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示波器的使用及实验仪的认识一、实验目的1、熟悉硬件实验注意事项2、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3、掌握数字实验仪的使用方法二、验仪器示波器、数字电路实验仪三、示波器使用及实验仪使用注意事项1、示波器亮度不要调的太大2、示波器不要加入过大电压(一班低于30V)3、实验仪不要短路四、实验步骤1、实验仪的熟悉交流电压源、正弦波信号源、单脉冲、可调连续脉冲、固定连续脉冲、电平指示、连续开关、面包板。
2、示波器使用说明⑴ POWER:电源开关。
⑵ INTENSTY:辉度控制。
⑶ FOCUS:聚焦控制。
⑷ CH1 CH2:信号输入端。
⑸ AC-GND-DC:输入耦合开关,其中AC输入信号有交流通过;GND输入端接地;DC输入信号直接通过。
⑹ VOLTS/DIV:伏/度选择开关,用于垂直幅度因数,用*10探头连于示波器输入端时,读数乘十。
⑺ DOSITION:调节输入信号垂直方向位移。
⑻ MODE:工作方式选择开关。
CH1,CH2:显示相应的通道信号ALT:CH1,CH2通道信号交替显示CHOP:CH1,CH2通道信号同时显示ADD CH1,CH2通道信号代数和显示⑼ TIME/DIV:扫描时间选择开关⑽ SWPVAR:扫描微调开关⑾ SOURCE:触发信号源选择INT:内触发LINE:取电源频率为触发源EXT:外触发3、用示波器测量基本波形练习⑴测量实验板仪上的直流电压(5V,12V)基本步骤:耦合开关置于GND,确定零电平,置开关于DC,调节VOLTS/DIV开关使波形清晰,大小适中,测量垂直格数。
⑵测量实验板仪上的交流电压频率(1000HZ)基本步骤:耦合开关置于GND,确定零电平,置开关于AC,调节VOLTS/DIV开关及TIME/DIV开关使波形清晰,大小适中,测量水平格数。
4、实验报告上画出直流及交流的波形图及格数。
实验二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门电路逻辑功能;2.熟悉数字电路学习机及示波器使用方法。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

实验一 直流网络定理一、 实验目的1、 加深对叠加原理的内容和适用范围的理解;2、 用实验方法验证戴维宁定理的止确性;3、 学习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
二、 实验属性:验证性实验。
三、 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电工实验装置:DG012T 、DY031T 、DG05IT 四、 实验要求实验前些预习报告,凭预习报告参加实验。
预习聲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
实验中听从 安排,正确使用仪表,记录测量数据,实验后根据要求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五、 实验原理1、 叠加原理线性电路中,任一电压或电流都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处产牛的电 压或电流的叠加。
2、 戴维宁定理-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二端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 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等效置换,如图1-1所示。
此电压源的电压等于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电阻等于二端网络的金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等效电阻R 0o图1-1对于已知的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其等效电阻R 。
可以从原网络计算得出,也可以通过实验手段测出。
下面介绍几种测量方法。
方法一:又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可知:凶此,只要测出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c 和短路电流Isc ,R 。
就可得出,这种 方法故简单。
但是,对于不允许将外部电路直接短路的网络,不能釆用此法。
方法二:测出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c 以后,在端口处接一负载电阻R L ,然«II I I I I I-■■■■■■■■任意负载「■ ■ ■ • • ■■ ■ • •b)后在测出负载电阻的端电压u RL ,因为:则等效电阻为:R, = (-^ - i )R LU RL方法三:令线性有源二端网络中的所有独立电源置零,然后在断口处加一给定电压U, 测得流入短的电流I (如图l ・2a 所示),则:图 l-2a 图 l-2b也可以在端口处接入电流源I',测得端口电压U‘(如图l ・2b 所示),则:六、实验步骤1、叠加原理 实验电路如图l-3o(1)把K2掷向短路线一边,K 】掷向电源一边,使Us 】单独作用,测量各电流、电压, 并记录在表1-1中;(2)把Ki 掷向短路线一边,也掷向电源一边,使Us2单独作用,测量各电流、电压,并U RLR° + 心Rl无源网络U无源网络I u0 +R 0图1-3rO-O记录在表1-1中;两电源共同作用时,测量各电流、电压,并记录在表1-1 H'o表1-12、戴维宁定理(1)、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的外部特性按图1-4接线,改变电阻R L 值,测量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数据填在表1-2内。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一、 实验目的1、加深对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理解并验证其正确性。
