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测试与安排

体能测试与安排
体能测试与安排

体能测试时间安排

摘要

本文中的体能测试时间安排问题是典型的排队论问题,通过计算我们了解到,在被10整除的小组中,若安排妥当,进行台阶测试的时间恰为进行其余四项所用时间之和,即班级体能测试所花的时间就为测试台阶试验的时间。

并由此得到每一位同学测试的单位时间为21.25s,学生总人数为2036人,总共需要12.0181小时.由题意所知道,要保证所用时间段最少的情况下,采用三天的每个上午共3个时间段进行统筹安排,最后得出班级的具体安排顺序。

关键词:排队论台阶试验

一、问题重述

某校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各班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测试包括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和台阶试验共5个项目,均由电子仪器自动测量、记录并保存信息。该校引进身高与体重测量仪器3台,立定跳远、肺活量测量仪器各1台,握力和台阶试验测量仪器各2台。

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4个项目每台仪器每个学生的平均测试(包括学生的转换)时间分别为10秒、20秒、20秒、15秒,台阶试验每台仪器一次测试5个学生,需要3分30秒。

每个学生测试每个项目前要录入个人信息,即学号,平均需时5秒。仪器在每个学生测量完毕后学号将自动后移一位,于是如果前后测试的学生学号相连,就可以省去录入时间,而同一班学生的学号是相连的。

学校安排每天的测试时间为8:00-12:10与13:30-16:45两个时间段。5项测试都在最多容纳150个学生的小型场所进行,测试项目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参加体能测试的各班人数见附表。

学校要求同一班的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所有项目的测试,并且在整个测试所需时间段数最少的条件下,尽量节省学生的等待时间。

请你用数学符号和语言表述各班测试时间安排问题,给出该数学问题的算法,尽量用清晰、直观的图表形式为学校工作人员及各班学生表示出测试时间的安排计划,并且说明该计划怎样满足学校的上述要求和条件。

最后,请对学校以后的体能测试就以下方面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如引进各项测量仪器的数量;测试场所的人员容量;一个班的学生是否需要分成几个组进行测试等。

附表参加体能测试的各班人数

班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人数41 45 44 44 26 44 42 20 20 38 37 25 45 45 45 班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人数44 20 30 39 35 38 38 28 25 30 36 20 24 32 33 班号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人数41 33 51 39 20 20 44 37 38 39 42 40 37 50 50 班号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人数42 43 41 42 45 42 19 39 75 17 17

二、问题分析

本题要求56个班级的学生需要在容纳人数为150人的场所进行测试。由观察可知,在一定时间内,台阶测试、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测试5种仪器可测人数的比值为1:6:1:1:2,可知台阶测试所花时间最多。为保证学生的等待时间尽量短,我们将对一个班级进行分批测量。台阶测量的所花的时间最长,应保证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台阶测量仪器工作不间断。所以任何时刻台阶仪器上都应有10人在上面,这时候可分为10人一组。

不过在10人测量的同时,其他四项测量仪器也可由另外10人进行测量,假如另外10人在测量过程中总共所需时间小于10人在台阶上,就可由20人为一组进行测验,

三、模型假设

1、学生在交换测试项目所需时间为0

2、学生不存在缺勤情况

3、在测试过程中仪器和工作人员不存在各种突发状况

4、一个班级中的学号是连续的

四、符号约定

表二

T

全部学生完成所需时间 i x

第i 个班级

n 总人数

五、模型建立与求解

对于问题一:根据问题分析,考虑要在尽可能节约学生等待的时间,建立表一

项目每台所花时间/仪器数量

时间 身高体重10/3 肺活量20/1

立定跳远20s/1 握力15/2

5s 7,8,9录入 6录入 16录入 17,19录入 10s 7,8,9(10等待) 6 16 17,19(18,20等待) 15s 10 6 16 17,19(18,20等待) 20s 10 6 16 17,19(18,20等待) 25s 6 16 18,20

30s

6录入 7(8,9,

10等待) 17(18,19,20等

待)

18,20(16等待)

35s 6 7(8,9,

10等待)

17(18,19,20等

待)

18,20(16等待)

40s

6 7(8,9,10等17(18,19,20等

待)

16录入

45s 7(8,9,

10等

待)

17(18,19,20等

待)

16

50s 8(9.10

等待)

18(19,20等待)16

55s 8(9.10

等待)

18(19,20等待)16

60s 8(9.10

等待)

18(19,20等待)

65s 8(9.10

等待)

18(19,20等待)

70s 9(10

等待)

19(20等待)

75s 9(10

等待)

19(20等待)

80s 9(10

等待)

19(20等待)

85s 9(10

等待)

19(20等待)

90s 10 20

95s 10 20

100s 10 20

105s 10 20

110s 17,18,19录入16录入6录入7,9录入

115s 17,18,19(20等

待)

16 6 7,9(8,10等待)

120s 20 16 6 7,9(8,10等待)125s 20 16 6 7,9(8,10等待)130s 16 6 8,10

135s 16录入17(18,

19,20

等待)

7(8,9,10等待)8,10(6等待)

140s 16 17(18,

19,20

等待)

7(8,9,10等待)8,10(6等待)

145s 16 17(18,

19,20

等待)

7(8,9,10等待)6录入

150s 17(18,

19,20

等待)

7(8,9,10等待)16

155s 18

(19.2

8(9,10等待)16

160s 18

(19.2

0等待)

8(9,10等待)16

165s 18

(19.2

0等待)

8(9,10等待)

170s 18

(19.2

0等待)

8(9,10等待)

175s 19(20

等待)

9(10等待)

180s 19(20

等待)

9(10等待)

185s 19(20

等待)

9(10等待)

190s 19(20

等待)

9(10等待)

195s 10 10

200s 10 10

205s 10 10

210s 10 10

根据表格中所知道的,6~10和16~20两个小组各自所花时间为105S,再相互交换,时间为210S,正好等于1~10号测试台阶的时间。但1~10测试的同时也要输入学号,需要在210S的测试时间上再加上5S的录入时间,最后两个批次相互对换,互换后的6~10和16~20可以衔接1~10号,所以这10个学生台阶测试的时间为210s。20个学号为连续的同学他们所需时间为425s。

