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四等水准测量——测绘、测量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四等水准测量——测绘、测量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四等水准测量——测绘、测量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四等水准测量

目录

摘要 (3)

一、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5)

(一)水准测量的概念 (2)

(二)高差及高程计算 (7)

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 (4)

(一)单一水准路线形式 (4)

(二)水准网形式 (4)

(三)水准点的布设 (10)

三、四等水准测量 (6)

(一)基本要求 (6)

(二)观测程序 (6)

(三)限差 (6)

四、仪器的使用和检验 (8)

(一)水准仪的构造 (8)

(二)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9)

(三)水准仪的检验 (9)

五、实例 (10)

(一)测区概况 (10)

(二)技术设计 (10)

(三)作业方法 (11)

(四)计算成果及评价 (25)

六、误差来源及消除方法 (28)

(一)仪器误差 (28)

(二)观测误差 (28)

(三)外界条件的影响 (29)

结束语 (32)

参考文献 (34)

致谢 (36)

摘要

在测量工作中,要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经常要确定地面点的高程。我们把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是测量任务中的一部分,其中,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精度最高,用途最广、一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确定建筑工程地面点高程的方法之一。实施测量过程中,要求测量人员要精心操作、以高度负责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测量工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下面将会配合千缘财富商汇的实例简单进行介绍。

一、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几何关系,利用仪器提供的水平视线观测立在两点上的水准尺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如图1-1所示,在需要测定高差的A、B两点上分别立上水准尺,在A、B两点的中点安置可获得水平视线的仪器,水平视线在A、B两尺上的截尺数分别为a、b,由于AB距离很短,地球曲率影响可忽略不计,则A、B两点的高差为

若水准测量是沿着AB方向前进,则A点称为后视点,其竖立的标尺称为后视标尺,读数值a称为后视读数;B点称为前视点,其竖立的标尺称为前视标尺,读数值b称为前视读数。当B点高程比A点高时,前视读数b比后视读数a要小,高差为正;当B点比A点低时,前视读数b比后视读数a要大,高差为负。

图1- 1 (一)水准测量的概念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水平视线,对竖立在两个地面点上的水准尺进行读数,从而计算两点间的高差,进而计算高程的一种测量方法。

(二)高差及高程计算

如图1-1所示,沿AB方向前进,A点为后视点,B点为前视点,两点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如果A点的高程为已知,则B点的高程为

工程测量毕业设计

存档号:学号: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分析水准测量的误差的来源及控制方法---以山西省某高速公路一期工程TJ4-4标段为例 系部: 测绘工程系 专业名称: 工程测量 指导教师Ⅰ: 姓名:

二0一二年十二月 诚信承诺 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 我承诺在毕业论文(设计)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在本人的毕业论文中未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未篡改研究数据,如有违规行为发生,我愿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 承诺人: 2012年 12 月 5

毕业设计(论文)评定表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摘要 本次作业以山西省某高速公路一期工程TJ4-4标段控制点SB43至SB48的三等水准测量为实例,阐述了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水准测量的方法与水准路线。总结了在水准测量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山西省测量误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在测量过程中容易忽略的细节从而导致测量成果不符合要求的问题,进一步改进了在水准测量过程中发现的这些问题,最终得到满足要求的测量结果。 关键词:水准测量水准仪高程误差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 1.2论文的主要内容 (1) 第2章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2.1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2) 2.2 水准测量方法与水准路线 (3) 第3章勘察设计过程中水准测量的问题及控制方法 (5) 3.1 水准测量的现状 (5) 3.2水准测量中出现的问题 (5) 3.3仪器误差(系统误差)及控制方法 (8) 3.3.1 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产生的误差及控制方法 (8) 3.3.2水准尺误差及控制方法 (9) 3.4观测误差(偶然误差)和控制方法 (9) 3.4.1符合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及控制方法 (9) 3.4.2调焦误差和视差的影响及控制方法 (10) 3.4.3水准尺的倾斜误差及控制方法 (10) 3.5 外界条件(偶然误差)影响和控制方法 (11) 3.5.1 地球球气差和日照风力引起的误差及控制方法 (11) 3.5.2 仪器升降和水准尺下沉的影响 (12) 3.6水准测量时应注意的事项 (14) 第4章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设计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孙文磊 年级:2011 专业:工程测量技术 指导教师:高润喜 完成日期:2014年5月1日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工程测量的测量仪器 第三章隧洞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网略图 第四章隧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设计说明 4.1 确定遂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网的等级进行遂洞横向贯通误差的预计4.2 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等级的各种技术要求 4.2.1 地面控制测量的等级标志形状和尺寸的设计 4.2.2 平面控制测量所用的仪器

