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二、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由于农业的发展,长期定居的村落开始形成。根据考古资料,长期定居的农村网络大约是在一万年前形成的,其最早出现的地点是在近东地区。当时,这些农村聚落规模比较小,很少超过200人,居民之间可能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据考古的发现,西亚有一些早期的村落。例如,位于伊拉克东北部基尔库克以东60公里处发现的耶莫遗址,它是西亚地区早期的农业村落,遗址面积约1.6公顷,属于无陶阶段,年代约为公元前7000—6100年间。其房屋呈长方形,墙壁为粘土构筑,房舍内分为几个小间,地面和屋顶可能是用芦苇铺设,并于其上沫泥。遗迹中发现有麦、豆等,以及驯化的山羊、绵羊的遗骨。这些都证明已进入农业经济阶段。估算该村落当时人口约有150人。另外,在约旦河口西北约15公里处,发现耶利哥遗迹,时代与耶莫遗址相当或稍晚,为前陶与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面积达4公顷。居民住屋为土坯砌的圆形房,村落周围有石筑高墙。根据规模估算,该村落约有2000人。

这类村落逐步发展,就可能演化成城市。在美索布达米亚南部的乌尔附近,埃利都遗迹的发现被证明是人类最早的城市。其面积约8—10公顷,估算人口在4000人以上。住房以粘土筑墙,但已有以砖坯砌的墙。比较重要的是遗迹的中心有座神庙,其四角正对四方。此后城市逐渐在东、西两半球的文明源地出现。

(一)关于城市产生的动因

关于城市产生的动因可分以下几种。

1.水利文明模型。该模型认为,大规模开发灌溉系统是城市出现的动力。因为,灌溉使农业获得较高的产量,有了大量的剩余的食物,这样就能维持大量的非农业人口的生活。有些人从事手工业劳动;有的脱离生产劳动成为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还有的成为军人、官吏、教士、贵族等社会阶层,接着就出现维持生产、分配以及管理社会的上层权力机构。在强大物力与众多人力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军事力量,不仅支持权力机构的统治,也用来向外侵略与扩张。城市的兴起是水利文明的重要标志。相应地随着某个城市的衰落,政治上的崩溃,各种水利设施也就无人维护与修整。结果,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被破坏了,于是生产下降、人口减少、文明衰落。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文明的兴衰、城市的兴起和衰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技术模型。技术模型是指一个集团由于利用新技术,或新资源从而获得优于其他集团的条件。例如,发明新的耕地工具(如犁)与使用河水灌溉,或驯化与培育出一种新的作物,或迁移到先前无人利用而又是十分肥沃的地区,这样该集团就因此而获得超过周围集团的产量,从而为城市的出现提供了基础。例如,有人认为,原来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边缘丘陵地区的集团,由于有些人先从丘陵地区转移到平原地区,利用灌溉取得比仍在丘陵地区的农业集团高得多的产量,因而成为早期城市出现的地区。

3.环境压力模型。前两个模型说明是由水利与技术带来生产的发展,从而为城市的出现创造了可能条件,但未说明必然条件。因此,环境压力模型企图为此找到答案。某些学者相信,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气候的变化是推动发展与采用灌溉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原始农业最早出现的美索不达米亚的气候,在当时比现在冷湿。但在大约一万年前,气候开始转暖,而且比较干旱。降水的不足迫使丘陵坡上的农民到河谷中去取水,取水的困难,逐步地有部分农民迁移到泛滥平原上开垦农田。结果,首先适应这种环境变化转

移到平原地区,并使用灌溉技术的集团获得了农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早期城市的出现。可是,当其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则该城市的发展就失去基础,就可能导致城市衰落。

4.资源控制模型。由于丰富的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某集团得以快速发展,但是,也必然引起其他集团为掠取这些财富而发生争夺,该集团为保护其财富而需要加强防护。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因为那时城市周围需要有城墙,城墙外挖掘壕沟,城内聚居大量的居民和军队,储存大批物资,使城市成为坚固的防御工事。这样,就可防止敌对集团的掠夺和保护本集团的利益,以及对资源的控制。

以上都是以单因素为根据,论述城市出现的原因。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比较合理的办法是采取多因素的综合分析法。因此,有的学者根据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从新石器时代村落生活向最初文明城市中心生活转变,所发生的四个基本文化变化作为其必要条件。

①农业创新:古代苏美尔人或玛雅人都是由于利用灌溉和建立人工种植园系统而使粮食增产,以供养更多的人口,结果为城市文明的出现创造条件。

②劳动分化: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部分人就脱离农业而转向手工业,成为工匠和手艺人。他们制造生产工具、消费品、武器。工匠们为了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料;为了生活,需要以其产品交换所需的粮食。另一方面,农民也需要用其生产的粮食交换其必需品,因此,商业就为实现这种交换而出现了。交换的地区扩大就需要交通运输。城市往往出现在交通方便,商品交换活跃的地点,这正说明劳动分工促使城市的出现,而城市的产生也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劳动分工。

③政治组织的出现:由于劳动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就需要一种政治组织来维持生产秩序,保证某些集团的利益和防止其他集团的侵袭。这种政治组织可以从古代城市中存在的大型建筑和宫殿、寺庙遗迹中反映出来。这些建筑物不但反映了这类政治组织的存在,也反映了这类组织的强大的组织能力。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集权政治组织去组织大量的人力,使用相当水平建筑人员,以及有效的运输队伍,是很难想像,会有如此宏伟的建筑的出现。

④社会阶层的分化:劳动分工,政治组织的出现带来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也就是社会阶级的出现。最主要是有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不同的社会阶层,即阶级。城市是这些社会阶级比较集中的地方,特别是统治阶级,他们控制了城市,而城市也能满足他们政治统治与社会生活的要求。

(二)城市兴起区

据研究,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和中美洲等五处。

1.埃及。城市起源于大约公元前3200年。据称第一王朝美尼斯所建的首都城市孟菲斯,因其土坯墙壁涂为白色,而得名为白墙,但现在大多已不复存在。第二王朝在阿拜多斯建的城堡,虽然规模很小,但为埃及最古老的城堡,城墙用粗糙土坯砌成,外侧有护墙和壕沟,内设神庙及其他设施。

现留下较完整的城市遗址是第十二王朝(公元前1991—1786)的卡宏城,它位于开罗以南约100公里处。该城呈长方型,边长380×260米,围有城墙,其内分东西两部分。东部为贵族区,西部为贫民区。房屋和街道排列整齐。它的格局在古埃及普通城镇中具有代表性。

在十八王朝的阿肯那顿(前1379—1362)在开罗南287公里,尼罗河畔建的都城阿马尔奈。该城跨河的两岸,没有城墙,东西宽5公里,南北长13公里。中心区有王宫,神庙分列左右。北头有夏宫,作为避暑用,南部为高级官员府邸。

2.美索不达米亚。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出现的时期与埃及大体相同。其著名的城市遗址是乌尔。它位于伊拉克的巴格达市东南约300公里的幼发拉底河畔。大约在距今5000年以前,乌尔已发展为强盛的城邦。乌尔第三王朝时(前2113—2006),以其作为首都,同时它也是当时两河流域南部的宗教和商业中心。

该城市建于公元前2200—2100年,呈卵形,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600米。周围筑有城墙,在北端和西端各有一码头。城中央的西北部有塔庙、庙宇与王宫组合在一起,成一城寨。此外,城中还有城堡和陵墓。塔庙是最重要的宗教建筑,分4层,基长62. 5米,宽43米,顶部有神庙。该塔庙是祭神和观察天象用的建筑。

巴比伦城建于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约90公里处。公元前19世纪,该处即为一城市,其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巴比伦王朝,以此为首都。新巴比伦王尼布加撤二世(公元前605—562)扩建该城。据记载,该城面积为88平方公里,人口50—60万。城为长方形,跨幼发拉底河两岸,有三道城墙,9个城门。

城中心大道两侧是神庙,著名的塔庙在西侧,有7层,比乌尔的还多3层,高达91米。南北大道北端西侧有皇宫,分南、北两处。南宫东北部为有名的“空中花园”所在地。在城中与高大而又富丽堂皇的宫殿与神庙相比较,贫民的住房则由粘土和树枝、芦苇等材料建成,非常简陋。这些土房低

矮,不整齐地排列在狭窄弯曲的街道两旁。土房低而无窗,室内昏暗,街道无排水设施,垃圾、污水遍地,卫生条件极差。

3.印度河流域。印度文明首先出现于现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两岸。早期的重要城市有哈拉帕和摩享佐达罗。前者位于北部旁遮普省的拉维河左岸,后者位于南部,在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境内。这两座城市大约在公元前2550—2000年间建立。

