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花城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合集下载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音乐信号、音乐元素、乐谱符号等概念。

•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学习音乐基本技能,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学会欣赏和分析不同音乐类型的特点和魅力。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让学生通过唱歌、弹奏、舞蹈等形式表现音乐。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意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体验音乐的乐趣和魅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音乐信号和音乐元素的基本概念。

•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和特色。

•音乐基本技能,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2.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通过讲解音乐基本概念、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史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认识。

•演示法:通过演示唱歌、弹奏、舞蹈等形式来表现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实践法:通过学习音乐基本技能,如节奏、旋律、和声等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创造法:通过鼓励学生创作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意识。

三、教学流程和重点难点1.教学流程本节课程的教学流程如下:•第一步:介绍音乐信号和音乐元素的基本概念。

通过实际演示来讲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元素组成。

•第二步:讲解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通过听歌曲、讲故事、视频等形式来加深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了解和认识。

•第三步: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和特色。

通过讲解民族乐器、音乐形式、中国传统曲艺等形式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第四步:学习音乐基本技能,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通过实际演示、模仿、练习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第五步:鼓励学生创作音乐。

通过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

2.重点难点本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如下:•重点:讲解不同音乐类型的特点和元素组成,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类型的魅力。

花城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第5单元

花城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第5单元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七年级上册第1课时爱我中华1、体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音乐风格。

2、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能用充满激情、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爱我中华》3、学会附点、前十六、后十六等节奏型。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作者、图片及相关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1至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五十六)你知道的有哪些呢?(苗族、回族、藏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满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朝鲜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维吾尔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2、你们能举出所熟悉的其他歌颂祖国的歌曲吗?(我的中国心、中国人等)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起来学习一首新歌《爱我中华》。

1、播放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作品简介:是90年代初著名词作家乔羽和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

这首歌先后由韦唯和宋祖英演唱,传遍大江南北。

它的深刻寓意,已经超越了会歌,成为一首歌颂民族团结、少数民族聚会的必唱曲目。

这首歌可以是独唱,也非常适合领唱加合唱或齐唱。

词作者简介:【乔羽】我国著名的老一代词作家、剧作家、音乐文学理论家,山东济宁人。

乔羽在电影、电视、歌剧、歌曲等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

代表作有:歌剧剧本《花开满山头》、《果园姐妹》,电影文学剧本《红孩子》(合作)、《刘三姐》,话剧剧本《杨开慧》(合作)等。

歌词作品有《我的祖国》、《祖国颂》、《让我们荡起双浆》、《思念》、《难忘今宵》和《爱我中华》等。

曲作者简介:【徐沛东】1954年生,辽宁大连人。

我国著名作曲家,主要作品有歌曲《我热恋的故乡》、《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亚洲雄风》、《爱我中华》等;电视连续剧音乐《篱笆、女人和狗》、《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和《和平年代》等。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校园春秋
 一、教学内容分析
 《校园的早晨》是20世纪80年代的歌曲,由高枫作词,谷建芬作曲。

由于歌唱家的成功演绎及歌曲清新的题材,成为一首传唱颇广的流行歌曲。

 歌曲旋律流畅、优美、清新、活泼、跳跃。

休止符在旋律中的巧妙运用为歌曲增添了不少色彩与活力。

歌词与音乐恰到好处的结合显示出其青春的活力和气息,刚好与改革开放初期充满活力的社会景象吻合,成为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校园歌曲之一。

 《哦,十分钟》是由陈益康作词,范真真作曲的校园歌曲,曲作者范真真当时是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中二年级的16岁女学生。

此歌曲曾获得首届“星海杯全国大、中学生青春之歌歌曲大赛”一等奖。

 歌曲是校园学生课后十分钟生活的快乐写照,充分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学生纯真的感情。

歌曲为并列二部曲式结构,旋律生动活泼、轻快优美,形象地刻画出中学生活泼可爱的性格。

 二、教学对象分析
 前面已分析,这里略。

 三、教学目标
 1、了解20世纪80—90年代的历史背景与校园生活,简介作曲家谷建芬。

 2、培养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的主旋律部分,体会休止附的巧妙运用在歌曲中所期的作用,感受歌曲旋律的特点。

 3、欣赏歌曲《哦,十分钟》,了解歌曲的结构,感受歌曲旋律生动活泼、轻快优美的特点,启发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

