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度调整方式

合集下载

关于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探讨

关于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探讨

关于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探讨摘要:地铁是城市交通运输发展关键部分,为加大对优化城市交通运输的贡献,应高度重视提高地铁运营效率,加大对优化城市交通运输的贡献。

地铁相比其他交通工具在,地铁更加安全、准时和舒适方面比其他交通工具有优势,特别是在减少与交通堵塞拥堵有关的问题方面。

地铁由于其特殊性,对交通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地铁行车组织的高效调整是确保地铁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对行车组织行车调整进行简要探讨研究。

关键词:地铁行车组织;行车调整方式;分析地铁是我们今天是现今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交通工具,在运行中,地铁具有不断变化的动态特性,。

在许多运行情况下,会有更复杂、更随机的特性,例如紊乱秩序、客流增减和设备故障。

列车调度必须能够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行车调整措施,以确保列车运行的顺畅性和稳定性。

为了更好地组织行车组织地铁,我们必须能够进一步研究调度调整行车组织。

一、调度行车调整的重要性地铁运行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在运行过程中,各种情况可能会任意而复杂地发生,例如异常乘客变动、列车故障、突发安全等随时危及地铁运行的情况。

因此,在地铁运营期间调度行车组织调整很重要。

各设施依靠其对地铁运营信息的全面了解,以及在整个地铁运营过程中、,为了乘客利益以及在各种运营情况下应对地铁紧急情况紧急处置。

,尽量减少地铁突发情况造成的危害,确保地铁正常运营,缓解交通压力发挥。

二、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的原则1.安全性。

为了优化地铁组织的行车组织调整效率,首先必须处理安全性原则实施问题,以及需要更适当、更适当地应用行车调整模式,以避免安全问题。

它对乘客或地铁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因为行车组织没有得到管理,而且在地铁中更为严重。

为此,地铁组织和地铁管理部门必须密切跟踪行车调整模式的选择对安全的影响,彻底评估其未来的应用,分析安全风险,禁止所有有漏洞的行车调整计划,有效确保地铁系统和乘客的安全。

为提高安全性,还可以使用虚拟工具选择行车调整模式进行前期仿真,以消除安全隐患,并最终反映乘客的更高安全风险。

轨道交通常用的行车调整方式解析

轨道交通常用的行车调整方式解析

轨道交通常用的行车调整方式解析一、列车调整的原则1、正常情况下,列车运行由信号系统自动调整,必要时,行调可人工介入,利用多种行车调整手段,使客车在后续车站正点开出,保持均衡的行车间隔。

2、当列车发生晚点时,行调应通过有关车站和司机了解晚点原因,要求前方站组织好乘客上、下车。

如晚点是因为车辆原因导致时,行调需将晚点原因通报检修调度。

3、遇列车故障无法维持运营或继续运营存在故障风险时,原则上不组织列车带病上线运行,安排备用车上线调整;若专业人员没有给出建议或无备用车时,由值班主任根据实际决定是否抽线调整运营。

4、发生故障时应视故障实际情况由正常运营→有限度运营→中断运营或由中断运营→有限度运营→正常运营的梯级模式进行故障情况下的行车组织,防止走向故障→中断或中断→正常两个极端。

二、常用列车调整的方法1、扣车A)当发生设备故障或突发事件时,行调要立即扣停后续列车,必要时也需扣停邻线进入故障影响区域的列车;B)行调扣车时,尽量将列车扣停在站台待令,遇特殊情况需将列车扣停在区间待令时,行调需通知司机做好乘客广播,并根据扣车时间通知环调开启区间隧道通风;C)行调直接通知司机执行扣车命令时,必须同时通知车站。

2、多停A)列车运行发生阻塞,导致全线行车能力降低,需要立即组织多停拉大行车周期;B)当发生故障时,行调除对故障点后续列车进行多停命令外,还需对故障点前行列车执行多停命令;C)因时刻表规定的列车区间运行时间有一定的冗余,一般情况下全线列车在前方各站比照正常停站时间多停1~2分钟。

