 (B )π (C) π /2 (D) - π /2 8、有一单摆,摆长m 0.1=l ,小球质量g 100=m 。设小球的运动可看作筒谐振动,则该振动的周期为( ) (A) 2π (B )32π (C )102π (D )52π 9、一弹簧振子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时,弹性力在半个周期内所做的功为 [ ] (A) kA 2 (B )kA 2 /2 (C )kA 2 /4 (D )0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实验波尔共振实验54

实验02 波尔共振实验 因受迫振动而导致的共振现象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在声学、光学、电学、原子核物理及各种工程技术领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共振现象。共振现象既有破坏作用,也有许多实用价值。许多仪器和装置的原理也基于各种各样的共振现象,如超声发生器、无线电接收机、交流电的频率计等。在微观科学研究中共振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例如利用核磁共振和顺磁共振研究物质结构等。 表征受迫振动的性质是受迫振动的振幅频率特性和相位频率特性(简称幅频和相频特性)。本实验中,用波尔共振仪定量测定机械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并利用频闪方法来测定动态物理量——相位差。 【实验目的】 1.研究波尔共振仪中弹性摆轮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2.研究不同阻尼力矩对受迫振动的影响,观察共振现象。 3.学习用频闪法测定运动物体的某些量,例相位差。 【仪器用具】 ZKY-BG波尔共振实验仪 【实验原理】 物体在周期外力的持续作用下发生的振动称为受迫振动,这种周期性的外力称为强迫

力。如果外力是按简谐振动规律变化,那么稳定状态时的受迫振动也是简谐振动,此时,振幅保持恒定,振幅的大小与强迫力的频率和原振动系统无阻尼时的固有振动频率以及阻尼系数有关。在受迫振动状态下,系统除了受到强迫力的作用外,同时还受到回复力和阻尼力的作用。所以在稳定状态时物体的位移、速度变化与强迫力变化不是同相位的,存在一个相位差。当强迫力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同时产生共振,此时速度振幅最大,相位差为90°。 实验采用摆轮在弹性力矩作用下自由摆动,在电磁阻尼力矩作用下作受迫振动来研究受迫振动特性,可直观地显示机械振动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当摆轮受到周期性强迫外力矩t cos M M 0ω=的作用,并在有空气阻尼和电磁阻尼的媒质中运动时(阻尼力矩为dt d b θ-)其运动方程为 t cos M dt d b k dt d J 022ω+θ-θ-=θ (1) 式中,J 为摆轮的转动惯量,θ-k 为弹性力矩,0M 为强迫力矩的幅值,ω为强迫力的圆频率。 令 J k 20=ω,J b 2=β,J m m 0= 则式(1)变为 t cos m dt d 2dt d 2022ω=θω+θβ+θ (2) 当0t cos m =ω时,式(2)即为阻尼振动方程。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音叉的受迫振动与共振

华中科技大学音叉的受迫振动与共振 【实验目的】 1.研究音叉振动系统在驱动力作用下振幅与驱动力频率的关系,测量并绘制它们的关系曲线,求出共振频率和振动系统振动的锐度。 2.通过对音叉双臂振动与对称双臂质量关系的测量,研究音叉共振频率与附在音叉双臂一定位置上相同物块质量的关系。 3.通过测量共振频率的方法,测量附在音叉上的一对物块的未知质量。 4.在音叉增加阻尼力情况下,测量音叉共振频率及锐度,并与阻尼力小情况进行对比。 【实验仪器】 FD-VR-A型受迫振动与共振实验仪(包括主机和音叉振动装置)、加载质量块(成对)、阻尼片、电子天平(共用)、示波器(选做用) 【实验装置及实验原理】 一.实验装置及工作简述 FD-VR-A型受迫振动与共振实验仪主要由电磁激振驱动线圈、音叉、电磁线圈传感器、支座、低频信号发生器、交流数字电压表(0~)等部件组成(图1所示) 1.低频信号输出接口 2.输出幅度调节钮 3.频率调节钮 4.频率微调钮 5.电压输入接口 6.电源开关 7.信号发生器频率显示窗 8.数字电压表显示窗 9.电压输出接口10.示波器接口Y11.示波器接口X12.低频信号输入接口13.电磁激振驱动线圈14.电磁探测线圈传感器15.质量块16.音叉17.底座18.支架19. 固定螺丝 图1 FD-VR-A型受迫振动与共振实验仪装置图 在音叉的两双臂外侧两端对称地放置两个激振线圈,其中一端激振线圈在由低频信号发生器供给的正弦交变电流作用下产生交变磁场激振音叉,使之产生正弦振动。当线圈中的电流最大时,吸力最大;电流为零时磁场消失,吸力为零,音叉被释放,因此音叉产生的振动频率与激振线圈中的电流有关。频率越高,磁场交变越快,音叉振动的频率越大;反之则小。另一端线圈因为变化的磁场产生感应电流,输出到交流数字电压表中。因为I=dB/dt,而dB/dt取决于音叉振动中的速度v,速度越快,磁场变化越快,产生电流越大,电压表显示的数值越大,即电压值和速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实验07 波尔共振实验45854

