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细胞呼吸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第一册 5 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练习(含答案)

高中生物第一册 5 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练习(含答案)

5.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1.线粒体在合成ATP时,下列哪个条件不需要()A.基质中含有O2B.基质中含有ADPC.基质中含有NADPHD.基质中含有丙酮酸【答案】C【解析】当线粒体基质中存在氧气时,细胞质基质中的丙酮酸可以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少量的ATP,A、D不符合题意;合成A TP的原料是ADP和Pi,B不符合题意;NADPH 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用于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线粒体有氧呼吸中所用的还原剂为NADH,C符合题意。

2.下图为不完整的人体细胞呼吸示意图,其中产生ATP最多的过程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图中①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④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其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ATP最多。

3.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过程没有影响,但能抑制ATP 合成。

据此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不会产生ATP,该过程不受DNP影响B.DNP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因为其形成ATP最多C.DNP作用于组织细胞时,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D.DNP抑制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进而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答案】C【解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能产生ATP,A错误;根据题意,DNP主要在线粒体内膜中发挥作用,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中ATP的合成,并且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B错误;根据题意,DNP 作用于组织细胞时,线粒体内膜的酶无法催化形成ATP,结果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故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C正确;根据题意,DNP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TP的合成,而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故DNP对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过程无影响,D错误。

4.如图是探究氧气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影响的实验结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自变量是氧气浓度,因变量是CO2和酒精生成量B.在氧气浓度为a或d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都只有一种C.在氧气浓度为c时,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3倍D.实验结果表明,有氧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会受到抑制【答案】C【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氧气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影响,自变量是氧气浓度。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试题1.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_______内经过一系列的________,最终生成________或其他产物,并且________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生物的呼吸作用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型。

3项 目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呼吸场所是否需氧分解产物释放能量 4.完成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结构是( )A .呼吸系统B .线粒体C .细胞D .肺泡5.有氧呼吸从葡萄糖开始,到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氧气用于( )A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B .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C .与[H ]结合生成水D .氧化有机物6.图中能够说明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和短跑结束后血液中乳酸浓度变化的是( )A . 曲线aB .曲线bC .曲线cD .曲线d7.有氧呼吸产生的2CO ,出现在氧呼吸的( )A .三个阶段B .第一阶段C .第二阶段D .第三阶段.8.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相同的中间产物应该是( )A .2COB .丙酮酸C .O H 2D .ATP9.高等植物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一般是( )A .酒精和2COB .只有乳酸C .酒精和乳酸D .酒精或乳酸10.生物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曾产生的化合物是( )A .乳酸B .二氧化碳C .酒精D .丙酮酸11.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 )A .分解有机物B .释放能量C .需要酶催化D .有机物分解不彻底12.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有氧呼吸的能量转化效率比无氧呼吸能量转化效率多( )A .20倍B .19倍C .6倍D .12.7个百分点13.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 )A .糖类的氧化解B .脂类的氧化分解C .蛋白质的氧化分解D .核酸的氧化分解14.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A .肺细胞B .内环境C .线粒体D .细胞基质15.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有氧呼吸过程是( )A.第一、二阶段B.第二、三阶段C.第一、三阶段D.第一、三阶段16.在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具体部位是()A.外膜和内膜B.内膜和基质C.外膜和嵴D.所有膜结构17.制作泡菜要利用乳酸菌发酵,下列对此有利的措施是()A.密封泡菜罐B.敞开泡菜罐C.高温处理D.低温处理18.有氧呼吸中,形成ATP最多的时候是()A.形成CO2B.形成[H]时C.形成H2O D.形成丙酮酸时19.生物的发酵是指()A.高等生物的有氧呼吸B.微生物的有氧呼吸C.高等生物的无氧呼吸D.微生物的无氧呼吸20.图示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据图回答:(1)在长方框内依次写出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含答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含答案)