哈拉帕城面积有数百公顷,位于高地上,周围有高厚的城墙,呈整齐的长方形。城内街道宽直,两旁房屋排列整齐。房屋一般为2层,用砖砌成。城中还发现了一些大型建筑遗址,这里可能是宫庭或兵营。城中设有卫城,其北面设有谷仓遗址。

摩享佐达罗,面积达2.5平方公里,人口估计有三四万人,城市近似长方形。城内街道排列得十分整齐,成十字交叉状。房屋用烧制过的红砖砌成,房屋是平顶,部分是2层的。城中“卫城”位于西部地势高处,是统治阶层的住地,四周设有壕沟和城墙。其北半部中央有一大浴池,这可能是某种宗教仪式的建筑物。池西有大谷仓。卫城的南部可能是会堂和寺庙。整个城市已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4.中国黄河流域。据早期的文字反映,在夏朝时已筑有城。但迄今从考古发掘的遗迹确认,中国最早的城市在郑州市中心及北关一带的商城,据考证,商城为商王仲丁的傲都,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

该城的平面图形接近长方形,南北长 2000米,东西宽 170 0米。城墙为夯土,相当坚实。城内房屋有地上的、半地下的、甚至有完全在地下的穴。墙由板筑成,房基中加有白灰夯实。住房有大小,大房附近有储藏谷物的窖

穴。在南、北、西三面城墙外发现有大量的铜器、骨器、陶器以及酿造坊。由于现在只挖掘出一部分,整个面貌尚不清楚。

周时,原都城在今西安市向西不远的丰、镐两地附近,后迁至今洛阳。在洛阳市涧河旁发现的夯土城墙遗迹可能即为周王城。其外形为不十分规则的方形,周长有“方九里”的记载。据《周礼·考工记》载,当时都城的制度是城方九里,每边设3门,城内有9条直街、9条横街(也可能有3条直街,3条横街,每条街有3条并列的道路组成。),每条街宽为车轨的9倍,可并排走3辆车。市朝各方百步,左边为祖庙,右边为社稷坛。这种记载虽尚未被考古挖掘所证实,但对后来我国都城建设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元大都和明、清两朝北京城的布局与上述记载颇相似。

5.中美洲。在美洲,城市起源最早的地区在中美洲。其中,最古老的城市为代表玛雅文明的蒂卡尔,与代表托尔特克文化的特奥蒂瓦坎。

蒂卡尔位于危地马拉的东部,是玛雅地区中央低地的主要古典文化中心。大约在公元初期,该地出现城邦,到9世纪时衰落。城区面积较大,估计约有40000居民。城中央是祭祀和行政管理中心。众多的金字塔式台庙,官殿和官署组成复杂的建筑群,加上道路、广场、球场等卫城十分壮观。衰落后消失在森林中,直到上个世纪才被发掘,为世人所知。

特奥蒂瓦坎位于墨西哥城东北48公里处。公元1世纪,此地已有城市,5世纪前后达到鼎盛时期,毁于8世纪后半叶。城区建筑呈棋盘形。最盛时面积达21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现留下的遗迹有100多个金字塔台庙,著名的有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在中心还有其他神殿和宫殿,外围有贵族住宅,再外围有商人和农民居住区。

从世界各地初期城市来看,特别是最早出现的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已具有城市的一些重要特征。城市周围有厚而坚固的城墙,它象征着城市的边界,并起着重要的防御功能。在城墙里面往往有个城堡,即卫城,它是上层阶级的所在地,在那里占有突出地位的有三种建筑,它象征着早期城市的作用,即庙宇、王宫和仓库。在庙宇方面,巴比伦城中的塔庙非常突出,它代表宗教核心,反映宗教势力的强大,以及对人民群众的精神上的控制。王宫反映世俗统治阶级的作用与地位,其与庙宇彼此相距很近,反映了两者的密切关系。仓库放在城堡的内部,这样既方便平时对贵族的物资供应,也便于在受攻击时,长期坚守。此外,在城堡内还住有贵族及军队。城堡外,大多是平民居住的地方,房屋低矮、街道狭窄、卫生条件差。为了工匠们出售产品及购买食品,在城内有些空地作为市场。当然这些基本特征在各地是有差别的,如埃及与中美洲的早期城市并没有城墙,在中美洲初期城市中的庙宇的地位特别突出。说明其统治者注重实行精神统治。

世界各地的初期城市出现的时期,有早有晚。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两者十分接近,印度河地区与其在时间上的差距并不大,并且从考古研究中发现,这三地当时已有贸易往来,所以它们之间的相互接触与影响是存在的。很可能在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上具有文化扩散效应。但对这种特殊而又复杂的城市文化在中美洲是独立发展的?还是受了旧大陆的影响?以及何时、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影响?对这一连串的问题,学者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是有关学科注目的课题。

在东半球,从四大文明发祥地,通过商业与军事活动,将城市文化带往新的地点,希腊人的商业活动对地中海沿岸地区城市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与其相比,军事的作用往往更大。特别是帝国的扩大,使城市生活随着军事的征服而出现在新的地区。起初,为了军队能控制新占领的土地,需要

建立或征用当地资源的汇集地点,用这些物资来支持帝国和军队。随着军事时期的过去,经济生活的安定和发展,商业与政治作用的提高,各阶层的人的集聚,那些地点就上升为新的城市。帝国领土的扩大,军事活动的继续,城市也就随着这种浪潮在各地增多。

在西方,亚历山大和罗马帝国的军事活动就是这方面的例证。亚历山大在其远征过程中就命令过他的建筑师至少要建立70个城市。罗马帝国在欧、亚、非三洲建立过许多城市,它对以后西欧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三)西方城市的发展

欧洲和北美洲的城市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以后时期;工业化时期。

1.希腊、罗马时期。西方的城市发展始于希腊。在公元前600年时,仅希腊半岛及其附近岛屿上的城镇就有500多个。后来随着希腊人向外扩展,地中海沿岸地区也陆续兴起城市。那时城市不大,很少超过5000人。可是,到公元前5世纪时,雅典城的人口可能已达到30万人。

希腊城市内有卫城和人民会场。这是两个明显不同的功能区。卫城即城中城,其中有庙宇、仓库和权力中心。同时,它也是防守的最后据点。因此,卫城可以说是有权阶层的住地。人民会场与其相反,它是公民们活动的地区。群众集会,议事、社会交流、审判等活动场所,也是民众活动中心,希腊民主生活的枢纽。后来,商业活动的增强,市场作用占主要地位。因此,除神庙,祭台和议事厅以外,还有许多供商业活动的广场。在其周围则有许多饮食店。

早期希腊城内,尽管有讲究的公共建筑,但是街道狭窄弯曲,道路泥泞,垃圾遍地。平民住房也十分简陋。这反映当时的城市建设缺乏规划。可是,以后在地中海周围希腊殖民地中建起的城市有明显的变化。例如,意大利半岛上的当时希腊城市,街道呈棋盘式,平直而宽敞,街区也相对均一。

随着罗马帝国兴起和对地中海周围地区控制,中心城市转向了罗马。特别是随着罗马帝国在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扩展,使当地城市发展起来,并受到影响,这可从地名上反映出来。由于军营驻地往往是城市发端的基础,也称为营寨城。故该词(军营,castra)成为一些地名的后缀,如英国的兰开斯特(Lancaster)和温切斯特(Winchester),都是具体的反映。

后来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广场附近豪华的王宫,郊外别致的别墅等高级住宅出现,内有干净的卫生设备与舒适的取暖设备。城市的给排水系统有很大发展。可是,城市中一般平民不论是住房还是周围环境条件都十分恶劣。

罗马在选择城市地址时特别注意交通位置,不单是城市本身的出入条件,还注意其彼此的相互联系。尽管罗马帝国崩溃后城市也衰落了,但像巴黎、伦敦、维也纳等,仍然是在其旧址发展起来的城市。

2.中世纪时期。在公元4世纪时,罗马帝国衰落。最后,终于在蛮族进攻下垮台。除去与拜占庭有贸易往来的少数城市外,其他城市随着帝国垮台而消失。这些城市先前繁荣的景象不再存在,人口也大幅度下降。过去那种成千上万人的城市,衰落成为仅有几百人,靠农业维持生活的聚落,罗马城的人口从上百万降到四万!