实验02波尔共振实验 因受迫振动而导致的共振现象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在声学、光学、电学、原子核物理及各种工程技术领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共振现象。共振现象既有破坏作用,也有许多实用价值。许多仪器和装置的原理也基于各种各样的共振现象,如超声发生器、无线电接收机、交流电的频率计等。在微观科学研究中共振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例如利用核磁共振和顺磁共振研究物质结构等。 表征受迫振动的性质是受迫振动的振幅频率特性和相位频率特性(简称幅频和相频特性)。本实验中,用波尔共振仪定量测定机械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并利用频闪方法来测定动态物理量——相位差。 【实验目的】 1. 研究波尔共振仪中弹性摆轮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2. 研究不同阻尼力矩对受迫振动的影响,观察共振现象。 3. 学习用频闪法测定运动物体的某些量,例相位差。 【仪器用具】 ZKY-BG 波尔共振实验仪 【实验原理】 物体在周期外力的持续作用下发生的振动称为受迫振动,这种周期性的外力称为强迫力。如果外力是按简谐振动规律变化,那么稳定状态时的受迫振动也是简谐振动,此时,振幅保持恒定,振幅的大小与强迫力的频率和原振动系统无阻尼时的固有振动频率以及阻尼系数有关。在受迫振动状态下,系统除了受到强迫力的作用外,同时还受到回复力和阻尼力的作用。所以在稳定状态时物体的位移、速度变化与强迫力变化不是同相位的,存在一个相位差。当强迫力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同时产生共振,此时速度振幅最大,相位差为90°。 实验采用摆轮在弹性力矩作用下自由摆动,在电磁阻尼力矩作用下作受迫振动来研究受迫振动特性,可直观地显示机械振动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当摆轮受到周期性强迫外力矩t cos M M 0ω=的作用,并在有空气阻尼和电磁阻尼的媒质中运动时(阻尼力矩为dt d b θ -)其运动方程为 t cos M dt d b k dt d J 022ω+θ-θ-=θ(1) 式中,J 为摆轮的转动惯量,θ-k 为弹性力矩,0M 为强迫力矩的幅值,ω为强迫力的圆 频率。 令J k 2 = ω,J b 2=β,J m m 0= 则式(1)变为 t cos m dt d 2dt d 2 02 2ω=θω+θβ+θ(2)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习题库试题及答案--04-机械振动习题