第五章隧洞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设计说明 5.1 地上高程控制测量误差引起的竖向贯通误差≤15mm 5.1.1 竖向贯通误差的预算 5.2 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的各种技术要求 5.2.1 高程控制点的标志设计 5.2.2 确定所使用的仪器和工具 5.2.3 高程控制测量的外业观测方法、各项限差及内业计算的计算要求5.2.4 外业成果的整理与平差计算 第六章隧洞施工放样方法、精度的设计说明 6.1 洞外中心线的测设方法及要求的设计 6.2 隧洞中心控制桩外的设计 6.3 洞内施工导线、基本导线、主要导线的精度、测量方法设计6.4 隧洞内高程控制点测量方法、精度要求 6.5 隧洞进出口点的设计高程、个100 整数桩的设计高程 6.6 隧洞施工面的放样方法

6.7 纵、横和竖向贯通误差的测定方法 第七章总结 第一章 东山隧洞施工测量工程位于维州市东山镇西南方向,其东南方向是东山小学,离东山镇约2km ,离东山小学约1.5km ,距其不远有一条穿过东山镇的南北公路。公路对隧洞的施工提供了比较方便的交通路线。 隧洞全长为3156m ,穿过东山山头,东山山头的高程H=198.236m 。隧洞进口的设计高程HA=78.000m ,隧洞的设计坡降为0.3% 。 第二章本工程测量单位所拥有的测量仪器为 (1)全站仪,测程3km ,测距精度:±(2mm +2ppm · D ) 测角精度:± 2 ″ (2)DS3 水准仪 (3)30m 钢尺 根据所拥有的仪器及遂洞的地形图采用光电测距导线网作为平面控制网。由东山地形图可知道该地形比较陡,通视条件差,不宜布设多边形的平面控制网,测角网测量的角数比较多降低测量的速度,随着全站仪测距精度的提高,采用边角网的平面控制网可以提高测量的速度同时也可以保证测量的精度。由表 2.1.1 可知道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可能为三等或四等,而且三、四、五等平面控制网,可以用相应等级的导线网来代替。所以本工程的控制网采用了光电测距导线网。平面控制网见东山地形图。 表 2.1.1 洞外控制网等级选择

(范文)测量技术设计书

测量技术设计书 1.前言 衡阳市是一个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拥有五十万人口的综合性大都市,供水工程是关系着整个城市的政治、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为了改善衡阳人民的生活及生产用水问题,我公司承接了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镇五福堂水库的前期综合勘探研究工作,通过野外实地踏堪、地形图测量对该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评价、估算,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为建设该项目的决策和审批提供科学的依据。 接到任务后我公司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现场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等。 本测区采用38带坐标。 2.测量依据、原则 1、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5、《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6、《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7、《佛山市1:500地形测绘技术要求》。 8、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2.1 测区范围及任务

本测区位于东经112°41’、北纬26°47’附近。 本工程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镇,测区北临中国人民解放军营房,南至衡南县,西有107国道,东与春陵河相依,面积约5.0k ㎡;测区为丘陵地区、山地广布、丘谷之间地势起伏延绵,海拔高50 m 至120 m。山地多为树林,山上灌木丛生,通视条件较差,给控制测量及地形图测量带来较大的困难。 1、范围:根据提供预定方案设定的位置(1:1万地形图),按照提供的有关资料,以及上述范围进行1:500、1:2000地形图的测绘。 2、遵照国家颁布的《城市测量规范》进行1:500、1:2000地形图测量布设E级GPS点及5”导线控制点、IV等水准高程测量。按500米的密度进行设立,实地绘制点之记。 3、以上成果要求提供一套数字化地形图电子文件及地形图。 2.2已有资料 1、本工程收集到国家二等点大皂山、D级GPS点东阳派出所、二点作为本工程平面控制起算点。 2、本工程收集到衡韶5一个国家一等水准点,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成果,作为本工程高程控制起算点。 3、委托方提供的1:1万地形图,1:1万地形图的地物、地貌逼 真,取舍恰当,为本次测量工作的交通、选埋、控制点联测及测图分幅等工作提供了方便。 4) 起算数据列表如下: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虎石台地区控制测量设计书 班级09181 组别第一小组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一、任务概述 1、测量要求 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生产任务。应委托方要求,测量虎石台地区三等控制网与即要考虑与原城镇三等网的联系,又要考虑镇内的个小区的独立性,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按设计要求将虎石台控制网沿测区周围布设,设计精度为三级。并按主轴线分成两个区域做到每个区域各有五个控制点。测区附近要埋设六个GPS水准点。另外,还要根据布好的控制网实地放样出19个轴线点,并埋设标石。 2、测区范围 本测区范围:虎石台镇整部,三条主干道,一条铁路,南至詹屯,北至新城子,东至国道,西至道义开发区。占地约25平方公里。此次控制,地形测量执行以下技术标准,规范及规定﹕ 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 GB12898-91《国家一、二水准测量规范等》 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 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概况 本测区为沈阳市沈 北新区虎石台镇,面积约 25km2,测区地势较为平 坦,但高楼、小区及树木 等较多给控制测量带来 一定困难。该地区大气能 见度差,测区内杂草丛 生,给外业测量工作带俩 很大不便。 2、气候条件 测区气候干旱,早晨

