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供风控制策略优化应用实践

收稿日期:2018-05-30

唐一宇(1982-一),高工;114044辽宁省鞍山市三加热炉供风控制策略优化应用实践

唐一宇1一毕仕辉1一孔庆国1一胡永贵2一王一涛3

(1.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2.鞍钢铸钢有限公司,3.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摘一要一空燃比的控制精准度直接影响着加热炉排烟成分二加热效率二工艺能耗二产品质量二

减排二环保等诸多指标三文章通过对某厂特钢加热炉改造过程中实施变频风机与自动调节阀

联调优化的方式为加热炉供配风的工程实践,实现了加热炉动态供热过程中的空燃比的稳定

控制,实现了加热车间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的效果三

关键词一加热炉一空燃比一变频风机一自动调节阀一优化配风一节能Preliminary study on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air supply control for reheating furnace

Tang Yu 1一Bi Shihui 1一Kong Qingguo 1一Hu Yonggui 2一Wang Tao 2

(1.Sinosteel Ans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rmo -Energy Co.,Ltd.,2.Anshan Iron and Steel Company of Steel -Casting Co.,Ltd.,3.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mpany of Rizhao Co.,Ltd.)Abstract 一The control accuracy of air -fuel ratio of reheating furnace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compo-nents of smoke exhaust,heating efficiency,process energy consumption,product quality,emission re-

duc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any other indexes.In the paper,the method of optimiz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inverter fan and the automatic regulating valve in the renovation process of a spe-

cial steel heating furnace in a factory is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the heating furnace supplying wind,the air fuel ratio stability control in the process of heating furnace dynamic heating is realized,which realizes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saving,reducing emission,increas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Keywords 一reheating furnace一ratio of air to gas一variable frequency blower一automatic gear valve一

optimize control air distribution一energy saving 一一加热炉是轧钢工艺线上的必备设备,也是煤气能源的消耗大户三加热炉是通过助燃空气和煤

气在炉膛内混合燃烧二实现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的

热工设备三加热炉的空气二煤气的供应与配比影

响燃烧效果,同时也是实现改善加热质量和提高

效率的主要控制参数三

1一技术现状与相关影响因素1.1一技术现状国内大规模建设轧钢加热炉始于90年代末期,基本上是以消化国外加热炉技术为主三2005

年以后,国产化加热炉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之配套的加热炉控制系统也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尤其2008年前后,西门子公司产品全面服务于国内钢铁工业,同时,进口变频器技术在国内市场的逐步放开,为加热炉自动化控制系统国产化提供了发展基础三如今,国内自主创新的炉子自动控制集成技术已驶入快车道三1.2一影响空燃比控制的主要因素1.2.1一气体燃料的种类加热炉的气体燃料中,被普遍应用的主要有高炉煤气二高焦混合煤气二焦炉煤气和天然气四种三气体燃料的热值不同,完全燃烧所需匹配助燃空气量则不同,即热值越高的气体燃料需要的84冶一金一能一源ENERGY FOR METALLURGICAL INDUSTRY 一一一一一一Vol.37一No.6Nov.2018

万方数据

步进式加热炉加热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

步进式加热炉加热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要:目前,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对步进式加热炉加热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从而反映出当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介绍了软件设计思想和脉冲式燃烧控制技术原理特点及在本系统的应用。 一、引言 加热炉是轧钢工业必须配备的热处理设备。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轧钢厂应该配置大型化的、高度自动化的步进梁式加热炉,其生产应符合高产、优质、低耗、节能、无公害以及生产操作自动化的工艺要求,以提高其产品的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轧钢工业的加热炉型有推钢式炉和步进式炉两种,但推钢式炉有长度短、产量低,烧损大,操作不当时会粘钢造成生产上的问题,难以实现管理自动化。由于推钢式炉有难以克服的缺点,而步进梁式炉是靠专用的步进机构,在炉内做矩形运动来移送钢管,钢管之间可以 留出空隙,钢管和步进梁之间没有摩擦,出炉钢管通过托出装置出炉,完全消除了滑轨擦痕,钢管加热断面温差小、加热均匀,炉长不受限制,产量高,生产操作灵活等特点,其生产符合高产、优质、低耗、节能、无公害以及生产操作自动化的工艺要求。 全连续、全自动化步进式加热炉。这种生产线都具有以下特点:

①生产能耗大幅度降低。②产量大幅度提高。③生产自动化水平非常高,原加热炉的控制系统大多是单回路仪表和继电逻辑控制系统,传动系统也大多是模拟量控制式的供电装置,现在的加热炉的控制系统都是PLC或DCS系统,而且大多还具有二级过程控制系统和三级生产管理系统。传动系统都是全数字化的直流或交流供电装置。 本工程是某钢铁集团新建的φ180小口径无缝连轧钢管生产线中的热处理线部分的步进式加热炉设备。 二、工艺描述 本系统的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图1 步进式加热 炉工艺流程图 淬火炉和回火炉均为步进梁式加热炉。装出料方式:侧进,侧出;炉子布料:单排。活动梁和固定梁均为耐热铸钢,顶面带齿形面,直径小于141.3mm钢管,每个齿槽内放一根钢管。直径大15 3.7mm的钢管每隔一齿放一根钢管。活动梁升程180mm,上、下各90mm,齿距为190mm,步距为145mm。因此每次步进时,

