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实验共35页文档

合集下载

固体废弃物处理实验报告

固体废弃物处理实验报告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及设备》
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盐城工学院机械工程实验中心
实验一秸秆热解
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人员:等人
实验成绩: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法
三、实验记录
(一)HZ214回转热解设备认知
1、画出HZ214回转热解设备的传动路线、支撑装置示意图,并作简要的说明。

2、画出HZ214回转热解设备后续处理系统的流程图。

(二)热解实验
实验装置:小型真空管式烧结炉
实验条件:升温速率:℃/m in;
热解温度:℃;热解时间m i n。

根据四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试回答秸秆热解后固体产物与热解温度的关系。

固体废物预处理

固体废物预处理
在满足总破碎比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合适的破碎机械以减少破 碎段数;因为,段数越多,流程复杂,管理复杂,投资、生产成 本均高。
例:D=1200 d=10
i总=112000=120
已知:颚式破碎机i=3~5 辊式破碎机I=8~18 可采用三段破碎: 4×4×8=128>120
第29页/共156页
Hale Waihona Puke 第30页/共156页成分的部分与基本上无用成分的部分分开。筛孔必须调整到合适 的大小。 – 脱水或脱泥筛分:主要用于清洗或脱水操作。清洗是为了得到较 为清洁的筛上物;脱水是为了去除废物中过多的水分,以便下一 步处理或处置,如焚烧或填埋。
第44页/共156页
筛分原理
• 筛分: 是利用筛子将物料中小于筛孔的细粒透过筛 面,而大于筛孔的粗粒物料留在筛面上,完成粗、 细物料分离的过程。
常用于设计
• 用破碎前后的平均粒度的比值表示——真实破碎比
i D d
常用于科研和理论研究
第27页/共156页
破碎段
因为 – 破碎机所能达到的破碎比受很多因素限制(一般i=3~30) – 固体废物的破碎粒度又是根据需要确定的。
所以 – 当要求的破碎比大于所适用破碎机的破碎比时,就需要2段以 上的破碎; – 则一次破碎即为一个破碎段,或叫一段破碎。
• 筛分过程:由物料分层和细粒透筛两个阶段组成的。 物料分层是完成分离的条件,细粒透筛是分离的目 的。 – (a)易于穿过筛孔的颗粒通过不能穿过筛孔的颗 粒所组成的物料层到达筛面。 – (b)易于穿过筛孔的颗粒透过筛孔。
第45页/共156页
筛分原理
• 要实现筛分过程,物料在筛面上应具有相对运动,这种 运动的作用: – 使筛面上的物料处于松散状态,并产生析离,按物料 分层(上粗下细),细颗粒到达筛面,并透过筛孔。 – 使堵在筛孔上的颗粒脱离筛孔,以利于细粒透过筛孔。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实习报告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实习报告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实习一、实习目的1、通过参观沙子口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泥的处理方式和堆肥工艺的流程及其相应的设施。

2、通过参观小涧西垃圾综合处理场了解垃圾处理的工艺流程,渗滤液处理工艺,及沼气发电的能源再利用技术。

3、通过实习,开拓我们的视野,培养学习兴趣,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

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来磨练自己,使得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可以融会贯通,懂得学以致用。

二、实习时间2010年10月25日至2010年10月27日三、实习地点1、青岛市沙子口污水处理厂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污水处理厂是由崂山区政府授权青岛海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占地41.7 亩,设计进水量为2.0 万吨/天;二期工程占地32.85 亩,增加处理能力 3.0 万吨/天。

沙子口污水处理厂目前排放污水总量可达到320 万吨/ 年,工业废水约占总排量的65%以上,生活污水及公建污水排放量约占排放量的35%。

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N、P 等,属于有机好氧型污染。

沙子口污水处理场投入运行彻底根治了该区域日趋增大的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海湾造成的水资源污染,并为改善沙子口地区的生态环境,保证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