多雾,夏季炎日,年降水量600-920mm,大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最高气温可达+38度,最低气温可至-19.7度,冬季多北风,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最大风速为25-32m/s,最大风力可到11级。 3、交通情况 测区内中间有国道(南北走向),南侧有城镇道路(东西走向),西侧有铁路,陆路交通方便。 三.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 (虎石台基础控制测量)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⑴初测目的:根据测量资料进行纸上定线和相关的内业工作,初 步确定采用的路线方案,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 ⑵定测目的:通过现场测量并进行优化,再实地放线定桩确定构 造物的位置,为施工设计提供资料 二.工程资料 (一)、资料的收集利用: 1.沈阳测绘局III等以上三角点成果(见下表)。 2.沈阳测绘局III等以上水准点成果(见下表)。 已知三角点、水准点成果表 4.高程控制部分:二等水准点有虎石台公园北门(dt31),建设南一路(dt10),矿中(dt30),国道北侧(dt29)四点。 (二)、技术依据: ①《控制测量规范》。 ③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测绘技术设计书模板

东湖学院大花岭1:500 数字地形图测绘 技术设计书 批准单位: 申报单位: 审批意见: 总工: 2011年12月日主要设计人: 2011年12月日审批人: 2011年12月日

目录 一、测区概况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三、已有资料情况 四、基本技术及要求 五、图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六、图根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七、碎部测量 八、地形图测绘 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 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 【附】报价单

武汉东湖学院大花岭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 技术设计书 设计人:靳鑫洋学号:20 为提高武汉大学测绘学院2010级学生的整体测绘水平和专业素质,受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委托,测绘学院三班武汉东湖学院部分区约0.1平方公里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任务。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汉东湖学院,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内包括主体建筑学生宿舍七栋,其中两栋为环形宿舍。还包括宿舍旁边的一片菜园地及测区内的道路如创新大道等。测区的主要地物包括宿舍楼、柱廊、楼梯、道路、路灯、草地、花圃、井盖、垃圾箱等。地物较为复杂,会影像测量进度。测区内整体通视较为良好,但上下课期间会形成较大的人流,给测图带来一定影响。所测地物的三座小山上有很多树,通视效果较差,会对测量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1.《1:500 1:1000 1:20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GB/T 14912-2005 2.《1:500 1:1000 1:20000地形图图示》GB/T 20257.1-2007 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 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4. 本《技术设计书》 【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 三、已有资料情况 1.控制点资料 测区内有三十多个通视的图根控制点,高程属于1985国家高程,可作为平面和高程之起算。 经实地踏勘,上述图根控制点标志均完好,经检测其成果可靠。由于本次测绘面积较小,仅使用了其中的14个点的坐标和高程数据。

三角高程测量与水准测量精度对比分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在工程测量中三角高程与水准高程的对比研究 三角高程测量与水准测量的精度对比分析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当今的高程测量中,水准测量是高程控制的最主要方法之一。但是,普通的水准测量速度比较慢。虽然国外有使用自动化水准测量,但是也没有显著提高它的效率,并且需要的劳动强度大。在长倾斜路线上受到垂直折光误差累积性影响,当前、后视线通过不同高度的温度层时,每公里的高差可能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尽管现在已有不少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折光差改正的计算公式,但这些公式中仍然还存在系统误差??。并且,近年来还发现地球磁场对补偿式精密水准仪也有很影响。1 此外,水准测量的转点多,而且标尺与仪器也存在下沉误差,这又是一项系统误差。由于上述原因,如果在丘陵、山区等地使用水准测量进行高程传递是非常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如果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就比较容易实现。近些年来,由于全站仪的发展,使得测角、测距的精度不断提高。再加上学者对三角高程测量的深入研究,使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也有很大的提高。三角高程测量传递高程比较灵活、方便、受地形条件限制较少等优点,使三角高程测量在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1.2 研究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在工程测量中三角高程测量和水准测量的精度对比研究,