第9讲细胞呼吸基础巩固1.在人和植物体内都会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是()①葡萄糖彻底氧化②葡萄糖转化为乙醇③葡萄糖脱水缩合④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下列对葡萄糖分解至丙酮酸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无氧呼吸才能发生该过程B.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C.不产生CO2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3.[2012·沈阳调研] 图K9-1是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图K9-1A.在光照条件下,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混浊B.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产生的C.在黑暗条件下,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D.光照条件下若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因为光照下种子在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少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4.[2012·安庆模拟] 图K9-2表示酵母菌细胞在三个不同阶段(O A、AB、BC)吸收O2和释放CO2的相对体积关系,对此图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图K9-2A.在O A段,产生CO2的场所只有线粒体B.AB段与O A段相比,产生相同数量的ATP需要消耗更多的葡萄糖C.在BC段,消耗1 moL葡萄糖所产生的CO2是相同条件下O A段的1/3D.在BC段,呼吸作用的各个阶段均有ATP的产生5.下列叙述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B.快速登山时,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C.蔬菜在低氧、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D.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实现的能力提升6.图K9-3为某同学构建的有氧呼吸过程图,4、7均为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9-3A.催化2→3过程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B.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C.3必定全部释放到大气中D.6可来自叶绿体7.[2012·郑州调研]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的如图K9-4实验装置。

8、细胞呼吸答案

8、细胞呼吸答案

八、细胞呼吸1、有氧总反应: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有Ⅰ反应式:C6H12O6→2丙酮酸(C3H4O3)+ 4[H] + 少量能量;场所:细胞质基质;有Ⅱ反应式:2丙酮酸(C3H 4O 3)+6H2O→6CO2+20[H]+少量能量;场所:线粒体基质;有Ⅲ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场所:线粒体内膜;2、酒精无氧呼吸总反应:C6H12O6→2C2H5OH(酒精)+ 2CO2 + 少量能量;场所:细胞质基质;无Ⅰ反应式:C6H12O6→2丙酮酸(C3H4O3)+ 4[H] + 少量能量;场所:细胞质基质;无Ⅱ反应式:2丙酮酸C3H4O3+4[H]→2C2H5OH (酒精)+ 2CO2;场所:细胞质基质;产酒精的生物:酵母菌、多数植物细胞;3、乳酸无氧呼吸总反应:C6H12O6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场所:细胞质基质;无Ⅰ:C6H12O6——→2丙酮酸(C3H4O3)+ 4[H] + 少量能量;场所:细胞质基质;无Ⅱ:2丙酮酸(C3H4O3)+ 4[H] ——→2C3H6O3(乳酸);场所:细质基质;产乳酸的生物:乳酸菌、动物细胞、甜菜的块根、马铃薯的块茎、玉米胚;4、氧气的消耗:有Ⅲ;H2O的生成:有Ⅲ;H2O的消耗:有Ⅱ; [H]的生成:有Ⅰ、无Ⅰ、有Ⅱ;CO2的生成:有Ⅱ、酒精无氧Ⅱ;5、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少部分能量储存在A TP中。

6、无氧呼吸中的能量转化:无氧呼吸中葡萄糖没有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中大部分能量留存在酒精或乳酸中,少部分能量释放出来。

释放的能量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

7、酵母菌为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定,现象是溶液变浑浊,或者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鉴定,颜色变化为蓝→绿→黄;酒精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鉴定,颜色变化为橙色→灰绿色;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精选+详解】高考生物专题-细胞呼吸知识点及专题练习(附解析)

【精选+详解】高考生物专题-细胞呼吸知识点及专题练习(附解析)

必修1专题二:细胞呼吸【考试大纲】1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两者的异同点2 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3 细胞呼吸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应用【常考知识点梳理】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类型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有氧呼吸①线粒体的结构(填写线粒体结构示意图)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②过程③概念: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生成ATP 的过程3 无氧呼吸②无氧呼吸时产生酒精的生物组织有酵母菌、大部分高等植物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的生物组织有乳酸菌、动物、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