确定20人是最优的小组分配方式,20人测试流程图见图一

图一

由上表一得到10个学生每个人的等待时间,如下表二

表二

学号6或16 7或17 8或18 9或19 10或20

等待

时间

10s 0s 55s 80s 140s

20个学生的等待时间为570s,平均每个学生等待时间为28.5s

为了保证进入方便,减少学生的等待时间,让班级人数为20倍数的班级先进去测试,且每次进去一个。对于排在后面人数非20倍数的班级,在前一个班级剩余人数不足20人时进入,既不影响前一个班级的测试,也不会造成会场拥挤,更可以减少学生的等待时间。

20361

=∑∑=n

i i

j

x

s 432651==PT T ,折合 12.0181小时,学校安排了上午4小时10分和下午

3小时15分的两种时间段,一天总共为7小时25分钟,加上第二天上午的时间仍需所以需要四个时间段两天时间。根据题目所要求的尽量减少时间段的条件,我们安排三天的上午时间一共12.5小时供学生进行测试。

第一天上午

第二天上午

第三天上午

8时00分00秒 42 48 8 8时07分05秒 9 8时14分10秒 1 52 17 8时21分15秒 44 27 8时28分20秒 19 35 8时35分25秒 18 36 8时42分30秒 31 51 8时49分35秒 45 8时56分40秒 34 30 9时03分45秒 25 12 9时10分50秒 7 9时17分55秒 54 43 9时25分00秒 10 5 9时32分05秒

41

24

56

9时39分10秒13

9时46分15秒21 47

9时53分20秒14

10时00分25秒46 55

10时07分30秒29 15

10时14分35秒22 23

10时21分40秒50

10时28分45秒49 4

10时35分50秒39 40 33

10时50分00秒 3 11 37

11时04分10秒26 6 16

11时18分20秒 2 53 32

11时32分30秒20 38 28

对于问题二:考虑到测试场所内身高与体重测量仪器和握力仪器大大多于其余几项,为平衡每台仪器的相同时间内完成的学生相同,应使他们之间相同时间内完成人数比为1:1:1:1:1。否则会造成学生等待时间增长,故可以减少上述两项仪器各一台,增加立定跳远仪器和肺活量测量仪器各一台,以更合理的运用器材资源和减少场地压力。

六、模型评价与推广

该模型通过在符合提议的情况下对学生体能测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满足了问题所描述的在最少的情况下列出了学生做体能测试中的最优时间表,因为计算误差以及假设条件不同不是所用时间的最少值。

该模型是在较为理想的情况下推广的,在实际应用中情况更加复杂,所以该模型仅对现实问题做一定的参考。

该模型也可对体检、娱乐等需要大量人员共同排队等类似该体能测试模型的活动进行安排统筹。

民警察体能测试实施办法及评分标准

附件5: 贵州省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体能 测试实施办法及评分标准 为确保新录用人民警察的基本素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试工作,根据人事部、公安部《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结合我省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体能测试项目 男子组:1000米跑、10米×4往返回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 女子组: 800米跑、10米×4往返回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 二、体能测试场地设置要求和测试组人员组成 (一)场地设置要求 测试场地应具备400米田径跑道,易于管理,场地除参加测试人员、测试组工作人员外,与测试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测试现场。 (二)测试组人员组成 测试工作开始前,应成立体能测试工作领导小组,由地级组织、人事、公安部门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根据测试人数确定测试教师和工作人员人数,测试教师应从大专院校体育专业任课教师中选定,工作人员从公安政工、纪检、督察部门抽调。为确保测试考生安全,测试现场应配备医务人员和相应的急救药品、器械。测试开始前,测试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名单应当保密。

三、体能测试分组要求和测试方法 (一)人员分组要求 根据参加测试人数及年龄情况,将同性别、同年龄段(25岁以上或25岁以下)的15人或20人分为一组,确定一名领队,并对测试队员编号,各组在领队的带领下完成各项测试任务,相关表格由领队统一保管,不得交与被测试人员。 (二)测试方法 1、1000米或800米跑 场地器材:400米田径跑道。地面平坦,地质不限,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试方法:受测试者分组测,每组不得少于2人,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口令或哨音后开始起跑。当受测者到达终点时停表,终点记录员负责登记每人成绩,填写《贵州省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试成绩登记表》,登记成绩以分、秒为单位,不计小数。 2、10米×4往返回跑 场地器材:10米长的直线跑道若干条,在跑道的两端线(S1和S2)外30厘米处各划一条线(图1)。木块(5厘米×10厘米),每道3块,其中2块放在S2线外的横线上,一块放在S1线外的横线上,秒表若干块。 测试方法:受测者用站立式起跑,听到发令后从S1线外起跑,当跑到S2线前面,用一只手拿起一木块随即往回跑,跑到S1线前面时交换木块,再跑回S2线交换另一木块,最后持木块冲出S1线,记录跑完全程的时间。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时则进“1”。每名测试人员可测试两次,以最好一次成绩为准。 注意事项:当受测者取放木块时,脚不要越过S1和S2线。

体能测试情况说明

体能测试情况说明 一、体能测试标准 二、实施规则 (一)10米×4往返跑 场地器材:10米长的直线跑道若干,在跑道的两端线(S1和S2)外30厘米处各划一条线(图1)。木块(5厘米×10厘米)每道3块,其中2块放在S2线外的横线上,一块放在S1线外的横线上。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试方法:受测试者用站立式起跑,听到发令后从S1线外起跑,当跑到S2线前面,用一只手拿起一木块随即往回跑,跑到S1线前时交换木块,再跑回S2交换另一木块,

最后持木块冲出S1线,记录跑完全程的时间。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时则进1。 注意事项:当受测者取放木块时,脚不要越过S1和S2线。 S1 S2 ←30厘米←30厘米→ → 图1 (二)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 场地器材:田径跑道,地面平坦,地质不限。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试方法:受测者分组测,每组不得少于2人,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口令或哨音后开始起跑。当受测者到达终点时停表,终点记录员负责登记每人成绩,登记成绩以分、秒为单位,不计小数。 (三)纵跳摸高 场地要求:通常在室内场地测试。如选择室外场地测试,需在天气状况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当天平均气温应在15~

