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货币属性及发展方向论文
比特币的由来及前景分析

比特币的由来及前景分析【摘要】比特币是一种数字货币,由中本聪在2008年提出,并在2009年正式发布。
它的特点包括去中心化、匿名性、不可篡改、无需信任第三方等。
比特币的发展历程经历了高潮和低谷,但逐渐被认可和接受。
未来,比特币可能面临着监管风险、技术挑战等问题。
比特币仍有着巨大的潜力,可能对金融体系带来革命性影响,并在支付、金融服务等领域发挥作用。
比特币的前景展望仍然值得期待,但需要警惕其中的风险与挑战。
【关键词】,,,,,,,,1. 引言1.1 比特币的由来及前景分析比特币作为第一个区块链加密货币,于2008年由中本聪提出,2009年正式发布。
它是基于去中心化、匿名性和无需第三方机构的特点,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数字货币。
比特币的特点包括去中心化、匿名性、不可篡改和固定发行数量等。
这些特点使比特币在金融领域具有独特的用途和价值。
比特币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波澜起伏,从最初几美分到如今的几万美元,其价格和市值不断攀升,吸引了全球投资者和机构的关注。
未来,比特币的发展趋势将受到政策法规、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比特币将在金融和科技领域展现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比特币也面临着诸多风险与挑战,如价格波动、法律监管和安全风险等。
在未来的发展中,比特币需要克服这些问题,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和稳定性。
2. 正文2.1 比特币的起源比特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8年,一个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发布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
这篇论文描述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系统,这就是比特币的雏形。
2009年,中本聪发布了第一个比特币客户端软件并开采了第一个比特币区块,正式启动了比特币网络。
比特币的起源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一种挑战和改革。
它的创始人中本聪的身份至今仍是个谜,但比特币的影响力和前景却是与日俱增的。
比特币技术及市场现状研究与前景展望

比特币技术及市场现状研究与前景展望在过去几年中,比特币一直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作为第一种无需中央机构干预的数字货币,比特币引领了一场金融革命。
本文将介绍比特币的技术原理、市场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景展望。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比特币的技术原理。
比特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通过多个节点共同维护和验证交易记录。
与传统的银行系统相比,比特币的交易速度更快,交易成本更低。
比特币通过密码学算法来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匿名性。
所有交易都被记录在一个公开的账本上,但不会泄露个人信息。
这使得比特币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支付方式,尤其是在那些对金融自主性有着追求的人群中。
接下来,让我们探讨一下比特币在市场中的现状。
尽管比特币曾经经历了一些波动,但其市场价值仍然持续增长。
比特币的市值已经超过了许多传统上的财富,这使得很多人开始将其视为一种避险资产。
此外,比特币也在一些国家得到了合法化和监管批准。
例如,日本在2017年正式承认比特币为合法支付方式,并开始对比特币交易所进行监管。
这一举措进一步增加了比特币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
然而,比特币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比特币的价值十分波动,这可能使其成为一种不稳定的投资工具。
其次,比特币的匿名性和难以追踪性使得其成为了犯罪活动的理想渠道,这也成为了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
此外,区块链技术本身也面临一些技术问题,例如可扩展性和能源消耗等。
这些问题需要被解决,以保证比特币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比特币的前景依然值得看好。
首先,比特币作为一种无需中央机构干预的数字货币,减少了中介环节,提高了交易效率。
其次,比特币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这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比特币有望实现更多的应用场景,例如智能合约和供应链管理等。
这些因素将进一步推动比特币的发展和普及。
总结起来,比特币作为一种具有革命性潜力的数字货币,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增加。
金融科技创新——比特币的发展与应用

金融科技创新——比特币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业也开始进入数字化时代。
在这个趋势下,比特币这一虚拟货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比特币的发展和应用,不仅为金融业带来了新的革命性变革,还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本文将从比特币的定义、应用场景、与金融业创新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比特币的发展与应用。
一、比特币的定义比特币是一种虚拟的数字货币,由一群匿名的程序员在2009年发明。
其最主要特点是基于去中心化的原则,无需通过银行或第三方金融机构进行交易,而是通过一个公共账本来完成交易。
