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药肺结核等3个肺结核病
耐药结核病 新的不治之症?

耐药结核病新的不治之症?作者:刘北斗来源:《健康博览》 2010年第3期耐药结核病人追踪事件两年前,美国一名律师与新婚妻子乘坐飞机蜜月旅行变逃亡的事件引起众多人关注,许多人至今仍记得当初网络和各种媒体对此事作过报道。
2007年5月12日,美国佐治亚州一名31岁的律师斯皮克与新婚妻子乘坐飞机开始了蜜月旅行,但这场本该甜蜜的旅行却让很多人感到不安。
该男子与妻子按计划启程,从美国亚特兰大飞往法国巴黎,接着飞往了希腊雅典和意大利罗马。
在罗马逗留期间,该患者接到了美国疾控中心的电话,说他被证实患有广泛耐药性肺结核,不适宜乘坐商用客机飞行,要求他向意大利卫生部门“自首”,并留在意大利接受隔离治疗,而不要飞回美国。
斯皮克所患的广泛耐药性肺结核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病菌可以通过咳嗽、咳痰等方式传播,而现有的治疗结核病药物对这种病菌均无可奈何,半数病人将会死去。
因此,斯皮克事件一度造成所有他光顾过的国家的关注和恐慌,到处追捕他的行踪,各国都在寻找他的同机乘客,要求尽早去医院检查。
随后,美国疾控中心发布联邦隔离令,强制该患者接受隔离治疗。
无独有偶,同是这一年的7月25日,中国疾控中心获悉台湾地区一对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夫妇于21日由高雄经香港转乘港龙航空公司飞机抵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其中丈夫为耐多药患者,其妻为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具有传染性。
卫生部随后立即采取应对措施:责成江苏省卫生部门迅速查找患者;要求定点医院采取相应医学措施,并提醒乘坐同航班的乘客和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员,要前往当地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咨询和检查。
耐药结核病危害问题耐药结核病,指的是肺结核病人体内的结核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即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以及链霉素)的任何一种药物发生耐药:进一步的是耐多药结核病,是指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二种药物发生耐药:从2006年起,又出现了一种更为严重的广泛耐药性肺结核( ex-tremely drug-resistent tuber-culosis×DR-TB),即在耐异烟肼及利福平基础上,对两种最主要的二线抗结核药物——注射剂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也耐药。
耐多药结核病治疗

采用综合治疗 化疗+辅助治疗
治疗管理
阻断MDR-TB→XDR-TB
谢 谢!
已进入临床的新型抗结核药 利福布丁(RBU),耐利福平结核菌的敏感性可 达31% 对结核菌的体外活性比RFP强2-20倍,剂量 300mg/日治疗RFP敏感的初治肺结核其效果和耐 受性与RFP剂量600mg/日相似,但有研究指出 RBU对菌阳初治病例早期杀菌活性明显不如RFP, 这可能与其血浓度低有关。RBU的突出之处是对 近1/3的耐RFP结核菌表现活性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几种情况下的抗结核治疗 1、肝功能损害时: (1)、ALT<正常2倍以内时可不停药,抗结核继续+保 肝,每2周查肝功能1次 (2)、ALT>正常2倍以上时停用肝损药物如RFP、PZA、 PAS等,予以保肝治疗,抗结核可选用INH、氨基甙类、 EMB等 (3)、为减轻肝损,治疗前除常规肝功能检查外,凡有 条件均应进行乙肝标志物检查 2、肾功能损害时,氨基甙类禁用,RFP、PZA慎用 3、妊娠时禁用氨基甙类,头3个月慎用RFP
舒兰新(利福平注射液) 主要应用于肺结核和其他结核,也可以用 于耐药的军团菌肺炎、耐酶青霉素、链球 菌、金葡菌和厌氧菌等引起的重症感染, 广泛分布于全身,在许多器官和体液中均 得到有效浓度包括脑积液
氟喹诺酮类药物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 星抗痨作用依次增强。 环丙沙星对茶碱蓄积作用最强。 加替沙星对糖尿病有影响。
选择用药时需关注的几大要素
1、既往用药史; 2、药敏试验; 3、交叉耐药性。
获得性MDR-TB ↑ 原发MDR-TB←耐药类型→初始MDR-TB ↓ 选药价值
原发耐药:指从未使用过抗结核药物的患 者产生的耐药; 初始耐药:指临床上不能肯定是否用过抗 结核药物的患者产生的耐药; 获得性耐药:是指曾使用过抗结核药物患者 产生的耐药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新进展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新进展【摘要】耐多药肺结核疾病具有病程长、治疗费用高、传染性等特征,导致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容易伴有多种不良心理状态,因此,对该类疾病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意义重大,同时采取相关的心理护理指导,利于提高护理干预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心理护理;进展;耐多药肺结核结核病(TB)是一类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对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且目前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形势仍然较为严峻。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指的是结核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等多种药物具有耐药性的结核患者,主要发生对象为督导短程化疗等患者,该类疾病患者由于长时间给予结核药物,使得体内具有具有的耐药性,增加了疾病治疗的难度,延长了治疗周期,患者承受的经济、心理压力较大,容易伴有焦虑、自闭、抑郁、疑惑等多种不良情绪,不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1]。