若故障影响较大,可增加多停时间。

3、始发站晚发A)常与多停一起使用,组织列车在两端站晚发以增加始发站的发车间隔;B)无法改变故障点的延误情况,并且人为的增大了后续列车的晚点。

4、列车区间限速运行A)当正线运营秩序发生紊乱时,行调可命令人工驾驶模式限速运行,延长区间运行时间,增大单列车的行车周期;B)限速是对多停、晚发的补充,其主要作用就是将旅行时间耗费在区间运行的过程中,减少在站停车时间,削弱乘客对列车延误感受。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度调整方式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度调整方式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度调整方式科学合理的地铁行车组织调度调整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地铁系统的运行效率,本文主要针对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度调整方式进行探究,指出地铁调度调整的相关策略以及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希望能为地铁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标签:地铁行车组织;调度;调整一、引言在地铁运营的过程中,要贯彻落实统一指挥、高度集中、逐级负责的原则进行行车调度,在发生设备故障以及突发事件时,要保证调度指挥的及时性、准确性、安全性以及高效性。

地铁控制中心以及行车调度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责任,降低突发事件对地铁运营造成的影响,保证地铁运营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地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铁行车组织调度的作用和价值地铁运营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和持续的过程,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突发事故问题,影响行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运营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具有复杂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这也给地铁的稳定通行带来了一定的干扰因素。

在实际列车日常运行的过程中,客流的增加减少、运营秩序的紊乱、列车的晚点、设备故障以及突发事件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列车运营组织工作的质量,需要结合地铁站的实际影响因素,合理开展行车调度,及时采取调整措施,减少突发事件对地铁运行的影响。

地铁行车组织的调度调整指挥工作是对全局性的行车组织进行科学、安全、灵活的调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地铁设施设备的潜能,将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减少地铁行业的经济损失。

地铁运营是动态的过程,运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各种突发情况,要求地铁控制中心行车调度员在日常行车组织的过程中,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沛的精力、准确的判断以及果断的处理;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以及突发事件的影响,立即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对全线列车进行正确科学的组织调度,采取多种形式使得列车尽可能的可以按照运营时刻表行车,保证乘客出行以及地铁运力。

三、地铁行车组织的调度调整方式(一)停运或下线地铁停运或下线的调度组织调整方式主要应用于列车无法提供常规服务以及出现某种故障的情况下,通过停运或者下线操作使得列车可以退出。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地铁运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受人、机、环境的影响,使运营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都具有随机性、复杂性。

如列车的晚点、客流增减、运营秩序的紊乱、突发事件及设备故障等的影响,都要求行车组织者在运营组织工作中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合理地采取行车调整措施,使列车尽可能按列车运行图安全、准点行车。

在实际工作中多数情况下进行行车调整时,使用的调整方式并非单一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多种方式并行,这时将增加行车调度员关注点及操作量,产生更多不安全因素。

因此在进行行车调整时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地铁人员、设备、设施的潜能,维持降级运营服务,又将行车调度员的关注点及工作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做到安全与效率并重。

一、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度调整要则地铁行车调度调整要求立足行车组织的全局性加以科学、安全、灵活的调整,以期将地铁设备装置的工作潜能发挥到极致,从而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其运输能力,并最大程度的减小客流增减、设备故障、运营混乱、突发事件等对地铁运营的干扰和影响[1] 。

而在地铁行车组织中运用调度调整方式时,必须切实落实四点原则,首先是安全,其作为地铁运营企业的生存基础和发展保障,必须在任何情况下予以优先考虑,以便切实保障行车、设备、乘客、财产安全;其次是快速,要求在对行车作出调度调整时, 必须基于快速的反应、 报告和处置把握住关键时间, 以此最大限 度的降低影响;再者是全面,即在调整运营时,不得过度关注设 备故障、突发事件等单一因素, 而忽略了整个局面; 最后是服务, 要求在采取调整策略的同时为乘客提供相关信息, 以便进一步降 低影响和损失。

二、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度调整方式 为确保地铁安全行车和正点运营, 必须动态监测其运行环境 和运行状态, 若发现异常, 则应借助调度调整使其尽可能保证行 车及运力,而常见的调度调整方式包括:1. 列车站前折返当列车处于终点站时往往需要进行折返调整, 若采用站后折 返方式,虽然其通过接发车之间的平行作业有效避免进路交叉和 上车、下车的客流汇合,但折返时间有所延长 [2] 。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整方式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整方式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整方式摘要:在运行指挥中心地铁组织调节对于地铁的安全运营存在着十分重要作用。

文章通过描述调度调整的基本原则,探讨分析地铁调度调整的方案,并给出对应的方案和意见,为地铁调度调整,保障地铁安全运营提供参照根据,从而增强地铁服务能力。

关键词:地铁行车指挥、调度调整、行车安全一、前言地铁运营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当中受许多的因素影响,从而导致运营过程发生的各种状况都具备随机性、复杂性。