三相BLDC电机控制和驱动系统的策略

简化三相BLDC电机控制和驱动系统的策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模拟和接口产品部 产品线营销经理 Brian Chu 高度集成的半导体产品不仅是消费类产品的潮流,同时也逐步渗透至电机控制应用。与此同时,无刷直流(BLDC)电机在汽车和医疗应用等众多市场中也呈现出相同 态势,其所占市场份额正逐渐超过其他各类电机。随着对BLDC电机需求的不断增 长以及相关电机技术的日渐成熟,BLDC电机控制系统的开发策略已逐渐从分立式 电路发展成三个不同的类别。这三类主要方案划分为片上系统(SoC)、应用特定 的标准产品(ASSP)和双芯片解决方案。 这三类主要方案均能减少应用所需的元件数并降低设计复杂度,因此正逐渐受到电机系统设计工程师的青睐。不过,每种策略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本文将论述这三种方案及其如何在设计的集成度和灵活性之间做出权衡。 图1:典型的分立式BLDC电机系统框图

基本电机系统包含三个主要模块:电源、电机驱动器和控制单元。图1给出了传统 的分立式电机系统设计。电机系统通常包含一个简单的带集成闪存的RISC处理器,此处理器通过控制栅极驱动器来驱动外部MOSFET。该处理器也可以通过集成的MOSFET和稳压器(为处理器和驱动器供电)来直接驱动电机。 SoC电机驱动器集成了上述所有模块,并且具有可编程性,能够适用于各类应用。 此外,它还是因空间受限而需要优化的应用的理想选择。但是,其处理性能较低且内部存储空间有限,因此无法应用于需要高级控制的电机系统。SoC电机驱动器IC 的另一个缺点是开发工具有限,例如缺乏固件开发环境。大多数业界领先的单片机供应商均提供种类繁多的易用工具,这一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ASSP电机驱动器面向某一特定领域设计,一切都针对某个狭义应用而优化。其占 用空间极小且无需软件调节。此外,它还是空间受限应用的理想选择。图2给出了 10引脚DFN风扇电机驱动器的框图。由于ASSP电机驱动器通常专注于大批量生产 应用,因此往往拥有出色的性价比。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依靠ASSP驱动器运行的 电机需要牺牲性能。例如,大多数现代ASSP电机驱动器能够驱动采用无传感器和 正弦算法的BLDC电机,而过去则需要使用高性能单片机才能实现这一点。但是,ASSP产品缺乏可编程性且不能调节驱动强度,这会限制其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需 求的能力。 图2:独立式风扇电机驱动器框图

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摘要 冶金工业消耗大量的能源,其中钢坯加热炉就占钢铁工业总能耗的四分之一。自70年代中期以来,各工业先进国对各种燃烧设备的节能控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大大降低了能耗。 步进式加热炉不仅是轧线上最重要的设备之一,而且也是耗能大户。钢坯加热的技术直接影响带钢产品的质量、能源消耗和轧机寿命。因此步进式加热炉优化设定控制技术的推广对钢铁企业意义重大。步进式加热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轧制要求的钢坯温度分布,并实现钢坯表面氧化烧损最少和能耗最小。由于步进式加热炉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其动态特性很难用数学模型加以描述,因此采用经典的控制方法难以收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只能依靠操作人员凭经验控制设定值,当工况发生变化时,往往使工艺指标(如空燃比)实际值偏离目标值范围,造成产品质量下降消耗增加。针对以上情况,本文通过理论和仿真比较说明使用双交叉限幅控制系统是一种比较好的燃烧控制方法。 关键词:步进式加热炉;空燃比;双交叉限幅;系统仿真

Abstract Metallurgical industry consumes large amounts of energy, the billet heating furnace accounts for 1/4 of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Since 70 time metaphase, the advanced industrial countries have conducted extensive research, in-depth on the energy saving control device of different combustion, greatly reduce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Reheating furnace is not only the most important one of the equipment of the rolling line, but also a large energy consumer. Billet heating technology directly affects strip steel product quality, energy consumption and mill life. The step type heating furnace optimal setting control technolog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omotion of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Step type heating furnace production is desig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the billet rolling surface, and to achieve the fewest stock scale los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heating furnace is a nonlinear, uncertainty, it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s difficult to use mathematical model to describe, so using classic control theory to receive the ideal control effect, can only rely on the operation experience of the personnel to control the set value, when the conditions change, often make the process indicators (such as the air fuel ratio) the actual value is far from the target range, decrease the product quality consumption increase. In view of the above situation, this paper through theoretic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illustrate the use of double cross limiting control system is a goo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Keywords: reheating furnace; air fuel ratio; double cross limit; system simulation