近些年来,随着多种护理模式的发展进步,心理因素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地位显现,目前国内外关于心理因素对慢性疾病的研究论文较多,许多学者认为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干预效果较为显著。
为此,本文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点、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等内容进行系统的阐述。
1 心理健康状态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某些患者恐惧、疑惑感较显著,主要是由于疾病治疗长时间未见效,对治疗方案持怀疑态度,导致引发疑惑、恐惧等心理状态。
某些患者较为焦虑、抑郁,主要存在于家庭条件较差的患者,加之长时间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对身心的影响,降低了患者心理承受力,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
2 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2.1 生理机能耐多药肺结核属于一类慢性传染疾病,主要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肺部引发,伴有咳嗽、地热、胸闷、喘憋等情况,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长时间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部分患者伴有头晕、恶心、食欲降低、皮肤瘙痒、肝功能降低等不良情况,身心负担加重,容易引发不良情绪。
2.2 社会因素若患者为工人、农民、无业者等情况,心理状态较差,其中农民、工人主要是由于患病后减少了劳动强度,影响到日常生活与工作,无业者主要是由于自身家庭条件不好,需要多方面的生活补助维持日常开销。
耐药结核病

第七章耐药肺结核病【概述】耐药结核病(drug resistance-tuberculosis,DR-TB)是指由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结核病。
根据耐药种类的不同,将耐药结核病分类如下:1.单耐药结核病(monoresistance-tuberculosis,MR-TB):是指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体外DST证实对1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的结核病。
2.多耐药结核病(polydrug resistance-tuberculosis,PDR-TB):是指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体外DST证实对1种以上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但不包括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
3.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ce-tuberculosis,MDR-TB):是指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体外DST证实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
4.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 drug resistance-tuberculosis,XDR-TB):是指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体外DST证实除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外,还对任何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以及3种二线注射类药物(卷曲霉素、卡那霉素和阿米卡星)中的至少1种耐药的结核病。
5.利福平耐药结核病(rifampicin resistance-tuberculosis,RR-TB):是指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体外DST证实对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包括任何耐利福平的结核病,即利福平单耐药结核病(Rifampicin mono-resistant tuberculosis, RMR-TB)、利福平多耐药结核病(Rifampicin poly-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RPR-TB)、MDR-TB和XDR-TB等。
以上分类与定义适合于所有的初治和复治结核患者,包括肺结核病和肺外结核病。
本章重点介绍耐药肺结核。
耐多药结核病

应尽量鼓励患者疏散到人口不密集的农村或小城, 对自己和周围人群都有好处。
实施方案
工作内容 耐多药可疑者筛查对象有五类: (1)慢性排菌患者/复治失败涂阳患者; (2)密切接触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涂阳肺结核患者 (3)初治失败涂阳患者; (4)复发与返回复治的涂阳患者; (5)治疗3月末痰涂片仍阳性的初治涂阳患者。
实施方案
3.住院或专科门诊确诊的患者在市级耐多药专 科门诊病案室取得患者登记号后,建立病案 信息。
实施方案
4.出院或离院治疗的病人,由主管医生填写“耐多 药肺结核患者出院/离院通知单”(一式两份), 一份交耐多药专科门诊,另一份交给患者。 如患者需到区服药,由耐多药专科门诊报市结 防所,通知区结防机构,落实患者治疗管理。
耐药结核病的分类
⒉多耐药结核病(poly-resistant tuberculosis, PR-TB): 结核病患者感染的Mtb经体外DST证实对1 种以上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但不包括同 时分类
⒊ 耐 多 药 结 核 病 (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 结核病患者感染的Mtb经体外DST证实至 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
实施方案