2、学习线性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
3、掌握EWB 的基本操作。
二、 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 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着该回路的所有支路电压降的代数和为零。
即01=∑=nk kU式中U k 为回路中第k 个支路电压降。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即01=∑=nk kI式中I k 为回路中第k 个支路电流 三、实验内容1、创建如图1-1所示的电路图,分别设置好参数值(见表1-1),做四次实验,然后测量其电压值,求其总和再与电源电压值相比较看是否相等,从而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正确性。
图1-1 KVL 的测量电路图2、创建如图1-2所示的电路图,分别设置好参数值(见表1-2),做四次实验,然后测量其电流值,从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正确性。
图1-2 KCL 的测量电路图表1-2 KCL 的测量数据四、仪器和设备1、电压表4个2、电流表4个3、电压源1个4、电流源1个5、电阻4个五、实验步骤与操作1、按图1.2.51接好电路;2、按表1.2.16设置好参数;3、分别设置元件参数值,测量电压值并填表;4、按图1.2.52接好电路;5、如表1.2.17设置好参数;6、分别设置元件参数值,测量电流值并填表;7、比较结果。
六、分析与讨论1、分析数据结果,验证KVL、KCL是否正确?2、电压、电流方向如何确定?3、总结联接电路和电压、电流测量的操作过程。
实验二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一、实验目的1.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能的认识和理解;2.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3.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二、预习要点1. 什么情况下可用叠加原理,如何应用;2.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如何测量,并作相关的计算。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新实验台)

表 1—2
信号电压
实测值
信号电压
实测值
频率计读数 周期(ms) 频率(Hz) 毫伏表读数(V) 峰峰值(V) 有效值(V)
100Hz
1KHz
10KHz
100KHz 用示波器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关系。
(1) 观察双踪显示波形“交替”与“断续”两种显示方式的特点。 YA、YB 均不加输入信号,扫速开关置扫速较低挡位(如 0.5s/div 挡)和扫速较高挡位(如 5s/div 档),把“显示方式”开关分别置于“交替”和“断续”位置,观察两条扫描线的显示特点,记录之。1来自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频率计等的 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及数字频率计 等。它们和万用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交流毫伏表
直流稳压电源
+
-
屏蔽线
函数信号 发生器
屏蔽线
被测电路
Ui
Uo
屏蔽线
示波器
图 1—1 1.双踪示波器 双踪示波器原理和使用可见说明书,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 1) 寻找扫描光迹点 在开机半分钟后,如仍找不到光点,可调节亮度旋钮,关下“寻迹”板键,从中判断光点位置然后 适当调节()和水平( )移位旋钮,将光点移到荧光屏的中心位置。
2) 为显示稳定的波形,需注意示波器面板上的下列各控制开关(或旋钮)的位置。 a.“扫描速率”开关(t/div)—它的位置应根据被观察信号的周期来确定。 b.“触发源选择”开关(内、外)—通常选为内触发。 c.“内触发源选择”开关—通常置于常态(推进位置)。此时对单一从 YA 或 YB 输入的信号均能同 步,仅在作双路同时显示时,为比较两个波形的相对位置,才将其置于拉出(拉 YB)位置,此时触发 信号仅取自 YB,故仅对由 YB 输入的信号同步。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电类)

Rb
+ Vi
-
+EC=12V
Rp
RC
+ Rb1
3DG
VO
RL
-
图2-1 单管交流放大电路
电路参数:
Ec=12V Rp =820kΩ~1MΩ
Rb1=100kΩ Rb=Rb1+Rp
Rc=2KΩ
RL=27KΩ C1=C2=10Μf/15V
T=3DG
β =80~100
三.验内容和步骤: (1) 电路板熟悉元件位置,按要求接线,经检查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 (2) 调整静态工作点 此电路实际上是由一个偏置电阻构成的固定偏置电路,结构简单,调试方便。 只要改变Rp就可改变Rb也就改变了静态工作点。为调整最佳工作点可借助 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 1KHZ,5mV的低频信号,调整 Rp使输出波形不失真,输出幅度最大,这时的工作点是最佳工作点。一般 Vc在 4~6V之间。这时去掉输入信号,用万用表测出Vc、VB和VE(均对地) 然后按下式计算静态工作点。
2、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测试
Rf R1
U0
R2
RL
图2
UI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R1=10K,R2=10K,Rf=100K,