比特币采用了一种被称为“区块链”的技术,该技术将所有的交易记录进行打包,形成一个不可篡改、分布式的数据库。
这个数据库由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节点所维护,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确保了交易的公开性、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特性。
二、比特币的应用场景1、国际汇款比特币的跨境转账速度快、便捷、低廉,已经开始逐渐替代传统的国际汇款方式。
传统的银行汇款需要几天甚至一周的时间才能到账,而比特币交易是实时的,只要网络畅通,就可以完成。
而且传统的汇款还需要中间人机构进行转账,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而比特币直接从个人钱包转账,无需支付额外费用。
这使得比特币的汇款方式更加便捷、迅速和经济。
2、支付宝替代品比特币可以作为一种支付宝替代品,可以用来支付线上和线下消费。
线上消费可以通过将比特币的收款二维码放在商家网站上完成。
线下消费则可以通过扫描商家提供的比特币支付二维码来完成支付。
相对于传统的支付方式,比特币的支付方式更加方便、便捷、安全和高效。
3、投资品比特币价格的波动性很大,有很大的投资价值。
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机会和风险并存的问题,但是如果投资者能正确把握市场走势和投资时机,就可以获得比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相对于传统的金融投资产品,比特币这种数字货币的投资收益更高,但也伴随更高的风险。
三、比特币和金融业创新1、推动金融业创新比特币的诞生推动了整个金融业的创新。
比特币论文(大全5篇)

比特币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比特币论文比特币对于金融体系的机遇性和挑战性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越来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易方式,同时也使互联网金融发生深刻的变革。
近年来,比特币的价格涨跌让人震惊,与比特币相关的诸多事件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创新性及产生的风险,而对于政界和商界,也不得不再次定义比特币对于金融体系的机遇性和挑战性。
利用比特币的优势及完善监管措施正愈发受到重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备受关注。
关键词:比特币;创新;风险;监管措施Bitcoin —the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for thefinancial system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virtual currency represented by bitcoin is increasingly influencing and changing people's way of life and the way of transaction, triggering the deep changes of Internet Financial.The raging rise and fall of bitcoin’s price is shocking in recent years, and many events associated with bitcoin let people have to re-examine its innovation and resulting risk.Also for political and commercial circle, have to re-defin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brought by ing advantages of bitcoin and improving the regulatory measures are achieving more attention,so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is also of concern.Keywords: bitcoin;innovation;risk;supervision measures一、比特币的产生及特点(一)比特币的产生比特币的开发者中本聪在2008年11月1日发表文章——《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现金支付系统》,他阐述了对于电子货币的新构想,并由此拉开了比特币时代的序幕。
比特币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比特币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比特币在近些年来已经成为了金融业的热门话题,然而,除了少数专业人士,大众对于比特币的概念、运作方式、价值等方面仍存在较为模糊的认识。
本文旨在介绍比特币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比特币,并为其未来投资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一、比特币的概念比特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由日本人中本聪所创立,旨在打破传统中心化货币的垄断,为普通人提供一种安全、匿名、公正、去中心化的货币交易方式。
二、比特币的运作方式比特币网络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没有中央机构进行管理。
所有的交易都由比特币用户自行完成,由节点确认到交易区块链上。
由于区块链是分布式的、不可篡改的,因此,比特币具有安全、去中心化、匿名的特点。
而比特币的产生则是通过“挖矿”这个过程进行的。
例如,A用户向B用户转账1个比特币,在比特币网络中,这个交易将被验证和打包成一个区块,并通过竞争算力赢得比特币奖励的方式,将该区块加入到整个比特币网络的区块链中。
三、比特币的现状尽管比特币已经成为了全球最热门的数字货币之一,但其市场价值、价格波动、交易量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
1.市场价值截至目前,比特币的市场价值仍未达到其运用价值的实际价值。