一、选择题: 1.3001:把单摆摆球从平衡位置向位移正方向拉开,使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微小角度 θ ,然后由静止放手任其振动,从放手时开始计时。若用余弦函数表示其运动方程,则该单 摆振动的初相为 (A) π (B) π/2 (C) 0 (D) θ 2.3002: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相同、周期相同。第一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x 1 = A cos(ωt + α)。当第一个质点从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正在最大正位移处。则第二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A) )π21cos(2++=αωt A x (B) ) π21 cos(2-+=αωt A x (C) ) π23 cos(2-+=αωt A x (D) )cos(2π++=αωt A x 3.3007:一质量为m 的物体挂在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下面,振动角频率为ω。若把此弹簧分割成二等份,将物体m 挂在分割后的一根弹簧上,则振动角频率是 (A) 2 ω (B) ω2 (C) 2/ω (D) ω /2 (B) 4.3396: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运动速度与时间的曲线如图所示。若质点的振动规律用余弦函数描述,则其初相应为 (A) π/6 (B) 5π/6 (C) -5π/6 (D) -π/6 (E) -2π/3 5.3552:一个弹簧振子和一个单摆(只考虑小幅度摆动),在地面上的固有振动周期分别为T 1和T 2。将它们拿到月球上去,相应的周期分别为1T '和2T '。则有 (A) 11T T >'且22T T >' (B) 11T T <'且22T T <' (C) 11T T ='且22T T =' (D) 11T T ='且22T T >' 6.5178: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 ) 31 2cos(1042π+π?=-t x (SI)。从t = 0时刻起,到质点位置在x = -2 cm 处,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 (A) s 81 (B) s 61 (C) s 41 (D) s 31 (E) s 21 7.5179:一弹簧振子,重物的质量为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该振子作振幅为A 的简谐振动。当重物通过平衡位置且向规定的正方向运动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方程为: (A) )21/(cos π+=t m k A x (B) ) 21/cos(π-=t m k A x (C) ) π21/(cos +=t k m A x (D) )21/cos(π-=t k m A x (E) t m /k A x cos = 8.5312:一质点在x 轴上作简谐振动,振辐A = 4 cm ,周期T = 2 s ,其平衡位置取 v 2 1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材料-受迫振动

物理实验报告 标题:受迫振动的研究实验 摘要: 振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之一,由受迫振动引发的共振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极为普遍。共振现象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众多电声器件需要利用共振原理设计制作。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破坏作用。本实验采用玻耳共振仪定量测定了阻尼振动的振幅比值,绘制了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并分析了阻尼对振动的影响以及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另外,实验中利用了频闪法来测定动态的相位差。

目录 1引言 (3) 2.实验方法 (3) 2.1实验原理 (3) 2.1.1受迫振动 (3) 2.1.2共振 (4) 2.1.3阻尼系数的测量 (5) 2.2实验仪器 (6) 3实验内容、结果与讨论 (7) 3.1测定电磁阻尼为0情况下摆轮的振幅与振动周期的对应关系 (7) 3.2研究摆轮的阻尼振动 (8) 3.3测定摆轮受迫振动的幅频与相频特性曲线,并求阻尼系数 (9) 3.4比较不同阻尼的幅频与相频特性曲线 (14) 4.总结 (15) 5.参考文献 (16)

1引言 振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之一,由受迫振动引发的共振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极为普遍。共振现象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为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常采用核共振方法。但是共振现象也有极大的破坏性,减震和防震是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表征受迫振动性质的是受迫振动的振幅—频率特性和相位—频率特性(简称幅频和相频特性)。本实验采用玻耳共振仪定量测定了阻尼振动的振幅比值,绘制了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并分析了阻尼对振动的影响以及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2.实验方法 2.1实验原理 2.1.1受迫振动 本实验中采用的是玻耳共振仪,其构造如图1所示: 图一

大学物理振动波动例题习题

精品 振动波动 一、例题 (一)振动 1.证明单摆是简谐振动,给出振动周期及圆频率。 2. 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运动,振幅为12cm ,周期为2s 。当t = 0时, 位移为6cm ,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 求: (1) 振动表达式; (2) t = 0.5s 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3)如果在某时刻质点位于x =-0.6cm ,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求从该位置回到平衡位置所需要的时间。 3. 已知两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方程分别为: x 1= 0.05cos (10 t + 0.75π) 20.06cos(100.25)(SI)x t π=+ 求:(1)合振动的初相及振幅. (2)若有另一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x 3 = 0.07cos (10 t +? 3 ), 则当? 3为多少时 x 1 + x 3 的振幅最大?又? 3为多少时 x 2 + x 3的振幅最小? (二)波动 1. 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振幅为2 cm ,频率为 50 Hz ,波速为 200 m/s 。在t = 0时,x = 0处的质点正在平衡位置向y 轴正方向运动, 求:(1)波动方程 (2)x = 4 m 处媒质质点振动的表达式及该点在t = 2 s 时的振动速度。 2. 一平面简谐波以速度m/s 8.0=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原点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求:(1)原点的振动表达式; (2)波动表达式; (3)同一时刻相距m 1的两点之间的位相差。 3. 两相干波源S 1和S 2的振动方程分别是1cos y A t ω=和2cos(/2)y A t ωπ=+。 S 1距P 点3个波长,S 2距P 点21/4个波长。求:两波在P 点引起的合振动振幅。

