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金鑫

合集下载

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领域中的运用

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领域中的运用

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领域中的运用摘要】介入治疗是介入放射学中的重要部分,现在已经广泛运用于妇产科领域,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等妇科良性病变起到相对治愈的作用,对产后出血、特殊部位妊娠出血、子宫动静脉瘘等疾病的栓塞治疗与传统手术相比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

介入治疗具有许多优点,如微创性、效果明显、恢复较快、不良反应较少、易被大众接受等,因此,在妇产科领域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介入治疗妇产科【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9-0104-02一、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是妇产科介入治疗中的常见案例,具有安全、微创性等优点,而且经过实践的验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在治疗的过程中,多数为一次性栓塞,因此,一定要谨慎选择栓塞剂,这将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的效果。

1、对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技术,(简称UAE)在现代妇科病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经过无数临床实践证明,疗效非常显著。

大约10%~20%具有临床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必须要接受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于月经量大量增多、并且伴有贫血的患者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粘膜下肌瘤大于5cm的患者栓塞之后容易产生嵌顿以及宫腔感染的问题;浆膜下肌瘤大于6cm的患者容易出现腹部并发症;肌壁间肌瘤大于8.5厘米的患者容易出现栓塞后综合症,失败率大大增加,因此,在利用子宫动脉栓塞时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时刻谨慎。

在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尽量选取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在科学范围内延长栓塞的过程,尽可能地降低一些外部因素对血流速度、血流力度的影响。

就现在的状况来看,对子宫肌瘤进行UAE治疗的近期、中期治疗效果的报道层出不穷,对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之后,有77%~98%的患者月经量大量增多、尿急、尿频症状有所缓解甚至直接消失,子宫肌瘤体积在一年之后大约缩小55%,而且还呈现出继续缩减的趋势,甚至即将消失。

介入治疗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

介入治疗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

介入治疗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摘要】介入治疗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妇产科的各种疾病。

本文阐述了介入治疗在妇产科恶性肿瘤的动脉血管造影诊断、子宫肌瘤、产后出血、子宫动静脉畸形、子宫腺肌病等妇科良性病变应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介入治疗;妇产科;应用介入治疗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技术,其结合了内科治疗与外科治疗的优势,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目前介入治疗技术已成为继内科和外科之后的第三大支柱性医学学科。

在妇产科的应用上,由于影像学与介入治疗的参与,妇产科的疾病治疗有了新思路。

笔者将针对妇产科常见的疾病阐述介入治疗的应用。

1介入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介入治疗最早在妇产科主要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介入治疗不仅可以造影诊断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还可以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出血的治疗。

1.1介入治疗诊断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动脉造影技术是结束治疗的一种诊断技术,它可以通过子宫及髂内动脉的造影,来对妇科恶性肿瘤的病灶的大小、范围、供血等情况进行直观的了解。

对于判断肿瘤诊断分期及药物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

此外,动脉造影可以显示病灶的侵蚀程度,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并且对于判断化疗疗效及病情预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药物治疗肿瘤及栓塞的治疗上,介入治疗在宫颈癌及肿瘤细胞的滋养上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1.2局部动脉灌注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局部动脉灌注化疗是介入治疗的一种手段,它使药物直接进入肿瘤内部,增加肿瘤内部的药物浓度,这对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具有积极作用。

在治疗子宫宫颈癌上,动脉灌注化疗可缩小病灶部位,逆转癌症分期,为根治子宫宫颈癌提供可靠条件。

动脉灌注化疗可减少手术出血量,控制病灶部位的出血,尤其适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

据文献报道动脉灌注化疗介入治疗患者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达到99%、82%、47%、10%。

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重症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重症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重症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重症出血性疾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方法:2012年01月至2015年01月我院妇产科对常规行保守治疗无效的妇产科重症出血性疾病用明胶海棉颗粒作为栓塞剂行经皮双髂内动脉或双子宫动脉栓塞术。