七年级花城版音乐教案

七年级花城版音乐教案

七年级花城版音乐教案教案标题:七年级花城版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包括音高、音长、节奏等。

2. 能够辨别不同的音高和音长,并能够正确演奏简单的音乐节奏。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音乐基本概念和要素的理解。

2. 音高和音长的辨别和演奏。

三、教学难点:1. 音乐节奏的准确演奏。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花城版音乐教材。

2. 音乐乐器,如键盘琴或打击乐器。

3. 音乐欣赏的音频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如音高、音长、节奏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了解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2. 学习音高和音长(15分钟)a. 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音高的概念和辨别方法。

可以使用简单的乐器或声音模拟器来演示不同音高的声音。

b. 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音长的概念和辨别方法。

可以使用打击乐器或声音模拟器来演示不同音长的节奏。

3. 学习音乐节奏(20分钟)a. 介绍不同的音乐节奏符号和其对应的演奏方式,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b. 给学生分发节奏练习册,让他们根据乐谱演奏不同的节奏,并进行互相检查和纠正。

4. 音乐欣赏(15分钟)a. 选择一段简单的音乐作品,播放给学生听,并让他们尝试辨别其中的音高、音长和节奏。

b. 引导学生分享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音乐欣赏意见。

5. 小结与延伸(5分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欣赏音乐。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检查学生在音高、音长和节奏方面的理解和演奏能力。

3. 收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反馈和意见。

七、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花城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爱我中华

花城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爱我中华

花城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爱我中华》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优秀音乐作品《爱我中华》的背景、创作过程和艺术特点。

2.学习歌曲的歌词、曲调和节奏,感受“爱”的力量。

3.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和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欣赏《爱我中华》歌曲,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爱国情感。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询问学生“什么是爱国?”引导学生思考“爱国”这个词的含义,并写下学生的回答。

2. 宣布学习目标(2分钟)梳理本节课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知道本节课要学习什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 欣赏歌曲(20分钟)1.老师播放《爱我中华》歌曲,让学生先静听,感受曲调和歌词。

2.让学生大声跟着歌曲唱,并且鼓励学生加入合唱。

3.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歌词,了解歌曲的内涵,让学生明白“爱我中华”是什么意思。

4. 分析歌曲的艺术特点(10分钟)1.与学生分享《爱我中华》歌曲背景、创作过程和艺术特点的相关信息。

2.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歌词、曲调和节奏,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5. 演唱活动(20分钟)1.学生自由组合,练习歌曲的演唱。

2.老师选择几组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现场评价,并对表演同桌进行交流分享。

6. 总结与评价(3分钟)1.对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感受和表演进行总结。

2.给予学生高度评价,鼓励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

四、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中国优秀音乐作品《爱我中华》的背景、创作过程和艺术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

同时,学生对于爱国主题的理解和感受也有所提升,对于祖国的热爱和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五、课后作业1.回答问题:你对这首歌的理解,它给你带来了哪些情感上的体验?2.录制音频或视频,演唱《爱我中华》歌曲,并与同学分享观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歌曲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爱”的力量,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

同时,通过演唱活动,让学生在集体合作中锻炼个人能力,增强自信心。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1单元《我的中国心》教案1 花城版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1单元《我的中国心》教案1 花城版

第1单元《我的中国心》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海外赤子眷恋祖国的深情与民族自豪感。

2、通过歌曲学唱,能够独立分析歌曲,了解歌曲结构。

3、科学合理地运用气息,用自然、饱满、深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2学情分析本课选自新版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

《我的中国心》是张明敏演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由黄沾作词,王福龄作曲。

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演唱了《我的中国心》;同年这首歌曲获得了中国音乐协会歌曲编辑部颁发的第三届神钟奖。

3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演唱《我的中国心》难点:通过歌曲学唱,能够独立分析歌曲,了解歌曲结构。

4教学过程4.1 情景导入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导入语: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生活的地方,人们都熟悉《我的中国心》这首动人肺腑的歌曲;凡是飘荡着《我的中国心》旋律的地方,人们都记住了那位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的香港著名歌星张明敏。

是《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把亿万华夏儿女的心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让我们零距离的感受我们是骨肉相连、血脉相承的一家人!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会唱的同学一起跟着唱。

2、播放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

3、过渡语:这首歌在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经演唱,它那优美的旋律、深沉的情感就深深打动了亿万听众的心,,尤其是这首歌的歌词更是以其独特的形式表达了家国之思。

