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阅读 PPT
初中语文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 课件(28张PPT)

• 中心论点: C
分论点:A.B.D
9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 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 “ 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 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古代有三 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 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 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 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
了。《怀疑与学问》 自己归纳,结合文中关键语句
上文的论点是: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础。
13
(二)怎样分析、补充论据
14
论据 证明论点的材料
1.辨别论据的类型
事实论据 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
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
(概括:人+事)
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 道理论据 言警句、民间谚语以及公认的
事理等
中心论点: 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
12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 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 “ 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 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古代有三 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 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 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 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
翻开中外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 索”结下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 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创立了震惊世界科坛的 “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试制电灯的过程中,经受了上千次的失败, 终于,他成功了。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结晶。很难想象,他在每一次 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还能发明电灯来造福人类。 《论语》 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
中考《议论文阅读知识》课件

首先用贝多芬的话证明面对不利和艰难 的遭遇不悲观失望、坚持不懈的重要(1分);
接着用江苏女孩吴晶和浙江滕头村的事 例证明了不悲观失望,奋起直追、坚持不懈 才能“赢在终点”(1分);
最后指出充满自信、不言放弃对“赢在终 点”的重要作用(1分)。这样,有理有据地 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简要分析下面文段的论证过程。
(要能容人之短)
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们在认识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犯一点错误 ,不可能不出一点偏差,应当允许人们犯 错误,允许人们改正错误。容人之过,不 求全责备,才能激发创造活力,形成团结 和谐、开拓进取的生动局面。
(要能容人之过 )
选文第④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①案提:出论不点能:去促掉进。人因与为人本之段间的指和出谐宽需 容要要每有一原个则人,都要多做一到份宽宽容容。就要能容 人证②③容之内宽宽物短容容容,,方的、不就能补容斤是和人充斤心谐,之计胸,又过较宽和。开。阔谐启既有才了是气能下对量成,事文上能。要文容论论人 述④的宽内容要容有,原使则文,章要的做论到证宽更容就全要面能、容 充人分之,短又、使容文人章之的过结构更加严谨。 因⑤此要,能容不人能之删短掉本段。
宽容与和谐
①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大家都能彼此 宽容,做到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求同存 异,就能形成和谐的良好局面;反之,如 果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总是从一己之利出 发,彼此排斥,互不相让,摩擦不断,就 不利于维护团结,就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开 展。因此,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每 一个人都多一份宽容。
(提出论点: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需要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宽容。)
⑥要能容人之过
题型4:文章中的句子(段落) 能否调换
方法:注意句子与句子 (段落与段落的逻辑关系)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理解专题》课件

考点3: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一.区分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通过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 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 括、更深入。
2.文章第二段:如果第一
是灵魂,分论点是为证明
段列举生活的种种现象.
中心论点服务的。
就可能在第二段出现论
2.区分论题和论点:论题
点。
是文章所议论的问题、
3.文章中间有一个承上启
话题,指出作者是对什
下的过渡句,可能是论
么问题而发议论的;而
点。
论点是作者针对这个问 题所持的看法。
4.文章有分论点出现,没 有中心论点。要把分论
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是:引论——本论——结论。
在思路上体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考点
寻找中心论点 2-3分
论据的分析和 补写3-4分
辨析论证方法 及作用3分
理清论证过程 3分
把握关键词句, 理解议论文的 语言特色3-4 分
联系实际生活, 开放拓展谈看 法2-4分
考点1、把握论点
作用:通过讲道理的方法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深入,更使人信服。 (3)比喻论证: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 作用: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论证论点的方法。对比的可 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题型: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课件(共65张PPT)

方法技巧
7.论据能否调换顺序的答题方法: 判断论据间的关系:并列或递进 (1)若并列关系,需联系前文所介绍的顺序 格式:所举的……论据符合由主到次/从古到今/对应前文所介绍的顺序,所以不能随便 调换。 (2)若递进关系:需理清论据间存在的顺序,如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或时间顺序。 格式:所举的……论据是按照……的层层深入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不能随便调换。 8.论据是否可以去掉答题指导:
④由此想起《替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因为缺少学习改 进的机会,引台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 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
例题展示
1
2
(一)尝试错误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 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 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 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 地。 ⑥逐日淘沙定有扩,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有急者,不但不应为错误、 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
A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是 作者论述的对象和原因;(论题可能不是 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者虽然是完整的句子但 是疑问语气。)
B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出的 明确的判断的句子,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和 看法。
真题展示
【真题演练】 (一)
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然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不老实的人 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象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 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可能一时 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 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初中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课件