(1)测量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 500HZ,0.1V的正弦波。 RL=∞时,测量其VO的值,求出AOF,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AOF=1+Rf/R1 (2)测量电路的输入电阻
输入 500HZ,0.1V 的正弦波,分别测量 V+、VRIF′=R2*V+/(VI-V+) RIF=RIF′+R2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本实验常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 数字万用表等, 具体的仪器性能、指标等请参阅附录。 它们的主要用途及相互关系可用图 1—1 所示
模电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及用万用表测试晶体二极管、三极管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3、掌握万用表的使用及用万用表粗测晶体三极管、三极管的质量的好坏及管脚的判断。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1、函数信号发生器2、双踪示波器3、万用表4、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三、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1、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
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1)、寻找扫描光迹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
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
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
(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
“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电子仪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万用表等的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1.示波器(YB4324)2.交流毫伏表(TG2172)3.功率函数信号发生器(YB1631)4.数字万用表(UT52)三.实验内容1.双踪示波器使用前的检查:(1)把面板上的各旋钮旋至如下列的位置:(2)接通电源,电源指示灯亮。
预热3-5分钟,分别调节亮度和聚焦旋钮。
使光迹的的亮度适中、清晰。
(3)"输入耦合"置于“AC”位置、将本机校准信号输入到 Y1(CH1)通道。
调节“电平”旋钮使波形稳定,再分别调节 Y和 X轴的位移旋钮,使波形对准刻度。
将图形记录下来,并读出其幅度和周期是否和校准信号吻合。
采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检查 Y2(CH2)通道。
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幅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示波器和毫伏表测量正弦信号信号发生器(YB1631)输出电压幅度分别调到10V、1.0V、60mV(要求必须仅操作信号发生器本身各旋钮得到上述输出),然后用示波器记毫伏表精确测量其实际值,并按表-1的形式记录之。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分别调到100HZ,1KHZ,20KHZ,用示波器精确测量输出信号的实际周期,再计算出具体频率,并按表-2的形式记录之。
信号发生器(YB1631)输出频率为1KHZ、幅值为 lV的信号引入双踪示波器 Y1输人端,Y2输入端引入本机校准信号、适当调整面扳上的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两个稳定的波形,并记录波形特点.*5.用示波器和万用表测量直流信号用示波器和万用表测量ACL-Ⅱ输出的+/-5V,+/-12V的直流电压的实际值,并按表-3的形式记录之四.实验报告处理要求1.根据实验记录、整理有关数据:2.当信号频率由1KHZ变为100HZ,如扫描频率不变、示波器上正旋波个数是增加还是减少;若波形个数不变,扫描频率如何改变?实验二晶体管放大器静态调测与增益测试一、实验目的1.学习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测方法与动态参数的测试。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课程类型:必修课适应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相关方向)总学时:36学时(上课)实验学时:12(上机)实验次数:6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等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训练,使学生学会操作常用的电子仪器设备,掌握基本的电子电路测量方法和调试的基本技能,加深对电子线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和研究。
1.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
如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万用电表等。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测试技术。