比特币网络目前所处理的事务量仍然相当有限,因而其市场价值仍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
2.价格波动比特币的价格波动较大,尤其是一些非专业投资者参与其中,对比特币价格的波动影响尤为重要。
因此,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判断是否适合投资比特币。
3.交易量最近几年,比特币的交易量迅速增长,但由于比特币本身的性质,其交易量和市场规模还无法达到股票和黄金等传统市场的水平。
四、比特币的未来发展尽管比特币仍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日益发展,比特币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非常广阔。
1.市场价值虽然比特币价值仍未达到实际价值,但其市场潜力仍然非常大。
随着比特币网络的不断发展,其价值将会越来越高。
2.价格稳定随着更多的投资者进入比特币市场,比特币价格波动可能会逐渐稳定下来。
比特币数字货币的未来趋势分析

比特币数字货币的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货币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金融体系。
作为最早的一种加密数字货币,比特币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比特币的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并从技术、市场、政策等多个角度探讨其可能的发展方向。
1. 技术发展方向比特币的核心技术是区块链,其去中心化、透明、安全的特点为其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未来,比特币可能出现以下技术发展趋势:(1)提高扩容能力:比特币目前每秒只能处理有限的交易量,限制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实际应用。
未来,改进区块链的扩容能力将成为发展的重点。
(2)隐私保护:比特币的交易信息在区块链上公开可见,而这种公开性可能会对个人隐私造成风险。
在未来,提高比特币的隐私保护水平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3)安全性增强: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安全性,但仍然面临着网络攻击的威胁。
未来,加强比特币的网络安全将是发展的关键。
2. 市场发展方向比特币作为数字货币的代表,其市场发展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未来,比特币市场可能出现以下趋势:(1)市场规模扩大:随着数字货币的逐渐得到认可,比特币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投资者对数字资产的需求也将推动比特币的发展。
(2)金融机构参与: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关注和参与数字货币市场。
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融合将为比特币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3)国际化发展:比特币市场已经超越国界,成为了全球性的数字资产。
未来,比特币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更多的合作。
3. 政策环境影响政策环境对比特币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数字货币的立场不同,对比特币的政策环境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未来,政策环境将对比特币的发展产生以下影响:(1)监管规范:随着比特币市场规模的增大,各国政府将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监管。
规范的监管有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2)政策支持: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通过政策支持数字货币的发展,这将为比特币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3)行业合作: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策合作也将影响比特币的发展。
针对比特币的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比特币。
比特币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货币,自2009年诞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今天,我将从比特币的起源、特点、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比特币的深度解析。
一、比特币的起源比特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8年,当时一个化名为中本聪的人或团队在互联网上发布了比特币的白皮书。
2009年,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创世区块被挖出,标志着比特币正式诞生。
比特币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模式,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数字货币时代。
二、比特币的特点1. 去中心化: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比特币的发行、交易、存储等环节均不依赖于任何中央机构,而是通过全球范围内的节点进行共识,确保了比特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限量发行:比特币的总量是有限的,最多只能发行2100万个。
这种限量发行的特点,使得比特币具有稀缺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价值。
