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50页PPT
合集下载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ppt课件

度到“三点式”腰背肌
功能锻炼和“飞燕式”
腰背肌功能锻炼。
45
四、经皮椎体成形围术期护理
出 院 指 导
患者出院后必须加强腰背肌的锻炼,但幅度不宜过大,以免
1 其他椎体骨折。
2
注意休息,避免久坐,3个月内避免弯腰负重及转体等动作, 卧硬板床,睡觉翻身要保持脊柱上下一致,不要扭曲。
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饮食宜增加含钙量高的食品,适当的
发 病 情 况
4
一、骨质疏松症
病因
1
2
3
4
内分泌因素 营养不足
老年人性激素 水平逐渐下降、 女性过早停经 雌激素缺乏等。
营养物质摄入过 少,没有足够的 原料,造不出坚 硬的骨骼。
物理因素
不良习惯
户外运动减少, 不能增加骨骼受 力和刺激骨骼生 长,使骨量减少。
吸烟、饮酒、 高脂肪食物
5
遗传因素
基因变异会导 致OP发生
绝对 禁忌症
1、无症状的椎体稳定性骨折。 2、其他方法治疗有效者。 3、靶椎体骨髓炎或硬膜外脓肿。 4、患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者。 5、对骨量减少但无急性骨折迹象者预防性应用。 6、无骨质疏松症的急性创伤性椎体骨折。 7、对PV器械或材料过敏者。
26
四、经皮椎体成形围术期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术
前 护
14
三、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发展史
20世纪80年代,法国医生Galibert和Deramond首次实施了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血管瘤所致的骨质破坏, 即刻缓解 了患者的长期疼痛。1994年PVP被弗吉尼亚大学率先介绍到美 国。从那时开始,PVP成为一种治疗疼痛性椎体疾病的常用方法。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应用逐渐推广,除了脊椎血管瘤、骨髓瘤、溶 骨性转移瘤外,更多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伴有顽固性 疼痛的患者。我国于2000年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最早引进 该术式,目前国内日渐普及。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

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大量人群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者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 率、患病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情况,从而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负担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人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经济和健 康负担,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策略研究
预防策略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 骨活检可以提供更准确
的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疼痛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需要进行鉴别,如关节炎、肌肉 拉伤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进行鉴别,如外伤、肿瘤等。
03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01
02
03
药物治疗
分类
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分为椎体骨折 、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 其中髋部骨折和椎体骨折较为常 见。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原因为骨质疏 松症,此外还与年龄、性别、遗传、 内分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机制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组织微观结构发 生改变,骨小梁数量减少、变薄、断 裂,从而导致骨折的发生。
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 双磷酸盐、降钙素等,以 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 险。
物理治疗
包括理疗、按摩、运动疗 法等,以缓解疼痛、改善 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支具和矫形器
对于某些骨折部位,可以 使用支具或矫形器来减轻 疼痛和稳定骨折部位。
手术治疗
闭合复位
对于某些骨折,可以通过 闭合复位的方法将骨折部 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知识, 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对大量人群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者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 率、患病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情况,从而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负担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人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经济和健 康负担,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策略研究