大约从公元10世纪到15世纪期间,欧洲的城市又重新缓慢的发展。这些城市大多数是在封建主城堡的周围发展起来的,也有一些是在交通枢纽、

罗马营寨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有一些新城,范围已远远超过罗马统治时期的地域。

中世纪欧洲是封建领主制,由于各封建主之间常有战争,封建主都建有坚固的城堡。在其外围常住着手工业者。初期,这些手工业者只是为封建主消费服务,后来发展成为该地区的商品交换的中心,商业市区在城堡外围发展起来。这样发展起来的城市由城堡与市区两种不同功能区组成。市区住着手工业者和商人,城堡中住着贵族和领主。前者是经济中心,后者是政治枢纽。

开始时,市民们不仅向封建主交税,而且政治上受其管辖。由于手工业者和商人的行会组织的发展,势力强大,为保护其自身利益并与封建贵族进行斗争,取得一定的自主权,甚至成为完全独立的自治单位。由于经济发展,商业繁荣,自主权的获得,市民在自己的组织的领导下,沿市区周围修筑城墙,这标志着市民已有独立的组织机构。

因此,欧洲中世纪城市特征是:城堡、证书、城墙、市场、教堂。城堡虽然是贵族的住地,但是市区的发展往往包围了城堡,实际上就把该地的主要职能予以改变了。这情况在很多城市地名上得到反映,如奥地利的萨尔斯堡(Salzburg);法国的斯特拉斯堡(Stra- sbourg);英国的爱丁堡(Edinburgh)。这些后缀(burg、bourg、burgh)都代表设防的城堡。因此中世纪的自由民或市民(burgher)与市民阶级(bourgeoisie)二词变成为现在的市镇公民与资产阶级(或中产阶级)。

证书是封建领主发出的政治文件。它是赋予市民组成的市镇以政治自治权利的文件。根据文件,住在城内的市民是自由的。他们不仅可以自由迁移,

自由买卖财产和货物,还可以组织自治的公社。可是住在城外的农奴却没有这些权利。但封建领主却可向自由民索取各种税收和租金。

城墙是市民与非市民居住和活动的界限。非市民经许可才能进入城内。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不断扩大,把过去的郊区扩大进城区;随着攻城武器的发展,城墙需要不断地加固,并采取其他各种防御措施。

由于城市当时的主要职能是商业,所以市场在城市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商店、行会、商人集聚之地。教堂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当时也是市民集会与重要社会活动的场所,所以成为市民的社区中心。加上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市民们往往把教堂放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并且修得高大、豪华,以显示其地位。

但是,那时的城市大多数不是很大,而且街道狭窄而曲折,与现代相比,房屋显得矮小与简陋。现在仍有不少城市中完整地保留着当时的建筑与街区,使我们可以签赏到当时的景观与许多艺术上有价值的各种建筑遗产。

中世纪城市由于与封建领主经济的对立,形成自治的城市,可以说是“自由城市”。有的发展为城市国家,如威尼斯、佛罗伦萨,都是以一个城市为主,周围辖有一定数量的农村,成为政治和经济上的地域中心。也有的成为城市联盟,如汉萨同盟既是商业性的,又是政治性的同盟。兴盛时有100

多个城市参加。它建有组织机构与武装,有宣战、媾和权。这些对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文艺复兴以后时期。文艺复兴开始后,欧洲的城市在形式上和功能上发生很大变化。当时、市民阶级已上升为中产阶级,它与君权相结合向封建势力进攻,使欧洲从分裂的封建社会转变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新兴的资产阶

级在反对封建与宗教神学,为争取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发展而追求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因而,在文艺复兴浪潮的影响下,城市建筑与中世纪相比有很大区别。

这时,许多城市成为各级政府的中心,由政府官吏实行管理;在经济上,自由贸易的商业网络不断扩大,城市的工商业更加繁荣,国内外贸易由于交通发展日益便利;以及新的军事技术与城市规划的新思想的出现,都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成为行政的中心,在首都它为了体现君主的权威,以及把首都作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故在建筑与布局上都有新的追求。因此,豪华的王宫、开阔的广场、宏伟的公共建筑、整齐的林荫大道、精致的府邸和花园,加上雕像、喷泉、草地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与中世纪拥挤、脏乱的景象形成鲜明反差。这种现象在国家的首都巴黎、伦敦等城市的变化非常明显。首都以外的城市,市府厅成为该城市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不仅表现在城市中商业区的扩大,高大的行会大楼的出现与银行建筑物的耸立,在公共建筑方面,如博物馆、图书馆、大学也成为重要建筑。虽然城市人口的增加与马车的使用,便利了市内交通,促使城市范围的扩大,但是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仍需建筑城墙,以及城外要留有宽阔的地带,以防止炮火袭击。这也是限制城市的发展,并造成城市拥挤的原因。

4.工业化时期。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新的变化。它首先结束了城市工场手工业生产的方式,代之以机器大工业生产。蒸气机的发明使工厂向城市转移。开始时,工厂围绕着城市在郊区蔓延开来。随后,交通工具的革新——铁路的出现,给运输提供方便,铁路运费低廉,成为城市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并且进入城市内部,把城市予以分割。与此同时,随着工厂的建立与交

通的发展,人口迅速向城市转移,产业工人往往成为城市居民的主体。最后,由于城市中市场的集中与集聚,进一步把更多的工业企业、人口、资金、物资吸引到城市中,使城市的规模和范围急剧扩大。于是城市化现象成为工业革命以来的重要特征。

工业化以前,在西方各国,城市发展是比较缓慢的。例如英国在1600年,城市居民只占总人口的2%;到1800年,已增加到20% ;到1890年有60%的人住在城市。美国在1800年,城市居民只有3%;1900年为40%;1920年猛增到51%。总的看来,美国城市化的速度比英国快得多。

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出现住房、交通拥挤、混乱,并使环境恶化。城市范围的扩大,把原在城市边缘的工厂、铁路等也包括在城市中。城市的过大,功能结构上的不合理现象就出现了。例如工厂紧靠住宅;贫民窟与公共建筑相邻;市内交通受到铁路干扰。结果,城市中心附近原来条件优越的住宅区,由于环境恶化导致中产阶级向郊区寻求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接着,中心区就开始衰落,形成所谓腐烂的中心。与此同时,低收入阶层迅速向那里转移,以填补空缺。

城市化也表现为特大城市与大城市带的出现。在过去100万人口的城市已是很大的城市,而且数量也不多。可是,现在却出现了一些千万人口以上的超级城市,如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巴西的圣保罗与里约热内卢、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中国的上海和北京等,都属于这类城市。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不但规模大、数量多,而且由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相联,形成大城市成群连片地聚集在一个区域的城市带。这种现象在美国比较多,最典型的是美国东部,从波士顿起,经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到华盛顿,形成所谓“波士华”大城市区。这里的土地面积只占美国领土的2%,

其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0%。这种现象也出现在联邦德国的鲁尔、英国中部、意大利北部波河流域及荷兰的南部地区等。

(四)中国城市的发展

我国城市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春秋、战国时期;秦汉至宋时期;元、明、清时期;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等几个历史时期。

1.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的割据称雄,彼此相互征伐,战争连年不断。因此,为了防御的需要都极力扩大和加固城墙。另外,由于生产的发展,交换的需要,商业也在城市中占重要的地位。

从城市的分布看来,当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生产水平比较高,人口比较多,城市数量也较多。长江三角洲,汉水流域与四川盆地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城市。

当时,比较著名的城市都是各诸侯国的首都,如齐的临淄、赵的邯郸、燕的下都、魏的大梁、秦的咸阳、楚的郢都等,规模都比较大。以齐的临淄来说,它由大、小两城相套,大城为不规则的方形,周围约12公里;小城在西南角,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8公里,东西约1.23公里,该城是宫殿区。据《史记》记载,该城居民有70000户,以此估计,人口约在20万人以上。对于该城的繁荣的情况,《史记》中有详尽的描述。由此看来当时的商业已很发达。

2.秦汉至宋时期。这时期我国是封建的统一国家。在行政管理上实行统一的分级的制度,不论是王都还是州、府、县治,都是不同层次管理机构的

所在地,因而也都是大小不等的防御据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迁移,城市由原来多集中在北方的现象开始转向南方,王朝的首都也是由北方转向东南。

秦汉两代,首都在咸阳、长安与洛阳,外形较完好地保留下来的是西汉的长安城。城的周围长达25.1公里,城中大部分为宫殿所占,盛时人口约30万。据史书载,有9市,分布在南北大道的东西两侧。街道平直,居民住在闾里。为加强统治多把全国富豪集中于京城或附近地区。

除首都外,该时期城市的发展受政治、军事及经济的影响很大。如秦时分全国为36个郡,郡下辖县,估计当时有800—900个县。西汉设郡103个,县邑超过千个。可见,全国已设立了那么多个行政单位。这些行政机构的设立,对城市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秦时,为征服南方越人,西汉在河西走廊用兵,为了巩固对这些地区的统治,设立了新的治所,从而又建立了一批新的城市。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当时长安以下,全国有18个较大的城市,它们都是区域性的商业中心。其中著名的4个是洛阳、邯郸、宛、临淄,它们都在北方地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处于较大的动乱时期。从东汉末到魏,北方由于农民起义遭到极大的破坏,人口急剧下降。战争使往口繁荣的长安与洛阳城几乎毁坏殆尽。虽然在魏的后期与西晋时期北方城市有些恢复,但很快又受到内部少数民族的动乱干扰,使北方处于混战中,城市又受到破坏。在南方,特别是东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汉族大量南迁与汉族政权南移,对南方的开发是个促进,城市也有迅速发展。原来南方较大的城市只有吴城、会稽、建康等。这时,建康已成为政治、军事中心,地位急剧地提高。其他如杭州、扬州(广陵)、明州(宁波)、洪州(南昌)等城市也有很大的发