结果:11例重症出血性疾病患者均成功止血,痊愈出院,保留了子宫及生育功能,取得满意疗效。

结论: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重症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具有止血迅速、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且能够保留子宫与生育功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介入治疗;妇产科重症出血;医疗纠纷【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0-0108-02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妇产科重症出血性疾病是临床处理上较为棘手的难题,及时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往往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但由于行子宫切除术后丧失生育功能引起的医疗纠纷,让众多的妇产科医生在行决策时的有所迟疑,而丧失量佳治疗时机。

我院2012年01月至2015年01月对该类患者行经皮双髂内动脉或双子宫动脉栓塞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妇产科2012年01月至2015年05月共收治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的妇产科重症出血性疾病11例,其中宫颈妊娠大出血2例,剖宫产术中出血4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3例,阴道分娩后软产道裂伤出血2例。

1.2 方法宫颈妊娠和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5例患者入院后均予单次甲氨蝶呤50mg/m2肌肉注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观察2~3天,因阴道反复出血,量多,而行双侧子宫动脉甲氨蝶呤灌注加明胶海棉颗粒作为栓塞剂栓塞。

4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经按摩子宫,促子宫收缩、子宫行背带缝合等处理仍出血不止者,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其提出坚决要求保留子宫,故在一边补充血容量、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同时,宫腔内纱布填塞后即关子宫与腹壁,并一边同时积极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介入在妇产科的应用

介入在妇产科的应用
2.2 常见妇科恶性肿瘤
妇科三大恶性肿瘤
2、介入治疗在妇科的应用
2003年12月30日凌晨2点50分 因宫颈癌离世,终年40岁
梅艳芳 在音乐、荧幕世界,在名利、情感旋涡都活的出彩 身经百战,输赢参半,赢得光彩,输得磊落
01
2.2 常见妇科恶性肿瘤
02
2、介入治疗在妇科的应用
李媛媛 《围城》中的官宦小姐苏文纨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tumors
2、介入治疗在妇科的应用
子宫颈癌 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癌瘤。我国发病年龄以40~50岁为最多,60~70岁又有一高峰出现。 子宫内膜癌 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子宫颈癌。其确切病因至今仍不清楚,但已经确证的是,雌激素若持续作用于子宫内膜,可使内膜因缺乏孕激素对雌激素的抗衡作用而发生病变。 卵巢癌 死亡率最高的妇科肿瘤,素有“沉默杀手”之称。它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有起病隐匿,早期不易发现,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75%的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仅30%左右。患者往往有下腹不适、腹痛、腹部肿块、月经紊乱、压迫等症状。其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占第三位
介入治疗在妇产科的应用
介入事业部 2016.03
导入案例:

刚刚被提名为下任国务卿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当地时间11月19日在华盛顿的乔治敦大学医院接受了子宫肌瘤栓塞手术,术后她的助手对外界表示,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没有并发症,目前赖斯正在医院中静养。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报道,赖斯的助手吉姆·威尔金森介绍说,手术是由介入性放射科医生詹姆斯·斯皮斯完成的,整个过程耗时一个半小时,于上午10:15结束,目前,赖斯已经离开手术室,正在休息。按照医生的要求,赖斯将在医院内度过一个晚上,然后于当地时间20日回到家中。如果情况顺利,赖斯最早有望在下周一(22日)便返回工作岗位。