通过对三角高程测量和水准测量的原理、方法、误差来源等进行分析。然后针对这些因素改善其观测条件,探求合适的观测方法来消减误差,并拟定相应的作业规程,对比在三等高程控制测量过程中二者的精度和效率。得出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三等水准测量作业方法是可行的。以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劳动强度,并实现高程测量的自动化。 1.2 相关概念 1.2.1 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又名“几何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 第 1 页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范文2篇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范文2篇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范文一:建筑工程测量错误与对策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和企业效益。其中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工作,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常见的错误 1.1轴线定位错误 轴线定位出现错误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整体建筑物的定位会随之出现偏差,相应的规划布局和前期的设计工作都失去意义,会给建设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2单根桩定位错误 由于桩基础测量定位的过程繁琐,实践当中有很多因素都能够对单根桩定位造成影响,进而产生错误。在施工中经常发生这种错误,对于基础开挖前的单根桩位定位错误通常可以采取补救措施,对于基础开挖后发生的单根桩位定位措施很难补救和处理。 1.3测量放样错误 有很多原因都能够造成测量放样错误,主要包括: (1)没有复核或正确理解红线交点和设计图纸尺寸。没有依据图纸上的建筑尺寸复核所交的红线点,因需根据设计图纸的相关坐标定位红线放样,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经常出现此类错误。 (2)没有正确理解图纸。连体大型基础工程和建筑物相连接的

工程经常出现图纸理解错误问题。一般建筑设计通常分成几张图纸出图,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错误经常出现在测量放样的过程中。 (3)标错施工桩位表编号图中的尺寸。设计基础平民图桩位的出图通常有桩基础施工单位编号进行,在当前的cad绘图中经常出现编号图尺寸标错,如果改正不及时施工测量也会发生错误。 (4)现场放样的过程中计算出现错误及尺寸拉错。天气、场地、其他因素都会对桩基基础施工造成影响,因此经常在施工前才开始实时测量定位所定位的桩位,计算错误、尺寸拉错、计算书写错误经常出现。 (5)因计算器、仪器等测量设备造成的错误。实践中一些单位使用的仪器经常存在有误差或者不准的情况,进而造成测量错误。还有一些测量错误是由于计算器没有进行校核、功能设置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2基础工程测量的有效措施 2.1建筑物定位测量 根据设计所给定的条件,在地面上测设建筑物四周外廓主轴线交点,建筑物桩位轴线的据此进行测量,是建筑物定位测量的主要过程。 2.2编制桩位测量放线图和说明书 为了促进桩基础施工测量的顺利进行,工程人员应当根据工程资料在作业前对桩位测量放线图和说明书进行编制。 (1)对定位轴线进行确定。通常将外形整齐、平面呈矩形的建筑物的外廓墙体中心线作为建筑物定位主轴线,这样便于工程人员进行实测操作;外形不规则、平面呈弧形的复杂建筑物的定位主

测量技术设计书模板

海峡两岸经济区高速公路漳州至永 安联 络线漳州段测量技术设计书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1 年09 月

海峡两岸经济区高速公路漳州至永安联络线漳州段测量技术设计书 编写:马鑫成 审核:肖鹏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0 11 年09 月

目录 1、概况 (1) 2、作业技术依据 (1) 3、已有资料及其利用 (1) 3.1 图件资料 (1) 3.2 平面控制资料 (2) 3.3 高程控制资料 (2) 4、控制测量 (2) 4.1 GPS 控制测量 (2) 4.1.1 选点 (2) 4.1.2 埋石 (3) 4.1.3 GPS 观测 (3) 4.1.4 内业计算及精度 (4) 4.2 高程控制测量 (5) 4.2.1 四等水准测量 (5) 4.2.3 内业计算 (6) 5、地形图测量 (7) 5.1 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 (7) 5.2 最大误差 (7) 6、数据处理 (7) 6.1 系统选择 (7) 6.1.1 平面坐标系统选择 (7) 6.1.2 高程系统选择 (7) 6.2 控制测量精度与要求 (8) 7、中桩放样、电力线悬高测量精度与要求 (8) 8、人力物力资源 (8) 9、检查验收 (10) 10、上交资料 (10)

海峡两岸经济区高速公路漳州至永安联络线漳州段测量技术设计书我公司承担了海峡两岸经济区高速公路漳州至永安联络线漳州段GPS空制网 和高程控制网复测、1:2000 带状地形图修补测、中桩放样、横断面测量、桥梁测量、工点测量、隧道口1:500 地形图测量、悬高测量等测绘任务。现根据《技术要求》及测区的具体情况,为使测区工作顺利开展,统一技术标准,特制定本技术设计书。 1、概况 测区位于东经:117° 30'?117° 45';北纬:24° 42'?25 ° 12'。漳州至永安联络线漳州段南起厦成高速公路玉兰枢纽互通,沿线经丰山、潭口、汰口、沙建、下樟、南坑山、天宫、新圩、红旗山、华安县城、草坂、石门岭、坪山村、北至漳平界小集站。路线长 65.733 公里。沿线邻近各乡镇均有等级公路(县道)或水泥路(村道)相通,部分县道、乡村公路断续贯穿,交通一般。测区沿线大部分为山地或丘陵地;部分为山地和村庄。线路沿途多为丘陵地、山地,植被覆盖密集,有松树、香樟树及竹林等。 2、作业技术依据 2.1《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以下称《规范》; 2.2《公路勘测规范细则》(JTG/T C10-2007),以下称《细则》; 2.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 2.4 《测绘产品质量检查验收规定》(CH/T1002-95); 2.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 2.6 本技术设计书。 3、已有资料及其利用 3.1 图件资料 (1)福建省测绘局近年来出版的1 : 1万地形图,可做为工作底图; ( 2)福建省地质测绘 院航测的1:2000 带状地形图; (3)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1:2000路线平纵面图