(完整版)《大学物理》习题册题目及答案第15单元 机械振动

第15单元 机械振动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课程班序号 一 选择题 [ B ]1. 已知一质点沿y 轴作简谐振动,其振动方程为)4/3cos(πω+=t A y 。与其对应的振动曲线是: [ B ] 2. 一质点在x 轴上作简谐振动,振幅A = 4cm ,周期T = 2s, 其平衡位置取作坐标原点。若t = 0时刻质点第一次通过x = -2cm 处,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x = -2cm 处的时刻为: (A) 1s (B) s 32 (C) s 3 4 (D) 2s [ C ] 3.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滑块,两边分别与劲度系数为k1和k2的轻弹簧联接, 两弹簧的另外两端分别固定在墙上。滑块m 可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动,O 点为系统平衡位置。现将滑块m 向左移动x0,自静止释放,并从释放时开始 计时。取坐标如图所示,则其振动方程为: ??? ? ? ?+=t m k k x x 2 10cos (A) ??????++=πt k k m k k x x )(cos (B) 212 10 ? ?? ???++=πt m k k x x 210cos (C) ??? ???++=πt m k k x x 210cos (D) ??????+=t m k k x x 2 1 0cos (E) [ E ] 4. 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为振幅的1/4时,其动能为振动总能量的: (A) 167 (B) 169 (C) 1611 (D) 1613 (E) 16 15 [ B ] 5. 图中所画的是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若 这两个简谐振动可叠加,则合成的余弦振动的初相为: (A) π2 1 (B)π t y A (D) A -t y o A -(A) A t y o A A -t y A A (C) o m x x O 1k 2 k t x o 2 /A -2 x 1 x

【7A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受迫振动的研究

受迫振动的研究 摘要: 振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本文对物体的受迫振动进行了研究,观察到了共振现象,通过测量系统在振动时的相关物理量,获得了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研究了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并绘出了图像。 关键词: 受迫振动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固有频率 The study of the forced vibration Abstract: Vibration 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eGercise in the nature. This article makes a research on vibration. Resonance is observed during the eGperiment. By measuring the related physical quantity during the vibration, the system’s natural frequency is got. The article also studies the amplitud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and phas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and draws pictures about them. Keywords: forced vibration amplitud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phas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natural frequency 一、实验原理 1.受迫振动: 物体在周期外力的持续作用下发生的振动称为受迫振动,这种周期性的外力称为策动力。如果外力是按简谐振动规律变化,那么稳定状态时的受迫振动也是简谐振动,此时,振幅保持恒定,振幅的大小与策动力的频率和原振动系统无阻尼时的固有振动频率以及阻尼系数有关。在受迫振动状态下,系统除了受到策动力的作用外,同时还受到回复力和阻尼力的作用。所以在稳定状态时物体的位移、速度变化与策动力变化不是同相位的,而是存在一个相位差。当策动力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同产生共振,测试振幅最大,相位差为90°。 实验采用摆轮在弹性力矩作用下自由摆动,在电磁阻尼力矩作用下作受迫振动来研究受迫振动特性,可直观地显示机构振动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当摆轮受到周期性策动力矩的作用,并在有空气阻尼和电磁阻尼的媒质中运动时(阻尼力矩为),其运动方程为: (1) (1)式中,J为摆轮的转动惯量,–kθ为弹性力矩,为强迫力矩的幅值,ω为策动力矩的角频率。令,,。则(1)式可写为 (2) 式(2)即为阻尼振动方程。 阻尼系数为,摆轮固有频率为。在小阻尼的情况下,式(2)的通解为