展。原来经济比较闭塞的福建,城市不发达,但在这个时期,福州、晋江等城市均有明显的扩大。

隋唐时,中国由分裂转向统一,随着经济上升,城市有了新的发展。隋唐时的长安城是封建强盛时的城市。首先,该城规模超过前朝。其东西宽达9.7公里,南北长8.6公里,周长36公里。人口估计近百万。其次,外形整齐,大体近似正方形,东、南、西三面,各有三个城门。城内街道平直成十字交叉,采用南北向中轴线的格局,两侧的市场、街道、坊里整齐对称,与北面的宫殿主建筑群形成统一的整体。第三,城内功能分区明显。宫殿与官府在城北部中间,并与城外的御苑相连;市场集中,分设轴线两侧,地位适中;住宅区的坊里整齐划一,各有坊墙围绕,管理严格。这种有计划地规划、建设这么大规模的城市,反映了当时我国城市建设达到的水平。

此时,对城市发展起作用的有两个主因素。一是南方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使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城市,如当时,扬州、江陵、武昌、长沙、广州已成为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二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商业为主的大城市。扬州由于大运河的开通,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成为国内外贸易的重要城市。广州由于当时陆上丝绸之路受阻,阿拉伯商人改经水路与我国交往,于是广州成为当时我国一个国际性商埠。

宋时,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的商业职能明显增强;经济与政治中心南移使南方城市有较大的发展。

北宋的京城是汴梁(现开封),地处黄河与大运河的交点。城有三重,中心是皇城,次为里城,外层是外城。城的外形呈不整齐的方形,周长约25公里,其面积约等于唐长安城的一半,但人口达百万以上,比唐长安城

还多。商业的发达使城内的布局与长安有明显的不同。城内的“市”已不是集中特定地区,而处于布满全城与住宅区相混杂的状态,沿街开设各种店铺。同时,随着商业与服务业的繁荣还出现职能分区,如相国寺成为最著名的闹市区,潘楼街一带成为金融中心,州桥一带的酒楼、饮食店多是通宵营业,瓦子成为游乐性地区,沿城东南汴河北成为码头与仓库的集中区。由于商业发达,沿街设店,唐时的坊里制已不存在。

南宋的临安(杭州),城周长约35公里,人口约120万。城内商业繁荣的程度与北宋的汴梁无异。宋王朝的京城自汉唐的长安、洛阳转到汴梁、临安,这虽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制造的动乱有关,但也反映南方经济的发达已达到相当程度。当时全国行政分23路,北方8路,南方15路,可见南方经济从数量上已大大超过北方。南方城市发展的水平也超过北方,浙江一带城市更为繁荣。南宋时号称繁华的大邑有40个,而该省占有其中的2/3。

3.元、明、清时期。这个时期是封建社会城市发展的后期。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是北京。元时,北京称元大都。该城是经规划而建造的,呈长方形,南北为7.4公里,东西6.6公里。其布局为分套方城,即外城,皇城与宫城。皇城在南部,宫城位于皇城的东侧。元大都的布局继承古代城市传统,三套方城,宫城居中,沿中轴对称兴筑。明代,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作了修改,东、西城墙未变,北墙向南收缩2.5公里,南墙向外推移0.5公里。这样使宫城位置居于中心。后来又在城南修了外城以扩大城的面积。清代的北京城,整体城市布局与明代无变化。

北京城内以宫城为中心,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外置天、地、日月坛,钟、鼓楼位于轴线上,充分反映以天子为中心的皇权思想。城内街道呈棋盘式。民宅以胡同分长条形的居住地段,一般成为三进的四合院相并联的布局。

明、清两代,商品经济有进一步发展,在城市发展上出现一批专业化的著名城市。如以陶瓷业为主的景德镇,在明时人口已达10万,该市在清初已扩大到方圆10余里;以丝织业为主的南京、广州;棉织业为主的福州、佛山;制糖业的东莞,制茶业的武夷和普洱,制烟业的瑞金、济宁。全国还出现以商业闻名的四大镇:景德镇、佛山镇、夏口镇、朱仙镇。城市分布按性质分为三类:第一类,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的手工业城市,如东南沿海一带的苏州、杭州松江;第二类,分布在交通沿线,特别是河流水运线上的商业城市,如长江沿岸的武汉、重庆,大运河上的扬州、淮阴、临清、沧州和天津。第三类,沿海的外贸城市,如广州、福州、泉州、宁波。

4.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鸦片战争,中国遭到失败,原来闭关自守的政策被打破,使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方面使中国降到受屈辱、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另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它对我国的城市的发展产生新的影响。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①随帝国主义的侵略,外国资本输入或影响而产生较大变化的或新兴的城市。这些城市的情况也各不相同:

有些城市长期为某一个帝国主义所控制,特别是在帝国主义主持下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往往带上了该国的色彩,在城市建筑及布局方面都反映出来了。这类城市有青岛(先期受德国,后期受日本的影响),哈尔滨(帝俄)、旅大(先期帝俄,后期日本)、威海卫(英国)等。

有些城市受几个帝国主义长期占据,他们在这种城市中都有租界地。租界内完全由其直接控制。如上海、天津、汉口等城市。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我

国最大的工商、交通城市。城市中的租界区与旧区及新发展的中国人的居住区不仅反差极大,各国的租界在建筑与布局上也各不相同。

还有一些沿海沿江地区,由于不平等条约被开设为商埠,或设有外国租界。由于商业的发展,往往在旧城旁或租界区发展成畸形繁荣的商业区,与旧城的格局及面貌完全不同,如济南、沈阳、福州、烟台、重庆等城市。

②原来封建社会兴起的城市,由于受帝国主义影响及本国资本主义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城市。这类城市有北京、西安、成都、太原、南昌、长沙、兰州等。这些城市原来都是我国比较重要,已有相当规模的城市。由于工商业的发展而变化较大的城市,如江苏的无锡、南通、四川的内江、自贡等。

③由于交通的发展与工矿的建立而出现的新兴城市。比较明显的如京广线上的石家庄、郑州;京沪线上的蚌埠;陇海线上的宝鸡。这几个城市都位于铁路枢纽,或水陆交通交汇点。新兴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又刺激采矿业和工业的发展,比较突出的例子是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以及辽宁的鞍山、抚顺、本溪、阜新等城市。

④原来的城市,由于交通路线变化与工商业的竞争而逐渐衰落。过去大运河是南北交通要道,成为明清时城市发达地带,由于津浦铁路的修建,海运的发展,其经济地位大幅度下降,大运河沿线的临清、淮阴、淮安、扬州都处于衰落的地位。原来靠土布生产与交易的重要城市,如嘉定,由于受新兴的纺织工业在上海的发展而失去原先的繁荣基础。

在此时期,我国沿海城市获得较快发展,使城市空间分布有较大变化。如鸦片战争前,上海、天津仅有人口20多万,是个中小城市。可是在本世纪初已发展成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在1936年,我国人口100万以上