转差频率控制的异步电动机

转差频率控制的异步电 动机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转差频率控制的异步电动机 矢量控制系统仿真实训报告 二级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指导教师 2014年6月 摘要 矢量变换控制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现代交流调速系统高性能化的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参数重构和状态重构的现代控制理论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之间的解耦,实现了将交流电动机的控制过程等效为直流电动机的控制过程,使交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了显着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成为可能。目前对调速性能要求较高的生产工艺已较多地采用了矢量控制型的变频调速装置。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 本文基于MATLAB?对异步电动机转差频率控制调速系统进行仿真研究。首先分析了异步电动机转差频率控制技术的主要控制方

法、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之后对异步电机的动态模型做了分析,进一步介绍了异步电机的坐标变换,对异步电机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通过仿真工作,证明了其可行性。最后,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出如下结论:单纯的转差频率控制带载能力差,应用转差频率矢量控制可增强电机对转矩的调节能力且无需电压补偿。 关键词: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转差角频率 MATLAB 目录

一、转差频率控制的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 1.矢量控制概述 矢量控制实现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和控制异步电动机定子电流矢量,根据磁场定向原理分别对异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具体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励磁电流)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转矩电流)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 矢量控制(VC)方式: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的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Ia、Ib、Ic、通过三相-二相变换,等效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交流电流Ia1和Ib1,再通过按转子磁场定向旋转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电流Im1、It1(Im1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It1相当于与转矩成正比的电枢电流),然后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求得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量,经过相应的坐标反变换,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控制。其实质是将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分别对速度,磁场两个分量进行独立控制。通过控制转子磁链,然后分解定子电流而获得转矩和磁场两个分量,经坐标变换,实现正交或解耦控制。

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组名:第三组 班级:机电班 组成员:彭江林、谢超、薛文熙

目录 1 意义与要求 (2) 1.1 实际意义 (2) 1.2 技术要求 (2) 2 设计内容及步骤 (2) 2.1 方案设计 (2) 2.2 详细设计 (3) 2.2.1 主要硬件介绍 (3) 2.2.2 电路设计方法 (4) 2.2.3 绘制流程图 (7) 2.2.4 程序设计 (8) 2.3 调试和仿真 (8) 3 结果分析 (9) 4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0-27

1 意义与要求 1.1 实际意义 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场合需要对温度进行智能控制,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要算空调和冰箱了,他们都能根据环境实时情况,结合人为的设定,对温度进行智能控制。工业生产中的电加热炉温度监控系统和培养基的温度监控系统都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应用。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小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目的在于将理论结合实践以加深我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1.2 技术要求 要求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温度控制系统,并用软件仿真。功能要求如下: (1)能够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环境中的实时温度; (2)能对所要求的温度进行设定; (3)将传感器检测到得实时温度与设定值相比较,当环境中的温度高于或低于所设定的温度时,系统会自动做出相应的动作来改变这一状况,使系统温度始终保持在设定的温度值。 2 设计内容及步骤 2.1 方案设计 要想达到技术要求的内容,少不了以下几种器件:单片机、温度传感器、LCD显示屏、直流电动机等。其中单片机用作主控制器,控制其他器件的工作和处理数据;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环境中的实时温度,并将检测值送到单片机中进行数值对比;LCD显示屏用来显示温度、时间的数字值;直流电动机用来表示电加热炉的工作情况,转动表示电加热炉通电加热,停止转动表示电加热炉断

机电一体化中的电机控制与维护策略思考

机电一体化中的电机控制与维护策略思考 摘要:传统机械工业生产中机电一体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是以人工操作 机电设备为主。然而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有了新的机电要求,传统机械为主的生 产方式已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电子控制学在机电 行业应用日益广泛,新工艺及传统工艺深度融合发展,对未来生产有很大的帮助。基于此,针对机电一体化化中电机控制与维护策略相关知识,本文从以下几方面 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电机控制;维护策略 引言 现代社会发展中,机电一体化发展空间大且有良好发展趋势。我国机电一体 化发展速度慢,相较之发达国家,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平有一定差距。随着机电一 体化技术的发展,当前我国很多机械行业领域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生产。机 电一体化发展中经过多次创新改革,发展日益稳定因而备受行业关注,由此为我 国社会经济与机械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1、改善机电一体化具体内容与内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技为主的内在发展动力逐渐成为生产力的重要构 成内容。简单而言,机电一体化内涵包含三部分:(1)以新生产技术为主的机 械生产方式。该技术应用旨在有效融合电子操控技术,充分发挥电子操作技术优 势提高生产流程性能。(2)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巧妙应用该技术有效融合 机电一体化电机硬件与软件系统,以此同步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生产目标。(3)系统感受器官及传感检测技术。机电一体化化中应用该技术可自动化控制与调节 机电运转与发展情况,保障机电一体化系统运转水平。虽然现阶段机电一体化应 用各行业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但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 在一些不足,亟待制定措施进行改革。为了确保生产系统中机电一体化电机稳定 稳定,扩大与提高工艺生产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以此深入控制并保护电机设备。 2、机电一体化电机控制与维护现状 现阶段,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日益成熟,但在电机控制及维护工作中, 传统电机控制及维护方案与机电一体化高效运转要求不相符。而且传统落后的电 机控制设备无法有效的保护电机设备。同时生产运营中电机所处环境比较特殊, 只有加强电机环境建设方能确保电机实现高效长久的运行。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电机设备提出了更加养的要求,一旦电机控制出现 故障就会影响整个生产活动。例如,电机操作人员应用指令执行操作,假若自动 化电机不能精确识别指令,就会影响电机实际运行。另外各生产环节中,如果电 机状态出现异常也会影响整个生产过程。此类问题的出现有很多原因,不仅仅局 限于短路以及电机太热等问题,此种情况下电机控制与保护系统面临更高的要求。 机电一体化电机操作中,传统电机保护装置一般应用电磁继电器与熔断器等 硬件防护措施。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处理环节中此类简单防护 措施会影响数据紧缺性,无法满足实际生产发展与进步,还会引发很多安全事故,这与电机系统灵敏性联系紧密。整体而言,电磁继电器及熔断器为主的硬件防护 措施,综合性能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3、机电一体化电机控制与维护策略 3.1定期检查机电一体化运行设备