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及输出电阻、频率特性、脉冲波形参数的测量等。
3.初步具有分析、寻找和排除电子电路中常见故障的能力。
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误差的能力。
4.具有查阅电子器件手册的能力。
5.根据技术要求能选用合适的元器件,初步具有设计电子小系统并进行组装和调试的能力。
6.能独立写出严谨的、有理论分析的、实事求是的、文理通顺的、字迹端正的实验报告。
二、实验要求实验前要具备一定的电气测量的基本知识,在实验中学会正确地使用电气测量仪表及电气设备,能独立完成实验接线、测试、正确选择测量仪器,能准确地读取、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能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在实验中掌握安全用电知识。
1.实验须知1)实验前必须认真地预习实验教材,明确实验目的、内容及实验步骤和方法,并做好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等一切准备工作。
教师要对实验预习情况抽查提问,抽查不合格者不得参加本次实验。
2)从准备接线到送电前要做好下列工作:(1)注意设备容量、参数是否合适,工作电源电压不能超过额定值。
(2)合理布线。
布线原则是:安全、方便、整齐、防止相互影响。
3)正确接线应遵守的原则:(1)根据实验电路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接线步骤,一般是“先串后并”,“先分后合”或“先主后辅”。
(2)接线前先搞清楚电路图上的节点与实验电路中各元件的接头的对应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C(V)
4.5
4
3.5
3
2.5
2
1.5
放电时间t2(s)
1、用示波器观察RC电路的方波响应
首先将方波发生器的电源接通使之产生方波,并将此方波输给示波器,调整示波器,使其能观察到合适的稳定方波形(可选幅值3至5V,频率1KHZ左右)。
按图4-3接线。取不同的R和C。如:
图1-1
对于已知的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其等效电阻R0可以从原网络计算得出,也可以通过实验手段测出。下面介绍几种测量方法。
方法一:又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可知:
因此,只要测出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和短路电流ISC,Ro就可得出,这种方法最简单。但是,对于不允许将外部电路直接短路的网络,不能采用此法。
方法二:测出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以后,在端口处接一负载电阻RL,然后在测出负载电阻的端电压URL,因为:
则等效电阻为:
方法三:令线性有源二端网络中的所有独立电源置零,然后在断口处加一给定电压U,测得流入短的电流I(如图1-2a所示),则:
图1-2a图1-2b
也可以在端口处接入电流源I‘,测得端口电压U‘(如图1-2b所示),则:
日光灯工作后,灯管相当于一电阻R,镇流器可等效为电阻RL和电感L的串联,启辉器断开,所以整个电流等效为一个R、L串联电路,其电路模型如图2-2所示。
图2-1图2-2
六、实验步骤
1、测量交流参数
对照实验板如图2-3接线(不接电容C)。
图2-3
调节自耦调压器输出,使U=220V,进行测试,填表2-1。
表2-1
表1-1
I1(mA)
I2(mA)
I3(mA)
Uab(V)
Ubc(V)
Ubd(V)
US1单独作用
US2单独作用
US1、US2共同作用
验证叠加原理
2、戴维宁定理
(1)、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的外部特性
按图1-4接线,改变电阻RL值,测量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数据填在表1-2内。根据测量结果,求出对应于戴维宁等效参数Uoc,ISC。
表3-2
负载情况
Pa
Pb
Pc
P
P1
P2
P
对称
不对称
七、报告要求
1、按实验数据,总结说明负载星型联结时的特点。
2、根据实验结果,说明三相四线制供电时中线的作用。
3、简述三相功率的测量法。ຫໍສະໝຸດ 实验四一、实验目的
1、研究RC电路在零输入、阶跃激励和方波激励情况下,响应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学习用示波器观察分析电路的响应。
t≥0
初始值UC(0-)= 0
可以得出电容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t≥0
t≥0
上述式子表明,零状态响应是输入的线性函数。其中τ=RC,具有时间的量纲,称为时间常数,它是反映电路过渡过程快慢程度的物理量。τ越大,暂态响应所持续的时间越长即过渡过程时间越长。反之,τ越小,过渡过程的时间越短。
2、电路在无激励情况下,由储能元件的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称为称为零输入响应,即电容器的初始电压经电阻R放电,在图4-1中,让开关K于位置1,始初始值UC(0-)=U0,再将开关K转到位置2。电容器放电由方程
2、说明功率因数提高的原因和意义。
3、串联电容能否提高功率因数。
实验三 三相负载的星形联
一、实验目的
l、研究三相负载作星形联结时(或作三角形联结时),在对称和不对称情况下线电压与相电压(或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
2、比较三相供电方式中三线制和四线制的特点。
3、掌握三相交流电路功率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属性:验证性实验
图3-2图3-3
4、在图3-1中,若把电源中性点和负载中性点间用中线联接起来,就成为三相四线制。在负载对称时,中线电流等于零,其工作情况与三线制相同;负载不对称时,忽略线路阻抗,则负载端相电压仍然相对称,但这时中线电流不再为零,它可由计算方法或实验方法确定。
5、
ÌU