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后 阴道 出血 2 例 明显 减少 ,4 例 明显 停止 。对于 产后 大 出血 3 例 患者 1 年 后 随访 ,未有 阴道 出血现象 ,其 中1 例产后 出血患者 ,子 宫如期复
用 ,本院 自2 0 0 9 至2 0 1 3 年3 6 例患者 回顾分析 如下。 1资料 与 方法 1 . 1一 般资料 2 0 0 9 年1 月至 2 0 1 3 年3 月 ,本 院共 计3 6 例妇 科疾 病患 者 ,患者 年 龄 在2 5 ~ 8 1 岁 ,平均 年龄在4 5 . 7 岁 。其 中,有3 例产 后大 出血 ( 1 例 是 进行 剖 官产手 术后患 者宫 缩乏力 ,产后 大出血 2 3 0 0 m L,一般 治疗 无 效 ,2 例是妊 娠合并 子宫肌瘤 , 自然分娩后子 宫宫缩乏力 ,产后 1 例 出
是 ,由于它给药 次数 少 ,使用 更加安全可靠 ,在治疗糖尿病 、呼吸系
统疾病 等方面 的应用越来越广 泛。在今后 的临床治疗 中,医师要进一
3讨 论
步 加强对 缓 释 控释药 物 的临床 使用 研究 ,从 而在更 多方 面发 挥缓
释 、控释 药物的在治疗 中的作用 。
3 . 1缓释 、控释药 物的特性 。在临床 治疗 中使 用缓释 、控释药 物 ,给 药 的次数少 ,当药物在体 内释放 的时候 ,释放速 度缓慢 ,这 样血药浓 度就不 会有较大 的波动 ,在 很大程度上 减轻 了对 肠 胃等部 位的刺激 , 疗效 长,使 用也更加安全 3 . 2缓释 、控释药物在 临床中的应用 。通过对 1 5 0 例患者的调查统计 发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介 入疗 法在 妇产科 疾 病 治疗 中的应 用。方法 对 2 0 0 9 年 1月至 2 0 1 3年 3月入住 我 院例 妇科 患者 3 6 例 随机 分 为两组 , 治 疗组 l 8 例, 对 照组 1 8 例, 对 治疗 组进行 介 入疗 法 , 对 照 组使 用一 般 疗 法。结 果 产后 大 出血 、 子 宫肌瘤 、 子 宫腺肌 症 患者进行 栓 塞手 术后 , 病 情好 转 ,痛经 消 失 ,功血 、宫 颈妊 娠各 治愈 1 例 。经介 入 化疗 及综合 治疗后 宫 颈癌 9例 患者近期 有效率 达 8 6 . 2 %,子 宫 内膜 癌 治愈 2例 , 子 宫 肉瘤 癌 2例 未控 。结论 介 入疗 法是 有 效 治疗产后 大 出血 、子 宫肌 瘤和 妇科 恶 性肿 瘤方 法之一 ,值得 临床 推 广 。

介入技术在妇产科治疗中的应用

介入技术在妇产科治疗中的应用
用 医学影像设备技术和临床治疗学 的理论 . 使 用导管 等器材来治 前干 或者 子宫 动脉栓塞进行 明胶海绵制剂 的注射 ; 治疗子宫 肌瘤 疗妇产 科的多种疾病 的诊断方法 。该技术有两大类别 : 血管性 介 时 , 使 用超选择 子宫动脉栓塞 , 利用 高分 子的聚 乙烯 醇微粒来 对 入和非血管性介入技术【 1 ] 。
效果 . 值得在临床推广
【 关键词】 介入疗法 ; 妇产科疾病 ; 应用价值
【 中图分类 号】 R 7 1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5 6 5 4 ( 2 0 1 4 】 1 0 ( a ) - 0 1 4 2 — 0 2
所谓介 入治疗 , 即使用放射 学三大部分 ( 分别 为介入 的器材 其左 右某 部分 子宫动脉进行插人日 。 急性大 出血治疗时 , 需要根 据 和方法 学 、 介入的治疗学 和介入 的诊 断学) 之一的介入治疗学 。 利 造影技术对其 出血部位 进行确定 , 然后使用导管来对其骼 内动 脉
1 . 2 方 法
效率达到了 1 0 0 %; 对妇产科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术后半年的随访 。 发现在 1 6例被调查 患者 中共有 2 例患者思维 ,其 近期有效率达
疗的 1 0 0 例患者 , 使 用介人疗 法并 进行 价值分析。
1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临床诊断状况 、 肌瘤大小 、 肌瘤消失情况进行记 录和分析 。
1 . 4统 计 方 法
采用 S P S S 1 0 . 0软件分析结果 , 计数 检测数据 以率的形式 表
. 1临床 疗 效 分 析 共 计有 5 5例 , 其 中剖宫产术后 出血 、 人工 流产 后出血 、 晚期产 后 2 对于急性 大出血的 5 5 例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手术后 . 发现患者 出血 、搔刮宫颈术后 出血 、妊娠 刮宫急性大 出血 人数分别为 3 2

