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版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解读
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范2018

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范2018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面积计算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了规范建筑工程中面积的计算方法,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范于2018年发布并实施。
本文将介绍该规范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总则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面积计算,包括住宅楼、商业楼宇、工业园区等。
其目的在于统一计算方法,提高行业内的计算标准化水平,确保计算结果可比较、可依据。
二、术语和定义在本规范中,涉及到的术语和定义如下:1. 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外形体对应的平投影面积,包括地下室和地上各层的面积。
2. 建筑高度:指建筑物自然地形或设计地面标高与最高屋面标高之差。
3. 建筑底面积:指建筑物每层平面最外侧的边界面积,不包括凹凸突出部分。
4. 建筑净面积:指除去线墙体积和凹凸突出部分的建筑面积。
三、面积计算方法建筑工程面积计算应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常用的面积计算方法:1. 简化法:根据建筑外形的基本几何形状,如矩形、圆形等,采用简化计算公式计算建筑面积。
2. 分割法:将建筑物的平面划分为多个规则或不规则的区域,分别计算每个区域的面积,然后加总得到建筑面积。
3. 三维扫描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建筑物的点云数据,通过计算点云的体积得到建筑面积。
4. BIM技术法: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对建筑物进行建模,在模型中获取建筑面积信息。
四、面积计算注意事项在进行建筑工程面积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 保持测量精度:测量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测量,保持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精度,避免误差积累。
2. 考虑附属设施:附属设施如管道、楼梯、电梯等在面积计算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扣减或增加。
3. 考虑不同高度:建筑的不同层高应根据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进行相应的比例调整。
4. 考虑阳台和挑高部分:阳台和挑高部分的面积计算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调整。
2018最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2018最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内容提要新版规范变化较大,对当前很多所谓“偷面积”的绝招有杀伤力,尤其在规划方案阶段应特别注意,现将主要条文解读如下:3.0.6 出入口外墙外侧坡道有顶盖的部位,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面积。
解读:坡道包括自行车坡道、车库坡道等,顶盖包含钢筋混凝土结构、采光板、玻璃顶等。
3.0.7 建筑物架空层应按其顶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解读:规划设计时应注意。
以往均按架空景观层概念,不计建筑面积(容积率)。
3.0.8 建筑物的门厅、大厅应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解读:可避免沧州锦绣天地门楼因超一层而多计面积的尴尬。
3.0.13 窗台与室内楼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结构净高在2.10m 及以上的凸(飘)窗,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1/2面积。
解读:本条与《住宅设计规范》统一,利用假凸窗赠送面积被进一步限制。
目前,邯郸、蚌埠已经全部采用真飘窗,其它地区执行不一致。
3.0.19 有顶盖的采光井应按一层计算面积。
解读:地下室采光井、通风井,以往均不计建筑面积。
规划阶段地下室面积应适当考虑此部分面积的比例。
3.0.21 在主体结构内的阳台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
解读:将房间改为假阳台“偷面积”的办法行不通了。
3.0.26 对于建筑物内的设备层、管道层、避难层等有结构层的楼层,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解读:老规范不计面积。
新版规范变化较大,对当前很多所谓“偷面积”的绝招有杀伤力,尤其在规划方案阶段应特别注意,现将主要条文解读如下:3.0.6 出入口外墙外侧坡道有顶盖的部位,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面积。
解读:坡道包括自行车坡道、车库坡道等,顶盖包含钢筋混凝土结构、采光板、玻璃顶等。
3.0.7 建筑物架空层应按其顶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解读:规划设计时应注意。
以往均按架空景观层概念,不计建筑面积(容积率)。
2018年最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收藏备用!