3. 匿名性:比特币的交易是匿名的,用户在进行交易时,只需使用比特币地址进行转账,无需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这使得比特币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具有优势。
4. 不可篡改性:比特币的交易记录一旦被写入区块链,就无法被修改或删除。
这种不可篡改的特性,确保了比特币系统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三、比特币的影响1. 财富效应:比特币的崛起,使得许多投资者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同时,比特币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财富重新分配,一些早期投资者成为了比特币的亿万富翁。
2. 创新驱动:比特币的出现,推动了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物流、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
3. 金融变革:比特币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货币,对传统金融体系产生了冲击。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关注比特币,并积极探索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
四、比特币的未来发展趋势1. 法规监管:随着比特币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各国政府开始加强对比特币的监管。
比特币的未来发展及投资建议

比特币的未来发展及投资建议比特币,一种由一系列复杂算法生成的虚拟货币,从2009年问世至今已经十年有余。
它的创立被视为数字货币领域的一次革命,因为它致力于创造一种去中心化的交易方式,使得用户可以在没有第三方信任的情况下实现快速、便捷且安全的交易。
近年来,随着比特币的价格和影响力不断攀升,它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十字路口,这些路口标志着它的发展方向和投资前景。
本文将探讨比特币的未来发展,并给出一些建议,以帮助个人和机构在未来的行情中做出好的决策。
一、比特币的优点在了解比特币的未来发展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比特币的优点。
首先,比特币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没有中央银行或其他机构可以影响它的价值或供应。
相反,它的交易和发行都是由网络上的用户共同协作完成的。
其次,比特币具有极高的安全性。
由于其分布式账本技术,任何人都不能篡改数据,所有交易都得到验证和记录,从而防止了欺诈和双花等行为。
此外,比特币也是具有可以预见性的货币。
由于它的发行总量、每日增量以及减半期都是固定的,其通胀率被保持在一个预设的百分比水平上。
总的来说,比特币是一种高效、安全、可预见的货币,因此被认为是数字货币领域的领头羊。
二、比特币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过去的几年里,比特币的价格一飞冲天,先是在2013年急升至超过1000美元,随后在2017年又涨到了约2.8万美元。
然而,这一过程不是顺利的,比特币的价格也经历了多次跌宕起伏。
特别是随着加密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其他加密货币也涌入市场,比特币的市场份额下降了。
在这个背景下,比特币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以确保其在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以下是比特币未来可能的几个发展方向:1. 作为价值存储的货币首先,比特币可以作为一种更稳定的价值存储手段。
随着国际之间货币政策和贸易摩擦的加剧,人们在寻找稳定的价值存储工具。
比特币已经被一些人视为保值的工具,因为其总量固定、不可篡改的属性。
此外,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比特币也成为了一种逃离通货膨胀、政治不稳定的避风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特币货币属性及发展方向论文【摘要】比特币具有货币职能,其未来发展方向是作为法定货币之外的补充性货币。
当前各国关于比特币的适度监管策略以及对投机行为的风险提示,有助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良性发展。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作为补充性货币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正面作用。
也许,未来比特币等新兴数字货币的健康、良性发展,将预示着哈耶克教授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所描述的场景可能成为现实!比特币是一种基于P2P网络的数字货币,它是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密码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由于其具有去中心化、严格控制供给速度、预估流通总量等优点,自2009年诞生起即获得广泛关注。
但是,对于其是否属于真正的货币,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在各国监管机构对其态度尚未清晰的今天,其后续发展趋势也扑朔迷离。
一、比特币是数字货币对于比特币是电子货币、虚拟货币、网络货币,亦或是数字货币,不同学者的归类不同,无统一界定。
20世纪50年代以后,信用卡的发展催生了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的概念。
1998年,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将电子货币定义为: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例如,因特网)上,用来完成支付的“储值(Stored Value)”或者“预付(Prepaid)”的支付机制。