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控制策略

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控制策略 发表时间:2018-10-01T12:18:49.2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刘英敏 [导读] 摘要:为了提高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精确性,本文主要分析了三种较为成熟的控制策略,同时分析了现代控制理论在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应用控制策略的未来发展方向,期望能够推动系统控制策略的不断完善发展。 齐鲁石化运维中心炼油电气山东淄博 255434 摘要:为了提高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精确性,本文主要分析了三种较为成熟的控制策略,同时分析了现代控制理论在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应用控制策略的未来发展方向,期望能够推动系统控制策略的不断完善发展。 关键词: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策略;方向 交流异步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力拖动装置,其主要成分包括定子、转子和气隙。定子绕阻在接通三相交流电之后能够产生磁场,而且还切割了转子,进而获得转矩。交流异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价格实惠、安装和维护方便等优点,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交流异步电动机常见的调速方法有降压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和变极对数调速等,其中的变压变频调速的调速范围宽、灵活性较强,应用较为广泛。变压变频调速时的转差功率能够保持稳定,在配以一定的技术后能够保持高性能,能够与直流调速系统想媲美。本文以现代控制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对异步电动机的变压变频调控策略的分析。 一、基于静态模型的控制策略 对异步电动机的调速的本质在于对电磁转矩的控制。传统的异步电动机交流调速系统以T型稳态等电路建立了数学模型,但对电磁转矩的控制率低。但其也有结构简单、工作场合要求低等特点,在风机和水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对转速开环、恒压频比的控制 对转速开环和恒压频比控制的核心在于对电压和频率的控制,确保电压频率比保持稳定不变的情况下,以改变异步电动机的同步转速进行调速。在这一过程中,当电磁转矩不变时,转差频率不变,负载时的转速不变,通过改变电子电压频率来稳步改变转速。由于转速开环、恒压频比不能控制电磁转矩,其动态性能较差,调速范围也十分有限。 2.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 能够控制电磁转矩就能够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在转速开环、恒压频比上进行转速闭环控制,当电压频率陡然增加时,电机转速较为迟疑,造成转差额较大,电机转速提高,进而实现了对转速的控制。 二、基于动态模型的传统控制策略 上述的一种控制策略从稳态的电路出发,在稳态的情况下气隙恒定,动态性较差。要向实现动态性的调速,就要控制异步电动机的磁通和电磁转矩,常见的控制策略是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 1.矢量控制 矢量控制起源于感应电机磁场定向控制,并在感应电机定子电压上逐渐形成了矢量控制理论。矢量控制能够将定子电流分解成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并在各自控制器的独立控制下实现了控制。矢量控制的关键在于保持转子磁链的恒定,因此就需要随时掌握转子磁链的信号。在初始阶段,人们尝试使用磁链传感器检测转子磁链,但其工艺和技术不太理想,而且转速低时的脉动分量大大超出了平常。当前的矢量控制系统多使用软测量的方法,例如电压、电流信号等。 2.直接转矩控制 矢量控制在理论上实现了磁链和转矩的解耦控制,但其坐标变换和转子磁链的准确性限制了矢量控制范围的准确性。而直接转矩控制系统通过双位控制器控制电磁转矩,选择合适的电压矢量控制电机,转矩响应速度快,稳定性也更高。 三、现代控制策略 传统控制策略会收到电机参数和扰动的影响,因此,现代控制理论与矢量控制、直接控制理论相结合,并且通过设计参数辨识器、观测器等修正模型,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1.滑模变结构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是通过变革结构控制实现控制,其实质是通过不连续的控制率使其按照要求的轨迹运动,常与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相结合使用。传统的滑模控制器只有滑动到面上时才具备不确定的干扰抑制力,常见的简单的办法是提高增益性使系统能够快速收敛到滑动面,但随之抖动也家具,使系统变得不稳定。全滑模控制具有全程性,在通过滑动模块控制的基础上,需要设计一个非线性的动态滑模来消除滑模控制,使系统具备全过程的鲁棒性,克服了原有的缺点。滑模变结构控制还有另外一个缺点,即当达到滑动后,滑动面向平衡点运动的轨迹难以得到控制,容易产生抖动。 2.自适应控制 由于异步电动机的参数与电机工作状态联系紧密,而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的动态性能也容易受到参数的变化,其自适应控制受到了广泛关注。自适应控制系统中常见的调速系统包括自适应控制和自适应观测器。模型自适应控制器以参考模型的输出为理想输出,以控制被控制对象的动态性和参考模型的动态性一致,其中涉及到的问题有负载转矩的矫正、速度控制器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掌握状态变量,如定子电流、转速等,但还需要定转子磁链自适应观测器,其以磁链为工具,以实际输出量和预估输出量为基准进行矫正,能够实现对转子电阻和转速的有效辨识。另外,还有一种自适应观测器——卡尔曼滤波器,它具有观测和滤波功能,能够消除系统噪音,提高了观测器的精度,使其鲁棒性更强。但交流调速系统以非现行系统为主,人们多以交流调速系统方程建立卡尔曼滤波方程,并加入了参数辨识、转速观测等,使观测器更加简化。 3.模糊控制 在矢量控制系统中,以转速和电流控制器为设计对象均能够将其设计成模糊控制器,进而掌握电极参数的变化和负载扰动的抑制能力。模糊控制常用在直接转矩控制中,更好地实现了定子电阻的控制,有效地实现了对异步电动机定子电阻的检测。 4.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的非线性模型包括神经网络辨识器和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神经网络能够矫正定、转子电阻,能够有效消除其对转子