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分析

中西城市规划设计之比较分析 摘要:城市发展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中西方由于文化、哲学思想不同,导致了城市规划思想的差异,进而造成了城市形态的不同。本文从文化方面比较了中西古代规划思想和当代城市形态的差异,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形态 比较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1、儒家礼制规划思想 礼制规划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年齐人著的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周礼》的“营国制度”深刻影响着 中国历代的城市尤其是都城的规划,提出了都城规 划布局的理想模式,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基 本轮廓(图1)。同时,从《周礼》的“营国制度” 中,也可以看出“择中而立”、“居中为尊”等礼 制思想在城市规划上的反映。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 想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有很大关联。 在战国以前,诸子百家争鸣,并没有统一的政治哲 学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 家思想就成为当时封建统治的理论准则。儒家思想 强调重礼、崇孝、尚文。在重礼的倡导下,一切建筑 活动都要受礼制的约束。无论是都城规划、宫殿庙宇 还是百姓住宅都讲究对称、均齐、规矩、等级。在崇 孝的主张下,儒家提倡尊敬长辈、敬祀祖先,形成了 中国的大家庭制度,营造了以礼为纲的传统合院式住 宅布局(二合、三合、四合院(图2)等),并成为我 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 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及其它建筑。乃至村 镇、城市的布局等。 2、天人合一和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强调“天道”(自然法则)与“人为”的合一。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现在城市规划上,其突出特点就 图1 明代北京城复原图 图2 中国传统四合院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2)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2) 城市规划的方法 (4) 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5) 简介 (5) 问题 (5) 意识 (7) 研究成果 (7) 城市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7) 城市规划遵循原则的细化 (8) 城市规划的社会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美学原则 (8) 城市规划的安全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经济原则 (9) 城市规划的整合原则 (9) 城市规划的任务 (10) 城市规划的作用 (10) 城市规划工作基本属性 (10)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要求不同,因此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不尽一致,并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 多学科参与城市研究的历史自古就有,近来更趋活跃,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行为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研究城市问题所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这个趋势将继续下去,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科渗入并开拓城市问题的研究领域。 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论等数理方法及电子计算机遥感等新技术手段在墟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在逐步推广它们在资料的收集处理,预测评价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 对城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城市规划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将考虑最大范围内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情况,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并给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多种可能性。 由于城市问题包罗万象,有人提出在有关学科群的基础上建立以研究城市性质、城市模型、城市系统和发展战略为目的的城市学;也有人提出建立以系统地研究乡村、集镇、城市的各种人类聚居地为目的的人类聚居学等。这类新学科的建树,或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的宏观认识,但它的进展需要建立在完成大量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城市研究任务艰巨而纷繁,这也说明它丰富的活力。城市永远在发展,城市问题也总是相伴而生,但人类必将更为自觉地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城市规划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起,最终要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 城市规划是建筑和园林建设的前提,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城市规划研究的进展也为建筑学和园林学的开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规划师与建筑师、园林设计师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三学科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创造,势必将体形环境的建设推向更高的境界。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旧的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的情况下,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往往出现飞跃。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典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商君书》论述了某一地域内山陵丘谷、都邑道路和农田土地分配的适当比例,以及建城、备战、人口、粮食,土地等相应条件。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方式;南北朝时期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都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了先导作用。

中国城市规划史 笔记精编版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科学的重大成就 第二节我国城市起源试探 我国古代城市实经历了三个发展过程。第一个过程为由父系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即约公元前第三千年纪中叶,出现了城堡式聚落,可视为“城”之原始雏形。第二个过程为奴隶社会初,即约公元前21世纪左右,诞生了正式的“城”。第三个过程为封建社会初,即约公元前5世纪左右,形成“城市”。 第三节略论华夏城市规划体系 一、体系形成之历史背景问题 总结前代营建都邑的历史经验,按照此时客观形势和主观要求,本严格的礼制精神,制订营国制度来知道这番大规模的都邑建设活动,以便透过城市建设这个手段,实现周王集权愿望,这便是营国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概貌。 二、体系之构成问题 计主要内容,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王畿区域规划制度; (2)都邑建设体制; (3)都邑规划制度; (4)礼制营建制度; (5)井田方格网系统规划方法。

第四节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分期问题 我们可以社会发展史分期作为大框架,按照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规律,联系上述几个环节,将体系传统的额演进历程划分为四期,各期又可按实际情况,据转折点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期为体系胚胎发生期。第二期为体系形成期。如上所述,此期又可分为草创、发展及成熟三个阶段。第三期为体系传统革新探索期。第四阶段为体系传统革新成熟期。此期又可以第六环节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二期。 (三)各期城市规划的基本格调 第一期为体系胚胎发生期,此期开始出现“城”之原始雏形,这是由部落或部落联盟驻在之聚落发展而成的。这种城堡式聚落已渐具以宫为中心及重视南北中轴线主导作用的规划结构型式,形制亦较规整,并构筑城垣加强防护,已粗具统治据点城堡的格调。 第二期是体系的形成期。此期第一阶段尚属“城”之草创过程,在第一期雏形的基础之上,充实城作为政治控制中心的内涵,丰富以宫为中心的规划结构型式,籍以显现其统治据点的职能。本期第二阶段,城的内涵更加充实,包括宫室、宗庙、社稷、府库、护卫营房、官署及权贵居里等,城之规模不断扩大,城之分区逐渐确立,城池构筑更加坚固,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型式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既有集中封闭型的城,也出现了开敞型的城。城的规划渐重严谨的规划秩序,体现了统治据点的森严风貌。商都西亳及“殷”的规划,可视为此阶段的代表作。本期第三阶段也已建立了体系,都邑均按营国制度进行规划。形制方

浅谈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进程及相互关系

浅谈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进程及相互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从无到有,经历了各种思想的变化和改革。中西方因在文化和传统上的差别,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城市规划思想,自成一家。当代社会高速发展,全球化和城市化发展迅速,中西方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规划思想也在相互影响中向着更加自然和和谐的方面发展,促进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关系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在这一阶段奴隶社会发展历程中。城市作为王权与神权相统一的代表在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同时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辩证观。规划中的原始生态主义开始萌芽。城市规划也体现了这样一种哲学思想朴素的“天圆地方”人地观,引导规划中的方格网城市形态的形成,而“王城居中”、“中轴对称”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权力至上的以帝王为中心的思想。此时最有代表性的规划思想是《周礼·考工记》中的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提倡的礼制思想强烈的影响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及其思想理论,随着历代礼制的不断强化,皇帝尊崇地位升高,祭祀仪式繁复,统治管理机构增加,起在城市规划上必须按主次就位布局;礼制的序列在空间布局上更趋复杂化,这样在客观上必须要有相应的诸如对称、规整、轴线等布局手法才能适应。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种提倡尊卑有序、主次分明的儒家思想,明确的指出了以天子为中心的统治思想,正符合统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统一的意图。显见《周礼》推崇根据宗法血缘和政治要求,行宗法分区,不仅在等级分区、规模大小的划分方面有着严谨的礼制制度,还用明确的尺度操作方法来加以实施,用宗法与政治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王权的尊严。实际上,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主轴就是遵循礼制的思想。中国的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一个稳定的王权主义时代,儒家稳固的文化统治维持着城市规划“天人合一”理念的恒定。城市的各项建设主要为统治者及其权力集团服务,城市格局表现为中轴对称、王城居中都城具有极高的首位度。在此同时传统的城市商贸业随着手工业日渐繁荣城市中的集市开始兴起。从唐长安的“东市”、“西市”至北宋汴梁繁荣的街市的形成与发展都说明了城市规划在潜意识中开始关注绝大多数城市居民的需求,潜在地体现了规划的“人本主义”思想。 到了西汉的武帝时代,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最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礼制的核心思想是社会等级和宗法关系,《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正是礼制思想的体现。从此,封建礼制思想开始了对中国长达3000年左右的统治。从曹魏邺城、唐长安城到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对中国古代都城的影响得到了越来越完整的体现。与此同时,以管子和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城市形制的影响也是长期并存的。许多古代城市格局表现出利用自然而不完全循规蹈矩。特别是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位于通航交会处、水早路交通交会点的城市的布局开始冲破礼制约束,如汴梁、临安等。 (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型格局 1、唐长安城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及思考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及思考 摘要:按时间顺序,本文把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历程分为六个各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核心特质,抽取并剖析精华思想,以为中国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经验借鉴。1.前言 在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构成了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必要背景和物质驱动后,现代城市规划就进到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阶段。从英国政府改善城市卫生条件和工人居住环境的实践开始,越来越多的先驱(建筑师、艺术家、规划师、社会家、政府官员等)关注城市问题和城市规划,他们或思考理想城市的模型,或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或支持追随,或批判指正……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精华思想洗尽铅华,一些理论被遭贬弃。但是,曾经某一时代的经典,依然值得我们研究。探索历史,可以为我们正视历史、把握现在、预测未来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本文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演变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力求清晰系统地阐述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 2.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 2.1初期实践探索 2.1.1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运动 人类居住模式的转变,导致传染疾病在西方世界迅速蔓延。14世纪“黑死病”和后来几次传染病的爆发,促使欧洲各国关注城市环境整治和基础卫生设施建设,作为最早的工业化国家,英国的情况毫无疑问是最严重的。为此,英国于1875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公共卫生法》,强制性规定了城市里的卫生设施和住宅的最低建设水准。为了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1890年,英国颁布了《工人阶级住宅法》,提出了旧住宅改造的标准,如对给排水、道路、房屋日照、室内日照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城市规划的雏形开始形成。 2.1.2 城市美化运动 18世纪后,中产阶级对城市中四周由街道和连续的并列式住宅所围成的居住街道中只有点缀性的绿化表示出极端的不满,在此情形下,有园艺师亨弗利.雷普顿倡导的“英国公园运动”试图将农村的风景庄园引导城市之中,强调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要创造健康的环境和展现优美的美学特征。在奥姆斯特德带领下,纽约1859年建了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城市开敞空间——纽约中央公园,这改善了城市机能,也开创了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新纪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许多城市不断郊区化,为恢复市中心良好的环境和吸引力,美化运动运行开来。美国城市美化运动起源于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以伯恩海姆所做的“芝加哥规划(1909)”为开端。之后,一些先驱们开始自然主义的探索,渴望城市与自然相融。 英国公园运动和美国城市美化运动以建筑学和园艺学的思维方式引导着对城市布局问题的思考,探索了城市绿化系统和城市整体环境规划的手法,而且还传递了“人类有组织的规划设计可以创造全新的城市环境,它远远优美于城市无序、自发的发展”的概念,奠定了“城市需要规划”的思想基础。 2.1.3空想社会主义与公司城建设 托马斯.莫尔提出了“乌托邦”的概念,他借“乌托邦”之名,阐述了进行社会改革的立场,并描述了理理想中的建筑、社区和城市。英国工业家罗伯特.欧文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城市,并建立了名叫“新协和村”的社会主义城镇,但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严峻条件下,实验失败。法国傅里叶也阐述了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社区思想,提出建立称为“法郎吉”的社会公共生活单位,但后来在美国建立的28个类似的“傅里叶殖民地”,均在建成后不久就失败了。 美国设计家汉密尔顿提出了建设公司城的基本概念,有意识地将工厂和工人居住区结合在一起建设,并于1792年由朗方赫然哈伯德在新泽西州规划了帕特森城。19世纪后,这类