35摄氏度之间,无太阳直射、风力不超过3级。 测试方法:准备测试阶段,受测者双脚自然分开,呈站立姿势。接到指令后,受测者屈腿半蹲,双臂尽力后摆,然后向前上方快速摆臂,双腿同时发力,尽力垂直向上起跳,同时单手举起触摸固定的高度线或者自动摸高器的测试条,触摸到高度线或者测试条的视为合格。测试不超过三次。 注意事项:(1)起跳时,受测者双腿不能移动或有垫步动作;(2)受测者指甲不得超过指尖0.3厘米;(3)受测者徒手触摸,不得带手套等其他物品;(4)受测者统一采用赤脚(可穿袜子)起跳,起跳处铺垫不超过2厘米的硬质无弹性垫子。

数模——体能测试数学模型论文

体能测试时间安排优化模型 摘要 本文讨论了一类时间表优化问题。首先,我们根据机器测试时间和台数求得所需总时间段数的下届为4。在同一个班级人数不进行分组的前提下,将56个班级分成19个小组,计算出每个小组测试完所有项目所需的时间。然后建立了0-1规划模型,将这19个小组的时间段放入每天的两个测试时间段内,使得全部放完这19个小组的时段所需要的总测试时间段数最少,并求得最少测试时间段数恰好为下届4段。 其次,为了节省学生等待时间,我们将每个班级人数进行分组,每组为20人,共分成103组。由于这20人最多来自两个不同的班级,我们求得完成20人的时间只可能为425秒、430秒、435秒这三种情况。这样将原来问题转化为怎样用最少时间段数放入102个435秒。通过求解得到的时间段数为4段,,等待时间最长的同学仅需等待分钟,从而说明了分组的必要。 最后,通过给出了每项测试的人均时间应该相等的结论,用来配置机器台数,并讨论了场地容量对所需时段和等待时间的影响。 关键词:等待时间时间段数时间等级分组 一、问题重述 某校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各班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测试包括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和台阶试验共5个项目,均由电子仪器自动测量、记录并保存信息。该校引进身高与体重测量仪器3台,立定跳远、肺活量测量仪器各1台,握力和台阶试验测量仪器各2台。 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4个项目每台仪器每个学生的平均测试(包括学生的转换)时间分别为10秒、20秒、20秒、15秒,台阶试验每台仪器一次测试5个学生,需要3分30秒。 每个学生测试每个项目前要录入个人信息,即学号,平均需时5秒。仪器在每个学生测量完毕后学号将自动后移一位,于是如果前后测试的学生学号相连,就可以省去录入时间,而同一班学生的学号是相连的。 学校安排每天的测试时间为8:00-12:10与13:30-16:45两个时间段。5项测试都在最多容纳150个学生的小型场所进行,测试项目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参加体能测试的各班人数见附表。 学校要求同一班的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所有项目的测试,并且在整个测试所需时间段数最少的条件下,尽量节省学生的等待时间。 请你用数学符号和语言表述各班测试时间安排问题,给出该数学问题的算法,尽量用清晰、直观的图表形式为学校工作人员及各班学生表示出测试时间的安排计划,并且说明该计划怎样满足学校的上述要求和条件。 最后,请对学校以后的体能测试就以下方面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如引进各项测量仪器的数量;测试场所的人员容量;一个班的学生是否需要分成几个组进行测试等。

公安体能测试标准

附件1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实施规则 一、10米×4往返跑 场地器材:10米长的直线跑道若干,在跑道的两端线(S1和S2)外30厘米处各划一条线(图1)。木块(5厘米×10厘米)每道3块,其中2块放在S2线外的横线上,一块放在S1线外的横线上。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试方法:受测试者用站立式起跑,听到发令后从S1线外起跑,当跑到S2线前面,用一只手拿起一木块随即往回跑,跑到S1线前时交换木块,再跑回S2交换另一木块,最后持木块冲出S1线,记录跑完全程的时间。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时则进1。 注意事项:当受测者取放木块时,脚不要越过S1和S2线。 S1 S2 ←30厘米 → 图1 二、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

场地器材:400米田径跑道。地面平坦,地质不限。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试方法:受测者分组测,每组不得少于2人,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口令或哨音后开始起跑。当受测者到达终点时停表,终点记录员负责登记每人成绩,登记成绩以分、秒为单位,不计小数。 三、纵跳摸高 场地要求:通常在室内场地测试。如选择室外场地测试,需在天气状况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当天平均气温应在15~35摄氏度之间,无太阳直射、风力不超过3级。 测试方法:准备测试阶段,受测者双脚自然分开,呈站立姿势。接到指令后,https://www.360docs.net/doc/6c1189214.html,受测者屈腿半蹲,双臂尽力后摆,然后向前上方快速摆臂,双腿同时发力,尽力垂直向上起跳,同时单手举起触摸固定的高度线或者自动摸高器的测试条,触摸到高度线或者测试条的视为合格。测试不超过三次。 注意事项:(1)起跳时,受测者双腿不能移动或有垫步动作;(2)受测者指甲不得超过指尖0.3厘米;(3)受测者徒手触摸,不得带手套等其他物品;(4)受测者统一采用赤脚(可穿袜子)起跳,起跳处铺垫不超过2厘米的硬质无弹性垫子。