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作者:包蓬勃孙雪艳来源:《中外医疗》 2014年第4期包蓬勃1 孙雪艳21.青岛龙田金秋妇产医院,山东青岛 266071;2.青岛盐业职工医院妇产科,山东青岛266000[摘要] 目的对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在该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其中55例急性大出血患者,29例子宫肌瘤患者,16例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疗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100例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严重并发症。

其中急性大出血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子宫肌瘤患者在治疗后半年~1年随访中,其有效率为93.1%;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后半年~1年随访中,其有效率为87.5%。

结论在妇科疾病治疗中,介入疗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介入疗法;妇产科疾病;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 R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a)-0055-02[作者简介] 包蓬勃(1969.9-),女,山东青岛人,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临床。

介入治疗创伤小、安全易行,疗效发生快且较为确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小,在多种疾病,尤其是妇产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备着传统的治疗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在妇产科急症手术、妇产科晚期肿瘤及多种常见妇产科疾病中均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为对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该研究以该院妇产科2012年6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为例,对介入疗法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组100例患者均为该院妇产科住院患者,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4.6±4.2)岁,其中急性大出血患者55例,32例为剖宫产术后出血,10例为人工流产后出血,6例为晚期产后出血,4例为搔刮宫颈术后出血,3例为妊娠刮宫导致的急性大出血;子宫肌瘤29例,5例为浆膜下肌瘤,7例为粘膜下肌瘤,13例为肌壁间肌瘤,4例为混合型肌瘤;妇产科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16例,11例为宫颈癌,3例为恶性滋养细胞疾病,2例为卵巢癌。

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介入治疗创伤小、安全易行,疗效发生快且较为确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小,在多种疾病,尤其是妇产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备着传统的治疗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在妇产科急症手术、妇产科晚期肿瘤及多种常见妇产科疾病中均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为对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该研究以该院妇产科2012年6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为例,对介入疗法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组100例患者均为该院妇产科住院患者,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4.6±4.2)岁,其中急性大出血患者55例,32例为剖宫产术后出血,10例为人工流产后出血,6例为晚期产后出血,4例为搔刮宫颈术后出血,3例为妊娠刮宫导致的急性大出血;子宫肌瘤29例,5例为浆膜下肌瘤,7例为粘膜下肌瘤,13例为肌壁间肌瘤,4例为混合型肌瘤;妇产科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16例,11例为宫颈癌,3例为恶性滋养细胞疾病,2例为卵巢癌。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血管性介入疗法,术前局部浸润麻醉,采用Sel-dingers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在血管造影检查下,根据出血及瘤组织血供特点将导管插至髂内动脉前干或分别超选选择插至左或(和)右子宫动脉。

对于急性大出血者,造影发现出血部位后,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制剂行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前干栓塞;对于子宫肌瘤,采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采用高分子聚乙烯醇微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进行造影,无造影剂外渗者提示栓塞成功;妇产科恶性肿瘤介入治疗者插管后留置导管持续灌注给药或在给药后以明胶海绵制剂栓塞。

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以防止感染。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急性大出血患者出血控制情况及子宫动脉血流情况;术后随访半年~1年,统计急性大出血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子宫肌瘤患者观察并记录肌瘤消失情况、肌瘤大小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妇产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存活率进行调查统计。

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金鑫
发表时间:2018-07-12T14:42:23.6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9期作者:金鑫
[导读] 研究分析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大庆让胡路铁路医院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71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2月入院治疗的妇产科疾病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最终得到确诊,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分析介入疗效在妇产科疾病中的治疗效果。

结果 30例患者最终均顺利完成介入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0%。

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于出血介入治疗患者术后1年未见阴道出血;对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经介入栓塞治疗后病情得到好转,痛经消失;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病灶缩小或消失,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

结论将介入疗法用于妇产科疾病治疗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介入疗法;妇产科疾病;治疗效果;常规方法
受环境污染、饮食结构变化、社会压力增大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妇产科肿瘤样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且逐渐趋于年轻化,给女性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且随着剖宫产等有创操作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急性大出血等急危症发生风险也不断增加。

血管介入技术的出现为妇产科疾病治疗开拓了新的思路,其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且可保留患者生育能力,故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