2018年最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收藏备用!建筑面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在国民经济一定时期内完成建筑面积的多少,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工农业生产发展状况、人民生活居住条件的改善和文化生活福利设施发展的程度。
那么,2018最新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是怎样的呢?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资料,以供大家参考。
2018最新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是怎样的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2017最新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本规范主要内容技术是:1、总则;2、术语;3、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建筑物架空层的面积计算规定,取消了深基础架空层;2、取消了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规定,增加了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面积计算规定;3、修订了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的面积计算规定;4、增加了凸(飘)窗的建筑面积计算要求;5、修订了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的面积计算规定;6、删除了原室外楼梯强调的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要求;7、修订了阳台的面积计算规定;8、修订了外保温层的面积计算规定;9、修订了设备层、管道层的面积计算规定;10、增加了门廊的面积计算规定;11、增加了有顶盖的采光井的面积计算规定。
计算建筑面积国家规定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时,对于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且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对于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2018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2018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在建筑领域,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对于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成本核算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018 年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出台,对建筑行业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也为相关从业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水平面积的总和,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它是衡量建筑物规模和经济指标的重要参数。
2018 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在很多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明确。
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对于阳台面积的计算。
以往,阳台面积的计算方式较为复杂,不同类型的阳台可能有不同的计算标准。
而新规则对阳台的计算进行了简化和统一。
一般来说,在主体结构内的阳台,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在主体结构外的阳台,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1/2 面积。
另外,对于建筑物的架空层,新规则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定。
建筑物架空层及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应按其顶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结构层高在 220m 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 220m 以下的,应计算 1/2 面积。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关于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计算。
地下室、半地下室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结构层高在 220m 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 220m 以下的,应计算 1/2 面积。
新规则对于设备层、管道层、避难层等也有了详细的计算要求。
这些特殊楼层,如果结构层高在 220m 及以上,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 220m 以下的,应计算 1/2 面积。
对于建筑物内的楼梯、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烟道等,应并入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出台,对于建筑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设计师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时,需要更加精确地考虑建筑面积的计算因素,以确保设计方案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能符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要求。
这可能会促使设计师更加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和优化布局,提高建筑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2018新版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解读

2018新版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解读建筑面积是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反映房屋建筑规模的实物量指标,它广泛应用于基本建设计划、统计、设计、施工和工程概预算等各个方面,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房屋建筑计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为帮助大家建筑面积是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反映房屋建筑规模的实物量指标,它广泛应用于基本建设计划、统计、设计、施工和工程概预算等各个方面,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房屋建筑计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为帮助大家学习和使用规范,我在这里以自己的理解来解读一下规范的内容,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规范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三个部分以及规范条文说明。
现综合起来讲解。
第一部分总则阐述了规范制定目的、适用范围、建筑面积计算应遵循的原则等。
第二部分例举了25条术语,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定中涉及的建筑物有关部位的名词作了解释或定义。
第三部分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共有25条,包括建筑面积计算范围、计算方法和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规范条文说明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定中的具体内容、方法做了细部界定和说明,以便能准确地使用规定和方法。
下面着重讲一下规范中的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一、房屋建筑的主体部分1、单层建筑物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勒脚是指建筑物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图1);高度是指室内地面至屋面(最低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图1 勒脚单层建筑物设有局部楼层者,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围护结构是指围合建筑空间四周的墙体、门、窗等。
2、多层建筑物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不同的层高划分界限分别计算。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2018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2018引言建筑工程中的建筑面积是一个重要的计算参数,它在规划设计、材料采购、施工计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统一建筑工程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规范,本文将介绍2018年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1. 定义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主体及其附属设施、建筑工程成果的水平投影面积的总和。