浙江大学教职工健康体能测试安排表

浙江大学教职工健康体能测试安排表 顺序单位 测试日期/时间 每日下午2:00-5:00 地点 1教育学院 4.25-4.29西溪/西教二3楼 2材料化工学院 5.9-5.13玉泉/曹光彪大楼223室3计算机学院 5.16-5.20玉泉/曹光彪大楼223室4信息学院 5.23-5.27玉泉/曹光彪大楼223室5理学院(一) 5.30-6.3玉泉/欧阳纯美楼一楼门厅6机械能源学院 6.6-6.10玉泉/机械能源大楼223室 7 农学/环资/生工食品学院/ 动物科学学院6.13-6.17 6.20-6.22 华家池/中心大楼一楼门厅 8生命科学学院 6.23-6.24华家池/生命科学学院一楼门厅 9医学院/药学院 6.27-7.1湖滨/工会多功能厅二楼 10医学院/药学院7.4-7.8湖滨/工会多功能厅二楼 注: ●测试时间为每周一~周五下午2:00~5:00。 ●单人次全部项目测定约需20~30分钟。 ●为方便教职工,测定地点尽可能就近安排在各个学院;机关、图书馆、 成教、出版社、分析测试中心、新宇公司、理学院等院级单位工会会员可以按校区就近参加测试。 ●9月-11月院级单位安排表详见工会9月份通知。 浙江大学教职工健康发展服务中心

浙江大学体能测评与训导中心 2005年4月20日

浙江大学教职工健康体能测试宣传手册浙江大学教职工健康体能测试计划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指示精神,浙江大学教职工健康发展服务中心根据2004年浙江大学党委常委会工作纪要,会同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和浙江大学体能测评与训导中心等单位,提出了浙江大学教职工健康促进计划,其中健康体能测试是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 该计划于2005年5月开始正式实施。浙江大学教职工健康促进计划 项目简介 之一:教职工健康体能测试 运动心肺功能、身体成分、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柔韧性、人体骨密度等现场测试 之二:建立教职工健康信息管理系统 健康体能检测与评价结果、相关运动处方查询系统 个人体检数据查询系统 心理健康、健康生活方式在线测量、网上评价系统 之三:建立“教职工健康之家”网站 滚动新闻、健康知识、专家健康、运动保健、健康评价、健康咨询、健康挡案、相关链接等。 健康体能测试的目的

人民警察体能测试和评分标准

附件5: xx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体能 测试实施办法及评分标准 为确保新录用人民警察的基本素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试工作,根据人事部、公安部《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结合我省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体能测试项目 男子组:1000米跑、10米×4往返回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 女子组:800米跑、10米×4往返回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 二、体能测试场地设置要求和测试组人员组成 (一)场地设置要求 测试场地应具备400米田径跑道,易于管理,场地除参加测试人员、测试组工作人员外,与测试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测试现场。 (二)测试组人员组成 测试工作开始前,应成立体能测试工作领导小组,由地级组织、人事、公安部门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根据测试人数确定测试教师和工作人员人数,测试教师应从大专院校体育专业任课教师中选定,工作人员从公安政工、纪检、督察部门抽调。 为确保测试考生安全,测试现场应配备医务人员和相应的急救药品、器械。测试开始前,测试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名单应当保密。三、体能测试分组要求和测试方法 (一)人员分组要求

根据参加测试人数及年龄情况,将同性别、同年龄段(25岁以上或25岁以下)的15人或20人分为一组,确定一名领队,并对测试队员编号,各组在领队的带领下完成各项测试任务,相关表格由领队统一保管,不得交与被测试人员。 (二)测试方法 1、1000米或800米跑 场地器材:400米田径跑道。地面平坦,地质不限,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试方法: 受测试者分组测,每组不得少于2人,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口令或哨音后开始起跑。当受测者到达终点时停表,终点记录员负责登记每人成绩,填写《贵州省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试成绩登记表》,登记成绩以分、秒为单位,不计小数。 2、10米×4往返回跑 场地器材:10米长的直线跑道若干条,在跑道的两端线(S1和S2)外30厘米处各划一条线(图1)。木块(5厘米×10厘米),每道3块,其中2块放在S2线外的横线上,一块放在S1线外的横线上,秒表若干块。 测试方法: 受测者用站立式起跑,听到发令后从S1线外起跑,当跑到S2线前面,用一只手拿起一木块随即往回跑,跑到S1线前面时交换木块,再跑回S2线交换另一木块,最后持木块冲出S1线,记录跑完全程的时间。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时则进“1”。每名测试人员可测试两次,以最好一次成绩为准。 注意事项: 当受测者取放木块时,脚不要越过S1和S2线。跑道

体能测试时间安排 MCM.doc

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请先阅读“对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 D题:体能测试时间安排 某校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各班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测试包括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和台阶试验共5个项目,均由电子仪器自动测量、记录并保存信息。该校引进身高与体重测量仪器3台,立定跳远、肺活量测量仪器各1台,握力和台阶试验测量仪器各2台。 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4个项目每台仪器每个学生的平均测试(包括学生的转换)时间分别为10秒、20秒、20秒、15秒,台阶试验每台仪器一次测试5个学生,需要3分30秒。 每个学生测试每个项目前要录入个人信息,即学号,平均需时5秒。仪器在每个学生测量完毕后学号将自动后移一位,于是如果前后测试的学生学号相连,就可以省去录入时间,而同一班学生的学号是相连的。 学校安排每天的测试时间为8:00-12:10与13:30-16:45两个时间段。5项测试都在最多容纳150个学生的小型场所进行,测试项目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参加体能测试的各班人数见附表。 学校要求同一班的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所有项目的测试,并且在整个测试所需时间段数最少的条件下,尽量节省学生的等待时间。 请你用数学符号和语言表述各班测试时间安排问题,给出该数学问题的算法,尽量用清晰、直观的图表形式为学校工作人员及各班学生表示出测试时间的安排计划,并且说明该计划怎样满足学校的上述要求和条件。 最后,请对学校以后的体能测试就以下方面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如引进各项测量仪器的数量;测试场所的人员容量;一个班的学生是否需要分成几个组进行测试等。 附表参加体能测试的各班人数