读来震撼人心,旋律让人难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唱《我的中国心》。

二、合作探究通过师生交流,明确学习这首歌词的方法——读歌词、赏歌词、联现实、唱歌曲(二)读歌词1、明确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感情。

2、学生自主感情朗读歌词: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花城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爱我中华[001]

花城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爱我中华[001]

花城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爱我中华 [001]本篇教案是针对花城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所编写的。

通过学习本单元,“爱我中华”,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对于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使学生进一步爱国和亲近音乐。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概念、文化底蕴,及其对音乐的影响。

2.掌握中华文化音乐的基本特点和演奏技巧。

3.学习中华文化音乐的基本唱腔与演唱技巧。

4.掌握小组合唱基本要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了解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增强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华文化的概念、文化底蕴、中华音乐、中华唱腔、小组合唱。

2.难点:中华音乐的演奏技巧,中华唱腔的演唱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听一段中华音乐,并听取学生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2.了解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引导同学们谈谈热爱祖国的原因。

2.讲授1.讲解中华文化的基本概念和文化底蕴。

2.分析中华音乐的基本特点,探究其演奏技巧。

3.控制好时间,讲解中华唱腔的基本表现方法。

4.通过小组合唱的形式体验美妙的中华音乐。

3.实践1.分组练习小组合唱,学生尽可能熟练地演唱中华音乐;2.练习中华音乐的基本演奏技巧,提高演奏技巧水平。

4.总结1.回顾当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中华文化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2.强调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爱国和自信。

四、课后作业1.完成歌曲的练唱。

2.调查探究一件中华文化的艺术品,并向全班同学分享。

五、教学资源1.教学用PPT;2.音乐CD。

六、教学评价1.学习笔记:对学生的到课情况及学习的积极性进行评价。

2.练习演唱:对学生的演唱水平及表现进行评价。

3.团队协作:对学生学习的团队合作精神指标进行评价。

花城版初一音乐教案

花城版初一音乐教案

花城版初一音乐教案花城版初一音乐教案【篇一:花城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歌曲《伟人-孙中山》、粤曲《荔枝颂》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伟人-孙中山》,让学生了解我国伟人孙中山,并启发学生爱伟人,爱珠江,爱祖国的情怀。

2、通过音乐情景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唱歌曲《伟人——孙中山》,二声部合唱练习,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孙中山的相关事迹。

三拍子感觉的巩固与复习。

3、通过欣赏粤曲《荔枝颂》,让学生初步感知广东粤曲的特点,萌发对粤曲的兴趣和对粤曲艺术家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地方文化的情感。

4、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音乐情绪,激发学生用体态动作去尝试粤曲表演。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歌曲《伟人-孙中山》引入:世上有三种人:一为先行者、二是墨守中道的人、三是落后者,而先行者往往要付出代价,甚至牺牲,但他们为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20世纪中国的一位先行者——孙中山。

2006年中共中央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胡锦涛讲话:“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那我们就通过此课一起走进这位时代的伟人。

看视频,学生简介孙中山人生历程:立志求学、致力革命、创建民国、讨袁护法、伟大转变、巨星陨落。

以孙中山先生的3大历史时段,概括总结孙中山历史轨迹。

1、听中设问。

播放歌曲《伟人-孙中山》旋律。

提问:这首旋律美不美?教师讲解:美的音乐有其美的内涵,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蕴涵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2、讲故事。

教师播放课件《伟人-孙中山》,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与方式讲述孙中山少年时代,青年时代以及致力于民主主义革命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孙中山是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爱我中华第一课时音乐教案-爱我中华课题:《爱我中华》教材:花城版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授课年级:七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和欣赏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的团结是国家昌盛的前提,激发学生奋发向睥精神风貌。

2 、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

3、能大胆地,有表情地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并能背唱1—2首“爱祖国”的歌曲;4、能积极参与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班级演唱活动;5、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理解“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培养他们民族团结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1、体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音乐风格。

2、学会附点、前十六、后十六等节奏型教具学具: 钢琴、录音机、电视机、VCD机、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很高兴和在座的同学们认识,并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谢谢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表扬。

二、引入新课: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课件:背景画面)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生:五十六个民族。

师:分别有哪些呢?(苗族、回族、藏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满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朝鲜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维吾尔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师: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所产生的歌舞音乐肯定也不相同。