城市规划中的历史文化保护

城市规划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一.引言 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前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以生动的方式反映着城市独特的演变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状况,是市民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之所在。城市中的古建筑、老街区,是城市发展脉络的的见证,是市民记忆的载体,展现着各个城市的不同的特色,同时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例如,在人们心目中,天安门已不仅仅是一座门楼,而成为不同的人对北京,甚至是对中国的印象。本因而,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处理好城市发展与这些老建筑、老街区的关系,既是对自我记忆的保护,是对不同城市文化的尊重,同时是为后代保留住城市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因为城市规划中影响最直接的是物质性的建筑,所以本文探讨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就是指城市中的建筑和老街区,不包含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容。 二.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发展 1948年11月,北平解放前,共产党特地请梁思成先生主持编写全国重要古建筑目录,并发往军中,以便在作战时注意予以保护。 1961年3月,国务院颁布《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同时公布了180个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6年开始文革期间,国家法规制度受到严重破坏,文物保护事业受到巨大损失。

1978年后,文物保护与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逐步得到恢复。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年公布了4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82年11月颁布了《文物法》。 1984年制定《风景名胜地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6年公布第二批3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994年公布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2011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已达122个。 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北京例析 历史文化建筑、遗迹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作用,但是综观当代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令人满意。下面以北京的三个故事为例探讨。 1.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行政中心选择 1949 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政治协商会议上,改北平为北京,并做为首都。成立于1949年5月的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负责新中国北京规划研究工作。 1949年12月,由聂荣臻市长主持的“北京市城市规划会议”上, 前苏联专家巴兰尼克夫作了“关于北京市将来发展的计划报告”。以1931年莫斯科单中心规划为蓝本,提出将北京建设成为一座“现代的、美丽的都市”:用地上为适应未来人口适当增加,减少现有城区人口密度,主张扩展市街用地面积;不改变原行政中心位置。该报告内容包括首都建设目标、用地面积、行政中心位置等。巴兰尼科夫在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巴黎改建(奥斯曼)——新协和村(罗伯特·欧文)——花园城市(艾比尼泽·霍华德)——带形城市(索里亚·伊·马塔)——工业城市(加尼埃) 巴黎改建:奥斯曼在1851年开始的18年中的大师之作。奥斯曼巴黎改造计划的核心,是干道网的规划与建设,当时数量庞大的马车已经彻底瘫痪了巴黎的交通,奥斯曼在密集的旧市区中,征收土地,拆除建筑物,切蛋糕似地开辟出一条条宽敞的大道,这些大道直线贯穿各个街区中心,成为巴黎交通的主要交通干道。奥斯曼在这些大道的两侧种植高大的乔木而成为林荫大道,人行道上的行道树使城市充满绿意,巴黎的林荫大道开世界风气之先,如今林荫大道已成为全世界都市计划的共同语言。奥斯曼的都市计划严格地规范了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高度,形式,并且强调街景水平线的连续性,这些经过仔细规范,同时期新建的楼房统一了巴黎的街景,造就了一个典雅又气派的城市景观。城市地底下的工程才是城市建设有最有远见的最佳指标。巴黎的地下工程除了闻名世界的地铁网络以外,还有令后来无数市民引以为傲的下水道系统。巴黎的下水道简直就像一个地下城市,每条街道地下都有宽敞的下水道,也设有街名,一部分的下水道被规划成为下水道博物馆,在隧道似的空间里,展示出下水道的系统设计与各种设备,这里已经成为巴黎的观光景点之一。奥斯曼在他的城市规划中,开辟了好几个大型公园,利用大型空地开辟出来的公园。以及保留资源地景开辟出来的大型公园,成为巴黎的“城市之肺”。奥斯曼在他的回忆录中特别强调,公园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非常重要,在公园里市民可以享受到充分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与开敞的空间,这个城市公园中的花草树木处处展现出高水准的地景专业与优秀传统。在密集的人造环境中,保留出一片绿地,也成为全世界城市规划者的共同目标。 新协和村:当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形成,开始暴露其种种矛盾时,有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针对当时已经产生的社会弊病,提出了社会改良的设想。罗伯特·欧文主张建立的“新协和村”,居住人口500~1500人,有公用厨房及幼儿园。住房附近有用机器生产的作坊,村外有耕地及牧场。为了做到自给自足,必需品由本村生产,集中于公公仓库,统一分配。他宣传的这些设想,遭到了当时政府的拒绝。1852年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3万英亩土地,带了900名志同道合者去实现“新协和村”。随后还有不少欧文的追随者建立了多个新协和村形式的公社。 花园城市:“花园城市”的思想从萌芽状态起就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社会性,也因其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和地区、民族与文化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时代观念、文化内涵、民族特征以及不同的地域风貌。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820年由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1771-1858)提出的。在经历了英、美两国的工业城市的种种弊端,目睹了工业化浪潮对自然的毁坏后,英国著名的规划专家艾比尼泽·霍华德(1830-1928)于1898年提出了“花园城市”的理论,中心思想是使人们能够生活在既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的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之中。 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发表了题为区《明天的花园城市》的专著,阐述了"田园城市”的理论,随后也影响了全世界的城市建设,他提出的田园城市,是具有生态理念的社会城市·在实践中常被简单理解为花园城市·就是注重城市园林绿化。我国最早的松江新城主干道设置上百米的绿化带·使建筑掩映在绿化中,成为各地政府学习的榜样。由此各地城市不惜巨资,注重建设公园和道路绿化。使得绿化园林建设成为地方政府政绩工程。花园城市理念和目标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新城建设绿化标准和园林美学,但有些人为的形象工程绿地不成体系,徒具形象,却不具备生态优化的价值。 以花园城市为样本建设的最新案例是苏州工业园区。在园区建设十五年来,经过生活检验,暴露出了若干问题:用地强度较低,使得城市空间过于疏远,交通距离略长。由于沿主干道都是绿化带,因为绿化使得街道单调,缺乏人性化。商业集中在邻里中心,导致汽车依赖,

(完整版)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一、南京城市规划历史介绍 南京市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辖10区5县,面积6597平方公里,人口537.44万人;其中市区面积975.82平方公里,人口265.79万人。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宁镇丘陵区,东距长江出海口300公里,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连江淮。境内江河纵横,低山丘陵起伏,物产丰富,景色壮丽秀美,文物古迹众多,融山、水、城、林于一体。 南京历史悠久,东郊汤山发现的猿人头骨化石,证明3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活于此。5-6千年前出现大批原始村落。南京以北阴阳营聚落为代表的大批古文化遗址属于这一发展阶段。南京地区在夏商二代,未见有城邑的记载。春秋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作为军事前沿,吴、越、楚三国先后建有城邑。最早有记载的城邑是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吴在今高淳县固城镇境内设濑渚邑。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范蠡筑越城于古长干里(今中华门外雨花路西),此为南京城区筑城之始,楚灭越,在今清凉山一带(当时长江岸边)建金陵邑,以上城邑均为军事城堡性质,当时手工业作坊、商市及居民都在城堡之外。至今南京建城历史已达2470余年。南京建都史自东吴定都建业开始。其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前后十代定都南京共450年。东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时期,都城规划是以“君”为本。都城形制受《周礼》影响,并融合山丘环抱,河湖萦绕散布的自然地形,表现出礼制规划与因地筑城的巧妙结合。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在江宁府建都,突破了六朝建康以“君”为本的单一功能。都城南移,跨淮立城,包含了秦淮河两岸经济富庶的居民区、商市区,建造坚固宏伟的都城,体现了“造廓以守民”的规划思想。 明朝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式奠都南京,称京师。明南京城为四重环套配置形制。庞大的都城,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的气势。京城与外郭城垣形态,顺应山峦湖泊、水系等地形限制与旧城制约,是深受管子“城郭不必中规矩”务实思想的体现。宫城部分严格按礼制体系,布局规整,轴线对称。宫城轴线与旧城轴线同时并存,各有分工。 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此时期城市建设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出于军事需要,改造加固明代城垣,加筑城外营垒。另一是建设天朝宫殿及众多的大小王府,天朝宫殿、各王府及明代建造的七彩琉璃大报恩寺塔均毁于天京陷落前后。 图1 南京都城变迁示意图 进入近代,1858年《天津条约》南京开埠,加速了南京近代化进程。1917年,孙中山发表《建国方略》,认为南京“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