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登记表.doc

李楼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登记表 班级:一年级体测老师:王老师 2015年 项目 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50米跑坐位体前屈50 米×8往返跑一分钟仰卧起坐一分钟跳绳 成绩 总分级别身高体重评分等级肺活量评分等级成绩评分等级成绩评分等级成绩评分等级成绩评分等级成绩评分等级 姓名 王程程128 31 80 超重1342 74 及格74 及格100 优秀45 64 及格良好李嘉诺135 28 91 正常1342 74 及格76 及格 16 95 优秀42 64 及格及格宁灿灿116 30 60 肥胖1213 70 及格80 良好100 优秀40 64 及格及格李浩天127 23 100 正常1342 74 及格11 70 及格100 优秀43 64 及格及格李万民128 28 90 正常1342 85 良好72 及格90 优秀45 64 及格79 及格李欣彤126 26 90 正常1342 74 及格12 60 及格100 优秀42 64 及格及格李欣彤130 36 60 肥胖1213 70 及格64 及格100 优秀40 64 及格及格李冠霖126 25 80 正常1213 90 优秀76 及格100 优秀52 85 良好92..5 优秀李文康125 30 80 超重1342 85 良好10 100 优秀95 优秀35 62 及格良好史宜林122 25 96 正常1213 80 良好11 78 及格90 优秀42 64 及格及格张蕴菡120 23 88 正常1213 80 良好10 100 优秀100 优秀40 62 及格良好张弛126 24 98 正常1342 85 良好72 及格90 优秀41 64 及格79 及格李欣珊113 20 100 正常1342 74 及格74 及格95 优秀40 64 及格及格季方云115 28 60 肥胖1213 70 及格12 60 及格100 优秀43 64 及格及格李彤136 30 100 正常1213 70 及格12 60 及格100 优秀45 64 及格良好李帅128 30 88 正常1342 85 良好92 优秀95 优秀52 90 及格优秀杜双宇126 27 89 正常1342 85 良好70 及格85 良好40 62 及格及格李梦晨125 30 80 超重1342 85 良好12 68 及格90 优秀41 64 及格及格李露130 30 100 正常1342 85 良好72 及格90 优秀45 64 及格82 良好王贺115 21 95 正常1342 85 良好72 及格85 良好41 64 及格及格董一澳126 30 80 超重1213 80 良好66 及格100 优秀40 62 及格及格李涵115 31 60 肥胖1342 85 良好11 78 及格90 优秀43 64 及格及格

体能测试实施方案

曲阳县公开招聘 森林草原消防队员体能测试实施方案 一、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测评。 二、体能测试对象 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 三、体能测试项目 1、单杠引体向上; 2、长跑:3000 米。 体能测试采取百分制计分,成绩当天公布。 四、体能测试时间 年4 月29 日。 五、测试地点 永宁中学体育场。 所有考生务于4 月29 日上午7 时前到永宁中学操场报到。 六、体能测试工作步骤和程序体能测试评委及工作人员按照规定时间、地点报到集中,随即进入体能测试入闱封闭,直到体能测试全部结束。入闱封闭时间,全体人员必须自觉遵守入闱封闭工作纪律,任何人必须服从招聘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擅自单独活动或与外界接触、进行通信联络等。

1、测前培训工作人员培训。对体能测试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动 员讲话。 评委培训。宣读评委工作纪律;体能测试组长主持学习体能测试实施方案,讲解评分标准、步骤和程序。 考生凭身份证、体能测试准考证进入体能测试地点集中。登记测试号码,人号对应,测试叫号不叫名。 2、组织体能测试体能测试评委一律从永宁中学聘请。体能测试人员由引导员带入测试场地接受测试。项目依次为:单杠引体向上、3000 米长跑。 评委依据体能测试评分表评分。每项测试结束后,评委将测试成绩及赋分登记到评分表(一式两份),经所有评委和监督人员签字后,一份留存,一份公示。所有测试项目结束后,解除封闭。 七、组织领导体能测试工作在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下设考务组、体能测试组、安全保卫组、纪检监察组、医务组、后勤保障组。体能测试组设评委组长1 名,评委2 名。纪检监察组设组长1 名,监督员3 名(纪检委1 名、人社局1 名、林业局1 名)。 八、纪律要求 体能测试是公开招聘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保证招聘质量 具有重要作用。评委及工作人员必须高度负责,坚持公道正派,为考生提供公平的考试环境。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体能测试纪律,违纪者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试项目标准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 发布日期:2013-10-14 15:58:52 (一)男子组 (二)女子组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实施规则 一、10米×4往返跑 场地器材:10米长的直线跑道若干,在跑道的两端线(S1和S2)外30厘米处各划一条线(图1)。木块(5厘米×10厘米)每道3块,其中2块放在S2线外的横线上,一块放在S1线外的横线上。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试方法:受测试者用站立式起跑,听到发令后从S1线外起跑,当跑到S2线前面,用一只手拿起一木块随即往回跑,跑到S1线前时交换木块,再跑回S2交换另一木块,最后持木块冲出S1线,记录跑完全程的时间。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时则进1。 注意事项:当受测者取放木块时,脚不要越过S1和S2线。 S1 S2 ←→ 30厘米 图1 二、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

场地器材:400米田径跑道。地面平坦,地质不限。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试方法:受测者分组测,每组不得少于2人,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口令或哨音后开始起跑。当受测者到达终点时停表,终点记录员负责登记每人成绩,登记成绩以分、秒为单位,不计小数。 三、纵跳摸高 场地要求:通常在室内场地测试。如选择室外场地测试,需在天气状况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当天平均气温应在15~35摄氏度之间,无太阳直射、风力不超过3级。 测试方法:准备测试阶段,受测者双脚自然分开,呈站立姿势。接到指令后,受测者屈腿半蹲,双臂尽力后摆,然后向前上方快速摆臂,双腿同时发力,尽力垂直向上起跳,同时单手举起触摸固定的高度线或者自动摸高器的测试条,触摸到高度线或者测试条的视为合格。测试不超过三次。 注意事项:(1)起跳时,受测者双腿不能移动或有垫步动作;(2)受测者指甲不得超过指尖0.3厘米;(3)受测者徒手触摸,不得带手套等其他物品;(4)受测者统一采用赤脚(可穿袜子)起跳,起跳处铺垫不超过2厘米的硬质无弹性垫子。