初中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课件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议论文的定义与特点 (2)1.2 议论文在中考中的地位与作用 (3)2. 议论文结构分析 (4)2.1 议论文基本结构 (5)2.2 正文的常用篇段结构和写作方法 (6)2.3 结尾的书写要领 (7)3. 理解议论文核心思想 (8)3.1 分析议题,抓住关键词 (9)3.2 辨析作者立意,识别主旨 (10)3.3 推导逻辑关系,理解文章论证 (12)4. 阅读议论文技巧 (13)4.1 通读全文,获取整体脉络 (15)4.2 重点阅读论据段落,理解作者观点 (16)4.3 捕捉关键词和成语短语,理解深层意蕴 (17)5. 答题策略 (19)5.1 审题技巧,准确把握意图 (21)5.2 主题段落分析,找出论证重点 (22)5.3 理解作者用词意图,避免理解偏差 (23)5.4 写作规范,结构合理,表达清楚 (24)6. 阅读练习及分析 (25)6.1 精选中考高频议论文,进行分析讲解 (26)6.2 示范答题步骤,讲解常见错误及改错方法 (28)7. 复习总结 (29)7.1 重点总结议论文结构、理解技巧和答题策略 (30)7.2 模拟考场练习,提升实战能力 (31)1. 内容简述本课件旨在帮助初中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议论文阅读的技巧,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课件主要围绕议论文的特点、结构、写作手法以及阅读策略展开,并通过一篇典型初中语文中议论文的阅读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论证方法、情感态度和语言运用以及文章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1.1 议论文的定义与特点议论文是指以阐述观点、论证论点为主要目的的文章体裁。
它的主要特点是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使读者信服作者的观点。
议论文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引论,即引出论点,通常以一个问题、一个小故事或一个有争议的观点等方式来吸引读者注意力,为接下来的论证铺垫。
2024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课件

答题模版
1、材料可以作为第x段的论据。理由:这一材料 是……(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写出了……,突出 了……,与第x段论证的……观点相一致,所以应 该放在第x段 2、能。材料着力论证了……,与文中的观点一致 ,所以可以作为文章的论据 证方法及其作用
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 【答题模版】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事例 ),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 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 【答题模版】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了..…(论据 ),有力地证明了……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吸 引读者阅读
分析论证思路的答题模版
1
首先通过……引出……的论点,然后用……事
例(名言)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
2
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分析议论文的段落作用 开头段
中间段
结尾段
开头段的作用(一)
结构上: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引出下文。 内容上: 1、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观点)进行分析后, 提出论点或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 点的论据。 3、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或 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常见题型: 1、以下材料可以作为文章哪一段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2、以下材料能否作为本文论据?请说明理由)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解题思路
1、通读文章,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分析材料,明确材料所表达的观点。看材料是人物事迹
2、还是名言、谚语等,判断材料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 据,弄清其想表达什么意思
初中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课件PPT

先用古语作为道理论据,接着用学书、学医两 个事例进行阐释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 最后以古谚作精道理论据,再一次论证中心论点。
1、先弄清文章(选段)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是什么 2、结合文章对论点的具体内容,分析先说了什么,后说
了什么。(即分层次) 3、弄清文章使用了什么(论据)论证方法 4、弄清文章论证角度,是正面论证个还是反面论证 常见的典型思路是:⑴提出……的论点;⑵用……论证
⑶语言简洁。
3、注意语言提示:文中有提示文章论点的词语,提示词语一 般是“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见” 等。
论据
1、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写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2、概括、并分析论据的作用。
练一练
一个人生命价值的高低,是与他可能遇到挫折的大小成 正比的。以《人间喜剧》而名扬天下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 拥有顽强的精神,具备大无畏的勇气,决不轻言失败,决不向 命运低头。他曾在自己的手杖上刻了这样一句话:“我粉碎每 一个障碍。”这根手杖是坚定人生信念的象征,使他具有直面 每一个挫折的勇气,从而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铸就了辉 煌的人生。
论据(或……论证方法证明论点);⑶得出……结论。
连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
+论证方法或论据概括+证明论点
总结归纳
论点题 议 论 文 基 本 答 论据题 题 技 巧
论证题
一看( 标题 ),二看( 开头 ) , 三看( 结尾 ),四看( 提示 ), 五看( 论据 )。
分清( 事实 )和( 道理 ),
该段中用巴尔扎克的事例来论证观点,请你再写出 一个类似的事实论据。
示例:史学家司马迁,惨遭凌辱,忍辱负重,写下了被鲁迅称 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传千古。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论证方法及作用)课件

