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水墨交融写青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

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
视频教学——水墨山水的画法
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
体验山水的情趣
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
参考与临摹
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
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
拓展部分
赏析更多的中国山水画的作品, 体验和感悟用笔和用墨的特点, 进一步理解山水画的意境。
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
感受古人的“笔墨”
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
用笔的特点:顿挫、逆顺、快慢、转折 用墨的特点:浓、淡、干、湿、枯、焦
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
如 何 表 现 树 木 的 呢 ?
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
树木枝干的表现方法
鹿 角 枝 画 法
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
树木的表现方法
胡 椒 点 树 画 法
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
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 树叶的表现方法
小混点画法
杉叶点画法
破笔画法
仰头点画法
垂头点画法
夹叶画法
树木画法 在古代作品 中的运用
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
山石的表现方法 勾、皴、点、染
画山石的程式——皴法
马远《踏歌图》
画山石的程式——皴法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画山石的程式——皴法
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感受山水画生动变化的笔墨意趣,了解山水画 的程式化语言 及独特的艺术特色。 以树和山石为载体,了解山水画的程式美,尝
技能目标: 试临摹或创作一幅山水画。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体悟山水画意境,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1-苏少版

《水墨交融写青山——学画树》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画画树的程式化语言及笔墨的变化,知道中国画——树的画法步骤。
能力目标:能运用国画工具及语言表现一棵或几棵树。
情感目标:欣赏中国山水画,并能体会山水画所表达的意境,培养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中国画画树的程式化语言及笔墨的基本技法,按画树的步骤表现一棵树。
教学难点
画树的笔墨技巧与表现对象的有机融合。
三、课前准备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国画用具、导学单。
学习用具:课本,笔,墨,纸,调色盘等国画用具,导学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山水风光视频,引出山水画课题(创设情境),板书课题。
(二)授新:
1、结合课件、课本了解山水画概念及简要发展历程。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导学单上山水画的分类问题。
3、观察山水画的表现内容,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学画树。
4、学生动手在宣纸上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技巧。
5、分析树的结构,了解树干、树枝、树叶及整棵树的程式化画法和上色方法,解决“树分四枝”及笔墨干湿浓淡等问题(结合导学单自主探究、动手尝试,通过同伴互助、教师示范解决教学重难点)。
(三)布置课堂练习作业:
用国画工具和语言完成一棵或几棵树,注意笔墨干湿浓淡变化。
(四)作业评价:
1、学生展示作业,谈学习感受;
2、学生互评作业;
3、教师讲评作业优缺点。
(五)课后拓展:
查阅了解现代中国画家画树的创新方法
五、教学反思。
《水墨交融写青山》教学设计

《水墨交融写青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承接第3课的水墨蔬果,引导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的传承和交流。
这既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强化,同时也符合课标的要求。
教材通过对古人“笔墨”的体验,学习用笔的方法,尝试表现山水画等几个版面,让学生深刻的领悟与感受山水话的无穷魅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有一定的认识,但表现的方式和技法却少之又少。
该课题对于初中生来说,既不陌生,但又非常难以驾驭,使孩子们无形中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意趣,了解山水画的独特艺术表现。
掌握山水画的“三远法”和用笔用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程式美。
以自主探究的方式比较山水画中的布局,用描红的方式感受笔墨变化以及皴法的学习,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临摹出一幅山水画卷;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体悟山水画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1.掌握中国山水画的笔墨变化,并能够熟练地体现一种或两种皴法;2.根据所学的知识,能创作出一幅山水画。
五.教学难点1.对山水画笔墨技法表现的理解与运用;2.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培养与审美能力的提高。
六.教学准备课件、文房四宝、范画等七.教学过程(一)导入作品拍卖竞价的方式——今天给大家带了一幅我收藏的山水画,想请在座的同学们当一回鉴宝专家,帮忙鉴定一下我收藏的这幅画能值多少钱?大家众说纷纭,那么我们从模仿大师做起,用水墨抒写山河,鉴赏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价值。
导入课题《水墨交融写青山》【设计意图】用作品拍卖的方式进行导入,大大调动所有孩子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学生并不清楚一幅作品的价格与艺术价值的关系,所以这犹如面纱般,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层层揭开这“面纱”,最终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授课一.气韵生动1.作品的艺术表现要先从整体感受出发,从而让学生学会创作作品要考虑作品的整体画风。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