等级水准测量作业指导书

等级水准测量作业指导书 本指导书等级水准测量专指三等水准、四等水准,等外水准可参考本指导书。本指导书中提到的规范条文均出自《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水准测量外业测量原则采用“段段清”原则,往返测量原则采用“8字形”原则。 1.任务接收 项目测量负责人必须明确任务的技术要求和作业工期。 2.作业前准备工作 2.1项目测量负责人获得任务后,立即收集相关资料到实地进行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 2.2项目测量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作业准备,包括设备检校等。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仪器i角应小于20”、标尺的米间隔平均真长与名义长之差,应小于0.50mm,有不合格项目不得开始作业。 3.选点、埋桩 3.1标桩分为:基本水准标桩、普通水准标桩。具体尺寸各等级高程控制点标桩按《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P156-P159附录G 要求进行埋桩。也可参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执行。工程使用的水准点可按照客户设计和要求执行。 3.2水准点标桩选在坚实稳固与安全之处,避免大河、湖泊、峡谷、滑坡、管线、冻土,便于寻找、长期保存和引测,按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3-2项执行。 3.3各等水准观测,需待埋设标桩稳定后方可进行。 3.4点之记的绘制 3.4.1作业人员熟悉地形,在外业及时绘制点之记。 3.4.2点之记绘制与实地相符,首先用指北针确定北方向,按比例绘制草图,确定标桩所处位置,记录交通路线、电杆号码、门牌或户主名,用Autocad绘制点之记图。 4.精度指标及限差 4.1各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按照《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P30 3-1-7条执行。 4.2各等水准测量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按照《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P34 3-3-5条执行。当读数由于大气遮光影响抖动时,需把前后视距差缩短使读数稳定,当成像清晰、稳定时三等、四等水准观测视线长度可放长20%。 4.3各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要求按照《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P34 3-3-6条执行。 4.4各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DS05或DS1级仪器,读记至0.05mm或0.1mm,对于区格式木质标尺读记至1mm。 5 观测与记录 5.1观测注意事项 5.1.1选择合理的水准路线,各等水准路线应选择沿坡度较小、土质坚实施测方便的道路布设。

浅谈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毕业论文

浅谈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 1.2论文的主要方法 (1) 1.3论文的主要容 (1) 第2章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2.1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2) 2.1. 1 高差法 (2) 2.1 .2 仪高法 (2) 2.2 水准测量方法与水准路线3 第3章勘察设计过程中水准测量的问题及控制方法 (4) 3.1水准测量中出现的问题 (4) 3.2仪器误差(系统误差)及控制方法 (6) 3.2.1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产生的误差及控制方法 (6) 3.2.2 水准尺误差及控制方法 (7) 3.3 观测误差(偶然误差)和控制方法 (8) 3.3.1 符合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及控制方法 (8) 3.3.2调焦误差和视差的影响及控制方法 (8) 3.3.3 水准尺的倾斜误差及控制方法 (8) 3.4 外界条件(偶然误差)影响和控制方法 (9) 3.4.1 地球球气差和日照风力引起的误差及控制方法 (9) 3.4.2 仪器升降和水准尺下沉的影响 (10) 第4章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第1章绪论 1.1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公路、桥梁、隧道等建筑工程中,水准测量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测量事故的增多,测量误差逐渐成为工程安全、质量和成本的头号公敌。如何减小水准测量的误差,也成为当前测量人面临的最大难题。 在这里,廊泊一级公路BM4至BM5水准点外业测量结果为例,我们初次测量时的成果显示,其高差允许值都超出了规要求,不能符合工程建设需要。最后经过认真检查发现,在现场作业时没有按精密水准测量规操作,一个水准点段测完后没有立即进行检查、复核,为误差的积累创造了条件。最后我们又从新复测了该段的高程,从仪器到测量人员做了全面的分析,从而发现了前期误差来源的主要问题。今天来写这个题目,就是来探讨水准测量在工程建设应用当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只要我们在作业时按照其规来要求测量人员,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们的作业速度、效率和质量,把水准测量的误差限制最小,做到精益求精,以更好地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服务。 1.2论文的主要方法 水准测量在工程应用中的使用方法很多,这里主要论述的是在工程应用种最常用的有中间法(前后视距相等)、摇尺法(读数时尺底置于点上,尺的上部在视线方向前后慢慢移动,读取最小读数)和距离补偿法(前视距离和等于后视距离总和)来消除在测量当中产生的误差 1.3论文的主要容 这里主要论述水准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勘察设计过程中水准测量的问题及控制方法。其分为: 1.仪器误差(系统误差)及控制方法; 2.观测误差(偶然误差)及控制方法; 3.外界条件(偶然误差)影响和控制方法。