西方近百年城市规划思想及其脉络

西方近百年城市规划思想及其脉络 摘要:对于城市规划的认识需要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本文选取西方城市规划学的演变历史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的重要理论,即霍华德的“田园城市”,《雅典宪章》,《马丘丘宪章》,后现代主义和精明增长进行分析。力图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西方百年来的城市规划理论进行梳理。 关键词:城市规划田园城市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后现代主义 1、引言 城市规划是怎样一门学科,这对于学习研究城市规划学科的人来说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但是它又是一个很抽象的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完备的框假和脉络来梳理它。作为一名学习城市规划的学生,本文我想借用西方近百年的规划历史中的几个重要理念来阐述,也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看问题。 2、对城市规划发展及其脉络的认识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有许多的转变,这主要是由于城市规划这门学科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受到同一时期的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城市规划是一门主要解决城市问题的学科,城市在各个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问题,而城市规划自然要随之发展、转变。 下文就城市规划理论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的几次重大转折时期的代表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对城市规划的发展及其脉络进行梳理。 2、1霍华德与“田园城市” 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总结了城市美化运动、公共卫生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这三大运动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同时受到当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影响, 对城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之后著述了于1989 年出版了《明日: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后改为《明天的田园城市》一书,他因此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山鼻祖。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三大目标即空间目标,社会目标和管理组织目标。 在《明天的田园城市》一书中霍华德把古希腊关于任何集体或组织的生长发展都有其天然限制这一概念重新介绍到城市规划中来,并在他设想的城市规模中恢复了人类的尺度, 为了引进了希腊城市建设的做法, 他用社区去移民开拓城市, 这些社区从一开始就配备有能行使城市一切重要功能设施。他提出了建设田园城市并给予了理论论证, 这个理论论证就是著名的三种磁力的图解, 这是城市规划总体目标的一种简练的阐述, 即现在的城市和乡村都具有相互交织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他提出“城乡磁体”学说, 认为建设理想城市应兼有城与乡二者的优点, 并使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像磁体那样相互吸引、共同结合。这个城乡结合体称为田园城市, 是一种新的城市形态, 既可具有高效能与高度活跃的城市生活,又可兼有环境清净、美丽如画的乡村景色, 并认为这种城乡结合体能产生人类新的希望、新的生活与新的文化。霍德华建议建设一个实验性的城镇模型, 用来检验能否创造一个实行得通的城市形势。这个城市模型, 不论他的社会组织或者布局设计, 都比现有的村庄、乡间小镇、城郊住宅区、工业集合城市或者拥挤的大都是更为优越, 他将为将来的城市建设树立一个新的模式。 书中霍华德以一个“田园城市”的规划图解方案更具体地阐述了其理论(图1):对一

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二、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由于农业的发展,长期定居的村落开始形成。根据考古资料,长期定居的农村网络大约是在一万年前形成的,其最早出现的地点是在近东地区。当时,这些农村聚落规模比较小,很少超过200人,居民之间可能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据考古的发现,西亚有一些早期的村落。例如,位于伊拉克东北部基尔库克以东60公里处发现的耶莫遗址,它是西亚地区早期的农业村落,遗址面积约1.6公顷,属于无陶阶段,年代约为公元前7000—6100年间。其房屋呈长方形,墙壁为粘土构筑,房舍内分为几个小间,地面和屋顶可能是用芦苇铺设,并于其上沫泥。遗迹中发现有麦、豆等,以及驯化的山羊、绵羊的遗骨。这些都证明已进入农业经济阶段。估算该村落当时人口约有150人。另外,在约旦河口西北约15公里处,发现耶利哥遗迹,时代与耶莫遗址相当或稍晚,为前陶与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面积达4公顷。居民住屋为土坯砌的圆形房,村落周围有石筑高墙。根据规模估算,该村落约有2000人。 这类村落逐步发展,就可能演化成城市。在美索布达米亚南部的乌尔附近,埃利都遗迹的发现被证明是人类最早的城市。其面积约8—10公顷,估算人口在4000人以上。住房以粘土筑墙,但已有以砖坯砌的墙。比较重要的是遗迹的中心有座神庙,其四角正对四方。此后城市逐渐在东、西两半球的文明源地出现。 (一)关于城市产生的动因 关于城市产生的动因可分以下几种。

1.水利文明模型。该模型认为,大规模开发灌溉系统是城市出现的动力。因为,灌溉使农业获得较高的产量,有了大量的剩余的食物,这样就能维持大量的非农业人口的生活。有些人从事手工业劳动;有的脱离生产劳动成为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还有的成为军人、官吏、教士、贵族等社会阶层,接着就出现维持生产、分配以及管理社会的上层权力机构。在强大物力与众多人力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军事力量,不仅支持权力机构的统治,也用来向外侵略与扩张。城市的兴起是水利文明的重要标志。相应地随着某个城市的衰落,政治上的崩溃,各种水利设施也就无人维护与修整。结果,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被破坏了,于是生产下降、人口减少、文明衰落。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文明的兴衰、城市的兴起和衰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技术模型。技术模型是指一个集团由于利用新技术,或新资源从而获得优于其他集团的条件。例如,发明新的耕地工具(如犁)与使用河水灌溉,或驯化与培育出一种新的作物,或迁移到先前无人利用而又是十分肥沃的地区,这样该集团就因此而获得超过周围集团的产量,从而为城市的出现提供了基础。例如,有人认为,原来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边缘丘陵地区的集团,由于有些人先从丘陵地区转移到平原地区,利用灌溉取得比仍在丘陵地区的农业集团高得多的产量,因而成为早期城市出现的地区。 3.环境压力模型。前两个模型说明是由水利与技术带来生产的发展,从而为城市的出现创造了可能条件,但未说明必然条件。因此,环境压力模型企图为此找到答案。某些学者相信,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气候的变化是推动发展与采用灌溉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原始农业最早出现的美索不达米亚的气候,在当时比现在冷湿。但在大约一万年前,气候开始转暖,而且比较干旱。降水的不足迫使丘陵坡上的农民到河谷中去取水,取水的困难,逐步地有部分农民迁移到泛滥平原上开垦农田。结果,首先适应这种环境变化转

西方城市设计的演变

西方城市设计的演变 摘要通过对西方城市设计的发展做简要的阐明,了解西方城市的演变过程,认识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各种城市模式以及发展规律。 关键词城市设计西方纵向 城市是社会政治秩序的载体,其形式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政治色彩。城市设计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构思,而更多的是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与当时的社会思潮相互呼应。在西方历史上,由于社会形态的频繁更替,社会思潮的不断改变,导致了城市设计模式发生多次演变。1城市设计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环境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纵向研究城市设计模式的演变对于城市设计有很大帮助。 1 西方古代城市设计 1.1 古希腊城市设计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古希腊人在城市精神、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开拓,与东方用高墙围起的、整齐划一的庞大都城相比,古希腊城邦具有规模较小和房屋低矮的特征。早期的古希腊城市,住宅是小的立方体,街道知识作为窄小的交通空间,广场是集会的地点,以后变成了市场和闹市区。古希腊时期强调的有限性就是永远不企图以城市和建筑去压倒大自然,相反,是要表现大自然本身的优美,把大自然作为组成城市的要素。城市本身处于整个自然背景之中。2从自然地理方面来说,一个希腊城市中心有一个集中的宗教区域,但不一定非有神殿(或庙宇)不可。由于希腊的气候温暖,所以信徒常常在露天的祭坛祭拜各种神灵。城市还有公共建筑和公共地区,这些地方包括行政长官的办公地点,一个为议会而设的市政厅、一个体育馆、一个广场,或是为公民集会的公共场所。3古希腊的设计思想是,城市的面积大小是有限的,在视觉上是可以理解的,在政治上是可以控制的。当一个城镇达到了它的最大规模时,它的发展停止了,于是一个新城镇在另外的合适地点开始建设,这个新城镇被称作“新城邦”;于是原先的城镇便被称为“旧城邦”。一般说来,希腊城市是由一系列矩形街区和小空间组成的,城市由内向外发展,以陡峻的山坡或河岸结束。4 1.2古罗马城市设计 在城市建设上,罗马人不像希腊人那样善于利用地形,而是强力地改造地形,