《万山红遍》《稚川移居图》
《 井 冈 山 》 李
李可
《闽游《赠山别水山卷水》唐寅(明)卷朱可染(现代)王蒙(元)》耷(1石.染(现代)3清涛5)5(12.亿2清6亿)
创作山水长卷
中国山水画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摹,更是中国 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 修为意识,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 体现。
9.315亿
《 山 水 十 二 条 屏 》
齐
《
《
白
杏 花 草
杉 树
石
楼
(
堂 》
台 》
近
代
)
《
《
烟
山
深
中
帆
春
影
雨
》
》
最贵的山水画
9.315亿
《 山 水 十 二 条 屏 》
齐
《
《
白
红 树 白
板 塘
石
荷
(
泉 》
香 》
近
代
)
最贵的山水画
1.84亿
45.092亿5亿 1.1615亿
《 庐 山 观 瀑 图 》
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欢迎同学们进入艺术殿堂
课题:水墨交融写青山
执教老师:朱锦荟
《 杉 树 楼 台 》
水墨交融 写青山
《 杉 树 楼 台 》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什么?
整体感受
水 墨 交 融 写 青 山
谢赫:南朝 画家、理论家
著作: 《古画品录》
水 墨 交
“六法论”
融
写
青
山
气韵生动
何为气韵?
感受古人笔墨
(
斧 《
第四课水墨交融写青山

你知道古代画家画山石的各种皴法吗?
山石的各种皴法有:斧劈皴、披麻皴、折带皴、解索皴、钉头皴、豆瓣皴、荷叶皴、云头皴、马牙皴、米点皴等;
树叶的各种点法有:个字点、介字点、梅花点、胡椒点、垂藤点、仰叶点、大混点、小混点、平头点、仰头点和各种双勾夹时是否只能按程式绘画,不能有其它变化呢?
3、山水画的表现程式
中国画历来重法度,讲传统。几乎是每一落笔都有严格的要求,要一波三折、用笔如耕,无往不收、无垂不缩,要平、圆、留、重。用墨则要以墨为彩。墨分五色以及各种用墨技法等,都是从笔墨运用上提炼、概括出来的规律。笔墨如此,在造型上更为讲究。人物画的各种描法,山水画的各种皴法,花鸟画的各种勾法、点法,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有一整套的操作规范。特别是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更使中国画具有综合性的艺术特点,形成一种趋于完美的程式。
你知道古代画家画山石的各种皴法吗?
山石的各种皴法有:斧劈皴、披麻皴、折带皴、解索皴、钉头皴、豆瓣皴、荷叶皴、云头皴、马牙皴、米点皴等;
树叶的各种点法有:个字点、介字点、梅花点、胡椒点、垂藤点、仰叶点、大混点、小混点、平头点、仰头点和各种双勾夹叶点等;
(三)、感悟体验
1、思考讨论
我们画山水时是否只能按程式绘画,不能有其它变化呢?
笔墨程式固然重要,但不能代替整个艺术的创造。“艺术最可贵的精神是独创”。直至近代乃至当代,山水画中新的程式化表现技法依然在不断涌现。张大千晚年在原有程式“泼墨法”基础上独创了“泼彩法”,使其作品意境空阔,灵气回荡。
2、《春水归舟图》作品赏析
3、动手尝试
下面就请同学以合作的形式,融合自己所掌握的笔墨语言,大胆的画一幅山水画。
四、归纳巩固
学生尝试完毕,教师选择一些学生作业展示,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4课水墨交融写青山-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1.了解水墨画的基础知识和技法;2.了解青山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3.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感性理解;4.提高学生的创意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学生对于水墨画的感性认识和对青山画的把握;2.学生的创意和构图能力;难点:1.学生对于水墨画的自由表现;2.学生能否将青山的特点真实表现出来。
教学内容及步骤教学内容1.水墨画基础知识和技法;2.青山画的表现方法;3.水墨画与青山画的融合。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画作为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到山水画的特点和美感。
同时,老师也向学生介绍了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水墨画的基础知识和技法1.老师向学生讲解水墨画的起源和发展;2.老师向学生展示水墨画的特点和技法;3.老师演示如何使用毛笔和墨进行水墨画的绘制。
第三步:青山画的表现方法1.老师向学生介绍青山画的特点和风格;2.老师向学生演示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青山画。
第四步:水墨画与青山画的融合1.老师向学生讲解水墨画和青山画的结合方式;2.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水墨画和青山画的结合绘制。
第五步:作品展示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
学生作业结合所学知识和技法,完成一个水墨画和青山画的融合作品,可以是山水画、花鸟画或其他主题的作品。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水墨画和青山画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也有了一定的创作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要不断强调美术作品的创意思想和表现力,让学生有更深入的思考和体验。
同时,在课堂中要注意对学生作品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其审美和创意能力。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3-苏少版