治疗管理: 1.不住院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由耐多药专科门诊
负责患者治疗期间的随访管理(包括催促患者定 期复查,按时取药、治疗转归、随访信息专网录 入等)工作。如患者需到区结防机构服药,耐多 药专科门诊填写《广州市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治 疗管理通知单》报市结防所,通知所在的区结防 机构。
实施方案
包括:记录患者停止治疗的时间及原因;对其全 程服药管理情况进行评估;收集和上报患者的 “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或“耐多药肺结核患 者服药卡”。同时将患者转诊至结核病定点医疗 机构进行治疗转归评估,2周内进行电话随访,看 是否前去就诊及确诊结果。
耐多药结核病课件

11
第三组药物
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包括:氧氟沙星(Ofx)、左氧氟沙 星(lfx)、莫西沙星(Mfx)、加替沙星。但加替沙星对 糖代谢影响较大,未被列入抗结核序列。喹诺酮药物之间 存在交叉耐药,但低代耐药时高代仍可使用(但不宜作为 和新药物)。 作用机制:作用于MTB的DNA旋转酶,阻止DNA复制、 转录而杀菌。在巨噬细胞内与吡嗪酰胺有协同作用。 用量:氧氟沙星:600-800毫克/日,左氧氟沙星400-600 毫克/日,莫西400毫克/日,属浓度依赖性,一次顿服为好, 可口服或静滴。
1+ 2+ 3+ 4+
Area INH 菌落生长 Area INH
INH
INH
结果判定:INH低浓度耐药3+;高浓度敏感
6
绝对法与比例法的比较
比例法:为国际通行标准,设立阳性对照,结果判定客观 准确。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可以进行不同区域耐药状况 比较。
绝对法:为我国传统标准,存在主观判断误差,可重复性 较差。由于分别给出高浓度和低浓度耐药,适合临床应用。
8
第一组药物
1、异烟肼: 机理:抑制敏感细菌分支菌酸的合成使细胞壁破裂。对 细胞内外MTB均有杀菌作用,全杀菌药。 异烟肼的耐药性最不稳定,即便在耐药的情况下仍具有 一定的抗结核作用,并可延缓或防止MTB对其他药物产生 耐药性。在低浓度耐药的情况下,采用高浓度异烟肼 (16—20mg/kg/日)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有可能取得好的 疗效,但不能作为核心药物使用。
2、吡嗪酰胺: 机理:酸性环境,细胞内杀菌药,可因氟喹诺酮类药 物的应用而得到加强,基于大多数MDR—TB患者肺部有慢 性炎症,吡嗪酰胺在炎症的酸性环境中可充分发挥作用, 故吡嗪酰胺应在治疗MDR—TB的全程中使用。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含贝达喹啉联合治疗方案的效果分析

DOI:10.16662/ki.1674-0742.2023.07.144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含贝达喹啉联合治疗方案的效果分析赵珊,耿建,高春景徐州市传染病医院结核科,江苏徐州221000[摘要]目的分析观察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含贝达喹啉联合治疗方案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7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5例。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则接受常规治疗联合贝达喹啉治疗,对比两组病灶吸收有效率、痰菌转阴率、血清学指标、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94.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3、7.652,P=0.009、0.006)。
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治疗24周时的IL-17水平明显下降,而IFN-γ水平则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治疗24周时的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QT间期延长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含贝达喹啉联合治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能取得显著疗效,不但能提升血清IFN-γ水平,降低血清IL-17水平,而且药物不良反应轻微。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贝达喹啉;联合治疗方案;效果[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3(a)-0144-05Effect Analysis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Bedaquiline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ulti-drug 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ZHAO Shan, GENG Jian, GAO ChunjingDepartment of Tuberculosis, Xuzhou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 Xuzhou, Jiangsu Province, 221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Bedaquiline in patients with multi-drug 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ethods Seventy patients with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admitted to Xuzhou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May 2021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Beda quino‐line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rate of lesion absorption,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serological indicator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focus absorp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91.43% and 94.29%,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5.71% and 68.5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6.873, 7.652, P= 0.009, 0.006).