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 精品

合集下载

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

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
昊恢 升 何 劲松 陈伟 财 王媛 王先 明
【 要 】 目的 探讨 T C新 辅助化疗 方案治疗 三 阴性 乳腺癌 的临床疗效 。 法 对接受 4 摘 A 方 ~
6个周 期 T C新 辅助化 疗方案 治疗 的 6 三 阴性 乳 腺癌 进行 回顾性 研究 ,分 析近 远期 化疗疗 A 3例 效 。结果 化疗 后随访 时间 1 ~ 0月 ( 63 中位 3 . ) 3例患者 总有 效率 为 9 .3 其 中完 全缓 06月 。6 68 %, 解 率 5 . %( 6 6 ) 7 1 3 / 3 ,部 分 缓 解 3 .8 2 / 3 。主 要 不 良反 应包 括 中性 粒 细 胞 减 少 3 4 96 %(5 6 ) 6例 (7 1%) 5. 4 ,中性 粒 细胞 减少 性 发 热 2 5例 (96 %) 3 .8 ,恶 心 呕吐 3 3例 (23 %) 5. 8 ,腹 泻 1 4例
徐伟 ,唐平 章 ,李 正江 .甲状 腺 癌局 部切 除 术后 再
手 术 的 探讨 [ ] J .中华 肿 瘤 杂 志 ,0 2 2 ( ) 15 2 0 ,4 2 : 8 —
1 7. 8
Ca t s o MR , G a i r h r H.C ni u n o t v r is i h b o t ig c n r e se n t e n o
C a rH. ie n e l s iain c t lg f h h r i r me F n — e d ea pr t y oo y o e t y od: o t
a p ri l[ ] C ne ,2 0 ,9 6 :35 3 9 napa a J . acr 0 0 0( ) 2 — 2 . s 别克扎 提 ・ 再孜提 汉.高频 彩超 、 T检查 在 甲状 腺癌 C 临床 诊 断价 值 的探讨 [ .新疆 :新疆 医科 大学 , D]

三阴乳腺癌的辅助和新辅助治疗:现状与未来

三阴乳腺癌的辅助和新辅助治疗:现状与未来

122龚成成 王碧芸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三阴乳腺癌的辅助和新辅助治疗:现状与未来乳腺癌是一类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反应性上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 )是其中一种特殊亚型,占所有乳腺癌的12%~17%,表现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 )、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 )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均为阴性。

此类型乳腺癌在非洲裔美国人、绝经前年轻女性及BRCA1基因突变的患者中发病率更高,且细胞分化差、有高度侵袭性,远处转移风险高,更倾向于内脏转移,有研究显示复发转移性TNBC 中位生存期仅13个月,5年生存率不到30%。

三阴性乳腺癌是基于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作出的临床诊断,而基底样(basal like )乳腺癌,是通过基因芯片技术根据基因表达特征而定义的一种分子亚型。

两者有一定的重叠性,但并不等同。

一篇发表在2013年Oncologist 上的文章分析了412例三阴性乳腺癌和473例基底样型乳腺癌,其中分别有21.4%和31.5%的患者为非基底样型和非三阴性乳腺癌,进一步比较发现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基底样型较非基底样型预后更差。

由于三阴性乳腺癌缺乏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因此化疗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主要的全身治疗手段。

本文就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其在新辅助与辅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 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类异质性疾病,Lehmann 等利用mRNA 表达谱的聚类分析将三阴性乳腺癌分为6个亚型:基底样型(basal -like 1,BL1)、基底样2型(basal -like 2,BL2)、间充质型(mesenchymal,M )、间充质干细胞型(mesenchymal stem -like,MSL )、免疫调节型(immunomodulatory,IM )、雄激素受体(luminal androgen receptor,LAR )阳性型。

三阴型乳腺癌治疗方案

三阴型乳腺癌治疗方案

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

根据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乳腺癌可分为多种亚型。

其中,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ER、PR和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亚型。

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三阴型乳腺癌的预后较差,治疗难度较大。

本文将针对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基因突变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综合运用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3.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阴型乳腺癌的预后较差,应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4. 持续治疗:乳腺癌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需坚持治疗,定期复查。

三、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1)乳腺切除术:适用于早期、单侧乳腺癌患者。

(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适用于局部晚期、双侧乳腺癌患者。

(3)乳腺癌保乳手术:适用于早期、肿瘤较小、切缘阴性、无远处转移的患者。

2. 放疗治疗(1)术前放疗:对于局部晚期、肿瘤较大、切缘阳性或存在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术前放疗可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手术切除率。

(2)术后放疗:对于局部晚期、切缘阳性、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存在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3. 化学治疗(1)新辅助化疗:对于局部晚期、肿瘤较大、切缘阳性或存在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新辅助化疗可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手术切除率。