水墨交融写青山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感受山水画生动变化的笔墨意趣。
技能目标:了解山水画一般的构图方式,学习山水画山石树木的画法。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山水画中山石树木的画法。
教学难点:山水画作品意境的表达。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中国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巍巍高山、浩浩江河,有辽阔富饶的平原、烟波浩渺的湖泊,有幽深奇特的洞穴和壮观伟丽的飞瀑,同时,更有数以万计、千姿百态的清泉,让我们再一次游览祖国的美好风光。
PPT(1)这些图片都是摄影师们用摄像机留给我们的,在很久很久以前,古代的文人游览这些地方会为我们留下什么呢?(诗人会有不朽的诗作,画家会留下经典的画作,作家会留下传世名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欣赏古代山水画家留给我们的名家名作。
PPT(2)(1)展子虔《游春图》这是我国最早的山水画。
(2)隋唐时开始独立(3)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在我们游览一些文化古迹、风景名盛的地方除了拍照,你是喜欢写游记,还是喜欢画画来为游览留下美好的回忆呢?我是美术老师,想听听我是怎样做的吗?PPT(3)(板书课题)(二)新授在中国这块神秘古老的土地上,有着几千年的璀璨文明,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独放异彩,是中华名族的文化瑰宝,跨越时空,我们一起走进古人世界,探究古人山水画艺术,感悟古代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1、看构图PPT4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构图也称其为“章法、布局或经营位置”。
既把繁琐的自然景物在画面上组织起来,加以合理安排和艺术处理。
常见的构图方式有:对角构图、边角构图、s形构图、两段式构图等,这两张画是同一种构图方式,属于什么构图,给出辅助线,对角构图。
PPT5宋代的马远、夏圭在构图上常出现“山之一角或水之一涯或半边之景,属于什么构图,给出辅助线。
评课稿: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水墨交融写青山》

评课稿: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水墨交融写青山》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的一篇教材,题目为《水墨交融写青山》。
这是一节以水墨画技法为主线的艺术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青山的美感,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如下:1.了解水墨画技法的特点和表现形式;2.学会用水墨画表现青山的意境和美感;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4.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三、课程内容1. 课程导入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幅水墨画作品,引发学生对青山的认知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水墨画技法讲解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将详细讲解水墨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教师可以简要介绍水墨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表现手法,如线条、笔墨、水墨渲染等。
3. 艺术创作指导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将详细指导学生使用水墨画技法创作表现青山的作品。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指导:•观察青山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青山的形态、色彩、纹理等特点,并提醒学生注意青山的气势和表情。
•选取合适的画面构图: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画面构图,突出青山的特点,并注重画面整体的平衡和美感。
•技法运用:教师指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水墨画技法,如点、线、面的运用,勾勒出青山的形态和纹理。
•水墨渲染: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水墨渲染的技巧,创造出青山的光影效果,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4. 创作实践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根据老师的指导开始创作自己的水墨画作品。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发挥创意,表达自己对青山的理解和感受。
5. 作品展示和评价在课程结束前,学生将展示自己的水墨画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欣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作品的技法运用、意境表达和整体效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分享和交流,互相学习成长。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1.讲解法:通过讲解水墨画技法和创作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水墨交融写青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写意水墨画的传统艺术。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生动变化的笔墨,大胆、自信地传达心灵的絮语。
(3)引导学生欣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八年级的美术课程,开学第一课,我就对他们进行了美术基础测试,包括理论及技巧。
整体来说七年级的学生美术基础比较差,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控能力,八年级较好但他们思想都比较积极,喜欢参加一些活动。
针对这种情况,湘教版的教材也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采用多种活动方式,我们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对每一课、每一个单元都尽可能地设置有趣味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情导入,以趣启智,注重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写意水墨画的笔墨技巧,体会笔墨的乐趣和画家的主观情感。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生动变化的笔墨,大胆、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水墨画的创作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包括对意境的追求,笔墨技巧,构图规律的探索,本节课学生只是一种创作尝试,可采取局部放大、改画、添加、移模的形式完成。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引导阶段
教师结合多媒体,图片等手段,向学生展示水墨画的“笔、意、墨、韵”为学生创设一种置身与国画中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活动】体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