③概念:是指细胞在无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同时释放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5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①实验原理酵母菌在_有氧_和_无氧_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属于兼性厌氧菌。

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_和水。

在无氧_的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_和少量的_二氧化碳_。

②CO2的检测方法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__混浊,也可使_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_蓝变_绿再变_黄_。

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情况。

③酒精的检测方法橙色的_重铬酸钾__溶液,在_酸性条件下与__酒精_发生化学反应,变成_灰绿色__6 细胞呼吸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应用①包扎伤口时选用透气消毒纱布。

②酵母菌酿酒时先通气,后密封。

③花盆经常松土和作物栽培中中耕松土④稻田定期排水⑤提倡慢跑⑥粮油种子的贮藏降低含水量、降低温度⑦在果实和蔬菜的保鲜降低温度、降低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典型例题】1 下列有关线粒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折叠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B. 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C.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时必须有氧的参与D. 细胞产生 CO2的部位一定是线粒体2在有氧呼吸的下列反应阶段中,不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只有:A 〔H〕传给O2生成H2O B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C 丙酮酸分解为CO2和〔H〕 D ADP与磷酸反应生成ATP3生物体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一定:A.不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B.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C.是有氧呼吸D.是无氧呼吸4下列构造中不能产生二氧化碳的是:A 小麦细胞的细胞质基质B 人体细胞的线粒体C 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D 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5在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时,常用到特殊的颜色反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C.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D.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浓硫酸)6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高考生物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练习及答案

高考生物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练习及答案

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练习及答案1.细胞呼吸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B.有叶绿体的细胞叶绿体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C.动物细胞呼吸停止便不能合成A TP,细胞代谢就此终结D.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2.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中存在O2,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

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C.[H]+O2―→H2O,线粒体内膜D.H2O―→O2+[H],类囊体薄膜3.下列生物的反应式错误的是()A.蓝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反应式:CO2+H2O――→光能叶绿体(CH2O)+O2B.植物吸收无机盐时消耗ATP的反应式:A TP――→酶ADP+Pi+能量C.酵母菌进行发酵的反应式:C6H12O6――→酶2C2H5OH+2CO2+能量D.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酶2C3H6O3+能量4.一科学家比较了两种细菌在其自然栖息地的繁殖速率:一种“居住”在羊的口腔中,一种“居住”在羊的瘤胃中(胃的一部分)。

她发现“居住”在羊口腔中的细菌繁殖速率比在瘤胃中的快得多。

下面哪种说法能很好地解释这一观察结果()A.它们是光能自养细菌,因此在瘤胃中的细菌不能得到足够的光来进行光合作用B.在瘤胃中的细菌处于缺氧环境中,而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没有需氧呼吸多C.羊口腔比瘤胃里面温暖,所以细菌呼吸作用更旺盛,产生的能量更多5.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很多人会出现乏力现象,原因是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增强,导致内环境乳酸增多、pH略有下降B.无氧呼吸增强,导致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C.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强,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D.由于氧气缺乏,导致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减少,影响了第二、三阶段的进行6.提取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综合训练及习题解析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综合训练及习题解析

必修1专题训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综合题型专训【考点梳理】一表观(净)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1)NaHC03溶液作用:玻璃瓶中的NaHC03溶液保证了容器内C02浓度的恒定, 满足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2)植物光合速率指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

单位时间内水滴右移的体积即是光合速率。

(3)条件:整个装置必须在光下。

动态分析:当外界条件变化时,C02(光)补偿点移动规律①若呼吸速率增加,C02(光)补偿点应右移,反之应左移。

②若呼吸速率基本不变,条件的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C02(光)补偿点应右移, 反之应左移。

③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相比,C02(光)补偿点和饱和点都相应向左移动。

二细胞呼吸状况的实验归纳测定欲测定与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两套呼吸装置中的单一变量为Na0H与蒸馏水,即用等量的蒸馏水取代实验组的Na0H溶液,其他所有项目均应一致,加蒸馏水的装置内气压变化应由C02与02共同决定。