从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看城市规划思想

从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看城市规划思想的变迁 园艺林学学院 王 浩 20050560134 摘 要 从城市的形成、兴起、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看城市规划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有利于理解城市规划的功能,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城市 历史 规划思想 Abstract: From the city formation, rising, development, and the evolution historical process, we can look out the function of urban planning in the different time, and the status which locates. It is advantageous in understood the urban planning function, and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for the Chinese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 city history programming idea 前 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十几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如:北京曾被列为世界十大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2006年,中国的临汾被国际环保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有十五个城市在可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项环保指数上不达标),这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城市规划思想有所变革、发展,然而它的主体精神贯彻始终。城市规划本属上层建筑范畴,它所体现的规划思想,实质上是当时统治意识在这一侧面的反映。中国的政治观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一个世界一统的大观念,“普天之下”有一“共主”天子,从政治观可推广到整个人生观,乃至整个宇宙观,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学术即从此发端。这种思想,在城市规划中,体现为有了一个核的概念,而不是系统的概念。中国历史上,虽然朝代变了,但是思想始终不变。 1 城市的形成 中国城市出现的时代应该是西周,因为夏商的都城是否设市,既无文献上的依据,也没有考古上的证明,只有西周的都城丰镐设市,有《周礼·考工记》为证。在中国,只有到了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 【摘要】城市是发展的,动态的。规划的理论的本质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时间上的目标预设和过程指导的规律和知识的总和。学习外国城市建设史后简要介绍一下我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认识。 【关键字】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理论 【正文】 西方自城市的产生,城市规划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及工业革命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的出现,城市就开始形成了,城市形成便开始了他的进程。 从古埃及,古西亚,古印度,古罗马,开始功能分区,或者说是根据人们的身份地位开始出现阶级、贫富分区,例如卡洪门规划,路网的规划也开始产生了,方格网式的,这些城市的布局对今后一些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战争和从对自然崇拜,到祖先崇拜、自身崇拜。阶级分化,生活方式,社会的意识形式等方面均对规划产生影响。 西方的城市规划在工业革命之前,我认为还是逐步的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共和思想在规划上的反映——如议会,城邦大量的公共场所,人们可以畅所欲言,由于神人同形的宗教思想的存在,在城市的形态上相应的反映出,广场周围的建筑多有围廊,满足人们的交往或买卖的需要,典型的城市建设有卫城。 这一时期的著名城市模式——希波丹姆规划,规整的布局,棋盘式的道路网,按照阶级分化造成的分区,城市典型的平面形式为两条垂直的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街坊,中心广场空间常呈L形。 古罗马经济迅速发展,统治阶级为了统治人们的思想,大量世俗享乐建筑开始建设例如公共浴场、斗兽场。为了显示功绩,广场、凯旋门、记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主题。罗马营寨的建造形式发展起来,十字交叉的道路,中间建设神庙。 罗马共和广场,广场空间从希腊的开敞式逐步发展为较封闭的空间形式。中间是一些记功柱或者铜像,代表功绩。典型的广场代表——图拉真广场。这种布局形式是希波丹姆的演化。 这一时期形成的著名规划理论的书籍——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书的内容包括:城址选择,建筑物选址;街道的布置;提出了理想城市的模式。他绘制的理想城市的模式其平面为八角形,城墙塔楼间距不大于箭射的距离,使防守者易于在各个方面阻击敌人的攻击。这让我想起了著名的六边形理论,以及中国的八卦图,它们是惊人的相似。 中世纪的欧洲分裂成为许多小的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剧和战争不断,出现了许多具有防御作用的城堡。中世纪欧洲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因而教堂建筑占据着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广场是城市的主要中心,是市民的集会、狂欢和从事各种文娱活动的中心场所,广场采用封闭构图,道路网常以教堂广场为中心放射出去,并形成蛛网状的放射环状道路系统,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是有机的,教堂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的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一些著名的教堂及广厂,在世界范围产生的重要的影响。 10世纪以后,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一些城市摆脱了封建领主的统治,成为自治城市,公共建筑(如市政厅、关税厅和行业会所)占据了城市空间的主导地位。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继续繁荣,不少中世纪的城市终于突破封闭的城堡,不断向外扩张。 14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工业的初级形态——手工业出现。新兴的资本主义的发展,

结合实例谈谈城市规划就旧城保护之间的关系

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论文摘要:探讨了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结合工作经验探讨了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来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关键词:市规划设计;历史文化遗产;古建筑保护具有 2300 多年历史的古城保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河北省第一文物大市,直隶总督署,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众多的文化遗迹和文物古迹,是保定的宝贵财富,更是建设保定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众所周知,历史文化是长时间沉淀产生的,是一个地区传统特色的积累与表现,它既带有某一历史阶段的时代烙印,又融合了多个历史阶段的修正与积累,具有丰富、珍贵的科学文化价值和教育美学价值.城市历史遗留下的建筑空间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它们凝固与浓缩了当时的文化,并以物质的形态进行展示,是城市传统与特色的继承.从不同时期的建筑空间环境的变化可以找寻到城市历史演变的轨迹,从而了解一个城市的发展变化.我国现在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高速阶段,1990 年我国城市化率为 28%, 2005 年已快至速上升为 43%,而据权威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还将以平均每年 1.5 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城市化是我国当前发展主要趋势所向,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土地资源稀缺性问题的突出,旧城改造及其规划设计开始成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焦点,而随之所出现的历史文化保护问题也成了旧城改造中备受争议的问题. 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素和原则 1.1 保护要素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首要条件是要保存有相当数量具备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建筑群)、构筑物或工程遗址,并被分别认定为一定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管理部门按“抢险第一、保护为主”的方针和“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这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一要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二要素是“原貌保护”,主要是指历史街区、历史村镇这一较大地域范围内原有建筑及其历史环境的外观保护.这个地段的多数建筑物应保持其建造之初的原貌,或大致按原貌来修复,但建筑物的内容可以更新,可以改变用途,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城市演变至今已迈入 21 世纪,几乎不可能对历史文化漫长的古城实施整体原貌保护,因而遴选少数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比较容易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三要素是“风貌保护”,一般是指在特别重要的文物建筑周边地段或城市的“景观走廊”中,对新建工程实施高度控制

《城市发展史》读书报告

《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 刘易斯芒福德博士是美国着名城市理论家。在着名的名人词典中,他有时被介绍为城市建筑与城市历史学家,有时又是城市规划与社会哲学家。的确,他作为城市理论家,在对历代城市及城市规划进行系统的分析批判上,在论述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上,在学术见解上都有其独到性。他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在于揭示了城市发展与文明进步、文化更新换代的联系规律。 他的着作《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是一部极其精练的书,虽然它篇幅很厚,但针对如此广泛而深入的方方面面,耗费大量时间对进行大量材料的提炼。历史上的欧洲城市与中国城市的差距是很大的,虽然今天走到一起了、似乎也看不到具体的差别,很多建筑和历史现象的时间都差不多,但这是表象。深层次的在于社会的文化和历史上发展的各种经验总结,从这个层面来看,两者的差距不是一两句话可以描述的。 看完书对我影响很大,无论从思想认识还是学术写作文笔的方法。刘易斯·芒福德就是这种完美的典范,全面深入浅出论理、细腻而不奢华的文彩、强烈而不偏激的现实观点、说事说理而不光是讲历史,曾经还获得写作文学奖。巨人毕竟不是我们有资格评价的,只是与一般的史书有很大的区别,挖掘了许多内在的社会脉络和逻辑关系,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实证,不是仅仅的说现象,是细心的一步步拨开事物直至本质完全暴露的一目了然,如砖般厚重的书读完后的感觉是脉络清晰,理解了一种广泛适用的方法,一种基本的模式,一种贯穿于西方社会的普遍规律,最后看完,觉得很条理有内在的主线,完全不象编年史那么繁杂。 了解西方整体的脉络和内在原因的同时,可以比较中国的发展历史和城市社会的内在联系,有相似之处,却能体会到巨大的差异,我感叹目前中国的城市发展史在哪里呢,关键现在的中国城市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历史与现实的断裂,到底中国的真正方向在哪里。读这本书要好好理解城市的文明性和野蛮性,两者都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评价标准,也可以认为是原动力,可能会从中找到中西城市的差别所在。研究西方的文明帮助我们了解人类过去的历史,但是要想了解人类的未来,我们就不得不研究西方以外的文明。这是锲而不舍要搞清楚那些文明发展种种细节的原因,与此同时,老子的思想也是我们长期在研究和体悟的。 这本书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广博的研究论述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大跨度的,且较细致 全面。书中不仅详尽叙述了城市不同时期的功能和形式,以及形成不同城市形态的渊源和宗教、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