例如地铁的晚点、乘客数量变化、行车次序的混乱、突发事件及地铁故障等的情况发生,都要求行车组织人员在运营组织安排中依据状况的产生,适时有效地进行行车调整方案,使地铁尽量依照地铁运行图安全、准时运行。

在现实工作中很多情况下实施行车调整时,采用的调整方案不是唯一的,而是依据现实情况多个方案同时实施,此时将增加行车调度者注意事项和工作量,存在更多不稳定因素。

所以在实施行车调整时一方面最大程度地发挥地铁各类资源的潜能,保持降级运营服务,同时将行车调度员的注意事项以及工作量保持一稳定的水平,做到安全与效率共同掌握。

二、调度调整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作用针对地铁实施调配调节中地铁行车组织为一动态的过程。

在地铁运营的当中,乘客人数的改变、地铁的运营时刻变化、运行秩序发生混乱,以及突发事件和地铁故障等状况的产生都存在不确定性、复杂性。

所以,为了保障地铁依照运行图进行运作,运营单位在工作的当中,依据行车调配的实际改变状况,策划合理、有效、科学而的调节方案。

一般情况下,行车调度指挥工作就是在整个范畴内,经过开发地铁装置,以及有关设备的潜力,对运营实施安全、有效、灵活的调整,在某一的程度范畴内,控制突发事件的影响范畴,保障地铁安全运行,从而使地铁仍然保持的运输能力。

三、调度调整的原则在地铁行车组织中,安全、快速、全面、服务是进行地铁调度调整的基本原则,在遵照以上原则的基础上,保证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安全:在地铁运营企业中,安全是其求生存、谋发展的基础,更是该企业实施持续经营的重中之重。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探索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探索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探索摘要:在城市轨道交通日常运营过程中,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地铁晚点事件的时有发生,这一方面影响服务质量,另一方面给运营线路带来一定的运营风险。

适时调整行车组织方式,将会有效地减少对地铁运营组织的影响。

关键词:地铁行车;调整引言:城市地铁运输的相应部门和公司需要结合地铁车站运营情况,制定各种应急预案,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但在地铁交通调度处置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应急处置效率低下,影响实际工作质量效果,威胁地铁运营安全。

1地铁列车调整方式(1)停运、下线。

对因故障而影响运营服务的列车,必须组织停运或下线,使该故障列车退出行车计划。

该模式主要用于始发站和终点站。

(2)加开、替开。

由于客流短时间内增加或受地铁线路其他故障影响,可组织开通备用列车。

对于终点站停运无法上线的列车,可采用备用列车进行更换,并按计划运行。

增加和更换列车是为了保证按计划行车,满足客流量运载要求。

(3)限速或增加停站时间。

在实际行车组织中,根据需求进行限速和增加停车时间的情况较多。

调整限速、增加停车时间的目的是保证故障列车或车站有足够的处理时间和统一的行车间隔。

(4)两端始发站行车运行调整空间较大。

因此,在始发站组织早、晚点发车可以有效地调整行车间隔,保证行车按图运行。

(5)载客越站(跳停)。

一般来说,不采取这种措施。

如因车辆、设备故障、事故及客流突变等原因造成车站不具备安全乘降条件时,行车调度员可以实施跳停适当地保持列车在部分车站的运行,使列车能够缩短运营时间,减少对后续列车的影响。

(6)单线双向运行。

当线路或车站因设备故障不能通过故障区段时,必然影响全线行车运行,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部分车站和区段不能通车,导致车站乘客滞留人数增加。

为了减少影响,保持最大的运营服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组织一条地铁线路列车往返运行。

(7)放空追线。

当地铁到达终点站出现较大延误时,可以组织地铁在折返运行后不载客运行。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分析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分析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分析摘要:在当前城市交通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中,地铁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核心组成部分,应予以高度重视,以促进地铁运营实际效果的不断提高,为城市交通管理体系的完善做出更大贡献。

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地铁线路的不断增加,地铁交通组织的难度系数也在不断扩大,虽然它方便了每个人的交通。

如果地铁交通组织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地铁运营的实际效果,甚至产生安全风险。

因此,在地铁运营组织中密切关注列车运行调整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有效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法。

关键词:地铁行车组织;行车调整;方式1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概述1.1列车停运在地铁车站的列车运行组织协调中,停车是一种常见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法,它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列车运行中的重大事故问题,同时操纵列车不合理运行造成的能耗损失。