体能测试时间安排表

云南工商学院关于2013年组织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的实施方案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文件《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上报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22号)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我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1、设置《标准》测试工作组,由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统一管理指导、教务处、学生处、人文、基础部体育教研室具体组织实施。 2、具体职责: 《标准》测试、数据上报等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该项测试实行校长责任制,请各部门认真组织测试工作,安排落实。 (1)教务处:《标准》测试过程教师工作量的核算。(11级、12级学生每一个测试时段,每位测试教师以2课时计算) (2)学生处:①组织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视力的填写;②按照体能测试时间安排,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体能八项指标的测试;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学生个人相关信息的填写;④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工作,积极配合测试。 (3)人文、基础部体育教研室:①组织学生进行体能八项指标的测试并填写;②测试所需器材的申报、购买;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相关数据的统计、上报。

二、具体事项 (一)测试时间:1、11级、12级学生于2013年9月12日(周五、 周六、周日除外)每天下午17:20-18:40 2、13级学生开课后进行随堂测试。 (二)测试项目:1、身高;2、体重;3、视力;4、肺活量;5、50米跑;6、坐位体前屈;7、立定跳远;8、中长跑(男:1000米、女:800米);9、引体向上(男);10、1分钟仰卧起坐(女) (三)测试对象:2011(本科)、2012(本、专科)、2013(本、专科)年入校在校学生 (四)数据上报时间:10月1日至10月31日 (五)上报年级:2011级、2012级、2013级。所上报的年级,必须是学生2013年9月1日开学后所在的年级、班级。 (六)测试的组织形式(具体安排见附表) 1.2013年9月13日前由学生处组织进行学生个人信息填写以及身高、体重、视力数据填写。 2. 2013年9月12日-10月25日(周五、周六、周日除外)由体育教研室每天下午17:20-18:30对11、12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定时、定点、组织测试。 3. 2013年9月23日-10月25日进行13级随堂测试。 (七)测试人员名单: 1、体育教研室全体教师:杨明强、甘茂文、郑春、郭雷、孙健、石成琨、李慧、兼职教师、学生会体育部全体成员(30人) 2、全体辅导员

(完整版)体能测试分析报告

根据平谷区教委体能测试标准,我校于2012年5月组织初一部分学生参加了平谷区第五届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赛。测试项目:身高体重、台阶试验、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男生)、坐位体前屈(女生)共6项,每人实际测5项。此次测试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一、具体统计数据 测试人数:40人测试总分:2783分平均分:69.6 优秀人数:1 优秀率:3% 良好人数:15 良好率:37% 及格人数:16 及格率:40% 不及格人数:8人不及格率:20% 二、结果情况分析 综上所述,从此次测试调查统计结果看,本次体能测试成绩较为理想,总分的优秀率不高。 立定跳远中高分段同学不多,男女生出现不及格的现象较多。由数据上看,同学对跳远的基本技术都有一定的掌握,也达到了一定的身体素质水平,但技术方面掌握得并不全面,大部份同学的身体素质有待进一步增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需要加强下肢爆发力的练习和腰腹力量练习,通过多跳,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总结经验,从而加深对跳远技术的理解,提高个人成绩。 台阶试验的不及格率较高,作为体能考试中的困难项目,针对其具体情况,在日后训练中必须将该项目作为重点项目抓。只有在

把握好在最困难的项目的情况下,才能将该优势发挥到最大的极限.。在接下来的日子来需要稳抓基本功,有氧代谢力等力量训练。 仰卧起坐的难度不大,基本上都能在指定时间内达到满分标准,但也正因为该项目有其特点,所以要求每一位女生必须加强训练,注意动作要求,确保在测试中稳拿满分,不能在起跑线上让别人抛离开。 握力和坐位体前屈的同学们的总体表现令人满意。由于经过力量和柔韧的训练,体能上都基本能跟得上,但普遍存在力不从心的现象。肺活量和立定跳远学生技巧掌握的不好,成绩一般,以后要针对这方面多做下肢力量练习。针对肺活量指数偏低的现象以后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耐久跑练习,注意要坚持经常、跑和呼吸配合、距离适当、强度不宜大。 针对,优秀人数少优秀率较低的现象,要找出症结所在,加强训练,针对成绩良好的学生,要对他们多做思想教育,让他们继续努力争取在下次测试时进入优秀行列,针对及格的学生,要找出学生的弱势项目,加强训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不及格的学生,要从基本抓起,是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测试项目的特点和技巧,加强弱项的练习。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加强日常训练才能使成绩有所突破。同时体育锻炼讲究科学,科学的训练方法是成绩提高的重要保证。目前大部份同学都能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但在练习的过程中缺乏

公安警察职位体能测试和体检标准

附件七-1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 项目、标准和实施规则 一、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 (一)男子组 (二)女子组 (三)其中一项不达标,视为体能测评不合格。 二、实施规则 (一)10米×4往返跑

场地器材:10米长的直线跑道若干,在跑道的两端线(S1 和S2)外30厘米处各划一条线(图1)。木块(5厘米×10厘米)每道3块,其中2块放在S2线外的横线上,一块放在S1线外的横线上。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试方法:受测试者用站立式起跑,听到发令后从S1线外起跑,当跑到S2线前面,用一只手拿起一木块随即往回跑,跑到 S1线前时交换木块,再跑回S2交换另一木块,最后持木块冲出S1线,记录跑完全程的时间。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非“0”时则进1。 注意事项:当受测者取放木块时,脚不要越过S1和S2线。 S1 S2 ←→ 30厘 米 图1 (二)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 场地器材:400米田径跑道。地面平坦,地质不限。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试方法:受测者分组测,每组不得少于2人,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口令或哨音后开始起跑。当受测者到达终点时停表,终点记录员负责登记每人成绩,登记成绩以分、秒为单位,不计小数。 (三)纵跳摸高 场地要求:通常在室内场地测试。如选择室外场地测试,需在天气状况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当天平均气温应在15—35摄氏度之间,无太阳直射、风力不超过3级。 测试方法:准备测试阶段,受测者双脚自然分开,呈站立姿势。接到指令后,受测者屈腿半蹲,双臂尽力后摆,然后向前上方快速摆臂,双腿同时发力,尽力垂直向上起跳,同时单手举起触摸固定的高度线或者自动摸高器的测试条,触摸到高度线或者测试条的视为合格。测试不超过三次。 注意事项:(1)起跳时,受测者双腿不能移动或有垫步动作;(2)受测者指甲不得超过指尖0.3厘米;(3)受测者徒手触摸,不得带手套等其他物品;(4)受测者统一采用赤脚(可穿袜子)起跳,起跳处铺垫不超过2厘米的硬质无弹性垫子。 摘自:《关于印发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的通