(2)辅助化疗:对于早期、切缘阴性、肿瘤较小、无远处转移的患者,辅助化疗可降低远处转移风险。

(3)解救化疗:对于复发或转移性三阴型乳腺癌患者,解救化疗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4. 内分泌治疗由于三阴型乳腺癌缺乏ER、PR等内分泌受体,内分泌治疗对三阴型乳腺癌的效果有限。

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尹一 张频 北 京协和 医学院 中国 医学科 学 院肿 瘤 医院肿 瘤 内科 ( 北京 1 0 0 0 2 1 )
【 摘要 】 三阴性乳 腺癌是一类侵 袭 性 较 强且具有 明显异质 性的乳腺癌亚 型 ,患者的 总体 预后较
差 。 多 项 研 究 显 示 新 辅 助 化 疗 后 病 理 完 全缓 解 的 三 阴 性 乳 腺 癌 患者 预 后 较 好 。 目前 已有 多 种 化 疗 药
a n d i n d i c a t i o n o f T N B C n e o a  ̄u v a n t c h e mo t h e r a p y , a s w e l l a s c l i n i c a l e v i d e n c e o f c y t o t o x i c a g e n t s a n d
t a r g e t i n g t r e a t me n t a r e s u mmar i z e d .

【 K e y Wo r d s】 T r i p l e — n e g a t i v e b r e a s t c a n c e q N e o a d j u v a n t c h e mo t h e r a p y , p C R
o f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s wi t h a g g r e s s i v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s t r o n g 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 a n d s h o t r e r s u  ̄i v a 1 .Pl e n t y o f
i n c l i n i c a l t r i al s , s e v e r a l o f t h e m h a v e h i g h p CR r a t e s a n d s h o w p r o mi s i n g . I n t h i s a r t i c l e , t h e e n d p o i n t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方案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方案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方案引言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乳腺癌的亚型,其表示缺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

尽管三阴性乳腺癌对于常规治疗不敏感,并有较高的复发率和短期生存期,但通过采用一系列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案。

外科手术根据肿瘤的大小和淋巴结的侵犯情况,手术可能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首要选择。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乳房保留手术(lumpectomy)和乳房切除手术(mastectomy)。

乳房保留手术主要通过切除肿瘤组织并保留乳房形态,患者术后可继续进行辅助治疗。

乳房切除手术则是完全切除整个乳房组织,有时还会伴随乳房重建手术。

手术后还可以考虑进行淋巴结清扫以确定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放疗放疗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手术后,放疗可以帮助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

放疗通过照射乳房区域来杀灭潜在的肿瘤残留细胞。

通常,放疗会持续几周,每日进行治疗。

对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放疗通常也会照射到淋巴结区域。

化疗由于三阴性乳腺癌缺乏靶向治疗的选择,化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化疗通过使用药物来杀死癌细胞,并防止其扩散至其他部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使用多种化疗药物,如阿霉素、环磷酰胺、卡铂等。

化疗方案一般会持续数周或数月,具体剂量和用药方案需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

靶向治疗对于一部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缺失也被证实,此时可以考虑使用靶向治疗药物。

例如,Trastuzumab是一种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药物,通过抑制HER2信号通路的活性来抑制肿瘤的增长。

然而,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靶向治疗的选择非常有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开发新的靶向治疗策略。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突破的一种方法。

针对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和PD-L1抑制剂已经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这些药物可以阻止肿瘤细胞利用抑制性信号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增强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

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进展2024

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进展2024

引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三阴型乳腺癌是乳腺癌中的一种亚型。

相比于其他亚型,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策略更加复杂和挑战性。

本文将介绍三阴型乳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并从预防、手术治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其治疗策略。