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IL-17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ile IFN-γ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two groups at 24 weeks of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t 2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level of IL-17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vel of IFN-γ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QT interval prolong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作者简介] 赵珊(1985-),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肺结核、肺外结核、耐药结核。
耐多药肺结核的药物治疗

药物 介 入 治 疗 对 耐 多 药 肺 结 核 有 显著 的疗 效 。本 文 资 料也 观 察 到 , 片 病 灶 吸收 率 比 较 , 疗 组 与 对 照组 差 异 无显 著 性 。可 能 胸 治 与本 组病 例 合并 有 1 例 的 支气 管 内膜 结核 有 关 , 9 虽然 局部 灌 洗及 注药 治 疗 能 减轻 支 气 管 炎 症 , 速 痰 菌转 阴及 空 洞 闭合 , 加 但对 消 除支 气 管纤 维 性 狭窄 的 形成 和 发 展方 面 效果 甚 微 , 响病 灶 吸收 影 效果 。因 此 , 合并 支 气 管结 核 的耐 多 药 肺结 核 应 配合 微波 介 入治
治疗的意义。 1 资料与 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菌生 长 , 所 需浓 度 远远 低 于 本 实验 支 气管 灌注 液 的 药物 浓 度 。 而 间歇 支气 管灌 注抗 结核 药物 , 高浓 度 药物直 接 与细 菌接 触 , 有效 可
控 制 高耐 药结 核 菌生 长 。本组 病 例 强化 阶段 加用 局部 灌洗 及注 药
手 , 目前 结核 病 控 制领 域 急 需解 决 的 难题 … 。本文 通 过 高耐 药 是
率 较高 , 胸片 病灶有 效率 2 差异 无显 著性() .5 。 但 组 >O 0 )
3 讨 论 本 文 资料 表 明 , 高抗 结核 药物 浓 度 , 有效 控制 耐 多药结 核 提 可
结 核 菌抑 制 测定 、临床 对 照 观察 的 方 法 , 讨耐 多 药肺 结 核 介入 探
例 , 9 , 1例, 男4 例 女 0 年龄 1 ~6 岁 , 均4 .岁 , 史1 8 , 7 5 平 23 病 ~1 年 平 均 病 史4. 年 。2 性 别 、年 龄 、耐 药 情 况及 肺 部病 变 情 况大 致 3 组 相 同 , 有 可 比性 。 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2012年版)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门诊对肺结核可疑者或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管理工作。
一、肺结核诊断(一)肺结核可疑者的筛查。
肺结核可疑者指具有结核中毒症状(低热、乏力、盗汗等)或伴呼吸道症状者(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伴咯血);或通过健康体检发现的肺部阴影疑似肺结核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
(三)诊断流程。
1.医疗机构对肺结核可疑者应进行如下检查:(1)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3次;(2)痰分枝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3)胸片;必要时肺CT。
2.根据病史、检查可将肺结核患者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以及确诊病例。
(1)疑似病例。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疑似病例:①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5岁以下儿童,同时伴有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或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②仅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
(2)临床诊断病例。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临床诊断病例:①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伴有咳嗽、咳痰、咯血等肺结核可疑症状;②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③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抗结核抗体检查阳性;④痰涂片3次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⑤痰涂片3次阴性的疑似肺结核病例,经诊断性治疗或随访观察可排除其他肺部疾病者。