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设计书组

控制测量生产设计实习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设计书

测绘1301班5组 2016年7月 一、任务概述 1.任务来源 控制测量生产实习是学生在修完《控制测量学》课程后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一次较全面、系统的训练,以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使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紧密接合。 2.任务目的 ①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③培养吃苦耐劳、爱护仪器工具、相互协作的职业道德 3.测区范围 中南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浏阳乡村发现度假村)地处湖南省浏阳市北盛镇乌龙社区,距浏阳市区 30 多公里、距省会长沙约 40 公里,位于东经 113°26′、北纬 28° 17′。 4.测区任务 二等水准测量:每二个小组完成全网观测、数据处理二级GPS-RTK 测量。 5. 实习仪器工具 水准仪:ZDL700(8+2 台)、DSZ2(8+1 台)及其配套水准尺,含测伞、测轮、尺垫、数据线、脚架、竹

杆等; 6. 使用软件 GPS 控制测量数据处理(包括基线解算和网平差)采用广州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HGO 事后GPS 测量数据处理软件进行。 二、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1.自然地理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呈贡县斗南镇,距斗南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国土面积2.06平方公里,海拔1880米,年平均气温15.4℃,年降雨量805毫米,适合种植蔬菜、花卉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560亩,人均耕地0.89亩,林地210亩。 2.引用文件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3)《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 5)《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 1016-2008) 6)《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1-2005) 2.坐标系统:北盛坐标系 (椭球参数:a=6378140m,f=1/298.257;L0=113°30′00″) 高程系统:北盛高程系(H DA65 =102.000m) GPS-E 级网点略图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

1 前言 1.1主要工作内容 (1)获取增城市市域范围内约1650平方公里真彩数码航片。 (2)沿增从高速、北三环高速和广河高速公路测绘面积约216平方公里1:2000数字线划图(DLG)。 (3)中心城区62平方公里1:2000数字线划图(DLG)修测。 (4)广汕路以北第一期测绘302平方公里1:2000数字线划图(DLG)。 (5)广汕路以北第二期测绘498平方公里1:2000数字线划图(DLG)。 (6)广汕路以南650平方公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生产。 1.2 技术依据 表1 技术依据

1.3 测区概况 增城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因地处连接香港、深圳、广州三个大都市的中部,被称之为“黄金走廊”。 全市地形北高南低,北部山地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8.3%;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约占全市面积的35.1%,低丘和台地集中在中南部,约占全市面积的23.2%;南部是广阔而典型的三角洲平原,加上河谷平原,约占全市面积的33.4%。航摄范围以行政境界为基础采用满图幅方式进行外扩设计。 1.4 气候状况 增城市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全年平均气温为22.2度,年降雨量1869mm。 4~9月为雨季,占年降雨量的85%,10~3月为干季,占雨量的15%。受地形影响,降雨量北多南少;北部正果最多年降雨量3049.1mm,南部石滩最少年降雨量只有877mm。夏季常有台风侵入,年平均2次,最多年达7次,也有无台风的年份,风力最大可达11级,对南部地区影响较大。

图1 增城市航摄范围示意图1.5 飞行平台、航摄仪及摄影基地 飞行平台:运5 航摄仪:SWDC-4 机场:广州白云机场

水准测量毕业论文

水准测量及三角高程 第一部分绪论.................................................... - 2 - 一测量学的任务与作用........................................ - 2 - 二、控制测量的基本任务及其作用............................. - 2 - 三、高程控制测量........................................... - 2 - 第二部分高程基准面与高程系统.................................... - 2 - 一、高程基准面和水准点..................................... - 2 - 二、大地高程系统........................................... - 2 - 三、正高高程系统........................................... - 3 - 四、正常高高程系统......................................... - 3 - 第三部分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 3 - 一、水准网布设.............................................. - 3 - ㈠国家水准网的布设概念................................... - 3 - 二、三角网的施测........................................... - 3 - 第四部分精密水准测量............................................ - 4 - 精密水准测量................................................ - 4 - ㈠精密水准测量的一般规定................................. - 4 - ㈡一、二等水准测量的操作步骤............................. - 5 - 第五部分三角高程测量............................................ - 8 - 一、三角高程测量的观测...................................... - 8 - (一)二、三级导线....................................... - 8 - (二)三角高程测量的计算................................. - 8 - 式中:D以km为单位。二、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 - 9 - 第六部分....................................................... - 10 - 致谢....................................................... - 10 -