正文:预防:1.定期乳腺自检和乳腺增生的早期检测,以确保病变的早期发现和治疗2.避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如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等3.积极参加乳腺癌筛查项目,例如乳腺X线造影、乳腺超声等,以便尽早发现肿瘤手术治疗:1.乳腺癌根治术:通过切除乳房和周围淋巴结来彻底消除癌细胞2.乳房保留手术:只切除肿瘤和一部分正常组织,保留乳房的外观3.腋窝清扫术:清除患侧腋窝淋巴结,以评估病情和预后4.乳房重建手术:通过植入假体或自体组织重建乳房,提升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放疗:1.术后放疗:通过利用高能X射线对切除肿瘤后的局部区域进行照射,以杀灭残留的癌细胞2.局部放疗:针对肿瘤局部病灶进行放射治疗,减小肿瘤的体积和消除癌细胞3.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放化疗的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并减少复发的风险4.新型放疗技术:如强调增强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等技术,旨在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和疗效靶向治疗:1.靶向药物治疗:例如PARP抑制剂、PI3K抑制剂等,针对乳腺癌中的特定变异基因产生效应2.血管生成抑制剂:通过抑制乳腺癌的血管生成来减小肿瘤的供血和生长3.激素治疗:对于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使用激素阻断剂来干预乳腺癌的生长和扩散4.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抗击肿瘤细胞5.后靶向治疗:针对治疗前使用靶向药物而导致耐药的情况,通过改变治疗方案和增加其他药物来对抗肿瘤免疫治疗: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止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信号通路来激活免疫系统,增强肿瘤的免疫应答2.肿瘤疫苗:通过引入特定标记的肿瘤抗原来激活免疫系统,针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3.CAR-T细胞疗法:通过改造病人自体T细胞,使其具备特异性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策略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一种重要的亚型。

三阴性乳腺癌是指乳腺癌中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肿瘤,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恶性程度。

化疗是三阴性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的相关方案。

化疗药物1. 铂类药物铂类药物是用于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的关键药物之一,常用的铂类药物包括氧化铂和卡铂。

这些药物通过与肿瘤细胞DNA交叉连接,抑制DNA合成和细胞分裂,达到抗癌的效果。

2. 依托泊苷依托泊苷(Ixabepilone)是一种微管结合剂,也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常用的药物之一。

它能够干扰肿瘤细胞的微管聚合和稳定性,从而阻止细胞分裂和增殖。

3. 多西他赛多西他赛(Docetaxel)是一种细胞毒性药物,可与肿瘤细胞内的微管结合,并阻止微管的消散,从而阻碍了分裂细胞的正常功能。

4. 氟尿嘧啶类药物氟尿嘧啶类药物包括卡培他滨和氟尿嘧啶。

这些药物能够干扰DNA的合成、修复和复制过程,从而杀死乳腺癌细胞。

化疗方案方案一:AC-T方案AC-T方案是目前常用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之一,包括红霉素(Adriamycin)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的联合应用,以及紫杉醇(Taxol)的加入。

具体方案如下:•红霉素: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60~75mg/m2。

•环磷酰胺: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600~1200mg/m2。

•紫杉醇: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80~175mg/m2。

该方案常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可达到较高的治疗效果。

方案二:TC方案TC方案是另一种常用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方案,包括紫杉醇和环磷酰胺的联合应用。

具体方案如下:•紫杉醇: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75~100mg/m2。

•环磷酰胺: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600~1200mg/m2。

该方案适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早期治疗和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与疗效评价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与疗效评价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与疗效评价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女性。

为了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辅助治疗方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一、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1. 靶向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是一种能够针对癌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的药物。

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靶向药物被广泛应用。

其中,最常用的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HER2信号通路,阻断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传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 化疗药物联合治疗化疗药物联合治疗是指将多种化疗药物同时应用,以增加疗效和降低药物耐药性。

如通过将多西他赛(docetaxel)和顺铂(cisplatin)等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此外,新辅助化疗的方案可以根据乳腺癌的分子亚型来进行个体化调整,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刺激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

在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被广泛研究和使用。

这些药物能够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从而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

二、辅助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1. 病理学疗效评价病理学疗效评价是通过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评估治疗前后乳腺癌病灶的大小和病灶内细胞学的变化。