预防策略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 骨活检可以提供更准确
的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疼痛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需要进行鉴别,如关节炎、肌肉 拉伤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进行鉴别,如外伤、肿瘤等。
03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01
02
03
药物治疗
分类
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分为椎体骨折 、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 其中髋部骨折和椎体骨折较为常 见。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原因为骨质疏 松症,此外还与年龄、性别、遗传、 内分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机制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组织微观结构发 生改变,骨小梁数量减少、变薄、断 裂,从而导致骨折的发生。
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 双磷酸盐、降钙素等,以 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 险。
物理治疗
包括理疗、按摩、运动疗 法等,以缓解疼痛、改善 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支具和矫形器
对于某些骨折部位,可以 使用支具或矫形器来减轻 疼痛和稳定骨折部位。
手术治疗
闭合复位
对于某些骨折,可以通过 闭合复位的方法将骨折部 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知识, 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pt课件

OVCF的鉴别诊断
• ④老年性驼背:多见长期承重、蹲位从事重体力劳动的 老年人;常累及胸椎中下段椎体;多个受累椎体呈楔形, 但整个脊柱保持完整;椎体前缘硬化,纤维变性,前缘 骨质融合。 • 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致骨营养不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致破骨细胞增加,加快骨吸收,引起纤维性骨炎,造成 椎体楔合。
2. 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好发于髋骨及脊柱的胸、腰段;
3. 在OP骨折中,以脊柱压缩性骨折发病率最高;北京50 岁 以上妇女脊柱骨折的患病率是15%,而到80 岁以后增加 至37 %。发生在L1的最多,其次是T12,再依次是L2、 T11和L3。
三、OVCF 的发生机制
正常人的椎体主要由小梁骨
构成,它们纵横交错形成椎体的
初级结构。当外力作用于脊柱时,产生压缩力通过椎间盘传导
到椎体终板,由小梁骨中心向四
周扩散,在椎体内部形成应力, 一旦应力超过小梁骨能承受的强度,小梁骨的结构就会破坏, 失去稳定性,局部的裂隙进一步发展就会发生椎体骨折。
三、OVCF 的发生机制
小梁骨的机械强度与椎体表面密度的平方成正相关。 另外,小梁骨的强度也与其组织形态结构有关,包括小梁
骨的排列方向、连接方式、粗细、数量以及小梁骨的间隙。
随着衰老和骨质疏松的发生,小梁骨的表面密度逐步下降, 小梁骨的形态结构也受到影响。在一定的压缩力作用下, 小梁骨结构失稳,出现局部碎裂继而发生骨折。
四、OVCF 的临床表现
腰背部疼痛为OVCF 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患者就诊 的主要原因。 (1) 急性期:骨折后,大部分患者腰背部出现急性疼 痛,疼痛部位即伤椎处,翻身时疼痛明显加重,以至不能 翻身,不敢下床。大多数患者腰背痛在翻身及起床时疼痛 加重,可能为脊柱屈伸时骨折处不稳定,组织水肿造成的 疼痛。 (2) 慢性期:部分患者早期短暂卧床休息后疼痛减轻, 即下床负重活动,易导致骨折不愈合,假关节形成。还有 部分患者骨质疏松严重,虽长期卧床,但骨强度及密度难 以迅速提高,骨质疏松存在,骨折不断发生,此类患者多 长期存在慢性腰背痛。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治疗ppt课件

骨密度的测定方法
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金标准 (目前公认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基于DXA 测量的结果。) 其他方法: 都是参考和不确定标准
➢ 单光子(SPA) ➢ 单能X线(SXA) ➢ 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 ➢ 外周骨定量CT ➢ 定量超声检测
12
其它评忌症
相对禁忌症: 与椎体压缩无关的神经压迫引起的根性痛 脊柱骨折造成椎管容积变小 肿瘤侵入硬膜外腔造成椎管容积变小 弥漫性腰背痛,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均不能确定致痛椎体 椎体后壁骨质破坏或不完整者 椎体压缩程度大于80%,确实无安全穿刺入路者 体质虚弱,不能较长时间俯卧而难以难受手术者
脊柱后凸 (驼背)
50岁 更年期
55岁以上
绝经后期
75岁以上 驼背
出现血管舒缩症状 脊柱骨折危险性高于其它类型骨折 髋骨骨折危险性高