论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证 方
参考答案: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人才经受磨练的益处和国家治理方法的失误加
法
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经受磨练的作用。
及
例4“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论美》
作
参考答案: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美比作盛夏水果,证明了美的形貌难以保持
论 证
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真是“掠奋别人勤劳结果”的
方 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
法 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一学生一说法, 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河北省2024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
考点清单
1.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其什么作用。 2.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本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河北省2024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
技巧清单
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 举例论证:引用……的事例,具体有力的论证了……的分论点,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增强 了说服力。 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谚语等,充分有力的论证了……的分论点,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 点。增强了说服力。 比喻论证:将……比作……,生动形象的论证了……的分论点,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便于 读者理解。 道理论证:作者把……和……对比,更加突出的论证了……的分论点,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用
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河北省2024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例形式应为: “谁——做了什么——结果如何样”。
3、分析论据的用意
不管是事实论据依然道理论据,用意都是证明作者的 观点。(只是我们在阅读时,要分析直截了当与间接证明作者的哪个 观点。答题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截了当证明的那个观点,这个观点未必 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常见考题类型及答题方法与思路
常见考题类型及答题方法与思路
※ 辨不论据的类不,分析其用意
1、区分论据的类型
事实论据: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据。 道理论据:名言、格言、谚语、科学原理、
概念定律、公式等。
作用: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增加权威性以增强讲服力。 ( 往往结合论证方法分析。)
常见考题类型及答题方法与思路
※ 辨不论据的类不,分析其用意
例2:请举出一个具有脊梁骨的历史人物,并简述其事迹。
文天祥坚持抗元,失败被俘,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这种高尚 的民族气节与为正义献身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常见考题类型及答题方法与思路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论证:列举名人事例或自己经历的事例证明观 点。 作用:能增强文章的讲服力。
2、道理论证: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公式定理等。 作用:具有权威性,使论证有讲服力。
学
明确议论文知识要点
习
掌握议论文阅读方法
目
标
提升议论文阅读技巧
(二)为您自己快乐(12分) (2006年中考题)
11、具体形象地描写了小凌所讲的“我活得挺自在,我为自己 快乐”,(2分) 使文章更有讲服力。(1分)
12、 对比论证(或:正反论证)(2分) 不要为自己立下高不可 及的标杆,更不要被不人往往确实是出于好意的刺激而陷入 自卑自怨自责自苦的泥潭!(2分)
2、下列与本文所讲的“胜心”“畏心”与 “痴心”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
3、结合选文,谈谈如何才能摆脱人一辈子“三 病”。
考查题型
▪ 对标题内涵的理解。对文章分论点的理解与归 纳。(选择题)
▪ 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选择题) ▪ 开放性题目,结合生活体验谈谈对选文某一观点
的理解。(问答题)
注:题量为3小题,分值为10分,选择题每题3分, 主观题4分。主观题分点给分。
中考议论文阅读
中考考纲要求
议论文阅读
1、整体掌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 2、区分简单议论文中的观点与材料,发现
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理解) 3、联系实际,对议论文的观点作出自己的 判断。(运用)
近三年中考题型
❖ 2015 ❖ 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下面不能证明第④段中“安静是一种能量,安 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 观点的一项是( )
※ 辨不论据的类不,分析其用意
4、依照论点补写论据
(注意语言的概括性,所补充论据需与文章原有论据形成 从不同的 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证明论点。)
例1:请为选文论述“要敬业”的观点补充事实论据。
曹雪芹为写好《红楼梦》而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 下,创作了著名的《命运交响曲》。
议论文的三要素
①论点: 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与主张。 ②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与道理。 ③论证: 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与方法。
常见考题类型及答题方法与思路
※ 分析归纳文章的论点:
1、弄清文章所论述的问题(论题),再找出作者对问 题的态度、 看法、观点。即分清论题与论点。
2、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尤其开头、结尾与题目。 3、注意一些表明论点的标志性词语:因此、因此、 总而言之、 归根结底、事实上、我认为、我确信…… 4、注意论点的表现形式:往往是一个肯定的判 断句,必须是明确表态的陈述句子。
常见考题类型及答题方法与思路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鲜明的对比。 作用:分清正误,使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 作用:生动形象地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明白,
容易被人接受。
Hale Waihona Puke 结:※ 分析归纳文章的论点: 1、分清论题与论点 2、注意论点的位置 3、注意一些表明论点的标志性词语 4、论点是明确表态的句子
13、诚然(或:尽管、当然) 然而(或:然而) (各1分)
14、示例:①“为自己快乐”并不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要 为自己的平凡充实的存在而快乐,而不要总是为那些自己高不可 攀,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徒生烦恼。②人依然要有一个远大目标, 并要为此作出最大努力。完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不应该是我们 中学生所具有的人一辈子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辨不论据的类不,分析其用意 1、区分论据的类型 2、概括事实论据,语言要简洁 3、论据的用意都是证明作者的观点,
答出直截了当证明的那个观点 4、围绕论点补写论据
小结: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论证:列举事例证明观点,增强文章讲服力。 2、道理论证:引用权威言论证明论点,有权威性,使论证有讲服力。 3、对比论证: 用正反两方面进行鲜明对比,使正确错误分明。 4、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证明论点,生动形象,道理深入浅出。
感谢您的聆听!
❖ 3、第⑤段中“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含义是什么? 联系全文,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2016
❖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下列与第⑦段中“乐观主义”含义不符合 的一项是( )
❖ 3、结合选文,谈谈如何看待生活中逆耳的话、 拂心的事。
2017
❖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