常用的评估标准有Miller-Payne分级、Chevallier分类以及Pierce分类等。

这些评估指标可以客观反映辅助治疗的疗效,指导后续的治疗策略。

2. 影像学疗效评价影像学疗效评价是通过影像学方法(如CT、MRI等)检查肿瘤的缩小程度、边界清晰度等来评估治疗的效果。

常用的评估标准有RECIST准则、WHO准则等。

这些评估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辅助治疗的疗效,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3. 生存率评价生存率评价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生存情况来评估治疗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髓样癌、化生癌、囊腺癌。
TNBC相关因素
多发生于绝经前年轻女性,尤以西班牙和非洲裔 美国妇女高发。
母乳喂养越多,包括时间越长,次数越多, TNBC风险越低。
钼靶发现率低
与乳腺密度相关 多在初诊时能够触及包块 常在筛查间隔期被诊断出
Carey LA, JAMA 2006; 295:2492. Morris GJ,Cancer 2007; 110:876. Millikan RC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08; 109:123.
pCR的定义是手术切除标本中原发灶和腋下淋 巴结(ALN)均无浸润性癌残留。
临床研究显示,TNBC对新辅助化疗敏感性高。 TNBC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明显高于非
TNBC,TNBC pCR 17%-40%。 TNBC 3年的复发及死亡率较高,如果达到pCR,
生存获益与非TNBC相同(P=0.24),但如果未 获 pCR , TNBC 的 总 生 存 期 低 于 非 TNBC (P<0.0001)。
EFS OS
EFS
1.0
OS
1.0
0.8
0.8
0.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6
0.4
HR=0.48; P<0.001
0.2
有pCR (n=2131)
无pCR (n=9824) 0.0
0.4
HR=0.36; P<0.001
0.2
有pCR (n=2131)
无pCR (n=9824)
0.0
0 50 100 150 200
0 50 100 150 200
TNBC—survival
CANCER, 2007,109(1):25-32.
TNBC治疗现状
三阴性乳腺癌的矛盾:化疗敏感…但复发后侵袭性 更强且总生存率更差
无法进行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或者曲妥珠单抗) 缺乏针对性的治疗指南 针对这一人群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数据有限 TNBC常伴BRCA1突变,导致DNA链间交联的药
物如烷化剂、丝裂毒素C和铂类可能对TNBC作用 更明显。
蒽环类 紫杉类
氟尿嘧啶 铂类
三阴性乳腺癌无特异性化疗方案
新辅助化疗的目的
缩小肿瘤,降低分期,为手术创造条件(争取 更多的保乳机会)。
消灭微小转移灶,防止耐药细胞的产生,降低 肿瘤细胞的活力,减少远处播散的机会。
判断肿瘤对化疗方案的敏感性,为后续治疗 (继续或更改化疗方案、手术时机与方式)提 供依据。
Liedtke C, et al. J Clin Oncol.2008;26(8):1275-1281
定义
三 阴 性 乳 腺 癌 ( TNBC ) : ER- 、 PR(IHC<1%)及HER2-~+ (IHC)或 基因无扩增(Fish)的乳腺癌亚型。
TNBC
占所有乳腺癌的10~17%。 侵润性癌中10%~24%为三阴性乳腺癌。
肿瘤分级高 组织病理学中最常见的是侵润性导管癌 罕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往往是三阴性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Basal型乳腺癌
TNBC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不是等
同概念,有70-80%左右的交叉。
大 部 分 BLBC 也 是 TNBC , 80% 的 TNBC 是 BLBC。
TNBC,部分为Normal like。
TNBC
Basal型乳腺癌,部分表达ER。
BRCA deficient
通过提高pCR而改善乳腺癌患者远期生存。
生存 (%)
新辅助化疗能否改变预后?
NSABP B-18
NSABP B-27
100
100
80
80
60
60
40
20
0 0
分组 n 死亡 HR p 非 pCR 598 266 pCR 86 14 0.32 <0.0001
2 4 6 8 10 12 14 16 手术后时间(年)
TNBC 53.0 66% 36.5% 54.6% 13% 33.9%
2.6years
Non-TNBC 57.7 28% 62.7% 45.6% 12% 20.4%
5years
P value <0.0001 <0.0001 <0.0001
0.02 0.77 <0.0001 <0.0001
Dent R,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7,13:4429-4434
BLBC
TNBC与BRCA1
20%的TNBC存在BRCA突变,特别是BRCA1。 70%的BRCA相关的乳腺癌基因表达谱类似于
BLBC,免疫组化染色与TNBC一致。 临床上,BRCA1相关乳腺癌与BLBC和TNBC有
以下共同点:
• 病理分化程度低。 • 临床进展快。 • 对DNA修复损伤剂敏感性增加。
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如何积极追求pCR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乳腺中心
刘剑仑
乳腺癌分子亚型
ER+
ER-
Luminal A Luminal B Luminal C
Normal breast like ERBB2+ Basal-like
PNAS 2001 ; 98 (19)10869–10874
时间 (月) pCR=ypT0/is ypN0 时间 (月)
Cortazar P, et al. 2012 SABCS Abstract S1-11.
专家共识
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切除率和增加保乳机会, 对于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 化疗生存期相似。
新辅助化疗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患者的 生存期则明显提高。
TNBC的预后
93.1% 82.2% 68.3%
HR+ / Her2 HR- / Her2+
HR- / Her2 -
早期复发率高 + 内脏转移率高
5y-DFS相差20%±
TNBC与非TNBC临床特征与预后差异
Mean age Grade 3 T<2.0cm Node positivity Local recurrence Distant recurrence Time to recurrence
40
20
0 0
分组
n 死亡 HR p
非pCR 1857 490 pCR 397 42 0.36 <0.0001
2
4
6
8
手术后时间(年)
新辅助治疗后获pCR预示良好预后
Rastogi P, et al. J Clin Oncol 2008;26:778–85
CTNeoBC荟萃分析: pCR与EFS/O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