此厂采用电脑化的全自动工作程序,所有监测数据实时更新,简便快捷。

2、青岛市小涧西垃圾综合处理场青岛市小涧西垃圾填埋场2002年5月启用,平均填埋高度约16m,局部填埋高度19m,现已填埋垃圾总量达430多万吨。

局部封场后可减少雨水的入渗量和气体的无序排放,从而达到减少渗沥液产生量和有利于填埋气收集利用的目的,并为终场覆盖后的绿化及生态恢复提供基础。

四、实习内容1、准备工作10月25日,由老师带领大家进行实习动员,简单介绍实习地点的情况和实习过程中着重强调的工艺流程,做好理论知识的储备。

我们提前翻阅有关污泥处理和堆肥工艺的流程,了解固体废弃物填埋的相关流程和设备,并贯穿沼气发酵的基本知识,形成一个基本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报告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报告

学生实训(实验)总结报告报告题目: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报告实验一:固体废物含水率测定一、实训(实验)目的:1.了解固体废物含水率测定的方法及适用范围;2.掌握实验室测量固体废物测含水率的方法一一烘干法。

二、同组人员及分工情况三、实训(实验)仪器:1.烘箱;3.恒温干燥箱;4.天平;5.烧杯;6.固体废物样本。

四、实训(实验)方案1.称量样本的初始质量先称量烧杯的质量m,取适量的固体废物样本置于烧杯中,称量烧杯加样本的质量mlo2.烘干将盛有样本的烧杯放入烘箱中,在100—105C下烘至恒重,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3.称量干燥后样本的质量将冷却后的样本从干燥器中取出,称量烧杯加样本的质量m2,直到前后误差W0.Olg,即为恒重,否则重复烘干、冷却和称量过程,直至恒重为止。

4.下列公式计算出含水率:W=(m2-m)/(ml-m)×100%式中:W为固体废物的含水率,%;m为空烧杯的质量,g;ml为干燥前烧杯加样本的质量,g;m2为经干燥恒重后,烧杯加样本的质量,g;五、数据处理及分析(1)m=33.9001gm1=75.2080m2=63.2865W=29.3864/41.3081×100 %=71.14%(2)m=65.0500gmι=76.7840m2=69.0796W=7.7008/11.7340×10 0%=65.63%(3)m=63.0125gm1=74.7820m2=66.8689W=7.9131/10.9875×100% =72.02%W=(W1+W2+W3)/3=(71.14%+65.63%+72.02%)/3=69.60%六、结论固体样品含水率平均为69.60%七、自我评价与思考自我评价:本次实验积极参与,学习并掌握了固体废物含水率测定的方法。

思考:实验操作中的样品质量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答:应采取一定且适量的样品质量,过多烘干时间过久,过少数据存在较大偏差。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实验指导书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破碎与分选的演示实验┅┅┅┅┅┅┅┅┅┅┅┅┅┅┅2 实验二有害固体废物的固化实验┅┅┅┅┅┅┅┅┅┅┅┅┅┅3 实验三可燃固体废物热值的测定┅┅┅┅┅┅┅┅┅┅┅┅┅┅5 实验四有机固体废物的热解实验┅┅┅┅┅┅┅┅┅┅┅┅┅┅7 实验一破碎与分选的演示实验1实验目的破碎与分选是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的重要环节,并且,破碎与分选的设备种类较多,根据现有条件,难以安排实验,但可以利用现有资源进展局部设备的演示,以了解破碎设备和局部分选设备的机械构造,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特点,并通过对实际设备的展示,进一步理解课堂教学的容。

2实验容(1)破碎机:颚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球磨机;(2)分选设备:摇床,跳汰,磁选机,电选机,浮选机。

3实验要求(1)了解各种设备的构造特点及工作原理;(2)观看*些设备的运行状态;(3)注意不同设备的保护装置及其保护原理;(4)对要求重点观察的设备写出演示实验报告,容包括:a.设备的构造及特点;b.设备的工作原理;c.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描述。

4考前须知(1)实验前认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容;(2)遵守纪律,注意平安;(3)任何人不得随意触动各种电器开关;(4)观看演示时,必须与设备保持1m以上的距离;实验二有害固体废物的固化实验1实验目的有害废物的固化处理是固体废物处理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本实验,了解固化处理的根本原理,初步掌握固化处理有害废物的工艺过程和研究方法。