6体能测试时间安排

体能测试时间安排 摘要 为了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某校按照教学计划安排要对学生进行身高和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以及握力和台阶试验这5方面的测试。这5个项目所匹配的仪器台数和测试的时间不同。 学校要求每班每个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所有项目的测试,并在5个测试所用的时间段数最少的条件下,尽量节省学生的等待时间。 本文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应用学校现有的仪器设备、场地容纳人员数量、在规定测试的时间,利用队列原理对学生由小到大分成4组,并使他们的总等待时间最短,我们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minQ=S/T*2。并利用Mathematica、Word和Excel等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使得学生等待时间最短。 在上面模型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三种方案,回答了题目中的问题二。方案一虽然运行速度比较快,但需要引进各项仪器22台,且场所需要扩容,所以该方案不可行;方案二在一上午可以完成学生测试,需要引进仪器13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方案二也可行;方案三在一天的时间可以完成全校学生的测试且引进器材比较少,共4台,通过以上比较我们认为方案三最合理。 关键词 效率分组队列原理等待时间 一、问题的提出 体能测试主要是测量身体的四大基本素质: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通过这些测试,才可以了解自身的基本体质状况,以便提高身体素质。现有某校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各班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测试包括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和台阶试验5个项目,均由电子仪器自动测量、记录并保存信息。该校引进身高与体重测量仪器3台,立定跳远、肺活量测量仪器各1台,握力和台阶试验测量仪器各2台。 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4个项目每台仪器每个学生的平均测试(包括学生的转换)时间为10秒、20秒、20秒、15秒,台阶试验每台仪器一次测试5个学生,需要210秒。 每个学生测试每个项目前要登记学号,平均需时5秒。仪器在每个学生测量完毕后学号将自动后移一位,于是如果前后测试的学生学号相连,就可以省去录入时间,而同一班学生的学号是相连的。 学校安排每天的测试时间为8:00-12:10与13:30-16:45两时间段。测试都在最多容纳150个学生的小型场所进行,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参加测试的各班人数见附表。 学校要求每班每个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所有测试项目,并在整个测试所需时间段数最短的条件下,尽量节省学生的等待时间。

体能测试成绩管理系统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c1189214.html, 体能测试成绩管理系统设计 作者:董向伟李博张金美 来源:《河南科技》2019年第04期 摘要:在信息化大环境的推动下,传统体能测试的统计管理方式已显烦琐,相关系统管 理软件亟待开发。本文提出了一套体能测试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开发主要使用Python 语言,Web框架选用Django框架。该体能测试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较高的推广价值,能在学校全面推广使用。 关键词:体能测试成绩管理系统;Python;Django架构;管理后台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9)04-0024-02 Design of Physical Fitness Test Management System DONG Xiangwei LI Bo ZHANG Jinmei (School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Huai’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Huai’an Jiangsu 223003) Abstract: Promoted by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the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management of physical fitness testing has become cumbersome, and the related system management software needs to be developed urgently. In this paper, a design scheme of physical fitness test management system was proposed. The system is mainly developed in Python language, and the Django framework is chosen as the Web framework. It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high popularization value,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schools.

司法警察体能测试须知

司法警察体能测试须知 一、测试项目: 二、体能测评实施规则: 1、立定跳远 测试方法:受测者在起跳线后双脚同时起跳并同时落地,以后脚跟与起跳线之间的距离计成绩。 2、10米×4往返跑 测验方法:受测者用站立式起跑,听到发令后从S1线外起跑,当跑到S2线前面,用手推倒标志物随即往回跑,跑到S1线前时用手推倒标志物,再跑回S2用手推倒标志物,最后冲出S1线,记录跑完全程的时间。记录以秒为单位,保留二位小数。 3、俯卧撑 测试方法:受测者分组测试。测试前,受试者双臂伸直,分开与肩同宽,手指向前,双手撑地,躯干伸直,两腿向后伸直。听到发令后,受试者屈臂使身体平直下降至肩与肘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将身体平直撑起,恢复到开始姿势。此时,为完成一次俯卧撑动作。受试者须连续不断的重复此动作,测试人员记录一分钟内完成次数。

三、考场纪律: 1、考生按抽签号顺序进行分组参加测试;测试开始后,考生由工作人员按顺序依次引入指定测试位置,进入后不得介绍本人姓名,只能说明测试顺序号,并将顺序号牌挂在正胸前。 2、测试前,考生要认真听工作人员讲解测试项目的规则、合格标准及注意事项。 考生须严格遵守考场操作规程,提前做好充分准备,防止测试时肌肉拉伤等现象发生,并在测试时注意安全。 如有心脏病等疾病史不适宜参加体能测试或有其他不适宜进行剧烈运动的情况不能参加测试的,应提前告知现场工作人员,以免发生意外。如隐瞒病史或情况参加体能测试,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3、测试期间,考生应严格遵守测试规定和纪律要求,如有违反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宣布取消测试资格或宣布测试成绩无效等处理。 考生须接受工作人员统一管理和安排,不得随意走动、喧哗。考生进入测试场所,通信工具必须关闭并主动交工作人员集中保管,否则一经发现,作违纪处理。参加测试时,着装不作统一规定,以运动类服装为宜。 考生应服从裁判,不得有替考现象发生,一经发现取消测试资格。 测试结束,将号码布交给各组领队,同时取回手机,离开考场,不得在考场逗留。