那么,什么是歌舞音乐呢?(课件)2、你们能举出所熟悉的其他歌颂祖国的歌曲吗?(我的中国心、中国人等)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起来学习一首新歌《爱我中华》。

三、《爱我中华》[背景分析]:《爱我中华》是一首集中我国南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歌舞音调创作而成的歌曲,4/4拍, B调式。

曲式结构为三段体,即A+B+A+C。

其中,A段(领唱部分)是全曲的主题段,B段和C段(齐唱部分)是与A段构成对比的段落。

整段音乐既跳荡又平稳,表现出一种载歌载舞的喜悦之情。

B段是一个带有插句性质的对比性段落,这个只有三个音(sol、rei、dao)构成的乐段基本上重复的是一个音型,这种带有集体舞风格特点的节奏型,第一次轻松地将歌曲送上高潮。

C段是一个具有较强对比性质的音乐段落,此段音乐的节奏型既表现出“呼口号”的气势,又表现出集体舞的欢快和热烈。

整首作品有张有弛,一气呵成。

四、学唱歌曲:1、完整欣赏一首歌曲《爱我中华》,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想!)(课件)听后回答问题,并分别讲解:(1) 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2) 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2 、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

3 、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

4 、教唱《爱我中华》一歌(1) 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

(音准)(3) 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注意:1、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

2、控制整体音量。

3、高音时不要喊叫,注意声音强弱对比。

(4)请部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竖笛练习。

(5)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

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

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分声部完整演唱。

请部分同学将以上竖笛练习曲为本歌曲作伴奏。

(或部分舞蹈队员伴舞)(6)通过学习《爱我中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歌曲《爱我中华》引入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简介,并欣赏部分民族歌舞音乐。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爱我中华》这首歌,也基本熟悉了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特点,那么我国的这些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都分别有哪些特色呢?请看资料。

接下来我们就欣赏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歌舞音乐。

1、先请欣赏一段蒙古族歌舞音乐。

特色:热情、勇敢、节奏欢快举例:《娃哈哈》《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2、维吾尔族:被誉为“歌舞民族”特色:开朗、奔放、造型优美、挺拔举例:《娃哈哈》《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3、傣族:动作优美灵活有雕塑式的造型美。

举例:《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4、藏族:“弦子舞”一般用于慢板抒情音乐。

举例:《翻身农奴把歌唱》、《青藏高原》六、欣赏由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全体学生进上步熟练此歌。

七、教师总结:总结这节课学到的内容。

我们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个民族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我们更应该团结起来。

大到我们的国家,小到我们的班级体,我们都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我的中国心》一、教学目标1、学唱《我的中国心》,能以坚定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情感。

2、能够独立的分析歌曲,品味歌词语言,体味歌词描绘的意境。

3、通过本首歌曲的鉴赏、歌唱和学习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情怀。

二、学情分析《我的中国心》是张明敏演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由黄沾作词,王福龄作曲。

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演唱了《我的中国心》;同年这首歌曲获得了中国音乐协会歌曲编辑部颁发的第三届神钟奖。

三、重点难点1、切分节奏的学习。

2、对歌曲情感的把握。

四、新课教学1、导入:师:前面的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海啊故乡》、《七子之歌》、《东方之珠》,同学们能从中找出什么共同点么?生:爱家乡爱祖国。

师: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因为我们都拥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今天,老师首先要通过一段诗朗诵,表达自己心中的那一份爱国情怀,希望同学们也能和我一起抒发出你内心的那一份真挚的情感,并思考:诗朗诵讲述了怎样的一个内容?教师配乐诗朗诵《我的中国心》。

2、新课讲授1)、教师朗诵完毕,提问学生:这首诗朗诵讲述了怎样的一个内容? 歌曲以海外游子眷恋祖国的深情切入,运用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样具有象征性的中国标志酣畅淋漓地抒发了炎黄子孙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情赞美和无限热爱。

2)、老师刚才朗诵的就是一首经典歌曲的歌词《我的中国心》。

教师简介歌曲: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这首歌曲一下子打动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心,引起了祖国同胞的强烈共鸣,人们都记住了那位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的香港著名歌星张明敏。