2根本原理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有害废物掺合并包容在密实的惰性基材中使其到达稳定化的处理方法叫作固化处理。

有害废物经固化处理后,其渗透性和溶出性均可降低,所得固化块能平安地运输和方便地进展堆存或填埋,对稳定性和强度适宜的产品还可以作为筑路基材或建筑材料使用。

本实验采用水泥为基材,固化工业废渣。

水泥固化的原理是:水泥是一种无机胶凝材料,是以水化反响的形式凝固并逐渐硬化的,其水化生成的凝胶将有害废物包容固化,同时,由于水泥为碱性物质,有害废物中的重金属离子也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而到达稳定化。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指导书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指导书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固体废物热值、含水率测定 (4)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原理 (4)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4)四、实验步骤 (5)五、数据分析与讨论 (6)六、实验注意事项 (6)实验二:固体废物破碎与筛选 (8)一、实验目的 (8)二、实验原理 (8)三、试验仪器与设备 (9)四、实验步骤 (10)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0)六、实验注意事项 (11)七、讨论 (12)实验三固体废物浸出毒性实验 (13)一、实验目的 (13)二、实验原理 (13)三、试验仪器与设备 (13)四、试验步骤 (14)五、数据分析与讨论 (15)六、实验注意事项 (15)七、讨论 (15)实验四碱溶性金属废物碱浸-电解资源化 (16)Ⅰ、含锌废物中锌含量的测定实验 (17)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7)二、实验原理与测试方法 (17)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19)四、实验步骤 (19)五、计算 (20)六、注意事项 (20)Ⅱ、含锌废物强碱浸取实验 (21)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21)二、实验原理 (21)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21)四、浸取参数设计 (22)五、实验步骤 (22)六、计算 (23)七、思考与讨论 (23)八、注意事项 (23)Ⅲ、含锌强碱溶液电解回收金属锌实验 (25)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25)二、实验原理 (25)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25)四、电解参数设计 (26)五、实验步骤 (26)六、实验结果计算 (27)七、思考与讨论 (28)八、注意事项 (28)实验五固体废物堆肥实验 (29)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29)二、实验原理 (29)三、实验部分 (30)四、实验结果讨论 (31)实验一固体废物热值、含水率测定一、实验目的为了有效管理固体废物和确定合理的处理处置方法,必须充分分析了解固体废物的性质。

固体废物的物理性质与废物成份组成有密切的关系,它常用组分、含水率和容重三个物理量来表示。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实验报告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实验报告

生活垃圾填埋产气潜能实验杜钰黄夕春【实验目的】1.了解垃圾填埋场气体产生的原理、规律和特征。

2.掌握新鲜垃圾产甲烷潜能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由于技术、经济等因素的约束,我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将主要采用土地填埋的方法消纳城市生活垃圾。

垃圾在填埋场中不断发酵而产生填埋气体,发酵过程包括:水解、产酸和产甲烷三个阶段,发酵的最终产物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由于垃圾中的有机物以固体状态而不是溶液状态存在,其水解过程的速率相当低,有机物降解过程缓慢。

由于LFG的产生是一个较长的周期,对于周围大气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使LFG的处理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

为了对填埋气对温室效应贡献进行评估,进而对温室气体的削减及利用填埋气体的可能性作出决策支持,需要利用填埋场产气模型对LFG产生量和产生规律进行预测。

国内外研究者开发的填埋气体模型有许多种,大致可以氛围动力学模型、统计学模型及经验模型三种。

表1 产气模型各种产气模型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各种经验模型中,Marticorena等人出的产甲烷经验模型具有参数比较少、确定方便、适用性好,而且,其最大产甲烷经验模型具有参数可有产气实验得出,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Marticorena模型是填埋场产甲烷的一阶动态方程式:exp()tMP MPo d=-exp()dMP MPo t D D dt d d=-⇒=-11()[()]t tMPo t iF Ti D t i EXP d d-=-=⋅-∑∑ 式中:MPo ——新鲜垃圾产CH4 潜能(3/Nm t )MP ——t 时间垃圾产CH4量(cailiayu )Ti ——第i 年填埋垃圾量(t )t ——时间(年)d ——垃圾持续产甲烷时间(年) D ——垃圾产甲烷产率3/Nm a F ——填埋场CH4速率(3/Nm a ) Ti ——第i 年填埋垃圾量(t )在Marticorena模型中有三个参数:新鲜垃圾产甲烷潜能MPo 、垃圾持续产甲烷时间d 、填埋量Ti 。