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目录 一、工艺介绍 (2) 二、功能的设计 (4) 三、实现的情况以及效果 (6)

一、工艺介绍 在钢厂中轧钢车间在对工件进行轧制前需要将工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如图1表示其中一个加热段的温度控制系统。在图中采用了6台设有断偶报警的温度变送器、3台高值选择器、1台加法器、1台PID调节器和1台电器转换器组成系统。 利用阶跃响应便识的,以控制电流为输入、加热炉温度为输出的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温度测量与变送器的传递函数为: 由于,因此,上式中可简化为: 在实际的设计控制系统时,首先采用了常规PID控制系统,但控制响应超调量较大,不能满足控制要求。

图1 对如图1所示的加热炉多点平均温度系统采用可变增益自适应纯滞后补偿进行仿真。 加入补偿环节后,PID调节器所控制的对象包括原来的对象和补偿环节两部分,于是等效对象的特性G(s)可以写成: 即补偿后的广义被控对象不在含有纯延迟环节,所以,采用纯滞后的对象特性比原来的对象容易控制的多。 但实际应用中发现,加热锅炉由于使用时间长短不同及处理工件数量不同,会引起特性变化,导致补偿模型精度降低,从而使纯滞后补偿特性变差,很难满足实际生产的稳定控制要求。

为改善调节效果,在控制线路中加入两个非线性单元——除法器与乘法器,构成如图所示的加热炉多点温度控制纯滞后自适应控制系统。 二、功能的设计 1、系统辨识 经辨识的被控对象模型为: 所以,带可变增益的自适应补偿控制结构框图如图

图2 加热炉多点温度控制纯滞后自适应补偿系统控制框图2、无调节器的开环系统稳定性分析 理想情况下,无调节器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上式中所示广义被控对象的Bode图如下图所示。 图3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策略研究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 论文题目: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策略研究 本科生姓名:关海波学号:201211318 指导教师姓名:赵峰职称: 申请学位类别:工学学士专业:电力工程及管理 设计(论文)提交日期:(小四号楷体加黑)答辩日期:(小四号楷体加黑)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策略研究 姓名:关海波 学号:201211318 学院:新能源及动力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力工程及管理1201班

指导教师:赵峰 完成日期: 兰州交通大学LanzhouJiaotongUniversity

摘要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通过坐标变换,得到了异步电动机的空间矢量等效电路。并由理想逆变器的8种开关状态入手,得到了理想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建立了空间电压矢量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及空间电压矢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六边形磁链轨迹和近似圆形磁链轨迹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根据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工作原理,本论文在的平台下,分别搭建了六边形磁链轨迹和圆形磁链轨迹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验证了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可行性。而且,对两种磁链轨迹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进行了比较。 本论文以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部分为研究对象,对于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在电动汽车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直接转矩控制

, . . , . . , . a , a , . . :,, 目录 摘要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绪论错误!未指定书签。 1.1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及现状错误!未指定书签。 2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2.1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特殊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2.2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分类及选择错误!未指定书签。