(3)确诊病例①痰涂片阳性肺结核。
凡符合下列3项之一者为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例:2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加肺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加1分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②仅培阳肺结核。
同时符合下列两项者为仅培阳肺结核:痰涂片阴性;肺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加1份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③肺部病变标本病理学诊断为结核病变者。
3.通过以上检查仍无法确诊者,可进行以下检查以协助诊断及鉴别诊断:(1)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2)结核抗原、抗体检测;(3)胸部CT(需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或胸片显示不良者);(4)支气管镜检查(怀疑存在支气管结核或肿瘤者);(5)痰结核杆菌定量PCR;(6)肺组织活检。
4.不具备诊断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及时将肺结核可疑者转诊至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
二、肺结核治疗(一)治疗地点的选择。
1.在非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应当转诊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门诊或住院治疗。
2.在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可在确诊机构治疗,或将患者转诊到其居住地定点医疗机构继续治疗。
3.对具有以下指征的患者,可考虑在当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1)存在较重合并症或并发症者;(2)出现较重不良反应,需要住院进一步处理者;(3)需要有创操作(如活检)或手术者;(4)合并症诊断不明确,需要住院继续诊疗者;(5)其他情况需要住院者。
(二)治疗方案选择的依据。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
(三)诊疗过程中的检查检验项目。
1.血常规、肝肾功能(含胆红素):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治疗开始后第2-4周检查1次,以后每1-2个月检查1次;结果异常者检查频率可适当增加。
2.尿常规(使用注射剂者):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以后每1-2个月检查1次;结果异常者检查频率可适当增加。
3. 尿妊娠试验(育龄期妇女在治疗前检查);4.电解质(使用卷曲霉素者):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以后每1个月检查1次;结果异常者检查频率可适当增加。
5.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治疗第2月、5月、6月(复治患者为第8月)各检查1次;耐多药结核患者注射期每1个月检查1次,以后每2个月检查1次。
6.听力(使用注射剂者,如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视力、视野(使用乙胺丁醇者):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治疗开始后第2-4周检查1次,以后每1-2个月检查1次。
7.胸片: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治疗开始第4周检查1次,以后每3-6个月检查1次,治疗结束时检查1次。
8.心电图(使用喹诺酮类者):治疗开始前检查1次,以后每1-2个月检查1次。
(四)治疗方案。
1.推荐药物治疗方案:(1)初治肺结核:2HRZE/4HR或 2H3R3Z3E3/4H3R3。
(2)复治肺结核:2HRZES/6HRE或 2H3R3Z3E3S3/6H3R3E3 或3HRZE/6HRE。
有药敏试验结果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以及既往用药史制订治疗方案。
如果患者为多次治疗或治疗失败病例,可根据患者既往治疗史制订经验性治疗方案,获得药敏试验结果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耐多药肺结核:6 Z Am(Km,Cm)Lfx(Mfx)PAS(Cs,E)Pto /18 Z Lfx(Mfx)PAS(Cs,E)Pto(括号内为替代药物)。
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 Lfx:左氧氟沙星,Mfx:莫西沙星,Am:阿米卡星,Km:卡那霉素,Pto:丙硫异烟胺,PAS:对氨基水杨酸,Cm:卷曲霉素,Cs:环丝氨酸。
(4)对于病情严重或存在影响预后的合并症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5)特殊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孕妇、使用免疫抑制以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等)可以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调整药物剂量或药物。
2.在进行化疗的同时,可针对患者的并发症或合并症进行治疗。
(五)治疗效果判断标准。
1.初、复治肺结核。
(1)治愈:涂阳肺结核患者完成规定的疗程,连续2次痰涂片结果阴性,其中1次是治疗末。
(2)完成疗程:涂阴肺结核患者完成规定的疗程,疗程末痰涂片检查结果阴性或未痰检者;涂阳肺结核患者完成规定的疗程,最近一次痰检结果阴性,完成疗程时无痰检结果。
(3)结核死亡: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因病变进展或并发咯血、自发性气胸、肺心病、全身衰竭或肺外结核等原因死亡。
(4)非结核死亡:结核病患者因结核病以外的原因死亡。
(5)失败: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至第5个月末或疗程结束时痰涂片检查阳性的患者。