从那以后,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生活的地方,都会飘荡着这首歌的旋律,是这首歌把亿万华夏儿女的心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让我们零距离的感受我们是骨肉相连、血脉相承的一家人!30年来,他无数次地登台演唱这首歌曲,每次演唱,他都和观众一起热血沸腾,激情满怀!这首歌为什么牵动这么多人的心呢?答案只有五个字——我的中国心!3)、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聆听一下这首歌曲,同时找出歌曲中哪些旋律是相似的?歌曲根据旋律情感能分成几个部分?(1)学生回答:1—8小节和17—24小节相似。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析本首歌曲的结构。

A段(1—8小节),表现了海外赤子眷恋祖国的深情,旋律起伏不大,音乐柔和轻缓、真挚深沉;突出表现了海外赤子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B段(9—16小节),旋律起伏较大,“长江,长城”与“黄山,黄河”采用同样的节奏,旋律由三度音程向六度音程的递进,显得情绪逐渐高涨,酣畅淋漓地抒发了炎黄子孙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情赞美和无限热爱。

A1段(17—24小节),为第一乐段的再现,表达了对祖国感情的进一步深化,随着旋律的发展,全曲在高潮中结束。

最后一个乐句中的“中国心”采用高八度呈现,使情绪表达更加激昂。

4)、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提醒注意结构的划分及演唱情感的运用。

5)、在2012年春晚的舞台上,张明敏再次演唱了这首歌曲,让我们一同欣赏再次的经典。

五、延伸拓展这首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演唱者是谁。

其实,他的词曲作者也是非常有名的。

尤其是词作者黄霑。

1、教师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及词曲作者,重点介绍黄霑以及其作品。

2、欣赏黄霑其他作品。

六、总结本节课我们学唱了《我的中国心》,希望同学们时刻牢记,我们都是中国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都应该拥有一颗滚烫的中国心。

《我和我的祖国》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我和我的祖国》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祖国的大好河山。

文学史诗人歌颂祖国,赞美祖国的名言佳句,结合先进的现代教育媒体,把试与听,音乐的与非音乐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知识点融汇贯通,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2、结合近期中国发生的几件大事“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我们众志成城的时事热点,让学生情绪饱满的演唱歌曲,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歌曲音乐情绪体验。

3、认识了解我国艺术歌曲的特点二、学情分析《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歌颂祖国的歌曲。

通过对“我和我的祖国”“我的祖国和我”诗一般的描写,歌颂了祖国的广阔美丽,表达了人民和祖国永远在一起,一刻也不能分割深的深情厚意。

歌曲旋律流畅,层次清楚,跌宕起伏,歌词富于深情,真挚的情感把歌曲推向高潮。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歌曲演唱的情绪体验(结合时事爱国情绪)2、艺术歌曲演唱方法(美声唱法的一些要求) 教学难点:学生对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把握,充满爱国热情的音乐情绪。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南方暴风雪”和“抗震救灾”的图片背景音乐是《我和我的祖国》。

同学们,看过这段视频以后,我想请大家做一下评论,看看你对祖国在遭受灾难和痛苦的情况下,有种什么样的情绪体验?听完学生的回答,做一下总结。

诸如:“在祖国最为难的时刻,我和我的祖国永不分离”等(二)进入新课:《欣赏我和我的祖国》(殷秀梅演唱)(三)学唱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才可能对歌曲的风格和情绪有很好的把握。

试唱这首歌的主旋律。

(四)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歌词,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生动有趣地理解掌握并记住歌词内容,注意“字正腔圆”。

(五)教师范唱钢琴伴奏,学生轻声跟唱(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弹性)看看这首歌的调号和拍号是几拍?强弱规律是什么?学生通过反复聆听演唱歌曲旋律,很快能解决刚才的问题。

在用“lu (三)学生思考讨论:歌曲的演唱属于什么方法?歌词的寓意是怎么联系实际的。

学生跟唱《我和我的祖国》片段,进一步感受歌曲。

(四)师问:通过欣赏《我和我的祖国》,你对中国艺术歌曲有何认识?学生讨论并发言。

师小结:中国艺术歌曲,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歌曲作家所写的独唱、合唱歌曲.这些歌曲都是中国声乐的精华,大部分是声乐教学中经常演唱的作品.老师弹唱:《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学生跟随老师的伴奏学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五)艺术歌曲演唱注意事项: 师问:通过听彭丽媛的演唱大家对艺术歌曲演唱方法有哪些看法? 学生讨论并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