机场实测障碍物测量技术设计书

目录 1 概述 (1) 1.1 测区自然概况 (1) 1.2任务概况 (1) 二、基本控制测量工作流程图及人员、仪器设备的组织 (1) 2.1工作流程图 (1) 2.2人员、仪器设备组织 (2) 3 测区内已有测绘资料 (3) 3.1 已有成图 (3) 3.2 已有大地测量成果 (3) 4 作业技术依据 (3) 5 技术设计方案 (3) 5.1采用的坐标系、高程基准 (3) 5.2拟定的作业方案 (4) 5.3 测量精度指标 (4) 5.4 作业方案及技术要求 (4) 6、质量控制要求和质量措施 (18) 6.1质量控制要求 (18) 6.2质量措施 (19) 6.3控制测量各级检查的比例 (19) 7 上交成果资料 (20)

1 概述 为振兴辽宁经济,提供基础的地理信息,根据辽宁省基础测绘计划的安排,此次将于2006年3月至2006年9月底完成营口盖州、营口(北区)、锦州(南区)、盘锦(西区)等地1:1万地形图284幅更新及建库任务。 1.1 测区自然概况 测区位于东经121°00′~ 123°00′,北纬40°00′~ 41°20之间,行政隶属锦州、营口、盘锦市。 测区属温带半湿润气候,春季多风,年降水在200~800mm之间,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年平均气温8℃,每年十一月份结冰,次年三月解冻。外业最佳作业期为5~7月和10~11月。 锦州南测区位于锦州市南面至渤海海边,共10幅,为平原地区,农作物以旱地作物为主,小凌河入海口位于测区内;盘锦西测区位于盘锦市西面共36幅,为平原地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双台子河纵贯测区,由此入海口;营口北测区位于营口市北面,共14幅,为平原地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大辽河纵穿测区西部;营口盖州测区共71幅,测区北部和西南部分地区为平原,其余大部分地区为山区,盖州市城区位于测区内。 1.2任务概况 参照国际民航组织“附件14面”,起飞航径区1.2%梯度面;穿透限制面的障碍物均需进行测绘。 测量范围以跑道为基准,据跑道中心延长线两侧各10km,即跑道两端各15km的区域;各导航台台址标高。 测量对象包括自然障碍物,人工障碍物。 二、基本控制测量工作流程图及人员、仪器设备的组织 2.1工作流程图

测量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测量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学校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进行实习并提交实习报告。下文是3篇测量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可作参考。 范文1:测量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实习前言 时光匆匆,转眼间,毕业实习期已经结束了。回想这一段时间的实习,在磨砺自己的同时,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深的了解,使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我深切意识到,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不要以单纯的想法去理解和认识社会,只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而是要步入社会,进行深入地探索。在学校学会更多得书面知识,在实践中好好利用知识进行运作。接触、了解社会,从实践中检验自我。 20XX学年第二学期我们土木专业学习了工程测量课程,并于20XX年11月29日开始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工程测量实习,地点在学校及周围,内容是测量教学楼以及四周的地物地貌测量及校外的周边,绘图,放样。这次实习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这次实习与以前的课堂实习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完全从控制测量生产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

力等方面素质。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 实习的第一天,因为我们是土木专业,在专业要求上我们要通过工程测量实习的过程,认真对待怎样从选点,到实测再到碎部控制,最后到放样等等,做到能够看得懂工程图纸并会基本的测绘,以便更好的掌控施工过程。老师上课期间给大家分析了教学楼地理条件较复杂及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给本次实习带来的困难。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本次实习。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本次实习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水准仪、水准尺、脚架、经纬仪,以及全站仪。当天我们就正式开始了室外的测量工作。 在这里得感谢和我同组的成员。测量工作的成功完成和大家的密切合作分不开。还要感谢贾老师,她在我们实习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重点掌握内业外业,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三、四等控制测量,角度测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一、绪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仪器设备迅速发展,新仪器不断出现。在全站仪方面的重要发展是长距离棱镜全站仪的出现,免棱镜全站仪的免棱镜视距由初期几十米发展到当前的一千米以上。 地形测量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 地形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①控制测量是测定一定数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地形测图的依据。平板仪测图的控制测量通常分首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首级控制以大地控制点为基础,用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在整个测区内测定一些精度较高、分布均匀的控制点。图根控制测量是在首级控制下,用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测图需要的控制点。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通常用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测量方法测定。②碎部测量是测绘地物地形的作业。地物特征点、地形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常用极坐标法测定,碎部点的高程通常用视距测量法测定。按所用仪器不同,有平板仪测图法、经纬仪和小平板仪联合测图法、经纬仪(配合轻便展点工具)测图法等。它们的作业过程基本相同。测图前将绘图纸或聚酯薄膜固定在测图板上,在图纸上绘出坐标格网,展绘出图廓点和所有控制点,经检核确认点位正确后进行测图。测图时,用测图板上已展绘的控制点或临时测定的点作为测站,在测站上安置整平平板仪 并定向,然后用望远镜照准碎部点,通过测站点的直尺边即为指向碎部点的方向线,再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定测站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按测图比例尺沿直尺边沿自测站截取相应长,即碎部点在图上的平面位置,并在点旁注记高程。这样逐站边测边绘,即可测绘出地形图。传统的平板仪测图和经纬仪(或测距经纬仪)测图通称白纸测图,它