15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由于骨量减低、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 加,日常活动中由轻微损伤即可造成脆性骨折,而骨质疏松椎 体压缩性骨折(OVCF)是其最常见的骨折。 好发于脊柱的胸腰段,发生在L1的最多,其次是T12,再依次 是L2、T11和L3。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的治疗
1
定义与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组织(WHO)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骨强度下降,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脆性骨折为 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
原发型
骨质疏松
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 年内 ②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
一般指老人70 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38
唑来膦酸的安全性
给药步骤及注意事项
使用前 • 检查肾功能:确保肌酐清除率 ≥35mL/分钟 ; • 检查血钙:低钙血症患者需要先进性血钙纠 正;血钙>2.13mmoL/L • 检查心电图:除外严重房颤人群;
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金标准 (目前公认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基于DXA 测量的结果。) 其他方法: 都是参考和不确定标准
➢ 单光子(SPA) ➢ 单能X线(SXA) ➢ 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 ➢ 外周骨定量CT ➢ 定量超声检测
12
其它评忌症
相对禁忌症: 与椎体压缩无关的神经压迫引起的根性痛 脊柱骨折造成椎管容积变小 肿瘤侵入硬膜外腔造成椎管容积变小 弥漫性腰背痛,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均不能确定致痛椎体 椎体后壁骨质破坏或不完整者 椎体压缩程度大于80%,确实无安全穿刺入路者 体质虚弱,不能较长时间俯卧而难以难受手术者
脊柱后凸 (驼背)
50岁 更年期
55岁以上
绝经后期
75岁以上 驼背
出现血管舒缩症状 脊柱骨折危险性高于其它类型骨折 髋骨骨折危险性高
15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由于骨量减低、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 加,日常活动中由轻微损伤即可造成脆性骨折,而骨质疏松椎 体压缩性骨折(OVCF)是其最常见的骨折。 好发于脊柱的胸腰段,发生在L1的最多,其次是T12,再依次 是L2、T11和L3。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的治疗
1
定义与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组织(WHO)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骨强度下降,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脆性骨折为 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
原发型
骨质疏松
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 年内 ②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
一般指老人70 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38
唑来膦酸的安全性
给药步骤及注意事项
使用前 • 检查肾功能:确保肌酐清除率 ≥35mL/分钟 ; • 检查血钙:低钙血症患者需要先进性血钙纠 正;血钙>2.13mmoL/L • 检查心电图:除外严重房颤人群;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课件

骨胶原的转换、成熟 骨盐的含量 骨质疏松
1,25(OH)2D3
肠Ca吸收
负钙平衡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
户外活动减少,紫外线照射减少
维生素D摄入减少
肝肾功能减退,羟化酶减少
转化生长因子下降
血钙浓度下降
肌力下降,神经肌肉协调下降
骨基质形成减少
骨矿化减少
骨形成减少
甲状旁腺激素上升 骨吸收增加
骨质疏松
骨量测定法
➢ X线摄片测量 ➢ 光子吸收仪 ➢ 双能量X线骨密度吸收仪 ➢ Q-CT(定量CT)测量法 ➢ 定量超声测量法 ➢ 骨形态计量学测量法 ➢ Micro-CT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生化诊断方法
1)骨的合成代谢指标:PICP(I型原胶原羟基端延长 肽),PINP(I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bALP(骨碱 性磷酸酶),BGP(血清骨钙素)等 2)骨的分解代谢指标:HOP(尿羟脯氨酸),PYD, DPYD(I型胶原吡啶交联物),TRAP(抗酒石酸酸性磷 酸梅),以及空腹尿钙/肌肝比值等
骨质疏松疼痛的原因主要
• 骨骼变形所致的肌肉疼痛;这种疼痛与体位关 系密切,最典型的是翻身痛、起坐痛和某种体 位的静息痛
• 低骨量全身衰竭,多见于重症患者,表现为长 期卧床出现的全身疼痛
双重镇痛作用机理使降钙素对多种类型的代谢性 骨病疼痛有特殊的治疗效果
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情况
20.2%
骨折 无骨折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
➢ 骨质疏松症 ➢外伤
骨折损伤的主要因素
➢ 伤力大小 ➢ 跌倒或外伤机率 ➢ 保护性发射能力-综合反应能力
✓ 神经系平衡协调功能力 ✓ 骨胳肌肉的稳定性及功能 ✓ 视觉、听觉功能
骨折疏松性骨折的特点: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02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