固废试验

固废试验

实验1 固体废物厌氧发酵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有机垃圾(本实验采用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或浓缩池污泥)厌氧发酵产甲烷的过程和机理;2,了解厌氧发酵的操作特点以及主要控制条件.二,实验原理厌氧发酵是指在厌氧状态下利用厌氧微生物使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CH4和CO2的过程.厌氧发酵产生以CH4为主要成分的沼气.参与厌氧分解的微生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一个十分复杂的混合发酵细菌群将复杂的有机物水解,并进一步分解为以有机酸为主的简单产物,通常称为水解菌.第二阶段的微生物为绝对厌氧细菌,其功能是将有机酸转变为甲烷,被称之为产甲烷菌.厌氧发酵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水解阶段,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每一阶段各有其独特的微生物类群起作用.(1)液化阶段发酵细菌利用胞外酶对有机物进行体外酶解,是固体物质变成可溶于水的物质,然后,细菌再吸收可溶于水的物质,并将其分解为不同产物.高分子有机物的水解速率很低,它取决于物料的性质,微生物的浓度,以及温度,pH等环境条件.纤维素,淀粉等水解成单糖类,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再经脱氨基作用形成有机酸和氨,脂肪水解后形成甘油和脂肪酸.(2)产酸阶段水解阶段产生的简单的可溶性有机物在产氢和产酸细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醇,酮,醛CO2和H2等.(3)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将第二阶段的产物进一步降解成CH4和CO2,同时利用产酸阶段所产生的H2将部分CO2再转变为CH4.产甲烷阶段的生化反应相当复杂,其中72%的CH4来自乙酸,主要反应有:三,实验设备与试剂1,实验装置:厌氧发酵反应器;2,发酵原料:生活垃圾;3,接种:可采用活性污泥接种,取就近的污水处理厂污泥间的脱水剩余活性污泥,在培养过程中可以不添加其他培养物;4,分析方法:(1)TS和VS的检测采用重量法;(2) COD的检测采用K2Cr2O7氧化法;(3)pH值使用精密pH计测定;(4)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可采用9000D型便携式红外线分析系统;(5)TN采用TOC/TN分析仪;(6)挥发性脂肪酸,以乙酸计,滴定法.四,实验步骤1,污泥训话;将脱水污泥加水过筛以除去杂质,然后放入恒温室内厌氧驯化一天. 2,按实验要求配置好有机垃圾(二沉池或浓缩池污泥)的样品放置于备料池中备用.3,将培养好的接种污泥投入反应器,采用有机垃圾和污泥VS之比为1:1的混合物料.用CO2和N2的混合气通入反应器底部2~3min,以吹脱瓶中剩余的空气.立即将反应器密封,将系统置于恒温中进行培养.恒温系统温度升至35℃时,测定即正式开始.4,记录每日产气量以及相关参数,直到底物的VFA的80%已被利用.5,为了消除污泥自身消化产生甲烷气体的影响,需作空白实验,空白实验是以去离子水代替有机垃圾,其他操作与活性测定实验相同.6,分别设置不同的反应温度,以及不同的有机垃圾与活性污泥的配比参考不同温度对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五,原始数据记录表有机垃圾厌氧发酵产甲烷实验记录pH甲烷含量(g)日产气量(mL)有机负荷(m/s)序号六,思考题1,分析厌氧发酵的三阶段理论和两阶段理论的异同点.2,厌氧发酵装置有哪些类型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3,影响厌氧发酵的因素有哪些污泥过滤脱水——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 所属课程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 实验计划学时:101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污泥比阻的测定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