根据列车停运方式的应用,地铁站行车组织管理层有必要了解所有列车的运行状态。

如果发现列车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存在共同的安全隐患,应将列车停在始发站或终点站,以便于立即完成维护和解决,防止列车在故障情况下继续运行;如果列车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发现严重的安全隐患,必须借助中心站停车线立即停车,以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

此外,在地铁站城市交通运营的全过程中,如果发现乘客人数较少,且目前运行的列车总数明显超过要求,可以对部分列车停车进行调整,以便于完成理想的节能环保目的地。

1.2列车加速在地铁车站的列车运行组织协调中,由于列车自身的一些问题或外部条件的影响,很可能导致列车晚点,这不仅会损害服务质量,还会影响其他列车的运行。

因此,有必要采取适当有效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列车加速度是一种更直接的调整方法。

列车运行组织经理应根据列车晚点的情况,科学安排列车加速,尽量保留相应的工期损失,并促使其超过规定的工期。

在列车加速度调整方法的应用中,规定在保证列车安全的基础上,列车运行安全是保证适当加速度的关键前提。

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情况下,还必须调整列车的加速范围,以防止因运行过快而造成的安全伤害。

地铁运营非正常情况下的调度调整方式分析

地铁运营非正常情况下的调度调整方式分析

地铁运营非正常情况下的调度调整方式分析摘要:在地铁运营非正常情况下,优先考虑可变更的监控方式,逐次降级,避免一降到底。

充分考虑由于运营突发事件对乘客造成的影响,要求各岗位相关人员做好对广大乘客的安抚和告知。

避免由于行车调整引起的客诉,争取获得广大乘客的尊重和理解。

关键词:地铁运营;非正常;调度调整1地铁行车组织非正常情况下的分类1.1 运营生产类运营生产类事件包括设施设备故障(信号系统故障、通信系统故障、供电系统故障、车辆故障、轨道电路故障、特种设备故障等)、建筑物坍塌、异物侵线、突发大客流、火灾、人员伤亡等。

1.2 自然灾害类自然灾害事件包括恶劣天气(汛情、雪天、其他恶劣天气)、地震、重污染天气等。

1.3 社会安全类社会安全类包括恐怖袭击、安检事件、治安事件等。

1.4 公共卫生类公共卫生类事件包括有毒气体侵入、突发疫情、食物中毒等。

2地铁行车组织调度调整的原则2.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地铁行车组织的安全生产方针。

地铁行车组织中为了更好优化行车调整的效果,首先应该积极关注安全性原则的践行,要求确保行车调整方式的应用较为适宜合理,避免因为行车调度不当,在地铁运行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1]。