折的治疗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手术又分 为微创或开放手术。医生会根据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 度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权衡手术与保守治疗的利弊,做出合理选 择。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保守治疗 卧床休息 药物止痛 理疗、中药熏药治疗(缓解腰背部肌肉紧张、痉挛,进而减轻疼痛) 佩戴支具 早期下地行走时佩戴支具可以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注意不能长期佩戴, 避免引起腰背肌肉无力。
压时,肢体的运动、感觉,以及关 节的反射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03 感觉功能:医生会用针、棉签等轻
触患者的皮肤,检查有无感觉异常。
02
运动功能:医生会让患者活动四肢 关节,做屈伸、收缩等动作,来检
查患者的肌力和锤 轻轻叩击膝盖、跟腱等部位,来观
察不同部位的反射功能是否正常。
骨密度检查:骨密度检查是医生测量骨骼强度 的一种方法。对于早期诊断骨质疏松,评估再 发骨折风险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常用于测 量骨密度的检查是一种特殊的X线检查,称为 “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查。
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检查
其他检查
患者可能还需要做一些其他的检查来辅助诊断病情,比如血液检查、 全身骨扫描(ECT)、超声检查等。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 诊断与治疗
演讲人:小刺猬知识库
目录
01 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 02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检查
03 骨质疏松症的长期治疗
04 小结
01
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
性骨折的检查
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检查
01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ppt课件

10
物品准备
手术包, 剖腹外加, 手外伤器械, 手术盘, 手术 贴膜, 10ml(抽局麻药),20ml注射器, 长 针头,纱布,铅衣,吸引器,角针,椎体成 形工具包, 球囊专用骨水泥,造影剂(欧乃 派克), C臂,X线透视机。
11
〈KMC椎体球囊扩张导管〉
椎体成型的工具包
穿刺针 扩张器(15cm和20cm两种型号) 外翘 钻头 引导丝 骨水泥 填充器
显著减轻或消失。 可明显增加椎体强度。使病人在术后不久就可以提前
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第2—3天) 可以部分甚至完全将骨折造成的后凸畸形,恢复脊柱
正常力线,避免了脊柱畸形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手术出血少,操作时间短,并发症低。避免了开放手
术的诸多危险。
14
优缺点
缺点: 操作者需要对脊柱解剖相当熟练。 开展此类手术需要一定的设备。 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 操作者放射线辐射较多,长期操作此类手术对
医护人员健康影响较大。
15
16
12
简单的手术步骤
穿刺点定位(消毒铺巾前电透下做定
位标记手术椎体的双侧椎弓根)→消
毒→铺巾→建立工作通道→穿刺针穿
刺→移除穿刺针的针心→在穿刺针的
外管置入引导丝→并移除穿刺针外管
→插入扩张器和外翘→取出扩张器→
用钻头钻孔→拔出钻头→把球囊导管
通道外翘插入椎体内部→打开阀门→
逐步扩张球囊(压力不超过16大气压,
濒死性白细胞增多 脊柱侧突超过40度 骨水泥或填充物敏感
6
临床正确术前诊断
明确疼痛的程度 了解骨折的形状 骨折发生的时间
是否为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 ?
X线、CT及MR检查
7
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
物品准备
手术包, 剖腹外加, 手外伤器械, 手术盘, 手术 贴膜, 10ml(抽局麻药),20ml注射器, 长 针头,纱布,铅衣,吸引器,角针,椎体成 形工具包, 球囊专用骨水泥,造影剂(欧乃 派克), C臂,X线透视机。
11
〈KMC椎体球囊扩张导管〉
椎体成型的工具包
穿刺针 扩张器(15cm和20cm两种型号) 外翘 钻头 引导丝 骨水泥 填充器
显著减轻或消失。 可明显增加椎体强度。使病人在术后不久就可以提前
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第2—3天) 可以部分甚至完全将骨折造成的后凸畸形,恢复脊柱
正常力线,避免了脊柱畸形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手术出血少,操作时间短,并发症低。避免了开放手
术的诸多危险。
14
优缺点
缺点: 操作者需要对脊柱解剖相当熟练。 开展此类手术需要一定的设备。 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 操作者放射线辐射较多,长期操作此类手术对
医护人员健康影响较大。
15
16
12
简单的手术步骤
穿刺点定位(消毒铺巾前电透下做定
位标记手术椎体的双侧椎弓根)→消
毒→铺巾→建立工作通道→穿刺针穿
刺→移除穿刺针的针心→在穿刺针的
外管置入引导丝→并移除穿刺针外管
→插入扩张器和外翘→取出扩张器→
用钻头钻孔→拔出钻头→把球囊导管
通道外翘插入椎体内部→打开阀门→
逐步扩张球囊(压力不超过16大气压,
濒死性白细胞增多 脊柱侧突超过40度 骨水泥或填充物敏感
6
临床正确术前诊断
明确疼痛的程度 了解骨折的形状 骨折发生的时间
是否为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 ?