两套装置可如下图所示,当然,此时仍有必要设置另一组作误差校正之用。

舌塞看色液滴J发芽一饿片蕪価水5 mb种子糧劉种予装置1装置2番塞着色疲滴轉谓水5 mL装置3结果与分析①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不动,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有氧呼吸产C02量与耗02量相等)。

②若装置1液滴不动,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因无氧呼吸只产C02,不耗02)。

③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该生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④装置1与装置2液滴均左移,则呼吸过程中02吸收量大于C02释放量,呼吸底物中可能有脂质参与。

a•为使实验结果精确,排除实验误差还应设置如图装置3,以便校正。

b.进行结果与结论的描述时应“先结果后结论”,而不是“先结论后结果”,如上。

【习题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为不同温度下金鱼的代谢率(耗氧量)与氧分压的关系图。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细胞呼吸)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细胞呼吸)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细胞呼吸)汇编 〖2024年高考真题〗(甘肃省2024)3. 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很多人喜欢在室内或庭院种植。

花卉需要科学养护,养护不当会影响花卉的生长,如兰花会因浇水过多而死亡,关于此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根系呼吸产生的能量减少使养分吸收所需的能量不足B. 根系呼吸产生的能量减少使水分吸收所需的能量不足C. 浇水过多抑制了根系细胞有氧呼吸但促进了无氧呼吸D. 根系细胞质基质中无氧呼吸产生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甘肃省2024)17. 类胡萝卜素不仅参与光合作用,还是一些植物激素的合成前体。

研究者发现了某作物的一种胎萌突变体,其种子大部分为黄色,少部分呈白色,白色种子未完全成熟即可在母体上萌发。

经鉴定,白色种子为某基因的纯合突变体。

在正常光照下(400μmolꞏm‐2•s‐1),纯合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发育异常、类囊体消失。

将野生型和纯合突变体种子在黑暗中萌发后转移到正常光和弱光(1μmolꞏm‐2•s‐1)下培养一周,提取并测定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常使用的溶剂是______,加入少许碳酸钙可以______。