我院针对妇产科子宫肌瘤、急性大出血、恶性肿瘤等患者行介入治疗亦取得了满意的成效。

研究表明:将介入疗法用于妇产科疾病患者治疗中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但是该治疗方案在我院效果尚未得到验证。

因此,本课题以2015年6月~2017年12月入院治疗的妇产科疾病患者30例,探讨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2月入院治疗的妇产科疾病患者30例,年龄(24~64)岁,平均(35.91±5.66)岁。

疾病类型:剖宫产产后出血8例,人工流产后出血5例,混合型肌瘤11例,宫颈癌3例,卵巢癌2例,其他1例。

所有患者最终均得到确诊,均符合介入疗法治疗适应证。

本课题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案具有知情权。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最终得到确诊,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

所有患者均选择血管性介入疗法,对患者介入治疗前进行麻醉处理,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待麻醉生效后进行常规消毒、铺巾,采用Seldingers经股动脉进行穿刺插管,穿刺完毕后以血管造影作为介质,清晰显示病灶部位、病灶类型及病灶大小,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介入治疗方案。

对于大出血患者在把握出血点基础上将导管作为介质对出血部位进行注射处理;对于患有子宫肌瘤且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者,经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子宫动脉栓塞过程中以聚乙烯醇作为填充物;对于恶性肿瘤接受介入治疗者,治疗时将介入导管滞留部分,实现持续灌注给药,药物注入后行栓塞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于急性大出血的患者应该记录和观察患者子宫动脉的血流情况以及控制情况,并且在术后对患者进行半年的电话跟踪随访,统计急性大出血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并且记录分析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0例患者最终均顺利完成介入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0%。

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于出血介入治疗患者术后1年未见阴道出血;对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经介入栓塞治疗后病情得到好转,痛经消失;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病灶缩小或消失,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

3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的提升,而妇产科疾病如子宫肌瘤、急性出血等患病率却日益上涨.药物保守疗法起效慢,疗效不确定,且存在多种副反应,患者多存在排斥心理;手术疗法虽然能及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且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难以发挥效果。

妇产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包括:急性大出血、子宫肌瘤、黏膜下肌瘤、宫颈癌等,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

介入疗法是来自于介入放射学,通过利用X线、MRI、B超超声仪等医疗影像设备作为导向,通过导管等器材结合临床诊断学、治疗学原理对疾病进行整治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损伤小、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等优点。

近年来,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

本研究中,30例患者最终均顺利完成介入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0%,患者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

由于妇产科疾病类型较多,且临床上多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为主,而手术治疗则包括:经阴道、腹腔镜手术治疗为主,虽然能满足患者基本治疗需要,但是手术创伤较大,风险性较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介入治疗属于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该方法治疗理念并不是对病灶进行切除或药物抑制,主要利用血管途径对患者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其治疗效果与手术治疗方法同步或优于传统手术,能降低对患者周围器官的损伤。

介入治疗时主要是将动脉导管选择性的插入患者体内,不仅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能减少化疗药物对患者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

同时,介入治疗临床使用时通过数学血管造影,能及时发现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危险病灶,能进一步丰富妇产科学内容。

文献报道显示:将介入疗法用于妇产科疾病患者中能缩小或消除病灶,为患者手术治疗营造机会,有助于降低肿瘤组织分级,消除微小病灶的转移,能延长患者寿命,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综上所述,将介入疗法用于妇产科疾病治疗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梁宏杰.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05):109+111.
[2] 刘辉.妇产科疾病介入疗法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93-94.
[3] 包蓬勃,孙雪艳.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4,33(04):55+57.
[4] 段莲花.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173-174.
[5] 童英,杨琳,任琳,方蔚然,赵磐琳,刘华平,屈国林.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03(07):45-47.
[6] 田颖,于龙飞,崔舜瑀,等.介入技术在妇产科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28):142-143.
[7] 张革命.介入治疗对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4(12):76-76.
[8] 杨帅,孙昱,李凯,等.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实验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1):1773-1774.
[9] 金龙.积极推进妇产科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5,12(07):389-390.
[10] 陈春林.妇产科介入治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J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 015,31(10):881 -88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