这一时期,欧洲中央银行、岩崎和雄、朱夫昌等关于电子货币还有其他一系列相近但又视角不同的定义。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网络游戏运营商推出各类游戏币,例如腾讯Q币等,许多学者随即开始了针对这种货币的研究,并出现了“虚拟货币”的概念。
但是,对于虚拟货币,李翀等将虚拟货币等同于电子货币;李爱君等认为虚拟货币属于电子货币的一种;付竹等认为虚拟货币不属于电子货币,而是一种独立的支付工具。
与此同时,“数字货币”的概念也被部分学者使用。
有学者认为数字货币就是电子货币,例如郑宏韬认为数字货币是指对货币进行数字化,是货币的一种电子形式;Plassaras认为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的一种,并将数字货币定义为:存储于计算机并通过万维网传输的基于互联网的货币。
从技术基础角度来说,上述各类货币均依托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均属于广义电子货币。
但是,由于其应用场景、信用基础不同,所以仍然可以进行清晰区分。
通过上表,可以清晰区分出狭义电子货币、虚拟货币、数字货币三者之间的差别。
比特币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狭义电子货币和虚拟的货币的新型货币——数字货币。
二、比特币的货币属性关于货币,Frederic S.Mishkin指出,货币是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Bernard Lietaer在《货币的未来》一书中给予了一个简洁的定义:货币就是社区内部使用某种东西作为支付手段的一项协议。
一方面,Lietaer与Mishkin 的观点相近,认为具有最为主要的支付功能的东西即可定义为货币;另一方面,列特尔更进一步,摒弃了无法有效量化的“普遍接受”,转而认定在“社区内部”能够获得认可和接受即可。
(一)比特币的货币职能上述两种关于货币的定义,都基本承认货币需要具备交易媒介、计量单位、价值储藏三项基本货币职能。
1.比特币具有交易媒介职能。
商品行使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需要满足如下条件:必须便于标准化,其价值易于确定;易于分割,以方便“找零”;便于携带;不易变质;必须被广泛接受。
比特币完全满足上述要求:一是标准化,它仅仅是一组网络中的数字,无种类和品质差别。
二是易于分割,最小单位是0.00000001BTC,实现了小数点后八位的精确分割,理论上根据需要还可以进一步分割。
三是便于携带,它可以在任意一台装有比特币软件的计算机或智能终端上使用,并且还可开发类似IC卡的新型智能设备。
四是比特币以数字形式存在于计算机类设备中,不易损耗和变质。
五是被广泛接受是一个很难度量的标准,但按照Lietaer“社区”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群体内部被接受即可。
截止4月,Cointerest网站显示全球已有4157个商户支持比特币消费;Blockchain网站显示全球持有比特币的用户达到145万,总交易量超过3600万。
这些数据表明,比特币已经被广泛接受。
并且,由于其具有超越主权的全球化优势,其被广泛接受的潜在优势较当今各国的法定货币更强。
2.比特币具有计量单位职能。
货币的价值计量单位用于衡量经济社会中的价值。
一方面,比特币可以通过各个交易平台与各国法定货币进行比价,进而将法定货币的计价功能间接传到给比特币,使得比特币也具有计量单位的职能;另一方面,在货币符号化的今天,比特币自身也具备计量单位职能,并且理论上具备独立衡量商品价格的能力。
3.比特币具有价值储藏职能。
货币的价值储藏的功能是一种超越时间的购买力储藏。
比特币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将比特币以二进制数据格式存储与网络或电子设备中,由用户的私钥进行保护;通过交易平台可以将其转化为实际购买力。
因此,具有价值储藏职能。
(二)比特币的价值体现比特币的货币职能,特别是交易媒介职能,体现了其使用价值。
在进行“挖矿”获得比特币的过程中,投入的计算机设备费用、“挖矿”时的电能消耗和时间消耗以及比特币自身的稀缺性,都使得比特币自身具有了价值。
这与开采黄金过程中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转化为黄金的价值非常相似。
(三)比特币的信用基础在以黄金、白银为主的金属货币时代,货币的信用基础是贵金属自身的价值;当金属货币的成色逐渐变差,货币的价值随着降低,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在以纸币等为主的信用货币时代,货币自身不具备价值,其信用基础是国家信用;当货币量超发,会造成通货膨胀。
比特币自身虽然具有价值,但其信用基础仍然主要是以现代密码学为主的信息技术。
正是这些技术使得人们对于比特币的去中心化、严格控制供给速度、预估流通总量、不可伪造与复制等特性充满信心,并且愿意接受它。
但是,与金属货币和纸币一样,比特币的信用基础并不是无懈可击的。
目前所面临的交易平台安全性、钱包软件安全性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信用基础;并且,其所使用的HASH 技术、公钥密码体系等都可能被未来证明存在缺陷。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些技术被证明存在缺陷的同时,新的技术也会随之产生,那么使用新技术的新一代比特币也会随之出现,并且这种新旧交替的过程对民众造成的影响也不会比通货膨胀更为恶劣。
(四)比特币是法定货币之外的货币如上所述,比特币是一种货币。
但是,当今国际货币体系是以法定货币为基础的。
由于如下两方面原因,国家不会轻易放弃对法定货币的控制权,承认比特币为法定货币:一方面,国家通过控制“法定货币”进而获得可观的铸币税收;另一方面,统一的“法定货币”作为一个国家文化、历史与现实的见证与象征,是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比特币短期内必然是法定货币之外的货币。
三、比特币的未来发展方向(一)比特币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由于不同国家的监管政策、交易平台的安全性问题数次引发比特币价格的暴跌。
但是,当前比特币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其货币属性被弱化,进而导致其可能被民众所抛弃。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当今货币体系的缺陷。
比特币的诸多优点可以克服这些缺陷,因此,当2009年1月份比特币诞生,其迅速引起广泛关注。
但与此同时,经历了新一轮金融危机的投资者相比于需要一种新货币,更需要一种新型避险理财产品。