X线、CT及MR检查
7
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诊断和处理PPT课件

12
影像学检查
13
根据X线平片就可以对脊柱椎体骨 折做出诊断
CT、MRI有辅助诊断作用
14
骨质疏松及骨折 X线表现
15
(1)骨的透光度变化
重要标志,但敏感性较低、影响因素多 (当骨量减少达到30%-50%时才能显示)
表现: 普遍性密度减少(随骨质疏松严重程 度增加而增加) “画框样”椎体---椎体透光度与上、下终 板皮质成分的反差明显的增加。
17
1-12 mos 4-15 mos 3年以上 10年以上
? 6 mos 6 mos 2-42 mos 3 mos 12 mos
93% 100% 90% 90% 78% 88% 90% 95%
67% 76%
无 无 2例肋骨骨折 1例肋神经疼 无 11例渗漏 1例渗漏至 1例神经炎 2例渗漏 20%渗漏
28
功能锻炼:
增加肌肉力量、稳定脊柱、减轻后凸畸 形和缓解疼痛。
宜在伤后二周开始,逐步加强 方法:“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
“燕飞法”等
29
(三) 手术治疗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和治疗安全性显著 提高,外科手术和介入治 疗因治疗时间短、效果好,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30
手术适应证为:
① 全身情况好能耐受手术; ② 年龄相对较小,要求早日下床活动; ③ 骨质疏松不严重,椎骨对螺纹钉有较
在与这些疾病鉴别时,需注意做全面 的检查,必要时可取局部的活检。
22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治疗
23
(一)综合治疗
预防骨折的发生及对症处理 支持疗法 抗骨质疏松治疗 手术或介入治疗
24
2019/11/26
25
(二)椎体骨折非手术治疗
影像学检查
13
根据X线平片就可以对脊柱椎体骨 折做出诊断
CT、MRI有辅助诊断作用
14
骨质疏松及骨折 X线表现
15
(1)骨的透光度变化
重要标志,但敏感性较低、影响因素多 (当骨量减少达到30%-50%时才能显示)
表现: 普遍性密度减少(随骨质疏松严重程 度增加而增加) “画框样”椎体---椎体透光度与上、下终 板皮质成分的反差明显的增加。
17
1-12 mos 4-15 mos 3年以上 10年以上
? 6 mos 6 mos 2-42 mos 3 mos 12 mos
93% 100% 90% 90% 78% 88% 90% 95%
67% 76%
无 无 2例肋骨骨折 1例肋神经疼 无 11例渗漏 1例渗漏至 1例神经炎 2例渗漏 20%渗漏
28
功能锻炼:
增加肌肉力量、稳定脊柱、减轻后凸畸 形和缓解疼痛。
宜在伤后二周开始,逐步加强 方法:“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
“燕飞法”等
29
(三) 手术治疗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和治疗安全性显著 提高,外科手术和介入治 疗因治疗时间短、效果好,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30
手术适应证为:
① 全身情况好能耐受手术; ② 年龄相对较小,要求早日下床活动; ③ 骨质疏松不严重,椎骨对螺纹钉有较
在与这些疾病鉴别时,需注意做全面 的检查,必要时可取局部的活检。
22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治疗
23
(一)综合治疗
预防骨折的发生及对症处理 支持疗法 抗骨质疏松治疗 手术或介入治疗
24
2019/11/26
25
(二)椎体骨折非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