2.2 先通后复、预判预控地铁运营出现突发情况时,行车调度员要做出快速响应。

应当遵循先通后复的原则进行处置,要做到反应快、动作快、处置快、汇报快。

充分收集事件现场的全面信息,结合经验与事件特征,充分预判可能的发展趋势,提前做好控制与调整措施。

将事件影响范围降到最低,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营。

2.3 统揽全局、全面精准行车组织调度调整时,能够统揽全局,做到点、线、面兼顾,关注线路全局的列车运行,保证合理的行车间隔。

信息的来往沟通应全面精准,避免反复沟通占用应急处置时间。

3地铁行车组织调度调整的方式3.1 临时限速临时限速是指通过限制列车最大运行速度,增加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长,以达到行车调整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工作,是对全局性 的行车组织进行安全、科学、灵活的调整,最大限度 地发挥地铁设备、设施的潜能,维持一定限度内的地 铁降级运输能力,把突发事件对运营的影响降到最 低。
2调度调整的基本原则
在地铁行车组织中,调度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安 万方数据
·54·
全、快速、全面、服务。 安全——是运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任
蕖露艇雨瓤瘪j交强蒜鬻蓬漤慧辫鏊濑濮鬣}冀瀑漆饕辫淤然浏港:燃§黼嚣鬻漆辫鎏鱼鹾j黼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度调整方式
刘浩江
(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210008’南京∥高级工程师)
摘要介绍了地铁运营的特点及调度调整的作用。结合 南京地铁1号线的实例,分析了各种行车调度调整方式。提 出在遭遇突发事件或设备故障时,行车调度调整必须遵守 “安全、快速、全面、服务”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地铁运营;调度调整;行车组织 中图分类号U 231+.92;U 292.4+5
3调度调整方式
地铁运营组织中,行车调度应严格按照列车运 行图指挥行车。当列车不能按图行车需要进行调整 时,必须考虑列车运行的安全以及对服务的影响,做 到恢复正点运营和行车安全兼顾。主要的调度调整 方式有以下几种:
(1)列车停运、下线。对有故障并影响服务的 列车,要组织停运或下线,使该列车退出服务。该方 式主要在始发站、终点站使用。对中途运行的列车 也可组织进入中间站存车线或回车厂检修。此种调 整方式在列车运行图上的表示即为“抽线”,就是实 际运行图的列车运行线条比计划运行图少。
4实例分析
行车调度的调整方式,取决于列车运行的具体 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下 面以笔者作为当班调度主任亲身经历的一起故障处 理事件为例,来说明调度调整方式在实际工作中的 应用。 4.1事件背景
·
气气
·
{≤舔瓣市:轿鹰交涸爨蕊黧辩鋈漆潦羹葵饕蓬瀵;懑鏊楚搽粪饕囊鋈黎麓.澈懑褰饕粪葵婆婆粪’漆蘩蓉潮蠛㈣l
续列车闭塞,同时导致上、下车客流汇合,需要车站及司机做好乘客引导工作。圆圈下行线
——里回 、L…}回 上行线
图1列车折返方式示意图
(11)始发站提前或推迟发车。始发站的存车 线数目相对较多,调整余地较大,因此,在始发站组 织提前或延迟发车,可以有效地调整运营间隔。
(12)加速车站作业,压缩停站时间。需要晚点 列车赶点时,可以要求车站做好客流组织,加速车站 作业;并通过人工取消“运营停车点”、通知司机提前 发车等方式压缩停站时间。
Reglllat沁stfate彰for’IhIn org阴i蕊tion
Liu Haojiang Abstract This articIe describeS the charact商stics of metro op— eration,the effect of tmin oOntmlling and the reg“ations baSed on the practical case of N删ing metrD“ne 0ne,analyz舀some strategies for reg谥ating and 00ntroujng trains. ’rhe author a卜 gu皓tht the baSic ml娲for Safety and b etter SeⅣice muSt be
2005年12月21日,南京地铁试运营仅3个 月,当日上线11列车,行车间隔为7 min 22 s。当晚 19:40,上行0920次列车(运行图计划在终点转备 用)因降弓(电客车受电弓降下)故障,无法担当备 用,经行车调度员(以下简为行调)调整终到迈皋桥 站后退出服务;19:46,下行1021次列车在南京站
19:57,1021次空车前往鼓楼存车线,在玄武门 站越站通过(由于故障车利用自身动力前进比由后 续列车救援所需时间短,故采用此方式)。1205次 列车在南京站随即投入服务,并限速40 km/h运 行,与故障列车保持适当间距。
万方数据
·56 ·