(6)丢失: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中断治疗超过两个月,或由结防机构转出后,虽经医生努力追访,2个月内仍无信息或已在其他地区重新登记治疗。
2.耐多药肺结核(1)治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①患者完成了疗程,在疗程的后12个月,至少5次连续痰培养阴性,每次间隔至少30天;②患者完成了疗程,在疗程的后12个月,仅有一次痰培养阳性,而这次阳性培养结果之后最少连续3次的阴性培养结果,其间隔至少30天:且不伴有临床症状的加重。
(2)完成治疗:患者完成了疗程,但由于缺乏细菌学检查结果(即在治疗的最后12个月痰培养的次数少于5次),不符合治愈的标准。
(3)失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①治疗的最后12个月5次痰培养中有两次或两次以上阳性;②治疗最后的3次培养中有任何一次是阳性;③临床决定提前中止治疗者(因为不良反应或治疗无效)。
(4)丢失:由于任何原因治疗中断连续2个月或以上。
(5)迁出:病人转诊到另一个登记报告的机构。
(6)死亡: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由于任何原因发生的死亡。
(六)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要及时就诊,并给予正确处臵。
(七)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完成治疗患者的治疗转归结果应及时通知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
三、病例报告和登记(一)疫情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规定,凡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断的肺结核患者(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均为病例报告对象。
凡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例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二)结核病患者登记。
1.登记单位。
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负责本地区结核病患者的登记工作。
2.登记对象。
活动性肺结核、新发结核性胸膜炎和其他肺外结核患者均为登记对象。
此外,下列患者也应进行重新登记:(1)结防机构已登记,中断治疗≥2个月后重新返回治疗的肺结核患者;(2)初治失败的肺结核患者;(3)涂阴转为涂阳的肺结核患者;(4)结防机构登记的复发肺结核患者。
四、医院感染控制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应具备以下结核病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一)设立结核病医院感染控制机构,并配臵相关人员;(二)制订并有效实施医院感染控制计划;(三)采取多种途径,对医务人员、患者以及家属进行结核病医院感染控制信息教育;(四)采取合理患者诊疗流程,确保患者在医疗卫生机构最短时间完成诊疗;(五)门诊、病房、实验室以及检查室配臵必要环境控制措施(如通风、紫外线消毒等);(六)传染性患者外出时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与传染性患者接触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五、健康教育(一)定期对医务人员开展健康宣教培训。
1.确保患者准确了解结核病作为传染病,对自身、家庭以及周围健康人的危害。
2.确保患者了解国家结核病防治政策。
3.确保患者了解结核病治疗疗程、治疗方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按医嘱治疗的重要性。
4.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如何预防结核杆菌感染。
(二)对肺结核患者开展健康教育。
1.疾病传播途径:结核病是一种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传染期患者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或与健康人密切接触时应当佩戴外科口罩。
2.疾病预后:经过正确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不规范治疗可演变为耐药结核病,有终身不能治愈的风险。
3.规范治疗的重要性:按时服药、确保治疗不中断是治愈的重要保证。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当及时报告医师。
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ICD-10:A15.0、A1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世界卫生组织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2008年紧急修订版)》等。
1.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
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2.体征: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音减低或粗糙、肺部啰音等。
轻者可无体征。
3.影像学检查: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特征。
4.痰液检查:药物敏感试验或分子生物学等检查证实,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0年版)》等。
1.药物治疗:(1)根据以下原则选择治疗方案:①充分考虑患者既往用药史以及当地耐药结核病流行状况;②应当至少包括4种有效或几乎确定有效的药物,其中包括1种氟喹诺酮类药物,1种注射剂;③根据体重确定药物的剂量;④每天服用抗结核药物;⑤注射剂至少使用6个月,或痰菌阴转后至少4月;⑥治疗疗程应为痰培养阴转后至少1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