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试项目及标准

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 体能测试项目、标准及实施规则 根据人事部、公安部人发〔2001〕74号文件印发的《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规定,体能测试项目、标准及实施规则如下: 一、项目及标准 (一)男子组: (二)女子组: 体能测评项目男女均为四项,分25岁以下和25岁以上两个年龄组分别组织测评。 男子组:10米×4往返跑;100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

向上。 女子组:10米×4往返跑;800米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25岁以下限1分钟,25岁以上不限时)。 二、实施规则 (一)10米×4往返跑 场地器材:10米长的直线跑道若干条,在跑道的两端线(S1和S2)外30厘米处各划一条线(如下图)。木块(5厘米×10厘米)每道3块,其中2块放在S2线外的横线上,一块放在S1线外的横线上,秒表若干块。 测验方法:受测者用站立式起跑,听到发令后从S1线外起跑,当跑到S2线前面,用一只手拿起一木块随即往回跑,跑到S1线前时交换木块,再跑回S2交换另一木块,最后持木块冲出S1线,记录跑完全程的时间。记录以秒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小数非“0”时则进1。 注意事项:当受测者取放木块时,脚不要越过S1和S2线。 S1 S2 ←→30CM

(二)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 场地器材:400米田径跑道。地面平坦,地质不限,秒表若干块,使用前应进行校正。 测验方法:受测者分组测,每组不得少于2人,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口令或哨音后开始起跑。当受测者到达终点时停表,终点记录员负责登记每人成绩,登记成绩以分、秒为单位,不计小数。 (三)立定跳远 场地器材:一小块平坦地面,量尺。 测验方法:划一条横线,受测者站立横线后,脚尖不得越过横线,起跳时两脚必须同时离地,落地后不得再移动脚位。测量跳远距离时,以脚后跟末端与横线的垂直距离为准。 (四)引体向上 场地器材:高单杠或高横杠,杠粗以手能握住为准。 测验方法:受测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呈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身体不能有附加动作),上拉到下颌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记录引体次数。 (五)仰卧起坐 场地器材:垫子若干块,铺放平坦。 动作规格:受测者全身仰卧于垫上,两脚屈膝稍分开,大小腿成直角,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另一人压住受测者两

体能测试与安排

体能测试时间安排 摘要 本文中的体能测试时间安排问题是典型的排队论问题,通过计算我们了解到,在被10整除的小组中,若安排妥当,进行台阶测试的时间恰为进行其余四项所用时间之和,即班级体能测试所花的时间就为测试台阶试验的时间。 并由此得到每一位同学测试的单位时间为21.25s,学生总人数为2036人,总共需要12.0181小时.由题意所知道,要保证所用时间段最少的情况下,采用三天的每个上午共3个时间段进行统筹安排,最后得出班级的具体安排顺序。 关键词:排队论台阶试验

一、问题重述 某校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各班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测试包括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和台阶试验共5个项目,均由电子仪器自动测量、记录并保存信息。该校引进身高与体重测量仪器3台,立定跳远、肺活量测量仪器各1台,握力和台阶试验测量仪器各2台。 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4个项目每台仪器每个学生的平均测试(包括学生的转换)时间分别为10秒、20秒、20秒、15秒,台阶试验每台仪器一次测试5个学生,需要3分30秒。 每个学生测试每个项目前要录入个人信息,即学号,平均需时5秒。仪器在每个学生测量完毕后学号将自动后移一位,于是如果前后测试的学生学号相连,就可以省去录入时间,而同一班学生的学号是相连的。 学校安排每天的测试时间为8:00-12:10与13:30-16:45两个时间段。5项测试都在最多容纳150个学生的小型场所进行,测试项目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参加体能测试的各班人数见附表。 学校要求同一班的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所有项目的测试,并且在整个测试所需时间段数最少的条件下,尽量节省学生的等待时间。 请你用数学符号和语言表述各班测试时间安排问题,给出该数学问题的算法,尽量用清晰、直观的图表形式为学校工作人员及各班学生表示出测试时间的安排计划,并且说明该计划怎样满足学校的上述要求和条件。 最后,请对学校以后的体能测试就以下方面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如引进各项测量仪器的数量;测试场所的人员容量;一个班的学生是否需要分成几个组进行测试等。 附表参加体能测试的各班人数 班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人数41 45 44 44 26 44 42 20 20 38 37 25 45 45 45 班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人数44 20 30 39 35 38 38 28 25 30 36 20 24 32 33 班号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人数41 33 51 39 20 20 44 37 38 39 42 40 37 50 50 班号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人数42 43 41 42 45 42 19 39 75 17 17 二、问题分析 本题要求56个班级的学生需要在容纳人数为150人的场所进行测试。由观察可知,在一定时间内,台阶测试、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测试5种仪器可测人数的比值为1:6:1:1:2,可知台阶测试所花时间最多。为保证学生的等待时间尽量短,我们将对一个班级进行分批测量。台阶测量的所花的时间最长,应保证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台阶测量仪器工作不间断。所以任何时刻台阶仪器上都应有10人在上面,这时候可分为10人一组。

体能测试时间安排(D题)论文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D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Y4402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刘小英 2. 路候桃 3. 高利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高治源钟少玲 日期: 2007年 9 月 21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 D题:体能测试时间安排 摘要: 本文通过计算全体学生体能测试所用的总时间以及每批测量所需的时间,确定了该校完成测试所需的时间接近两天。为了在这两天内将人数完全不同的各个班级进行合理的搭配,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必须把分散的班级人数进行排序整理,然后对应赋予顺序数。利用九宫图的均衡思想构造半幻阵,通过半幻阵的均衡特性获得每批人数分配的基本均匀。但在一般的规律之下总有一些特殊情况,这时通过微调使它达到各批人数的近似相等。然后将各批测试人数平均分配到4个时间段内,为了使每批学生等待时间最短,应该将各班的学生依序安排在5个测试点处形成圆周流水运转方式。这样每个班在录入个人信息上只需花费5秒钟。本文还充分讨论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并对学校以后的体能测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在测试场所人员容量不变的情况下,我们设置出方便的可执行的程序,供该校在以后的体能测试中应用。 关键词: 数学模型;排序;半幻阵;微调;圆周流转;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