(2)野生型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正常光下比弱光下高,其原因是______。

(3)正常光照条件下种植纯合突变体将无法获得种子,因为______。

(4)现已知此突变体与类胡萝卜素合成有关,本研究中支持此结论的证据有:①纯合体种子为白色;②______。

(5)纯合突变体中可能存在某种植物激素X 的合成缺陷,X 最可能是______。

若以上推断合理,则干旱处理能够提高野生型中激素X 的含量,但不影响纯合突变体中X 的含量。

为检验上述假设,请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①植物培养和处理:取野生型和纯合突变体种子,萌发后在______条件下培养一周,然后将野生型植株均分为A 、B 两组,将突变体植株均分为C 、D 两组,A 、C 组为对照,B 、D 组干旱处理4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呼吸习题
1、细胞呼吸需要氧气参与的是哪一个阶段()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D.第一段和第二阶段
2、酵母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类型属于( )
A.厌氧B.自养
C.好氧D.兼性厌氧
3、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和过程都相同
B.需氧呼吸在第三个阶段形成水
C.蓝藻细胞需氧呼吸的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D.骨骼肌细胞和甜菜块根细胞厌氧呼吸的产物都是乳酸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气④都产生ATP
⑤都有丙酮酸生成
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5、右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
A.葡萄糖酵解反应在③处完成B.①②③处均产生ATP
C.②处发生 H与O2的结合反应 D.②处产生二氧化碳
6、要在温室内培育出又大又甜的哈密瓜,对室内温度的控制应是()
A.白天适当降温B.夜间适当降温C.昼夜温度保持平衡 D.与室外温度保持一致7、下列是呼吸作用实质的是()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8、苹果内部腐烂时消耗一定量的葡萄糖可产生A mol的二氧化碳,其植物体叶片在正常生长时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产生二氧化碳( )
A.1A mol B. 2A mol C.3A mol D. 6A mol
9、下列各项利用了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①真空包装水果可延长保存期②沼气发酵
③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酿酒④温室大棚适当增加二氧化碳.肥料提高光合速率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 D.①③④
10、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②都需要酶的催化③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
④都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⑥都能产生水
⑦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 ⑧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
A.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⑤⑧
11、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中加NaOH是为了清除空气中CO2
B.②的葡萄糖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底物
C.②中酵母菌只能在有氧条件下生存
D.③中加Ca(OH)2用于检测②中是否有CO2产生
1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供糖不足时,无氧呼吸可将脂肪氧化为乳酸或酒精
B.有氧呼吸产生的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导致该过程最终有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13、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A.一定是无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
C.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D.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14、把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冷藏室中,能延长保鲜的原因是()
A.细胞呼吸减弱B.细胞呼吸加强C.光合作用减弱D.促进了物质分解
15、奥运会有些项目被称为有氧运动,如马拉松长跑;有些运动被称为无氧运动,如四百米赛跑,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 )
A.运动前是否需要吸氧 B.运动过程中是否需要氧气
C.运动后是否需要吸氧 D.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不同
16、如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
B.⑤代表的物质是氧气
C.③的利用和⑥的产生在线粒体的同一位置进行
D.原核生物不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17、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过程③消耗
18、细胞呼吸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者进行的场所、过程等均存在差异.如图表示细胞部分结构和功能,据图回答:
(1)图中A是,B的利用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阶段,B的产生部位是.
(2)该细胞从相邻细胞的叶绿体中获得O2,需通过层膜结构,其跨膜运输的方式
是.
(3)该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
(4)线粒体膜的基本支架是,线粒体膜的功能特性是.
(5)结合图示过程,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写成.
19、图为细胞呼吸过程,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主要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2)①过程中产生的,最终进入到(填物质名称).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途径
为(用图中数字表示).
(3)图中②、③过程中都有CO2产生,其场所分别是、.
(4)有氧呼吸产生的进入中,伴随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进入到ATP中(填是或否).
(5)②和④过程一般不会同时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其原因是.
20、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其产生的部位是.
(2)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过程;而马铃薯块茎贮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过程,写出该过程反应式.
(4)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
(5)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21、某同学利用下图实验装置用酵母菌做了如下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注:a. 本实验所用的酵母液是由5%的葡萄糖溶液+10克酵母干粉搅拌而成。

b. BTB试剂(溴麝香草酚蓝)在不同pH的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当pH<7时为黄色,pH>7时为蓝色。

(1)利用该实验装置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是本实验恰当的实验材料,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观察1、2试管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中选用BTB试剂检测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

(3)在制作葡萄酒的实验中,将酵母菌种加入葡萄浆后,发酵瓶应先通气一段时间再密闭,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酵母菌可遗传的变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给酵母菌提供含O的氧气,在酵母菌中哪些物质可能含O?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
5、D
6、B
7、B
8、C
9、B
10、C
11、C
12、D
13、C
14、A
15、D
16、B
17、B
二、填空题
18、(1)丙酮酸二线粒体内膜
(2)6 自由扩散
(3)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1:3
(4)磷脂双分子层选择透过性
(5)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19、(1)丙酮酸乳酸
(2)酒精或乳酸①④
(3)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4)水否
(5)同一生物含有同一途径的无氧呼吸酶
20、(1)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2)②①②④
(3)①③①④C6H12O62C3H6O3+少量能量
(4)种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水
(5)1:3
三、综合题
21、【答案】
(1)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
(2)均变黄,2号试管较1号试管黄色深二氧化碳
(3)酵母菌在有氧时代谢旺盛,繁殖快,在无氧时发酵产生酒精
(4)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水和二氧化碳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一段时间后1、2号试管均有颜色变化,乙试管中的酵母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多;甲试管的酵母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少,故2号试管的黄色比1号试管黄色深。

酵母菌有氧时代谢旺盛,繁殖快,无氧时发酵产生酒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