20:05,小交路列车2121次开往张府园站。 20:10,1021次列车进入鼓楼存车线,1205次列 车恢复正常运行。 20:20,全线列车恢复正常运行。 后来的调整过程中,对部分列车车次进行了变 更,并将1022次、1023次、1121次列车抽线,使实际 运行图与计划运行图一致。 本次事件的影响如下:清客2列(0222次新街 口站清客,1021次新模范站清客);1205次南京站清 客后又上客;抽线3列(1022次,1023次,1121次); 加开1列(2121次);全线退票21张,无乘客投诉。 4.3事件分析 本次故障处理中,行调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合理 地采取了多种调度调整方式,如车站扣车、列车下 线、小交路运行、越站通过、列车抽线、限速运行、始 发站推迟发车、变更车次、增加停站时间、救援准备 等,并遵守了“安全、快速、全面、服务”的原则,将故 障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总结本次事件的处理,其可取之处如下: (1)故障救援准备及时。1205次南京站及时 清客,1021次新模范站及时清客退出,及时通知车 站作好救援准备。事后证明该方式非常正确:运营 结束后,故障列车回厂时失去牵引力,由后续列车进
蓬灞{毛溯冀瓣器途拳薅蘧饕蓬饕鬻.鋈途蓬鏊饕葵鏊瀵添器滗襄鏊蒸鼙溪瀵港饕莲鏊羹褰饕襄葵蓬嚣蓬嚣嚣
(9)列车单线双向运行。单线双向运行,也称 “拉风箱”,就是在一条固定进路同一时间内只有一 列车 万往方返数运行 据。当一条线路上某个区段堵塞时,可
以在另一线路上的相同区段采用此种行车方式,但
是两端车站必须控制好列车进路,否则会引起列车
冲突。另外,如果两端车站距离过长,则该区段内乘
客的等待时间会增加。
图2南京地铁l号线平面示意图
4.2事件处理经过 19:46,1021次下行列车司机报:在南京站出站
后列车速度码突降,列车停在南京站——新模范站 区间。行调通知司机尝试RM(限制人工驾驶)模式
再次动车,司机动车后又停在区间,速度码在5 h/h
左右且区间停车3次。随后,检修调度要求切除 ATP(列车自动保护),尝试uRM(非限制人工驾 驶)模式动车后速度仍只有5 km/h左右。
(10)列车站前折返。列车在终点站折返时,通
常采用站后折返方式,如图1实线所示。此种方式
车站接发车采用平行作业,不存在进路交叉,有利于
确保行车安全,同时也避免了上、下车客流汇合,但
折返时间较长。为了缩短折返时间,可以采用站前
折返方式,如图1虚线所示。此种方式有利于缩短
列车走行距离,但列车折返会占用区间线路,影响后
followed in the trian oOn砌liIlg wh朗8。me urg即cy or failure
happens to the train equipm朗t. Key words metr睁operation;regulation strategy;train—orgalli—
zation
(2)列车加开、替开。由于客流的增加或故障 列车下线的影响,可以组织加开列车,一般使用备用 车或出厂列车。对在终点站退出服务的列车,可以 使用备用列车替开,仍按原交路运行。加开、替开的 目的是为了保证列车服务的数量,即运能满足运量。
(3)列车在车站扣车及区间临时停车。当前方 列车或车站设备故障时,要对后续列车进行扣车或 区间I临时停车。扣车是将列车扣停在后方车站,基 本原则是“谁扣谁放”。在区间临时停车是通知司机
——新模范站区间速度突降为5 km/h并3次停车, 行调组织该列车清客后进鼓楼站存车线退出服务, 并对全线列车进行调度调整;20:20全线列车恢复 正常运行。故障发生过程中,全线列车运行情况如 图2所示。
回圆圈圆圈骨团困圆回圆\园圆圈
回圈
圆圈 圆圈
注:实线框为故障发生时的车次位置(19:46):虚线框为l灰复正常运营时的车次位置(20:20)
(6)列车救援。列车在运行中发生故障,运行 速度极其缓幔或停滞,势必会造成线路堵塞,给全线 列车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此时可根据情况, 采用前方或后方列车清客后救援,将故障列车送至 存车线或回车厂检修。对因供电系统故障造成的救 援应当使用内燃工程列车。
(7)列车反向运行。地铁线路通常是按上、下 行分别设计,在同一线路上列车的运行方向是一致 的。当一个方向列车密度较大,而另一方向列车密 度较小时,为恢复列车正点运行,可利用有岔站的渡 线,将列车转到密度较小的线路上反方向运行;当一 方向由于列车故障救援等因素可能造成较大间隔 时,也可利用渡线将列车转到另一线路上反方向运 行,以缩小列车间隔,均衡运行。
鏊,漂蒸潮溪鞭嚣鏊溪溪.葵。漤蓬蓬添蒸l耩蓬葵葵饕饕葵赣一嚣嚣饕.嚣嚣嚣蓬蕊辏鬻鬻饕蓬粪饕饕饕辫鬻蹇溪
将列车临时停在区间,司机必须做好乘客安抚工作。 扣车及临时停车是调度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目的 是保证前方列车或车站有充分的时间处理故障。
(4)列车减速运行并增加停站时间。为了保证 故障列车或车站有充分的处理时间,使行车间隔均 匀,应该对相关列车进行限速并增加停站时间,控制 运营节奏。
Author’s address Nanjing Metro CC)mpally Lirllited硝filiated
(hnpany 0f C呻tion,210008,NanJing,Chim
l调度调整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作用
地铁运营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运营中的 各种情况都具有随机性、复杂性。客流的增减、列车 的晚点、运营秩序的紊乱、突发事件及设备故障等的 影响,都要求行车调度在日常的运营组织工作中根 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合理地采取调整措施,使列车尽 可能按运行图行车。
(5)列车越站通过或加速运行。为了使晚点列 车正点终到,可以要求司机加速运行,也可以组织列 车不停站通过,即越站(也称跳停)。采取越站方式 时,必须充分考虑对乘客的影响,相关车站及司机必 须做好服务工作。原则上客流较大车站及首末班车 不安排跳停。还要避免一列车连续越站及多列车在 同一车站连续越站。列车上客流拥挤或前方站出现 意外情况时,也可以采用此方式。如“十运会”开幕 当天,南京地铁为及时疏散奥体中心的大客流,就对 客流量很小的元通、中胜车站采取了越站方式,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