建筑面积通常包括建筑物主体面积、附属设施面积以及建筑工程成果面积。
1.1 建筑物主体面积建筑物主体面积是指建筑物的外围轮廓线经外墙、外檐等围护结构切割后的内部面积总和。
建筑物主体面积可根据建筑物平面图进行测算,并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建筑物主体面积= ∑(各层平面面积)1.2 附属设施面积附属设施面积是指建筑物内用于支持主体功能的面积总和。
附属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走廊、楼梯间、电梯间、设备间等。
附属设施面积可通过测量建筑物平面图中的相应空间进行计算,并采用以下公式计算:附属设施面积= ∑(各附属设施面积)1.3 建筑工程成果面积建筑工程成果面积是指建筑物内由建筑工程所产生的功能空间面积总和。
建筑工程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房间、厨房、卫生间、办公室等。
建筑工程成果面积可通过测量建筑物平面图中各个功能区域的面积进行计算,并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建筑工程成果面积= ∑(各功能空间面积)2. 计算规范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应按照以下规范进行:2.1 计算单位建筑面积的计算统一采用平方米(m²)为单位。
2.2 计算精度建筑面积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2.3 计算方法建筑物主体面积、附属设施面积和建筑工程成果面积的计算均应按照实际测量数据进行。
测量数据应准确、全面,并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4 计算公式•建筑物主体面积计算公式:建筑物主体面积= ∑(各层平面面积)•附属设施面积计算公式:附属设施面积= ∑(各附属设施面积)•建筑工程成果面积计算公式:建筑工程成果面积= ∑(各功能空间面积)3. 示例计算以下是一个示例计算过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假设某建筑物三层,各层平面面积如下: - 第一层平面面积:500m² - 第二层平面面积:400m² - 第三层平面面积:600m²计算建筑物主体面积:建筑物主体面积 = 500m² + 400m² + 600m² = 1500m²如果附属设施面积为100m²,计算建筑工程成果面积:建筑工程成果面积 = 1500m² - 100m² = 1400m²结论本文介绍了2018年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明确了建筑物主体面积、附属设施面积和建筑工程成果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018和2023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2018和2023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实用版)
目录
1.2018 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主要内容
2.2023 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主要变化
3.两版规则的比较和影响
正文
建筑面积计算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各个环节。
我国在不同的年份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本文将对 2018 版和 2023 版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 2018 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主要内容。
2018 版规则对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计算范围、计算精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其中,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按照建筑物的外墙中心线长度和层高来计算。
计算范围包括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阳台、挑廊、楼梯间、电梯间等。
计算精度要求是按照整数计算,不足 0.5 平方米的按 0.5 平方米计算,超过 0.5 平方米的按 1 平方米计算。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 2023 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主要变化。
2023 版规则在 2018 版的基础上,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一是增加了建筑面积计算的图形示例,使得计算方法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二是对建筑面积的计算范围进行了调整,不再包括阳台、挑廊等部分。
三是对建筑面积的计算精度进行了调整,要求按照小数点后两位计算。
最后,我们来比较一下两版规则的差异和影响。
2023 版规则的修订和完善,使得建筑面积的计算更加科学和合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同时,新规则的实施,也会对建筑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需要按照新规则进行调整和适应。
2018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1)

2018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1)2018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面积的计算对于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统一和规范建筑面积计算的方法,2018年发布了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本文将介绍这一规则并详细解析其主要内容。
一、总则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于2018年正式实施,适用于所有新建建筑物和建筑改造项目。
该规则的实施目的是确保建筑面积计算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面积的分类根据新规则,建筑面积主要分为四个分类:占地面积、建筑总面积、标准层面积和低洼地区局部面积。
1. 占地面积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所占用的地面范围,包括建筑物的主体部分以及室外庭院、花园、停车场等附属设施。
占地面积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按照建筑物外围墙体的投影面积来计算。
2. 建筑总面积建筑总面积是指建筑物各个层面上,包括室内和外部附属设施在内的全部建筑面积。
建筑总面积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可以是直接测量建筑物各个层面的面积,也可以根据建筑设计图纸进行计算。
3. 标准层面积标准层面积是指建筑物每个层面的总面积,包括室内和外部附属设施在内。
标准层面积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按照建筑物外轮廓线的投影面积来计算,同时排除不计入建筑总面积的部分。
4. 低洼地区局部面积低洼地区局部面积是指建筑物在低洼地区的特定位置所占的面积。
低洼地区局部面积的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可以采用测量或者图纸计算的方式。
三、面积计算的要求根据新规则,建筑面积计算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准确性面积计算需要基于真实的测量数据或者设计图纸,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尺寸、形状、高度和倾斜度的考虑,尽量减少误差的出现。
2. 一致性建筑面积计算方法在不同项目之间需要保持一致性,以便于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进行,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
3. 类型区分在计算建筑面积时,需要清晰地区分不同类型的面积,如室内面积、外部附属设施面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新版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解读建筑面积就是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反映房屋建筑规模的实物量指标,它广泛应用于基本建设计划、统计、设计、施工与工程概预算等各个方面,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房屋建筑计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为帮助大家建筑面积就是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反映房屋建筑规模的实物量指标,它广泛应用于基本建设计划、统计、设计、施工与工程概预算等各个方面,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房屋建筑计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为帮助大家学习与使用规范,我在这里以自己的理解来解读一下规范的内容,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规范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三个部分以及规范条文说明。
现综合起来讲解。
第一部分总则阐述了规范制定目的、适用范围、建筑面积计算应遵循的原则等。
第二部分例举了25条术语,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定中涉及的建筑物有关部位的名词作了解释或定义。
第三部分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共有25条,包括建筑面积计算范围、计算方法与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规范条文说明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定中的具体内容、方法做了细部界定与说明,以便能准确地使用规定与方法。