加热炉控制系课程设计

第1章加热炉控制系统 加热炉控制系统工程背景及说明 加热炉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 of reheating furnace),是对加热炉的出口温度、燃烧过程、联锁保护等进行的自动控制。早期加热炉的自动控制仅限控制出口温度,方法是调节燃料进口的流量。现代化大型加热炉自动控制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加热炉燃烧效率,减少热量损失。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在生产线中增加了安全联锁保护系统。 影响加热炉出口温度的干扰因素很多,炉子的动态响应一般都比较迟缓,因此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多选择串级和前馈控制方案。根据干扰施加点位置的不同,可组成多参数的串级控制。使用气体燃料时,可以采用浮动阀代替串级控制中的副调节器,还可以预先克服燃料气的压力波动对出口温度的影响。这种方案比较简单,在炼油厂中应用广泛。 这种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降低过剩空气量,保证加热炉高效率燃烧。简单的控制方案是通过测量烟道气中的含氧量,组成含氧量控制系统,或设计燃料量和空气量比值调节系统,再利用含氧量信号修正比值系数。含氧量控制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在于检测仪表和执行机构两部分。现代工业中都趋向于用氧化锆测氧技术检测烟道气中的含氧量。应用时需要注意测量点的选择、参比气体流量和锆管温度控制等问题。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特性往往都较差,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一般通过引入阻尼滞后或增加非线性环节来改善控制品质。 在加热炉燃烧过程中,若工艺介质流量过低或中断烧嘴火焰熄灭和燃料管道压力过低,都会导致回火事故,而当燃料管道压力过高时又会造成脱火事故。为了防止事故,设计了联锁保护系统防止回火和温度压力选择性控制系统防止脱火。联锁保护系统由压力调节器、温度调节器、流量变送器、火焰检测器、低选器等部分组成。当燃料管道压力高于规定的极限时,压力调节系统通过低选器取代正常工作的温度调节系统,此时出料温度无控制,自行浮动。压力调节系统投入运行保证燃料管道压力不超过规定上限。当管道压力恢复正常时,温度调节系统通过低选器投入正常运行,出料温度重新受到控制。当进料流量和燃料流量低于允许下限或火焰熄灭时,便会发出双位信号,控制电磁阀切断燃料气供给量以防回火。 随着节能技术不断发展,加热炉节能控制系统正日趋完善。以燃烧过程数学模型为依据建立的最佳燃烧过程计算机控制方案已进入实用阶段。例如,按燃烧过程稳态数学模型组成的微机控制系统已开始在炼油厂成功使用。有时利用计算机实现约束控制,使加热炉经常维持在约束条件边界附近工作,以保证最佳燃烧。

风电控制技术

一、风电控制技术 风电精确预测和运行调控技术发展。 容量10兆瓦风机的完全商业化,路上风电成本降至0.4元/千瓦.时以下,海上风电成本可下降到0.6元/千瓦.时以下,预计到2050年前后,单机容量20兆瓦的风机可以用于远还风电场的开发利用,海上风电成本降至0.5元/千瓦.时以下 太阳能发电技术 太阳能发电主要有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 光伏发电 1、最新技术进展 自1954年第一块光伏电池问世以来,光伏发电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实验室阶段。20世纪九十年代-21世纪,迅猛发展阶段。 截止2014年度,中国最大的光伏电站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万千瓦,共有三座,2015年法国将建成30万千瓦光伏电站,成为世界装机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目前,光伏发电主要有硅基、薄膜和聚光太阳能发电三种形式。硅基太阳能发电较为成熟,最高能量转化效率可以达到20%左右。薄膜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化效率从2009年的3%快速提高到2013年的16.2%

左右,被《科学》杂志评为2013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聚光太阳能发电,在500倍聚光条件下可将转化效率提高到40%以上。 发展方向和前景 光伏板 1材料创新提高光电转化效率。 硅基光伏材料,理论光伏能量转化率可以达到38%。薄膜太阳能电池最高效率达到15%以上系统效率达到8%以上使用寿命超过15年,与硅基太阳能电池板相比,薄膜电池成本优势明显,随着光电转化效率提高,未来有望取代硅基太阳能电池。 2制造和安装趋向薄片化、简易化 3、发展太阳能追踪技术,提高利用效率 4、2020年前后,全球光伏发电平均成本将由2010年的2元/千瓦时,下降到0.9元/千瓦.时随着全球农院互联网发展,太阳能将成为最重要的能源来源。预计2050年前后,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发电成本可分别降低到0.24元/千瓦.时和0.27元/千瓦.时将低于目前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成本。 5、光热发电 光热发电技术主要包括槽式,塔式,纸性菲涅尔式和碳式四种主流技术类型,

同步电机与异步电机的概念、区别及应用前景

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控制原理,应用领域 和研究热点 班级: 学号: 姓名:

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一样是一种常用的交流电机。特点是:稳态运行时,转子的转速和电网频率之间有不变的关系n=ns=60f/p,ns称为同步转速。若电网的频率不变,则稳态时同步电机的转速恒为常数而与负载的大小无关。同步电机分为同步发电机和同步电动机。现代发电厂中的交流机以同步电机为主。 工作原理 励磁绕组通以直流励磁电流,建立极性相间的励磁磁场,即建立起主磁场 运行方式 同步电机的主要运行方式有三种,即作为发电机、电动机和补偿机运行。作为发电机运行是同步电机最主要的运行方式,作为电动机运行是同步电机的另一种重要的运行方式。同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可以调节,在不要求调速的场合,应用大型同步电动机可以提高运行效率。近年来,小型同步电动机在变频调速系统中开始得到较多地应用。同步电机还可以接于电网作为同步补偿机。这时电机不带任何机械负载,靠调节转子中的励磁电流向电网发出所需的感性或者容性无功功率,以达到改善电网功率因数或者调节电网电压的目的。