大学物理振动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3001:把单摆摆球从平衡位置向位移正方向拉开,使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微小角度θ ,然后由静止放手任其振动,从放手时开始计时。若用余弦函数表示其运动方程,则该单摆振动的初相为 (A) π (B) π/2 (C) 0 (D) θ [ ] 2.3002: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相同、周期相同。第一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x 1 = A cos(ωt + α)。当第一个质点从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正在最大正位移处。则第二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A) )π21cos(2++=αωt A x (B) ) π2 1cos(2- +=αωt A x (C) ) π23cos(2- +=αωt A x (D) )cos(2π++=αωt A x [ ] 3.3007:一质量为m 的物体挂在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下面,振动角频率为ω。若把此弹簧分割成二等份,将物体m 挂在分割后的一根弹簧上,则振动角频率是 (A) 2 ω (B) ω2 (C) 2/ω (D) ω /2 [ ] 4.3396: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运动速度与时间的曲线如图所示。若质点的振动规律 用余弦函数描述,则其初相应为 (A) π/6 (B) 5π/6 (C) -5π/6 (D) -π/6 (E) -2π/3 [ ] 5.3552:一个弹簧振子和一个单摆(只考虑小幅度摆动),在地面上的固有振动周期分别为T 1和T 2。将它们拿到月球上去,相应的周期分别为1T '和2T '。则有 (A) 11T T >'且22T T >' (B) 11T T <'且22T T <' (C) 11T T ='且22T T =' (D) 11T T ='且22T T >' [ ] 6.5178: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 ) 31 2cos(10 42 π+ π?=-t x (SI)。 从t = 0时刻起,到质点位置在x = -2 cm 处,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 (A) s 8 1 (B) s 6 1 (C) s 4 1 (D) s 3 1 (E) s 2 1 [ ] 7.5179:一弹簧振子,重物的质量为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该振子作振幅为A 的简谐振动。当重物通过平衡位置且向规定的正方向运动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方程为: (A) )21/(cos π+=t m k A x (B) )21 /cos(π-=t m k A x (C) )π21/(cos + =t k m A x (D) )21/cos(π- =t k m A x (E) t m /k A x cos = [ ] 8.5312:一质点在x 轴上作简谐振动,振辐A = 4 cm ,周期T = 2 s ,其平衡位置取作坐标原点。若t = 0时刻质点第一次通过x = -2 cm 处,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x = -2 cm 处的时刻为 v v 2 1

大学物理机械振动习题解答

习题四 4-1 符合什么规律的运动才是谐振动分别分析下列运动是不是谐振动: (1)拍皮球时球的运动; (2)如题4-1图所示,一小球在一个半径很大的光滑凹球面内滚动(设小球所经过的弧线很 短). 题4-1图 解:要使一个系统作谐振动,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 ,描述系统的各种参量,如质量、转动惯量、摆长……等等在运动中保持为常量;二,系统 是在 自己的稳定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三,在运动中系统只受到内部的线性回复力的作用. 或者说,若一个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能用 0d d 2 22=+ξωξt 描述时,其所作的运动就是谐振动. (1)拍皮球时球的运动不是谐振动.第一,球的运动轨道中并不存在一个稳定的平衡位置; 第二,球在运动中所受的三个力:重力,地面给予的弹力,击球者给予的拍击力,都不是线 性回复力. (2)小球在题4-1图所示的情况中所作的小弧度的运动,是谐振动.显然,小球在运动过程中 ,各种参量均为常量;该系统(指小球凹槽、地球系统)的稳定平衡位置即凹槽最低点,即系统势能最小值位置点O ;而小球在运动中的回复力为θsin mg -,如题4-1图(b)所示.题 中所述,S ?<<R ,

故R S ?= θ→0,所以回复力为θmg -.式中负号,表示回复力的方向始终与角位移的方向相反.即小球在O 点附近的往复运动中所受回复力为线性的.若以小球为对象,则小球在以O '为圆心的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在凹槽切线方向上有 θθ mg t mR -=22d d 令R g = 2ω,则有 0d d 2 22=+ωθt 4-2 劲度系数为1k 和2k 的两根弹簧,与质量为m 的小球按题4-2图所示的两种方式连 接,试证明它们的振动均为谐振动,并分别求出它们的振动周期. 题4-2图 解:(1)图(a)中为串联弹簧,对于轻弹簧在任一时刻应有21F F F ==,设串联弹簧的等效倔强系数为串K 等效位移为x ,则有 1 11x k F x k F -=-=串 222x k F -= 又有 21x x x += 2 211k F k F k F x +== 串 所以串联弹簧的等效倔强系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