比特币恰好满足了这些投资者的投机需求。
投资者过于强调比特币的金融属性,囤积居奇,希望获得更高的收益。
但这种投资行为导致比特币流动性下降,货币属性被弱化,无法充分履行货币职能。
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有可能进一步导致比特币被市场完全抛弃。
(二)各国针对比特币的监管政策1.德国。
德国财政部认定比特币为“记账单位”。
这意味比特币在德国被视为合法货币,可以用来缴税和从事贸易活动。
2.美国。
2013年8月,美国德克萨斯州地方法院在一起比特币虚拟对冲基金案件中裁定比特币是一种货币,应该将其纳入金融法规监管范围之内。
2014年3月,美国国税局明确比特币在美国税务系统中被认定为财产,适用规管股票和以物易物交易的规则。
3.俄罗斯。
2014年2月8日,俄罗斯宣布全面禁用比特币。
4.日本。
日本目前对比特币采取放任态度,金融厅、日本央行财务省均表示监管比特币不属于其职责所在。
5.中国。
201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个部委印发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宣布比特币在中国政府监管范畴内,将不被视为有效的交易结算工具。
201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向各分支机构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比特币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禁止国内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替比特币交易平台提供开户、充值、支付、提现等服务。
总体上,目前除俄罗斯等少数国家外,各国对于比特币均采取了审慎监管的态度。
中国虽然连续出台对比特币加强监管的,但并未完全禁止比特币,重点仍然在有效控制、化解比特币投机风险。
(三)补充性货币是比特币未来的发展方向2013年,美国犹他州一对新婚夫妇奥斯汀和克雷格完全使用比特币生活了100多天,包括购买生活用品、给汽车加油等等。
目前这对夫妇正在计划使用比特币进行全球旅行。
这是一次验证比特币货币能力的社会实验。
同时,这次实验也揭示了比特币的货币本质——补充性货币。
补充性货币是对法定货币补充或替代的一种交易媒介。
美国的国会山保姆券和时间美元、日本的社区货币、新西兰的绿色美元等均属于补充性货币,并且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高失业率、社区救助等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Stodder在对瑞士WIR补充货币体系的研究中发现,WIR与瑞士法郎有逆周期的特征,并且两者具有明显的互补性。
比特币具有成为全球化补充性货币的潜质。
作为补充性货币,可以避免由于投机性风险而引发的各国监管机构的过度监管,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四、结语综上所述,比特币具有货币职能,其未来发展方向是作为法定货币之外的补充性货币。
当前各国关于比特币的适度监管策略以及对投机行为的风险提示,有助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良性发展。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作为补充性货币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正面作用。
也许,未来比特币等新兴数字货币的健康、良性发展,将预示着哈耶克教授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所描述的场景可能成为现实!参考文献[1]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Risk Management for Electronic Banking and Electronic MoneyActivities[R].http:///publ/bcbs35.pdf.1998(03).[2]European Central Bank.Report on ElectronicMoney[R].http://www.ecb.int/pub/pdf/other/emoneyen.pdf.1998(08).[3]岩崎和雄(日),左藤元则(日),沈边(译).明日货币:电子理财的时代[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01).[4]朱夫昌.电子货币概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08).[5]李翀.虚拟货币的发展与货币理论和政策的重构[J].世界经济,2003(08):75-79.[6]李爱君.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法律规范[N].法制日报,2006年5月18日.[7]付竹.以Q币为视角探析虚拟币对现行货币体系的影响[J].金融经济,2007(04):16-17.[8]郑宏韬.数字货币的产生、发展与问题[J].时代经贸,2012(06):112-113.[9]Plassaras A.N.Regulating Digital Currencies:Bring Bitcoin within the REACH of the IMF[R].http:///abstract =2248419.2013(08).[10]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美),刘毅等(译).货币金融学(第六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11]贝尔纳德.列特尔(美),林罡等(译).货币的未来[M].新华出版社.2003(01).[12]欧阳彬.论货币与国家认同的建构[J].青海民族研究, 2010(07):50-53.[13]贝多广,罗煜.补充性货币的理论、最新发展及对法定货币的挑战[J].经济学动态,2013(09)P4-10.[14]Stodder plementary Credit Networks andMacro‐Economic Stability:Switzerland’sWirtschaftsring[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2009(10):7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