水准测量教学设计.doc

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工程测量基础总学时60 学习情境1:高程测量学时22 任务1.2 五等往返水准测量学时 4 大组:6 组人:7-8 分组情况每组 小组:12 组人:3-4 教学基本信息分析 本题目“五等往返水准测量”属于《工程测量基础》中“高程测量”学习情境的一个项目。《工程测量基础》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基础学习领域, 是学生获取工程测量中级工的必修课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测 量误差的基本知识,掌握水准测量、角度观测、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导线测 量及地形图的判读。具备平面坐标、高程坐标测量、计算及数据处理能力。课 程情境划分与课时安排见下表。高程测量学习情境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地面点高 程坐标的测量、计算和数据处理。 工程测量基础情境划分与课时安排 学习情境情境描述学时 高程测量:通过完成线路的高程测量(五等水准测量、三 学习情境 1 四等水准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 22 高程测量下,了解高程测量的原理,仪器及测量方法。并能自己总结在 测量中产生的误差及克服方法。 学习领域 平面测量:通过完成线路的平面测量,使学生在老师的引 情境分析 学习情境 2 平面测量导下,掌握全站仪测回法测角及测距的功能,并掌握导线测量 的外业工作和内业计算方法。认识GPS接收机的构造,了解GPS 34 静态测量的原理,从而达到相应的能力要求。 学习情境 3 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通过地形图的测绘,使学生在老师 地形图的测的引导下,掌握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并能对地形图进行判读和 4 绘与应用应用。从而达到相应的能力要求。 高程测量情境学习任务设计表 序号学时 任务1 一个测站的观测、记录及计算4 高程测量学习任务 设计 任务2 五等水准测量 五等往返水准测量 4 五等闭合水准测量 6 五等附合水准路线测量 4 任务3 4 四等水准测量

浅谈四等水准测量——测绘、测量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四等水准测量 目录 摘要 (3) 一、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5) (一)水准测量的概念 (2) (二)高差及高程计算 (7) 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 (4) (一)单一水准路线形式 (4) (二)水准网形式 (4) (三)水准点的布设 (10) 三、四等水准测量 (6) (一)基本要求 (6) (二)观测程序 (6) (三)限差 (6) 四、仪器的使用和检验 (8) (一)水准仪的构造 (8) (二)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9) (三)水准仪的检验 (9) 五、实例 (10) (一)测区概况 (10) (二)技术设计 (10) (三)作业方法 (11) (四)计算成果及评价 (25) 六、误差来源及消除方法 (28) (一)仪器误差 (28) (二)观测误差 (28) (三)外界条件的影响 (29) 结束语 (32) 参考文献 (34) 致谢 (36)

摘要 在测量工作中,要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经常要确定地面点的高程。我们把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是测量任务中的一部分,其中,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精度最高,用途最广、一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确定建筑工程地面点高程的方法之一。实施测量过程中,要求测量人员要精心操作、以高度负责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测量工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下面将会配合千缘财富商汇的实例简单进行介绍。

一、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几何关系,利用仪器提供的水平视线观测立在两点上的水准尺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如图1-1所示,在需要测定高差的A、B两点上分别立上水准尺,在A、B两点的中点安置可获得水平视线的仪器,水平视线在A、B两尺上的截尺数分别为a、b,由于AB距离很短,地球曲率影响可忽略不计,则A、B两点的高差为 若水准测量是沿着AB方向前进,则A点称为后视点,其竖立的标尺称为后视标尺,读数值a称为后视读数;B点称为前视点,其竖立的标尺称为前视标尺,读数值b称为前视读数。当B点高程比A点高时,前视读数b比后视读数a要小,高差为正;当B点比A点低时,前视读数b比后视读数a要大,高差为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