永磁同步电机的调速主要通过改变供电电源的频率来实现。目前常用的变频调速方式有转速闭环恒压频比控制(v/f)、转差频率控制、基于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Vector Control)以及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 1.转速闭环恒压频比控制 转速闭环恒压频比控制是一种最常用的变频调速控制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控制V/f恒定,使磁通保持不变,并以控制转差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转矩和转速。这种控制方法低速带载能力不强,须对定子压降实行补偿,因该控制方法只控制了电机的气隙磁通,不能调节转矩,故性能不高。但该方法由于实现简单、稳定可靠,调速方便,所以在一些对动态性能要求不太高的场合,如对通风机、水泵等的控制,仍是首选的方法。 2.转差频率控制 转差频率控制的突出优点就在于频率控制环节的输入是转差信号,而频率信号是由转差信号与实际转速信号相加后得到的,这样,在转速变化过程中,实际频率随着实际转速同步地上升或者下降。尽管转差频率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电机转矩 3.矢量控制 矢量控制框图如图2 所示。 1971 年,西门子工程师Balschke 首次提出矢量控制理论,使交流电机控制理论获得了一次质的飞跃。其基本思想为:以转子磁链旋转空间矢量为参考坐标,将定子电流分解为相互正交的两个分量,一个与磁链同方向,代表定子电流励磁分量,另一个与磁链方向正交,代表定子电流转矩分量,分别对它们进行控制,获得像直流电动机一样良好的动态特性。因其控制结构简单,控制软件实现较容易,已被广泛应用到调速系统中。但矢量控制方法在实现时要进行复杂的坐标变换,并需准确观测转子磁链,而且对电机的参数依赖性很大,难以保证完全解耦,使控制效果大打折扣。

加热炉控制系统要点

目录 第1章加热炉控制系统工艺分析 (1) 1.1 加热炉的工艺流程简述 (1) 1.2 加热炉控制系统的组成 (2) 第2章加热炉控制系统设计 (3) 2.1 步进梁控制 (3) 2.2 炉温控制 (4) 2.3 紧急停炉保护和连锁 (5) 第3章基于REALINFO的加热炉系统监控程序设计 (7) 3.1加热炉的主控界面 (7) 3.2加热炉的趋势界面 (8) 3.3加热炉的仪表界面 (9) 第4章结论与体会 (10) 参考文献 (11)

第1章加热炉控制系统工艺分析 在炼油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加热炉是管式加热炉。其形式可分为箱式、立式和圆筒炉三大类。对于加热炉,工艺介质受热升温或同时进行汽化,其温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后一工序的操作工况和产品质量。 加热炉是传统设备的一种,同样具有热量传递过程。热量通过金属管壁传给工艺介质,因此他们同样符合导热与对流的基本规律。但加热炉属于火力加热设备,首先由燃料的燃烧产生炙热的火焰和高温的气流,主要通过辐射传热将热量传给管壁,然后由管壁传给工艺介质,工艺介质在辐射室获得的热量约占总符合的70%~80%,而在对流段获得的热量约占热负荷的20%~30%。因此加热炉的传热过程比较复杂,想从理论上获得对象特性是很困难的。 当炉子温度过高时,会使物料在加热炉内分解,甚至造成结焦而烧坏炉管。加热炉的平稳操作可以延长炉管使用寿命。因此,加热炉出口温度必须严加控制。 加热炉的对象特征一般基于定性分析和实验测试获得。从定性角度出发,可以看出其传热过程为:炉膛炽热火焰辐射给炉管,经热传导、对流传热给工艺介质。所以与一般传热对象一样,具有较大的时间常数和纯滞后时间。 特别是炉膛,它具有较大的热容量,故滞后更为显著,因此加热炉属于一种多容量的被控对象。根据若干实验测试,并做了一些简化,可以用一介环节加纯滞后来近似,其时间常熟和纯滞后时间与炉膛容量大小及工艺介质停留时间有关。 炉膛容量大,停留时间长,则时间常数和纯滞后时间大,反之亦然。 1.1 加热炉的工艺流程简述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从而反映出当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现加热炉控制系统主要特点: (1)生产能耗大幅度降低。 (2)产量大幅度提高。 (3)生产自动化水平非常高,原加热炉的控制系统大多是单回路仪表和继电逻辑控制系统,传动系统也大多是模拟量控制式的供电装置,现在的加热炉的控制系统都是PLC或DCS系统,而且大多还具有二级过程控制系统和三级生产管理系统。 本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如下图:

加热炉供风控制策略优化应用实践

收稿日期:2018-05-30 唐一宇(1982-一),高工;114044辽宁省鞍山市三加热炉供风控制策略优化应用实践 唐一宇1一毕仕辉1一孔庆国1一胡永贵2一王一涛3 (1.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2.鞍钢铸钢有限公司,3.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摘一要一空燃比的控制精准度直接影响着加热炉排烟成分二加热效率二工艺能耗二产品质量二 减排二环保等诸多指标三文章通过对某厂特钢加热炉改造过程中实施变频风机与自动调节阀 联调优化的方式为加热炉供配风的工程实践,实现了加热炉动态供热过程中的空燃比的稳定 控制,实现了加热车间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的效果三 关键词一加热炉一空燃比一变频风机一自动调节阀一优化配风一节能Preliminary study on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air supply control for reheating furnace Tang Yu 1一Bi Shihui 1一Kong Qingguo 1一Hu Yonggui 2一Wang Tao 2 (1.Sinosteel Ans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rmo -Energy Co.,Ltd.,2.Anshan Iron and Steel Company of Steel -Casting Co.,Ltd.,3.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mpany of Rizhao Co.,Ltd.)Abstract 一The control accuracy of air -fuel ratio of reheating furnace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compo-nents of smoke exhaust,heating efficiency,process energy consumption,product quality,emission re- duc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any other indexes.In the paper,the method of optimiz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inverter fan and the automatic regulating valve in the renovation process of a spe- cial steel heating furnace in a factory is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the heating furnace supplying wind,the air fuel ratio stability control in the process of heating furnace dynamic heating is realized,which realizes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saving,reducing emission,increas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Keywords 一reheating furnace一ratio of air to gas一variable frequency blower一automatic gear valve一 optimize control air distribution一energy saving 一一加热炉是轧钢工艺线上的必备设备,也是煤气能源的消耗大户三加热炉是通过助燃空气和煤 气在炉膛内混合燃烧二实现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的 热工设备三加热炉的空气二煤气的供应与配比影 响燃烧效果,同时也是实现改善加热质量和提高 效率的主要控制参数三 1一技术现状与相关影响因素1.1一技术现状国内大规模建设轧钢加热炉始于90年代末期,基本上是以消化国外加热炉技术为主三2005 年以后,国产化加热炉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之配套的加热炉控制系统也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尤其2008年前后,西门子公司产品全面服务于国内钢铁工业,同时,进口变频器技术在国内市场的逐步放开,为加热炉自动化控制系统国产化提供了发展基础三如今,国内自主创新的炉子自动控制集成技术已驶入快车道三1.2一影响空燃比控制的主要因素1.2.1一气体燃料的种类加热炉的气体燃料中,被普遍应用的主要有高炉煤气二高焦混合煤气二焦炉煤气和天然气四种三气体燃料的热值不同,完全燃烧所需匹配助燃空气量则不同,即热值越高的气体燃料需要的84冶一金一能一源ENERGY FOR METALLURGICAL INDUSTRY 一一一一一一Vol.37一No.6Nov.2018 万方数据

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

电力拖动课程结题报告 题目: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 班级:K0312417 姓名:罗开元 学号:K031241723 老师:郎建勋老师 2015年 6月 22 日

前言 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设计及仿真在矢量控制技术出现之前,交流调速系统多为V / f 比值恒定控制方法,又常称为标量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在低速及动态(如加减速)、加减负载等情况时,系统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所以交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启动、低速时的转矩动态相应都不如直流调速系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异步电机控制技术全面从标量控制转向了矢量控制,采用矢量控制的交流电机完全可以和直流电机的控制效果相媲美,甚至超过直流调速系统。 矢量变换控制(以下简称VC)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被控对象,采用了参数重构和状态重构的现代控制理论概念可以实现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之间的解耦,实现了将交流电动机的控制过程等效为直流电动机的控制过程。这就使得交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交流调速最终取代直流调速系统成为可能。实践证明,采用矢量控制方法的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高于直流调速系统。矢量控制原理的出现也促进了其它控制方法的产生,如多变量解耦控制等方法。 七十年代初期,西门子公司的F .Blashke 和W .Flotor 提出了“感应电机磁场定向的控制原理”,通过矢量旋转变换和转子磁场定向,将定子电流按转子磁链空间方向分解成为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这样就可以达到对交流电机的磁链和电流分别控制的目的,得到了类似于直流电机的模型,然后模拟直流电机进行控制,可以获得良好的静、动态调速性能。本文分析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原理的基础上, 利Matlab/Simulink 中SimPowerSystems 模块,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分别建立了交流异步电机模块、矢量控制器模块、坐标变换模块、磁链调节器模块、速度调节模块, 再进行功能模块的有机整合, 构成了按转子磁场定向的异步 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转速动态响应快、稳态静差小、抗负载扰动能力强, 验证了交流电机矢量控制的可行性、有效性。 1.异步电机的 VC 原理 1.1 坐标变换 坐标变换的目的是将交流电动机的物理模型变换成类似直流电动机的模式,这样变换后,分析和控制交流电动机就可以大大简化。以产生同样的旋转磁动势为准则,在三相坐标 系上的定子交流电机A i 、B i 、C i ,通过3/2变换可以等效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上的交流电流 α i 和 β i ,再通过同步旋转变换,可以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直流电流 d i 和q i 。如果观察 者站到铁心上与坐标系一起旋转,他所看到的就好像是一台直流电动机。 把上述等效关系用结构图的形式画出来,得到图l 。从整体上看,输人为A ,B ,C 三相电压,输出为转速ω,是一台异步电动机。从结构图内部看,经过3/2变换和按转子磁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