U A X
ÌV
V A Y
ÌW
W A Z
二表法测量三相负载的总功率,不同性质的负载(电阻、电感、电容)对两功率表的读数有影响,例如当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相位差角大于60º时,一只表为正,一只表为负,(若指针表反偏,须调整表的极性开关),读数计为负值,应按P=P1- P2计算三相功率。
六、实验内容
1、按图3-4接线。三相电源接线电压380V,通过改变电灯数目来调负载,按表3-1的要求测量出各电压和电流值。
表3-1
待测数据
实验内容
UUV
UVW
UWU
UUX
UVY
UWZ
UON
IU
IV
IW
IN
负载
对称
有中线
无中线
负载
不对称
有中线
无中线
2、分别按图3-5和图3-6接线。按表3-2的要求,用三表法和两表法分别测量负载星形联结时的各功率。
*
U * W
*
V * W
*
W * W
N
图3-5
*
U * W
*
V * W
W
图3-6
5、自耦调压器输入输出端不可接反;
6、注意安全,线路接好后,须经指导老师检查无误后,再接通电源。
7、实验报告要对功率表的接线情况用图形说明,说明功率因数提高的原因和意义,说明电容是否能提高功率因数。
五、实验原理
日光灯结构图如图2-1所示,K闭合时,日光灯管不导电,全部电压加在启辉器两触片之间,使启辉器中氖气击穿,产生气体放电,此放电产生的一定热量使双金属片受热膨胀与固定片接通,于是有电流通过日光灯管两端的灯丝和镇流器。短时间后双金属片冷却收缩与固定片断开,电路中电流突然减小;根据电磁感应定律,这时镇流器两端产生一定的感应电动势,使日光灯管两端电压产生400至500V高压,灯管气体电离,产生放电,日光灯点燃发亮。日光灯点燃后,灯管两端电压降为100V左右,这时由于镇流器的限流作用,灯管中的电流不会过大。同时并联在灯管两端的启辉器,也因电压降低而不能放电,其触片保持断开状态。
由于方波是周期信号,可以用普通示波器显示出稳定的图形,以便于定量分析。
本实验采用的方波是信号的频率为1000赫兹。
六、实验步骤:
1、测定RC电路的电容充电过程。
按图4-2接线,先调节电源电压U=5V。在开关K由2置于1时的瞬间开始用秒表计时,实验板上有秒表与5V电压表,使用时只须外接5V直流电源即可。当电压表指示的电容电压UC达到表4-1中所规定的某一数值时,将开关置于2点(中间点),用秒表记下时间填在表4-1中,然后开关K置于1点,重复上述实验并记下各时间。
二、实验属性(验证性)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
电工实验装置:DG011T、DY031T、DG053T、DY053T示波器
四、实验要求
1、预习时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
2、明确实验目的、任务和了解实验原理。
五、原理及说明
1、一阶RC电路对阶跃激励的零状态响应就是直流电源经电阻R向C充电。对于图4-1所示的一阶电路,当t=0时开关由位置2转到位置1,由方程
U(V)
七、报告要求
1、用表1-1的数据验证叠加原理。
2、按图1-3给定参数,计算表1-1中所列各项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3、完成实验内容2的要求,根据实验内容(1)和(3)的测量结果,在同一座标纸上作他们的外特性曲线,并作分析比较
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功率表的使用;
2、学习通过U、I、P的测量计算交流电路的参数;
图3-1
其电压相量图如图3-2所示,此时负载的相电压对称,线电压U线和相电压U相满足
U线= U相的关系。若负载不对称,负载中性点O′和电源中性点O之间的电压不再为零,负载端的各项电压也就不再对称,其数值可由计算得出,或者通过实验测出。
2、位形图是电压相量图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是图形上的点与电路图上的点一一对应。图3-2是对应于图3-1星形联接三相电路的位形图。图中,UAB代表电路中从A点到B点的电压相量,UA'B'代表电路中从A′点到O′点之间的电压相量。在三相负载对称时,位形图中负载中性点O′与电源中性点O重合,负载不对称时,虽然线电压仍对称,但负载的相电压不再对称,负载中性点O′发生位移,如图3-3所示。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
电工实验装置:DG04T、DY012T、DG051T
四、实验要求
实验前些预习报告,凭预习报告参加实验。熟悉三相负载星形联接方法。实验中听从安排,正确使用仪表,记录测量数据,实验后根据要求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原理
l、图3-1是星形联结三线制供电图。当线路阻抗不计时,负载的线电压等于电源的线电压,若负载对称,则负载中性O′和电源中性点O之间的电压为零。
五、实验原理
1、叠加原理
线性电路中,任一电压或电流都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处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叠加。
2、戴维宁定理
一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二端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等效置换,如图1-1所示。此电压源的电压等于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电阻等于二端网络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等效电阻R0。
U(V)
测量值
P(W)
I1(mA)
U1(V)
U2(V)
220
2、提高功率因数
按照表2-2的电容值并联电容C,令U=220V不变,将测试结果填入表2-2中。
表2-2
测量值
计算值
P(W)
I1(mA)
I2(mA)
IC(mA)
cosφ
1μf
2.88μf
13.2μf
七、报告要求
1、若直接测量镇流器功率,功率表如何接线,作图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