下面着重讲一下规范中的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一、房屋建筑的主体部分1、单层建筑物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勒脚就是指建筑物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图1);高度就是指室内地面至屋面(最低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图1 勒脚单层建筑物设有局部楼层者,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围护结构就是指围合建筑空间四周的墙体、门、窗等。
2、多层建筑物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不同的层高划分界限分别计算。
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这里我将这种算法简称为“层高界限计算法”。
层高就是指上下两层楼面(或地面至楼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其中,最上一层的层高就是其楼面至屋面(最低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3、单(多)层建筑物的坡屋顶内空间单(多)层建筑物的坡屋顶内空间,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其净高超过2、1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m至2、1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设计不利用时不应计算面积。
这里我将这种算法简称为“净高界限计算法”。
净高就是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屋面板)底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如图2:第(1)部分净高<1、2m,不计算面积;第(2)、(4)部分1、2m≤净高≤2、1m,计算1/2面积;第(3)部分净高>2、1m,应全部计算面积。
4、地下建筑、架空层地下室、半地下室(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为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为半地下室;永久性顶盖就是指经规划批准设计的永久使用的顶盖。
坡屋顶下空间利用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与深基础架空层的建筑面积,设计加以利用并有围护结构的,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设计加以利用、无围护结构的建筑吊脚架空层,应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积的1/2计算; 设计不利用的建筑吊脚架空层与深基础架空层,不应计算面积。
5、建筑物的门厅、大厅、回廊建筑物的门厅、大厅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回廊就是指在建筑物门厅、大厅内设置在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回形走廊。
6、高低联跨的建筑物、变形缝高低联跨的建筑物应以高跨结构外边线为界分别计算建筑面积;其高低跨内部连通时,其变形缝应计算在低跨部分的面积内。
(图4)建筑物内的变形缝应按其自然层合并在建筑物面积内计算。
7、室内楼梯、井道建筑物内的室内楼梯间、电梯井、观光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垃圾道、附墙烟囱应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并入建筑物面积内。
自然层就是指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
如遇跃层建筑,其共用的室内楼梯应按自然层计算面积;上下错层户室共用的室内楼梯,应选上一层的自然层计算面积。
(图5)8、建筑物顶部建筑物顶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间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无围护结构的不计算面积。
9、以幕墙作为围护结构的建筑物,应按幕墙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
建筑物外墙外侧有保温隔热层的建筑物,应按保温隔热层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
图5 户室错层剖面示意图10、外墙(围护结构)向外倾斜的建筑物设有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应按其底板面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如遇到向建筑物内倾斜的墙体,则应视为坡屋顶,应按坡屋顶内空间有关条文计算面积。
二、房屋建筑的附属部分1、挑廊、走廊、檐廊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挑廊、走廊、檐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有永久性顶盖但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走廊就是指建筑物的水平交通空间;挑廊就是指挑出建筑物外墙的水平交通空间;檐廊就是指设置在建筑物底层出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间。
(图7) 图7 檐廊示意图2、架空走廊建筑物之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有永久性顶盖但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无永久性顶盖的架空走廊不计算面积。
架空走廊就是指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在二层或二层以上专门为水平交通设置的走廊。
3、门斗、橱窗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门斗、落地橱窗,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有永久性顶盖但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门斗就是指在建筑物出入口设置的建筑过渡空间,起分隔、挡风、御寒等作用(图8);落地橱窗就是指突出外墙面根基落地的橱窗。
4、阳台、雨篷建筑物阳台,不论就是凹阳台、挑阳台、封闭阳台、敞开式阳台,均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阳台就是供使用者进行活动与晾晒衣物的建筑空间。
雨篷,不论就是无柱雨篷、有柱雨篷、独立柱雨篷,其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超过2、1m者,应按其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宽度在2、1m及以内的不计算面积。
雨篷就是指设置在建筑物进出口上部的遮雨、遮阳篷。
5、室外楼梯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应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无永久性顶盖,或不能完全遮盖楼梯的雨篷,则上层楼梯不计算面积,但上层楼梯可视作下层楼梯的永久性顶盖,下层楼梯应计算面积(即少算一层)。
6、舞台灯光控制室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三、特殊的房屋建筑1、立体库房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计算,有结构层的应按结构层面积分别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2、场馆瞧台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瞧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场馆瞧台下空间,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图9),其净高超过2、1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m至2、1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设计不利用时不应计算面积。
如图9:第(1)部分净高<1、2m,不计算面积;第(2)部分1、2m≤净高≤2、1m,计算1/2面积;第(3)部分净高>2、1m,应全部计算面积。
注:这里所谓“场馆”实质上就是指“场”(如足球场、篮球场等),瞧台上有永久性顶盖部分;“馆”应就是有永久性顶盖与围护结构的,应按单层或多层建筑物相关规定计算面积。
3、站台、车(货)棚、加油站、收费站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站台、车棚、货棚、加油站、收费站等,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在站台、车棚、货棚、加油站、收费站内设有有围护结构的管理室、休息室等,另按相关条文计算面积。
四、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其她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除上述已提到的除外):1、建筑物通道,包括骑楼、过街楼的底层。
建筑物通道就是指为道路穿过建筑物而设置的建筑空间;骑楼就是指楼层部分跨在人行道上的临街楼房;过街楼就是指有道路穿过建筑空间的楼房。
2、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夹层。
3、建筑物内分隔的单层房间,舞台及后台悬挂的幕布、布景的天桥、挑台等。
4、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装箱或罐体的平台。
5、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6、屋顶水箱、花架、凉棚、露台、露天游泳池。
7、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料面层、设置在建筑物墙体外起装饰作用的装饰性幕墙、空调室外机搁板(箱)、飘窗、构件、配件、与建筑物内不相连通的装饰性阳台、挑廊。
8、用于检修、消防等的室外钢楼梯、爬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